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十四章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同步测试(无答案)
2018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4.1《生物的命名和分类》ppt课件2

4.对植物物进行分类(5分钟)a处理:请 学生介绍已知植物的一些特征,然后提问, 你能将下列这些植物分类吗? 具体操作和刚才动物分类基本相同
5、分组模拟对生物标本室里的各种生物进行分 类(10分钟)a.处理:发出请求:生物标本室 里的脊椎动物标本弄乱了,你能根据这些动物 或植物的特征重新分类整理吗?【呈现】PPT 展示各种生物的图片,请学生小组讨论,有根 据的分类好。b.优点: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亲身体验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发展了学 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也是对学生热 爱生物的一种情感教育。
2、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部分需要3分钟)
3、对脊椎动物进行分类(这部分需要10分钟)
用图片呈现的方式,让学生对动物有直观的了解,然后 根据特征来分类。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填写书119页表格, 得出结论。)邀请:你愿意帮这些动物进行分类 吗?哪些是鱼类?为什么?(组织学生利用写好 的刚才那些动物名称的磁性贴,贴在黑板上。) 同理,哪些是鸟类,两栖类,哺乳类等等,让学 生来合理分类并说出理由。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 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拟定了下 列几个教学目标:1、知道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 无脊椎动物。2、生物分类的七个阶层。3、知道 脊椎动物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 乳类,以及各类的主要特征。4、知道植物的分 类。5尝试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发展学生 的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6、通过模拟对生 物标本室里各种动物标本的观察归类,培养学生 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的思想,我大胆的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了 “课前观察——课堂活动--------课后参观”的新型 模式。我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手段,充分利 用学校现有的标本资源,采用了观察法、演示法、 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设计一 个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探求知 识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 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 式教学理念。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例如:章鱼、鳄鱼、鲍鱼、杜鹃
生物的学名
十八世纪 林奈 创制
双名法
确保物种名字不相混淆 国际通用
学名
用斜体拉丁文表示 组成:属名+种名 属名是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种名是形容词,表示主要特征或 产地 例如:红头啄木鸟
Melanerps erythrocephalus
红头啄木鸟学名的由來
同名异物
不同的生物叫同一 个名字的现象,我们 叫做同名异物。
画眉
话梅
他們都不是鱼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章鱼
软体动物
鳄鱼
爬行动物
鲍鱼
软体动物
俗名的缺点
地区或语言不同,同一种生物会有 不同的名字。
例如:驼鹿/四不像/麋鹿 山芋/红薯/地瓜 马铃薯/土豆/ 洋芋(四川话) / potato (英语)/patata (西班牙语) / Kartoffeln(德语) 西红柿/番茄
生物的命名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发现的生物大 约有200万种,每年还有很多生物被发现, 如果我们想了解他们,我们又该如何去 查找呢?
你说得出來下列
生物 的 名字吗?
生物的俗名
人们习惯使用的名 称通常叫做俗名。
同一种生物可能会 有不同的俗名,我们把 这种现象叫同物异名。
他们分属2个种类
杜鹃(花)
杜鹃(鸟)
莫氏樹蛙
4. Rhacophorus robustus
褐樹蛙
问题讨论:
人们平时喜欢用俗名 而不用学名,为什么?
The end
Prunus mume
Passer ammodendri
Prunus persica
Pica pica
啄木鸟
苏科版七下14.1生物的命名和分类1

请认真阅读115页内容,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完成下列问题:
1、学名是唯一的,林奈提出了,学名由和两部分组成。
2、种名用斜体拉丁文的小写书写,表示的是该的进步?
4、比较人姓名和生物的学名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疑难点拨:
四、达标检测:
1、请从书中查阅出土豆的学名,并写出你所熟知的俗名。
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1导学案
学习
目标
1.说出生物命名的重要性。
2.能说出俗名和学名的由来,知道俗名和学名的差异。
3.识别生物的俗名和学名。
重点
生物学名的含义。
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
1、学生阅读课本114页内容,熟悉生物的俗名并能说出多种生物的俗名.
2、说出俗名的优点和缺点。
2、双名法由科学家提出,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第二个种名要。
五、学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苏科版七下14.1生物的命名和分类3

