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 试卷及答案2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在分析过程中,以下情况将引起何种〔系统、随机〕误差。
使用没有校正的砝码引起系统误差;用局部风化的H2C2O4·H2O标定NaOH引起系统误差;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不一致为随机。
2.万分之一天平的每次称量误差为,其相对误差为%100001.0⨯±m假设要求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2%,称量时至少要称取质量0.1 g。
3.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有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
4.用溶液滴定和H3BO3混合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 1 个突跃。
〔H3BO3的p Ka1〕5.写出NH4Ac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HAc]+[H+]=[OH—]+[NH3]6.乙酸钠〔p Ka〕的pH=8.87 。
7.3·H2O和4Cl水溶液的pH= 。
8.六次甲基四胺的p K b ,用它配制缓冲溶液时的pH范围是5.15±19.某一弱酸型的指示剂和离解常数为K HIn=1.0×10-5,该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pH=5±1 。
10.用3滴定同浓度的NaOH的pH突跃范围为。
假设HNO3和NaOH的浓度均减小10倍,那么pH突跃范围为8.7~5.3 。
11.用KMnO4滴定-242OC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是属于自动催化反响。
12.于2+(1mol/L H2SO4)溶液中分别滴入和20.028mL Ce4+溶液,平衡时,体系的电位分别0.86 为和 1.26 ;化学计量点的电位为 1.06〔VVFeFeCeCe68.0;44.1'0/'0/2334==++++ϕϕ〕。
13.某有色物的浓度为1.0×10-4mol/L,以1cm吸收池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为,在此波长下该有色物的ε= 4.8×103L·mol-1·cm-1,T%= 0.33=33%。
二、选择题〔在此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免费下载】分析化学2期中试卷 答案

云南大学2011至2012学年上学期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分析化学(2)》期中考试(闭卷)试卷A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任课教师:_________专业学号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下表中)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 B D A C B A A D C B D C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 B C C A A D B D D C B1.光谱分析法通常可以获得其它分析方法不能获得的__________。
A.组成信息B.原子或分子的结构信息C. 化合物的存在形态信息D.化合物的极性大小信息2.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
A.原子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B.原子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C.原子内层电子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D.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3.原子发射光谱中,激发光源的作用是______。
A. 使样品干燥和蒸发B.使样品原子化C.使气态的基态原子激发D.包括A、B、C三种作用4. 在原子发射光谱的光源中,激发温度最高的光源是_______。
A. 高压火花B.直流电弧 C. 交流电弧D.ICP5.ICP光源高温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
A. 气体燃烧B.电极放电C.气体放电D.电火花6.采用摄谱法进行原子发射光谱的定性分析时通常使用的标准光谱是_________。
A. 铜谱B.铁谱 C. 碳谱D.氢谱7.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原子化器的作用是。
A:使样品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气态的基态原子;B:使样品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使样品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使样品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8.关于多普勒变宽的影响因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随温度升高而增加B.随温度升高而下降C.随待测原子的摩尔质量增大而增大D.随压力增大而减小9.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__。
