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概论第17章 生产与增长
生产与增长经济学知识

生产与增长经济学知识1. 引言生产与增长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产出和增长的原因和机理。
它关注的是如何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增长,以及如何优化资源配置。
本文将介绍生产与增长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探讨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生产力与经济增长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能创造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提高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
生产与增长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提高生产力。
2.1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提高生产力的主要方式之一。
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创新、科技研究等途径实现。
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节约资源,并推动产业结构的变革。
2.2 教育与人力资本教育和人力资本是增加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和培训,劳动者可以提高自身的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的投资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收入水平,还可以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
3. 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资本积累是另一个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资本积累可以通过投资来实现,投资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促进经济的发展。
3.1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指的是长期投资,例如建设工厂、购买机械设备等。
流动资本则是指短期投资,例如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等。
固定资本的积累可以增加产能和生产效率,而流动资本的合理运用可以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和利用效率。
3.2 外部资本引进外部资本引进是加快资本积累的一种方式。
通过引进外资,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促进企业的发展。
同时,外资的引进还可以促进技术的转移和知识的共享,对提高生产力和推动经济增长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4.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人口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口的增长可以带来劳动力的增加,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并推动经济的发展。
4.1 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指的是劳动力人口的增加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劳动力人口的增加可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企业创新和技术进步,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4.2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则是一个与人口增长相关的挑战。
生产与增长经济学知识

生产与增长经济学知识引言生产与增长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本文将介绍生产与增长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其在现代经济中的意义和应用。
一、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生产与增长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描述了生产过程中输入要素与输出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
生产函数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表示,常见的形式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边际产出递减法则等。
二、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的理论体系。
其中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和增长率的决定因素。
常见的经济增长理论有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等。
三、人力资本与教育人力资本是指人们的教育、技能和培训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教育的质量和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四、技术进步与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
创新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它包括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等。
技术进步和创新对企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有重要影响。
经济增长可以带来收入的增加和财富的积累,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可能加大。
因此,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六、政府的作用与经济增长政府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为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政府还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经济发展和增长。
七、生产与增长经济学的应用生产与增长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现代经济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政府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提高社会福利和财富创造能力。
生产与增长经济学也对企业和个人决策有重要指导作用,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经济学:_25(生产与增长)

生产函数
规模收益不变的生产函数有一个令人感兴趣 的含义.
设x = 1/L,
Y/ L = A F(1, K/ L, H/ L, N/ L)
这里:
Y/L = 每个工人的产量 K/L = 每个工人的物质资本 H/L = 每个工人的人力资本 N/L = 每个工人的自然资源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4、考察一国的政策如何影响其生产 率增长: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
政府可以做许多事去提高生产率和生 活水平.(反例:非洲经济P144)
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地区也如此。 (正面例子: 中国经济-三大区域;温州经济)
70/ 7 = 10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如果GDP增长率为2%,35年翻一番,美国 如果GDP增长率为10%,7年翻一番,上海 一个世纪的时间,2%的增速,可使GDP增长到原来的 8倍。10%的增速,可使GDP增长到原来的210倍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储蓄和投资的重要性
提高未来生产率的一种方法是把更多 现期资源投资于资本的生产.
Harcourt, Inc. items and derived items copyright © 2001 by Harcourt, Inc.
