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第十单元检测卷
2024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同步检测试卷及答案

四 聪明的你,答一答。(共40分)
1.下面是某街道小区分布平面图的一部分,请分别填写外卖员 李叔叔和刘叔叔的送餐路线。(12分)
(北)
(西南)
李叔叔:万和小区 宁和园
枣园东里
康居
(西)
园
阳光公寓
(东)
(西南)
刘叔叔:阳光公寓 康居园
首府花园
长虹
(南)
新寓
万和小区
点拨:注意观测点的变化,如李叔叔从宁和园向北走到达枣 园东里,是以宁和园为观测点,从枣园东里向西南方向走到 达康居园,是以枣园东里为观测点。
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第 1 单元 位置与方
向(一)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10分
一 认真审题,填一填。(每空1分,共17分)
1.成语“四面八方”指的是东、南、( 西 )、( 北 )和东 南、( 东北 )、西南、( 西北 )。
2.【跨学科】庭前时有( 东 )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填 “东”“西”“南”或“北”) 点拨:后半句“杨柳千条尽向西”的意思是千万条杨柳随风 全都向西飘摆,因此风是由东向西吹,叫东风。
南
北
南 左
点拨:(1)南和北是相对的,黑色指针指向北面,则白色指针 指向南面。(2)我国地处北半球,所以南面阳光充足,年轮较 疏,北面阳光不足,年轮较密。(3)北极星在天空的北部,所 以面对北极星说明面朝北,背朝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5.中国象棋有条规则:马走日,象走田。右面棋局中“马”要 吃掉对方的“兵”,应该向( 东南 )方向走,“象”要吃 掉对方的“兵”,应该向( 东北 )方向走。
3.下面是满庭芳园某单元的地下车位图,请按要求完成下面 各题。
(1)爸爸下班回家从南边入口进入停车场,在如图中标出东、
【三套试卷】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10)

期末单元检测卷(附答案解析)(2)1、圆的周长增加至原来的3倍,它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A、9倍B、8倍C、7倍D、6倍2、上面数轴上,在10与40之间距离10的2/5处的数是()A、6B、8C、12D、223、某个国家,每4秒钟就有一个人出生,每10秒就有一个人死亡。
从这一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说明该国人口增加一人需要的时间是()秒?4、一项工作甲单独完成需要10天,乙单独完成需要15天,两个人共同完成则需要的天数是()A、8天B、7天C、6天D、5天5、小鲸鱼说:“妈妈,我到您现在这么大时,您就31岁啦!”大鲸鱼说:“我像你这么大年龄时,你只有1岁。
”请问小鲸鱼现在几岁?11岁解:设小鲸鱼的年龄为x岁,大鲸鱼的年龄为y岁。
y+(y-x)=31x-(y-x)=1解得x=11,y=21,小鲸鱼现在11岁6、一列长100米的火车经过一座长15米的铁桥,火车每秒行驶60米,问:从火车上桥到离开大桥一共用了多长时间?7、一项工程,甲单独干20天完成,乙单独干10天完成。
甲乙两队轮流干,即甲干一天,接着乙干一天,问:需要多少天才能干完?(C)A、10B、12C、14D、168、甲乙两人沿着300米长的圆圈跑步,甲每秒6米,乙每秒4米,问:当甲第二次超过乙时跑了几圈?(B)A、4B、6C、8D、109、自然数A、B、C、D的和为90,已知A加上2、B减去2、C乘以2、D除以2之后所得的结果相同。
则ABCD分别等于多少?(选项记不得了,给出解法,可以带入答案验证)解:结果相同,我们可以逆推出A,B,C,D ,假设这个变化之后四个数都是M 那么A=M-2 B=M+2 C=M/2 D=2MA+B+C+D=90=4.5M M=20,则A=18 B=22 C=10 D=2010、一商场促销,凡购买200元以上商品着,优惠八折,请问:某人用320元最多可以买到多少钱的商品?(D)A、350B、375C、387D、40011、某剧场共有100个座位,如果当票价为10元时,票能售完,当票价超过10元时,每升高2元,就会少卖出5张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同步检测试卷全册附答案

⼈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同步检测试卷全册附答案⼈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同步检测试卷全册附答案第⼀单元测试卷⼀、填空题。
