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甘醇》
浅析《爱的甘醇》的创作特点与意义

309文|赵 轩浅析《爱的甘醇》的创作特点与意义摘要:《爱的甘醇》是意大利作曲家唐尼采蒂的喜歌剧代表作,这是一部二幕歌剧,全剧讲述的是十九世纪发生在意大利一个小村庄里的爱情故事。
这部喜歌剧不仅具有风趣的选段和动人的旋律,还有独具特色的配器,从创作意义上看它继承了罗西尼作品的戏剧性,为威尔第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咏叹调;创作特点;意义盖塔诺·唐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i](1797~1848)出生于意大利贝加莫一个极贫穷的毫无音乐背景的家庭,但在当地他幸运地得到约翰尼斯·西蒙·迈尔[Johannes Simon Mayr](德国人,1763~1845)的精心指导,这对他之后的音乐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尼采蒂一生创作了75部歌剧,《爱的甘醇》是其喜歌剧的代表,共两幕,歌剧的脚本由菲利斯·罗马尼[Felice Romani](意大利人,1788~1865)根据奥古斯丁·尤金·斯克里布[Augustin Eugène Scribe](法国人,1791~1861)的作品改编而成。
这部喜歌剧含有许多诙谐幽默的段落。
第一幕中农村青年内莫里诺出场时表现得十分腼腆,他内心十分仰慕少女阿狄娜,但没有足够的勇气向她表达,给观众留下了单纯可爱的印象。
军曹贝尔科雷登场,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上台来,当贝尔科雷喊口令让他们立正报数时,士兵们用力地将手里的枪敲击在地面上,吓了他们的长官一大跳,贝尔科雷惊慌失措地抖动了一下身体又转过来瞪大眼睛训斥士兵,他那夸张的肢体动作和表情不禁让人捧腹大笑。
紧接着在向村庄里的姑娘敬礼时,他的手臂不停地颤抖,逗得姑娘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江湖医生杜卡玛拉登场,村民们聚在他周围都想亲眼目睹他车上的神奇药水,杜卡玛拉却抓住了大家的好奇心,耐心地介绍药水的功效。
他会不时地做一些动作来说明不同药水所治疗的不同部位,还会通过降低音量或加快语速来吸引村民们的注意力,给观众留下了幽默滑稽的印象。
喜歌剧《爱的甘醇》中的艺术特色及演唱技巧

精湛 , 尤其是在唱腔 的技巧上 更是 凸显 了多尼 采蒂优 秀的艺术创 作才 能。文章将通过对喜歌 剧《 爱的甘醇》 进行 简要叙
述. 并 就 其 艺 术特 色及 演 唱 技 巧 进 行 深 入 的 探 讨 与 研 究。
关键词 : 喜歌剧 《 爱 的 甘 醇 》 花 腔 艺 术 特 色 演 唱技 巧
杜 卡 马 拉 的语 言 风 格 如 同 他 的性 格 一 样 夸 张 而又 喋 喋 不休 . 贝科 雷则 是 用 一种 趾
高 气 扬 的 语 言 来 凸 显他 的 自大。
剧 本 进 行 了独 特 的 创 新 。 其 艺 术 特 色 主 要
表 现在 以 下 三 个 方 面
性, 我 选 择 的 是 脚 下 的 踢 步 。 我 在 舞 蹈 中
从 十 八 世 纪 末开 始 . 喜 歌 剧 作 品 汇 总 首 次 出现 了“ 终场合唱 ” 的表 演 形式 这一
曲 家 .同 时 也 是 浪 漫 主 义 歌 剧 的代 表 . 其
一
生 中创作 了近百部 的歌剧作 品 , 《 爱的
甘醇》 是 其 中 年 的优 秀创 作 之 一 , 在 1 8 3 2 年 一 经 演 出就 大 获 成 功 , 多 尼 采 蒂 也 由此
一
表 演 形 式 的特 点 在 于 剧 情 进 入 收 尾 阶 段 后. 演 员陆续登上 舞台活跃气 氛 。 当 所 有 演 员 都 上 台 时 .舞 台 的 气 氛 也 达 到 了 高
