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30551A】一种能反射红外光线的CuInSeSub2Sub电池窗口层及制备方法【专利

合集下载

【CN109817729A】一种能反射紫外光的CuInSeSub2Sub电池减反射层及制备方法【专利

【CN109817729A】一种能反射紫外光的CuInSeSub2Sub电池减反射层及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19693.9(22)申请日 2019.02.18(71)申请人 曾康地址 410300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车站路271号1栋2单元5号(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51)Int.Cl.H01L 31/0216(2014.01)H01L 31/0336(2006.01)H01L 31/0749(2012.01)H01L 31/18(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能反射紫外光的CuInSe 2电池减反射层及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薄膜太阳能电池制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能反射紫外光的CuInSe2电池减反射层,所述CuInSe 2电池减反射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3-5份平均粒径≤50nm的TiO 2粉末、3-8份平均粒径≤50nm的Al 2O 3粉末、100份平均粒径≤100nm的MgF 2粉末,所述CuInSe 2电池减反射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制备得到粉状减反射组分,再制备得到片状减反射组分,接着制备得到减反射层用的靶材组分最后,制备得到CuInSe 2电池减反射层。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CuInSe 2电池减反射层,在有效增加可见光入射的同时,无法实现有效反射紫外光线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CN 109817729 A 2019.05.28C N 109817729A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817729 A1.一种能反射紫外光的CuInSe2电池减反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CuInSe2电池减反射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3-5份纳米TiO2粉末、3-8份纳米Al2O3粉末、100份纳米MgF2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uInSe2电池减反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TiO2粉末的平均粒径≤50nm。

一种基于角反射的光通讯装置[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角反射的光通讯装置[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角反射的光通讯装置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徐伟科
申请号:CN201710720460.5
申请日:20170821
公开号:CN109425921A
公开日:
2019030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基于角反射的光通讯装置,由角反射器和光调制元件组成。

一定角度范围的入射光束经过角反射器后变为反射光束,反射光束的传播方向与入射光束正好相反。

光调制元件位于光束通路上,控制器通过控制光调制元件,控制光强度或者偏振状态,从而使反射光束带有调制信息。

可以使用电光晶体作为光调制元件,获得较高的调制速率。

本发明是一种新的光通讯终端,也是一种新的光学定向装置。

申请人:徐伟科
地址: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北沟东街25号502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红外线反射原理的应用

红外线反射原理的应用

红外线反射原理的应用1. 什么是红外线反射原理?红外线反射原理是指当光线(包括可见光及红外线)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会对光线进行反射。

红外线(Infrared Radiation)是一种波长长于可见光的电磁辐射,其频率范围一般为300 GHz到400 THz。

2. 红外线反射原理的应用红外线反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2.1 安全监控系统红外线反射原理在安全监控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安装在监控摄像机旁边的红外感应器能够监测到人体的红外辐射,在没有可见光的条件下也能进行监控。

红外线反射技术可用于夜间监控、隐蔽监控和低照度环境下的监控。

2.2 遥控器红外线遥控器是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子设备,利用了红外线反射原理实现遥控功能。

遥控器发射器发出红外线信号,被电子设备的接收器接收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这种遥控方式可以避免使用物理按钮,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操作方式。

2.3 红外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能够检测并测量物体的红外线辐射。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红外体温计、红外线对地球环境的研究等领域。

通过测量红外线的辐射强度,可以获取有关物体特性的信息。

2.4 红外线通信红外线通信是一种基于红外线反射原理的无线通信技术。

通过发射和接收红外线信号,可以在短距离内实现快速可靠的数据传输。

红外线通信被应用于智能手机的红外线遥控功能、红外线传感器的数据传输等场景。

2.5 红外线烘烤红外线反射原理也被应用于烘烤领域。

红外线烘烤技术在食品加工、涂层材料烘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红外线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辐射能力,能够提供高效、节能的加热效果。

3. 红外线反射原理的优势和挑战红外线反射原理的应用有很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3.1 优势•红外线反射原理无需接触测量物体,非常适用于无损检测和非接触测量。

•红外线反射技术能够较好地穿透雾、烟雾等环境,适用于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应用。

•红外线传感器具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可以检测微弱的红外辐射信号。

•红外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无线的、高速的数据传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22980.5
(22)申请日 2019.02.18
(71)申请人 曾康
地址 410300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车站路
271号1栋2单元5号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51)Int.Cl.
H01L 31/032(2006.01)
H01L 31/054(2014.01)
H01L 21/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能反射红外光线的CuInSe 2电池窗口层
及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薄膜太阳能电池制作技术领域,
且公开了一种能反射红外光线的CuInSe 2电池窗
口层,所述CuInSe 2电池窗口层包括以下重量份
数配比的原料:5份中空玻璃微珠、7-10份TiCl 4、
300份Zn(NO 3)2·6H 2O、16-26份gAl(NO 3)3·9H 2O、
5份海藻酸钠、27.5份亲水性丙烯酸、0.8-1.5份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8-1.2份K 2S 2O 8。

本发
明解决了现有的CuInSe 2/CdS太阳能电池窗口
层,在有效增加可见光入射的同时,无法实现有
效反射近红外光线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1页CN 109830551 A 2019.05.31
C N 109830551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830551 A
1.一种能反射红外光线的CuInSe2电池窗口层,其特征在于:所述CuInSe2电池窗口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5份中空玻璃微珠、7-10份TiCl4、300份Zn(NO3)2·6H2O、16-26份gAl(NO3)3·9H2O、5份海藻酸钠、27.5份亲水性丙烯酸、0.8-1.5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8-1.2份K2S2O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uInSe2电池窗口层,其特征在于:所述CuInSe2电池窗口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5份平均粒径≤1um的中空玻璃微珠、12.9份TiCl4、300份Zn (NO3)2·6H2O、20份Al(NO3)3·9H2O、5份海藻酸钠、27.5份亲水性丙烯酸、1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1份K2S2O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uInSe2电池窗口层,其特征在于:所述CuInSe2电池窗口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5份中空玻璃微珠和7-10份TiCl4为原料制备近红外线反射组分;
S2.以300份Zn(NO3)2·6H2O、16-26份Al(NO3)3·9H2O、5份海藻酸钠、27.5份亲水性丙烯酸、0.8-1.5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0.8-1.2份K2S2O8制备氧化锌铝凝胶组分;
S3.先将步骤S1中的近红外线反射组分、步骤S2中的氧化锌铝凝胶组分与50mL无水乙醇一起进行球磨,再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制备得到窗口层粉体组分;
S4.将步骤S3中的窗口层粉体组分置于真空度为80Pa、压力为50MPa、温度为1200℃下,烧结100min,制备得到窗口层用的靶材组分;
S5.将步骤S4中的靶材组分,在气压为0.2Pa、溅射功率为240W、衬底温度为260℃下,采用磁控溅射沉积的方法沉积在CuInSe2/CdS太阳能电池的本征ZnO层上,制备得到CuInSe2电池窗口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uInSe2电池窗口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中空玻璃微珠的平均粒径≤10um或者平均粒径≤1um。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