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作业答案版)
山东2020新高考全国I卷语文试题真题答案详解(精校版)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试卷 全国新高考Ⅰ卷 (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A={x|1≤x≤3},B={x|2<x<4},则A∪B=A.{x|2<x≤3}B.{x|2≤x≤3}C.{x|1≤x<4} D.{x|1<x<4}2.2i 12i -= +A.1 B.−1C.i D.−i3.6名同学到甲、乙、丙三个场馆做志愿者,每名同学只去1个场馆,甲场馆安排1名,乙场馆安排2名,丙场馆安排3名,则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A.120种B.90种C.60种D.30种4.日晷是中国古代用来测定时间的仪器,利用与晷面垂直的晷针投射到晷面的影子来测定时间.把地球看成一个球(球心记为O),地球上一点A的纬度是指OA与地球赤道所在平面所成角,点A处的水平面是指过点A且与OA垂直的平面.在点A处放置一个日晷,若晷面与赤道所在平面平行,点A处的纬度为北纬40°,则晷针与点A处的水平面所成角为A .20°B .40°C .50°D .90°5.某中学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其中有96%的学生喜欢足球或游泳,60%的学生喜欢足球,82%的学生喜欢游泳,则该中学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是 A .62% B .56% C .46%D .42%6.基本再生数R 0与世代间隔T 是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基本参数.基本再生数指一个感染者传染的平均人数,世代间隔指相邻两代间传染所需的平均时间.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可以用指数模型:(e )rtI t =描述累计感染病例数I (t )随时间t (单位:天)的变化规律,指数增长率r 与R 0,T 近似满足R 0 =1+rT .有学者基于已有数据估计出R 0=3.28,T =6.据此,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累计感染病例数增加1倍需要的时间约为(ln2≈0.69) A .1.2天 B .1.8天 C .2.5天D .3.5天7.已知P 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ABCDEF 内的一点,则AP AB ⋅的取值范围是 A .()2,6- B .()6,2- C .()2,4-D .()4,6-8.若定义在R 的奇函数f (x )在(0),-∞单调递减,且f (2)=0,则满足(10)xf 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A .[)1,1][3,-+∞B .3,1][,[01]--C .[)1,0][1,-+∞D .1,0]3][[1,-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语文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答案】C【解析】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错误;从第三段“‘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中可见,“社会伦理制度”在家庭伦理规范之上。
B项,“‘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表述有误,“古代社会特有的”不准确。
根据最后一段“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突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
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可见,现代社会中,“孝”仍有其家庭伦理意义;C项,正确,原文第四段有“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D项,“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错误,根据最后一段“‘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
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可见,是“某些形式”,而不是所有“传统‘孝’的形式”。
故选C。
【考查能力】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2.【答案】A【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错误,“《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说明孝道是天地常规通则,目的是为了论证“‘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而“《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是论证“孝”成为社会伦理制度的哲理根据。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卷 全国新高考Ⅰ卷 (含答案)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一质量为m 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下楼,其位移s 与时间t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乘客所受支持力的大小用F N 表示,速度大小用v 表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0~t 1时间内,v 增大,F N >mgB .t 1~t 2 时间内,v 减小,F N <mgC .t 2~t 3 时间内,v 增大,F N <mgD .t 2~t 3时间内,v 减小,F N >mg2.氚核31H 发生β衰变成为氦核32He 。
