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7025:2017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合集下载

ISO17025:2017实验室-管理评审程序

ISO17025:2017实验室-管理评审程序

页次第 146 页共 4页文件名称管理评审程序发布日期2019年1月1日1 目的为确保实验室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以实现规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以及根据内部及外部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质量方针和目标以达到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运行效率,实验室按《管理评审程序》实施定期的管理评审。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中心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3 职责3.1 主任负责主持管理评审活动并批准管理评审报告。

3.2 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报告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编制评审报告,并组织评审结论的实施。

3.3 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准备、提供和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资料,负责实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改进和纠正、预防措施。

3.4 质量负责人负责对管理评审后的改进措施组织跟踪验证。

4 工作程序4.1 管理评审的时机主任在每个年度里根据以下项目的要求和信息,确定管理体系评审的时间:a. 通常情况下周期为12个月,一般于每年年底或年初进行;b. 认可标准或认可政策、法律法规发生重大变化时;c. 认可组织现场评审前/后;d. 内审时发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受到怀疑时;e. 组织机构或检测/校准任务发生重大变化、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

4.2 管理评审的范围146页次第 147 页共 4页文件名称管理评审程序发布日期2019年1月1日管理评审的范围包括以下:a. 质量方针、总体目标;b. 管理体系文件;c. 资源的配置;d. 检测活动;e. 与管理体系相关的各项活动。

4.3 管理评审的输入主任确定管理评审时间后,质量负责人制定《管理评审实施计划》,对管理评审输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应做好记录,包含以下相关内容:a. 与实验室有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b.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实施情况报告;c. 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d. 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情况;e. 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f.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执行情况汇总分析报告;e. 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h. 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或实验室活动范围的变化;i. 客户反馈意见的汇总分析报告;j. 客户投诉及其处理情况汇报;k. 实施改进的有效性;l. 资源的充分性;m. 风险识别的结果;n. 保证结果有效性的输出;147页次第 148 页共 4页文件名称管理评审程序发布日期2019年1月1日o. 管理人员和技术监督人员一年来管理与监督情况的报告;q. 实验室间比对和参加能力验证结果分析总结报告;r. 员工培训教育情况分析报告s.其他相关因素,如监控活动和培训等。

ISO17025-2017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ISO17025-2017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了对本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分散性进行合理评估,以确定其不确定度,制定本程序。

2.0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本实验室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3.0职责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对不确定度的评定进行培训,并要求检测人员会正确应用不确定度的评定。

4.0定义与分类4.1 定义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标准不确定度: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它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

4.2 分类A类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 B类标准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U 、Up)5.0工作程序5.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严密程度取决于某些因素,诸如:——检测方法的要求——客户的要求——据以做出满足某规范决定的窄限有关人员应按以下方法评估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5.2 适用时,按照《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规定,评定所进行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包括:统计分析(A类评定)和非统计分析(B类评定)。

5.3 针对有关检测项目,按照该项目的检测作业指导书,选定相关资源,确定计算公式,建立数学模型:y=f(x1, x2, x3,⋯.xn),进行不确定度的评估。

5.3.1 A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估用统计方法评定出的不确定度称为A类不确定度。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四种方法中的某一种进行计算:1) 单次测量结果平均值实验标准差S(X)2) 合并样本标准差SP3) 极差S(xi)4) 最小二乘法5.3.2 B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估B类标准不确定度是根据过去的实验、经验或相对可靠的信息来求得。

一般按以下步骤估算:1)检定或校准证书传递的不确定度2)最大允许误差产生的不确定度3)测量设备分辨力导致的不确定度4)数字修约导致的不确定度5)重复性限或复现性限产生的不确定度6)根据校准证书中的“等”或“级”信息,查找其扩展不确定度。

