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陕西奶牛良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

家 单 产 在 6 0 0 k 以 上 , 达 国 家 甚 至 达 到 0 g 发 9O 0 O0 0k 。奶 牛 良种率 底 是 导 致我 省 奶 0 一l 0 g
张 兆 顺 : 西 奶 牛 良种 发 展 现 状 、 在 问题 和对 策 陕 存
液8 5万份 , 可改 良奶 牛 3 . 1万 头 。与 此 同 时 , 85 实施奶 牛 良种补 贴项 目组 织 的技 术 培 训 , 仅 增 不 强 了项 目管 理人 员 和技 术 人 员 的业 务 素 质 , 大 广 奶农 饲养管 理水 平 也 明显 提 高 , 群 健康 状 况 和 牛 原料 奶质量 显著 改善 。
位 。我省奶 牛平 均单 产 65 0k 。 0 g 1 2 奶 牛分 布 区域 相对 集 中 .
我省 奶牛 主要 分 布 在包 括 西 安 、 鸡 、 阳 、 宝 咸
渭南 、 川和杨 凌在 内 的关 中地 区 , 铜 由于该 地 区气
候适 宜 、 草 饲料资 源丰 富 , 上 良好 的基 础和优 饲 加 秀 的种质 资源 , 得 该地 区 的奶 牛业 发 展 有 得 天 使
人 工授精 员 12 0余 名 , 过 技 能 鉴 定 合 格 8 6 0 经 5
陕西省 奶牛业 经 过 2 0 —2 0 0 0 0 3年 的迅 猛 扩 张和 2 0 —2 0 0 5 0 7年 的 去 劣 存 优 , 目前 已走 上 良
名, 持证 率 7 . , 3 3 奶牛 人工授 精率 达到 1 0 。 0
出 了相 应 的 对 策 建议 。 关 键 词 : 牛 ; 状 ; 策 奶 现 对
奶业 发展 水平是 一个 国家 畜牧业 现代 化程 度
试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试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应对措施作者:朱如萌翟向玮刘园峰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第24期如今,在中国甚至是世界上对奶牛生产管理最有效的就是对奶牛进行生产性能的测定。
根据数据调查研究表明,奶牛的改良以及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都要归功于奶牛的生产性能测定。
但是,由于我国地域疆土辽阔,奶牛生产的发展时间较晚,在生产上就一定会出现差异性。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也是遇见了诸多的困难,本篇文章主要是针对当今DHI测定技术工作的困境入手分析,提出认为相对合理有效的措施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1、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常见的问题分析(1)不齐全的数据采集信息在奶牛的生产性能测定中需要对奶牛的基础信息进行收集,例如,奶牛的产犊日期、胎次等,但是在等待测定的奶牛场普遍的存在收据信息采集不全的现象,对奶牛的干奶日期等数据记录不全或者是就没有对其进行记录,只有一部分的奶牛场会记录,但记录的数据也不符合测定的规范,就造成测定的奶牛缺少相对应的档案资料,数据信息不全,给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造成一定的困难。
(2)对DHI的认知不充分由于工作人员的宣传不到位,测定人员的操作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家对DHI测定的认知存在着误区,DHI测定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很长,但是奶牛场对这种测定技术的运用却很少。
这都是由于奶牛的生产经营者对测定技术以及测定结果的分析不够重视造成的。
还有的就是奶牛场经营者因为嫌弃麻烦就用几头奶牛进行技术测定,导致数据结果存在不真实性。
(3)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由于测定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和工作态度存在着问题就也会对奶牛的测定结果出现影响。
对牛场测定的报告中显示出的问题工作人员没有进行深入的点差进行研究,牛场的生产经营者也没有提出相对应的改善的措施,在实际进行测定的环节之中,工作人员也没有重视测定的工作,采取奶牛中的样本代替了整个牛场奶牛的数据,让测定的结果不能够具有代表性。