假设含氚材料中31H 发生β衰变产生的电子可以全部定向移动,在3.2⨯104 s 时间内形成的平均电流为5.0⨯10-8 A 。
已知电子电荷量为1.6⨯10-19 C ,在这段时间内发生β衰变的氚核31H 的个数为A .145.010⨯B .161.010⨯C .162.010⨯D .181.010⨯3.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截面图如图所示。
光源S 到S 1、S 2的距离相等,O 点为S 1、S 2连线中垂线与光屏的交点。
光源S 发出的波长为λ的光,经S 1出射后垂直穿过玻璃片传播到O 点,经S 2出射后直接传播到O 点,由S 1到O 点与由S 2到O 点,光传播的时间差为t ∆。
玻璃片厚度为10λ,玻璃对该波长光的折射率为1.5,空气中光速为c ,不计光在玻璃片内的反射。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5t cλ∆= B .152t c λ∆= C .10t c λ∆= D .15t c λ∆= 4.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54x λ=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2πcos()y A t T =,则34t T =时刻的波形图正确的是5.图甲中的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 1:n 2=22:3,输入端a 、b 所接电压u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英语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15.B. £9.18.C. £9.15.答案是C。
1. Where are the speakers?A. At a swimming pool.B. In a clothing shop.C. At a school lab.2. What will Tom do next?A. Turn down the music.B. Postpone the show.C. Stop practicing.3. What is the woman busy doing?A. Working on a paper.B. Tidying up the office.C. Organizing a party.4. When will Henry start his vacation?A. This weekend.B. Next week.C. At the end of August.5. What does Donna offer to do for Bill?A. Book a flight for him.B. Drive him to the airport.C. Help him park the ca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高考Ⅰ卷)[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高考Ⅰ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f95c1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e.png)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高考Ⅰ卷)答案速查 C D C BCBADACDBCABDAC一、选择题1.C 已知A ={x |1≤x ≤3},B ={x |2<x <4},在数轴上表示出两个集合,由图易知A ∪B ={x |1≤x <4}.故选C .2.D2-i1+2i =(2-i )(1-2i )(1+2i )(1-2i )=-5i5=-i .故选D . 3.C 第一步:安排甲场馆的志愿者,则甲场馆的安排方法有C 61=6种,第二步:安排乙场馆的志愿者,则乙场馆的安排方法有C 52=10种,第三步:安排丙场馆的志愿者,则丙场馆的安排方法有C 33=1种.所以共有6×10×1=60种不同的安排方法.故选C .4.B 由题意作出如图所示的截面图,设所求角为α,由图易知α=40°.故选B .5.C 用Venn 图表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A +B 表示喜欢游泳的学生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B +C 表示喜欢足球的学生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A +B +C 表示喜欢足球或游泳的学生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即A +B =82%,B +C =60%,A +B +C =96%,B 表示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故B =82%+60%-96%=46%.