跃 成 为 了 同时 代 作 曲 家们 的代 表 这部
中 出演 次数 最 多 的歌 剧 。《 爱 的甘 醇 》 既保 留 了意 大利 歌 剧 的传 统 表现 形式 。 同 时还融
女阿 蒂娜 . 但 由于 他 言 辞 笨 拙 . 加 之 情 敌
浅析歌剧《爱的甘醇》舞台艺术形象

浅析歌剧《爱的甘醇》舞台艺术形象【摘要】歌剧《爱的甘醇》是一部充满浪漫情感和艺术张力的作品,舞台艺术形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首先概述了歌剧《爱的甘醇》,并介绍了分析舞台艺术形象的重要性。
接着从音乐表现、舞美设计、服装道具、灯光效果和角色塑造五个方面深入探讨了该歌剧的舞台艺术形象。
总结指出该歌剧以优美的音乐、精美的舞美设计、精心设计的服装道具和灯光效果,塑造了深情的角色形象。
最后展望未来歌剧舞台艺术的发展,希望能更加精益求精,创造出更加完美动人的舞台艺术形象。
这些都使得歌剧《爱的甘醇》在舞台艺术形象方面具有很高的欣赏和表现价值。
【关键词】歌剧《爱的甘醇》,舞台艺术形象,音乐表现,舞美设计,服装道具,灯光效果,角色塑造,总结,展望,发展。
1. 引言1.1 概述歌剧《爱的甘醇》歌剧《爱的甘醇》是一部以浓郁的爱情情感为主题的歌剧作品,通过优美动人的音乐和精致细腻的舞台艺术形象,展现了爱情的甜蜜与苦涩,引领观众进入一个充满梦幻与感动的艺术世界。
该歌剧作品在舞台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并通过音乐、舞美设计、服装道具及灯光效果等方面的精心安排,刻画出丰富立体的角色形象,使得整个剧情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
《爱的甘醇》不仅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更是一部能够触动人心灵深处的作品,让观众在音乐与舞台表现中感受到爱情的力量和美好。
通过对这部歌剧作品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有助于探讨歌剧舞台艺术形象的创新与发展。
1.2 介绍舞台艺术形象分析的重要性舞台艺术形象是歌剧表演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不仅可以为剧情增添色彩,更能够深化角色的内在性格和情感。
通过对舞台艺术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歌剧作品的意义和内涵,进一步感受到作曲家和导演所想要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在歌剧《爱的甘醇》中,舞台艺术形象的分析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和主题。
通过音乐表现、舞美设计、服装道具、灯光效果和角色塑造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逐步揭示出作品的内涵和人物之间的关系,让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情节中来。
“爱情灵药”真的有用吗?

“爱情灵药”真的有用吗?作者:邱克来源:《音乐爱好者》2019年第03期歌剧已经有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有人说歌剧代表了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的文化符号,日益面临观众老龄化的局面是不可避免和无法逆转的,即使在歌剧发源地欧美国家也是这样。
