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杀学生探求真理 的欲望 。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必须给他们按 体教学系统为英语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提供 了物质基础 ,但对 教师
照个人兴趣和 志趣 选择 的 自由。 ”按照认知学 习理论 的观 点 ,人 自身素质 即知识储 备也提 出了挑战 。如何运用多媒体教 学改 革传
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 ,而是外界刺激 与人 的内部心理 统的教学模式 ,丰富教 学内容 ,拓宽知识面 ,开展素质教 育 ,是
二 、 多 媒 体 技 术 在 大 学 英语 教 学 应 用 中 的优 势
3 .有利于 教育思想 、教育观 念的更新与完善 。英语教学的 关键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而多媒体教 室能够为学生
创设特定的语言环境 ,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索精神及对 目的
多媒 体技术 的应 用已经完全打破了以往完全依赖黑板教学 的 语 的感悟和反应能 力。因此 ,多媒体教室为英语教学摆脱 “ 应试 模 式 ,它集 文本 、图像 、动画和声音为一体 ,采用 了图形交互操 教 育”的桎梏 ,真正实现英语 “ 素质教育”的 目标提供 了理想的 作和触摸屏等技术 ,使人机交互功能大大增强 ,许多高校将它作 教学环境。此外 ,它使英语教学变得 不仅仅是学 习、巩固英语语 为一种重 要的技术 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 中。多媒体技术的优 言知 识 ,同时也是学 习者运用 语言 ,获取和 准确地 反馈语 言信 势具体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7 - 5 1 (0 1 1 - 1 9 0 6 1 6 3 2 1 ) 1 00 - 2

引言
形 、I 其境 ,轻松愉快地学 习,保持新奇感 ,产生强烈 的学 习欲 I 缶

浅谈多媒体技术条件下大学英语有效教学

浅谈多媒体技术条件下大学英语有效教学
师 的 自我评价和学生对化学教师的评 价等等 。 这些化学评价方
法各有所异 , 把这些 方法综合起来 , 全面地对 化学教学做 出评 价, 才能真 正提 高化学教师 的素养和学生的创新 能力 。
4 结 语
实验是化学学科不 同于很多学科的一个独特之处 , 实验教 学 的运用对 于学生学 习兴趣 的激发 和动手能力 的培养十分重
点, 是作为教学 活动 主导者 的教师必须思索 的问题 。
信息技术 为知识分享 、意义协商及知识建构提供了便利 。 研究显示 , 认知活动不仅 涉及认知主体 , 还牵 涉到其它认知个 体、 认知对象 、 认知工具、 认知情景等。学生 的知识是通过学生
与学生 、 教师与学生 、 学生 与认 知对象之 间以及认 知工具之间
要。 因此 , 在创新化学教学 中要加强学生化学实验教学 , 主要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 础的 自然学科 , 对于学生创新精神 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 自己独特 的优势 。 开展创新化学教学对 于转变教师和学生对化学的陈旧观念 ,提高化学教师的素质 、
学生化学成绩及整个化 学教 学的水平具有重要 的实践价值。
评 价两个方 面。从学生评价方面看 , 主要包括注重评价内容的
在化学教学 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 以来都 十分欠缺 。因此 , 在
化学教学中 , 要注重创新思维 的训练 , 尤其是发散思维 的训练 。
而在化 学教 学中 , 发散思维主要是指在物质的结构 、 制法 、 性质
等的发 散 , 一题多 问和一起多用 的思维发散 。例 如 : S 以H2O为 例 :) 1 从元素种类 看 , 个分 子 中含有 氢元 素 、 一 硫元 素和氧元 素 ; 从原 子的数量看 , 2) 一个H s 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 2O分 一 个 硫原子 、 四个氧原 子 ; 从浓 HS 液 中实 际存 在 的粒 子 3) 2O溶 看, 有氢离 子 、 酸根离子 、 硫 硫酸分子 和水 分子等 ;) 4 从物理性 质看 , 2O具有无色 、高沸点 、大密度等 ; )从化 学性质看 , HS 4 5 H S 44 20 ̄ 为脱水 性、 陛和强氧化性等化学性质 。除此以外 , 酸 直 接思维 的训练和学生联想发展想象 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多媒体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优化整合

多媒体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优化整合

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化整合[摘要]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大学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以不断改进英语教学顺应目前教学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因此,将多媒体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不断进行优化整合,在教学中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当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大学英语教学优化整合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1]。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当今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可以借鉴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提高传播效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实质是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传播过程。