1.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百万位,第九位是()位,亿位的右边⼀位是()位,亿位左边⼀位是()位。
2.最⼩的九位数是(),最⼤的⼋位数是()。
3.⼀个⼗位数,它的最⾼位上是5,百万位上是8,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4.⼀个数由36个亿、9个⼗万、3个万组成,这个数写作()。
5.900606000是()位数,9在()位上,表⽰(),左边的6在()位上,右边的6在()位上,两个6表⽰的数相差()。
这个数读作()。
6.在5和3之间添()个0,就成为五⼗亿零三。
7.最⼩的⾃然数是(),与最⼩的六位数相邻的⾃然数是()和()。
8.⼀千多年前,由中国⼈发明的计算⼯具是()。
⼆、读出下⾯各数,并将这4个数按从⼩到⼤的顺序排列。
510900 23000401 606066000 50200090800()<()<()<()三、连⼀连,看看各数中的“6”都表⽰什么。
6154000000 6个千462735806个万35600006个百万15863106个亿36578000006个⼗亿四、在⾥填上“>”“<”或“=”。
6012006000120 5010000克501千克402万402000500千⽶500000⽶五、选择题。
(在括号⾥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1.4920590最⾼位上的数表⽰()。
A.4个万B.4个⼗万C.4个百万D.4个千万2.下⾯各数中,()“四舍五⼊”到万位的近似数是84万。
A.834776B.844165C.845000D.8499993.下⾯各数中,⼀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数是()。
A.630900000B.639008000C.639070000D.400240774.最接近425万的数是()。
A.4249999B.4259999C.4255000D.4259088六、把下⾯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中考数学单元滚动检测试卷(七)含答案(第10单元)

单元滚动检测卷(七)【测试范围:第十单元 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若a b =35,则a +b b 的值为( A )A.85B.35C.32D.58【解析】 ∵a b =35,∴a =35b ,∴a +b b =35b +b b =85.2.如图1,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选项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图1中△ABC 相似的是( B )【解析】 已知给出的三角形的各边AB ,CB ,AC 分别为2,2,10,只有选项B 的各边分别为1,2,5与它的各边对应成比例.故选B. 3.如图2,给出下列条件:①∠B =∠ACD ;②∠ADC =∠ACB ;③AC CD =AB BC ;④AC 2=AD ·AB .能够单独判定△ABC ∽△ACD 的条件的个数为( C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解析】 有3个.①∠B =∠ACD ,再加上∠A 为公共角,可以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来判定;②∠ADC =∠ACB ,再加上∠A 为公共角,可以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来判定;③中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A 不是对应边的夹角,故不能判定;④可以根据两组对应边的比图1图2相等且对应边的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来判定.故选C.4.如图3,梯形ABCD 中,AD ∥BC ,∠B =∠ACD =90°,AB =2,DC =3,则△ABC 与△DCA 的面积比为( C )图3A .2∶3B .2∶5C .4∶9D.2∶ 35.[·哈尔滨]如图4,在△ABC 中,D ,E 分别为AB ,AC 边上的点,DE ∥BC ,BE 与CD 相交于点F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图4A.AD AB =AE ACB.DF FC =AE ECC.AD DB =DE BCD.DF BF =EF FC【解析】 A .