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垄与覆膜方式对盐碱地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不同种植方式对盐碱地棉花干物质质量及氮磷钾积累的影响

,
,
(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o f Cr o p Ge n e t i c s a n d P h y s i o l o g y o f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 Co l l e g e o f Ag r i c u l t u r e , Ya n g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Ya n g z h o u 2 2 5 0 0 9 , Ch i n a )
Cot t o n Nc e n c e 2 0 1 4 , 2 6 ( 2 ) : 1 8 4 ~ 1 8 8
不 同种植 方式对盐碱 地棉花 干物质质量及 氮磷钾积 累的影响
韩勇, 许 映飞 , 顾超 , 花明明, 王俊, 陈源 , 张祥 。 陈德 华
p a t t e r n b o t h o n c o t t o n y i e l d a n d o n t h e a c c u mu l a t i o n s o f d r y ma t t e r , n i t r o g e n , p h o s p h o r o u s , a n d p o t a s s i u m The t e s t s we r e pe r -
k a l i s o i l ; s p r a y e d wi t h Kr i l i u m, h i g h - i r d g e d a n d mu l c h e d ; s p r a y e d wi t h Kr i l i u m, h i g h — id r g e d a n d n o n — mu l c h e d ; a n d r t a d i t i o n a l
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Ab s t r a c t :Ai me d a t t h e p r o b l e ms o f l i mi t e d a n d u n e v e n l y d i s t ib r u t e d r a i n f a l l a n d s e io r u s s p r i n g d r o u g h t i n he t d r y —
第 3 1 卷第 6期 2 0 1 3年 1 1 月
干 旱 地 区 农 业 研 究
V o 1 . 3 1 N o . 6
No v.2 01 3
不 同覆 膜 方 式 对 旱 地 玉 米 生 长 发 育 、 产 量 和 水 分 利 用 效 率 的 影 响
李 尚中 , 樊廷 录2 , 王 磊 , 赵 刚 , 党 翼 , 张建 军 , 王 勇 , 唐小 明 , 赵 晖。
影响。结果表 明, 全膜双垄沟提高 了玉米 出苗率和 出苗速度 , 提 早成熟 , 整个 生育期玉 米株 高、 叶面积指 数和干 物 质积累量始终大干其它处理 , 显著提高 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 率, 是 旱作 区进 一步挖掘 降水潜力和 高产 田创 建 的有
效途径。
关键 词 : 覆膜方 式; 旱地 玉米; 生长发育 ; 水分利用效率 ; 产量
中 图分 类 号 : ¥ 5 1 3 . 0 4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0 — 7 6 0 1 ( 2 o t 3 ) o 6 — 0 0 2 2 — 0 6
盐碱地棉花高效栽培技术

编辑:杨风光 nyzszz@ 大田作物但又是雨季,应看天灌水与排涝。
5.适时打顶摘心:春芝麻一般在花序不再继续生长(封顶)时打顶;夏芝麻于初花后20天左右打顶,剪去顶端1~2厘米顶尖。
适时收获当芝麻植株变成黄色或黄绿色,下部叶片逐渐脱落,下部有蒴果开裂时收获。
趁每天的早、晚收获,避开中午高温阳光强烈阶段。
盐碱地棉花生产中存在单产低、投入不合理等问题。
促进出苗成苗、科学运筹肥水和简化管理等盐碱地棉花丰产高效栽培技术,可使棉花显著节本增效。
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1.盐碱地需改良与培肥。
中度和重度盐碱地先采用挖沟排碱、淡水压盐、平整土地等措施改良后再植棉。
提倡在工程措施改良的基础上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措施培肥地力。
2.促进出苗和成苗。
种子准备,选择适宜滨海盐碱地种植的耐盐性强、抗病性强、中后期结铃性强、铃重高、品质优的中熟或中早熟陆地抗虫杂交棉。
滨海和内陆轻度盐碱地直接平作,先播种后盖膜。
滨海中度盐碱地畦作,提倡地膜覆盖在垄(畦)上;重度盐碱地采用沟棚种植,在垄上平覆地膜形成沟棚;无法造墒的盐碱地采用提早预覆膜栽培。
3.蕾期管理。
看苗施肥:长势不足的棉田酌情施用速效氮肥促进发棵。
缺硼棉田,每667平方米用50克高效速溶硼肥兑水25~30千克叶面喷雾。
化学调控:6月中下旬或棉花3~5个果枝时,对有旺长趋势的棉田,每667平方米用缩节文/ 滨州市沾化区农业农村局 王虹虹盐碱地棉花高效栽培技术2627第3月 下半月刊胺1.5克或25%助壮素4~6毫升兑水30 千克均匀喷雾,控制棉苗旺长。
及时整枝:6月中下旬待叶枝清晰可辨时,及时去除叶枝,改善棉株生长环境。
防旱防涝:在棉田沟系配套的基础上进一步清沟理墒,减轻盐害和渍害。
病虫害防治:蕾期主要害虫有二代棉铃虫、棉盲蝽、蚜虫、玉米螟等,根据虫情、防治标准及时用药防治。
4.花铃期管理。
肥水管理:7月初施第1次花铃肥,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氮肥与钾肥配施,适量增施钾肥。
科技特派员工作情况报告

