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
第1章 科学入门 复习题含答案

选项
测蚩范围
最小刻度/OC
最r¾温度/℃
最低温度/。C
A
42
35
0.1
B
100
-40
1
C
200
-10
2
D
100
-100
1
7(2分).用金属框可以拉出一个肥皂泡。小科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变化可能与 金属框的形状有关。于是,他做了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框,逐一进行拉肥皂泡 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就“逐一进行拉肥皂泡 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 学探究中的()
0℃,的温度定为IoO°C,在0和IOO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 就表示1摄氏度。
(2)当时的室温大约为 ℃,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
17.1(1分)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做“观察加热水时温度如何变化”的实验过程
中某一时刻的温度,此时水温是 —℃
17.2(1分)同学们在实验时发现水沸腾的温度是98℃,尽管继续加热,水仍
A.提出问题
B.做出假设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8(2分)「当一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宣称在某领域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这项发现 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
A.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
B.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
C.该科学家是否为这一领域的权威
D.他人能否重复其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
9(2分).甲、乙两量筒的分度值分别是1厘米3和2厘米3,用它们来测量等 质量煤油的体积,如图所示。某同学的读数分别是13.8厘米3和13.9厘米3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然在沸腾,但温度没有升高,三位同学据此现象作出的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像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整理完整版.doc

◆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位置、形状、 状态、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天平的结构(略) 。 ◆称量前,若指针向右偏,则平衡螺母向左调, 若指针向左偏,则平衡螺母向右调(左偏右调) ; 称量中,指针向右偏,则减小砝码或游码向左移 或减小最小砝码,游码向右移。 ◆用生锈的砝码(锈未脱落)称量物体时,测得 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小; 用磨损的砝码称量物体时, 测得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大。 ◆在称量化学药品或其他腐蚀性等物品时需要使 用白纸或烧杯等辅助仪器。
温度
温度 计
摄氏度/℃
1 估计被测物体测量范围, ◆○ 再选择合适温度计, 不能测超过量程的温度; 2 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要充分接触; ○ 3 不能将温度计(除体温计)拿出被测物体来读数; ○ 4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记录数据时要注明单位。1℃,体温计的玻璃泡
◆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量筒和量杯的异同点:都没有零刻度,都标有 最大刻度值(相同点) ;量筒刻度均匀,量杯刻度 不均匀,上密下疏(不同点) 。 ◆已有量筒里的水,在读数时俯视偏大,仰视偏 小。在量取 50ml 的水时,俯视量取偏小,仰视量 取偏大。 ◆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水银温度计的构造:上面有刻度,内径粗细均 匀,温度计下端是充满水银的玻璃泡,习惯中的 水银与玻璃泡中的水银相连。
长度
第 一 章 科 学 入 门
◆测量的概念: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的 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决定。 ◆多次测量求平均以减小误差 (先剔除错误数据, 精度不变) 。
体积
量筒 / 量杯
立方米/m³ 立方分米/dm³ 升/L 立方厘米/c m³ 毫升/ml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复习

第一、二节
1.科学:是一门研究__自_然_现_象__,寻找 它们产生、发展的_原_因_和_规_律_的学问。
2._实_验___和__观_察_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实_验__是科 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学习科学要_多_思_考_、_多_观__察_、 __多_实_验__。
3、借助于仪器可以_准_确_测_量__和__扩_大_观_察_范_围_。
例 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木块AB的 长度。甲同学的读数是13厘米;乙同 学的读数是13.65厘米,丙同学的读 数是13.6。这三位同学的读数是否 正确?
如图所示,现有A、B两把不同规格
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 尺测
量时准确度高。用 尺测量时,尺子
放的不正确。根据图中所示,用B尺测得
长度是 ,最小刻度是
平。
仰视----测量值偏小 俯视----测量值偏大
量筒使用注意
线量 筒 没 有 零 刻 度
1、看清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2、测量前量筒必须平放在桌面上
量筒读数练习
1、大多数液体在静止时,液面在量筒内呈凹形 2、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不溶于水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
排水法
先量出一定的水V水 再把待测物放出水中然后
某同学测一合金块的体积,测
量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见,量筒
内水的体积为
毫升,合金
块的体积为
厘米3。
温度的测量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注意: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是有时不可靠的。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_,符号为__ 。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__________
实验室温度计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测量蜻蜓翅膀的长度应选用最小刻 度为__毫__米__的刻度尺.
七年级科学上册考试复习浙教版

