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胃降逆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

合集下载

和胃降逆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和胃降逆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善开郁结 、 止疼痛 、 清肝火 , 与鱼古 、 瓦楞子相须为用 , 制酸
止 痛 , 为 佐 药 , 草 调 和 诸 药 是 为使 。诸 药 相 配 , 热 并 共 甘 寒 用, 消补兼施 , 辛开苦降 , 补气和 中, 邪去正复 , 气得升 降, 诸
症悉平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 以胃食管动力障碍为主要病 理病机的疾病 。 目前研究认为 , 本病的发生是 因为抗反流的 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增 强。其 中最主 要的是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 弛, 造成 胃液 中的盐酸 、 胃蛋
治疗组 : 痊愈 1 , 5例 显效 1 0例 , 效 4例 , 效 l , 有 无 例
用。
治疗 8 周后 ,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 前后 胃镜 检查 结果 , 断疗 效 。 愈 : 有 症 状 全 部 消失 且 胃镜 示 : 判 痊 原 食
管炎消失 ; 效 : 有 的反酸 、 心 、 骨后痛三大症状 , 显 原 烧 胸 只 有其 中一 个 症状 未 完 全 消 失 或 胃镜 显示 未痊 愈 , 改 善 ≥1 但
见 , 年来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 对 R 近 故 E治 疗 方 法 进
总有 效率 为 9. ; 照组 : 愈 1 67 对 % 痊 2例 , 效 6例 , 效 4 显 有
例, 无效 8 , 例 总有效率 7 .%。 3 3 两组总有效率 比较 , 有显著
性差异。
5 讨 论
反流性食管炎属 中医学 胃脘痛 、 噎膈 、 吐酸等范畴 。发 病多与情志不舒 、 肝气郁滞 引起 胃失和降 , 胃火 、 痰浊 上逆 有关。 胃属六腑 , 以通降为顺 , 其位在 中焦 , 又为气机升降之 枢, 总以“ 和降” 为法 , 本方 以柴胡疏肝解郁 为君药 ; 白芍敛 阴养 血 , 平肝柔肝 , 与柴 胡相配 , 以敛阴和阳 , 条达肝气 , 一 燥 一润 , 一疏 一敛 , 相辅 相成 , 可使 柴胡 升散而无耗阴伤血 之弊 , 故以为 臣 ; 法夏利 胃降逆 , “ 可 散逆 气 , 除呕恶 , 开结 气” 既符合 胃主顺降 的生理 特性 , , 也有助 于君 药柴胡疏肝

蒲元和胃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6例

蒲元和胃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6例
t wee iie it t go p ,h P y a He e Ca sl (x ei na ru i s r dvd d no wo ru s te u u n w i p ue ep r me tl op,n=3 ) a d iw i xa C p ue ro p fo t l g 6 n Lu e An io a sl g u s c nr o go p ru ,n=3 ) te i o tea y a 8 e k. s l T e oa ciia e c c rts ee 4 ,h t me f h rp w s w e s Reut h ttl l cl f ay ae w r 91 6 % i te x ei na go p n s n i .7 n h ep r me tl ru a d
胶 囊 10g 六 味 安 消胶 囊 15g治 疗 , 程 8周 。 果 临床 疗 效 总有 效 率 治 疗 组 为 9 .7 , 照组 为 6 . 5 ; . 和 . 疗 结 16 % 对 76 % 胃镜 下 疗 效 总 有 效 率 治 疗组 为 8 .9 , 照组 为 6 .6 。 88% 对 17 % 两组 疗效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P<0 0 ) 结论 蒲 元 和 胃胶 囊治 疗 反 流 性食 管 炎安 全 、 效 。 .5 。 有 关键词 : 流性食管炎 ; 反 蒲元 和 胃胶 囊 ; 六味 安 消胶 囊 ; 效 疗 中 图分 类 号 : 2 5 6 R 8 R 8. ;26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6—4 3 (0 0 i 0 8 0 10 9 1 2 1 )s一 0 0— 2
K e wor y ds: f x s p a ii Pu u n Re u e o h g t l s; y a He i we Ca s l L u i p ue; i we An io xa Ca s l c r tv ef c p u e; u a ie fe t