养奶牛户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养奶牛户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近年来,奶牛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养牛积极性空前高涨。
但同时,也出现了盲目养牛,生产效益不高,奶牛畅销价升而品质却参差不齐等问题。
1 存在问题1.1 奶牛品种不纯通过调查牛场发现,10%是国外进口的优良奶牛,30%是从西安及周边地区购进的奶牛,60%是当地相互转让自繁自养。
自繁自养中,绝大部分是用冻精,经人工授精而培养的。
1.2 母牛的初产年龄偏小在养牛户调查中,母牛的初产年龄在24~26个月,养殖户只看眼前利益,根本刁二考虑牛体发育状况,致使初产年龄偏小是造成成年母牛体格偏小主要原因。
与标准体格相比,牛的高度、深度和宽度都不够,尤其是胸围和后躯的发育较差,看上去显得偏短、偏窄(标准:体高130厘米、斜长160厘米、胸围200厘米、体重600千克)。
1.3 奶牛疾病较多大多数牧场中有许多患子宫内膜炎及隐性乳房炎的病牛。
患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专用产房或分娩母牛外阴、尾根部粪便未彻底清洗消毒,人工受精、助产或剥离胎衣时,用具消毒不严及奶牛缺乏运动,饲料单一,忽略牛体生理需要等引起的。
隐性乳房炎主要原因是牛体不洁、不及时清理牛舍、饲草饲料比较单一、挤奶机及器具交叉感染等引起的。
1.4 精粗饲料品质差、不合理大部分牛场精粗饲料配比不合理,有的只饲喂玉米糁、麸皮、饼粕类等,不添加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造成牛体骨骼生长不正常、奶产量降低、肌肉不协调、紧张、异食癖、生长缓慢、食欲下降、腹泻、消化能力下降、皮毛异常、繁殖能力下降、胎衣不下、贫血、甲状腺肿等病症。
并且许多养殖户饲喂干麦秸、干稻草等较差的粗饲料,长期食用麦秸,易引起牛群慢性"瘤胃积食",食欲减退,反刍减少或停止,粪便发干和呈栗子状干粪球,站立时有拱背、胃蠕动稍有或全无等症状,还表现酸中毒现象,甚至出现死亡。
就青贮料而言,多数牧场都不能保证长期供应,且几乎均以收获后的玉米秆为青贮原料,同时青贮料的腐败相当严重。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实验室检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是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实验室测定牛乳样品中乳脂肪、乳蛋白、乳糖、体细胞数等指标,生成制式化的报告,评估奶牛个体和群体的生产性能,为科学制定奶牛育种方案、优化奶牛饲养管理措施、提高奶牛生产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在DHI实验室检测中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不仅降低检测效率,严重时直接影响检测准确性。
本文根据多年实践积累归纳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准备阶段常见问题解决方法1.1试剂溶液配制不足测定之前需要配制所需的清洗液、调零液、稀释液、缓冲/稀释液、清洗/鞘流液等试剂溶液,1次至少要配足1d 的用量,否则需要停置仪器重新配制试剂溶液或者因查看不及时吸入气泡停机影响检测。
1.2仪器清洗问题除按照仪器正常所有清洗项目清洗之外,运行前有时会出现忽略以下几个仪器部件清洗问题。
1.2.1试剂过滤器清洗不及时一些检测单位不能每天连续开机检测,在两次检测间隔期间,试剂溶液桶内的试剂过滤器会沉积一些黏性物质,特别在夏季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清理不及时会造成试剂过滤器堵塞。
清洗方法是取出每种试剂的试剂过滤器,用镊子取下胶圈和过滤网,用毛刷在清洗剂或40℃左右的清水中逐个刷洗干净之后,原样安装。
1.2.2废液缸清洁不达标在检测过程中,体细胞仪的高、低浓度废液传感器经常出现报警现象,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废液缸易脏影响传感器的灵敏度,从而影响废液排出。
每次检测之前进行一次清洁能减少检测过程中报警问题的发生。
清洁方法是取出废液缸盖子,用注射器注入清水,用软毛刷仔细刷洗缸体内壁并吸出洗刷液体,用纸巾擦拭缸盖下部的3根金属管,清洁之后放回缸内。