反面为凹面镜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反光镜:一面为平光镜,反面为凹面镜,
都可采集光线。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小。
到物象后细调。
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细胞生物
1、生物体一般是由细胞构成的。其中大多数生物的个数是由许多细 胞构成的,属于多细胞生物。 也有一些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属于单 细胞生物。它们一般生活在水中。 5、酸奶是在鲜奶中加入乳酸杆菌经过发酵后制成的。 7、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螺旋菌、球菌和杆菌三类。 8、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9、抑制细菌生长可以: ①干藏法:去掉食物中的水分;②冷藏法: 低温环境可减缓微生物生长的速度;③真空保存法:抽出包装袋中的 空气,使食物与空气隔绝;④加热法:食物经过加热,然后密封。因 素:温度、水分、氧气。 13、植物的基本组织:具有保护功能的保护组织、能输送物质的输导 组织、能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的营养组织、其支撑和保护作用的机械 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分生组织。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2、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向光性。 3、保护色:色彩与环境相同,不能分辨出轮廓。(变色 龙) 4、警戒色:有鲜艳的外表,起警告作用,一般有毒臭或 腐蚀性。(箭毒蛙) 5、拟态:外表形态与周围的物体相似。(竹节虫) 8、为了保护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具有 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这样的 地区叫做自然保护区。有:广东省的鼎湖山、贵州省的梵 净山、吉林省的长白山、四川省的卧龙山等。
不常见的植物
4、蕨类植物:它们没有种子,但有根、茎、叶。 到了夏天,叶的背面会长出许多孢子囊,内有许 多具有繁殖作用的孢子。 5、苔藓植物:它们的结构比蕨类植物更简单,没 有根,只有柔软矮小的茎和叶,不开花,也没有 种子,用孢子进行繁殖。 6、藻类植物:它们的结构更为简单,压根就没有 根、茎、叶。 7、对生物的分类有7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word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初一《科学》第一章复习卷姓名_____班级_____学号____一、选择题1、小明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说法和知识不正确的是()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 学习前积累的科学知识2、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A 关注现象,提出问题B 收集资料,发现规律C 记录结果,分析论证D 写论文报告,资源共巷3、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A 阅读,作笔记和练习B 观察讨论和交流C 观察,实验和思考D 阅读实践和应用4、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A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当科学家C提高智商D提高理解能力,得到好成绩5、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调查B实验C观察D阅读6、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A 扩大观察范围B完成观察任务C得到观察结果D延长观察过程7、我国一元硬币的厚度最接近()A 1.8微米B 1.8毫米C 1.8厘米D 1.8分米8.下面四个测量数据,用最小刻是分米的刻度尺测量的是:()A.27.8分米B.5.8厘米C.217.80毫米D.2.79厘米9、测量人的身高时,适当选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 1米B 1厘米C 1分米D 1纳米10、下面各个量,接近4厘米的是()A 科学课本的长度B 铅笔芯的粗细C 乒乓球的直径D 课桌的高度11、《科学》作业本的宽度为()A 20毫米B 20厘米C 20分米D 0.2米12、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13、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下面哪一个?() A 10厘米 B 42分米 C 36000毫米 D 0.45米14、测量长度时,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主要取决于()A 测量人的态度B 测量的对象C 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D 测量工具的量程15、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第1章 科学入门(复习)

5、能根据科学探究过程中得到 的有效信息及已有的科学知识 和经验得出合理的结论,对和 实验预期不符的情况能作出简 单解释并提出改进意见。
6、能用语言、文字、图表、模 型等方式来表达探究的过程。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 科学探究的意识,激发学习《科学》 的兴趣。掌握实验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形成测量的基本技能,学会正确使用 刻度尺、温度计和托盘天平。
本章难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科学探究意识的形成。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第2节 观察和实验
第3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第4节 温度的测量
第5节 质量的测量
第6节 时间的测量
第7节 科学探究
科学和探究的初步概念 实验和观察
科
学 入
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门
长度的测量 温度的测量 质量的测量
科学探究的方法
时间的测量 科学探究的过程
科学探究的方法
本章重点 :
请拿朗出读七第年1章 级科上学册入课门本
科学探究的(过程、 方法与能力) 考试目标
1、能根据一些自然现象和具体科学 探究情景提出可能通过科学探究 解决的问题。
2、能针对科学探究的问题提出可 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来检验的 猜想 制定、选择合适的方法(试验、调 查方案;方案或项目不超过3步和4 项;会进行变量控制),或能根据 提供的具体探究过程,判断其方案 的合理性。
7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基础》讲义