故选C .6.B 因为R 0=3.28,T =6且R 0=1+rT ,所以指数增长率r =R 0-1T=0.38,设累计感染病例增加1倍需要的时间为t 天,则I (t )=2I (0),即e rt =2,即e 0.38t =2,两边取自然对数得ln e 0.38t =ln 2,即0.38t =ln 2,又ln 2≈0.69,所以t =ln20.38≈0.690.38≈1.8.故选B . 7.A 解法一:如图,过点P 作PP 1⊥直线AB 于P 1,过点C 作CC 1⊥直线AB 于C 1,过点F 作FF 1⊥直线AB 于F 1,AP ⃗⃗⃗⃗⃗ ·AB ⃗⃗⃗⃗⃗ =|AP ⃗⃗⃗⃗⃗ |·|AB ⃗⃗⃗⃗⃗ |·cos ∠PAB ,当∠PAB 为锐角时,|AP ⃗⃗⃗⃗⃗ |·cos ∠PAB =|AP 1⃗⃗⃗⃗⃗⃗⃗ |,当∠PAB 为钝角时,|AP ⃗⃗⃗⃗⃗ |·cos ∠PAB =-|AP 1⃗⃗⃗⃗⃗⃗⃗ |,所以当点P 与C 重合时,AP ⃗⃗⃗⃗⃗ ·AB ⃗⃗⃗⃗⃗ 最大,此时AP ⃗⃗⃗⃗⃗ ·AB ⃗⃗⃗⃗⃗ =|AC 1⃗⃗⃗⃗⃗⃗⃗ ||AB ⃗⃗⃗⃗⃗ |=6,当点P 与F 重合时,AP ⃗⃗⃗⃗⃗ ·AB ⃗⃗⃗⃗⃗ 最小,此时AP ⃗⃗⃗⃗⃗ ·AB ⃗⃗⃗⃗⃗ =-|AF 1⃗⃗⃗⃗⃗⃗⃗ ||AB ⃗⃗⃗⃗⃗ |=-2,又因为点P 是正六边形ABCDEF 内的一点,所以-2<AP ⃗⃗⃗⃗⃗ ·AB ⃗⃗⃗⃗⃗ <6.故选A .解法二:连接AE ,以A 为坐标原点,AB 所在直线为x 轴,AE 所在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略),则A (0,0),B (2,0),设P (x 0,y 0),则-1<x 0<3.AB ⃗⃗⃗⃗⃗ =(2,0),AP ⃗⃗⃗⃗⃗ =(x 0,y 0),则AB ⃗⃗⃗⃗⃗ ·AP⃗⃗⃗⃗⃗ =2x 0∈(-2,6),故选A . 解后反思 解决以平面多边形为载体,有关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复杂计算问题时,可以建立恰当的坐标系,将复杂的运算转化为简单的坐标运算,会大大降低难度. 8.D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1)的图象关于点(1,0)中心对称,又∵f (x )在(-∞,0)上单调递减,∴f (x -1)在(-∞,1)上单调递减,在(1,+∞)上也单调递减,且过(-1,0)和(3,0),f (x -1)的大致图象如图:当-1≤x ≤0时,f (x -1)≤0,∴xf (x -1)≥0;当1≤x ≤3时,f (x -1)≥0,∴xf (x -1)≥0.综上,满足xf (x -1)≥0的x 的取值范围是[-1,0]∪[1,3].故选D . 二、选择题9.ACD A 选项中,若m >n >0,则方程mx 2+ny 2=1可变形为x 21m+y 21n=1,因为m >n >0,所以0<1m <1n ,所以此曲线表示椭圆,且焦点在y 轴上,所以A 正确.B 选项中,若m =n >0,则方程mx 2+ny 2=1可变形为x 2+y 2=1n ,所以此曲线表示圆,半径为√n ,所以B 不正确.C 选项中,若mn <0,则此曲线应为双曲线,mx 2+ny 2=0可化为y 2=-mx 2n,即y =±√-mnx ,即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mn x ,所以C 正确.D 选项中,若m =0,n >0,则方程mx 2+ny 2=1可化为y 2=1n(x ∈R),即y =±√n,表示两条直线,所以D 正确. 故选ACD .10.BC 由题图可知,T 2=2π3-π6=π2,∴T =π,由T =2π|ω|可知,2π|ω|=π,∴|ω|=2,不妨取ω=2,则f (x )=sin(2x +φ),又∵图象过(π6,0),∴sin (π3+φ)=0,又∵π6是f (x )的下降零点,∴π3+φ=π+2k π,k ∈Z,∴φ=2π3+2k π,k ∈Z,不妨取φ=2π3,则f (x )=sin (2x +2π3)=sin [(2x +π6)+π2]=cos (2x +π6),f (x )=sin (2x +2π3)=sin [π-(π3-2x)]=sin (π3-2x),故选BC . 11.ABD ∵a >0,b >0,a +b =1,∴0<a <1,0<b <1,b =1-a.ab ≤(a+b 2)2=14.对于A 选项,a 2+b 2=a 2+(1-a )2=2a 2-2a +1=2(a -12)2+12≥12,当且仅当a =b =12时,取等号,A 正确;对于B 选项,a -b =a -(1-a )=2a -1,∵0<a <1,∴-1<2a -1<1,∴12<22a -1<2,∴2a -b >12成立,B 正确;对于C 选项,∵0<ab ≤14,a >0,b >0,∴log 2a +log 2b =log 2(ab )≤log 214=-2,C 不正确;对于D 选项,∵(√a +√b )2=a +b +2√ab =1+2√ab ≤1+a +b =2,∴√a +√b ≤√2成立,D 正确.12.AC 对于A,若n =1,则p 1=1,∴H (X )=-1×log 21=0,A 正确. 对于B,若n =2,则p 1+p 2=1,∴H (X )=-∑i=12p i log 2p i =-(p 1log 2p 1+p 2log 2p 2),∵p 1+p 2=1,∴p 2=1-p 1,p 1∈(0,1), ∴H (X )=-[p 1log 2p 1+(1-p 1)log 2(1-p 1)], 令f (p 1)=-[p 1log 2p 1+(1-p 1)log 2(1-p 1)], ∴f '(p 1)=-p 1·1p1·ln2+log 2p 1+(1-p 1)·-1(1-p 1)·ln2-log 2(1-p 1)=-[log 2p 1-log 2(1-p 1)]=log 21-p 1p 1,令f '(p 1)>0,得0<p 1<12;令f '(p 1)<0,得12<p 1<1. ∴y =f (p 1)在(0,12)上为增函数,在(12,1)上为减函数, ∴H (X )随着p 1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 不正确.