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合集下载

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

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

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语文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2分)一、语文知识(1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盔.甲(huī)栅.栏(zhà)湖泊.(pō)伫.立(zhù)B.屏.障(pín)诧.异(chà)炽.痛(chì)彷.徨(páng)C.校.补(jiào)重荷.(hè)脚踝.(huái)归省.(xǐng)D.颤.栗(chàn)惬.意(qiè)毋.宁(wú)剽.悍(piāo)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和霭骊歌嫉妒人迹罕至B.穿带哺育高梁色彩斑斓C.妇孺赫然磐石鞠躬尽瘁D.白皙书藉摹然戛然而止3.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电影《让子弹飞》看过已有一段时间了,电影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巨大的长方形院落由一座座中西合璧的楼房组成,鳞次栉比的建筑在豪华的背后又难掩其颓败的迹象,这场景与传奇的故事结合完美,相得益彰。

那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更是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得极其清晰真切。

A.历历在目B.鳞次栉比C.相得益彰D.眼花缭乱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如果家用空调过滤网上的有害细菌超标,就会增加使用者患气管炎和鼻炎等疾病的风险。

B.为了让市民及时了解更多的政府信息,南京市在网络上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微博城市广场。

C.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

D.今年国庆节期间,无论高速公路是否收费,预计广东省内的自驾出游车辆都不会减少。

5.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分)(1)天边的云彩不停地___________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成大海的浪花泡沫。

(2)那黄了的稻草,也就是上年的秧苗,这绿色的秧苗,又会变成来年的稻草,稻草与秧苗是___________关系。

[vip专享]2012-2013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人教版)

[vip专享]2012-2013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人教版)

得分评卷人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方格中。

(2分)心会神疑读书,潜心惯注研究。

2.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在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之旅,我们领略了济南冬天的温情美好;聆()听了《黄河颂》的雄壮旋律,感受了卡拉玛姐妹舞姿的尽态极妍,见证了斑羚飞渡的震撼一幕,更体会了安塞腰鼓恢弘的气势、铿()锵的节奏……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B.听了朗朗精彩的钢琴独奏曲《黄河》后,大家都叹为观止。

C.襄阳市民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D.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请根据例句的规律,另找一种事物进行仿写。

(2分)例句:飞瀑之所以能飞流直下,除了它有无穷积累之外,就是因为它选准了一个突破口;滴水之所以能穿石,除了它能锲而不舍之外,就是因为它具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仿句:6.名著阅读。

(2分)课外阅读名著已成为七年级同学的共同爱好。

有人喜欢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因为这本科普著作被誉为“ ”;有人喜欢读高尔基的《童年》,因为主人公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的人。

7.古诗文默写。

(每空1分,共8分)①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②韦应物在《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的句子是“ ,。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共26分)1.páng;bó;肃;穆。

(每空1分,共4分)2.颜真卿;王羲之。

(每空1分,共2分)3.原句:有人称赞它“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改句:有人称赞它“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或改为:有人称赞它:“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2分)4.“影响”之前加上“成为”;或者删除“的突出问题”。

(2分)5.中小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推广学生营养套餐势在必行。

(2分)6.D(2分)7.(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4)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每空1分,共8分)8.(1)西游记;吴承恩;(2)孙悟空;金箍棒。

(每空1分,共4分)二、(共44分)(一)(5分)9.艰难恶劣;高洁坚贞。

(每空1分,共2分)10.示例:(前为陆游词意,后为毛泽东词意):(1)忍受退让、无可奈何——积极进取、坚强不屈;(2)悲观失望——乐观自信;(3)对百花视为仇敌、羞与为伍——热情相处、打成一片。

(任选其一即可,3分)(二)(15分)11.⑴违背;⑵通:“横”,梗塞,不顺;⑶晓喻,明白;⑷在里面,指国内。

(每小题1分,共4分)12.这样以后,就可以知道忧愁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

(2分)13.出生贫贱,经历磨难最终成才(2分);归纳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结论,增强论证的说服力(2分)。

