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试卷11及答案
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11生化类无机及分析化学A(260J48Y)试题(A)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5分。
请将答案填入下表中,未填入表中则不计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题号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题号41 42 43 44 45答案1. 单位质量摩尔浓度的溶液是指1mol溶质溶于(A)1 dm3 溶液(B) 1 dm3 溶剂(C) 1000 g 溶液(D) 1000 g 溶剂2. 下列水溶液蒸气压最大的是(A) 0.1mol•L-1C12H22O11(B) 0.1mol•L-1KC1(C) 1mol·L-1C12H22O11(D) 1mol•L-1H2SO43. 比较下列各水溶液的渗透压从大到小的顺序为:①0.1 mol•L-1Na2SO4溶液;②0.1mol•L-1 CH3COOH溶液;③0.1 mol•L-1 C6H12O6溶液;④0.1 mol•L-1 NaCl溶液。
(A) ①﹥③﹥④﹥②(B) ①﹥④﹥②﹥③(C) ①﹥②﹥③﹥④(D) ④﹥③﹥①﹥②4. 质量分数为5.8% NaCl 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接近:(M(葡萄糖):180g•mol-1 M(蔗糖):342 g•mol-1M(NaCl):58.5 g•mol-1)(A) 5.8%(g/g)葡萄糖溶液 (B) 5.8%(g/g)蔗糖溶液(C) 1.0 mol•L-1葡萄糖溶液 (D) 2.0 mol•L-1的蔗糖溶液5. 在100g水中溶解有不电离4.02g物质,该溶液于-0.402℃结冰,则该溶质的分子量最接近于下列哪个值。
(A) 135 (B) 186 (C) 100 (D) 4026. 难挥发物质的水溶液在不断沸腾时,它的沸点是:(A) 不断升高 (B) 无法确定(C) 不断下降 (D) 恒定不变7. 将一块冰放在0℃的食盐水中则(A) 冰逐渐溶化 (B)无变化(C) 溶液温度升高 (D) 冰的质量增加8. 在U形管底部用一个只能使水分子透过的半透膜,把管子分为两部分,两边分别放入0.01 mol 的盐和糖,并使液面保持同样高度,放置在湿度为90%的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U形管的液面会发生怎样变化:(A) 放盐的一边升高 (B) 同时升高(C) 放糖的一边升高 (D) 保持不变9. 等温等压且不作非体积功条件下的自发过程,一定是(A) 自由能降低(B) 熵増过程(C) 放热过程(D) 热力学能降低过程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0,△S>0,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均自发进行(B) △H<0,△S<0,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均自发进行(C) △H>0,△S>0,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均自发进行(D) △H>0,△S<0,在任何温度下,正反应均自发进行11. 在100℃及标准压力下,1摩尔水变成水蒸汽的过程中,下列表示体系的△S、△H、Q、W等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A) △S<0、△H>0、Q>0、W>0(B) △S>0、△H>0、Q>0、W<0(C) △S<0、△H>0、Q>0、W<0(D) △S>0、△H>0、Q>0、W>012. 2 mol H2(g)与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H2O(g),则反应进度ξ为( A ) 无法确定( B ) 0.5 mol ( C ) 2 mol ( D ) 1 mol13. 如果体系经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回到初始状态,则体系的(A) Q+W=0, △H=0, Qp=0 (B) Q=0, W=0, △U=0(C) Q≠W, △H=Qp, △U=0 (D) △H=0, △U=0, U≠014. 下列符号表示状态函数的是:(A) ΔHӨ (B) ΔU (C) W (D) SӨ15.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为(A)H=U+PV (B)△U=Q+W (C)G=H-TS (D)△rGm=-RTlnK16. 系统在恒压不做功时,其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表示为(A) ΔH = 0 (B) ΔS = 0 (C) ΔH =ΔU (D) ΔU = 017. 下列有关功与热的论述正确的是(A) 功与热是系统发生状态变化时与环境的能量交换形式,与具体的变化途径有关(B) 热等于系统恒压时的焓值(C) 热等于系统恒容时的热力学能值(D) 功等于系统的吉布斯函数值18. 反应A + B →C,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10摄氏度,其结果是(A) 对反应没有影响 (B) 使平衡常数减小(C) 不改变反应速率 (D)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19. 