ISO17025:2017程序文件-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

ISO17025:2017程序文件-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
4.1.2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检测方法的特性,无法对测量不确定度从计量学和统计学的角度进 行有效的,严格的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应尝试确定不确定度的所有分量并作出合理评 估。并应保证评估结果的报告形式不会造成对不确定度的错觉。
4.1.3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所需的精度取决于:检测方法的要求、客户要求及确定符合某规范所 依据的限量范围。评估测量不确定度时,不考虑测定样品的
***公司
文件名称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
File name:
文件编号**-**-15
File number:
发布日期
Release time:
修订
Modify
版次
Versio n
N
批准
Apprioval
审核
Check
制/修订
author
日期
date
修订记录
修订日期
修订人
版次
修订内容
***公司
编号File NO.
五、相关文件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报告》
3.2质量负责人负责审核本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和结果报告;
3.3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报告。
四、程序
4.1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要求
4.1.1如果某广泛公认的检测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 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只要遵守该检测方法和报告的要求,不需重新评估测量不确 定度。
――从外部取得并用于数据的整理换算的常数或其他参数的值所具有的不确定度;
――包括在检测方法和过程上某些近似和假设,某些不恰当的校准模式选择,以及数据计 算中的舍、入影响;
――在相同条件下,测量随机性观测值的随机影响等。
在确定这些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对总不确定度的贡献时还要考虑这些因素相互之间的影响 和贡献。

ISO17025:2017(校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ISO17025:2017(校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XXX 校准实验室
标题: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控制代号:ABCD-20X-06 第2页 共6 页
第 1 版 第 0 次修订 发布日期: 年 月 日
附录-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步骤
(1)明确被测量,简述被测量的定义以及测量方案和测量过程;
(2)画出测量系统方框示意图
(3)给出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即被测量 Y 与各输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若 Y 的测量结果为
XXX 校准实验室
标题: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控制代号:ABCD-20X-06 第1页 共6 页
第 1 版 第 0 次修订 发布日期: 年 月 日
1.0 目的:为合理评定测量不确定度,使评定步骤和方法规范化并符合 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
示》技术规范的要求。
2.0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校准实验室和开展自校准的检测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i
,( k 1,2,...
ik
),则其最佳估计值(平均值)为:
i
ni
x ik
k 1
xi ni
单次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x x u ( ) s ( )
ik
ik
ni

(x

ik
x i)2
k 1
ni1
x 估计值 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i
s( )
x u ( ) s ( )
ik
x x i
4.0 控制程序
4.1 技术主管应组织各校准部门的负责人、监督员和从事校准工作的人员认真学习 ISO/IEC17025 中关于 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认可委员会制定的有关测量不确定度的政策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基 础知识和方法。 4.2 技术主管应组织各校准部门负责人和监督员关注并收集国内外认可管理机构同行实验室和专家有关测 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信息和有关知识的报道并及时发放到有关人员,技术主管应指定专人设法沟通国内外 同行实验室交换有关不确定度评定的资料。 4.3 校准部门的负责人组织各校准项目负责人及有关人员按统一格式编写该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初稿)并提出在校准证书上报告不确定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及对外公布实验室能力时有关不确 定度的指标(最佳测量能力)的意见,经校准部门负责人和监督员审核修改后报技术主管汇总。 4.4 技术主管应组织对评定报告初稿和表示意见的评审,必要时可委托外单位专家评审。 4.5 评审后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和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意见经技术主管审核批准作为实验室的受控技术 文件打印归档并作为作业指导书发至有关校准部门执行。 4.6 技术主管应结合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有计划地安排对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实施验证。 4.7 技术主管应建立维护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有效性的机制,当校准项目负责人发现发生严重影响相关不确 定度分量的变化时应及时向校准部门负责人和监督员反馈并提出处理意见,如变化不可逆转,校准项目 负责人应提出修改不确定度的具体意见并报技术主管确认。

ISO17025程序文件测量不确定度程序

ISO17025程序文件测量不确定度程序

1.目的对测量不确定度做出合理评估,保证满足CNAL的不确定度政策要求。

当有要求且可能时,实验室能够评估和表述测量不确定度。

2.适用范围本文件给出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表述的一般程序,目的在于当客户、检测方法、认可机构要求表述测量不确定度时,实验室能够按本程序指导对各类不确定度进行评估。

3.职责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执行本程序。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4.控制程序4.1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要求4.1.1如果某广泛公认的检测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只要遵守该检测方法和报告的要求,不需重新评估测量不确定度。

4.1.2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检测方法的特性,无法对测量不确定度从计量学和统计学的角度进行有效的、严格的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应尝试确定不确定度的所有分量并做出合理评估。

4.1.3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所需的精度取决于:检测方法的要求、客户要求及确定符合某规范所依据的限量范围。

4.1.4如果对已评估的方法进行某些更改,并应重新进行评估。

4.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工作由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评定小组,小组成员由监督人员、检测方法使用人员以及检测方法所用仪器设备的负责人构成。

必要时,要聘请专家参加。

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和报告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来实施。

