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罗巴作品《特性曲 》(Character Pieces);Federico Moreno Torroba;古典吉他谱
课后习题-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八章 17世纪:巴罗克早期的声乐体裁1.通奏低音:巴罗克时期音乐重要特征,织体是一个严格的低声部和一个华丽的高声部加上不太突出的和声,记谱法由记写下来的高声部和带有数字标记的低声部构成。
第九章巴罗克时期的器乐1.托卡塔:16世纪建立起来的键盘乐器最古老体裁之一,主要特点一是富于技巧性,二是即兴创作和演奏,一般由多段组成,在模仿对位和自由即兴的织体之间交替。
2.赋格曲:一种三或四声部的复调作品,是巴罗克时期一种重要器乐体裁。
5.大协奏曲:巴罗克时期的协奏曲形式之一,用一个独奏者的小组和一个较大的乐队相抗衡,乐队通常由弦乐器组成。
第十章巴罗克晚期的大师3.《弥赛亚》:巴罗克晚期作曲家亨德尔创作的英语清唱剧,以《圣经》和英国祈祷书的诗篇为基础,用三大部分分别叙述耶稣的诞生、受难和复活。
5.《赋格的艺术》:巴罗克晚期作曲家巴赫的器乐作品,是用一个简单的主题创作的一系列赋格曲,作品中囊括了对位法的各种技巧。
第十二章海顿与莫扎特2.双呈示部:乐章中使用两个呈示部的曲式形式,一个由乐队演奏,主题和副题始终保持在主调上,另一个由独奏乐器演奏,副题转入属调。
3.《伦敦交响曲》:18世纪90年代由海顿创作,共12首,是海顿交响乐创作的顶峰。
5.《魔笛》:莫扎特在维也纳时期创作的德语歌剧,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剧,也是第一部伟大的德语歌剧。
第十三章贝多芬1.《第三交响曲》(英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中期代表作,是一首革命性作品,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有关。
2.《费德里奥》: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唯一的歌剧作品,其脚本根据一部拯救歌剧改编,贝多芬先后为其写了四个不同的序曲。
3.海利根施塔特遗嘱:贝多芬在维也纳郊区的海利根施塔特写下的著名遗嘱,描述了耳聋带来的痛苦和孤独。
4.《欢乐颂》:德国诗人席勒的诗歌,同时也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末乐章的歌词。
第十四章浪漫主义:最典型的七位作曲家1.《菩提树》:19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一首艺术歌曲,选自声乐套曲《冬之旅》,表达了主人公在寒冷的冬日故地重游时对往日情怀的思恋。
著名钢琴家及钢琴作品

不朽作曲家(第一挡)1.巴赫1685~1750 巴洛克德国2.莫扎特1765~1791 古典德国3.贝多芬1770~1827 古典德国半人半神的作曲家(第二档)4.瓦格纳1813~1883 浪漫德国5.海顿1732~1809 古典德国6.勃拉姆斯1833~1897 浪漫德国7.舒伯特1797~1828 古典/浪漫德国8.舒曼1810~1856 浪漫德国9.亨德尔1685~1759 巴洛克德国10.柴科夫斯基1840~1893 浪漫俄罗斯天才作曲家(第三档)11.门德尔松1809~1847 浪漫德国12.德沃夏克1841~1904 浪漫捷克13.李斯特1811~1886 浪漫匈牙利14.肖邦1810~1849 浪漫波兰15.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 20世纪俄罗斯16.威尔第1813~1901 浪漫意大利17.马勒1860~1911 浪漫德国18.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 20世纪俄罗斯19.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 21世纪俄罗斯20.理查.斯特劳斯1864~1949 浪漫德国超群作曲家(第四档)21.柏辽兹1803~1869 浪漫法国22.德彪西1862~1918 20世纪法国23.普契尼1858~1924 浪漫意大利24.帕莱斯特里纳1525~1594 文艺复兴意大利25.布鲁克纳1824~1896 浪漫德国26.泰勒曼1681~1767 巴洛克德国27.圣.桑1835~1921 浪漫法国28.西贝柳斯1865~1957 20世纪芬兰29.拉威尔1875~1937 20世纪法国30.罗西尼1792~1868 浪漫意大利31.格里格1843~1907 浪漫挪威32.格鲁克1714~1787 后巴洛克德国33.亨德密特1895~1963 20世纪德国34.蒙特威尔第1567~1643 巴洛克意大利35.巴托克1881~1945 20世纪匈牙利36.弗郎克1822~1890 浪漫法国37.