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情况报告长安区农业中心现有科技特派员7人,男3人、女4人;畜牧兽医专业3人,农学专业4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4人,实施的项目主要是设施蔬菜和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与服务。
7名科技特派员分别与派往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和业务关系;科技特派员到了生产一线,了解农民所盼所想,积极联系业务,寻找适于自己服务与发展的项目、工作目标和方法,同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以项目实施为动力和工作重点,把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创业切入点,确立了各自的工作内容和突破口。
农业中心科技特派员共服务全区集中连片的温室生产基地12个,温室面积2850栋5700亩。
1-10月份温室总产值达到15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20%,扣除生产资料等涨价因素,实际收入提高了18%,成为今年农民收入增加的亮点。
温室全部采用全钢架砖混结构,主要采用“台田”温室模式生产,推广一系列综合措施,形成以西红柿、黄瓜、西甜瓜为主栽品种,以果树、花卉等为补充的生产格局,常年生产、周年供应。
正常生产的温室每栋长50米棚平均一年生产两茬,年产量达到0.7-1.0万公斤,净面积和为1亩的2栋温室一年的产量为1.4-2.0万公斤,2008-2009年度产值为2.5-3万元,纯收入达到1.4-1.6万元,效益突出的温室一茬最高亩收入达到3.0万元,纯收入达到2万元,综合效益明显。
截止目前,科技特派员实施创业项目6个,推广新技术5项、新品种4个,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46期,培训农民171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1300份、技术手册7500册,与园区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2个,直接服务农户达152户,户均增收1100元,人均增收200元,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5个。
长安区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及育苗基地是长安区农业中心办公场所和设施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提供平台。
建设办公房屋13间350平方米,配套建设了餐厅、锅炉房、库房、冷库等房屋8间200平方米,建设了高标准日光温室3栋,其中其中40米和77米长的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各一栋,77米长的阴棚1栋,温室内配置了滴灌设备,安装了卷帘机和暖风炉等设备。
起垄覆膜栽培方式的效果和发展方向

起垄覆膜栽培方式的效果和发展方向摘要: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限制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物起垄覆膜栽培可以显着提高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本文从起垄覆膜栽培技术的发展与现状、对几种主要作物的增产效果及其原因、未来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期望为推动起垄覆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缓解北方水资源紧缺提供指导。
作物起垄覆膜栽培是垄作与薄膜覆盖的有机结合, 是将地面修整成垄台、地膜覆盖于垄台之上, 在双垄之间或双垄之上种植作物的一种栽培方式。
其增产原因主要包括: 1)提高土壤水的有效性。
地膜覆盖抑制地表蒸发, 通过集雨、水汽凝结提高土壤含水量。
2)调节地温。
垄作覆膜能够提高土壤温度, 尤其是作物苗期的土壤温度, 增加出苗率、成苗率, 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提高昼温差, 降低高温期地温, 有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
3)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改善土壤结构, 调整土壤酶的活性, 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起垄覆膜栽培模式在华北地区未来发展方向: 提高农机配套、新型无害地膜应用、构建不同作物技术规程。
关键词:起垄覆膜栽培; 作物产量; 水分利用; 增温保湿; 技术规程;Abstract: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in northern China limi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e crop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ridge-furrow with plastic film mulching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yield and water-use efficiency.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echnology of ridge-furrow cultivation with plastic film mulching, discussed its effects on the yield of several major crops and its mechanisms, and propos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It was expected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researches. In the technique of ridge-furrow cultivation with plastic film mulching, a ridge is created, then covered with plastic film; crops are planted between the ridges. The advantages of this technique promotes its application, which are: 1) it improves the effectiveness of soil water. Film mulching over the ridge inhibits surface evaporation and increases soil water content by collecting rain water and condensation of soil water. 2) It regulates the ground temperature. Ridge mulching increases soil temperature, especially at the crop seedling stage, increasing emergence and seedling rates; it also decreases soil temperature during high temperature period, promoting crop growth and development. 3) It improves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improves soil structure, adjusts soil enzyme activity, and provides a good soil environment for crop growth. However, the mulching film cultivation mode also has certain deficiencies: 1)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the ridge laminating machine is relatively backward. 2) Mulch film creates pollution; this is becoming an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and it is laborious to reverse. 3)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ridge mulching technology lack specific standard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the ridge-furrow cultivation with plastic film mulching mode in North China are as follows: 1) improving t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needed to implement this technique; 2) applying a new harmless film; and 3) constructing different crop technical regulations.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basis of high-efficiency water-saving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for agricultural planting methods, and full use of water resources are all necessary for the future.Keyword:Ridge-furrow cultivation with plastic film mulching; Crop yield; Water use; Warming and moisturizing; Technical regulation;我国农业水资源缺乏, 随着工农业的疾速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 我国对粮食总量的需求不断增加, 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供水危机也将更加严峻。
双膜覆盖对盐碱地棉花出苗及产量的影响