对于C,由p i =1n(i =1,2,…,n )可知,H (X )=-∑i=1np i log 2p i =-∑i=1n 1nlog 21n=log 2n ,∴H (X )随着n 的增大而增大,C 正确.对于D,解法一(特例法):不妨设m =1,n =2,则H (X )=-∑i=12p i log 2p i =-(p 1log 2p 1+p 2log 2p 2),由于p 1+p 2=1,不妨设p 1=p 2=12,则H (X )=-(12log 212+12log 212)=log 22=1,H (Y )=-1×log 21=0,故H (X )>H (Y ),D 不正确. 解法二:由P (Y =j )=p j +p 2m +1-j (j =1,2,…,m ),得P (Y =1)=p 1+p 2m ,P (Y =2)=p 2+p 2m -1,……,P (Y =m )=p m +p m +1, ∴H (Y )=-∑j=1m[(p 1+p 2m )log 2(p 1+p 2m )+(p 2+p 2m -1)log 2(p 2+p 2m -1)+…+(p m +p m +1)log 2(p m +p m +1)],由n =2m ,得H (X )=-∑i=12mp i log 2p i =-(p 1log 2p 1+p 2log 2p 2+…+p 2m log 2p 2m ),不妨设0<a <1,0<b <1,且0<a +b ≤1,则log 2a <log 2(a +b ),a log 2a <a log 2(a +b ),同理b log 2b <b log 2(a +b ),∴a log 2a +b log 2b <(a +b )log 2(a +b ), ∴p 1log 2p 1+p 2m log 2p 2m <(p 1+p 2m )log 2(p 1+p 2m ),p 2log 2p 2+p 2m -1log 2p 2m -1<(p 2+p 2m -1)log 2(p 2+p 2m -1), ……p m log 2p m +p m +1log 2p m +1<(p m +p m +1)log 2(p m +p m +1), ∴∑i=12mp i log 2p i <∑j=1m(p j +p 2m +1-j )log 2(p j +p 2m +1-j ),∴H (X )>H (Y ),D 不正确. 三、填空题 13.答案163解析 解法一:在抛物线y 2=4x 中,2p =4,斜率为√3的直线倾斜角θ=π3, ∴过焦点的弦长|AB |=2psin 2θ=4sin 2π3=434=163.解法二:设A (x 1,y 1),B (x 2,y 2),由已知可得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为F (1,0),过点F 且斜率k =√3的直线方程为y =√3(x -1),联立{y 2=4x ,y =√3(x -1),消去y 得3x 2-10x +3=0, ∴{x 1+x 2=103,x 1x 2=1,∴|AB |=√1+k 2√(x 1+x 2)2-4x 1x 2=√1+3×√1009-4=163.14.答案 3n 2-2n解析 ∵数列{2n -1}的项为1,3,5,7,9,11,13,…, 数列{3n -2}的项为1,4,7,10,13,…, ∴数列{a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 ∴a n =1+(n -1)×6=6n -5, ∴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1+6n -5)×n2=3n 2-2n.15.答案 4+5π2解析 如图,连接OA ,过点A 分别作AQ ⊥DE ,AK ⊥EF ,垂足为Q ,K ,设AK 与BH ,DG 分别交于点M ,N ,作OP ⊥DG 于点P ,则AQ =AK =7 cm,∴DN =7 cm,∵DG =EF =12 cm,∴NG =5 cm,∵NK =DE =2 cm,∴AN =5 cm,∴△AN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GAN =45°,∵∠OAG =90°,∴∠OAM =45°,设AM =OM =x cm,则PN =x cm,∴DP =(7-x )cm,∵tan∠ODG =35,∴OP =[(7-x )×35]cm,∵AM +MN +NK =7 cm,即x +(7-x )×35+2=7,解得x =2,∴OA =2√2 cm,∴S 阴影=π×(2√2)2×38+(2√2)2×12-π×122=3π+4-π2=(4+5π2)cm 2.16.答案√2π2解析 易知四边形A 1B 1C 1D 1为菱形,∠B 1A 1D 1=60°,连接B 1D 1,则△B 1C 1D 1为正三角形,取B 1C 1的中点O ,连接D 1O ,易得D 1O ⊥B 1C 1, ∴D 1O ⊥平面BCC 1B 1,取BB 1的中点E ,CC 1的中点F ,连接D 1E ,D 1F ,OE ,OF ,EF ,易知D 1E =D 1F =√5, 易知以D 1为球心,√5为半径的球面与侧面BCC 1B 1的交线为以O 为圆心,OE 为半径的EF⏜, ∵B 1E =B 1O =1,∴OE =√2, 同理OF =√2,易知EF =2, ∴∠EOF =90°,∴EF⏜的长=14×(2π×√2)=√2π2.解题关键 利用题设条件证明D 1O ⊥平面BCC 1B 1,从而说明球面与侧面BCC 1B 1的交线是以O 为圆心,OE 为半径的EF ⏜是解题的关键.四、解答题17.解析方案一:选条件①.由C=π6和余弦定理得a2+b2-c22ab=√32.由sin A=√3sin B及正弦定理得a=√3b.于是2222√3b2=√32,由此可得b=c.由①ac=√3,解得a=√3,b=c=1.因此,选条件①时问题中的三角形存在,此时c=1.方案二:选条件②.由C=π6和余弦定理得a2+b2-c22ab=√32.由sin A=√3sin B及正弦定理得a=√3b.于是2222√3b2=√32,由此可得b=c,B=C=π6,A=2π3.由②c sin A=3,所以c=b=2√3,a=6.因此,选条件②时问题中的三角形存在,此时c=2√3.方案三:选条件③.由C=π6和余弦定理得a2+b2-c22ab=√32.