维瓦尔第1678~1741 巴洛克意大利38.比才1838~1875 浪漫法国39.穆索尔斯基1839~1881 浪漫俄罗斯40.拉摩1683~1764 巴洛克法国41.福莱1845~1924 浪漫法国42.里姆斯基-可萨科夫1844~1908 浪漫俄罗斯43.多尼采第1797~1848 浪漫意大利44.沃恩.威廉斯1872~1958 20世纪英国45.斯美塔纳1824~1884 浪漫捷克46.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 浪漫德国47.韦伯1786~1826 前浪漫时期德国48.亚那切克1854~1928 20世纪捷克49.库普兰1668~1733 巴洛克法国50.鲍罗丁1833~1887 浪漫俄罗斯1.巴赫——西方艺术的巨人2.莫扎特——最杰出的天赋音乐奇才3.贝多芬——强烈而激情的不朽咆哮者4.瓦格纳——最伟大的戏剧作曲家5.海顿——近乎不朽的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之父6.勃拉姆斯——最纯正的浪漫主义交响曲和最顶尖的德国艺术歌曲作曲家7.舒伯特——古典、浪漫主义的钢琴和旋律的抒情天才,德国歌曲之王8.舒曼——浪漫主义的化身,歌曲、钢琴曲和交响乐的大师9.亨德尔——巴洛克旋律专家,清唱剧天才10.柴科夫斯基——俄罗斯卓越作曲,旋律大师11.门德尔松——浪漫主义神童,优美、典雅的钢琴曲和交响曲作家12.德沃夏克——在3位列入排行榜中居首位的捷克人,旋律家13.李斯特——最优秀的钢琴家,交响诗的发明人14.肖邦——钢琴之王、钢琴诗人15.斯特拉文斯基——20世纪最优秀的作曲家,先锋派领头人16.威尔第——最受爱戴的歌剧作曲家17.马勒——9首交响曲和歌曲作者18.普罗科菲耶夫——20世纪不协和音的俄罗斯人19.肖斯塔科维奇——苏维埃头号作曲家20.理查.施特劳斯——“新音乐”的先驱,9首著名交响诗的作者21.柏辽兹——急进的浪漫主义者,交响曲问题专家22.德彪西——第一位印象派作曲家,歌曲、钢琴和管弦乐作品23.普契尼——威尔第以后的意大利歌剧大师24.帕莱斯特里纳——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教堂音乐大师25.布鲁克纳——维也纳7位交响曲作曲家中的第6位26.泰勒曼——巴洛克时期有3000部作品的大师27.圣.桑——法国极具魅力的歌剧和交响诗作者28.西贝柳斯——最早的芬兰作曲家,不仅是民族主义者29.拉威尔——优雅而严谨的法国人,通常和印象派德彪西合作30.罗西尼——威尔第前和多尼采第同为意大利歌剧大师31.格里格——挪威头号作曲家、民族主义者32.格鲁克——后巴洛克、古典主义歌剧改革家33.亨德密特——20世纪5位“新音乐”不协和音作曲家之一34.蒙特威尔第——巴洛克时期和声学的“现代主义者”、第一位歌剧作曲家35.巴托克——匈牙利20世纪不协和音作曲家36.弗朗克——和蔼、心灵美,歌曲、清唱剧、交响曲等的作者37.维瓦尔第——巴洛克时期小提琴多产作曲家38.比才——《卡门》等少数几部作品的作者39.穆索尔斯基——最彻底的民族主义和最无畏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40.拉摩——法国早期头号拨弦古钢琴天才、理论家和歌剧专家41.福雷——怡人的法国歌曲和室内乐作者42.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中最有艺术素养的人43.多尼采第——威尔第之前意大利歌剧界中仅次于罗西尼的人44沃恩.威廉斯——20世纪英国民族主义者45.斯美塔纳——捷克民族主义音乐的奠基人46.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47.韦伯——第一位真正的浪漫主义者,联接格鲁克和瓦格纳的德国歌剧作曲家48.亚那切克——20世纪捷克人,3位入捷克人中最有现代色彩者49.库普兰——法国巴洛克时期拨弦古钢琴大师50.鲍罗丁——音调优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1)蒙台威尔第(1567~1643):由文艺复兴时期跨越到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
神曲漫协魔王争霸赛试题及答案

5 。20世纪70年代被誉为机器人时代,下列哪部机器人作品不是出自这一年代? A.三一万能侠 B.EV A C.机动战士高达0079 D.勇者莱丁 6.小仓唯是初音Project Diva的人物建模原型,请问下面哪部动画没有小仓唯参与配音? A.会长是女仆大人 B.萝球社 C.神的笔记本 D.A Channel 决赛题 1.下列哪部作品没拍成正式真人版? A.地狱少女 B.蜂蜜与四叶草 C.虫师 D.格雷少年 2.下列哪部作品插画不是伊东杂音? A.凉宫春日 B.灼眼的夏娜 C.七色星露 D.梅格与塞隆 3.KID在2006年倒闭前的最后一部游戏是? A.龙刻 B.we are(爱在2026) C.秋之回忆4again D.12rive 下列哪部作品的OP不是新海诚所作? A.悠久之翼 B.Wind-a breath of heart C.Really?Really! D.伊苏2 4下列哪个人没有在falcom从事过? A.新海诚 B.村上水军 C.七濑葵 D.西又葵 5 Tiger&Bunny的人物原案是集英社与鸟山明齐名的漫画大师,素有光明正大的看鸟山明的漫画、偷偷摸摸的买()的漫画之说。 A.桂正和 B.高桥和希 C.河下水希