她应该遵循传播学关于传播要素之间的基本原理和影响传播效果的各传播因素之间的传播规律[2]。

因此运用传播学的原理和规律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果。

既可以发现传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的不足和缺陷。

又可以把握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的主要因素。

以增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

一、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程的主要因素1、教育者因素教育者是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最重要因素。

传播学理论认为教育者因素对传播效果有着最重要的影响[3],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教育者作为马克思主义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者,要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对大量马克思主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选择,才能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大学生,以确保其教育的导向性;(2)教育者自身因素能够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教育者权威的确立主要是依靠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学术造诣和突出的能力及才华。

传播学认为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好;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差。

而且教育者在信仰、个性、情趣、爱好、心理距离上与大学生越接近,就越容易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者的风度仪表和身体容貌大方得体、赏心悦目,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和喜爱。

多媒体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多媒体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在学生提前预习 的基础上 , 让学生分组 讨论 与本课 内容相关 的话题 。 学生分组汇报 后老师进行总结 。
B. Gl o b a l R用语块 课 本 中的练 习部分要 求学 生用课 文 中 学 到的表 达方式 完成输 出任务 。 从而检验 内 化 吸收的效果 。在输 出中, 语块教学法 注重 将新 知识 纳入 已有的知识结构 , 使知识 系统 化, 便 于记忆储存 和检索 提取 。为了加速这 些语块 的内化吸收过程 , 促使学生运 用和掌 握新学 的语块 ,通过 口头作文或小组讨论 , 不但激发 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 帮助学 生记忆 和运用 语块 ,促进语 言 的内化和输 出, 而且能使他们创造性 地使用语块 ,提高 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

写。
1 . 改 革大学 英语 教学模 式 , 探 索构 建 个 性化 的互动 教学 环境
多媒 体 网络技术 可 以在外语 教学 中发 挥重要的辅助作 用 , 但 我们不 能忽视使技术 发挥作用的教师的教学理念 、 教学方法 和教 学措施。一般认为 ,建构主义思想是大学英 语教学模式改革 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 。 其基 本观 点是强 调学 习者基 于与世 界 的相 互作 用 的经 验及 意义 。积极 建构 自己 的知 识 。 J o n a s s e n ( 1 9 9 9 )  ̄指出 , 学习是意义建构 , 强 调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目标指引性、任务真 实性、不 断反思性 和互动合作性 。因此 , 这 种学习观认为 , 学习者的建构知识意义 的能 力在决 定其 获取知 识 的多少方 面起 到至关 重要的作用。认识到这一点 ,新 型的教学模 式 应 围绕学 生 的思 维发展 和认 知能力 的提 高而展开 , 并强调学生主体的认知作用 , 突 出 ‘ 以学生 为中心 ’的教学观念。借助 于迅 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 , 正可以发挥建构 主义 教学模式的优势 , 为学生创设有一定难度 的 教学任务 , 对学生实施针对性地语言知识教 学, 在有效 的合作活动中培养学 生对知识 的 建构、解释和社会交际能力 。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我们提出 “ 课 内常规课堂教学 +网络 自主化 学习 + 课外 英语第二课堂”的 “ 三位一体”全新 大学英 语教学模式 ,并从 2 0 0 9年开始以 “ 分级分 层 +分课型 + 网上择师”的模 式在全校推 行。 大学英语综合和视听说课 程实行 大小班 结合的形式授课 。并将形式多样的课 堂授课 和学 习策 略指导 下 的学生 网络 自主学习有 机结合 。 依据不 同的教学 目 标 和要求并根据 新生入学水平测试成绩实施分 级分层教学 。 学生 根据 所属级 别和 不同课 型选择 授课教 师 ,并实行 “ 滚动式 ”管理 ,满足学 生个性 化学 习需 求。创建 “ 课 内+ 课外 ”的语 言学 习与实 践拓展模 式, 以丰富多彩 的第二课 堂 活动 ( 如 :开辟英语 电台、英语角 ; 成立英 语演讲队 、口 译 队、辩论 队;组织学生参加 省级 、国家级各类英语竞赛 活动 ) ,全方位 优化英语学习环境 , 拓展英语学习与实践空 间 ,提高 了学生英语实际应用 能力 。 2 . 多媒体 教学 中的 “ 主导一 主体 相结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大 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将多媒体 技术 引入大学英语的教学中 , 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 种新 的模式 , 也是对教育理念 的革命 , 它为把整个大学英语教 学过 程变 成学生“ 主动参 与、 究发现 、 探 合作交流” 的过程创造 了广阔的
空间。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 中的优势主要表现有 : 21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物质保 障 . 2 世纪以多媒体 、网络等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技术 已逐渐渗透 1
长城有关的音乐、 课文朗读 , 以及课本中重点的字 、 、 词 句整合 到课 件 中, 教师和学生既可 以从课件 中领略到祖 国山河 的壮丽 , 又可以 从历史 的源源长河 中, 领略到我 国劳动人 民的勤劳 勇敢 , 我们 中华 民族灿烂辉煌 的历史文明 , 使学生在欢快 的背景音乐 中 , 深刻理解 课 文 的 中心 思想 。 样既 拓 展 了 学 生 的知 识面 , 阔 了学 生 的视 野 , 这 开 又使学生在学习中受 到爱 国主义教育 , 将思想 品德教育渗透到大学 英语课 堂教学之 中。将课件置 于校 园网的资料库 中供学生下载 阅 读, 这样 学生既可以复习课 堂教学中讲 授的内容 , 又可 以根据 自己
■ 教育 长廊
浅谈 多媒 体 技 术在 大 学英 语教 学 中的应 用
闫晓雅
( 江师 范学院 湛
中图分类号: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 4
广 东・ 湛江
5 4 4 2 208 )
文章编号: 6 2 7 9 ( o 9)6 0 4 0 17 _8 42 0 1- 9 —2
文献标识码 : A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多媒体技术介入大学英语
生学习提供全面的感性 材料 , 活跃课堂气 氛 , 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 体课件把抽象的、 枯燥 的学 习内容转化成形象 的 、 有趣的 、 可视 的、 可听的动感内容 , 采用图文并茂的 、 丰富多彩的界面和人机交互方 式, 为学生 提供直观形象 的场景 , 生身临其境 , 学 多种感官同时参 与, 大大加深 了学生对所学知识 的理解。例 如, 在讲解“ls r一词 but ” e 时 . 师 可 以 利 用 图像 及 录 音 , 学 生 一 边 观 看 昏 天 黑 地 、 沙 走 教 让 飞 石、 狂风即将 吹倒树木的录像, 听狂风怒吼的录音 , 边 使学生真正体