1.3仪器预热时间不够一般情况下根据环境温度变化,检测仪器需要1~3h预热才能稳定运行、调零达到要求。
所以需要提前确定检测时间,最好在检测的前1d开机预热调零,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当室内温度过低时,需要打开空调提高室温,以缩短预热时间。
1.4不启动自动清洗调零程序为了预防检测仪器运行过程中管路堵塞,在软件中设置了样品中间自动清洗和调零程序。
陕西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及今后工作重点

陕西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及今后工作重点杨帆;邱昌功【期刊名称】《畜牧兽医杂志》【年(卷),期】2016(035)001【总页数】3页(P40-41,43)【作者】杨帆;邱昌功【作者单位】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陕西西安710016;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陕西西安7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1.1 产奶量明显提高2014年,平均日奶量25.04 kg,305 d奶量7781.13 kg,分别比2013年提高7.5%和11%;其中,305 d产奶量8 t以上11家,9 t以上3家,明显高于往年。
详见表1。
1.2 乳脂率、乳蛋白率、干物质含量稳定乳脂、乳蛋白指标明显好于往年。
1.3 体细胞数比2011年有较大幅度降低,但有些场家体细胞均数仍在40万/mL以上,均数接近发达国家,但和欧盟及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仍有差距。
欧盟、加拿大体细胞平均水平30万/mL以下,超过40万则罚款。
1.4 规模牛场测定头数明显增加2014年参测牛场51家,其中测定头数超过500头的牛场11家,测定总数20 251头,占测定总头数的67.3%。
1.5 中大型牛场的饲喂存栏300头以上全部使用TMR饲喂。
其中大部分牛场将原先水泥地面卧栏改造为细沙或橡胶垫卧栏。
乳房损伤现象明显减少。
个别小型牛场和小区仍为水泥地面卧栏,TMR饲喂也未普及。
1.5 奶牛养殖转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转型,以及食品安全问题。
大多数乳品厂提高了生奶收购标准要求,对DHI今后的工作职责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单方面重视产量向产量和质量并举转变。
参加DHI测定的牛场,只有认真按照DHI测定报告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寻找原因,不断改进饲养管理,才能不断提高生奶产量和质量。
据2014年统计,6家DHI技术应用较好的牛场,日均奶量29.19 kg,305 d产奶量8 929.9 kg。
见表2。
从表2中可见,体细胞还有下降的空间,所以还有提高奶产量的余地,示范场仅通过进一步降低体细胞数,就可提高奶产量。
陕西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陕西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1.现状:陕西省畜牧业是该省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养殖业为主,包括现代畜禽养殖业和传统畜禽养殖业,如猪、牛、羊、鸡等养殖业。
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且养殖规模逐渐扩大。
2.存在问题:畜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利用不合理,粗放式养殖模式,排放污染、养殖品质和质量安全等问题。
此外,畜牧业在利用资源方面存在局限性,包括饲料、水资源等。
3.对策建议:为了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引导和鼓励畜牧业企业采用现代化养殖技术,改善畜禽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
(2)加强畜禽养殖管理,规范养殖行为,遏制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安全。
(3)积极引进现代化、中高端畜禽品种,开发新的资源和饲料,优化畜禽养殖结构,提高养殖效益。