双簧管《奇马罗萨C大调协奏曲》的演奏诠释(二)

SONG OF YELLOW RIVER2022/ 16品中除却可以看到古典主义时期的理性和客观,同时在按照古典主义的创作手法在创作之余,在第一乐章又突显出了浪漫主义时期的感性色彩。
虽然在演奏难度上并不算是难度系数最高的,但算得上是个人最喜欢的双簧管协奏曲之一,《奇马罗萨C大调协奏曲》共分为四个乐章,而普遍的协奏曲我们知道通常是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的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快板,从分配结构上,也是相对少见的,而《奇马罗萨C 大调协奏曲》的四个乐章分配分别是Larghetto甚缓板,Allegro快板,Largo最缓板,allegro giusto适中的快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对于演奏《奇马罗萨C大调协奏曲》第二乐章,Allegro快板的一些演奏中的看法与心得。
一、开端演奏的技巧与方式作为齐马罗萨的第二乐章,与齐马罗萨的第一乐章相比,韵律更快,节奏感更强,强弱变化也随之增强,而作为Allegro快板的要求,Allegro是意大利语,在音乐表情中简单地解释为快板,由于当音乐要表达的情绪是快乐、明朗、活泼、轻快之类时,需要快一些的速度才适合这类情绪的表达,此时的音乐演奏就不能只流于速度,否则会显得太过轻浮,另外除了速度快之外能否感受到旋律带给明快和从容,这就是Allegro的最佳写照。
常见速度要求区间为104-112之间,所以想要吹好第二乐章的开端,除却通过正常练习过程里熟练度的不断增加外,在技巧方面可以注重多练习F的一二指切换,不难看出,在第二乐章的创作设计当中,F的一二指运用占到了很大比重,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三度音程的练习,来帮助更快适应齐马罗萨第二乐章的演奏特点。
同时,作为Allegro快板的演奏基础上,随着旋律的增加,演奏音乐的强弱程度是呈持续向上的趋势,而在第7小节开始,作曲家同样给出渐强记号的提示,所以在练习吹奏齐马罗萨的开端之时整体气势上,第5小节第6小节之间以轻巧为主,吹出的感觉就像芭蕾舞演员踮着脚尖一样,而到了第7小节开始一股作气把整段最强的气劲吹出来,强度爆发的同时也一定要在能把控的范围内,因为紧接着为来层次感的增加,后面紧接着音乐是向下的,所以能吹就要能收,虽然渐强也可以覆盖到第8小节,但在演奏技巧上,从音乐的趋势上可以看出作曲家其实是想把强度收回来的,AGFEF持续向下,整体在第7到第8小节最佳吹奏出的感觉应当是渐强到减弱的过程,虽然作曲家同样没有给出更多提示,整体去看开端遍可理解为,第5、6小节轻巧,第7小节渐强,第8小节渐弱,这种吹法大家不妨一试,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吹出强弱技巧,在辅助练习中可以适当加入音阶的强弱练习,在可控范围内,在四拍或六拍的范围内,做极强和极弱的练习,来帮助更好地完成开头层次的表达。
外国器乐作品资料

巴罗克时期的音乐 (1600--1750)16世纪文艺复兴末期到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时期,欧洲由封建制度开始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
此间,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法国正经历路易十四的统治;德国刚进入战后复苏期;意大利则外受侵略,内处教会控制之下,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进步人士继续发扬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追求真理、揭露黑暗、歌颂美好的理想,资产阶级民族意识和观念开始形成,出现了培根、笛卡尔、斯宾诺莎、伽里略和牛顿等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出现了莎士比亚、莫里哀、蒙特维尔弟、巴赫和亨德尔等伟大文学家和音乐家。
巴罗克一词源于葡萄牙文“Baroque”,原指珍珠光怪奇异的外形。
始用于对意大利雕刻家贝尼尼作品风格的表述,后泛指17至18世纪德国和奥地利盛行的、华丽而辉煌的、融雕刻与绘画为一体的建筑风格。