分析化学模拟试卷2

化学分析模拟试卷 (2)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 共12题23分 )1. 2 分 (0112)0112用同一 KMnO 4 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FeSO4和 H2C2O4溶液 ,耗用的标准溶液体积相等,对两溶液浓度关系正确表述是 --------------()(A) c(FeSO4)= c(H 2C2O4)(B) 2 c(FeSO4)= c(H 2C2O4)(C) c(FeSO 4)=2c(H 2C2O 4)(D) 2 n(FeSO4 )= n(H2C2O4)2. 2 分 (0202)0202以下情况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A)指示剂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B)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测不准(C)称样时砝码数值记错(D)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稍有变动3.2分 (0224)0224已知某溶液的pH 值为 11.90,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值为--------------()(A) 1 × 10-12 mol/L(B) 1.3 × 10-12 mol/L(C) 1.26 × 10-12 mol/L(D) 1.258 × 10-12 mol/L4.1分 (0305)0305下列各组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A) H 2CO 3和 CO 32-(B)NH 3和 NH2-(C) HCl 和 Cl -(D) HSO 4-和 SO42-5.2分 (0321)0321在磷酸盐溶液中 ,HPO42-浓度最大时的pH 是----------------()(已知 H3PO4的解离常数 pK a1 = 2.12, p K a2 = 7.20, pK a3 = 12.36)(A) 4.66(B) 7.20(C) 9.78(D) 12.366.2分 (0414)0414六次甲基四胺 [(CH 2) 6N4] 缓冲溶液的缓冲 pH 范围是 ----------()pK b [(CH 2)6N4] = 8.85(A) 4~6(B) 6~8(C) 8~10(D) 9~117. 2 分 (0514)0514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 0.1mol/LHCl-0.1mol/L H 3PO4混合液 ,在滴定曲线上出现几个突跃-------------------------------()(A) 1(B) 2(C) 3(D) 48. 2 分 (0710)0710已知 lgK(ZnY)=16.5和pH4567lg Y(H)8.44 6.45 4.65 3.32若用 0.02 mol/L EDTA滴定 0.02mol/L Zn2+溶液 ,(要求 pM=0.2, E t=0.1%) 滴定时最高允许酸度是 -------------------()(A) pH ≈ 4(B) pH ≈ 5(C) pH ≈ 6(D) pH ≈ 79 2分 (0807)0807络合滴定中 ,当被测离子M 浓度为干扰离子 N 浓度 10倍时 ,欲用控制酸度方法滴定 M,要求 E t≤± 0.1%、 pM= ± 0.2,则 lg K(MY) lgK(NY) 应大于 ---------()(A) 5(B) 6(C) 7(D) 810. 2 分 (0905)0905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 2 时 ,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A) 0.09 V(B) 0.18 V(C) 0.27 V(D) 0.36 V11. 2 分 (1023)1023Ag 2S 的 K sp=2.0× 10-48,其在纯水中的溶解度计算式为---------()(A) s =3 K sp(B) s =3 K sp / 4(C) s =3 K sp / x(S2 - )(D) s =3 K sp / 4 x(S2 - )说明:χ就是副反应系数α的倒数。
分析化学试卷及其答案

分析化学测试卷一 选择( 分).定量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代表的是( )。
✌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平均值的绝对误差.下列哪种情况应采用返滴定法( )。
✌ 用✌♑☠ 标准溶液测定☠♋●试样含量 用☟●标准溶液测定☠♋ 试样含量 用☜❆✌标准溶液测定✌● 试样含量 用☠♋ 标准溶液测定 ❒ 试样含量.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 )。
