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十二指肠瘘诊断与治疗
十二指肠残端瘘14例治疗体会

学和超微 结构研 究. 中华骨科杂志 1 9 1 5 :3 1 98 8( ) 0
9 李 新 奎 .王全 平 ,朱 锦 字 ,等 椎 问 盘 突 出 并椎 管 狭 窄 腰 症 手 术 失 误 厦再 手术 治 疗 . 中华 骨 科 杂 志 1 9 ;9 5 : 9 7 1 ()
3 l5
维普资 e ia o r a.Ap 2 0 , [2 , . a g iM dc l u n 1 J r 0 2 Vo. 4 No 4
织压迫 6 ,是再 次手术 的重 要 原因 。 们在 临床上 例 我 体会到 ,对 于腰椎 间盘 突 出症并 椎管狭 窄 的病变 和 症状 只限于 一侧者 , 采用 半椎 板 切除或 开窗 法 。 于 对 两侧症状 均 较重 ,两侧 突 出者硬 化 、钙 化或 巨大 中 央型突 出及椎 管狭 窄 的病例 , 采用全 椎板 切除 , 需 才 能达到 去除病 变 和彻底 减压 的 目的 。 外 , 术时不 此 手 能忽视 黄韧 带病 变的切 除 ,否则 达不到 扩 大椎管 和 充分 减 压 的 目的 。 组 1 为椎 板 间 开窗 摘 除髓 本 例 核 .忽 略 了黄韧 带肥厚 的切 除 .术 后疗 效不 佳 ,经 再次手术 时发 现 残 留的外侧 部 黄韧带肥 厚 和下关节 增生 ,造 成侧 隐窝狭窄 ,经行 半 椎板切 除 和黄韧 带 及小关 节部 分切 除 ,术后 随访 症 状消失 。 2 3 髓 核摘 除 要彻 底 :对 髓 核摘 除 目前有 两 种观 点 ,一 种认 为手术 仅需摘 除变性 突 出间隙处 凸人椎 管部 分 ; 另一 种则 认 为应 尽量 摘 除间隙 内髓 核组织 , 髓核遗 漏 越 多 ,复发 率 越 高 。 吴振东 等 报 道4 2 9 例 ,因复发 性椎 问盘脱 出而 手术 者4 例 ,提 示初次 髓核摘 除手 术 的准确性 与彻 底性 对疗效 的影 响有着
14例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和治疗

cn io ss l igi J . hs,9 3,3 8 odt n i a n [ ] C et1 8 8 :2 i mu t t
华 北 煤 炭 医 学 院学 报
2 1 月 第 1 第 3期 0 0年 2卷
JN A hn ol d a U i ri 00Ma ,2 3 o hC iaC a Mei l nv s y 1 y 1 ( ) c e t2
・5 33・
为边缘模糊 的斑片状 阴影 , 典型者 两肺 门旁 大 片 阴影呈 “ 翼 蝶
访 2年 无 不 适 ) 。瘘 口局部 肠 壁 充 血 、 肿 明 显 并 存 在 十 二指 肠 水 管 病 史 的老 年 人 。本 组 >6 0岁 患者 4例 , 占总 数 的 3 % 。 临 床 腔 的狭 窄时修补 后出现肠瘘 或梗 阻的可能性 较大 者 , 0 可采用连 主 要 表 现 胆 管 感 染 型 、 梗阻 型及 混 合 型 , 数 伴 有 上 消 化 道 出 同瘘 口一 起 切 除 的 胃 大部 切 除 术 ( 组 1例行 胃大 部 切 除 毕 Ⅱ 肠 少 本
状 ” 变 , 结 合 临 床 心 脏 病 症 状 和 体 征 , 左 心 及 全 心增 大 等 改 但 有 心 脏形 态方 面 的 改 变 , 与 P P鉴 别 。 可 A 综 上所 述 , 部 X 线 表 现 为 肺 内 弥 漫 性 病 变 , T发 现 地 图 胸 C 样 表 现 、 石 路 样 表 现 、 实 变 表 现 、 水 肿 样 表 现 及 肺 间 质 纤 碎 肺 肺 维化样表现等 , 而无 肺 门 、 膈 淋 巴 结 肿 大 、 影 增 大 和 胸 腔 积 纵 心
十二指肠外瘘临床诊治体会

健 侧 退 缩 05 c 确 定 切 除 面 。切 开 脾 包 膜 , 刀 柄 钝 性 切 . m 用 开 脾实质 , 面血管钳 夹切 断并 用丝 线 结扎 , 切 除部 分脾 切 至 脏 。脾 脏 断 面 粗 丝 线 绞 锁 u形 缝 合 , 仍 有 渗 血 时 可 用 热 盐 如 水 纱 布 湿 敷 压 迫 止 血 , 可 8字 缝 扎 处 理 , 后 以 大 网 膜 覆 也 最
3 2 脾保 留性 手术对于脾破裂后 失血性 休克未 能纠பைடு நூலகம் 和 出 . 血难 以 自止或不 能排 除腹腔其他脏 器损伤 时 , 迅速行 剖腹 应 探查及时止血 。根据 深查 脾破裂 的程度按脾 损伤分 级 , 患者 情况和手术条件 , 灵活地选用某 一术式 。 3 2 1 脾 破裂 缝 合修 补 术该 术 式 适 用 于脾 损 伤 I 和 Ⅱ .. 级 级 。控制 出血 , 充分显露脾脏 , 除裂 口处 血凝块 , 当修整 清 适 创缘使之较 为整 齐 , 但尽可 能不造成 较大 的组 织缺损 。用粗
丝 线 间 断缝 合 , 线 要 穿 过 裂 口基 底 部 , 避 免 留有 死 腔 , 缝 以 裂