∵DE ∥BC ,∴AD AB =AEAC .故正确;B.∵DE ∥BC ,∴△DEF ∽△CBF ,∴DF FC =DE BC =AEAC .故错误;C .∵DE ∥BC ,∴AD AB =DE BC .故错误;D.∵DE ∥BC ,∴△DEF ∽△CBF ,∴DF FC =EFBF .故错误.故选A.6.[·宁波模拟]如图5,⊙O 是△ABC 的外接圆,已知AD 平分∠BAC 交⊙O 于点D ,AD =5,BD =2,则DE 的长为( D )A.35B.425C.225D.45【解析】 ∵AD 平分∠BAC ,∴∠BAD =∠DAC ,∵∠DBC =∠DAC , ∴∠DBC =∠BAD ,∴△ABD ∽△BED ,∴AD BD =BD DE ,∴DE =BD 2AD =45.故选D.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7.[·山西模拟]《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成书于约一千五百年前,其中有道歌谣算题:“今有竿不知其长,量得影长一丈五尺,立一标杆,长一尺五寸,影长五寸,问竿长几何?”歌谣的意思是:有一根竹竿不知道有多长,量出它在太阳下的影子长一丈五,同时立一根一尺五的小标杆,它的影长五寸(提示:丈和尺是古代的长度单位,1丈=10尺,1尺=10寸),可以求出竹竿的长为__45__尺. 【解析】 设竹竿的长度为x 尺,∵竹竿的影长=一丈五尺=15尺,标杆长=一尺五寸=1.5尺,影长五寸=0.5尺,∴x 15=1.50.5,解得x =45,即竹竿的长为45尺.8.如图6,AD =DF =FB ,DE ∥FG ∥BC ,则S Ⅰ∶S Ⅱ∶S Ⅲ=__1∶3∶5__. 【解析】 ∵DE ∥FG ∥BC ,∴△ADE ∽△AFG ∽△ABC ,∵AD =DF =FB ,∴AD ∶AF ∶AB =1∶2∶3,∴S △ADE ∶S △AFG ∶S △ABC =1∶4∶9,∴S Ⅰ∶S Ⅱ∶S Ⅲ=1∶3∶5.图6图79.如图7,△ABC 中,D 为AB 边上的一点,要使△ABC ∽△AED 成立,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为__∠ADE =∠C 或∠AED =∠B 或AD AC =AEAB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__.【解析】∵∠B=∠AED,∠A=∠A,∴△ABC∽△AED,同理,可由∠ADE=∠C或ADAC=AEAB得出△ABC∽△AED.10.如图8,⊙O的两弦AB,CD交于点P,连结AC,BD,得S△ACP∶S△DBP=16∶9,则AC∶BD=__4∶3__.【解析】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等于面积比的算术平方根.由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易知∠B=∠C,∠D=∠A,∴△DBP∽△ACP,∴⎝⎛⎭⎪⎫ACBD2=S△ACPS△DBP=169,∴ACBD=169=43.11.如图9,△ABO中,∠AOB=90°,点A在第一象限,点B在第四象限,且AO∶BO=1∶ 2.若点A(x0,y0)的坐标满足y0=1x0,则点B(x,y)的坐标x,y 所满足的关系式为__y=-2x__.图9 第11题答图【解析】设点B在反比例函数y=kx(k<0)上,如答图,分别过点A,B作AC,BD分别垂直y轴于点C,D,∵∠ACO=∠BDO=90°,∠AOC+∠BOD=90°,∠AOC+∠OAC=90°,∴∠OAC=∠BOD,∴△AOC∽△OBD,∴S△AOCS△BOD=⎝⎛⎭⎪⎫OAOB2=⎝⎛⎭⎪⎫122=12,∵点A(x0,y0)的坐标x0,y0满足y0=1x0,∴S△AOC=12,∴S△BOD=1,∴k=-2,∴点B(x,y)的坐标x,y所满足的关系式为y=-2x.12.[·杭州一模]如图10,△ABC是定圆O的内接三角形,AD为△ABC的高线,图8AE 平分∠BAC 交⊙O 于E ,交BC 于G ,连结OE 交BC 于F ,连结OA ,在下列结论中,①CE =2EF ;②△ABG ∽△AEC ;③∠BAO =∠DAC ;④AB ·ACAD为常量.其中正确的有__②③④__.图10第12题答图【解析】 ∵∠BCE 的度数不一定为30°,∴Rt △CEF 中,CE =2EF 不一定成立,故①错误;∵AE 平分∠BAC ,∴∠BAG =∠EAC ,又∵∠ABG =∠AEC ,∴△ABG ∽△AEC ,故②正确;如答图所示,延长AO 交⊙O 于点H ,连结BH ,∵AH 是⊙O 直径,AD ⊥BC ,∴∠ABH =90°,∠ADC =90°,∴∠H +∠BAH =90°,∠DAC +∠ACD =90°,∵∠H =∠ACD ,∴∠BAH =∠DAC ,故③正确;∵∠BAH =∠DAC ,∠ABH =∠ADC ,∴△ABH ∽△ADC, ∴AH AC =ABAD ,即AH =AB ·AC AD ,又∵AH 为常量,∴ AB ·ACAD 为常量,故④正确.