✌ 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反应必须完全 反应速度要快 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指示剂法,在溶液☐☟ 时,用✌♑☠ 标准溶液滴定含 ● 试样,会产生正误差 共沉淀、后沉淀和均匀沉淀都会使测定结果产生正误差 偶然误差可通过增加测定次数减小 在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高的结果,其准确度一定高.重量分析法测定 ♑ ♌ 试样时,用盐酸溶解样品,最后获得 ♑ ♌ 沉淀,则样品中 ♌的百分含量为( )。
(已知 ♌ , ♌ , ♌ )。
✌ .用含少量☠♋☟ 的基准☠♋ 标定盐酸溶液时(指示剂变色点为☐☟ ),结果将( )。
✌ 偏低 不确定 无误差 偏高分析:❍不变,但消耗盐酸的✞减小,由❍ ✞,则 增大.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有效氯时,其主要成分 ♋●( ●)与☠♋ 的物质的量比为( )✌ .磷酸的☐♋ = , ☐♋ = ,☐♋ = 。
当用 ❍☐●☹ ☠♋☟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 ❍☐●☹盐酸和磷酸混合溶液时,可产生明显的滴定突跃最多为( )。
✌ 个 个 个 个用强碱滴定磷酸,由 ♋ ,最多只有两个突跃。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2

一单选题1. 已知Kθsp(Ag2SO4)= 1.20×10-5,Kθsp(AgCl)= 1.77×10-10,Kθsp(BaSO4)= 1.08×10-10,将等体积的0.0020mol·L-1的Ag2SO4与2.0×10-6mol·L-1的BaCl2溶液混合,将会出现(C)。
(1 分)B. AgCl沉淀A. BaSO4沉淀D. 无沉淀C. BaSO4与AgCl共沉淀2. 在含有Mg(OH)2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NH4Cl后,则Mg(OH)2沉淀(A )。
(1 分)A. 溶解B. 增多C. 不变D. 无法判断3. 下列电极的电极电势与介质酸度无关的为(D)。
(1 分)D. AgCl/AgA. O2/H2OB. MnO4-/Mn2+C. H+/ H24. 在溴原子中,有3s、3p、3d、4s、4p各轨道,其能量高低的顺序是(A )。
(1 分)A. 3s< 3p< 4s< 3d< 4pB. 3s< 3p< 4s< 4p< 3dC. 3s< 3p< 3d< 4s< 4pD. 3s< 3p< 4p< 3d< 4s5. 由反应Fe(s) + 2Ag+(aq) Fe2+(aq) + 2Ag(s)组成的原电池,若将Ag+浓度减小到原来浓度的1/10,则电池电动势的变化为(B)。
(1 分)A. 0.0592VB. -0.0592VC. -118VD. 0.118V6. 1L Ag2C2O4饱和溶液中所含Ag2C2O4质量为0.06257g,Ag2C2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3.8,若不考虑离子强度、水解等因素,Ag2C2O4的Kθsp是(B)。
(1 分)A. 4.24×10-8B. 3.50×10-11C. 2.36×10-10D. 8.74×10-127. 难溶电解质AB2的饱和溶液中,c(A+) = x mol·L-1,c(B-) = y mol·L-1,则Kθsp值为(C)。
完整版)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和答案

完整版)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和答案分析化学试卷一一。
填空(每空1分,共35分)1.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子条件式:1) NH4H2PO4: [H+]+[H3PO4]=[OH-]+[NH3]+[HPO42-]+2[PO43-]2) NaAc-H3BO3: [H+]+[HAc]=[H2BO3-]+[OH-]2.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大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不变,透射比减小。
3.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t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F检验法。
4.二元弱酸H2B,已知pH=1.92时,[H2B]=[HB-];pH=6.22时[HB-]=[B2-],则H2B的pKa1=1.92,pKa2=6.22.5.已知Φ(Fe3+/Fe2+)=0.68V,Φ(Ce4+/Ce3+)=1.44V,则在1mol/L H2SO4溶液中用0.1000 XXX滴定0.1000 mol/L Fe2+,当滴定分数为0.5时的电位为0.68V,化学计量点电位为1.06V,电位突跃范围是0.86-1.26V。
6.以二甲酚橙(XO)为指示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Zn2+滴定EDTA,终点时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色。
7.某溶液含Fe3+10mg,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0.1mg,则Fe3+在两相中的分配比为99:1.8.容量分析法中滴定方式有直接滴定,反滴定,置换滴定和间接滴定。
9.I2与Na2S2O3的反应式为I2+2S2O32-=2I-+S4O62-。