真的如此吗?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男中音歌唱家施恒导演的意大利喜歌剧《爱之甘醇》近日在上海首演,带给了年轻观众焕然一新的舞台体验。
一直被认为是“阳春白雪”的西洋经典歌剧,经过施恒的改编,高潮不断,精彩纷呈,在轻松愉悦和诙谐幽默的气氛中引来了观众会意的笑声。
《爱之甘醇》是十九世纪意大利浪漫主义作曲家多尼采蒂创作的二幕喜歌剧。
作为一部跨越百年的经典之作,《爱之甘醇》在全世界上演率极高,每年都会在欧洲各国演出近百场。
但是,它在中国上演的次数却并不多,尤其对年轻观众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题材。
七零后的施恒一直非常喜欢《爱之甘醇》,曾在法国演出过这部歌剧,并饰演其中的江湖郎中杜医生。
《爱之甘醇》虽然是典型的意大利式的啼笑姻缘,但从现在年轻人的角度来看,也是一部男版的励志玛丽苏爱情故事。
秉性憨厚的农村小伙内莫里诺暗恋一个富有聪明的农场主阿迪娜。
由于双方贫富悬殊,内莫里诺苦于不知如何开口。
在一个高富帅情敌的夹击下,内莫里诺鬼使神差从江湖骗子杜医生那里买了一瓶“爱情灵药”,最终歪打正着地收获了爱情。
在施恒看来,这样奇特的喜剧冲突完全可以吸引当下的年轻观众,再加上这部歌剧的很多唱段都优美动听,从头到尾就像经典名曲的荟萃,他相信这部歌剧一定可以赢得年轻观众的喜爱。
于是,施版《爱之甘醇》贯穿了施恒一贯的穿越式导演理念,他将原作重新编排,变成了“中文对白+意大利文演唱”。
喜歌剧中穿插了大量宣叙调对白,很多插科打诨的笑料包袱,如果全部用意大利原文演唱,很难击中中国观众的笑点,尤其是年轻观众,因此施恒在排练过程中,不断根据剧情的需要加入了很多时尚元素、网络流行语和当下热点问题,甚至还考虑到每个演员的特征,把原来比较枯燥的对白变成年轻人的语言,增加了很多搞笑的上海方言。
戏谑中的抒情 调侃中的欢乐——看多尼采蒂的歌剧《爱之甘醇》有感

的舞台调度和动静对比的手法, 将人
滴 泪 ” 他 唱 得人 情 人 理 , , 非常 感
国家 大 剧 院管 弦 乐 团也 是 刚成 物塑造 和剧情发展融 为一体 , 到 收
人 ( 现场返场了一次) 其 中声音 的 立 的新乐团, , 但他们却显得 很老到,
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 其中阿迪娜 、 内
此 出了十九世纪意 大利歌 剧作 曲家 多 最多产 的歌 剧作 曲家 , 却是 意大利 是 作 曲家一生 创 作 中的黄 金 时期 ,
尼采蒂的歌 剧 爱之甘醇 , 这是这 歌 剧艺术史上 重要的阶段性人物,
时, 多尼采蒂已经度过了早期创作 中
肤浅” 阶段 , 转而进入了艺术上 部 著 名的 意 大 利喜 歌 剧 在 中国 的 首 他与罗西尼 、 贝里尼一起被称为十九 的 “ 意大利歌剧 三杰”, 其创作不 真 正的成 熟期 。 这部歌 剧虽是 喜歌 次演出, 也是国家大剧 院今年上演的 世纪 “ 第三部西洋歌剧 。 仅在数 量上丰富了意大利歌 剧艺术 剧 , 但其 中却有着哀愁 、 闷的情感 郁
整体上 莫雷诺 、 贝尔 科雷、 杜卡尔马拉等人 技巧发挥 得 很充分, 强渐弱 的气 并非毫 无经验 的盲 目演奏 , 渐 都 清晰的、 息 控 制做 得 非常 完 美 , 干净 、 秀 感觉 , 而 俊 乐团与 声乐之间的配合 做得 物的出现 , 有着不 同的、 而他们之问穿 与 的音色很适合音乐的风格, 只是由于 很 协调 , 唱 相 衬 时 则 显 得 分 寸 得 符合人物性格的交代, 抒情 陈述 这支新乐团的弦乐很有造诣 , 声 插进 行的各种性格表 现、 激动而音准 上略有偏差 。 女高音迪 当。 亦都在一种自然的流露 里拜尔显示出了全面的歌唱能力, 在 音干净且延绵不断, 音色亮丽而技巧 和矛盾情 节,
《爱之甘醇》178年后的中国首演爱之甘醇