第17讲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经济学第17讲 生产相对过剩的金融危机
1
主要内容
一、生产相对过剩——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二、“第二次经济紧缩”——金融危机进程 三、Minsky’s 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 四、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停滞、金融化
4
一、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次贷危机是指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业违约剧增、 信用紧缩问题而于2007年夏季开始引发的国际金 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
时间表
2007年7月全球最大的抵押证券承销商之一,美国 最大的抵押证券交易商,国债、市政债券和公司债券 交易商,对冲基金管理人Bear Stearns被房屋抵押 贷款债券过渡投机所困
2 损失
全美50个州中41个预算短缺。2008年12月 ,加州州长施瓦辛格正式宣布加州进入财政紧 急状态——2008-2009财年预算方案显示, 加州本财年的预算赤字高达112亿美元;预计 未来18个月内将增至280亿美元。
消费水平破纪录下降。2008年10月7日,美 联储报告全美消费信贷8月份按年率计算下降 3.7%,是1998年1月以来的首次下降
2 损失
从2007年9月到2008年3月,8个月中全球蒸 发的资产总额达到了50万亿美元,其中美国股 票市场蒸发了7万亿美元、住宅市场蒸发了6万 亿美元。到2009年3月,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之 后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已经跌倒1966年的水 平
失业迅速增加。美劳工部统计,2008年年8月 全美失业率从2007年的4.7%上升到6.1% CNN报道,大幅度增加的申领失业福利金的人 数使美国各州失业补助基金穷于应付,2009年 至少将有包括纽约在内的10个州面临基金用尽
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
大学经济学通论经济增长与波动课件

3.中性型技术进步
如果技术进步的结果是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量
的变化相同,这样的技术进步就被称为中性型的技
术进步。
大学经济学通论——经济增
长与波动课件
K F
E
O
图 8-3
L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大学经济学通论——经济增 长与波动课件
K
K
F E
F
O
L
图 8-4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E
O
L
图 8-5 中立型技术进步
学习目的
掌握经济增长的含义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 关系; 理解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尤其是技术进 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及其类型; 了解各种经济周期理论。
大学经济学通论——经济增 长与波动课件
第一节 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 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四、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
(一)物质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 一国下一时期的GDP或GNP能够增加多少,不仅
取决于追加投资量,还取决于资本产出比。 资本产出比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所需要增
加的资本数量。
大学经济学通论——经济增 长与波动课件
(二)人力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 1.人力资本及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以及健康 计划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未来获得 更高的资本产出水平或投资收益。 2.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 用于教育的支出; 用于保健的支出; 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 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
大学经济学通论——经济增 长与波动课件
(二)技术进步的分类
1.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经济学概论知识点

经济学概论知识点1.经济学的定义和范畴: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产生和利用稀缺资源的科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主要分支。
2.供需理论:供需理论是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之一,它解释了市场上商品和劳动的定价是如何决定的。
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影响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3.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它研究的是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行为对总体效益的影响。
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是决定个人和企业行为的重要因素。
4.生产与成本:生产与成本是研究企业如何生产产品以及生产成本如何形成的经济学理论。
生产函数、边际产品、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这一领域的重要概念。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研究市场中企业的数量、产品的差异以及企业间的竞争程度。
熟知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导致经济效果的偏离。
其中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和市场势力等问题。
7.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测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和结构的方法。
其中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投资和消费等指标。
8.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活动的长期趋势和速度。
经济发展则涉及到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包括人口增长、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问题。
9.货币与通货膨胀:货币是经济活动中广泛使用的交换媒介。
通货膨胀则是指货币供给过度增加导致价格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和货币政策是与之相关的关键概念。
10.国际贸易与全球化:国际贸易研究不同国家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
全球化则是指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移民等活动日益加深的现象。
比较优势、关税与贸易壁垒、汇率和贸易政策是研究这一领域的重要概念。
以上只是经济学概论中的一部分知识点,经济学作为一门复杂而深入的学科,还有更多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需要学习和掌握。
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可以进一步学习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更深入的专业课程来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
经济学原理(第三版)课件: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时期
1890-2003 1900-2003 1900-2003 1900-2003 1870-2003 1870-2003 1870-2003 1900-2003 1870-2003
期初人均真实 GDP(美元)
1280 663 987 610 1859 2022 3412 575 4094
期末人均真实 GDP(美元)