有根的是:有假根的是:
③请确定海带、藓、蕨的种类海带、藓、蕨。
6.种子植物:
①观察有种子的植物有无果皮包被.有果皮包被的有和。
无果皮包被的是,属于植物。
②观察有果皮包被的植物的叶片,是网状脉,是平行脉。
③双子叶植物是网状脉,单子叶植物是平行脉,则桃是小麦。
7.请同学们将上述植物所属类群按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
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3导学案
学习
目标
1、了解生物分类的概念及依据。
2、尝试对植物和动物根据其结构特征进行分类。
3、列举植物5大类群和脊椎动物的类群。
重点
通过分类活动来学习生物的分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118-119页内容,自主学习动物的分类
1.将以上11种动物根据有无脊椎分成两类?
④铁线蕨D、裸子植物d、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
⑤葫芦藓E、蕨类植物e、具根、茎、叶,孢子繁殖
4.将下列动物按要求分类。
①豹②鹰③猩猩④蟾蜍⑤鳄鱼⑥青蛙⑦鲨鱼⑧蚊子⑨沙蚕
⑴将上述动物分成两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在横线上写出每动物的名称:
AB
⑵将上述动物继续分类,将分类名称填入下图中横线上动物。
五、学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脊椎动物有:
无脊椎动物有:
2.尝试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下属的动物再进行细化分类。
3.确定以上15种动物在生物分类学上分别属于什么动物类群?
阅读课本119-120页内容,自主学习植物的分类
4.区分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
根据有无种子将120页植物分成两类
有种子:无种子: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4章 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学案2(无答案) 苏科版

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学习目标】1.说出分类系统的七个阶层,知道现金生物学家所用的分类阶层系统。
2.说出七个分类系统的关系和“种”在分类阶层种的生物学意义。
3.说出可被当做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知道当今生物学家用来分类的最重要的依据。
4.观察不同生物在各分类单位的位置,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
5. 尝试根据生物的一定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重难点】:分类系统的七个阶层及“种”的生物学意义【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到超市买东西时,你很容易找到自己想买的东西,这是因为管理人员对商品进行了怎样的处理;在我们的家园——地球上,生活着数以百万计的生物,如果不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那么学校、交流和研究会很困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一:尝试分类【识记】1. 尝试对下图中的生物进行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分类并回答问题:(1)依据生物的形态特征: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不好分。
(2)依据生物的生存环境:水中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地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中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处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可食用: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可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观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帮助消灭虫害:______________使人致病:____________________(4)经过上面的尝试,请你谈谈三种分类方法存在什么不科学不严谨的地方?各种分类标准有什么优缺点?活动二、科学的分类【识记】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把生物分为七个阶层是等不同等级,这是目前采用的生物分类系统的7个主要等级。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案5(新版)苏科版

第一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四册教材的开篇语——《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简单、必要的生物分类是十分有用的,这也能够培养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更严谨的科学态度。
同时,生物的命名和分类也是本章节《生物的多样性》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对后面知识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设计思想:本章内容以概念为主,不容易记忆和理解。
因此选区大量资料作为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己对生物进行分类,也可以考核学生的理解情况。
三、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让学生知道生物命名的正确方法,理解命名的意义(2) 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3) 让学生知道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以及生物五界的名称2. 能力目标:(1) 通过对几种常见动植物的分类,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归类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对生物命名和分类工作严肃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四、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 重点: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以及生物五界的名称解决方法:用举例说明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2. 难点:生物命名的正确方法,理解命名的意义解决方法: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五、 教学媒体:1. 圆白菜的图片2. 超市地图3. 各种生物的图片六、 板书设计第十四章生物的多样性第一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一、生物的命名二名法 = 属名 + 种名二、生物的分类1. 分类依据: 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亲缘关系2. 等级单位: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灵长目 人科 人属 人高低三、生物分类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植物界、动物界七、 教学过程附录1:人为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人为分类法:是人们从自身需要出发,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习性、生态或经济用途等方面进行分类,不考虑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似程度和亲缘关系。
例如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和沙生生物。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5.14.1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1