10.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为吸收光谱曲线;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最大吸收波长,可用符号λmax表示。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部分四部分组成。
12.XXX灵敏度以符号S表示,等于M/ε;XXX灵敏度与溶液浓度有关,与波长无关。
13.在纸色谱分离中,水是固定相。
中专分析化学试卷-2

《分析化学》课终试卷(A)()1 装在大型储液槽的液体样品,在取样时,应取下列哪种溶液样品A 底部B上部C中部 D 不同深度 E 任意部位()2 水的总硬度,是以每升水含下列哪种物质的毫克数来表示A CaOB CaCO3C ZnOD Ca2+E Mg2+()3 在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之间的关系是A 两者含义相同B 两者必须吻合C 两者互不相干D 两者愈接近,滴定误差愈小E 两者的吻合程度与滴定误差无()4 气象色谱法中主要用下列哪个参数为定性依据A Rs值B 分配系数C R f值D 保留时间E峰高或峰面积()5 标定KMnO4标准溶液时,反应由慢而快的原因是A 反应物浓度不断增加B 反应温度降低C 反应中生成了Mn2+D 反应中H+增加E反应中H+减少()6 吸附柱色谱和分配柱色谱的根本区别是A 流动相的极性不同B 溶剂不同C色谱原理不同D 被分离的物质不同E 操作方法不同()7 强酸强碱的滴定,化学计量点的酸碱性是A pH<7B pH>7C pH=7D 强酸性E 强碱性()8 在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条件下,有色物质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A 增加增加增加B 增加减少不变C 减小增加减小D 减小不变减小E 减小减小减小()9 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样品中的KBr含量时,若用K2CrO4时,若用量过多可能会对测定结果产生A 正误差B 负误差C 平行结果混乱D 终点变色不敏锐E无终点()10 可用酸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物质的条件为A cK a≥10-8的酸B cK b≥10-8 的碱C K b≥10-8 的碱D NaOHE NH3·H2O()11 玻璃电极的膜电位的形成是基于A 玻璃膜上的H+得到电子而形成的B 玻璃膜上的H2失去电子而形成的C 玻璃膜上的Na+得到电子而形成的D 溶液中的H+与玻璃膜上的Na+进行交换和膜上的H+与溶液中的H+之间的扩散而形成E 由玻璃膜的不对称电位形成()12 某有色溶液浓度为c(mol/L),在一定条件下用1cm比色皿测得吸光度为A,则摩尔吸光系数为A cAB cMC A/cD c/AE 无法表达()13 常用氨基酸的显色剂是A 氢氧化钠B 盐酸C 三氯化铁溶液D 硫酸铜溶液E 茚三酮溶液()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吸收曲线与物质的性质无关B 吸收曲线的基本形状与溶液性质有关C 浓度越大,吸光系数越大D 吸收曲线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E 从标准曲线上可以找到最大吸收波长()15 已知三种氨基酸a,b,c的Rf值分别为0.24,0.47,0.68,斑点在纸色谱上距离原点由近到远的顺序是A a b cB a c bC b a cD c b aE c a b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 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是指。
分析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分析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2008 –2009 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分析化学试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定量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代表的是-----------------------------(C )。
A.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B.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C.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D. 平均值的绝对误差2.下列哪种情况应采⽤返滴定法-------------------------------------(C )。
A. ⽤AgNO3标准溶液测定NaCl试样含量B. ⽤HCl标准溶液测定Na2CO3试样含量C. ⽤EDTA标准溶液测定Al3+试样含量D. ⽤Na2S2O3标准溶液测定K2Cr2O7试样含量3.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D )。