当反应A2 + B2→2AB 的速率方程为υ= k(A2)(B2)时,可以得出结论:此反应(A) 对A来说是基元反应 (B) 一定是非基元反应(C) 一定是基元反应(D) 无法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20. 已知下列两个反应在298.15K时的标准平衡常数:SnO2(s)+2H2(g) ===2H2O(g)+Sn(s) K1Ө=mH2O(g)+CO(g) ===H2(g)+CO2(g) K2Ө=n则反应2CO(g)+SnO2(s) === 2CO2(g)+Sn (s)在298.15K的标准平衡常数K3Ө为(A) mn2 (B) m+n (C) m-n (D) m×n2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增大系统压力,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 溶液中的反应一定比气相中反应速率大(C) 加入催化剂,使E(正)和E(逆)减少相同倍数(D) 反应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22. 对给定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越负,反应速度越快 (B)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度越快(C)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D) △G越负,反应速度越快23. 当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ol-1•L•s-1时,反应级数为(A) 二级 (B) 零级 (C) 一级 (D) 三级24. 对于基元反应:2NO(g)+O2(g)=2NO2(g),若将体系的压力由原来的105Pa增大到2×105Pa,则正反应的速度为原来的(A) 2倍 (B) 4倍 (C) 6倍(D) 8倍25. 反应A:2NO2(g)=N2O4(g) △rGmθ=-5.8KJ/molB:N2(g)+3H2(g)=2NH3(g) △rGmθ= -16.7KJ/mol(A) 反应B较反应A快 (B) 两反应速度相同(C) 反应A较反应B快 (D) 无法判断两反应速度26.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2Cu(S)+1/2O2(g)=Cu2O(s) K1Cu2O(s)+1/2O2(g)=2CuO(s) K2则可指出反应2Cu(S)+O2(g)= 2CuO(s) 的K等于(A) K1-K2 (B) K1/K2 (C) K1×K2(D) K1+K227. 分几步完成的化学反应的总平衡常数是(A) 各步平衡常数之平均值 (B) 各步平衡常数之积(C) 各步平衡常数之和 (D) 各步平衡常数之差28.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A) 逆反应速率等于正反应速率 (B) 正反应停止(C) 反应物与产物浓度相等 (D) 逆反应停止29. 在298.15K时,测定反应2NO+O2─→2NO2的反应速率,当c(NO)不变而c(O2)增大为原来的3倍时,反应速率v增大为原来的3倍;当c(O2)不变而c(NO)增大为原来的3倍时,v增大为原来的9倍,则其速率方程式v=k c x(NO) c y(O2)中x、y分别为(A) x=2,y=0.5 (B) x=2,y=1 (C) x=0.5,y=1 (D) x=2,y=230. 在密闭溶器中,A、B、C三种理想气体建立化学平衡,它们的反应是:A+B=C,在相同的温度下若体积缩小2/3,则平衡常数为原来的(A) 3倍 (B) 2倍 (C) 不变 (D) 9倍31.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度的主要原因是(A) 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率 (B) 能加快反应物的消耗(C) 能加快分子运动的速度,增加碰撞机会(D) 能提高反应的活化能32. 已知气相反应C6H6(g) + 3H2(g) →C6H12(g)在373K时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为-192.43J/mo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采用下列哪组条件,使平衡向右移动。
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十一)

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Chap3 络合测定法1 在总浓度为0.10mol/L的银-硫代硫酸络合物的溶液中,当Ag(S2O3)35-型体的浓度等于Ag(S2O3)-型体浓度的1000倍时,溶液中游离S2O32-和Ag(S2O3)-型体的浓度各为多少? (已知 Ag+-S2O32-形成逐级络合物的累积稳定常数β1=109.0, β2=1013.0, β3=1014.0)解: [Ag(S2O3)35-] [Ag(S2O3)-]β3= ────────β1= ────────[Ag+][S2O32-]3 [Ag+][S2O32-]β3 [Ag(S2O3)35-]即── = ────────────β1 [Ag(S2O3)-][S2O32-]2[S2O32-] = √ 109.0-14.0+3.0 = 0.10 (mol/L)[Ag(S2O3)-] = cx110-1.0+9.0=0.10×──────────────1+10-1.0+9.0+10-2.0+13.0+10-3.0+14.0=10-4.3=5×10-5 (mol/L)2 用0.0200 mol/L EDTA滴定pH=10.0每升含有0.020 mol游离氨的溶液中的Cu2+ [c(Cu2+)=0.0200 mol/L], 计算滴定至化学计量点和化学计量点前后0.1% 时的pCu'和pCu值。