由sin A=√3sin B及正弦定理得a=√3b.于是2222√3b2=√32,由此可得b=c.由③c=√3b,与b=c矛盾.因此,选条件③时问题中的三角形不存在.18.解析(1)设{a n}的公比为q.由题设得a1q+a1q3=20,a1q2=8.解得q1=12(舍去),q2=2.由题设得a1=2.所以{a n}的通项公式为a n=2n.(2)由题设及(1)知b1=0,且当2n≤m<2n+1时,b m=n.所以S100=b1+(b2+b3)+(b4+b5+b6+b7)+…+(b32+b33+…+b63)+(b64+b65+…+b100) =0+1×2+2×22+3×23+4×24+5×25+6×(100-63)=480.思路分析 (1)设出公比q ,由题设条件求得a 1和q ,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出结果.(2)由题设及(1)推导出b m ,再计算数列{b m }的前100项和,即先给m 赋值,推导出规律,再进行运算,得到S 100的值.19.解析 (1)根据抽查数据,该市100天的空气中PM2.5浓度不超过75,且SO 2浓度不超过150的天数为32+18+6+8=64,因此,该市一天空气中PM2.5浓度不超过75,且SO 2浓度不超过150的概率的估计值为64100=0.64. (2)根据抽查数据,可得2×2列联表:SO 2PM2.5 [0,150](150,475][0,75] 64 16 (75,115]1010(3)根据(2)的列联表得K 2=100×(64×10-16×10)280×20×74×26≈7.484.由于7.484>6.635,故有99%的把握认为该市一天空气中PM2.5浓度与SO 2浓度有关.20.解析 (1)因为PD ⊥底面ABCD ,所以PD ⊥AD.又底面ABCD 为正方形,所以AD ⊥DC.因此AD ⊥平面PDC.因为AD ∥BC ,AD ⊄平面PBC ,所以AD ∥平面PBC. 由已知得l ∥AD. 因此l ⊥平面PDC.(2)以D 为坐标原点,DA ⃗⃗⃗⃗⃗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则D (0,0,0),C (0,1,0),B (1,1,0),P (0,0,1),DC ⃗⃗⃗⃗⃗ =(0,1,0),PB ⃗⃗⃗⃗⃗ =(1,1,-1). 由(1)可设Q (a ,0,1),则DQ ⃗⃗⃗⃗⃗⃗ =(a ,0,1). 设n =(x ,y ,z )是平面QCD 的法向量,则{n ·DQ ⃗⃗⃗⃗⃗⃗ =0,n ·DC ⃗⃗⃗⃗⃗ =0,即{ax +z =0,y =0.可取n =(-1,0,a ). 所以cos<n ,PB ⃗⃗⃗⃗⃗ >=n ·PB⃗⃗⃗⃗⃗ |n |·|PB ⃗⃗⃗⃗⃗ |=√3√1+a 2.设PB 与平面QCD 所成角为θ,则sin θ=√33×√1+a 2=√33√1+2aa 2+1.因为√33√1+2aa 2+1≤√63,当且仅当a =1时等号成立,所以PB 与平面QCD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为√63.解后反思 (1)证明线面垂直最常用的方法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而本题中直线l 不易作出,直接证明比较困难,通过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以判定直线l ∥AD ,从而将问题转化为证明AD ⊥平面PDC ,问题得证.(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解.先用变量表示出PB 与平面QCD 所成角的正弦值,再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此类问题要注意变量的取值范围,避免最终结果出错.21.解析 f (x )的定义域为(0,+∞),f '(x )=a e x -1-1x .(1)当a =e 时,f (x )=e x -ln x +1,f '(1)=e-1,曲线y =f (x )在点(1,f (1))处的切线方程为y -(e+1)=(e-1)(x -1),即y =(e-1)x +2. 直线y =(e-1)x +2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e -1,2. 因此所求三角形的面积为2e -1. (2)当0<a <1时,f (1)=a +ln a <1.当a =1时,f (x )=e x -1-ln x ,f '(x )=e x -1-1x .当x ∈(0,1)时,f '(x )<0;当x ∈(1,+∞)时,f '(x )>0.所以当x =1时,f (x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f (1)=1,从而f (x )≥1. 当a >1时,f (x )=a e x -1-ln x +ln a ≥e x -1-ln x ≥1. 综上,a 的取值范围是[1,+∞).名师点评 本题第(2)问中,由不等式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常规解法是分离参数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问题,而本题中参数分布范围较广,无法分离,所以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怎样分类是本题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当a >1时,证明f (x )≥1需要用到a =1时的结论,思路很窄,技巧性较强. 22.解析 (1)由题设得4a 2+1b 2=1,a 2-b 2a 2=12,解得a 2=6,b 2=3. 所以C 的方程为x 26+y 23=1. (2)设M (x 1,y 1),N (x 2,y 2).若直线MN 与x 轴不垂直,设直线MN 的方程为y =kx +m ,代入x 26+y 23=1得(1+2k 2)x 2+4kmx +2m 2-6=0. 