《爱之甘醇》178年后的中国首演爱之甘醇《偷洒一滴泪》确立了弗朗切斯科・梅利在北京观众心中的地位,无疑他是本次歌剧节中最迷人的男高音歌手,他是继努奇后又一位被要求加演的人。
或许在国内观众心中,《爱之甘醇》的影响力和名头上与《茶花女》、《弄臣》相比都略显不足。
这部歌剧在1832年的意大利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商业大戏,一个激扬着乐观情绪的乡村爱情励志故事,其中充满了在当年时髦而拉风的科技元素和前沿噱头,从物理学、化学到医学。
多尼采蒂对当年这些科技成果报以某种意大利式的嘲讽态度,似乎这类手段更像是欺骗乡巴佬的灵丹妙药,甚至比杜卡马拉调配的“爱情灵药”更有效果。
导演迪米亚那为角色赋予了鲜活生动的表演,整个舞台版本即便算不上才华横溢,也足够别开生面,第二幕终场的草坪在视效上堪称奇美,但第一幕的田园诗般的乡土气息略显不足。
当杜卡马拉乘坐热气球从天而降时,整个戏的开始转入正轨,迪米亚那将杜卡马拉塑造成了疑似《百年孤独》中吉梅尔加德斯式的人物,但男一号内莫里诺显然不是布恩蒂亚,倒是那位游离在剧情之外的草帽男孩有着奥雷良诺上校儿时气质,仿佛一登场就被赋予了某种神秘而重大的戏剧使命,后来我才意识到这也许是内莫里诺儿时的化身。
歌手方面,尽管声音条件算不上特别出众,但年仅27岁弗朗切斯科・梅利(Franceso.Meli)以其充满光泽和性格魅力的演唱征服全场,他的唱演俱佳,声线平滑,音色稳定,将一位无知者无畏型的内莫里诺表现的既充分又得体,他的表演灵活而主动,细致入微到可以去面对镜头。
《偷洒一滴泪》确立了他在北京观众心中的地位,无疑他是本次歌剧节中最迷人的男高音歌手,梅利享受到的掌声是理所当然的,在努奇之后他是又一位被要求加演的人。
而这样一位歌手在欧洲却只能给迭戈・弗洛雷斯(Juan.Diego.Florez)等一线歌手唱B角。
B角中唱内莫里诺的范竞马声音一度甜美圆润,但他明显已度过了自己巅峰状态,至少和梅利相比,范竞马的嗓音不够开阔,表演也不够开放。
爱的甘醇

士 德 、 马 斯 内 (《玛 侬 》 中 的 德 格 鲁 、 贝 里 尼 (《凯 普 莱 特 的 蒙 泰 古 )) 中 的 台 巴 尔 多 和 ((拉 美 莫 尔 的 露 契 亚 》 中 的
埃德 加 多 … … 。 他 的足 迹 已经遍 及欧美众 多 的歌剧 院 ,
包括大都会 、 科文特 、 格林 德伯恩 、
男 角 比利 亚 松 是 目前 E M I 旗 下 当 红 歌 手 , 出道 以来
曾 获 得 了 无 数 演 唱 奖 项 。 3 0 来 岁 的 l:L ~ tl 亚 松 最 大 优 势
在于 , 他担纲主 演过的歌剧角色 , 已经 多得让 人 眼花缭
乱 了 。 除 本 碟 ((爱 之 甘 醇 》 中 的 奈 莫 里 诺 , 还 有 威 尔 第
国里 昂国家歌剧 院的联 袂演 出版 ,
无论从演 、
录,
以及
舞 台形象等方面衡量 , 都 是最 具 欣赏 价值 的 出版 物 。
2 1 世 纪 , 又有新一 代歌坛 新秀开 始涉 足这 一 剧 目的
演录 。 现 在 我 手 头这 款 E M I V ir g in C l a s s ic s 影碟 , 于
囝囤田
《爱 的 甘 醇 》 ( 又 译 ((爱 情 灵 药 》) , 与 《拉
美 莫 尔 的露 契 亚 》 并称 多 尼 采蒂 的两 大歌
剧名 作 。 此 前 已 出过 不 少 明 星级 的版 本 。 而 影音 版 本 中 , 女高音 乔治 乌和男高音 阿蓝 尼 亚 这对 “ 金童 玉 女 ” 在法
巴黎 歌 剧பைடு நூலகம்院 、
巴士
底歌剧 院 , 还 有里 昂、 柏林 、 汉堡 、 慕 尼 黑 、 维也纳 、
巴塞 罗那 、 阿姆斯 特 丹 、 布鲁 塞 尔等地 的歌 剧舞 台。 从 这 款 影 碟 的表 演 中 , 我们可 以看 到 比利亚 松 的表
歌剧《爱甘醇》中阿蒂娜双重性

试论歌剧《爱的甘醇》中阿蒂娜的双重性摘要歌剧《爱的甘醇》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时期著名歌剧作曲家唐尼采蒂创作的传世佳作。