[lg K(CuY)=18.8;pH=10.0时lgαY(H)=0.5, lgαCu(OH)=0.8; Cu-NH3络合物的各级累积常数lgβ1~lgβ4: 4.13、7.61、10.48、12.59]α =1+10-2.00+4.13+10-4.00+7.61 +10-6.00+10.48 +10-8.00+12.59 =104.9解:)Cu(NH3αCu=104.9+100.8-1=104.9lg K'(CuY)=18.8-4.9-0.5=13.4化学计量点 pCu' = (13.4+2.0)/2 = 7.7 pCu = 7.7+4.9 = 12.60.020×0.1%化学计量点前0.1% [Cu']= ─────── =10-5.0 (mol/L)2 →体积增大一倍pCu=5.0+4.9=9.9[CuY] 103 1化学计量点后0.1% [Cu']= ────── = ──×───=10-10.4 (mol/L)[Y'] K '(CuY) 1 1013.4 pCu=10.4+4.9=15.33 在一定条件下用0.010 mol/L EDTA 滴定50.00 mL 同浓度金属离子M 2+, 在加入49.95 mL 到50.05 mL EDTA 时pM 值改变 1 单位, 计算 K '(MY)。
分析化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分析化学研究范畴?A. 金属离子B. 有机分子C. 核酸D. 蛋白质答案:D2.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滴定分析B. 光谱分析C. 色谱分析D. 热分析答案:D3. 在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作用是什么?A. 提供反应的终点信号B. 增加溶液的粘度C. 改变溶液的颜色D. 增加溶液的导电性答案:A二、填空题1. 分析化学中,___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与试剂反应时所消耗的试剂量。
答案:滴定2. 光谱分析法中,_________是指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能力。
答案:吸收光谱3. 色谱分析中,_________是指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色谱保留三、简答题1. 请简述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答案: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源追踪、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法?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是什么?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测定元素含量的方法。
在分析化学中,它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元素的测定,因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四、计算题1. 某溶液中HCl的浓度为0.1mol/L,用0.05mol/L的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20.0mL。
计算HCl溶液的体积。
答案:设HCl溶液的体积为V,根据滴定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可得:0.05 mol/L × 20.0 mL = 0.1 mol/L × V解得 V = 10.0 mL五、实验题1.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测定某未知溶液中Ca2+的浓度。
答案:实验方案如下:(1) 取适量未知溶液于试管中。
(2) 加入适当的指示剂(如钙指示剂)。
(3) 用已知浓度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克 D. 0.4 ~ 0.6
克
-1
3+ 2+
4+
22.在 1moI?L HCl 介质中,用 FeCl 3( φFe / Fe =0.77V) 滴定 SnCl2( φsn /sn2+)=0.14V),
理论
终点时的电位是 B
。
A. 0.46V
B. 0.35V
C. 0.54V
D. 0.56V
23. 间接碘量法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间是
B.
移液管 C.
锥形瓶 D.
滴定管
37. 为下列滴定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
①用 HCl 滴定 Na2CO3 到第二化学计量点
(A
)
② 在 pH=1 0 时,用EDTA滴定 Ca2+, Mg2+总量 ( E )
③ 用 NaOH滴定 HCOOH ④ 用莫尔测定 Cl -1
(A )
( B)
A. 酚酞 B. 铬酸钾 C. 甲基橙 D. 钙指示剂 E. 铬黑 T
B
。
A. 滴定开始前
B.
滴定至接近终褪去
24.
-1
已知在 1moI ?L H2SO4 介质中 ,
φ’(
3+
Fe /
2+
Fe )=0.68V
,
φ’(
3+
Ce /
2+
Ce )=1.44V,
4+
以 Ce 滴定
2+
Fe 至
99.9%,100%, 100.1% 时电极电位分别为 ___D______.
。
A. 硼砂、甲基红
B.