综上,正确的有②③④. 三、解答题(共40分)13.(8分)如图11,△ABC ∽△DAB ,AB =8,BC =12,求AD 的长.解:∵△ABC ∽△DAB , ∴BC AB =AB DA .又∵AB =8,BC =12,图11∴128=8AD ,∴AD =163.14.(10分)如图12,在△ABC 中,D 是BC 边的中点,DE ⊥BC 交AB 于点E ,AD =AC ,EC 交AD 于点F .求证:(1)△ABC ∽△FCD ; (2)FC =3EF .证明:(1)∵AD =AC , ∴∠ADC =∠ACB , ∵BD =CD ,DE ⊥BC ,∴∠B =∠ECB ,∴△ABC ∽△FCD ; (2)∵△ABC ∽△FCD ,∴BC CD =ACFD , ∵D 是BC 边的中点,∴BC =2CD ,∴FD AC =12,∴AD =AC =2FD ,∵∠ACD =∠ADC ,∠B =∠FCD ,∠ACF +∠FCD =∠ACD ,∠EAD +∠B =∠ADC ,∴∠EAD =∠ACE ,∴△EAF ∽△ECA , ∴EA EC =EF EA =AF CA =12,∴EC =2EA =4EF , ∴FC =3EF .15.(10分)[·海曙区模拟]如图13,C 为⊙O 上的一点,P 为直径AB 延长线上的一点,BH ⊥CP 于H ,交⊙O 于D ,∠PBH =2∠P AC . (1)求证:PC 是⊙O 的切线; (2)若sin P =23,求BHBD 的值.图12图13 第15题答图解:(1)证明:如答图,连结OC , ∵OA =OC ,∴∠P AC =∠OCA , ∴∠COP =∠P AC +∠OCA =2∠P AC , ∵∠PBH =2∠P AC ,∴∠COP =∠PBH ,∴OC ∥BH ,∵BH ⊥CP ,∴OC ⊥CP ,∴PC 是⊙O 的切线;(2)如答图,作OG ⊥DH 于点G .设⊙O 的半径为2a ,在Rt △OCP 中,sin P =23,OC ⊥CP ,∴OP =3a ,∴PB =OP -OB =a ,∵OG ⊥BD ,∴BG =12BD ,△OBG ∽△PBH , ∴BH BG =BP OB =12,∴BH BD =14.16.(12分)[·宁波一模]如图14,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AB 是⊙O 的直径,AC 和BD 相交于点E ,且DC 2=CE ·CA . (1)求证:BC =CD ;(2)分别延长AB ,DC 交于点P ,若PB =OB ,CD =22,求⊙O 的半径.图14第16题答图解:(1)证明:∵DC 2=CE ·CA ,∴DC CE =CADC ,而∠ACD =∠DCE , ∴△CAD ∽△CDE ,∴∠CAD =∠CDE ,∵∠CAD =∠CBD , ∴∠CDB =∠CBD ,∴BC =CD ;(2)如答图,连结OC ,设⊙O 的半径为r , ∵CD =CB ,∴CD ︵=CB ︵,∴∠BOC =∠BAD , ∴OC ∥AD ,∴PC CD =PO OA =2rr =2, 又∵CD =22,∴PC =2CD =42, ∵∠PCB =∠P AD ,∠CPB =∠APD , ∴△PCB ∽△P AD ,∴PC P A =PB PD ,即423r =r62,∴r =4(负值舍去),即⊙O 的半径为4.。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C. 辛亥革命后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6. 为什么孔子会被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
( B )(2分)
①创办私学
②创办的私学规模最大
③创办的私学影响最深 ④办学两千余年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7. 下列描述与短文表达的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B )(2分) A. 古代的“大学”与今天意义上的“大学”不同。 B. “校”和“庠”是我国学校的萌芽。 C. 商朝出现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校。 D. 清朝末年出现了很多新式学校,我国的教育发生了很大 变动。
现在,你们知道学校是如何一步步“变”来的了吧!让 我们一起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吧!