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2课时)【教材分析】关于本节内容,教材首先是从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等经验入手说明分类的必要性,自然地引导学生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教材安排了2项分类活动,意在让学生在“尝试分类”活动中意识到日常分类的不完善、不科学,同时认识到科学分类的必要性;在“科学分类”活动中,认识到科学分类的目的、等级和标准等重要概念的理论,领会科学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等级的意义,形成和理解本节的重要概念。
信息库中李时珍在生物分类科学方面的成就介绍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情分析】经过第14章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1课时的学习,学生对于生物的俗名和学名之间的区别已经有所了解,并且知道了科学的命名方法,也可以说出科学命名的重要性,从科学命名过渡到科学的分类,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生物的分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可以从生物的生活环境、和人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类。
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分类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随时都可以看到分类的存在,但是对于如何将生物进行科学的分类却是不清楚的,当提出如何更加科学的将生物分类时,可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本节重要概念的教学。
【学习目标】1.说出可作为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知道当今生物学家用来科学分类的重要的依据(知识目标)2.说出分类系统的七个阶层,知道现今生物学家所用的分类阶层系统(知识目标)3.通过尝试根据生物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活动,培养各种分类方法的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目标)4.对生物分类产生兴趣并乐意学习和运用分类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分类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重难点】1.说出生物的科学分类方法和分类的七个等级2.确定科学分类所依据的主要特征【学习方法】小组讨论法、调查法【学习流程】开始【学习进程】小组活动小组活动:自主阅读并讨论完成科学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等级设置四种非常相似的生物进行分类总结生物分类的角度并表达每个小组的分类结果尝试生物进行分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小组活动:学以致用,对四种生物进行辨析亲缘关系。
江苏省七年级生物下册 14.1生物的命名和分类课件(新版)苏科版