本 组 自本脾组织移植 2例 , 3 8 占 . %。 随着现代脾外科 对脾功能认识 的新 进展 , 目前保 脾意识 正 日趋增强 , 对保脾要求也越来 越高 。对严 重的脾外 伤 出血 急且患者生命垂危 , 并腹 内空腔脏 器破 裂 , 合 腹外 严重 的损 伤, 如脑外伤 、 外伤 等应 审慎 采用 保脾 治疗 。应 本着 抢救 胸 生命 第一 、 留脾第二 的原则 严格 掌握 适应征 , 到安全 , 保 达
制 感 染 , 正 脱 水 , 理 营 养 支 持 , 不 能 自愈 的 患 者 行 手 术 纠 合 对
老年十二指肠残端瘘的预防及诊治体会

探讨老年患者 胃大切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 的病因 、 防及诊 治。方法 回顾 性分析 4 2例患 预 3
老年患者残端瘘发病率远 高于非老年组 ; 残端处理不 当是其主要病 因, 而
【 摘要 】 目的
者 胃 大切 术 后 发 生 残 端 瘘 的情 况 。结 果
十二 指 肠 残 端 行 单 层 间 断 内翻 缝 合 法 处 理 能 减 少 术 后 发 生 残 端 瘘 。 结 论 胃大 切 手术 前 后 的 营 养 治 疗 及 改 支 残 端
术 。术 后 给 予 广 谱 抗 生 素 抗 感 染 , 胃肠 功 能 恢 复 后 , 营 待 由
表 1 两组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临床情况
n %) (
养管滴人营养液 ; 双腔负压 引流管 引流 液少 于 5 td时即 0m/
行拔管 , 二指肠造 瘘管 留置时 间为 1 十 4~3 , 影 证 实 远 消化 性 溃疡 的手术 率 急剧下 降。
接受手术者多为病情迁延 、 内科 治 疗 失 败 或 并 发 瘢 痕 性 幽 门 梗 阻 、 次 穿 孔 、 次 或 大 出血 等 严 重 并 发 症 患 者 , 身 与 局 多 多 全
部 情 况 都 较 差 , 年 患 者 更 是 如 此 。 本 组 老 年 组 患 者 合 并 营 老
龄 > 0岁 ) 6 。其 中 , 胃大 切 手 术 中应 用 十 二 指 肠 残 端 单 层 在
来 随 着 胃大 切 手 术 率 的 降 低 , 床 上 已较 为 少 见 。但 文 献 报 临 道 发 生 率 为 1 ~ % [ , 死 率 在 5 以上 [ 。十 二 指 肠 残 % 6 病 % 端 瘘 有 效 的 预 防 和 诊 治 依 然 有 着 非 常 重 要 意 义 。本 文 就 老 年 患 者 胃大 切 术 后 十 二 指 肠 残 端 瘘 的 发 生 因 素 临 床 进 行 分 析 , 报 告 如下 。 现
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12例临床分析

残 端 闭 锁 不 满 意 、 腺 损 伤 后 的 急 性 炎 胰 症 、 入 袢 梗 阻 以 及 残 端 的 血 运 阻 碍 输
的原 因和 诊 断及 治疗 效 果 。 方 法 : 胃大 对 部 分切 除术 后 并 发 十 二 指 肠 残 端 瘘 1 2例
患者 的 临床 资 料 进 行 了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 二指 肠 残 端瘘 发 生原 因主 要 是 十 二 十
位不断有胆 汁溢 出。1例发 现 系输 入袢 过 长 致 输 入 袢 梗 阻 , 二 指 肠 残 端 因 张 十
长抑 素治疗 。
结 果
疗1 0例 ; 部 患 者均 治愈 出 院 。 结 论 : 全 十
二 指 肠 残 端 瘘 的 预 防 关 键 在 于 正 确 处 理
痛 、 体 温 升 高 、 搏 增 快 、 腹 膜 炎 体 伴 脉 有 征 、 腔 穿 刺 抽 出或 放 置 腹 腔 引 流管 术 后 腹 引流 出黄 色胆 汁 者 , 高 度 怀 疑 十 二 指 肠 应 残 端 瘘 的 可 能 , 尽 早 行 B 超 或 C 检 宜 T 查 , 查 出 右 上 腹 包 块 及 液 性 暗 区 而较 早 可 诊断 十二 指 肠 残 端 瘘 。 十二 指 肠 残 端 瘘 的 防 治 : 十二 指 肠 残 端 瘘 预 防 的 关 键 在 于 正 确 处 理 十 二 指 肠 残 端 及 输 入 袢 , 确 保 十 二 指 肠 残 端 包 埋 以 满 意 、 运 良好 、 入 袢 不 发 生梗 阻 , 血 输 因此 选 择 合 理 的手 术 方 案 和 细致 操作 是 前 提 。 如 遇 十 二 指 肠 球 部 明 显 溃 疡 瘢 痕 或 后 壁
液 富 含 消 化 酶 , 有 强 烈 的 腐 蚀 件 , 断 具 不 侵 蚀 和 刺 激 缝 合 处 而 最 终 造 成 残 端 完 全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临床诊治(一)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临床诊治(一)作者:李启巨,阮春丽,陈凤鸣〔摘要〕目的探讨胆内瘘的临床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从1993年以来参与诊治的9例胆内瘘病人的诊治情况。