胃逆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胃逆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99 4 19 年 月至 20 年 2 00 月 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基础部负责, 广州中医
药大学附属一院等 4 家医院参加了胃逆康胶囊的 临床疗效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医生在线
山 西 中 医 20 年 2 04 月第 2 卷第 1 0 期
S HANX J T M F b 2 0 Vo. No 1 ・1 I OF C e . 4 l2 0 0 . 1
吗丁琳片1 m , 0 安慰剂胶囊4 均为饭前3 mn口 每日3 8 g 杠。 0 服, i 次,周为1 疗程。 结果: 逆康组近期痊愈5 例, 胃 6 显效2 5
例, 有效 3 例 , 4 无效 7 , 例 总有效率为 9. %; 43 对照组近期痊愈 1 例 , 1 显效 1 例, 5 有效 3 例, 3 无效 4 总有效率为 9. 00 例, 37o 胃逆康组总疗效 明显优于吗丁琳 组( =36 , ( u .7P=0003 ; .02 ) 对烧心、 痛、 胸 反酸、 打喃 等症状的 消除率依次 为 6.%, 54 7. 0,67 2206.%和 7.%, 80 明显优于吗丁琳组的症状消除率, 依次为 4.写,00 4.%和 4.0( <00)胃逆康组 41 5.%,91 74oP .5 ; 内镜检查复常率为 5.6 优于吗丁琳组 3. o丫=61, =003。胃逆康组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 24%, 33Y 3 .2P .1) 肝肾功能和心电 图检查均无异常, 3 有 例出现轻度腹泻,^5日自 2- 行消失。 结论 : 胃逆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功效明显优于吗丁琳 , 且使用
摘要: 的: 客观评价胃 目 逆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经内镜检查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 标准的J者 15 分 2 患 8 例, 个阶段观察, 第一阶段为 1 1 : 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胃逆康组 3 例, 2 吗丁琳组 3 例; 3 第二除段为 3 1 : 的扩大随机对照试验 , 采用A模拟法, 胃逆康组 9 例, 0 吗丁琳组 3 例。 0 治疗组予胃逆康胶囊 4 安慰荆片 1 吗丁琳组予 拉, 片;

2联用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2联用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2联用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陶于明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卫生》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目的:观察使用奥美拉唑联合平喘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0例,采用单纯平喘药物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平喘药物联合抗反流药物治疗的40例患者为实验组。

治疗后记录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情况和胃食管反流的恢复情况,对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治疗后单纯平喘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哮喘治疗有效率低于平喘药联合抗反流药物的实验组。

前者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控制有效率低于后者(P〈0.05)。

结论:在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中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疾病的症状,提高疾病治疗的有效率。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陶于明
【作者单位】重庆市忠县黄金镇中心卫生院,重庆404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
【相关文献】
1.自拟和胃降逆汤辅助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2.培元生金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3.雷贝拉唑联用
醋氨已酸锌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腹泻为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4.奥美拉唑联用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5.枳术宽中胶囊联合三联用药治疗食管运动功能障碍致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

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

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目的探讨与分析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所接受治疗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手段,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在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應用。

标签:和胃降逆汤;雷贝拉唑肠溶胶囊;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效果胃食管反流病(GERD)作为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胃肠道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反食、反酸和胃部灼热等。

采用标准计量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可有效改善GERD的相关症状,但临床结果显示部分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反流症状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该种情况应被诊断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针对该种疾病,我院近期提出采用和胃降逆汤联合低剂量雷贝拉唑肠溶胶囊的治疗方式,临床结果显示该种治疗方式效果较为显著,接下来,笔者将对该种治疗方式进行如下研究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所接受治疗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4.12±2.11)岁,病程3~45个月,平均病程(14.43±10.27)个月;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4.25±2.09)岁,病程4~44个月,平均病程(14.52±10.16)个月。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一、概述: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功能失调,或幽门括约肌的关闭功能不全,引起胃和(或)十二指肠的内容物非一过性地反流入食管,经过长期、反复的刺激而引起食管黏膜的充血、水肿、糜烂和纤维化等病变。

本病以反酸、烧心、胸骨后或心窝部烧灼样疼痛及间歇吞咽困难等为其主要症状,多数患者可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或食管裂孔疝等并存。

胃食管反流病可分为三种类型,非糜烂性反流病、糜烂性食管炎(也称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

在中医上,本病属于“吐酸”、“食管瘴”、“胸痞”等范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目前胃食管反流病尚无对应固定中医病名。

根据主证归属于“吐酸”、“食管瘴”等范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专家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2006年,三亚)。

(1)临床症状当患者出现包括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或不适、暧气等典型症状,或同时出现咽喉不适、咳嗽等食管外症状时,可考虑为胃食管反流病。