数。这三个指标分别反映了人的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
➢ 英国经济学家罗伊·哈罗德和英国经济学教授埃夫赛·多马各自独立 地提出了一个说明经济动态均衡增长的条件和途径的模型。后人将这两 个模型合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
➢ 基本假设:
◦ 1.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即不存在技术进步。 ◦ 2.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这种产品既可以作为消费品, 又可以作为资本品。 ◦ 3.生产要素只包括资本K 和劳动L, 且生产过程中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固定不变, 即资本和劳
➢ 1925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资本主义社会有一种为期50~60 年,平均长度为54年左右的长期波动,即长周期。
(四)库兹涅茨周期:另一种长周期
➢ 由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于1930年提出的,认为这种周期的长度为 15~25年之间,平均长度为20年。
(五)熊彼特周期:一种综合
➢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39年对朱格拉周期、基钦周期和康德拉
(二)内生因素理论 ➢ 内生因素理论认为,影响经济周期的是经济制度本身以内的诸因素,即在
经济体系内寻找经济周期的机制。 ➢ 1. 纯货币理论
◦ 纯货币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一种纯货币现象,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直接 决定了名义国民收入的波动。
➢ 2. 消费不足理论
何维达《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经济增长理论)【圣才出品】

第17章经济增长理论17.1 复习笔记考点一:经济增长:一般概述(见表17-1)★★表17-1 经济增长:一般概述考点二:经济增长的前提、源泉与核算(见表17-2)★★★★表17-2 经济增长的前提、源泉与核算考点三:哈罗德-多马模型★★★1.哈罗德模型(见表17-3)表17-3 哈罗德模型2.多马模型(1)假定:社会原本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且储蓄率不变。
(2)公式推导:①投资的进行使社会资本存量增加,也就使社会生产能力,即供给能力有所提高,用公式表示为:ΔY s=I·δ其中,ΔY s表示总供给的增加,I表示投资,δ表示资本既定的平均生产率。
②扩大投资会使社会总需求增加,消化社会上增加的生产能力,且乘数的作用使总需求增加的数量是投资增量的若干倍。
用公式表示为:ΔY D=ΔI/s其中,ΔY D表示总需求的增加,ΔI表示投资的增加,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
③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即I·δ=ΔI/s,变形得:ΔI/I=s·δ,得到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
考点四:新古典增长模型★★★★★1.基本假设(1)在生产过程中只使用资本与劳动两种要素,生产一种产品。
(2)在生产过程中,规模的变化不会对生产成本造成任何影响,即规模收益报酬不变。
(3)生产所使用的资本与劳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即资本与劳动的配合比率可以发生变化。
(4)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着资本折旧。
2.基本公式及含义在上述假定条件下,推导出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是:()=-k sf k nk其中,k表示人均资本;n表示人口增长率;nk为按既定的资本、劳动比例为新增劳动力配备的资本,被称为资本广化;k0代表人均资本的增加量,称为资本深化(即意味着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sf(k)为社会的人均储蓄。
因此,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式又可表述为:资本深化=人均储蓄(投资)-资本广化3.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在增长文献中,稳态是指包括资本存量和产出在内的有关内生变量将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一种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中国家并不注定永远贫穷–比如,新加坡的
收入在1960年时很低,但现在却相当高
发达国家并不能保证它们将来也是“发达国家”:
它们可能被一些目前不如它们富裕,但经济快速 增长的国家所超过
生产与增长
7
世界各国的收入与经济增长
问题:
为什么一些国家比另一些国家要富裕?
为什么一些国家经济快速增长而另一些国家则处
生产与增长
34
研究与开发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技术进步是长期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 其中一个原因是知识是公共物品:思想可以免费
分享,从而提高生产率
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 专利法 对私人R&D部门的税收激励或直接的资助 对大学基础研究的资助
的 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由额外一单位资本得到的 产量减少......
生产与增长
22
生产函数与收益递减
当经济的资本水平 每个工人的产 低时,增加的一单 量 位资本引起产量大 (生产率) 幅度增加
Y/L
当经济的资本水平 高时,增加的一单 位资本引起产量小 幅度增加
K/L 每个工人的资本
生产与增长
23
追赶效应:开始时贫穷的国家倾向于比开始时富裕的
于贫穷陷阱之中?
怎样的政策能够帮助提高经济增长率和长期生活
水平?
生产与增长
8
生产率
第一章中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这种能力取决于生产率(productivity):每单位劳
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
Y = 真实GDP = 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数量
事实1: 世界各国的 生活水平有 着巨大差别
生产与增长
5
世界各国的收 入与经济增长
中国 新加坡 日本 西班牙 印度 以色列 美国 加拿大 哥伦比亚 新西兰 菲律宾 阿根廷 沙特阿拉伯 卢旺达 海地
人均GDP: 2005 $6,572 29,921 30,821 26,125 3,486 25,670 41,854 32,886 7,769 22,511 4,920 14,421 14,729 1,333 1,836
外向型政策
(比如取消对贸易或国外投资的限制)
促进世界经济的融合
生产与增长
33
自由贸易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都变得更好 贸易与发明新技术有相似的作用—它可以提高生
产率和生活水平
实行内向型政策的国家一般都不能促进经济增长
比如20世纪的阿根廷
实行外向型政策的国家通常都取得成功 比如1960年以后的韩国,新加坡和台湾
如果人们担心他们的资产会被罪犯偷走(政治稳定)
或被腐败的政府没收(产权稳定),那么投资包括海 外投资就会减少,经济的运行便会更缺乏效率
结果:低生活水平
经济稳定,有效率以及健康增长需要拥有有效的
法院体系,稳定的宪法和忠诚的政府官员
生产与增长
32
自由贸易
内向型政策
(比如关税, 对国外投资的限制) 目的在于通过避免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相互交易来 提高国内生活水平
生产与增长
36
人口增长
2. 稀释了资本存量
更多的人口= 更多劳动力L= 降低K/L
= 更低的生产率和生活水平
人力资本也类似:
快速的人口增长 = 更多小孩 = 教育体系负担更重
在高人口增长的国家,教育成就往往很低
产物品与劳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
技术进步并不仅仅意味着更快的计算机,更清晰
的电视,或者更小的手机
它意味着能提高生产率的一切高级知识(使社会从
已有的资源中得到更多的产出) 比如亨利· 福特和生产线
生产与增长
14
技术知识与人力资本
技术知识是指社会对如何生产物品和劳务的理解
人力资本源于人们为获得这种知识所做的努力
教育有重要的作用:在美国每一年学校教育使人
的工资增加平均10%左右
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也有一个现在与未来的权衡
取舍:
在学校学习一年需要牺牲现在一年的工资来换取以
后更高的工资
生产与增长
28
健康与营养
使人口更健康的支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更
健康的工人生产率更高
在营养极度缺乏的国家,提高热量的摄入会增加工
L = 劳动数量 因此生产率 = Y/L (人均产出)
生产与增长
9
为什么生产率如此重要
当一个国家的工人的生产率很高,那它的真实
GDP和收入都会很高
如果生产率快速增长,那么生活水平也会提高很
快
那么什么决定了生产率及其增长率?