(选自《七彩语文》,有删改)
14. 我国最早出现“校”这个名称的时期是( A )。(2分)
A. 夏朝
B. 商朝
C. 春秋战国
D. 清朝
15. “学校”这个称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C )(2分)
A. 春秋战国时期
B. 清朝末年
A.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慢读更能表 现出作者对边疆小学的喜爱之情)
B.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慢读更能强调“问”的重要性) C.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
来。(重读更能感受到花孩子们此时难过的心情)
D.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重读强 调了“他”确实不懂书里说的意思)
二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
(20分)
2. [龙岩市新罗区单元考]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C )。
A. 大坝.(bà) C. 凤.尾竹(fèng)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 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根据积累默写古诗词。
(6分)一百年来,我们的党历经坎坷,走过风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龚自珍《己亥杂诗》是他们的奉献精神;“,”(杜甫《望岳》是他们的豪情壮志;“,”(《木兰诗》)写出他们奔赴战场的战斗决心。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窒息(zhì)不逊(shùn)侏儒(rú)杳无消息(yǎo)B.炽热(chì)妯娌(zhóu)诘责(jié)深恶痛疾(wù)C.滞留(zhì)盎然(àng)酒肆(sì)不缀劳作(chuò)D.锃亮(zèn)佃农(diàn)禁锢(gù)藏污纳垢(gòu)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今天妈妈突然给我买了很多吃的,还和颜悦色地问我想要什么,我简直受宠若惊。
B.社区基层的工作最烦琐,需要有任劳任怨的精神,才能不辞劳苦为居民排忧解难。
C.班主任老师最了解学生的心理,所以每次批评都能够入木三分,让大家口服心服。
D.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在全球还是鹤立鸡群,仍然发挥着引领的作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大型征文,迎接国庆70周年。
B.独龙族,一个世代刀耕火种的民族,七十载历经两次跨越,踏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整族脱贫C.北京世园会在五一期间,单日入园人数突破十万人左右,已经成为新景点。
D.新时代中国青年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坚定,志存高远,奋发有为,就能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我们说:读书可以使社会、人和人际关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这就很容易使人的“修身”,从外在行为进入到内在的道德的心理层面。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综合素质达标
三、计算。(共28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0.9×0.8= 0.72 0.12×50= 6 1.8×0.04=0.072 1.3×0.004= 0.0052
0.8×1.2= 0.96 60×0.8= 48 0.15×0.4= 0.06 5.8-0.8×5= 1.8
综合素质达标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2分) 53×0.19=10.07 0.88×35= 30.8 ☆0.97×3.02=2.9294
=8×0.125×0.6 =(0.125×8)×(0.4×2.5) =7.8×(2.7+7.3)
=1×0.6
=1×1
=7.8×10
=0.6
=1
=78
(最后一题
答案不唯一)
综合素质达标
四、操作并计算。(5分) 先在下面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计算 出剩余部分的面积。 画正方形略。 4.8×3.5-3.5×3.5=4.55(m2)
3.84×2.6≈ 10.0 0.028×1.7≈ 0.05 1.05×0.29≈ 0.30 (保留一位小数) (精确到百分位) (保留两位小数) (竖式略,验算略)
综合素质达标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3.45×102 =3.45×(100+2)
0.47×0.5×0.8 =0.47×(0.5×0.8)
=3.45×100+3.45×2 =0.47×0.4
=351.9
=0.188
3.17+0.83×1.6 =3.1-0.5)×0.125 0.125×3.2×2.5 7.8×2.7+_7_.8_×__7_._3
=4.8×0.125
(编成能简算的算式再计算)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检测试卷(一)一、我会填空。
(每空1分,共45分)1.10个十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10个( )是一百亿,( )是10个一百万。
2.数位顺序表中,每( )个数位为一级,个级有( )位、( )位、( )位和( )位;万级有( )位、( )位、( )位和( )位。
3.从个位起,第五位是( )位,第( )位是亿位。
4.千万位的左边是( )位,右边是( )位。
5.307894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7在( )位上,表示7个( ),9在( )位上,表示9个( )。
6.最小的自然数是( )。
最小的九位数是( ),最大的八位数是( ),它们相差( )。
7.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上是5,万位上是9,千位上是4,个位上是1,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8.在里填上“>”“<”或“=”。
70600 700060 50万 500004400400 4440040 7800000 780万9.照样子填一填。
6702=6000+700+24358=( )+( )+( )+( )5600560=( )+( )+( )+( )40000+2000+70+2=( )10.8□964≈9万,□里最小可以填( );8□5976000≈8亿,□里最大可以填( )。