具体方式如下:4.2.1建立不确定度的测量模型不确定度评定人员要全面了解检测过程,弄清检测是如何进行的,以及被检测量及其参数之间关系,并对已知的系统性影响进行修正。

尽可能建立被测对象与其他对其有影响量的函数关系。

以通过这些量的不确定度给出被测对象的不确定。

4.2.2确定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检测领域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有以下几种:a.被测对象的定义不完善;b.抽取的检测样品不完全代表所定义的被测对象;c.被测对象的预富集和分离不完全;d.基体影响和干扰;e.样品的污染;f.环境条件的影响;g.读数不准的影响;h.称量和量器、量具的不确定度;i.仪器的分辨率、灵敏度、稳定性、噪音水平等影响,以及自动分析仪器的滞后影响和仪器检定校准中的不确定度;量具的不确定度;j.检测标准和标准物质所给定的不确定度;k.从外部取得并用于数据的整理换算的常数或其他参数的值所具有的不确定度;l.包括在检测方法和过程中某些近似和假设,某些不恰当的校准模式选择,以及数据计算中的舍、入影响;m.检测过程中的随机影响等。

ISO170252017版测量标准的管理程序

ISO170252017版测量标准的管理程序

ABC实验室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2019年最新版编制: 日期: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发放范围:公司各部门 2020年01月01日生效目录1.目的 (3)2.适用范围 (3)3.职责 (3)4.工作程序 (3)4.1测量标准的建立和维护 (3)4.2校准/检定人员要求 (4)4.3环境条件要求 (4)4.4校准/检定方法要求 (4)4.5测量装置的不确定度评定 (4)4.6测量不确定度的验证 (5)4.7测量标准重复性考核 (6)4.8测量标准稳定性考核 (7)4.9测量标准考核结果评价 (7)4.11测量标准及其配套设备的日常管理 (8)5.相关文件 (8)6.质量记录 (8)文件更改履历 (9)1.目的为使测量量值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保证测量结果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对实验室的测量标准/工作标准进行有效的维护、考核和正确的使用,特编制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测量标准/工作标准的使用、维护以及溯源与比对。

3.职责3.1 技术负责人a) 批准测量标准考核计划。

b) 组织对测量标准考核结果和报告的评审。

3.2 计量室主任a) 提出并审核测量标准考核计划。

b) 组织实施计量标准考核。

c) 批准测量标准考核审核报告。

3.3 监督员实施测量标准考核计划,提出测量标准考核报告。

3.4 参加测量标准考核实施,整理相关记录。

3.5 归档保存测量标准考核相关记录和报告。

4.工作程序4.1 测量标准的建立和维护4.1.1 测量标准(参考标准/工作标准)的建立和维护执行JJF 100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国防军工执行《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标准器具考核规范(试行)》2001年9月)和《XXXX-218-2003 评审新工作管理程序》。

4.1.2 实验室的测量标准只能用于检定/校准,不能用于其他目的。

测量标准及其配套设备的管理和日常维护,执行《XXXX-221-2003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

ISO17025:2017管理评审程序

ISO17025:2017管理评审程序

1 目的项目实验室管理层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运作状况和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审,并提出改进要求,以确保实验室管理体系其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改进,为项目实验室编制类似程序文件提供指引,项目实验室需要根据本程序文件的指引以及结合项目实验室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类似程序文件并发布生效。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项目公司实验室管理体系运作所规范的所有活动。

3 职责与权限3.1 实验室主任:主持年度实验室管理评审活动。

3.2 质量负责人:负责向实验室主任报告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负责年度实验室管理评审计划的制定、准备并提供实验室管理评审所需的数据;负责对评审后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负责编写管理评审报告。

3.3 实验室全体人员:负责准备、提供与实验室工作有关的会议或评审所需资料,并负责实施实验室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的纠正及预防措施。

4 定义4.1 管理评审会议:每年由管理层定期举行的评审会议,重点评审本年度质量目标、管理方针的执行情况、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资源配置和下一年度的活动计划等。

4.2 管理体系:控制实验室运作的质量、行政和技术体系。

4.3 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根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定期的系统评价。

4.4 质量负责人:负责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运行,并可就此直接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的组织成员。

5 管理内容及要求5.1 实验室管理评审计划5.1.1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年度实验室管理评审(周期不超过12个月),由实验室主任决定会议召开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并负责主持实验室管理评审会议召开。