硼砂、酚酞
C. Na 2CO3、铬黑 T
分析化学试卷(含答案)

《分析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2. 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A.进行仪器校正B.增加测定次数C.认真细心操作D.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3. 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耗去EDTA 标准溶液20.50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A.10%B.10.1%C.10.08%D.10.077%4. 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
这一点称为()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5. 滴定管可估读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耗用体积()mLA. 10B. 20C. 30D. 406. 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是()A.KaKb = 1B.KaKb =KwC.Ka/Kb =KwD.Kb /Ka =Kw7.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A.指示剂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B.指示剂应在pH =7.00时变色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D.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8. 测定(NH4)2SO4中的氮时,不能用NaOH直接滴定,这是因为()A.NH3的Kb太小B.(NH4)2SO4不是酸C.(NH4)2SO4中含游离H2SO4D.NH4+的Ka太小9. 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配位比是()A.1:1B.2:1C.1:3D.1:210. 铝盐药物的测定常用配位滴定法。
加入过量EDTA,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准锌溶液滴定。
该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法B.置换滴定法C.返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11. 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什么是分析化学?A. 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科学B. 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的科学C. 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科学D. 研究物质的生物活性的科学答案:A2. 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什么?A. 溶液颜色的变化B. 溶液pH的变化C. 溶液体积的变化D. 溶液浓度的变化答案:A3. 以下哪种方法属于仪器分析?A. 重量分析B. 容量分析C. 色谱分析D. 光谱分析答案:C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原子化的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火焰原子化B. 石墨炉原子化C. 电弧原子化D. 质谱原子化答案:D5. 以下哪种物质最适合作为酸碱滴定的指示剂?A. 酚酞B. 硫酸铜C. 硝酸银D. 碘化钾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量分析、容量分析、仪器分析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物质对________的________。
答案: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常用的原子化器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炉原子化器4. 在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固定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固体、液体、气体5. 滴定分析中,滴定液的浓度必须准确,通常使用________来制备。
答案:标准溶液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重量分析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的重量变化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通常包括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和称量等步骤。
2. 什么是标准溶液?它在分析化学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标准溶液是指浓度已知的溶液,它在分析化学中用于制备滴定液、校准仪器、进行定量分析等,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简述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4题,每题1分,共64分)1.间接碘量法滴定Cu2+时加入KSCN,其作用是()。
A、还原Cu2+B、掩蔽Fe3+C、使CuI沉淀转化为CuSCND、使淀粉显蓝色正确答案:C2.用碱式滴定管滴定时,手指应捏在玻璃珠的()。
A、下半部边缘B、正中C、上半部边缘D、随意正确答案:C3.分析某一试样中的Fe含量,每次称取试样0.5500g,分析结果报告合理的为()。
A、平均值为21.06.,相对相差为0.1024%B、平均值为21.1.,相对相差为0.102.C、平均值为21.,相对相差为0.1.D、平均值为21.06.相对相差为0.1.正确答案:D4.含0.1mol·L.1HCl和0.1mol·L.1H3BO3(pKa=9.24)的混合液,今欲测定其中HCl含量,用约0.1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应选下列指示剂中的()指示剂。