于是x 1+x 2=-4km1+2k 2,x 1x 2=2m 2-61+2k 2.①由AM ⊥AN 知AM⃗⃗⃗⃗⃗⃗ ·AN ⃗⃗⃗⃗⃗⃗ =0,故(x 1-2)(x 2-2)+(y 1-1)(y 2-1)=0,可得(k 2+1)x 1x 2+(km -k -2)(x 1+x 2)+(m -1)2+4=0.将①代入上式可得(k 2+1)2m 2-61+2k 2-(km -k -2)4km1+2k 2+(m -1)2+4=0. 整理得(2k +3m +1)(2k +m -1)=0.因为A (2,1)不在直线MN 上,所以2k +m -1≠0, 故2k +3m +1=0,k ≠1.于是MN 的方程为y =k (x -23)-13(k ≠1). 所以直线MN 过点P (23,-13).若直线MN 与x 轴垂直,可得N (x 1,-y 1). 由AM ⃗⃗⃗⃗⃗⃗ ·AN⃗⃗⃗⃗⃗⃗ =0得(x 1-2)(x 1-2)+(y 1-1)(-y 1-1)=0. 又x 126+y 123=1,可得3x 12-8x 1+4=0.解得x 1=2(舍去)或x 1=23. 此时直线MN 过点P (23,-13). 令Q 为AP 的中点,即Q (43,13).若D 与P 不重合,则由题设知AP 是Rt △ADP 的斜边,故|DQ |=12|AP |=2√23. 若D 与P 重合,则|DQ |=12|AP |.综上,存在点Q (43,13),使得|DQ |为定值.。
2020年新高考语文高考试题全国卷Ⅰ(山东)(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潮,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她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己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有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她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语文高考试题(山东)(含答案)

二十年建城,砌以砖石,周围六里,高二丈七尺。为门四,东迎晖,西清远,南阜安,北永贞。”(《建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I语文高考试题
祝您高考马到成功!
水县志》)如果在城外 20 世纪初建造的临安车站下车、经过太史卷、东井、洗马塘、小桂湖……沿着迎 晖路向西,来到迎晖门,穿过拱形的门洞进城,依然有一种由外到内,从低到高,登堂入室,从蛮荒到 文明的仪式感,似乎“仁 者人也”是从此刻开始。
右舍的德行,都是世交啦。有一位绕过曲曲弯弯的小卷,提着在龙井市场买来的水淋淋的草茅(一种建水
特有的水生植物。可食,滚油翻炒数秒起锅,甜脆)、莴笋、茄子、青椒、豆腐,短、肉糜、菱……一路上
! 寻思着要怎么搭配,偶尔向世居于此的邻居熟人搭讪、彼此请安,磨磨蹭蹭到得某个装饰着斗拱飞檐门头
的大门前(两只找错了窝的燕子拍翅逃去),咯吱咯吱地推开安装着铜质狮头门环的双开核桃木大门,抬脚 跨过门槛,绕过照壁,经过几秒钟的黑暗,忽然光明大放,回到了曾祖父建造的花香鸟语、阳光灿烂的天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I语文高考试题
祝您高考马到成功!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
理学的成分。
! 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 立的学术空间。 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
高 D.文章意《水浒传》中的相关描写来类比临安饭店食客满堂的场面,是借梁山好汉的形象来展现建水人 性格中的粗狂不羁。
您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看哪”开头,确定了全文的描写角度,即始终以一个导游者的旁观视角来铺叙建水城,使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强化训练专题(高考专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应先认真阅读文本,理解作者观点,再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B项,“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错误,强加因果。
原文是“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有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表述不准,原文是“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料”。
C项,“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于文无据,原文是“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
D项,“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错误,原文只是用城市的形成和演变作为例证,并没有说“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
故选A。
2. 【2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C项,“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错误,原文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并没有说哪个是主要原因。