生产与增长
10
人均物质资本
复习:用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
以生产出更多的Y N/L的增加会导致Y/L的增加
一些国家很富裕是因为它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比如沙特阿拉伯有大量的石油)
但国家并不需要有大量的自然资源才能使自己富裕
(比如日本进口它所需的自然资源)
生产与增长
13
技术知识
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 knowledge):社会对生
称为[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用K表示
K/L = 人均资本
如果普通工人有更多的资本(机器,设备等),
那么生产率会更高
就是说:K/L的增加导致Y/L的增加
生产与增长
11
人均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
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用H表示
d. 限制进口来保护国内产业
e. 允许自由贸易
19
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
接下来我们转向公共政策,看看哪 些政策可以促进生产率的长期增长 和提高生活水平
生产与增长
20
储蓄和投资
我们可以通过投资来增加资本,以提高生产率
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把更多资源用于生产资本就
要求把较少资源用于生产现期消费的物品与劳务
资源行使权利的能力
生产与增长
30
产权和政治稳定
在许多不发达国家,司法制度不能很好地运行: 合同很难得到实施 欺诈,腐败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在一些国家,企业为了获得许可必须贿赂政府官
员
政治的不稳定性(比如经常性的政变)使得产权
在未来是否能得到保护很值得怀疑
生产与增长
31
产权和政治稳定
国家增长更快的特征。
Y/L
富裕国家的增 长
贫穷国家的增 长
贫穷国家从 这里开始
生产与增长
K/L
富裕国家从这里开始
24追赶效应的例子 从 Nhomakorabea960年到1990年,美国和韩国用于投资的GDP
份额相似,因此你会预期它们有相似的增长表现
但韩国的经济增长率 > 6%,而美国只有2% 解释: 追赶效应
人均GDP : 预期寿命: 成人识字率:
$11,410 76 岁 92%
一个马里普通家庭及其所有财产,发展中国家
人均GDP : 预期寿命: 成人识字率:
$1,130 50 岁 46%
世界各国的收 入与经济增长
中国 新加坡 日本 西班牙 印度 以色列 美国 加拿大 哥伦比亚 新西兰 菲律宾 阿根廷 沙特阿拉伯 卢旺达 海地
世界各国生活水平和经济增长率处于什么样的状况?
为什么生产率对于生活水平如此重要?
什么决定生产率及其增长? 公共政策怎样影响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
1
一个英国普通家庭及其所有财产,发达国家
人均GDP : 预期寿命: 成人识字率:
$35,580 79 岁 99%
一个墨西哥普通家庭及其所有财产,中等收入国家
1960年,韩国的K/L远小于美国,因此韩国增长 更快
生产与增长
25
来自国外的投资
为了提高K/L,由此来增加生产率、工资和生活水
平,政府可以通过鼓励:
外国直接投资(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外国实体拥有并经营的资本投资(比如工厂)
外国有价证券投资:
用外国货币筹资,但由国内居民经营的投资
两者对于生产率都很重要
生产与增长
15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是描述投入量与
产出量之间关系的图表或等式:
Y = A· F(L, K, H, N)
F( ) –是一个表示投入如何结合起来以生产产出的 函数 “A” – 技术水平
“A”乘以F( ),因此技术进步( “A”的增加)
这些投资的一部分收益会流回提供资金的国家
生产与增长
26
来自国外的投资
对那些没有足够的储蓄为投资项目融资的贫困国
家而言,来自国外的投资对它们相当有利
来自国外的投资也是穷国学习富国开发并运用先
进技术的一种方式
生产与增长
27
教育
政府可以通过发展教育来提高生产率 –人力资本
投资 (H)
公立学校,大学补贴贷款
经济增长率: 1960-2005年 5.8% 5.4% 3.8% 3.2% 2.7% 2.7% 2.2% 2.1% 1.8% 1.4% 1.4% 1.0% 0.8% 0.3% –1.2%
事实 2: 世界各国的 经济增长率 有很大差别
生产与增长
6
世界各国的收入与经济增长
由于经济增长率不同,各国的收入排名随时间而不 断变化:
这个等式表示生产率(人均产出)取决于: 技术水平(A) 人均物质资本 人均人力资本 人均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