14.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

(每个要点1分,共2分)15.示例:“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优患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

(言之成理即可,3分)(三)(10分)16.一边是七个旅的追兵;一边是洪水咆哮的黄河岔。

(共2分)17.形势的危急;激烈的思考(思想斗争)。

(每空2分,共4分)18.立、掼、踩、迸(2分);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毛泽东经过反复的权衡,终于下定“不过黄河”的决心(2分)。

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试题答案(以此份为准)

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试题答案(以此份为准)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基础1、(1)非复吴下阿蒙。

(2)峨嵋山月半轮秋。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1)人声鼎沸(2)澎湃(3)崎岖(4)秩序井然3、D4、略5、(1)扎根惠东县安墩镇水美小学梅坪教学点37年。

(他放弃到县城工作的机会,在山区当老师几十年。

)(此点占1分)(2)在那里当全能老师的他还担任了学生的“保姆”,下雨天务必要将学生护送回家,为学生垫付一部分学费。

(如果单独回答“在那里当全能老师的他还担任了学生的“保姆””,或“下雨天务必要将学生护送回家”,或“为学生垫付一部分学费”均可。

)(一)6、A(均为神态)B(第一个是喂奶,第二个奶头)C(第一个是非常,极的意思;第二个是消失、停止的意思。

)D(第一个是手指,第二个是指出、。

)7、只听到屏风里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喧哗的人。

8、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9、D.或选A也对。

(说明,因为写观众应该是四次,提三次不严谨,所以给分。

)10、月夜航船(或夏夜行船)(3分)11、一是说明小朋友们驾船技术高超(2分);二是反映小朋友看戏心情急切(2分)。

12、B13.父亲一直不停地说儿子其实正是父亲惦念儿子、思念儿子的表现(只要能回答思念、想念儿子就给2分),说儿子的缺点其实也是恨铁不成钢,是父爱的另一种形式的体现(希望儿子能够学有所成,父亲的管教严格,恨铁不成钢,父亲对儿子的深深爱意等其中一点就给2分)。

14、儿子:对父亲的拥抱激动,对礼物的感动,也有父亲认可自己成人,父亲对自己的宽容,父亲还是深深爱着儿子的,找回父子间亲情感觉等(只要回答其中的两个方面就给2分)。

父亲:对儿子长大懂事的欣慰,见到儿子的喜悦,也有对儿子的想念,对儿子的依依不舍,以及对儿子的厚望等(只要回答其中的两点就给2分)。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和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和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级语文考试方式:闭卷卷面分值: 10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信赖lài 恍惚huǎng 妒忌jìB、羁绊jī 沟壑huò 羞愧kuìC、窥伺kuì 剽悍hàn 阔绰chuòD、畸形qí 苫蔽bì 庇荫bì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3分)A、辩别是非高谈阔论不知所措持之以恒B、锲而不舍为民请命求神拜佛圆满结束C、牵强附会张冠李戴以德报怨兴风作浪D、信口雌黄同舟共济恩宠荣禄孜孜不倦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3分)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4、作品、作家、国籍完全正确的是( ) (3分)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D普希金�D美国B、《最后一课》�D莫泊桑�D 法国C、《观舞记》�D林海音�D中国D、《社戏》�D鲁迅�D中国5、默写。

(7分)⑴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⑵为了突出“口技者”表演失火、救火场面的精湛技艺,原文从侧面进行的句子是:(《口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⑶未至,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化为邓林。

(《夸父逐日》)⑷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

2012-201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试卷4

2012-201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试卷4

2012-201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试卷说明:本卷共四大题,22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澎湃.(pài)徘徊鞠躬尽瘁.(chuì)芳草萋萋B. 惬.意(qiè)书塾锲.而不舍(qiè)亦复如事C. 归省.(xǐng)荒谬妄.下断语(wàng)大彻大悟D. 真谛.(dì)凛洌相得益彰.(zhāng)精疲力竭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2分)A. 他时而激动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B. 中华民族富有创新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当之无愧....地传承下去,不断发扬。