故选C。
3. 【3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类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
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D项,由原文“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有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可知,ABC正确,由“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可知,D项不属于沿革地理。
故选D。
4. 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4题详解】本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
这类题首先要找到种差和属差,然后根据被定义对象辨别助词,突出被定义项的性质和特征,最后按照“……是……”的句式整合作答。
首先筛选出有效信息:“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
然后找到主谓宾,即历史地理学是学科。
再将有效信息整合,用“……是……”的句式作答。
5. 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②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③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思路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
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看段落中是否有分论点。
第一段,分析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第二段,以《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为例,介绍历史地理学,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
第三、四段,介绍沿革地理产生的原因和发展情况。
第五段,比较历史地理学与沿革地理的区别,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
第六段,论述了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发展过程和改革开放后的研究成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答案】6. B 【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破折号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求掌握破折号常见的几种作用,如表解释说明或补充说明,表语意的转折或转换,表声音的中断或停顿,表语意的跃进等,结合语境仔细辨析。
文本“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跳跃,前面内容写想起专卖门钉肉饼小店,后面写“去吃门钉肉饼”,前后内容形成语意的跳跃。
A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本草纲目》”是对“这部药学经典”的解释说明。
B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转折,前面写“再去看看他”,后面写“有什么看头啊”,前后内容形成语意的跳跃。
C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转折,“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与“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在语意上构成转折。
D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补充说明,“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通过增添修饰成分,用扩展的方式,对“一个人”进行补充说明。
故选B。
7. 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7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分析比喻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需要了解比喻的定义、常见类型、作用等,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常见类型有明喻暗喻借喻等。
作答时要审清题干要求,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