(4)加强政策支持,鼓励农民养殖小种畜禽,实施“三品一标”认证。
加强畜禽疫病防控,建立畜禽规范化养殖标准。
(5)进一步加强农业与畜牧业的融合发展,发挥畜牧业在农业推进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陕西关中地区奶牛生产性能的调查与思考

陕西关中地区奶牛生产性能的调查
与思考
陕西关中地区是一个丰富的牧牛繁殖基地,奶牛生产性能是影响奶牛繁殖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有必要开展对陕西关中地区奶牛生产性能的调查与思考。
首先,应该从牛的遗传背景、饲养条件和饲养方法这三个方面开展调查,了解奶牛的品种、生长状况、繁殖能力等,并对繁殖后代的遗传特征进行评估,以判断无性系繁殖效果如何。
其次,应该通过定量研究评估奶牛的生产性能,对比不同育种技术、饲养模式和管理水平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便了解奶牛生产性能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
最后,应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有效的牧牛发展战略,提出更有效的牧牛品种育种、饲养管理、兽医保健技术等解决方案,以提升陕西关中地区奶牛生产性能。
陕西奶牛群体改良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牛业科学2016,42(6):70-72China Cattle Science专㊀㊀论陕西奶牛群体改良工作成效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邱昌功1,梅楚刚2,王洪程2,昝林森2∗(1.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陕西西安710014;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㊀要:本文立足奶牛遗传改良和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实际,就近年来陕西DHI 工作的主要成效㊁采取的主要措施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5个方面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建议,有助于提升全省奶牛遗传改良工作效率和水平㊂关键词:DHI 成效;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S823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9111(2016)06-0070-03收稿日期:2016-05-15㊀修回日期:2016-05-25基金项目: 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2B07);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2011KTCL02-11)㊂作者简介:邱昌功(1954-),男,福建上杭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奶牛㊁肉牛遗传改良及养殖技术推广工作㊂∗通讯作者:昝林森(1963-),男,陕西扶风人,教授,博导,主要从事牛遗传改良与产业化工程等方面教学㊁科研及技术推广工作㊂㊀㊀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 )工作对奶牛群改良㊁选种选配㊁高产群建立㊁日粮调控㊁预防疾病㊁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牛场现代化管理的根本保证㊂本文就陕西省近6年的DHI 测定工作加以总结,希望对全省奶牛遗传改良工作有所帮助㊂1㊀工作成效2008年,陕西省成立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是当时农业部批准的全国18所中心之一,2009年3月正式开展测定工作,截止2015年底至今已6年有余,全省奶牛群体改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㊂1.1㊀参测单位不断增多,参测牛数不断扩大㊂至2015年12月底,常测单位由最初的13家增加为52家,参测牛数由最初的不足5000头增加到33610头,月均测样2万余头㊂1.2㊀牛奶单产和质量不断提高,涌现了一批8000k g 