C. 其他队员们撤回到8100米的营地,养精蓄锐....,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为突击顶峰的队员提供各种支援。

D. 我们看着老师,面面相觑....,可又想不出什么办法,只好看着老师责骂我们的样子。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盛夏时节的吉安是个收获的季节。

B.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C. 通过学习学校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致家长一封信》,使我们的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D. 今年五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由于垃圾箱设置过少,导致游客乱丢垃圾。

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4.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首先安慰自己,树立信心,镇定情绪,消除心里障碍。

②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不要着急。

③心里平静后再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

④这时候,你应该想:我难,别人也难,何必畏惧呢?A. ②③④①B. ①④②③C. ②①④③D. ①④③②5. 以下新闻标题拟写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5月4日,江西省工商局商标局传来好消息: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名单,江西省11件商标榜上有名,这些商标主要来自陶瓷、食品、保健品等行业。

辽宁省鞍山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版)

辽宁省鞍山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版)

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语文(下)参考答案一.1. zan li zhuan shi2.(1)犹—忧(2)缔—谛(3)盛—胜(4)忽—乎3.(1)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4.(1)把“眼睛”改为“目光”,(2)删除“不”5.参考:我梦想,漫步在清幽深邃的庭院,感受“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惬意。

6.小茨冈,好事情。

7.B8.(1)万里赴戎机。

(2)影入平羌江水流(3)上有黄鹂深树鸣(4)正是江南好风景(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6)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9.(1)不久,紧接着(2)伸展、松弛(3)正在(刚刚)(4)再。

10.(1)只听到远处幽深的街巷里传来狗的叫声,接着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哈欠,伸懒腰,他的丈夫说梦话。

(2).钟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11.B D12“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13“回望”表现了我留恋、依依不舍的心情;“罩”通过视觉表现了戏台如梦似幻的情景,与来时的情形照应,也表现了我对戏台的向往留恋。

14、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船行之快,突出小伙伴们划船技艺高超和心情愉悦。

15、双喜:胆大心细,聪明伶俐,思维周密,勇担责任···;阿发:憨厚纯朴,真诚无私··16归航偷豆 17、那夜的豆并不好吃,作者之所以多年之后还记得那夜的豆和戏,是因为它们是童年天真烂漫自由快乐的生活的标志,作者以此表现自己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以及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18.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吸引读者(1分),饱含作者对刘伟的赞美之情,更能突出文章主旨---自强不息的残疾青年用坚强的信念鼓舞自己,也感动人们(1分)。

19指刘伟用脚趾弹出如此优美的旋律令人无法想象得到. 20插叙,补充交代了刘伟从10岁时失去双臂后,自强不息努力练琴、自立自强的生活情况。

2012-2013学年初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2-2013学年初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同市煤矿实验中学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考试初一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7分)(1)春潮带雨晚来急,。

(2),落花时节又逢君。

(3)荷笠带斜阳,。

(4),青草池塘处处蛙。

(5)江山代有才人出,。

(6)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

2、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fán)船,来势汹汹地向他走来,瞪着一双大眼睛,脸涨.(zhàng)得通红。

B.她只顾使出浑身解.(jiě)数,用她灵活熟.(shú)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C.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shān)的步履.(lǚ)。

D.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pâi)的;人家从来不解除它们的羁绊.(pàn),纵然是在休息的时候。

3、下面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故是高高兴兴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B.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C.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坚硬的冰雪荒原。

第1页共8页D.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堕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

4、名著阅读(每空1分,共4分):(1)、(人名)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我的大学》。