如能证实存在食管黏膜炎症和/或反流,则能明确诊断。

(2)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可明确有无反流性食管炎(RE)及Barrett食管(BE)o RE的分级参照1994年美国洛杉矶世界胃肠病大会制订的LA分类法。

A级:食管黏膜有一个或几个黏膜破损,直径小于5πιπi;B级:一个或几个黏膜破损,直径大于5mπι,但破损间无融合现象;C级:超过2个皱裳以上的黏膜融合性损伤,但小于75%的食管周径;D级:黏膜破损相互融合范围累积至少75%的食管周径。

BE的诊断主要根据内镜检查和食管黏膜活检,当内镜检查发现食管远端有明显的柱状上皮化生并得到病理学检查证实时,即可诊断为BE。

(二)证候诊断1.肝胃郁热证: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胃脱灼痛,脱腹胀满,暧气反食,心烦易怒,嘈杂易饥,舌红苔黄,脉弦。

疏肝和胃降逆方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7例

疏肝和胃降逆方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7例
1 8 12
陕 西 中医 2 1 0 0年第 3 l卷第 9 期
疏肝和 胃降逆 方加减 治疗 胃食管反 流病 4 例 7
薛志德 杨 香菊△ 陕西 省吴堡 县郭家 沟 中心 卫生 院( 林 7 8 0 ) 榆 1 2 0
摘 要 目的 : 察 自拟 疏肝和 胃降逆 方为 主治疗 胃食 管反 流病 临床 疗效 。 观 方法 : 9 将 2例 胃食 管反
反 胃等 表现 。2 0 0 5年 2月 至 2 0 0 9年 1 2月 , 我们 应 用
自拟 疏肝 和 胃降逆方 治疗 胃食管 反流病 取得 了 良好 的
检 查基本 正常 , 门无 胆汁反 流 , 液清 ; 效 : 床主 幽 粘 显 临 要症 状消失 , 要症状基 本消失 , 次 胃镜 检查粘 膜糜烂 消 失, 充血水 肿 明显减轻 , 胆汁反 流 明显 减少 , 粘液池 清 ; 有效 : 临床 主要症 状部分 消失或 好转 , 胃镜检 查糜烂 消
化 与疏 布之职 , 管 为 胃府传 输饮食 之通 道 , 胃的功 食 故
能 对食管 的影 响甚为 重要 。 脾 胃升 降功 能失 司 , 凡 胃失 和降 , 胃气上逆 ; 由于情志不 遂 , 虑过度 , 或 思 以致肝 胆 失 于疏 泄 , 横逆 犯 胃; 食 不节 , 酒 无度 , 伤 胃经 ; 饮 烟 灼 素 罹胆病 , 胆邪犯 胃; 热 中阻 , 湿 上逆 呕苦 ; 由于脾 胃 或 本 虚 , 阳不升 , 清 浊阴不 降 , 气交 阻于胸膈 , 可引起 痰 均
痛 ” “ 胃” “ 、反 、 噎膈 ” “ 、 胸痞 ” 等范 畴 。 本病 病位在 食管 ,
食 管属 胃, 胃为水 谷之 海 , 与脾 互为 表里 , 司受 纳 、 共 消
5 , 茱萸 】 g吴 g等 。兼 有脾 胃虚 弱 者加 黄 芪 1g, 5 白术

和胃胶囊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研究

和胃胶囊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研究

和胃胶囊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研究徐陆周;单兆伟;周晓红;沈洪【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年(卷),期】2002(29)12【摘要】目的 :评价和胃胶囊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3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和胃胶囊治疗组和莫沙比利对照组 ,治疗 8周 ,观察治疗前后食道动力及 2 4h食管PH监测情况。

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LESP为(2 5 2± 0 5 5 )、(9 2 8± 3 4 5 ) ,LESRR为(0 6 8± 0 12 )、(0 94± 0 0 5 ) ,收缩不协调比例为(0 5 8± 0 12 )、(0 16± 0 0 8)治疗前后相比均P <0 0 5。

治疗组治疗前后食管PH <4时间、PH <4所占百分比、长时间酸返流次数、最长酸返流时间、酸返流总次数分别为(18 12± 16 88)、(5 38± 5 12 ) ;(7 2 2± 3 0 2 )、(2 0 6± 2 2 7) ;(8 90± 5 2 3)、(2 81± 1 12 ) ;(2 0 4 2± 32 90 )、(4 2 1± 3 74 ) ;(88 5 0± 36 6 5 )、(32 2 5± 15 13)治疗前后相比均P <0 0 5。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在改善食道收缩不协调比例、改善长时间酸返流次数方面 ,P <0 0 1。