5.1.2 每年初由质量负责人根据管理层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提前策划管理评审,确保管理评审输入及输出的完整性。

编写《管理评审计划》(XX-Lab-QP-31-1),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实施。

5.1.3 实验室管理评审计划主要内容包括:a) 评审时间;b) 评审目的;c) 评审范围及评审重点;d) 参加评审部门(人员);e) 评审依据;f) 评审内容。

ISO17025:2017检测方法的选择及确认程序

ISO17025:2017检测方法的选择及确认程序

1 目的对检测方法进行控制,确保项目实验室使用的检测方法科学、合理、有效,使检测工作所依据的方法能满足预期的用途。

为项目实验室编制类似程序文件提供指引,项目实验室需要根据本程序文件的指引以及结合项目实验室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类似程序文件并发布生效。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项目实验室检测方法的选择及确认。

3 职责与权限3.1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检测方法的验证/确认及评定。

3.2 检测员:负责检测方法的使用和实施验证/确认。

3.3 文控管理员:负责检测方法验证/确认资料的管理。

3.4 实验室主任:批准已通过验证/确认的方法正式用于日常检测。

4 定义4.1 标准方法:国际标准、区域标准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出口对象国国家标准。

4.2 非标准方法:地方标准(DB)、实验室自行制定的方法、超过预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或其他修改的标准方法、有关科技文献或期刊中公布的方法、设备制造商规定的方法、知名技术组织公布的方法。

5 管理内容及要求5.1 检测方法的选择5.1.1 实验室根据检测任务选择符合客户要求并适合检测工作的方法。

当客户未指定使用的检测方法时,应优先选择国际标准(如IEC标准)、区域标准(如EN)、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如HJ)、出口对象国国家标准(如美国ASTM标准)规范规定采用的和发布的标准检测方法,并通知客户。

5.1.2 对于没有标准方法的检测或标准检测方法与实验室实际不相符的情况下,需采用非标准方法时,技术负责人应征得客户的同意。

5.1.3 客户提供的检测方法不适合或者已经过期,实验室要及时通知客户。

5.1.4 技术负责人应定期对检测方法(一般1次/2月)进行核查,确保实验室使用的现行检测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和检测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在《实验室检测方法一览表》(XX-Lab-QP-13-1)中更新。

5.1.5 实验室在选择方法时,应关注检测方法中提供的限制说明、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选择的检测方法应确保在限量点附近给出可靠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合理的评估,科学表达检测结果。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客户有要求时、新的或者修订的测试方法验证确认时、当报告值与合格临界值接近时需评定不确定度并在报告中注明。

3 职责
3.1 检测人员根据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的适用范围,按规定在记录和报告中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3.2 检测组组长负责审核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和结果报告。

3.3 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4 工作程序
4.1 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4.1.1 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善或不完整。

4.1.2 实现被测量定义的方法不理想。

4.1.3 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4.1.4 对被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

4.1.5对模拟仪器的读数存在认为偏差(偏移)。

4.1.6测量仪器的分辨力或鉴定力不够。

4.1.7赋予测量标准和测量物质的值不准。

4.1.8用于数据计算的常量和其他参量不准。

4.1.9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定性。

4.1.10 抽样的影响。

4.1.11在表面上看来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

4.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4.2.1 检测组根据随机取出的样本做重复性测试所获得的结果信息,来推断关于总体性质时,应采用A类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用符号A u表示,其评定流程如下:
4.2.2 检测组根据经验、资料或其他信息评估时,应采用B类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用符号B u表示,B类不确定度评定的信息来源有以下六项:
4.2.2.1 以前的观测数据。

4.2.2.2 对有关技术资料和测量仪器特性的了解和经验。

4.2.2.3 相关部门提供的技术说明文件。

4.2.2.4 校准证书或其他文件提供的数据,准确度的等别或级别,包括目前暂
在使用的极限误差等。

4.2.2.5 手册或某些资料给出的参考数据及其不确定度。

4.2.2.6 规定实验方法的国家标准或类似技术文件中给出的重复性限r或复现性限R,用这类方法得到的估计方差U2(ki)可简称为B类方差。

其评定流程如下:
4.2.3 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当各不确定度分量之间不相关时,直接将各不确定度分量的二次方相加后开方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当各不确定度分量之
间存在相关性时,需要考虑各分量之间的协方差
(),i j
r x x。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
一般流程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