巴罗克一词在18世纪引入音乐评论,借用来描述这一时期与之相比拟的欧洲音乐文化风格,含退化和堕落的贬义。
19世纪后被艺术史学家以一种艺术潮流予以肯定,一般指1600~1750年由巴赫和亨德尔发展起来的音乐,即音乐史上的巴罗克时期。
巴罗克艺术气度高贵、情调感人,比文艺复兴时期更丰富、更具戏剧性。
巴罗克音乐有如下特点:1、中世纪教会调式体系解体,大、小调式取而代之,以新和声功能观念形成的数字低音广泛应用,亦称数字低音时代;2、二部结构原则上音乐发展及织体运动浑然一体,开拓了对位法;3、音乐旋律连续展开富于流动性,节奏稳定贯穿乐曲始终,力度以整体为单位出现强弱、刚柔变化的对比;4、欧洲音乐的重要体裁初步形成,如歌剧、组曲、奏鸣曲、协奏曲、清唱剧、康塔塔(大型声乐套曲)已具备经典形式。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在器乐方面成绩比较显著,它完善了一套纯器乐的大型曲式,如独奏奏鸣曲、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
主要特点是: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感;曲式结构规范,主题乐思发展严谨,功能和声完善,配器细腻,音色力度变化丰富;作曲技法上创造了动机展开的发展手法,用旋律模进、变速度、变节奏、变调性、变和声织体等,造成乐曲发展趋势。
第四章 巴罗克音乐复习题答案

第四章巴罗克音乐一、填空题1、现存的第一部歌剧是1600年里努契尼写剧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歌剧《优丽狄茜》,取材于希腊神话。
2、蒙特威尔第是巴罗克早期的一位最伟大作曲家。
他的第一部歌剧是(《奥菲欧》)。
3、(清唱剧)是一种类似歌剧的大型声乐体载。
但它有一个叙述故事的人,更强调合唱,并且没有舞台动作和服装布景。
4、(受难乐)是用音乐表现《圣经》福音书中有关耶稣受难故事的一种古老的体裁。
5、1660年前后,作曲家们开始把奏鸣曲分为两类,即(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
6、17世纪上半叶,法国键盘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库普兰),他被认为是在吕利和拉莫之间的最重要的法国作曲家。
7、巴罗克的器乐协奏曲有两大类,一类是(大协奏曲),另一类是(独奏协奏曲)。
8、对巴罗克协奏曲的发展作出最重要的贡献的是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9、(拉莫)是法国18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理论家和键盘乐器演奏家,他的第一部理论著作是《和声学》。
10、(《弥赛亚》)是亨德尔最著名的清唱剧。
11、17世纪后半叶的奏鸣曲大部分是为两个高音乐器和通奏低音而作的。
在记谱上是三行乐谱,因此它们也被统称为(三重奏鸣曲),创作这一体裁的重要作曲家是(科雷利)。
12、(通奏低音)是巴洛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沿用整个巴洛克时期。
13、巴洛克时期的古组曲是由不同国家的四种不同风格的舞曲组成的,分别是(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吉格)。
14、巴赫创作了管风琴作品(《18首众赞歌前奏曲》)(《管风琴小曲集》),古钢琴作品(《二声部创意曲》)(《三声部创意曲》),器乐合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受难乐(《马太受难乐》)(《约翰受难乐》),复调艺术的两部伟大精品(《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
15、巴洛克时期的主要音乐体裁有(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奏鸣曲)(协奏曲)等。
16、巴洛克时期通常指1600 年至1750 年之间。
二十世纪的大提琴协奏曲小提琴作坊

二十世纪的大提琴协奏曲小提琴作坊曾经因为拥有鲍凯里尼、维瓦尔迪等大作曲家的权威性独奏协奏曲而名骚一时的大提琴,在1700年代末走向衰落。
的确,大提琴的声音不如小提琴的那么具有穿透力,在当时不断扩大的管弦乐队的抗衡中又显得十分薄弱。
海顿只为大提琴创作了两首独奏协奏曲,而莫扎特、贝多芬和布拉姆斯却没有留下一部。
奥芬巴赫(1848年)、沙利文(1866年)、拉罗(1877年)和安东·鲁宾斯坦(1864和1874年)等作有大提琴协奏曲的作曲家也没能分享多少。
舒曼(1841年)或圣-桑斯第一协奏曲(1872年,1902年创作的第二协奏曲不如第一)的持久成功。
只有德沃夏克创作于1895年的B小调协奏曲,还有三年之后施特劳斯的《唐·吉珂德》显示出大提琴作为独奏乐器的重大意义。