结果9例病人无手术死亡,均临床治愈出院,随访9~24个月,1例术后8个月再发胆管狭窄,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1例术后13个月出现左半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行左半肝切除后临床治愈。
此2例病人再随访12个月,与其他7例病人一样,未再发生胆道结石、胆管炎及胆道狭窄。
结论胆囊十二指肠瘘是胆石症的一种少见且复杂的并发症,诊治过程复杂,误诊率高,手术风险大,需提高认识,加强和完善术前检查以力求术前确诊,仔细和谨慎手术,尽量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胆石症;胆瘘;外科手术胆内瘘是胆囊与肝外胆管、胃肠道三者之间的病理性通道,是胆石症反复发作且引发急性化脓性炎症的结果,是胆石症的一种少见并发症,临床上以胆囊十二指肠瘘最为常见。
从1993年以来,笔者参与诊治了9例此类病例,通过复习相关文献,结合临床病理特点,就其在诊断及治疗当中的一些相关问题,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9例病人,其中2例为笔者在基层医院会诊时接诊的。
男6例,女3例;年龄57~76岁,平均66.4岁,胆囊炎病史为4~23年,平均为12.7年。
1.2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9例病人均有典型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病史,其中6例为再发急性期,1例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及休克表现。
合并有肝、胆总管结石者7例,有黄疸或明确黄疸病史者6例,有或有可疑上消化道出血病史者4例,另有8例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
7例B超提示有胆囊萎缩,肝功能检查异常8例,5例合并有黄疸及凝血功能改变。
所有病人术前均未明确诊断有胆内瘘。
1.3方法本组9例均手术治疗,手术原则是切除胆囊、修补瘘口、放置引流。
其中急诊手术3例,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2例,1例合并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人采取先行胆总管切开减压,以纠正休克抢救生命,待病情稳定后再行第二次手术的方法。
十二指肠残端瘘15例诊治分析

液 , 右 下 腹穿 刺 抽 出淡 黄 色 胆 汁 样 液 体 。 1例 出 瘘 口自愈 平均 时 间 为 5 . 。全 部 患 者 治 愈 出 院 , 行 O 5d
现中毒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12 治疗 方法 所 有患 者 确 诊后 即行 禁 食 、 . 胃
无死 亡病 例 。
作 者 简介 : 黎胜 伟 (9 2 ), , 西 北 流 市 人 , 治 医 师 , 士 。 17 一 男 广 主 学
探讨 十二指 肠残端瘘 的诊 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 分析 B rh一Ⅱ io Ut 术式 胃大部
十二指肠
切除术后并发十二指 肠残端瘘 1 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十二指肠 残端瘘 发生原 因主要是 十二指肠残 5例 端 的处理不 当 ,5例均采用持续 胃肠减压 , 腔引流 9例 , 1 腹 手术治 疗 6例 , 部治 愈 出院。结论 全
胃溃疡 5 , 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8 , 例 术式为 胃大部 入袢梗阻 , 十二 指肠 残端 因张力过高 而破裂 , 行输 切 除 Blo irt I式 吻合 术 。 于术 后 2—5d发 生 1 人、 l h— I 1 输出袢侧侧吻合 , 解除梗阻后 同其他 4 例一样均 例, 6—9d发 生 4例 。 全部 患 者 均 表 现 为 突发 上腹 予清 除腹 腔 内积 液 , 十二 指 残 端 瘘 口处 上 下 各放 于 部或右上腹持续性 疼痛 、 腹胀 、 热、 发 腹肌 紧张及压 置引流 I , 根 并保证引流通畅。 痛、 反跳痛。5例伴有不 同程 度的黄疸。l 3例放置 2 结 果
践 ,0 72 ( 2 : 2 20 ,0 1 ) 14 1—14 2 2 . 敏, 肖传 国, 曾甫清 , 腺性膀胱 炎尿动 力学 检查及 临床 等. 意 义[ ]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0 3,8 6 :4 3 6 J. 2 0 l ( )3 4— 4 .