本剧具有浪漫主义的喜剧色彩,剧中塑造的阿蒂娜具有双重性特征。
本文详细论述了阿蒂娜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形象转变在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和不同的演唱形式中的成功塑造。
关键词:歌剧阿蒂娜人物形象戏剧冲突演唱形式中图分类号:j651 文献标识码:a葛塔诺·唐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i,1797-1848),意大利浪漫主义时期著名歌剧作曲家,他与贝利尼、罗西尼并称为“美声乐派三巨头”。
唐尼采蒂是一位多产的音乐家,歌剧是唐尼菜蒂主要的创作领域,他一生创作了75部歌剧,其中多部歌剧成为经典作品而传唱不衰。
喜歌剧《爱的甘醇》取材于奥贝尔(aubert)的《媚药》,是意大利喜歌剧的代表作品,也是世界各大歌剧院保留的经典剧目之一。
这是一部两幕歌剧,共有20首曲子,咏叹调为数不多但皆为经典。
歌剧是一门综合艺术。
柴科夫斯基说:“歌剧将许多为一个目的服务的不同因素(音乐、诗、画、雕塑、舞蹈、哑剧、导演和演员的艺术)集中在一起,可以说是一种最丰富的音乐形式”。
而在歌剧各个要素中,主人公人物的形象的刻画对于整部歌剧的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
《爱的甘醇》叙述的是阿蒂娜与内莫利诺的爱情故事。
男主角内莫利诺是个乡巴佬,他始终不敢对富家女阿蒂娜表达爱意。
有个军人贝尔克雷进村想要横刀夺爱,男主角眼见心爱的人被人夺走,便向江湖郎中求得一帖“爱情灵药”。
恰巧此时一大笔遗产忽然落在浑然不知的内莫利诺头上,众多村女向他大献殷勤,内莫利诺却误以为是“爱情灵药”见效了。
女主角阿蒂娜妒火中烧,对他讽刺、报复。
最终这对有情人还是消除误解走到了一起。
女主人公阿蒂娜既轻率善变又诡谲伶俐、温柔善良的双重人物形象,在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和完美的音乐表现中得以成功的塑造。
一戏剧冲突对阿蒂娜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造就人物,矛盾是故事发展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歌剧《爱之甘醇》
歌剧《爱之甘醇》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盖塔诺·多尼采蒂的经典
作品,作曲家当时仅用两个星期就将该作品谱写完毕,并在1832年5
月12日于米兰首演。
歌剧《爱之甘醇》讲述一个既有钱又漂亮的女地主阿狄娜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青年农人内莫里诺,但内莫里诺缺乏求爱的勇气使她愠怒。
军曹贝尔科雷带着士兵来到了这个村庄,想用火热的爱情去获得阿狄娜的心。
内莫里诺面对这样的情敌,非常不安。
江湖庸医杜卡尔玛拉来到村庄,谎称谁喝了他的“爱的甘醇”(次等的法国红酒),就能得到爱情。
内莫里诺喝了后虽然有了反应,却使意中人更生气。
一怒之下,阿狄娜在军队开拔前与军曹订婚。
内莫里诺内心十分痛苦,为求更大的药性效力,又向庸医买了一瓶“爱的甘醇”,却无钱支付,只好用应征入伍的酬劳来付药费。
阿狄娜知道内莫里诺内心的痛苦,同时自己的心里也依然爱着他,当军曹催逼她签约的时候,她终于觉悟过来了。
于是,她从军曹手里买回了内莫里诺入伍的证件而解放了他。
但内莫里诺恐吓她要赴战场去求一死时,她晕倒在他的怀里了……军曹看到此景此情,无奈地随着队伍离去。
在故事的结尾,医生杜卡尔玛拉因“爱的甘醇”出名致富,而阿狄娜和内莫里诺也得到了幸福!