-` 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讲解【1.1. 科学并不神秘 ---- 1.2.观察与实验】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_ ____________ 并寻找它们 ____________的学问,每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2、牛顿好奇于苹果的落地而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 ”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就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学习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探究的本领,对我们今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我们要多、多,多,运用和,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4、显微镜能帮助我们看到_____的物体,天文望远镜能帮助我们看到______,雷达能让我们观察到天上的飞行物。
5、初中科学实验常用仪器:测量电路流【( 1)实验室中常见的器材】1)停表停2)电压表与电流表表烧杯(玻璃棒秒表)测电路两端测量时间(时间间隔)3)放大镜和显微镜和天平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放大镜:可将物体的像放大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4)烧杯和玻璃棒搅拌、引流、转移物体盛放大量液体5)试管:用于少量的试剂的反应。
①试管中所盛的试剂不能超过试管的1/3 。
②试管可以加热, 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住③ 加热时,要先预热,以免破裂。
④加热时 , 管口不要对着别人或自己6)试管夹:用于试管加热时夹持试管。
① 夹持试管时,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 最后夹在离试管口1/3 处(试管的中上部)② 手握试管夹时,应该握长柄部位,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以免试管滑落7)酒精灯: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① 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使用前要先检查。
② 酒精灯点燃要用火柴或纸条等,绝对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 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
④ 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8)滴管:用滴管来取用少量溶液。
操作要领:① 使用滴管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
第一章科学入门期中专题复习讲义---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期中专题复习一、长度的测量例1:(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长度,各项测量值分别为:8.42cm、8.43cm、8.42cm、8.44cm、8.64cm则这个物体测量值应取()例2:(2022·浙江·七年级期末)如图是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金属片长度的情形。
(1)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___。
(2)A、B两种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3)用正确方法测得金属片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
例2例3例3:(2022·浙江·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七年级期末)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小科同学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请回答:(1)如图甲所示,小科利用刻度尺测得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__。
(2)小科要测一纸带的厚度,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___(用相关字母表示)。
二、体积的测量典例1:(2022七上·缙云期末)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
(1)“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小石块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小石块放入量筒后,会使液面上升到最大刻度线处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小石块放入量筒后,量筒内的液面满足的水量。
(2)现有 100 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测出体积为 15 立方厘米的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需加入“适量的水”的体积合适是。
A.5 毫升B.50 毫升C.80 毫升D.95 毫升变式1:(2022·浙江金华市婺城区七年级期末)在一次进行盐水体积测量的实验中,坐在座位上的小科同学按实验要求对放在课桌上量筒中的盐水进行了读数,站在他身后的小明同学也同时进行了读数,他们将数据记录在了数据表格中,分别是40mL和43mL,那么盐水的体积应该是()B.40mL C.42mL D.43mL变式2:(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塑料盒不能沉入水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
姓名
【复习目标】
1.掌握物体长度、面积、体积、温度、质量、时间的单位。
2.掌握长度、体积、温度、质量、时间的测量方法。
3.理解温度、质量、时间的概念。
4.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经典回顾】你能掌握这些知识要点吗?
一、科学并不神秘
1.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中。
研究,就会发现自然规律。
2.2.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世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也可以产生作用.给人类带来。
二、实验和观察
1.学习科学要学会做实验,学会和。
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实验前,要熟悉仪器,了解用途。
仪器名称作用仪器名称作用
试管显微镜
试管架天平、砝码
试管夹镊子
停表酒精灯
电压表烧杯
电流表药匙
滴管
3.实验时,仔细实验过程,及时准确地记录和 .
4.许多实验表明,单凭我们的感官不能做出精确的判断,工具和仪器使我们观察更广,判断更。
三、长度测量
1.测量是一个与公认的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还有、、等。
3.长度的测量工具是,要注意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即正确、正确、正确、正确。
四、体积的测量
1.熟悉体积的测量方法。
2.量筒的使用:①看清测量范围和;②平放在桌面上;③读数时,视线与中央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
3.对于形状不规则的不溶于水的固体,用量筒进行测量。
五、温度的测量
1.物体的称为温度,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2.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规定混合物的温度为O 摄氏度,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3.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①、使用温度计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和,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切勿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②、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
如果测量的是液体的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在液体中,但不能接触。
③、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水银柱不再或者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离开被物体。
④、读数时眼睛应,视线应和相平。
⑤、记录读数,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并注意是否为负数。
4.熟悉体温计的构造特点及使用方法。
1)、体温计的结构特点:
①下端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 细小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细玻璃管中水银上升和下降有明显的,所以精确度较高,可以准确到℃)
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的玻璃管.(可离开读数,但当一次使用后,再次使用应先用力.)
2)、测量范围是。
每一小格(最小刻度值)是º C
六、质量的测量
1.质量是表示物体,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其大小不会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2.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符号。
常用单位、、。
3.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应熟练掌握使用方法。
(1)托盘天平是较为精密的测量质量的仪器,使用前要先调平:先把游码移到“”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
(2)①天平左盘放,右盘放;②向天平右盘加砝码要由到逐步替换;
③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和的质量相加;④测量结束后,砝码放回,游码移
回。
七、时间的测量
l.任何周期性运动的事物都可用来记录时间。
2.时间的国际单位是,常用的还有、、、、等。
3.常用表、钟测,用停表测。
八、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建立假设和猜测,,获取事实与证据,,合作与交流。
【例题精讲】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吧!
例1: 某同学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将砝码和物体左右盘位置换了,结果称得质量为11.5克(5克以下是游码).该同学所称物体的真实质量是多少?
例2: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难确定
例3:在选择和推广优良的种子时,常需要测量种子的“千粒重”(1000粒这种种子的质量)和1千克种子的大约粒数。
在一次挑选水稻种子的实验中,需要测出1千克稻种的大约粒数和稻种的“千粒重”,手边只有一架量程为200克的托盘天平,问怎样才能较快地完成测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