二、我会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1.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 )2.准确数不一定比近似数大。
( )3.8个万和3个百组成的数是80000300。
( )4.1389000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139。
( )5.一个数含有三个数级,这个数最小是九位数。
( )三、我会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个(一)、十、百……亿、十亿都是( )。
A.数位B.数级C.计数单位2.在8和3之间添( )个0,这个数就读作八亿零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4 第十单元检测卷
如图所示,分别向试管内加入下列物质之一,能使 U 形管右侧液面显著升高的是
( B ) 浓盐酸 浓硫
酸 食盐 石灰石 只用石蕊试液就能将下列各组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 B )
考
生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NaCl NaOH NaNO NaOH H SO KNO
可能用到的相
对
原子H-1 O
-
1
6
Na-23
Cl-5 Fe-56 Zn-65
3 2 4 3 HCl NaC
l Na
2
S
O4
Na2SO4 H2SO4 K2SO4 如图所示,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 C )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指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C ) 熟
石灰
氢
氧
化钙 石灰石 消石灰 分类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所属类别不正确的是 ( A )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D )
小兵家有一片农田,经检验呈弱碱性,你认为种植下列哪种农作物可能长势良好 ( C )
如图所示,天平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放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敞口烧杯,过段时间后,天平 ( B )
左端
下
沉 右端
下
沉 仍平
衡 无法判断
第5题图
第8题图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C ) 人的血液呈碱性,则人的体液都呈碱性
图①:加水稀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图②: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图③: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图④:熟石灰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D )
【点F
e
2
O3
和
Fe均 能与过
量稀盐酸反室温时,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 滴加入 (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C ) a 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 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蓝 . 点烧杯内液体的 pH=7 d 点溶液中有较多的 Ba2OHSO2- 、 4
H+ NaCl溶液能够导电,则所有液体都能导电 水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碱,故也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酸 酸溶液不能使酚酞变红,不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 ) 食物过咸时加施用
熟
石灰
【点a
点时
,
反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1分) 6分)酸碱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 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如图所示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 应的实验示意图。
九年级化学下·RJ—107— 九年级化学下·RJ—108—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通入过量 CO2 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加入过量 CuO 粉末,
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Fe(Fe2O3
) C
aO CaCO3 粉末) NaO
H
CuSO4 溶液(硫酸) A B C D
【点 拨】随 着水的质量增大 ,溶 液 pH 逐渐增大 ,但 最终也只会无限接近 7,而 不可能 大 于 7,故 A 错 误。
酸 碱 中 和 会生成
【点 拨】浓 盐酸具有挥发性 ,过 一段时间后会变轻 ;浓 硫酸具有吸水性 ,过 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 ,故 右端下沉。
选项 A 烟草 B 西瓜 C 甘草 D 棉花 农作物
最适宜的土壤 p
H 00 00 25 0
8
选项 A 稀盐酸 B 液态氧气 C 氯化钠 D 氢氧化钠 物质 类别 化合物 单质 盐 碱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细 口 1分),② 烧 1A 中溶液呈 无 1分C 中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稍过量)呈 红 1分)色; 3)该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NaOH+HClNaCl+H2
O2分)。
7分)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等都是重要的化工 原料,在 生产和生活中,有 着重要的 应用。
1)二氧化碳用于制汽水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 可与 水 反 应 生 成 碳 酸1分)的性质。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又白又硬。
这是因为 2+CO2 O3↓+H22 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厕所清洁剂和炉具清洁剂的作 用是不同的。