A. 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B. 反应必须完全C. 反应速度要快D. 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4. 下列四个数据中为四位有效数字的-------------------------------- ( C )(1)0.0056 (2)0.5600(3)0.5006 (4)0.0506A. 1, 2B. 3, 4C. 2, 3D. 1, 45. 以下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正确的是------------------------------( C )A. 正误差出现概率⼤于负误差B. 负误差出现概率⼤于正误差C. 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D. ⼤⼩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6. 在⽤K2Cr2O7法测定Fe 时, 加⼊H3PO4的主要⽬的是--( B )A. 提⾼酸度, 使滴定反应趋于完全B. 降低化学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使⼆苯胺磺酸钠在突跃范围内变⾊C. 提⾼化学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 使⼆苯胺磺酸钠不致提前变⾊D. 有利于形成Hg2Cl2⽩⾊丝状沉淀7. ⽤Fe3+滴定Sn2+在化学计量点的电位是--------------------------( D )[' (Sn4+/Sn2+)=0.14V]' (Fe3+/Fe2+)=0.68V,A. 0.75VB. 0.68VC. 0.41VD. 0.32V8. 测定试样中CaO 的质量分数, 称取试样0.9080 g,滴定耗去EDTA 标准溶液20.50 mL, 以下结果表⽰正确的是---------------( C )A. 10%B. 10.1%C. 10.08%D. 10.077%9. 下列滴定分析操作中会产⽣系统误差的是-----------------------( C )A. 指⽰剂选择不当B. 试样溶解不完全C. 所⽤蒸馏⽔质量不⾼D. 称样时天平平衡点有±0.1mg的波动10. 某溶液含Ca2+、Mg2+及少量Al3+、Fe3+,今加⼊三⼄醇胺, 调⾄pH=10, 以铬⿊T为指⽰剂, ⽤EDTA滴定, 此时测定的是---------( A )A. Ca2+, Mg2+总量B. Ca2+量C. Mg2+量D. Ca2+, Mg2+, Al3+, Fe3+总量11. EDTA滴定⾦属离⼦时,若仅浓度均增⼤10倍,pM突跃改变---( A )A. 1个单位B. 2个单位C. 10个单位D. 不变化12. 符合朗伯-⽐尔定律的⼀有⾊溶液,当有⾊物质的浓度增加时,最⼤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分别是------------------------------------------------ ( A )A. 不变、增加B. 不变、减少C. 增加、不变D. 减少、不变13. ⼈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 B)A. 200~320nmB. 400~780nmC. 200~780nmD. 200~1000nm14. 下列各条件中何者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A)A. 沉淀作⽤宜在较浓溶液中进⾏;B. 应在不断的搅拌下加⼊沉淀剂;C. 沉淀作⽤宜在热溶液中进⾏;D. 应进⾏沉淀的陈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3.32
若用 0.02 mol/L EDTA 滴定 0.02mol/L Zn 溶液,(要求∆pM=0.2,Et=0.1%)滴定时最高允许 酸度是 (A) pH≈4 (B) pH≈5 (C) pH≈6 (D) pH≈7 5、用 As2O3 基准物质标定 I2 时,应控制的酸度条件为: A. 强酸性介质 B. 强碱性介质 C. pH1~4 D. pH=8 6、下列说法中违背非晶形沉淀条件的是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7、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一般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光源的个数 B.检测器的个数 C. 吸收池个数 D. 使用的单色器个数 8、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A) 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 (C)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9、当下列离子流过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时,最先流出的离子是: A. F B. Cl C. Ac D. CN 三、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与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大小有关的因素是: A. 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 B. 缓冲溶液组分的浓度比 C. 外加的酸量 D. 缓冲剂的总浓度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n+ A. 