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政治大纲――清晰版

合集下载

2014年考研政治大纲各部分变动详解

2014年考研政治大纲各部分变动详解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新增考点6处第一章:新增考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新增考点“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新增考点“唯物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第三章:新增考点“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第四章:新增考点“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第八章:新增考点“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二)调整考点11处第二章:修改考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第三章:整合考点“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的功能”为“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第四章:修改考点“阶级斗争的作用”为“阶级斗争的根源和作用”第五章:拆分考点“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为“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整合考点“劳动力商品的特点”、“货币转化为资本”为“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修改考点“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为“资本积累的本质、源泉和后果”修改考点“资本循环”为“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修改考点“资本周转”为“资本周转及其速度”修改考点“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发生作用的制约因素”为“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调整考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成及本质”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成及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第七章:修改考点“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领导作用”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作用”(三)删除考点2处第三章:删除考点“认识的本质”第五章:删除考点“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的来说,毛中特第二至第五章变动较小,从第六章开始变动比较明显。

第一章新增两个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二章新增一个考点: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第六章有三处变动:(1)增加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2)增加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3)将原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删了,重新整合成一个新的知识点,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4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2014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2014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C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倡导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正确答案:ABC一、马哲一、新大纲马原部分的变化大体上说来,考研政治大纲的变化就是三个字:加、减、改。

2014年的考研政治大纲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增加了两个知识点,删除了两个知识点,修改了10个知识点。

我们详细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变化。

1. 增加的两个考点(1)辩证法部分增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2)认识论部分增加“自由与必然”。

2. 减少的两个考点(1)政治经济学部分删除“商品价值量的决定”;(2)删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3. 修改的十个考点(1)辩证法部分“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修改为“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2)认识论部分“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修改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3)“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修改为“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4)“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修改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5)唯物史观部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修改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构成及作用”;(6)“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修改为“阶级斗争的作用”;(7)“剩余价值的含义”修改为“剩余价值的实质”;(8)“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修改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9)“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生和确立。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整合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本质”;(10)“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及其后果”修改为“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二、应对政治考试新大纲已经发布,但考生完全可按照自己原定的计划进行复习。

9月至10月应该进入第二轮复习。

《2014考研政治大纲》和《大纲解析》增加或修订内容全

《2014考研政治大纲》和《大纲解析》增加或修订内容全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增加的内容】:一.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人类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二.唯物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十八大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意义,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这就深刻启示我们:不仅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把握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集中体现,而且要高度重视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既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又是有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思想,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都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特别是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更集中而具体地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义。

三.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其主要内容是: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仅提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且揭示了这种能动反映的基础和机制,这就是实践。

实践是主体—客体结构中的一种基本的功能关系,它表现为主体借助工具与客体发生实际的、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把主体和客体真正联系起来的中介。

2014考研政治大纲加本人详细解析——历史1

2014考研政治大纲加本人详细解析——历史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342—454,共计113 个考点)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本章内容可归结为8 大考点:(考点342—考点349)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342】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中国:经济——封建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政治——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社会结构——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宗族家长制。

文化思想——儒家思想世界: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海盗式的掠夺土地、财物;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欺诈性的贸易;贩卖奴隶。

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殖民剥削的主要形式:资本输出。

【343】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五口通商章程》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1858年中外《天津条约》(外国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开放台湾等10个通商口岸)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中国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1901年中外《辛丑条约》(可驻军;4.5亿两)中俄《瑷珲条约》(黑龙江以北60万)《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40万)共150多万《勘分西北界约记》(西北44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西北7万多)【344】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345】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主要任务——争取名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346】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1.人民群众:1841年三元里抗英(广州)——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1862 年太平军击毙法国侵华司令——普罗德;活捉“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思德;击伤美国人——华尔;1863年太平军打死“常捷军”——勒伯勒东。

第一时间解读2014年考研政治大纲——近现代史

第一时间解读2014年考研政治大纲——近现代史

第一时间解读2014年考研政治大纲——关于《纲要》“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的复习2014年考试大纲于今天正式颁布,对于原第三章内容“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有一个重要改动,即:2013年第三章共2节,2014年调整为3节,把2013年辛亥革命的失败调整为第三节,其标题变为:辛亥革命的失败,并且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单独作为一个知识点。

这节内容在复习时需要注意与此相关的以下几个问题: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随后,临时参议院决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至此,袁世凯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起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1)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阀们大力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

他们制定《暂行新刑律》、《戒严法》等一系列反动法令,剥夺《临时约法》规定给予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各种政治权利,任意逮捕、杀害革命党人和无辜民众。

1913年3月,袁世凯指使心腹收买刺客暗杀了宋教仁。

1913年7月至9月,又以武力镇压了南方7省国民党人的“二次革命”。

同年10月,在总统选举中,袁世凯指使军警、流氓包围国会,强迫议员投票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1914年5月,袁世凯公然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了一个《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

1915年5月,他基本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要求。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表接受帝位申令。

第二天,在中南海海文考研钻石卡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贺。

31日,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从1月1日到3月23日只当了83天皇帝就被迫取消帝制和洪宪年号。

1917年6月,前清官僚张勋率“辫子军”北上,拥废帝溥仪复辟,只12天就破产。

(2)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万学海文2014年考研政治理论课

万学海文2014年考研政治理论课

(五)资本 主义的形 成及其本 质
(六)资本 主义发展 的历史进 程 (七)社会 主义社会 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 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中的领导作用【调 6】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 社会的展望 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趋势 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 【增 5】 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 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调 4】
四、2014 年考研政治理论课“近现代史纲要”大纲变动一览
章节 (一)反 对外国侵 略的斗争 2013 年 1.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 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的斗争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农民斗争的意义和 局限 2.洋务运动的兴衰 洋务事业的兴办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及其失败 3.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武昌起义 封建帝制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 2014 年 1.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 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的斗争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调 1】 本章内容无变化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三)认识 世界和改 造世界 (四)人类 社会及其 发展规律 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2.真理与价值 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阶级斗争的作用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 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删 1】 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 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发挥作用的 制约因素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 主义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 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和 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领导作用 (八)共产 主义是人 类最崇高 的社会理 想 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 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 社会的展望 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趋势

2014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4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4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答案:考研政治真题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

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

"爱迪生之所以说",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做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做A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C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D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实践观点。

实践的形式包括生产劳动、科学实验以及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实验属于实践形式中的科学实验,是属于实践的一部分。

2、俄国早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

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

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C、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D、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之处。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3、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在生产。

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为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无法继续进行在生产而被迫倒闭。

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A.劳动补偿增值补偿实物补偿 D.增值补偿价值补偿 C.实物补偿劳动补偿 B.价值补偿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政治大纲解读:从2014思修法基大纲部分解读必背知识点

政治大纲解读:从2014思修法基大纲部分解读必背知识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单选、多选、分析)基本内容: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

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

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重大意义: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

第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二、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单选、多选、分析)(1)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指—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民族精神的内涵:第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第二,团结统一;第三,爱好和平;第四,勤劳勇敢;第五,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它既植根于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又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