浅谈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过多地观看教学软 件会 使学生易于疲倦和厌倦 。因为 , 多媒体
技 术在大学英 语教学 中起 的是辅助教学 的作用 ,而非主要教 学形
式 。过 多地 采用趣味性材料也会使学 生注意力 分散 , 而不能集中在 内容上。 注重形式 , £ 太 会 整个课 堂主次 不分 , 重点 难以突出。因此 教 师对课堂 内容应慎加选择 、妥善组织 ,避免无 限制地增加信 息 量。 以免造成学生的负担 。 3多媒体技术在 大学英语 课 堂应 用过程 中, . 教师 的指 导作 用被 忽视 。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可能代 替教师的作用, 不 更不能代
放 又 汇
2 0 1 08 0

( 中旬刊 )
浅 谈 多 媒 体 在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口 陈立 丽
( 长春 工业 大 学人 文信 息 学院 吉林 ・ 长春
摘 要
10 2 ) 3 12
随着计算机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在英语教 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已成为必然趋势, 但是如何合理使 用多媒体使其更好的为
替 教学的全部。由于改变了传统 的英语教学模式 , 多媒体 教学把教
师 从繁重 的课堂 教学任务 中解脱出来 ,而与之俱来 的教师在课 堂 教 学中的地位 和作用也受 到了前所未有 的挑战 ,在很 多高校 的多
媒 体 课 上 , 师 的 主 _ 位 已经 完 全 被 多 媒 体 课 件 所 课 堂 内让学 生更 多 的理 解和 了解 语言 文
化, 充分调 动学生各 个感官积极 思维. 把平 面教 学变为双 向立体 教 学, 学生在轻松 的环境 小高效率地 主动接受信息有 利于最终实现新 的英语教学基本要求 。
二、 多媒 体 技 术在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应 用 的优 势

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改革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改革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笔, 教师机械地教 , 学生乏味地学 。其 次 , 传统的大学 在 英语课 堂上 , 总是教师 占据 了主 体地 位 , 取满 堂灌 的 采
[ 收稿 日期] 2o—O— l o8 l 求》 明确指 出 , 还 高校 应充 分利用 多媒 体 、 网络技