结论 :和胃胶囊能改善GERD患者的LESP、LESRR、收缩不协调比例。

【总页数】2页(P754-755)【关键词】和胃胶囊;胃食管返流病;食道动力;食管PH鉴别;GERD;中药制剂剂【作者】徐陆周;单兆伟;周晓红;沈洪【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7;R285.【相关文献】1.清胃降逆汤加针刺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研究 [J], 刘晓辉;刘启泉2.蒲元和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J], 刘依凌;何勤;任佰慧3.调肝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研究 [J], 陈云云;赵琦;胡芳;游绍伟;刘军;莫志红4.蒲元和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J], 刘依凌;何勤;王丹;鞠辉5.胃力胶囊与奥美拉唑加吗丁啉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J], 吴钰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 )
对照组 60
33
4
2
21
65. 0
治疗组 60
43

4
5
91. 7*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
2. 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 疗 过 程 中 均 无 明 显 不 良 反 应,未 发 现 肝 功
能、肾功能及血、尿、粪三大常规异常。 2. 3 两组复发率比较
3 个月后随访: 治疗组复发 8 例,复发率为 14. 3% ; 对照 组复发 17 例,复发率为 26. 5% 。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P < 0. 05) 。
3 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又称碱性反流性胃炎,多因幽门功能不 全,胆汁反流入胃,引起胃黏膜水肿、充血、甚至糜烂的炎性
病变。结合本病 临 床 表 现,可 归 属 于 中 医 学“胃 痛”“胃 痞 ” “嘈杂”等范畴。中医认为六腑以通为用,胆胃同属六腑,以 降为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导致脾胃虚弱,木郁土壅,致使 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横逆犯胃,胃气不降,胆气上逆,胆胃不 和,故而发病。治 疗 上 当 以 疏 肝 利 胆,健 脾 和 胃 为 法。 方 中 广木香、醋延胡索、枳壳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陈皮、姜半夏、 甘草健脾和胃; 黄连解热和胃; 吴茱萸和胃止吐; 白及、乌贼 骨有制酸、保护胃黏膜、缓解痉挛作用。本方诸药合用,标本 兼顾,虚实同调,使中焦气机条达,胆汁得以疏泄,临床症状 得以缓解,胃黏膜炎症得以消除,故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性食管炎; 但相当一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内镜下可无反流 性食管炎表现,这类胃食管反流病称为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 流病或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现代医学认为,胃食管反流 病是消化道动力障碍型疾病,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致胃十 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而引发食管及食管外疾病。中医概括胃
表 1 胆汁反流性胃炎两组疗效比较
prazole
中图分类号 CLC number: R259. 733. 9 文献标识码 Document code: A 文章编号 Article ID: 1674 - 8999( 2012) 09 - 1185 - 02
胃食管反流病( GERD) 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 流入食管引起烧心、反酸、吞咽困难和吞咽痛、胸骨后疼痛等 症状,严重者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Barrett 食管等 并发症,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 害。胃镜检查可 见 食 管 黏 膜 糜 烂、溃 疡 等 炎 症 病 变,称 反 流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和胃降逆胶囊; 胃食管反流病; 奥美拉唑 Key words: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hewei jiangni capsul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ome-
2012 年 9 月 1 日 第 9 期 No. 9 1 Sep. 2012
中医学报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第 27 卷 总第 172 期 Vol. 27 Serial No. 172
和胃降逆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
Clinical Research of Hewei Jiangni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陈卫军 Chen Weijun,刘宏伟 Liu Hongwei
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陕西 宝鸡 721000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Baoji City,Baoji,Shanxi,China 721000
摘要: 目的: 观察和胃降逆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GERD) 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12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62 例,对照组 58 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降逆胶囊。两组均治疗 1 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96. 8% ,对照组有效率为 75. 8%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和胃降逆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既 遵循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法则,又与现代医学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治疗相吻合,且疗效优于一般西药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ewei Jiangni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 GERD) . Methods: 12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62 cases of treatment group and 58 cases of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Omeprazole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additional Hewei Jiangni capsule based on control group.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6. 8% in treatment group and 75. 8%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 05) . Conclusion: Hewei Jiangni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followes TCM zheng differentiation-treatment and coincides basic treatment of modern medicine. The curative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e gener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