(2)法国的(人名)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本书是《》。

5、综合性学习(每空1分,共4分):(1)大同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内·····不·····能·····写·····答·····案·································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四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及准考证号等分别写在试卷左侧远离密封线的边缘处.答题要远离密封线.一.基础知识:(20分,每题2分)1.下面加横线的字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黄晕( y ùn ) 书脊( j ǐ ) 强迫(qi áng ) 滑稽(j ī )B .聚歼( ji ān ) 称心( ch èn ) 调皮( ti ǎo ) 菌子( j ùn )C .赏赐( c ì ) 豁亮( hu ō ) 倜傥( t ǎng ) 惩罚( ch éng )D .颓唐(tu í ) 迸裂( b èng ) 修葺( q ì ) 窒息( zh ì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煞白 蹊跷 诧异 紫腾 B .收敛 布是 竹篾 淳卜 C .摩挲 蹒跚 恣情 桑椹 D .脑髓 揣开 掉膘 赫然3.下列词语中的加横线的字字义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生机勃勃 日理万机 随机应变 B .胜利归来 喜不自胜 今胜于昔 C .素不相识 勤俭朴素 颜色素淡 D .惊惶失措 不知所措 措辞严谨4.下列加横线的词语在句子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②连个马也牺牲不起,——这马又不是不能治好的。

③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④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A .坚强不屈 放弃利益 正直,正派 秘密B .坚强不屈 古代为祭祀宰杀的牲畜 成正方形,不偏不歪 关键C .牢固 放弃利益 正直,正派 办事的组织D .牢固 为正义而舍弃生命 刚强,坚硬 办事的组织 5.下面的句子中没有反义词的是一句( )A .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

B .由俭人奢易,由奢人俭难。

C .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D .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错误。

6.破折号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B .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

C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摸摸里衫上的袋——袋里只剩下一块多钱。

D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7.依次填入句中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拿起铅笔,写了几个工整的仿宋字。

愚蠢的特务( )了两个钟头,结论是“笔迹相同”,就( )是许晓轩写的。

②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

飞机掷下来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

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 ),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向敌人( )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A .鉴别 断定 摔 扑 B .辨别 断定 扔 扑 C .识别 认定 摔 奔 D .鉴定 认定 丢 跑8.依次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吃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②这一圈小山庄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③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显显身手呢?④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个山冈流红了。

A .①设问 ②拟人、比喻 ③拟人 ④比喻、夸张B .①反问 ②拟人、比喻 ③拟人、反问 ④比喻、夸张C .①反问 ②拟人 ③拟人 ④比喻、夸张D .①设问 ②拟人、比喻 ③拟人、反问 ④夸张 9.选出下列各项对应有错误的一项( ) A .《最后一课》——都德——法国 B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英国 C .《狼》——蒲松龄——清代 D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代10.从下列语句中选出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 )A .有人说何首乌根像人形,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去拔它,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样。

B .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C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D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二.文言文背默及阅读:(20分) 1. 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但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1)写木兰买骏马和马具时,为什么要分东西南北写呢?难道真的在一个地方买不全吗?(2分)(2)文中对比着写“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2分) 2.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久之, 目似瞑,意暇甚。

③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④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 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⑤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⑥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从表达方式看,第一段是 ( )。

第二段是( )。

(2分) (2)比较文段中“之”字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2分)②句中“之”: ③句中“之”: ⑥句中“之”:(3)第二段文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3.按要求用原文中的句子填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 )。

(2分) (2)落红不是无情物,( )。

(2分) (3)写出《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的句子。

(2分) (4)《木兰辞》中表现木兰梳妆的句子是:(2分)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内·····不·····能·····写·····答·······案·································· 三.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的满意!” 于是他就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

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因为他不愿意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到。

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 ”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1)两位诚实的官员让皇帝观看并不存在的布料,为什么?选出理解准确的一项( )(1分)A .因为他们相信皇帝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他们认为皇帝是英明的、称职的。

B .因为他们害怕皇帝认为他们是愚蠢的人,他们要讨好皇帝,保住官职。

C .因为他们认为皇帝也看不见这华丽的布料,他们要证明皇帝是愚蠢的、不称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