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汇总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研究拉小车的力与斜面坡度大小的关系实验(附评分标准)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研究拉小车的力与斜面坡度大小的关系实验(附评分标准)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研究拉小车的力与斜面坡度大小的关系实验(附评分标准)
研究拉小车的力与斜面坡度大小的关系实验
实验内容及要求
利用现有器材组装一个装置,研究拉小车的力与斜面坡度大小的关系,并填写实验记录。
供选器材
实验记录单1张、斜面实验器材1套、测力计1个、小车1只。
研究拉小车的力与斜面坡度大小的关系实验记录单
3.根据由低到高次序改变斜面坡度正确(2分)
4.每次用测力计与斜面近似平行匀速拉小车,操作正确。(3分)
5.测力计操作正正确(2分)
实验结论: 随着斜面坡度的增大,所需拉力越来越大。
直接提升小车的拉力(牛)
不同斜面坡度
(书的本数)
1
2
3
4
5
6
不同斜面坡度拉小车的力(牛)
实验结论:
研究拉小车的力与斜面坡度大小的关系——评分标准
实验时间:10分钟 分值:10分
评分内容
参考评分标准
组装器材
(8分)
1.正确搭建斜面装置(1分)
2.先测直接提升小车的拉力,再测沿斜面拉小车的力,操作顺序正确。(1分)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探究不同液体的导电性能(附评分标准)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探究不同液体的导电性能(附评分标准)
2.在简单电路中接入纯净水,观察小灯泡的亮度。(1
分)
3.在纯净水中加入2勺盐,在简单电路中接入盐水,观
察小灯泡的亮度。(1分)
4.在纯净水中加入10勺盐,在简单电路中接入盐水,观
察小灯泡的亮度。(1分)
5.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浓盐水导电性能好,
纯净水导电性能差)。(2分)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探究不同液体的导电性能(附评分标准)
探究不同液体的导电性能
实验内容及要求
设计实验,连接简单电路,研究纯净水和不同浓度盐水的导电性能是不同的。
(I)利用所给材料设计实验。
(2)区分纯净水与浓盐水的导电性能。
供选器材
电池、小灯泡1个,开关,导线,纯净水,盐,勺子,烧杯。
探究不同液体的导电性能实验记录单
溶液种类
预测小灯泡亮度
实际检测情况纯净水加2勺盐源自加10勺盐实验结论
探究不同液体的导电性能——评分标准
实验时间:15分钟分值:8分
评分内容
参考评分标准
组装实验装
使用电池、导线、开关、小灯泡等材料,连接一个简单

(2分)
电路,小灯泡亮。(2分)
呈现实验过

(6分)
1.预测纯净水和不同浓度盐水的导电性能。(1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材料201906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材料201906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材料1、制作印迹化石模型实验名称:制作印迹化石模型实验材料:圆柱形塑料棒、黏土、塑料沙盘1个、树叶、贝壳、骨头实验过程1、将黏土擀平。

2、把叶子、骨头或贝壳放在黏土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3、把留有印迹的黏土模型晾干。

实验现象:黏土上留下了印迹。

实验结论:化石是被埋到了地下,留下印迹后,经过长期的高温高压形成的。

2、观察一棵树上的昆虫实验名称:观察一棵树上的昆虫实验假设:树上可能有蚂蚁、蝉、蜘朱等昆虫。

实验材料:雨伞一把、放大镜一把、记录纸若干张、笔实验过程:1、打开雨伞,把雨伞倒挂在树枝上。

2、轻轻摇动树枝。

3、观察落到伞里的昆虫,太小的昆虫可以用放大镜观察。

4、用记录纸记录昆虫的种类和数量。

实验现象:从树上掉下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昆虫,各种昆虫的数量不同。

实验结论:同一栖息地里生活看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

3、仙人掌耐早的本领实验名称:仙人掌耐旱的本领。

实验假设:被蜡纸卷包起来的纸巾不易晒干,平铺的蜡纸最易晒干。

实验材料:3张纸巾、水、1张蜡纸、1张塑料布、水槽实验过程:1、将3张纸巾分别腰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卷包起来,都放在望料布上,放置在窗台前。