以上的高产优质牛场㊂长期坚持DHI 测定的52家牛场中,2015年305天平均产量7935.9k g ,其中8000k g 以上的有12家,平均乳脂率4.00%㊂乳蛋白率3.19%,脂蛋比1.25,平均体细胞数35.4万/ml ;其中现代农业开发总公司奶牛五场㊁咸阳草滩奶牛二场㊁常兴奶牛场单产接近10t ,发展态势良好(见表1)㊂表1㊀2011~2015年常测指标对照表年度参测场家/个参测总头数/头头均日产奶量/k g 305d 产奶量/k g 平均乳脂率/%平均乳蛋白率/%平均干物质/%平均体细胞数/10000/ml 5t 以下场家/个8t 以上场家/个9t 以上场家/个2015523061025.447936 4.00 3.1912.5135.471232014513010425.047781 3.92 3.3312.5642.681132013512701523.3070113.803.2612.4741.68502012462589322.306562 3.86 3.1512.5144.217202011621972921.8666123.8 3.1813.0385.0633411.3㊀乳房炎㊁瘤胃酸中毒等奶牛常见病的发病率不断减少,牛奶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㊂通过开展DHI 指导牛场管理,奶牛常见病㊁多发病得到了有效的预测和防控㊂宝鸡和氏杜阳牛场由于长期坚持参加DHI 测定改良牛群,305天平均产奶量从2010年的6000k g 提高到现在的7214k g ,体细胞由最初的60万降到20万以下;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降到5%以下,乳房炎发病率不到1%㊂乳脂率㊁乳蛋白率㊁脂蛋比全部合格,三年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率不到0.5%㊂陕西建兴奶牛场从2009年一开始就坚持参加DHI 测定改良牛群,泌乳牛平均单产从2009年的7359.64k g 上升到2011年的9004.38k g ,乳脂率3.6%㊁乳蛋白率3.2%,脂蛋比1.12;体细胞三年分别为20.56万/ml ㊁31.92万/ml 和41.71万/ml ;乳房炎和瘤胃酸中毒发病率分别小于2%和1%㊂宝鸡澳华牛场从初期7000k g 上升到现在的8600k g,体细胞则由80万降到50万㊂2㊀工作措施1)加强宣传做好培训工作㊂利用电台㊁电视㊁报刊㊁杂志㊁科技下乡科技之春等宣传工具,多方位宣传DHI工作对奶牛的改良作用和现实意义,得到了广大奶牛养殖户对DHI的认知和重视㊂7年来,全省共举行有关DHI的技术培训100多场次,聘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对养殖场户的场长和技术人员以及市县级技术人员进行多次免费培训,培训人员1000人次以上㊂从奶牛档案的记录上报㊁奶样采集㊁报告解读以及与DHI有关的技术,包括疾病防治㊁测定仪器校验维护等方面都进行了技术培训㊂2)配合应用DHI技术,积极推广奶牛全混合日粮技术(TMR)和牛场管理软件㊂在帮助牛场技术人员学习和掌握DHI技术的同时,积极推广应用推广新技术㊁新方法和新理念㊂在推广DHI的同时,也向牛场介绍和推广奶牛全日粮混合技术和牛场管理软件㊂目前,全省已有50多家规模牛场使用TMR技术,11家牛场使用牛场管理软件㊂凡是使用了这两项技术的牛场,单产都获得了显著提高,平均单产达到7000k g以上,瘤胃酸中毒明显减少㊂3)抓点示范,以点带面㊂在推广DHI技术时,先确定了建兴㊁科元和草滩奶牛二场为第一批示范点,从技术上充分支持,以后扩大到10家牛场,均取得了明显成效㊂4)主动深入牛场开展技术服务,尽快解决牛场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㊂每新增一家牛场,技术人员都会主动深入牛场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和操作能力,以便牛场能够充分满足DHI工作的需要㊂3㊀存在问题1)个别牛场采样仍然不规范,代表性差㊂主要表现在计量仪器不统一,如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计量仪,也有用非正规厂家生产的简易计量仪,有用计量瓶的,也有直接从奶牛乳房直接采样的,取样时混合不均匀,样品的代表性就较差㊂例如,有的牛场送的样品乳脂率最低时只有0.5%左右,最高时高达6.0%以上㊂按规定采样日须早中晚采3次样,有的嫌麻烦只采1次样充作3次样使用;有些大型牛场不愿意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价格较贵的计量仪㊂那些既没有经过正规计量部门校验,也没有经过成果鉴定,价格低廉的简易计量仪每台售价只有300元左右,通过对这类计量仪收集的奶样测定结果与大罐样比较,测定平均值一直与大罐样均值相差甚大,乳脂率测定值比大罐样值高1.7个百分点,并且所有的乳脂率值都在3.5%以上,大多数在4.7%左右;蛋白率则高出0.1个百分点㊂2)牛只档案更新不及时㊁不准确,测定报告利用率不高㊂一方面,参试牛场牛只档案更新不及时㊁信息不准确,往往给测定报告编制造成一定困难,只有与参试牛场反复核对多次才能最终生成正确的报告㊂另一方面,由于技术㊁专业水平不同,牛场对测定报告的分析理解不同,因而采取的改进措施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同㊂从面上看,上8000k