酸效应使络合物稳定性降低 B. M 的水解效应使络合物稳定性降低 C. 络合效应使络合物不易离解 D. 各种副反应均使络合物稳定性降低 3、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洗涤的晶形沉淀要求: A. 沉淀时 v 聚>v 定 B. 沉淀时 v 聚<v 定 C. 溶液中的相对过饱和度要小 D. 溶液的过饱和度要大 E. 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4、某物质摩尔吸光系数很大,表明: A. 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很大 B. 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C. 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很强 D. 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高 5、哪种情况使测定结果产生负误差:
4
襄樊学院化学与生物科学系分析化学课程组
8、∨ 9、∨ 五、问答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1 + -1 + 1、 答: 1mol・ L 的 HCl 中的[H ]大于 1mol・ L HAc 中的[H ]。 它们中和 NaOH 的能力相同, 因 为在中和 NaOH 时,一分子 HCl 和一分子 HAc 均是与一分子 NaOH 反应。 0-’ 2、答: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φ Fe3+/Fe2+不仅与酸度有关,而且还与介质有关,不同的阴 3+ 03+ 离子与 Fe 形成配合物的能力不同,从而对φ Fe3+/Fe2+的影响不同。Fe 与 HClO4 生成配合物的 33+ 能力最小,而与 HCl、H2SO4 稍强,与 PO 4 较强,与 F 最强。因为与 Fe 形成配合物能力越强, 使电对电位降低越多。 六、计算题:共 33 分 1、 (6 分)解: lgK′ZnY=16.5-4.8=11.7 11.7 lgcK′Zny=lg(0.005×10 )=9.4 >> 6 2+ pH=6.0 时,能用 EDTA 准确滴滴定 Zn 2、 (6 分) [0.1000×30.00- 0.02000×25.00×5]×194.2 m(K2CrO4) = ─────────────────────── 3×1000 = 0.03237 (g) 3、 (9 分)解:(1) x =(12.0080+120095+…+12.0120)÷10=12.0104
2、 (6 分)移取 25.00 mL 0.02000 mol/L KMnO4 溶液,加入一定量 K2CrO4 溶解后, 加酸和过 量 KI,析出的 I2 耗去 0.1000 mol/L Na2S2O3 30.00 mL,计算 K2CrO4 质量。 [Mr(KMnO4)= 158.0, Mr(K2CrO4)= 194.2] 3、 (9 分)测定 C 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得到下列数据:12.0080,12.0095,12.0097,12.0101, 12.0101,12.0106,12.0111,12.0113,12.0118,12.0120,计算平均值,单次测量值的平均 偏差和标准偏差。(提示:数据伴数较多时,宜先同时减去某一数值,再乘以若干倍数,化 简后再进行处理,最后换算复原) 4、 (12 分)计算下列各溶液的 pH a. 0.20mol・L-1 H3PO4;b. 0.10mol・L-1H3BO3;c. 0.10mol・L-1H2SO4; d. 0.10mol・L-1 三乙醇胺;e.5×10-8 2mol・L-1HCl
襄樊学院化学与生物科学系分析化学课程组
分析化学试卷(2)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年级:________ 专业: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现称取等量的 H2C2O4・KHC2O4・2H2O 两份, 溶解后, 一份用 0.1000 mol/L NaOH 溶液 滴定, 另一份用 KMnO4 溶液滴定, KMnO4 与 NaOH 消耗的体积相等, 则 KMnO4 的浓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 2、依据如下反应测定 Zn: 3Zn2+ + 2I- + 2[Fe(CN)6]3- + 2K+ = K2Zn3[Fe(CN)6]2↓ + I2 I2 + 2S2O32- = 2I- + S4O62则 n(Zn) : n(Na2S2O3) = ___________。 -1 -1 3、含 0.1mo1・L NH3 和 0.10mo1・L NH4Cl 溶液的 pH 为__________,稀释 10 倍后 pH 值又为 _______。 -2 -1 2+ 4、由 Zn(OH)2 的 Ksp 可以计算出用 EDTA 滴定 2.0×10 moL・L Zn 的最低酸度是 pH=7.2,否 2+ 2+ 则 Zn 将沉淀, 但在实际工作中却能在 pH=10 的氨性缓冲溶液中用 EDTA 准确滴定 Zn , 这是 因为_________。 -1 2+ 5、在 pH=10.0 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 0.01mol・L EDTA 滴定等浓度的 Zn 溶液两份,其中 -1 -1 一份含有 0.2mol・L 游离 NH3,另一份含有 0.5mol・L 游离 NH3,在___________时,二者 pZn’约相等。 