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

实验现象:平铺的纸巾已经完全晒干了,卷起来的纸巾外面被晒干了,里面还是湿的,用蜡纸卷包起来的从里到外都是湿的。

实验结论:蜡纸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仙人掌茎的表面也有生一层蜡质,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所以仙人掌才耐早。

4、探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实验名称:探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

实验假设:相同的颜色有利于隐藏自己,不易被发现。

实验材料:白色纸1张、黄色笔1支、橘黄色透明纸1张实验过程:1、用黄色笔在白纸上画条鱼。

2、横上一张橘黄色的透明纸。

实验现象:黄色的鱼与橘黄色的纸融为一体,看不到后面的鱼了。

实验结论:鱼可以利用自身的彰色与周围环境鬲为一体,让天敌难以发现。

5、模拟生态平衡实验名称:摸拟生态平衡实验材料:鱼缸1只、金鱼几条、池塘里的绿”水、沙子、水草、硬纸片1张、胶带实验过程:1、舀些池塘里的绿”水,放到鱼缸里。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毕业考试实验专题复习【Word精品】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毕业考试实验专题复习【Word精品】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毕业考试实验整理复习目录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整理复习 (1)1、探究的问题: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1)2、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 (1)3、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1)4、地震的模拟实验 (2)5、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2)6、流水的搬运作用 (2)7、蜡烛变化的实验 (2)8、铁钉生锈的原因 (3)9、变色花实验 (3)10、比较哪种洗涤用品的效果好 (3)11、环行山的形成的模拟实验 (3)12、从高处丢纸和小球的实验 (4)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整理复习 (4)1、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4)2、观察一棵树上的昆虫 (4)3、仙人掌耐旱的本领 (5)4、探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 (5)5、模拟生态平衡 (5)6、种小草 (6)7、制作“火箭”极其“发射器” (6)8、点燃花生米 (7)9、探究飞旋扣子的秘密 (7)10、制作太阳灶 (7)11、制作小水轮 (8)12、比较白炽灯和荧光灯的效率 (8)13、用瓶子盖住小草 (8)14、用直尺向下压报纸 (9)15、金鱼会被烧死吗(探究热的传递方式) (9)16、探究气垫汽车运动的原理 (10)17、让瓶子吹泡泡 (10)18、小学科学实验常识 (10)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整理复习1、探究的问题: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材料:干湿馒头、塑料袋。

2、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

步骤:(1)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港,有什么发现?我的发现: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结论:地球是球形。

3、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

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小升初科学总复习资料》-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素材苏教版

《小升初科学总复习资料》-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素材苏教版

重要实验部分(一)一、探究能量的转换(一)实验器材:细铁丝、软木塞(或橡皮泥)、花生米、火柴、蜡烛、小烧杯、适量的水、温度计、三脚架、石棉网。

(二)操作步骤:1、组装实验装置,用细铁丝将花生米固定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

2、用温度计测量加热前烧杯里的水温并记录。

3、点燃花生米并放于石棉网下,加热烧杯里的水。

(可借助燃着的蜡烛点燃花生米。

)4、花生米燃烧完后,测量水温并记录。

5、对比加热前后的水温变化。

(三)实验结论:花生米燃烧产生的( )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 )就转化为( ) 和( )。

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一)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二)假设:与线圈的匝数有关。

匝数多,磁力大;匝数少,磁力小。

(三)实验设计:1、不变的因素:电池节数、导线粗细、铁钉长短等。

2、改变的因素:线圈匝数。

(四)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两端去掉绝缘层分别能绕大铁钉 30、60 圈左右的导线两根;大铁钉、回形针、火柴、开关等。

(五)操作步骤:1、探究导线绕30圈左右电磁铁吸引回形针的数量。

(1)将导线沿相同方向在大铁钉上缠绕30 圈左右。

(2)把绕上导线的大铁钉连接到装有电池的电池盒上,闭合开关,用大铁钉去吸引回形针。

(3)断开电源,数被吸引的回形针的数量并记录。

2、探究导线绕60圈左右电磁铁吸引回形针的数量。

(1)将导线沿相同方向在大铁钉上缠绕60 圈左右。

(2)按照步骤“1”中(2)(3)完成。

3、比较不同的线圈匝数,电磁铁吸引回形针的数量。

(六)实验结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 ( ) 有关,))o)越多,电磁铁磁力(三、探究影响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因素(一)实验器材:光电板、小车、量角器、遮光纸。