A、百里酚蓝[pKa(HIn)=1.7]B、甲基红C、酚酞D、百里酚酞[pKa(HIn)=10.0]正确答案:B5.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的铜含量时,导致结果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A、试液的酸度太强B、临近终点才加入淀粉指示剂C、KSCN加入过早D、KI加入过量正确答案:C6.高浓度示差法和一般的光度法的不同点在于参比溶液的不同。
前者的参比溶液为()。
A、比被测试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显色液)B、试剂空白C、比被测试液浓度稍高的标准溶液D、溶剂空白正确答案:A7.在一元弱酸HA的溶液中,[HA]=[A.]时溶液的pH()。
A、=pKa+1B、.pKA.1C、=pOHD、=pKa正确答案:D8.用EDTA滴定Fe2+时(CFe终=0.01mol/L),其允许的最低pH值为()。
A、4.0B、5.0C、6.0D、7.0正确答案:B9.下列纯物质中可以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A、KMnO4B、Na2B4O7·10H2OC、NaOHD、HCl正确答案:B10.KMnO4在强酸性溶液中,其半反应(电极反应)为()。
分析化学测试题(附答案)

分析化学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消除随机误差的方法是()。
A、做多次平行测定,取平均值B、把所使用的所有仪器进行严格校正C、使用分析纯的试剂D、非常认真细致地操作正确答案:A2、若试样的分析结果精密度很好,但准确度不好,可能原因是()。
A、试样不均匀B、使用试剂含有影响测定的杂质C、有过失操作D、使用校正过的容量仪器正确答案:B3、浓度和体积相同的两份KHC2O4·H2C2O4溶液,一份可与VmL0.1500mol/LNaOH溶液完全中和,另一份加H2SO4后,用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也需要VmLKMnO4溶液。
该KMnO4溶液的浓度为()mol/L。
A、0.1000B、0.04000C、0.02000D、0.1500正确答案:B4、在pH=9的氨性缓冲溶液中,lG.Zn(NH3)=5.49,用0.02mol/L的EDTA 滴定同浓度的Zn2+,化学计量点pZn.计为()。
A、9.2B、5.8C、11.6D、6.5正确答案:B5、分析实验所用的仪器①滴定管、②移液管、③容量瓶、④锥形瓶中,使用时需要用操作液漂洗的是()。
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②正确答案:D6、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0.2%,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2mg,则至少称取试样()。
A、0.1gB、0.3gC、0.4gD、0.2g正确答案:A7、用高锰酸钾法测定(滴定)H2O2时,应该()。
A、在HAc介质中进行B、加热至75~85.CC、在氨性介质中进行D、不用另加指示剂正确答案:D8、涂好油的酸式滴定管,转动其旋塞时,发现有纹路,说明()。
A、油涂得太少了B、油涂得太多了C、油的质量很好D、油堵住了塞孔正确答案:A9、称取仅含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0.4120g,溶于适量水中,然后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2000mol/L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HCl溶液45.00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共9题18分)
1. 2 分
在pH为的氨性溶液中, 已计算出Zn(NH3)=, Zn(OH)=, Y(H)=。
则在此条件下lg K'(ZnY)为-------- ( )
[已知lg K(ZnY)=]
(A) (B) (C) (D)
2. 2 分
每100 mL人体血浆中,平均含K+和Cl-365 mg。
已知M(K+)= g/mol, M(Cl-) = g/mol。
血浆的密度为g/mL。
则血浆中K+和Cl-的浓度为---------------------( )
(A) ×10-1和mol/L (B) ×10-3和×10-1 mol/L
(C) ×10-3和×10-1 mol/L (D) ×10-6和×10-4 mol/L
3. 2 分
欲配制pH=的缓冲溶液,最好选择-------------------------( )
(A) 一氯乙酸(p K a = (B) 氨水(p K b =
(C) 六次甲基四胺(p K b = (D) 甲酸(p K a =
4. 2 分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BaCl2的纯度时, 先将Ba2+沉淀为Ba(IO3)2, 洗涤后溶解并酸化, 加入过量的KI, 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此处BaCl2与Na2S2O3的计量关系
[n(BaCl2):n(Na2S2O3)]为---------------------( )
(A) 1:2 (B) 1:3 (C) 1:6 (D) 1:12
5. 2 分
某病人吞服10g NH4Cl 1小时后, 他血液的pH = 。
已知H2CO3的p K a1 = , p K a2= 。
此时他血液中[HCO3-]/[H2CO3]之比为------------------------( )
(A) 1/10 (B) 10 (C) 1/2 (D) 2
6. 2 分
反应2A++ 3B4+→2A4++3B2+到达化学计量点时电位是--------------------------( )
7. 2 分
配制含锰mL的KMnO4溶液,需取L KMnO4溶液(在酸性溶液中作氧化剂)的体积为
----------------------( )
[M r(KMnO4)=,A r(Mn)=]
(A) (B) (C) (D)
8. 2 分
用铈量法测定铁时, 滴定至50% 时的电位是----------------( )
(A) V (B) V (C) V (D) V
9. 2 分
用50 mL滴定管滴定,终点时正好消耗20 mL滴定剂,正确的记录应为----()
(A)20 mL (B)mL (C)mL (D)
二、填空题( 共12题27分)
1. 2 分
有一铁矿试样,测得含水%, 铁的质量分数为%。