2.哪几种红生物字之部间分的亲缘关系较近?
虎和狮亲缘关系近,家猫和豹猫亲缘关系近; 因为它们的属名一样,应属同一属。
生物的分类
一、尝试分类:
二、科学的分类(阅读P113)
1.生物科学家根据生物的 特和征他们之间_____的相不似同程,度
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目前采用的生物分类
2.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的数量有什 么变化?所包含的共同特征是增多还是减少?亲缘关系 变化如何?
分类等级特点: 等级大,包含生物种类多,共同点少,亲缘远; 等级小,包含生物种类少,共同点多,亲缘近。
三、给动物分类:(阅读P114-
11.1科5学)家把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 脊椎-动--物--身体里
哺乳类 脊椎 鸟类 动物 爬行类
两栖类 无脊椎 鱼类
动物 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植物
蕨类植物
孢子植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高等 低等 高等 低等
睡莲
莲
王莲
梅:Prunus mume
麻雀:Passer ammodendri
桃:Prunus persica 喜鹊:Pica pica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2.“双名法”是何时、由哪个国家的科学家提出的?有 什么意义?
3.“双名法”命名的方法是什么?
生物的学名 1.国际通用的一种科学的生物命名法为
双名。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一、单选题
1.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的依据是()
A. 用途
B. 生活环境
C. 个人爱好
D. 形态结构
2.下列生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 蝙蝠与鲸
B. 家兔与蝗虫
C. 蛇与鼠
D. 金鱼与蟾蜍
3.下列哪类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最广?()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衣藻、草履虫都是单细胞植物
B.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
C. 蕨类有茎叶的分化,但无根
D. 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5.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 界
B. 纲
C. 属
D. 种
6.下列归类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A. 小麦、虾、鹰为陆生生物
B. 玉米、水稻、大豆为农作物
C. 猪、鸭、虎为家畜
D. 螃蟹、紫菜、鸵鸟为水生生物
7.下列有关动物形态结构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B. 线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细长都是寄生生活的
C. 蚯蚓的体表有黏液有利于进行呼吸
D. 软体动物的体表有外套膜,大都有贝壳
8.如果在分类单位上增加“亚科”那么该单位所处的位置应该是()
A. 门与纲之间
B. 纲与目之间
C. 目与科之间
D. 科与属之间
9.根据林奈创立的生物命名法,按由大到小的关系排列的分类单位是()
A. 界、门、纲、目、属、科、种
B. 界、门、纲、目、种、属、科
C. 界、门、纲、目、科、属、种
D. 界、门、目、纲、科、属、种
10.在我国辽宁发现了一种植物化石,命名为“李氏果”,经科学家研究判断“李氏果”是被子植物,那么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 能产生种子
B. 有根、茎、叶的分化
C. 茎的结构中有木质部和韧皮部
D. 能结出果实
11.从生物在分类上的位置,可以了解生物间的()关系
A. 生存环境
B. 习性
C. 外形
D. 亲缘
12.小亮调查完九龙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调查到的生物分成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类。
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A. 形态结构
B. 生活环境
C. 个体大小
D. 生物用途
13.我国特有的动、植物中,如果将银杉和珙桐分成一类,将金丝猴、中华鲟和朱鹮分成一类,这样进行划分的分类等级单位是()
A. 种
B. 科
C. 属
D. 界
14.王红将社区生活的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她的分类依据是( )
A. 生物的运动方式
B. 生物的形态结构
C. 生物的营养方式
D. 对刺激的反应程度
15.(2019•阜阳)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最高单位分别是()
A. 属和界
B. 种和界
C. 界和种
D. 纲和界
16.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 ( )
A. 界、种、目、纲、科、属、门
B. 界、门、纲、目、科、属、种
C. 纲、门、界、目、科、属、种
D. 种、门、科、属、界、目、纲
17.分类单位的等级与包括生物共同特征及种类和数量间的关系是()
A. 等级高,共同特征少,种类数量少
B. 等级低,共同特征少,种类数量多
C. 等级低,共同特征多,种类数量少
D. 等级高,共同特征多,种类数量多
18.目前采用的生物分类系统主要有七个阶层,位于纲和科之间的阶层是( )
A. 种
B. 门
C. 目
D. 属
19. 下列关于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蚯蚓、泥鳅和蜗牛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B. 鸟类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关节构成
C. 大脑发达、胎生、哺乳等特点使哺乳动物成为生物圈中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
D. 生物圈中的各种动物都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20.分类学家们将地球上生物所有的生物按大小和从属关系可排列成()等分类单位。
A. 种、属、科、目、纲、门、界
B. 门、界、纲、目、科、属、种
C. 界、门、纲、目、科、属、种
D. 界、门、纲、科、目、属、种
二、非选择题
21.下面是同学们熟悉的动物和植物,请根据索引鉴别分类,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1)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体表有外骨骼的是________ .
(2)体表被覆羽毛的是________ .
(3)体表被毛,与F都属于恒温动物,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________.
(4)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的是________ .
(5)属于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有了根、茎、叶的分化的是________ .
(6)属于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的是________ .
(7)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A. 界
B. 门
C. 科
D. 种
22.如表是五种动物的结构特征,请完成表中的相关内容。
动物呼吸器官动物种类体温皮肤覆盖物
青蛙幼体用鳃呼吸两栖类②无
成体主要用肺呼吸,①可以辅助呼吸
鱼③鱼类不恒定大多长有鳞片
狗肺④恒定体表被毛
鸡肺,用⑤辅助呼吸鸟类恒定体表被覆羽毛
蜥蜴肺爬行类不恒定角质的鳞片或⑥
(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出相应的答案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2)如表中这五种生物按照生物分类,可以同属于一类,因为它们都是________动物.
(3)生物分类的等级主要有________个,其中分类单位最大的是________.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________.
23.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其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下面是其中的四种动物,回答后面提出的问题:
(1)按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分类,这四种动物体内都有________,称之为脊椎动物.
(2)蛇的生殖和发育已经________,所以它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
(3)马与狗的牙齿都出现分化,由于食性不同,狗的________相对发达.
(4)鸡的________与马和狗的前肢属于同源器官.
(5)人们根据自己的________,对野生动物进行长期的选择,便形成了现在饲养的各种动物.
24.请依据下表中的生物分类等级,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种属科目纲门界
小麦小麦禾本禾本单子叶植物种子植物植物
满江红满江红满江红槐叶萍真蕨蕨类植物植物
陆地棉棉锦葵锦葵双子叶植物种子植物植物
水稻稻禾本禾本单子叶植物种子植物植物
虎鲨虎鲨虎鲨虎鲨鱼脊索动物动物
貓貓貓食肉哺乳脊索动物动物
黑斑蛙蛙蛙无尾目两栖脊索动物动物
利氏壁蜥壁蜥正蜥有鳞目爬行脊索动物动物
东北虎貓貓食肉哺乳脊索动物动物
(1)上述植物中,与其它几种植物亲缘关系最远的是________ ,它们所处的相同分类等级是________ ;上述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_ ,它们同属的最小分类等级为________ .上述事实说明,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与生物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
(2)如果在某一地层中发现了利氏壁蜥的化石,则该地层中一定会找到________ 的动物化石.
(3)东北虎是一个正在处于濒临灭绝的物种,保护东北虎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 .保护东北虎在自然界的存在,实质上是保护了________ 的多样性.
(4)对生物进行分类,有利于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主要以
________ 为依据,而对动物进行分类时,还要依据________ .
25.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方法,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物分类主要的依据是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________ .
(2)请将甲图中A、B、C、E、F等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3)甲图所示植物中,用种子繁殖的植物是________ ;乙图所示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4)青蛙等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 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用________ 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