(二)情况一:1、问题:光电板受光面积与小车速度是否有关?2、假设:受光面积大,小车速度大。

3、改变的条件:光电板的面积大小。

4、不变的条件:光电板的受光角度。

5、实验方法:对光电板进行部分遮挡。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含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一)研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的实验。

实验名称鱼颜色的保护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黄色水彩笔、白纸、橘黄色的透明纸实验方法1.用黄色笔在白纸上画条鱼;2.在白纸上覆盖上一张橘黄色的透明纸。

实验现象透过橘黄色的透明纸不易发现白纸上的黄色鱼。

实验结论鱼身上的黄色与透明纸的颜色很相似,所以会起到保护作用。

(二)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寻找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实验名称仙人掌耐旱的原因实验材料三张纸巾、一张蜡纸、一杯水、一块塑料布等。

实验过程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卷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置在窗台前。

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

实验现象(平铺的纸巾)最干,(卷起来的纸巾)居中,(用蜡纸卷起来)最湿。

实验结论这说明仙人掌这种独特的外形特征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的储存水分)。

(三)完成点燃花生米的实验,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研究内容:点燃花生米,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材料:火柴(打火机)、细铁丝、花生、小烧杯、软木塞、水等。

实验方法:(1)用细铁丝或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水;(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实验结论: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就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四)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实验名称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实验材料:吸管、剪刀、胶带、纸筒、橡皮筋、米尺、记号笔等。

假设能量越大,吸管火箭飞得越高实验方法 1.制作吸管火箭,注意安全,不要乱扔剩余的吸管;2.将吸管模型放到发射器上,在吸管下端标记(0刻度),然后往下拉吸管火箭,用记号笔在吸管上以厘米为单位依次标上刻度;3.在发射器边放置米尺,调整米尺的零刻度;4.把吸管火箭放到发射器上,将吸管火箭模型拉到1厘米处,发射,借助米尺,观察火箭上升后的高度,并记录。

注意火箭吸管不要对着其他同学。

5.重复以上过程,认真做好记录。

实验记录橡皮筋拉伸长度(厘米)火箭发射高度(厘米)高度1 高度2 高度3 平均高度1 36 35 34 35 2 82 85 79 82 3 137 143 140 140实验现象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我发现:橡皮筋拉得越长,火箭飞得越高,橡皮筋拉得越短,火箭飞得越低。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
单元课题实验名称实验材料
实验
类型周次
第一单元1我在成长测量身高和体重体重计(附测身高)制作1
第三单元进化2化石告诉我们
什么
制作手掌印迹
橡皮泥
制作
8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3有利于动物生
存的本领
模拟仙人掌蒸发水、纸巾、蜡纸演示11 4生态平衡
用鱼缸养鱼的实验模拟
生态平衡
鱼缸、池塘里的水、沙子、水草、盖子演示12探究瓶中种小草带盖子的瓶子、湿润的土壤、小草演示12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1各种各样的能

模拟火箭发射橡皮筋、卫生纸卷心、吸管、胶带、米尺

制作14 2能量转换
探究燃烧一粒花生米的
能量转换
细铁丝或针、花生米、软木塞或橡皮泥、
火柴、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温度

分组15 3能源
制作太阳能灶铝箔、瓷碗、剪刀、挂钩、土豆制作16
制作小水轮塑料片、软木塞、钉子、塑料瓶、牙签、
玻璃盘、塑料管、漏斗。

(组装水轮材料)
制作16
4节约能源与开
发新能源
比白炽灯和荧光灯哪个
效率更高
台灯、白炽灯泡、荧光灯、温度计、计时

分组17
拓展与应用1拓展金鱼存活实验小鱼、蜡烛、试管、试管夹、火柴。

演示18让瓶子吹泡泡的实验可乐瓶、吸管、橡皮泥、色素、热水、冷
水。

观察18做气垫汽车纸杯、纸盒、铅笔、剪刀
(根据需要自带)

作19
2应用制作玩具小车。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附评分标准)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附评分标准)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库: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附评分标准)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实验内容及要求
设计实验,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