扣住题干中“比喻具有相似性”,明确本体和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可分析出“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从形状角度分析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可分析出“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从状态角度,扣住“黏稠”一词,分析车流与河水的相似性,“黏稠”本义指浓度大,不易流动,联系上文“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可分析出“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8. 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原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
②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
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
【8题详解】本题考查比较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同时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句式特点(长短句、整散句),词语(动词、形容词、修饰词等),观察顺序(高低、俯仰、先后等),结构作用(照应、铺垫)等,同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原句进行赏析,注意语言表达。
从强调的重点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重点在“一扫而光”,强调吃的结果;原句重点落在“又心满,又意足”,能更好的表达“我”吃完肉饼后心情的舒畅与满足,强调的是吃完的心情,更符合原文的逻辑。
从适用的位置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用来结束文段,语意未尽,似乎话还没说完,给人以结尾收束匆促之感;原句“又心满,又意足”,运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语意完整,适合做段落的结尾。
从语体风格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表达比较普通;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较口语化的文风更和谐。
9.【答案】(1)语句:①:修改为:“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快速增长”;(2)语句:③:修改为:“统计数据显示”或者“根据统计数据”;(3)语句:⑦:修改为:“截至目前”或者“截止到目前”;(4)语句:⑨:修改为:“16%人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①“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发生了快速增长”错,“发生了”与“快速增长”搭配不当,应改为“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快速增长”;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错,结构混乱,“根据”与“显示”句式杂糅,应去掉其一,应改为“统计数据显示”或者“根据统计数据”;⑦“截止目前”错,“截止”表示工作活动停止、结束,没有后续进展了,强调的是停止,根据文意是表达“到今天为止”,强调的是中间过程中的时间统计情况,应改为“截至目前”或者“截止到目前”;⑨“16%的人群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错,“16%”与“人群”搭配不当,应改为“16%的人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
10.【答案】示例:①2020年6月3日,②世界经济论坛宣布,③第51届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④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举行,⑤主题为“世界的复兴”。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
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
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
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
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概括时要注意时间、地点、事件,原文“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可概括出“2020年6月3日,世界经济论坛宣布”;“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可概括出“第51届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主题为‘世界的复兴’”;原文“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安全”,可概括出“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举行”高三语文强化训练专题(高考专题)(一)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1.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具体分析。
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