十二指肠瘘的诊断和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 ] 世界 中西医结合杂志 ,0 9, J. 20
4 2 :l ( ) l 2—1 4 1.
oe 30cssJ . J t 0 5 9 ( )8 5 8 8 vr 0 a [ ] B U I , 0 , 6 : ~ 7 . e n2 6 7 [1 2 ]李柏均.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 弹道碎石取石 术的临床效果 分析
[ ] 中外医疗 ,00,1 1 :6 J. 2 1 2 ( )9 .
回声反射后 伴 声 影 , 2例胆 囊 内小 结 石 声 像 图不 典 型 。 另
Maenn 等 研 究后也认 为 超声检查 为诊 断胆 囊 十二指 肠 trii
瘘 的可靠 方法 , 于术前 评价 。 可用
12 多层 螺 旋 C MS T) 断 . T( C 诊 张 旭辉 等 报 告 了 6例
尿管结 石[ ] 中华泌尿外科 杂志 ,0 5,62 2 . J. 20 2 :7— 9
[ 4 l r P Wee J H gl A e a C m i n t c s adu r 2 ]Ob t , b r , ee ,t 1 o b i l ol t n la e f . n g i a h t-
l h t my w t lms n g a h — u d d r n l a c s e p re c r m i oo i u t o o r p y g i e e a c e s: x e n e fo t h i
[7 2 ]刘永达 , 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控制感染 目前感染 是导致肠外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 因,占死 亡患者的 8 % ̄9 %。因此控制感染是提 高肠瘘 患者生 0 0 存率的关键 。感染 的控制主要在于建立通 畅的引流 ,将 高酶、高腐蚀性 的十二指肠 液引流 出体外 ,使弥漫性瘘 变为可控制 的局 限性外瘘。手术应力求简单、效果确切 。 可采用 导管式十二指肠造瘘术 ,肠 外及双下腹置双套管 引流。此外 ,还应加强全身抗感染 治疗 。根据腹腔感染 为混合感染 的特点 ,选用二联强力抗 生素 。如第三代头 孢菌素或喹诺酮类药物联合抗厌氧 菌药物 ( 甲硝唑或替 硝唑 ) ,此后根据脓液的培养和药敏加 以调整 。 4 营养支持与瘘流量控制 十二指肠瘘早期大量消化液丢 失及腹腔感染 ,造成 严重的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紊乱、高消耗状态、负氮平 衡 、低蛋 白血症 ,常需补充 10  ̄3 0 cl 5 0 0 0 a 以上 的热量 k 及各种营养素 、水、 电解质 ,通过 中心静脉行 T N,不 P 但可满足患者所需 ,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而且可使患 者 的胃肠道分泌液量减少 5% ̄7 %, 0 0 增加瘘 的 自愈率, 也利于再次手术 。但使用 中应注意非蛋 白热卡、氮、胰 岛素 的配 比等 。 一般经过 2 ~3天 内稳态失衡的纠 正即开 始 T N。但长期 T N会带来代谢紊 乱、导管败血症 、肠 P P 黏膜屏障损害等并发症,而肠 内营养则可避免这些并发 症 的发生 ,只要提供不低于 总热量 2 %的肠 内营养就可 0 避 免肠道屏障功能的破坏与肠道 的菌群易位 。故一旦瘘 得到控制 ,应 尽快过渡至肠 内营养 。可经从瘘 口置入远 端肠 内的营养管或经 空肠营养管注入素膳、牛奶、豆浆
◎ 寸 呻MIUF MOSCC ED代A DEC]I IREO育 C NA 妫 珊D擞 I D远O 4 T 翟N E A3 N
代树 文 黑龙 江省 同江市 中医院 ( 5 4 0 16 0 )