g的牛场并不多,所有参测牛场的平均单产跟兄弟发达省市还有差距㊂从总体上分析,主要是各场技术人员对DHI报告的分析应用能力有限㊂有些牛场只看乳成分不管体细胞,有些牛场只注重体细胞不管乳成分,也不分析奶量变化曲线与当前日粮的营养水平的关系,更不研究体细胞变化曲线与挤奶卫生及乳房炎防治情况的关系,以及与奶损失的关系等㊂大多数牛场都没有根据奶产量和泌乳阶段分群饲养,在日粮的调整方面做得不够精细,在选种选配方面没有长远而具体的计划㊂3)人员变动比较频繁,影响了DHI工作的延续性和扩展性㊂有些牛场因为人员变动交接工作不到位,新人多数不懂奶样的采集方法和报告的分析解读原理,结果所采的奶样缺乏代表性,测定报告没人解读或解读错误,造成牛场效益提高不明显㊂有些牛场换了技术负责人,结果新人根本就不懂DHI,也不愿意参加测定,工作时断时续㊂同时,人员变动也影响了原有人员对这项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钻研和扩展,也就影响了牛场生产水平的继续提高㊂4)奶牛利用年限短,经济效益差㊂许多牛场的奶牛差不多平均利用2-3胎就淘汰掉了,很不经济,奶牛一般最高产量的胎次为第5胎,前3胎主要是回收成本,以后的胎次才算赢利,所以奶牛的经济利用效益不高,损失浪费较大㊂目前培育的高产牛群不是高产长寿群而是 高产 短寿群㊂这与体型外貌鉴定工作以及DHI报告的合理运用跟不上有很大关系㊂5)规模化发展迅速,但DHI工作滞后㊂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奶业发展趋势来看,标准化规模化牛场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全省规模牛场数量增加较快,目前200头以上的牛场共有405家,其中千头牛场15家,500头牛场65家;200头以上的牛场共17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邱昌功,等:陕西奶牛群体改良工作成效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存栏牛18.37万头㊂陕西DHI中心目前常测牛场52家,参测奶牛有3万多头,月平均测定样品2万份,目前仅一台综合测定仪,而且已经运行了近7年,故障率较高,影响了DHI工作的正常运行㊂6)牛场严重缺乏苜蓿干草,是制约奶牛高产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㊂苜蓿是优质蛋白饲料,蛋白质含量在18%以上㊂生产上,苜蓿干草不仅是优质粗饲料,还能部分替代精饲料,减少瘤胃酸中毒㊁牛瘤胃臌胀病发病率㊂目前,大部分牛场给产奶牛饲喂的干草仅平均3k g左右,而且多数以麦秸代替苜蓿㊂正常情况下苜蓿干草的需要量为每头5k g以上㊂在测定结果上反映的是牛奶质量较低且不稳定㊂7)育种工作和DHI工作的衔接不够紧密㊂一些牛场选种选配㊁牛群改良㊁良种登记㊁育种目标制定等方面缺乏组织和长远规划㊂DHI技术仅用于管理牛场,没有充分发挥对奶牛育种工作的长期指导作用㊂特别是体型外貌鉴定工作滞后,牛群的外貌鉴定缺乏高产㊁长寿选育指标㊂4㊀对策建议1)加强技术培训㊂培训内容应包括正确采样㊁正确及时记录生产过程的各项数据,并结合牛场实际正确分析㊁解读和运用DHI测定报告㊂在培训过程中,一定要把DHI和提高产量㊁改进质量㊁预防疾病结合起来推广,不断提高技术人员㊁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㊂2)加大DHI推广力度㊂应把DHI和TMR技术㊁牛场管理软件使用㊁奶牛外貌鉴定技术,生鲜牛乳无害化生产等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广㊂尤其要把DHI工作与牛场核心群建设㊁选种选配㊁分群饲养等结合起来㊂这些技术都是奶牛场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备技术㊂力争 十三五 