学模式提供 了条件。随着计算机 网络技术 的 日新 月异 , 计算机作为一种辅 助英语 教学 的手段 越来越 广泛 地应
用到大学英语 的课 堂教 学 当中。多媒 体 和网络 以其 形 象化、 立体化 的表达形式 , 真实丰富 的语 言环境 , 构建 了 无 限开放 的教学 空 间, 化 了外语 教学 资源环境 , 高 优 提 了个人学 习效率 和教学效果 【 。近 年来 , l J 计算机 网络技
授课方式 , 忽视 了学生的主动性 和能动性 。过 度重视 知 识 的灌输 , 忽视学 习策略 的传 授 ; 强调对 学生 应试技 能 的培养 , 忽视 对学 生语 言实际应用 能力 的培养 。在这种
大学英语教学 是通过英 语课 堂上 和谐 高效 的教学
氛围的创设 , 使学 生主体 性得 以更 大发 挥 , 生在 积极 学 参与 、 口脑并用中主动发展。在课 堂上培养学 生听 、 说、 读、 写四种能 力 , 实现学 生学 习英语 的终极 目标——英
术 的迅猛发展和教学软件 的开 发 , 以及各 大高校校 园网
的发展 , 为推 动基 于多媒体 和网络的大学英 语教学改革 提供 了基础条件和技术保 证。
4《 、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 试行 ) 为 大学 英语 (
教学改革指 明了方向。2 0 0 3年 , 育部启动 “ 教 高等学校

大学 英语教 学 改革 的必要性 和条 件

网络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网络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正 确 认 识 数 学 的 价 值 . 得 数 学 在 当 今 社 会 中的 作 用 , 而 逐 懂 从 步 培 养 学 习 数 学 的 兴趣 。
2加 强 高 职 高 等 数 学 教 材 的 改 革 。 .
教 材 改革 应 该 以取 材 合 理 、 度 适 宜 , 合 认 知 规 律 , 深 符 适 应 高 职 学 生 学 习 特 点 为 前 提 。 入 浅 出 。 材 应 力 求 提 供 广 阔 深 教 的教 育 学 的 空 间 , 富有 启 发 性 , 于教 授 和学 习 。 便 首先 , 材 应 教 重 视 重 要 概 念 产 生 的 背 景 平 台 , 实 例 引 入 知 识 点 , 先 从 实 以 即 际生 活 或 从 专 业 的角 度 给 出概 念 的 名 称 , 而 突 出背 景 , 从 以达 到加 强 应 用 的效 果 。 次 , 充 分 考 虑 高 职学 生 的数 学 基 础 和 其 要 认 知 水 平 。恰 当处 理 教 材 内 容 的 广 度 和 深 度 ,遵 循 理 论 知 识
考 试 周 2 1g 1 刊 0- 6 1 1 ̄ 9 -
网 络 多 媒 体 教 学 在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改 革 中 的 作 用
郭 文 琦
(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 苏 南 京 20 0 ; 迁 学 院 , 南 江 10 0 宿 江苏 宿 迁 摘 要 : 随 着 当代 网 络 多媒 体 技 术 的 逐 渐 普 及 和 广 泛 伴 应 用 . 学英 语 教 学 手 段 和 教 育 技 术 正发 生 着 巨大 的 变化 。 大 本 文从 大 学 英语 教 学 的 现 状 入 手 ,分 析 了 大 学英 语 网 络 多媒 体 教 学 的 特 点 , 其 在 大 学 英语 教 学 改 革 中发 挥 的 作 用 , 大 学 及 为 英 语 教 学 实践提 供 新 思 路 和 新 视 角 ,从 而 更有 效 地提 高 大 学 英语 教 学 效 率 。 关键 词 : 网络 多媒 体 教 学 大 学英 语 教 学改 革 作 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多媒体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韩睿尹衍林
摘要: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逐渐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拟在论述多媒体教学涵义的基础上, 分析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提出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 英语教学可以体现个性化教学、激发学习者的兴趣、突出语言的文化性等特点, 有利于最终实现新的英语教学基本要求。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了配合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制定了新的英语教学基本要求, 以便达到此次改革的目标。

新的基本要求是: 贯穿分类指导、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原则和方针; 提高听说实用能力的要求, 同时也要重视阅读理解能力、注重和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 强调语言的文化性。

而多媒体正是贯彻英语教学基本要求的重要手段。

公共英语大班授课是近期国内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普遍趋势, 英语课堂人数每班平均达到60人以上。

如此大额的英语班级, 对教学方法、手段、课堂组织、教学效果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教学效果不理想是存在的最大问题。