关键 词 :十二 指肠 ;肠瘘 ; 中西医 结合疗 法 ;中医 外科学 ; 中西医 结合外 科学
二第总期 第年・刊 。0上 83第 一 月月 卷期8 。 半 二3
浅谈十二指肠瘘诊 断与治疗
d i 0 36 /. sn 17- 792 1. 3 16 o :1.9 9 jis .6 227 .0 00 .2 文章编 号 :t7— 79 (0 0 0— 16 0 6 22 7 2 1)一3 04 — 1
混合液等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 曲肽 )可明显减 少 奥 肠瘘量 ,但 多中心临床试验显示 ,其对瘘的 自愈以及 患 者 的住院时间与对 照组相 比无 明显差异 ,而其 严重并发
2 十二指肠瘘 的手术治疗原则 手术越 早越好 ,凡是超过 2 h以上的愈后较差 ,延 4 误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 ;必须根据瘘 口的部位 、程度 以 及合并多发脏器损伤 的情况来决定行 何种手术 ,但必须 是简单、安全 的手术方法 ;外伤所致 者术 中发现十二指 肠、升结肠肝区腹膜后有血肿 的,一定要行 Kohr ce 探查 切 口,此法可充分显露十二指肠右侧部 。如果 同时发现 小肠 根部 、屈 氏韧带附近后腹膜有血肿 ,将此切 口延长 至右侧 结肠 、小肠系膜和肠系膜 上血 管处 ,这样不但能 充分暴露各段 的损伤情 况 ,同时也能 明确胰腺损伤的情 况;小的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的前壁 穿孔 ,可行单纯十 二指肠二层缝合 ,但必 须指 出,损伤超过 1 2h的缝合裂 口是 比较危险的,应采 用十二指肠造瘘 、空肠造瘘 ;如 果十二指肠破损较大,合并胰腺 空肠破裂者 ,除修 补十 二指肠和十二指肠空肠 造瘘外 ,还应行十二指肠憩室化 手术 ,使十二指肠 旷置 ,行胃肠吻合加空肠 侧侧吻合, 将食物与消化液分流 。 目前还有人主张 以幽 门排外术替 代憩空化手术。D gans ei i 等报告行 幽门肠瘘发生率 白 4 %降至 I I 0 1%;对于严重的十 二指肠 降部和横部的破裂,或两者 5 交界处的巨大缺损或横 断,利用带蒂空肠瓣修补十二指 肠 巨大破裂尤为适 宜。另外对于严重降部和横部 的损伤 可 以行十二指肠空肠 R u. o aY端侧 吻合术 ;对于 胃大部 切除 胃空肠吻合术后发生 的十二指肠 残端瘘 ,其治疗原 则是将残 端处造瘘或充分 引流 ;抗生素的应用 ,肠外和 肠 内营养支持是 治愈十二指肠瘘必不可少自 。
十二指肠瘘治疗的关 键在于早期诊断 ,及时行 十二 指肠腔 内减压及肠 外引流 ,控制感染 ,合理营养支 持, 纠正 内稳态失衡,根据肠瘘 的三个不 同阶段治疗 ,争取 瘘 自愈,同时注意不要顾 此失彼 ,否则将十分被动 。 1 早期诊断 对有右 中上腹 部外伤 史,出现局限性甚至弥漫性腹 膜炎者 ,应高度警惕十二指肠损伤 。 超声 、C T示腹膜后 血胂 、积气 ,腹腔穿刺液呈血性或胆汁色有助 于诊 断【 l J 。 旦确诊或高度怀疑十二指肠损伤 ,应及时剖腹探查处 理 ,不但可 以减少肠瘘 的发生 ,也可降低死亡率 。术 中 对十二指肠周围血 肿,尤其有感染、气肿者,应切 开后 腹膜全程探查十二指肠 。 文献报道伤后超过 2 4 h手术者, 病死率为 4 %~5 %,个别达 6 %。对 胃十 二指肠及胆 0 0 5 道手术后 出现右上腹痛伴有压痛及肌 紧张,持续发热 ,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超过正常术后反应时限和程度 时, 尤其是腹腔引流见胆汁色肠液 ,应考 虑十二指肠瘘 。此 时,经 口或引流管行水溶性造影剂造 影,不但可 明确诊 断而且还能 了解瘘 的部位 、数 目、路 径、瘘 口大小 、肠 道的连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