期间使全省80%以上的规模牛场(存栏200头以上)都加入DHI测定系统,通过使用TMR技术㊁牛场管理软件㊁外貌鉴定等技术,使这些牛场都有自己的选育核心群,同时使90%以上规模养牛场加入陕西省奶牛数据平台管理系统,统一监测和管理㊂3)尽快成立奶牛育种协作组,加强经验交流㊂建议由省畜牧主管部门牵头,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技术依托,以省市畜牧技术推广单位和规模牛场为骨干,组成省级奶牛育种协作组㊂制定全省奶牛育种规划和中长期选育目标㊂省家畜改良站㊁奶牛中心㊁DHI中心和规模牛场协同工作,从产奶量㊁牛群品质㊁牛奶质量等方面加快选育步伐㊂同时,要在育种协作组的指导下,加强技术应用和经验交流㊂4)建设全省奶牛高产核心群,采取动态开放式管理㊂利用DHI测定结果㊁体型外貌鉴定成绩和繁殖配种记录,制定高产核心群的具体指标和要求,并将长寿指标(即群体寿命)纳入其中㊂将现有的高产牛群通过奶牛信息管理平台统一汇编整理㊁汇总,创建全省高产奶牛核心群㊂凡入选高产牛群的母牛档案㊁所在牛场㊁系谱资料㊁生产档案㊁兽医防疫档案㊁外貌鉴定结果等都必须齐全,且上网公布㊂核心群采取动态开放式管理,符合条件要求的奶牛方可进入核心群,不符合条件要求的必须及时淘汰出局㊂5)创建奶牛种公牛选育体系,加快牛群遗传进展㊂高产核心群生产的小公牛经过遴选后可作为后备小公牛来定向培育,每年应从中选出50-100头好的个体参加全国后裔联测,后测成绩出来后,再从中选出20头作为种公牛使用,种公牛的管理也应是动态开发式管理,建立末位淘汰制,成绩好的入群,差的淘汰;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加快牛群遗传进展,不断提升全省奶牛群的品质和产量㊂Pro g ress,Problems and Su gg estions of Dair y Herd Im p rovement in Shaanxi Province QIU Chan g-g on g1,MEI Chu-g an g2,WANG Hon g-chen g2,ZAN Lin-sen2∗(1.Animal Husbandr y Technolo g y S p read Terminal o f Shaanxi Province,Xi an,Shaanxi,710014,China;2.Colle g e o 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 g y,Northwest A&F Universit y,Yan g lin g,Shaanxi,7121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g enetic im p rovement and p roduction p erformance testin g of dair y cattle,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main achievements and measures of DHI in Shaanxi p rovince,and anal y zed the exist-in g p roblems.Meanwhile,on this basis,this article had p ut forward five stron g p ertinence su gg estions to p romote the efficienc y and level of dair y g enetic im p rovement in Shaanxi p rovince.Ke y Words:achievement and measure of DHI;p roblem;su gg estion27㊀㊀㊀中国牛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 批 2 9个奶牛 生产性 能测定 示范 场 ( 区) 加 , 小 参 截 止 目前 已参测 牛场 5 O多个 , 区 3 小 1个 , 加测 定品 8 0 月 0 0多 头 份 , 测 母 牛 占 全 省 成 年 母 牛 存 栏 的 4 1 , 规 参 .8 占 模 牛 场 ( 区 ) 奶 母 牛 的 1 左 右 。 小 产 8
谱、 胎次 、 犊 日期 、 产 干奶 日期 、 淘汰 日期 等牛 群基 础
数 据 , 待 测 的奶 牛 场 特 别 是 小 区 在 数 据 收 集 整 理 而
早在天 津 ;9 5 随 着 中 国—— 加 拿 大综 合 育 种项 19 年
方面 普遍存 在 系谱 不全 , 胎次 、 千奶 日期 等数据 的 记
大多数 人 对 DHI 识 不 足 。D 技 术 在 我 国 认 HI 的开展 是近 十几 年 的事 , 至 今 主 动要 求 参测 的牛 但 场几 乎没有 , 经做 丁 作 来参 测 的 许 多小 区的 经 营者