则干试样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 分
试给出铬黑T用于EDTA滴定Mg2+的条件和现象
3. 3分
在进行实际试样分析时,为消除干扰组分的影响,常用的掩蔽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2 分
pH为的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应为(正确地用有效数字表示)_________。
5. 2 分
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 偏低, 无影响)。
(1) K2Cr2O7法测铁, SnCl2加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草酸标定KMnO4时, 酸度过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 分
获得晶型沉淀控制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 分
已知乙酰丙酮(L)与Al3+络合物的lg b1-lg b3分别是、和,则AlL3为主要形式时的pL范围是____________ 。
pL为时铝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 。
8. 2 分
对某试样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各单次测定的偏差之和应为;而平均偏差应。
9. 2 分
L FeCl3溶液与L Sn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平衡时体系电位是____。
10. 2 分
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Mn2+, 加入酒石酸或三乙醇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抗坏血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11. 3 分
碘量法测定Cu2+,所涉及的三个反应式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2 分
在pH=的HAc缓冲溶液中,以L EDTA滴定同浓度的Zn2+,化学计量点后% 的pZn为
__________。
若浓度均增大10倍,化学计量点后%的pZn为_______。
[lg K(ZnY)=, lg Y(H)=]
三、计算题( 共4题35分)
1. 10 分
用碘量法测定某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w(Cu)/%,6次测定结果如下:, , ,, 和。
(1) 用格鲁布斯法检验有无应舍弃的异常值(显着水平);(2) 估计铜的质量分数范围(p=95%);
(3) 如果铜的质量分数标准值为%,试问测定有无系统误差(显着水平)
10 分
在空气中灼烧MnO2,使其定量地转化为Mn3O4。
今有一软锰矿,其组成如下: MnO2约80%, SiO2约15%, H2O约5% 。
现将试样在空气中灼烧至恒重,试计算灼烧后的试样中的Mn的质量分数。
[A r(Mn) = , M r(MnO2 )= , M r(Mn3O4 )= ]
3. 10 分
某一有色溶液的浓度为c,对某一波长的入射光吸收了25%。
(1) 计算在同一条件下该溶液浓度为4c时的透射比(T)和吸光度(A)。
(2) 已知测定时仪器透射比读数误差T=±,计算浓度为4c时,因读数误差引起的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是多少
4. 5 分
0445
将mol/L HCl与mol/L ClCH2COONa等体积混合, 试计算该溶液的pH。
(已知ClCH2COOH 的K a = ×10-3)
四、问答题( 共&, lt;, SPAN lang=EN-US> 3题20分)
1. 10 分
钛-H2O2和钒-H2O2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在415nm和455nm处,取10-3mol/L钛-H2O2溶液,定容100mL, 以1cm比色皿在415nm和455nm处测得吸光度分别为和; 取钒-H2O2溶液,定容100mL, 以1cm比色皿在415nm和455nm处测得吸光度分别为和。
取钛钒混合液,加入H2O2显色后定容为100mL,以上述相同的条件测得A415=, A455=, 求原混合液中钛和钒的浓度。
2. 5 分
什么叫均相成核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较大时,对生成晶体的颗粒大小有何影响, 为什么
3. 5 分
若滴定时消耗操作液20mL,从称量误差考虑,以下基准物质需要称大样(即称取较多基准物, 溶解定容后分取部分)作标定的是:(指出A,B,C)
(A) 用邻苯二甲酸氢钾(M r=标定L NaOH
(B) 用金属锌(M r=标定L EDTA
(C) 用K2Cr2O7(M r=标定L Na2S2O3
试比较称大样与称小样(分别称取几份)作标定的优缺点。
化学分析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共9题18分)
注释:第2题
[K+] = ────×─────= ×10-3 mol/L mol
1
[Cl-] = ────×──────= ×10-1 mol/L mol
二、填空题( 共12题27分)
1. 2 分
w(Fe)=%×100/=%
2. 4分
3. 3 分
络合掩蔽、沉淀掩蔽、氧化还原掩蔽
4. 2 分
×10-5
5. 2 分
0972 1. 偏低, 2. 偏低
6. 2 分
稀溶液,热,沉淀剂缓慢加入,不断搅拌,陈化
7. 2 分
pL < , Al3+
8. 2 分
0, 不为0(或填各偏差绝对值之和除以测定次数)
9. 2 分
10. 2 分
作辅助络合剂防止Mn(OH)2沉淀, 作还原剂防止生成能氧化铬黑T的Mn3+ 11. 3 分
1. 2Cu2++4I-=2CuI↓+I2
2. I2+S2O32-=2I-+S4O62-
3. CuI+SCN-=CuSCN↓+I-
12. 2 分
三、计算题( 共5题35分)
1. 10 分
2. 5 分
1016
灼烧后试样的组成为Mn3O4和SiO2
2. 5 分
3052
过饱和溶液中的构晶离子自发地形成晶核的过程;过饱和度较大时均相成核为主,生成大量的晶核,只能得到颗粒细小的沉淀。
3. 5 分
3333
需称大样作标定的是B,C;
称大样标定的优点是:称量误差小,只称一次, 其缺点是不易发现系统误差;
称小样标定的优点是:称量几次分别滴定结果若平行则可靠,其缺点是需称取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