2+ 6、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1) KMnO4 滴定 Fe 的滴定突跃范围将________;(2) K2Cr2O7 滴定 2+ Fe 的突跃范围将________ (填:增大、减小、不变)。 -1 -1 7、0.1000mol・L AgNO3 滴定 0.1000mol・L NaCl,滴定突跃为 pAg=5.20~4.30,若用 -1 -1 1mol・L NaCl 滴定 1mol・L AgNO3,则滴定突跃为 pAg=_____________。 8、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大时,其最大吸收波长 , 投射比 。(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9、在多次测量中,随机误差超过±3σ的概率为________。 10、纸层析分离混合离子,若离子的极性为 A>B>C,用弱极性有机溶剂展开时,比移值大 小顺序为:__________。 2+ 11、为测定某处饮用水中的痕量 Cu ,取该水样 1000 mL,让其缓慢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然 2+ 2+ 后用 HCl 洗脱被交换到树脂上的 Cu 。5.0 mL HCl 可完全洗脱,则 Cu 的富集倍数为 。 2+ 2+ 12 、用 (NH4)2Hg(SCN)4 试剂鉴定 Zn 时 , 常加入 0.2g/LCo 溶液 , 其原理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19 分 1、硼砂与水的反应是: B4O72-+5H2O=2H3BO3+2H2BO3用硼砂标定 HCl 时,硼砂与 HCl 的化学计量比为 (A) 1:1 (B) 1:2 (C) 1:4 (D) 1:5 2、移取含 H2SO4 和 H3PO4 的混合溶液 50.00 mL, 以 0.1000 mol/L NaOH 溶液进行电位滴定, 从滴与生物科学系分析化学课程组
分析化学试卷(2)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0.02667 2、3 : 2 3、9.26,9.26 2+ 2+ 4、NH3 对 Zn 有络合效应,大大降低了游离[Zn ],在 pH=10 时也不生成 Zn(OH)2 沉淀 5、计量点前的相同滴定分数 6、不变,减小 7、3.30~6.20 8、不变;减小。 9、0.3% 10、Rf(c)>Rf(B)>Rf(A) 11、200 倍 12、稀 Co2+(0.2g/L)与 Hg(SCN)42-反应慢,长时间不生成沉淀,但有少量 Zn2+存在时,很快析出 蓝色混晶,以此证明有 Zn2+。 二、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19 分 1、(B) 2、(B) 3、A 4、(A) 5、D 6、(D) 7、D 8、(C) 9、A 三、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B D 2、A B 3、B C 4、C D 5、B C D 四、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9 分 1、∨ 2、× 3、× 4、× 5、× 6、× 7、∨
-
四、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9 分 1、物质的质量m与物质的量 n 的关系是m=n・M(M 为摩尔质量) 。 -1 -1 2、浓 HAc(17mo1・L )的酸度大于 15mo1・L H2SO4 水溶液酸度。 3、络合滴定中选择 pH 值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开其它离子的干扰。 4、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度。 5、苦杏仁酸是测定 Zr(IV)的良好试剂,选择性好,准确度高。 6、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分析依据是ΔA 与吸光物质的浓度成反比。 7、一定条件下,系统误差的大小固定且重复出现,因而可以用校正的方法消除。 8、离子交换柱上的操作一般过程是:交换、洗涤、洗脱和再生。 9、大容器中存放的液体物料,也可能因相对密度的差异影响均匀程度,采样时,应在容器 不同高度处采取、混匀、才得到具代表性的分析试样。 五、问答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1 -1 + 1、HCl 的酸性比 HAc 强得多,在 1mol・L HCl 和 1mol・L HAc 溶液中,哪一个的[H3O ]较高? 它们中和 NaOH 的能力哪一个较大?为什么? 3+ 2+ 00-’ 2、已知 Fe /Fe 电对φ Fe3+/Fe2+ =0.77V,实验测得不同介质中的φ 值如下: -1 介质(1mol・L ) HClO4 HCl H2SO4 H3PO4 HF 0-’ φ Fe3+/Fe2+ (V) 0.74 0.70 0.70 0.44 0.32 从实验结果能得出哪些结论? 六、计算题:共 33 分 1、 (6 分)计算:pH=5.0 时,ZnY 的 lgK′ZnY。并判断在 pH=6.0 时,能否用同浓度的 EDTA 直 -1 2+ 接准确滴定 0.01moL・L 的 Zn (已知 lgKZnY=16.5)? pH lgαY(H) 2.0 13.8 3.0 10.8 4.0 8.6 5.0 6.6 6.0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