和部分 牛场对 测 定报 告 和 分 析解 读 报 告 重视 不 够 , 特 别 是 有 些 小 区 采 样 员 采 奶 样 时 , 怕 麻 烦 , 少 数 因 用 几 头 牛 的 采 集 样 品 代 替 了 所 有 牛 的 样 品 , 定 结 果 测
陕西 省 奶 牛生 产 性 能测 定 工 作开 始 于 1 9 9 5年
的 中加 奶 牛 综 合 育 种 项 目 , 安 市 奶 业 研 究 所 从 加 西
不规 范 ; 月新 测定 的牛 ( 胎 牛) 每 头 普遍 缺 少 相 应 的
档 案 资 料 , 数 据 收 集 不 全 , 给 数 据 的 录 入 和 报 告 而 就 的 分 析 造 成 较 多 困难 。 2 2 宣 传 不 到 位 , 员 培 训 不 够 , 作 不 规 范 . 人 操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9 1 2 1 ) 4 0 6 — 2 1 0 - 1 卜( 0 0 0 — 0 50
1 陕西 奶 牛 生 产 性 能 测 定现 状
我 国 奶 牛生 产 性 能 测 定 工 作 开 始 于 1 9 9 2年 , 最
奶 牛 生 产 性 能 测 定 首 先 需 要 收 集 待 测 奶 牛 的 系
不 同 的比例采集 , 有些 牛场为 了省 事 , 三次并 作一 次
采集, 其测 定结 果 就不 能 代 表 每头 牛 全 天 的泌 乳 状
况 , 就 降低 了测 定结果 的准确 性 ; 的在收 集奶 样 也 有 时 不摇匀 , 结果 测 出 的乳 脂率 不 是 高 的 出奇 ( 以 6
常出现许 多奶 样的g n 率 、 蛋 白率 、 LR 乳 体细胞 等 项测 定 指标 完 全 一 致 。而 这 样 采 集 的奶 样 和 做 出 的报 告, 因为 是少数 几头 牛的 , 整个 牛群 又如何 具 有指 对
导 意 义 。有 的 场 子 产 奶 母 牛 几 百 头 , 只 送 检 几 十 但 头 高 产 牛 的 奶 样 ; 的这 月 送 , 月 不 送 , 断 续 续 。 有 下 断 按 照规定 每月 采集 一 天 的奶 样 , 分 早 中 晚三 次 以 要
录不 全或完 全 没有 记 录 等情 况 ; 数 牛场 只有 本 身 少
的 出 生 日期 , 的仅 有 父 亲 的 牛 号 , 多 数 牛 号 编 制 有 大
目实施 , 先后在 上海 、 北京 、 西安 杭 州等 地 开展 ; 截止
20 08年底 全 国参加 生 产 性 能测 定 的 奶 牛超 过 3 O万头 。
上 ) 是 低 的 出 奇 ( . 以 下 ) 更 有 甚 者 , 牛 肚 就 20 。 从 子 底 下 直 接 采 样 。有 的 场 子 虽 有 挤 奶 设 备 但 没 有 流
2 测 定 中存 在 的 问题
2 1 数 据 采 集 不 齐 全 .
量计 ( 或计 量瓶 ) 因而无 法采样 , , 安装 流量 计 的建 议 始终 没有被 采纳 , 经过我 们 的进 一 步努 力工 作 , 目前
中国牛业科学
2 1 ,6 4 :56 O O 3 ( ) 6 —6
C n hi a Catl inc te Sc e e
陕 西奶 牛 生产 性 能 测 定 现 状 、 在 的 问题 及 对 策 建议 存
邱 昌 功
( 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 西 西安 701) 陕 陕 10 6
中 图分 类号 : 8 3 ¥ 2
拿 大接受 项 目馈 赠 的丹麦福 斯公 司上 世纪 八 十年 代 生 产 的手 动式 牛奶 分 析 仪 和体 细 胞 分 析仪 , 定速 测 度为 6 0个样 品/ , 分 析 软件 完 全 由加拿 大 提 供 , h其 主要提供 测定结 果报 告和综 合分 析报 告 。负责 测定
西 安 地 区 农 垦 系 统 的 20 0多 头 产 奶 母 牛 。 0 陕西 省 奶 牛生 产 性 能测 定 中 心是 20 0 8年 经 农 业 部 、 政 部批 准成立 的全 国 1 财 8家 奶 牛 生 产 性 能 测
定 中心之 一 , 地点 设在 陕西省 畜牧 技术 推广 总 站 内。 主要测定 仪器 为丹 麦 福斯 公 司生 产 的 cmbfsF o i sT o +型乳成 份 一体 细 胞 一体 综 合 分 析 仪 , 器测 定 速 仪
度 为 3 0个 样 / , 析 软 件 由 南 京 丰 顿 公 司 提 供 , 0 h分 提 供 测 定 结果 报 告 、 合 分 析 报 告 等 三 十 一 种 分 析 报 告 。 综 负 责 全 省规 模 牛场 和 小 区 的产 奶 母 牛 的测 定 。 20 0 9年 2月 进 行 试 测 定 , 3月 份 正 式 启 动 全 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