从故事与人物结构看,《爱之甘醇》与后来的《卡门》在故事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讲述老实的小伙子爱上一个姑娘,而姑娘却爱上军官或斗牛士的故事。
《爱之甘醇》首演数年后进入伦敦,并得到了门德尔松的充分肯定,认为该剧给观众带来了很大乐趣,他曾说:
“如果我能写出这样的剧作,我会很欣慰。
”多尼采蒂的《爱之甘醇》旋律琅琅上口,而且,该剧作为美声派歌剧的代表作,能够尤其突出歌唱家的高超技巧。
此外,由于该剧故事诙谐幽默,形式节奏明快,所以直到今天仍然广受欢迎。
■文/本报记者伦兵
本报讯(记者伦兵)以往国家大剧院除了自创剧目外,更多的是制作演出中国观众熟悉并在国内演出赢得反响的歌剧作品,而在本届歌剧节中,多尼采蒂的歌剧《爱之甘醇》却是一出在国内从来没有演出过的经典名剧,对于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它很经典,而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它却很“新”。
该剧艺术总监吕嘉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它是一部真正的歌剧,这部戏不仅要求歌唱要好,演员要对咏叹调和那些对唱重唱都非常熟悉,同时表演也要十分到位,因此它是一部很难的戏,同时,这部戏几乎所有音乐都好听,每段咏叹调都十分优美,轻松易懂,是一部难而漂亮的好戏。
”
■戏里的每个环节都很精致
为国家大剧院选择一部新上演的歌剧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考虑到市场和观众,又要考虑到剧院的发展,乃至中国歌剧的发展。
吕嘉告诉记者:“当初在选择新歌剧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威尔第的《唐·卡洛》,另一个就是这部《爱之甘醇》。
而选择了这部《爱之甘醇》实际上是希望在我国的歌剧演出风格上做一些小小的变化,过去我们演过威尔第、普契尼、莫扎特,演过的戏大都是正剧和悲剧,而很多观众还不知道,在意大利歌剧中,多尼采蒂和贝利尼等作曲家
的作品中也有很多美声代表作,值得中国年轻人去学习和提高。
《爱之甘醇》是多尼采蒂最成功的一部作品,这部戏的每个环节都很精致,全剧几乎没有废话,而且在音乐上对演员是一个挑战。
因为在舞台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人物,每个人都要做出戏来。
同时,很多唱段都很耐听,从头到尾就像经典名曲的荟萃,没有一曲是不好听的,其中咏叹调《偷洒一滴泪》更是优美至极。
当我提出制作《爱之甘醇》后,大剧院陈平院长就决定让我做这个戏的艺术总监,导演演员由我挑,艺术质量由我来把关负责,这是我作为艺术总监在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第一部真正的歌剧,而这部戏又是第一次在中国上演。
怎样让观众看懂看明白,这就是一个挑战。
”
■这部戏既好听又通俗易懂
为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选择什么样的导演和演员是关键。
吕嘉告诉记者:“这些导演和演员都是我的意大利朋友,同时也是在意大利非常优秀的艺术家,过去我们都有过很好的合作。
扮演男主角内莫里诺的梅里是当今意大利数一数二的男高音歌唱家,而扮演江湖庸医杜卡尔玛拉的阿方索·安东尼奥齐则是17年前就与我合作这部戏,不仅有着很好的舞台经验,也有着很有质量的声音。
扮演女主角阿狄娜的演员最早我们是想选择一位世界级女高音,但是她们当中很多人声音已经变了,有的也不愿意再唱这部作品了,而选择了迪里拜尔也是非常优秀的女高音,并且在国外唱过这个角色。
还有一组中国歌唱家,范竞马和黄英都是我国具有实力的歌唱家。
”这是一部表现意大利乡村传说故事的歌剧,这次在国家大剧院演出选择写实主义布景制作。
吕嘉告诉记者:“最早我们和导演曾经有一稿创作很有意思,因为这
是表现年轻人爱情的喜剧,所以我们当初做得很卡通,很好玩,但是由于这是中国观众第一次接触这部歌剧,对这个戏的故事肯定很陌生,因此我们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就是为了让观众100%看得懂。
而
这部歌剧的排演对于中国歌剧来说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从演出到教学,从导演人才的培养到舞台总监的人才培养,甚至再到音乐指导的培养,都是大有好处的。
”
吕嘉向记者透露,2013年是瓦格纳诞辰200周年,届时每个国家都将演出瓦格纳的歌剧,现在他正在与国家大剧院研究演出《尼伯龙根的指环》事宜。
吕嘉告诉记者:“《爱之甘醇》是我在意大利毕业后担任歌剧院音乐总监的第一批上演的歌剧之一,到现在已经演出过4个版本不下50场,在音乐上,这部歌剧难就难在音乐与戏剧的结合上,在速度上很多是说话语言,因此演员对于歌词的气口掌握,语言的准确性,语调的准确性,对于中国演员确实是个难点。
尤其对于合唱队来说,每一个人都要在歌唱中融入人物的情感,用感情带动节奏,这是歌剧文化需要拥有的技术特征,而我看到合唱团已经在逐步转好,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相信,这部戏更能吸引普通观众,因为它不仅好听而且通俗易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