许多一流作曲家始终回避大提琴协奏曲这一体裁形式,比如伯格、拉威尔、西贝柳斯、蒂皮特,包括擅长创作协奏曲的马赛厄斯和麦凯布。
埃尔加是在1918-1919年他的晚年时才创作了一部大提琴协奏曲,他的作品和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一协奏曲(1959年)都比较接近德沃夏克的古典主义风格。
这三部作品,连同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二协奏曲(1966年)都有众多的录音和评论。
埃内斯库(Olympia)和尼斯特勒姆(BIS)的交响协奏曲,鲁塞尔(EMI)的小协奏曲以及尼古拉斯莫的奏鸣曲《夜曲》和塔夫纳的《保护的面纱》(Virgin)也不在评论之列。
作为诗人的大提琴家二十世纪出现了众多杰出的大提琴家,他们促使作曲家们积极创作,来恢复大提琴协奏曲的传统。
首当其冲,也是最优秀的是卡塔兰·巴勃罗·卡萨尔斯,他对埃尔加协奏曲的演绎(比如1945年与博尔特合作的EMI录音)使这部首演失败的作品大放异彩,勋伯格(1933年)和唐纳德·托维(1935年)也得益于他的演奏。
卡萨尔斯1937年公开演奏托维(Donald Francis Tovey ,1875-1940英国音乐史家,作曲家,指挥家)近一小时长的协奏曲有一张Symposium CD唱片(声音质量不高)。
意大利导游词

篇一:意大利英文导游词italy-a beautiful and charming land意大利:美丽神奇之国一、 name(名字的由来)no matter what its origins, the name of that small territory at the tip of the boot spreads, little by little, to indicate the whole peninsula. by about ad1000 the name designated a region, a dialect, and a culture. but it was not until the mid-19th century that the many separate nations on the peninsula were united into one nation, the nation to which the ancient name italy was given. 不论其来源于何处,原来只指靴形半岛顶端那一小块领土的这一名字逐渐扩大到泛指整个半岛。
大约到了公元1000年,它指一个地区,一种方言,以及一种文化。
但是一直到19世纪中期,该半岛上的许多独立国家才联合成为一个国家,并以意大利这一古老的名字命名。
二、brief introduction(简介)italy is a great country ful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that amazes the world. italy is located in southern europe, on the italian peninsula and it’s bordered by the mediterranean sea, which hosts two italian islands: sardinia and sicily. italy is a country full of beauty, art and fashion, all these are mixed to give italy a magic atmosphere and to captivate tourist from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discovering italy can be a pleasant and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each corner of this beautiful country will take you back in time to ancient times and you will recognize its great development till nowadays. italy offers unbeatable touristic destinations such as: florence and its artistic productions and fashion, rome,the capital city known as the eternal city, venice, the romantic city built under water, and milan, the most fashionable city in italy.走进意大利是一次非常惬意并且难忘的经历,每一个角落都会把你带回到远古时代让你领略它今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