大班的传统课堂教学无法顾及到学生的多层次需求, 教学进度都是一刀切。

这样容易导致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 而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 从而影响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最终会使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化。

探索大班英语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已成为高校确保教学质量不滑坡的关键之一, 利用多媒体及更先进的网络教学, 是大班英语教学取得成功的保障之一。

而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

多媒体实验室的建成和网络化教学的硬件设备的完善,以及教学软件的开发都为我们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手段的改革, 满足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 多媒体教学的涵义
多媒体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 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 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 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 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

它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即CA I) 。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 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 并通过屏幕或投影仪显示出来, 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 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 来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手段及途径, 如: 大量采用录音、录像、激光视频设备、电影、计算机、外教英语俱乐部及外语角等各类教学资源, 并结合教科书, 更加有效地把教科书中所包含的语言知识传授给学习者, 这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媒体截然不同。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越性
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相比, 多媒体英语教学模式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1. 多媒体教学技术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公共英语大班的传统课堂教学根本无法顾及到学生的多层次需求, 教学进度都是一刀切。

这样容易导致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 而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 影响了他们学习英语
的积极性, 从而导致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滑坡, 英语过级率也下降很多。

而多媒体教学能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 实现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个性化教学。

它能给不同起点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级别, 使每个学生都能比较准确地给自己定位, 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进度和学习中的疑难, 选学相应的内容,及时寻求教师的指导与帮助。

从长远看,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爱好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了, 从而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

2. 多媒体教学技术激发了学习者的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 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软件中提供的大量的、丰富的、具体的、生动的、直观的和形象的视频信息, 将使学生较好地建立牢固的感性认识基础,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学生思维, 有助于学生的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

多媒体教学技术真正地实现信息技术资源与英语教学的完全整合, 利用各种媒体信息(文字信息、图片信息、视觉信息、听觉信息等)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大课堂容量,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课件形式新颖、活泼、内容丰富, 提供了图、文、声、像并茂的语言载体和多种形式的练习, 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各种感觉器官, 眼耳并用, 听、说、读、写的技能相互促进, 为学习者创造了一个摆脱母语的束缚, 充分激活眼、耳、脑、口对语言信息的综合反应的语言环境, 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使学习者变被动为主动, 变沉默不语为调动各器官积极主动参与, 使学习效率成倍提高。

3. 多媒体英语教学可以突出英语语言的文化性
学习语言要注重它的文化背景, 新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强调了语言的文化性。

多媒体教学也使得英语文化语言的教学得以保障。

过去学习英语的唯一途径是课堂, 是通过教师的讲课和传授来学习的, 而课堂上要处理的语言现象很多, 限于时间关系, 能得到处理的却很少。

语言输入量必定受到影响。

因而就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而言, 即使讲到, 也只能是轻描淡写, 而学生要想真正掌握英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促进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 多媒体教学缩短了学生的认识空间, 增大了课堂容量, 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其次,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置身于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中, 自然而然地接受英语的熏陶, 直接接触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让语言和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 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为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语言载体、轻松的学习环境, 极大地调动了学习者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能够兼顾学习者个体差异, 并使学习者独立自学能力得到锻炼。

学习者可自由选择学习时间, 可以多次反复获取自己所需的语言知识, 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和语言信息,图、文、声、像有机结合, 使学习者轻松进人学习状态。

多媒体教学模式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它在更新教学手段, 改革教学模式方面大有开发的潜力, 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熊杰: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心理学思考[ 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01年
2. 贾国栋: 多媒体教学.. 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新途径[ J]. 外语界, 1999( 2)
3. 蔡基刚: 大学英语精读课多媒体教学可行性研究[ J]. 外语界, 2003( 2)
4. 卢子洲: 国际互联网上教育科研信息的搜集与评估[ 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 1)
5. 蒋荣: 浅谈应用多媒体技术. 电化教学与研究[ J]. 2002( 3)
6. 赵学凯: 外语电化教学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J]. 中国电化教育, 2001( 3)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aching Mode and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 an Rui Y in Yanlin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popularization o f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the wider use of network technology , teaching methods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undergoing major changes.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multi- media teaching techno log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uperiority of the multi- media teaching mode, and it proposes the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 to stimulate the interests of students in language learning . The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emphasized through the use of multimedia techno logy . The purpose o f the study is to realize the go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 Key words: multi- media teaching; English teaching ; teaching reform
C lass No. : G642.. .. .. .. .. Document Mark: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