其中,炉 具清洁剂中含1分)(选填“酸”或“碱”)性,能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
4)工业上,常用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同时还能获得氢气、氯气两种化工产品,其 反 通电 反
思探究反应后溶液中
溶质的除了要考虑生
成物还要考虑
反应物
是否有剩余。
12分)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产生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 CO2 通入 NaOH 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
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BaCl2+Na2CO3 BaCO3↓(白色)+2NaCl】
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 CO2 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 NaOH 溶液的烧杯中 (如 图甲所示 ),观 察到试 管内液面上升,原因是 2NaOH+CO2 Na2CO3+ H2O (用 化 学 方 程 式 表 示 )。
讨 论 分 析 后,同学们认为导致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请简要说明: 二 氧 化 碳 能 溶 于 水 。
2)为了进一步验证 CO2 与 NaOH 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 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B 两支试管中(如图乙 所示),向 试管 A 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 察到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 ,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
+l向试管 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 白 色 沉 淀 产 生 。
虽然实验的现象不同,但 都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 2NaOH+H2↑ +能证明 CO2 与 NaOH 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 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3)实验过程中需要吸收 CO2 时,大多会选择 NaOH 溶液,但 是,检 验 CO2 时常常选择新配制的澄 其中A 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的化学式为 CaCl2 分)。
A 转化为 E 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HClMgCl2 + H2↑ (合 理 即 可 分 ),其 反 应 基 本 类 型 属 于 置 换 反 应 1分)。
B 转化为 G 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 C
4)写出物质 F的一种用途: 供 给 呼 吸 (或三、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5分) 13分)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 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 鸣和同学们通过测定反应后 溶液的 pH,得到了如图所示的 pH 曲线,请回答: 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 稀 盐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HC3)实验过程中,小鸣取 c 三处反应后的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却 忘了 做标记,他设计不同 的方案 (不 再用测定 pH 的 方 法 ),探 究 三 种 样 品 分 别属于哪处溶液。
【查阅CaCl2
溶液显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探究过程】 清石灰水,请简要解释原因: 氢 氧 化 钠 的 溶 解 度 大 于 氢 氧 化 钙 ,而 二 氧 化 碳 能 使 氢 氧 化 钙 溶 液 变 浑 浊 ,故 吸 收 二 氧 化 碳 使 用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检 验 二 氧 化 碳 使 用 澄 清 的 石 灰 水 。
(每空2分)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6分)将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0g质量分数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 边搅拌, 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 pH 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表所示(不考 虑反应过程中热 量散失)。
1)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精确1%)。
解:酸碱恰好完全反 应时,溶 液40 5 4g 0gx 40 4
g = 5 0gx ①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三支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观察 到其中一支试管内出现 溶 液 由 无 色 变 成 红 色2分)的现象。
结论:该样品是a 处溶液。
②为进一步确定b 和c 处溶液,又设计了以下方案: x2分)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
反应s) 溶液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5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该样品为b 处溶
液
另取余 下 样 品 少 量 于 两 支 试 管 中,分 别 滴 加 足 量 的 Na2CO3 溶液
先有 有
该样品为c 处溶液,并 推知 溶 液 中 的阳离子
有
C
2分)
九年级化学下·RJ—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