(1)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方案。

(2)能利用所给材料,组装出实验装置。

(3)根据实验装置,探究当拉力大小分别为1个勾码、2个勾码、3个勾码时,小车在相同距离前进的时间,并归纳结论。

供选器材
小车1辆,桌面,勾码3个,滑轮1个,秒表1个,笔,纸,细线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实验报告
姓名: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评分标准实验时间:18分钟分值:1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汇总(一)研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的实验。

(二)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寻找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三)完成点燃花生米的实验,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研究内容:点燃花生米,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材料:火柴(打火机)、细铁丝、花生、小烧杯、软木塞、水等。

实验方法:(1)用细铁丝或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水;(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实验结论: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就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四)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五)实验内容:用尺子挑报纸的实验。

实验材料:报纸,尺子等。

实验方法:(1)在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

(2)轻而慢的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

(3)快而重地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1)慢压时,能翘起报纸;(2)快压时,报纸哪怕是破裂,也不会轻易被抬起。

我的解释: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

在慢压时,空气能进入纸下,是上下大气压相等,从而能翘起报纸;而在快压时,空气来不及大量进入纸下,作用在纸上的向下气压远大于纸下向上的气压,所以报纸哪怕破裂,也不会轻易抬起。

(六)研究问题: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冷水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金鱼会有生命危险吗为什么
我的假设:小金鱼不会死。

实验设计:
(1)实验器材:小金鱼、试管、试管夹、蜡烛、水等。

(2)操作步骤: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观察小金鱼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3)我的结论:小金鱼没有死。

(4)为什么会这样请解释。

答:金鱼不会有生命危险。

试管内的小金鱼之所以能够存活。

一是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二是加热的位置在试管的上端;三是热的传递方向主要是向上。

小金鱼虽然能存活,但能持续的时间不长。

如果改变加热的位置,或者将试管尽可能平置,金鱼就会处于危险境地了。

(七)研究问题:剪下纸杯的杯底,按同样的大小,在餐盒上剪下一个圆圈,把纸杯插进餐盒的圆孔内,做一个“气垫汽车”。

用力往纸杯里吹气,“气垫汽车”能开动吗为什么
(1)我的假设:气垫汽车能开动。

(2)实验设计:
①实验器材:剪刀、纸杯、餐盒等。

②操作步骤:剪下纸杯的杯底,按同样的大小,在餐盒上剪下一
个圆圈,把纸杯插进餐盒的圆孔内,做一个“气垫汽车”。

用力往纸杯里吹气,观察“气垫汽车”能否开动。

③我的结论: 气垫汽车能开动。

(3)“气垫汽车”能行驶的秘密是什么请解释。

(3分)
答:气流进入杯中后受纸杯壁的阻挡向后下方吹出,向下方的力托起气垫汽车,向后方的力推动气垫汽车前进。

(八)在同样生长的小草上盖着一个瓶子,为什么结果就是不一样了呢(3分)
(1)瓶子改变了小草周围的温度和湿度。

(2)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答:因为盖上瓶子后小草周围的温度和湿度将会上升,有利于小草
的生长.但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小草一旦得不到充足的二氧化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反而会枯萎。

(九)填写下列实验发生的现象,并解释。

(4分)
(1)轻而慢地向下压尺,看到的现象是报纸能很快的翘起。

(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慢压时,空气能
进入纸下,使上下大气压相等,从而能翘
起报纸。

(3)重而快地向下打击尺,看到的现象是报纸不会被轻易的抬起。

(4)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快压时,空气来不及
大量进入纸下,作用在纸上的向下气压远大于纸
下向上的气压,所以报纸哪怕破裂,也不会轻易
抬起。

(十)填写下列实验发生的现象,并解释。

(4分)
(1)向瓶壁浇热水,看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从吸管中排出。

(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向瓶壁浇热水,空气
受热体积膨胀,从吸管中排出
气泡。

(3)再向瓶壁浇冷水,看到的现象是:水经过吸管压入瓶中。

(4)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向瓶壁浇冷水,空气受冷
体积收缩,压力减小,瓶外空气的压力大于瓶内空
气的压力,从而将水经过吸管压入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