在新 疆棉 花生 产 中 , 盐 碱 和 春季 低 温危 害是 影
中 国棉 花 ・ 双 膜 覆 盖 对 盐 碱 地 棉 花 出苗 及 产 量 的影 响 ・ 2 0 1 3 , 4 0 ( 1 ): 2 6 ~2 9
双膜 覆 盖 对 盐碱 地 棉 花 出苗及 产 量 的影 响
白灯 莎 ・买买提 艾 力 , 孙 良斌 , 张少民 , 国秀 丽 , 刘忠山 , 冯 固 ( 1 . 新疆 农科 院核 技术 生物技 术研 究所 , 乌鲁 木齐 8 3 0 0 9 l ; 2 . 中国农 业大 学资源 与环境 学院 , 北京 1 0 0 0 1 ) l ; 3 . 新疆 农科 院经 济作 物研 究所 , 乌鲁 木齐 8 3 0 0 9 1 )
纳斯 棉花 育种 基 地进 行 , 前 茬 作 物棉 花 , 0 ~3 0 c 1 1
土壤 电导 ( Ec ) 0 .6 4 ms・ c r n , 总盐 含量 2 .7 6
g・ k g ‘ , 土壤 p H 8 . 4 6 ; 有 机 质 含 8 . 3 2 g・ k g ,
种模 式在 南北 疆 已有 不 同程 度 的应 用 , 学 者 们 在棉
宽 1 . 4 5 m; 双膜覆 盖 是 存单 膜 覆 盖 的基 础上 , 人 I
再铺 上一层 膜 , 膜宽 1 . 5 0 I T I 。 3周 后 揭 去 上 层 膜 .
花 双膜 覆 盖 对 土 壤 温 度 等 方 面 的 研 究 做 了 些 T 作 一 。 “ , 但对 棉花 出苗 和产 量影 响方 面的研 究较少 。
高海拔旱作农业区全膜、半膜两种覆膜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高海拔旱作农业区全膜、半膜两种覆膜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作者:逯登香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2013年第06期马铃薯是化隆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的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在0.57万 hm2以上,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几年来,我县开始大面积推广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1],但一部分农民却认为全膜覆盖与半膜覆盖对马铃薯生育期及产量影响效果一样,为全面了解全膜覆盖和半膜覆盖两种覆膜方式对高海拔地区马铃薯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掌握哪种覆膜方式增产效果更好,2012年化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栽所合作,设置了高海拔地区马铃薯全膜覆盖和半膜覆盖两种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的试验研究,探索马铃薯最佳覆膜方式,为今后马铃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试验地基本情况、供试地点1.1试验地点位于化隆县扎巴镇拉二村,地貌特征为旱梯田,地理位置:纬度36°12′57″、经度102°01′48″,海拨:2865m。
1.2试验地基本情况土壤名称:黑黄土,土层厚度:2.5m,耕层厚度20cm,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含量21.8 g/Kg、碱解N76mg/Kg、速效磷25mg/Kg、速效钾174mg/Kg、pH值8.25。
1.3供试品种青薯9号,目标产量:2400Kg/666.7m2。
播种方式:点播。
播深:20cm。
播种量:200Kg。
2.试验设置及肥料用量试验设置为两个处理,2次重复。
其中:处理1为半膜覆盖(起宽70cm、高30cm的垄,用幅宽100cm、厚0.008mm的地膜将垄面覆盖),面积666.7m2;处理2为全膜覆盖(起大垄宽70cm、高30cm和小垄宽30cm、高15cm的双垄,用幅宽120cm、厚0.008mm的地膜将大小垄面全覆盖),面积666.7 m2。
施肥量:2个处理4个小区的化肥施用量都为每666.7m2马铃薯配方肥50kg(青海专用肥厂生产“青羊牌”40%马铃薯专用肥:N含量16%、P2O5含量14%、K2O含量为10%)。
棉花抗盐碱原理

棉花抗盐碱原理
棉花抗盐碱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理适应性:棉花具有较强的生理适应性,可以在高盐碱环境下生长。
棉花根系能够分泌特殊的根系分泌物,形成盐碱适应层,减少盐碱对根系的直接伤害。
同时,棉花还能够调节细胞内离子平衡,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
2. 盐碱物质排泄:棉花根系能够积极排泄盐碱物质,减少根系内的离子浓度。
通过根系分泌物和根毛的作用,将多余的盐碱物质排出植株体外,保持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平衡。
3. 耐盐碱基因表达:棉花在受到盐碱胁迫时,能够启动一系列与抗盐碱相关的基因表达。
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够参与离子平衡的调节、气孔开闭的调控等生理过程,从而增强棉花对盐碱的抵抗能力。
4. 菌根共生:棉花可以与一些菌根真菌形成共生关系,例如磁盘菌、根瘤菌等。
这些共生菌能够分泌特殊的物质,促进棉花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并提供养分和水分的吸收。
同时,共生菌还能够与棉花根系共同抵抗盐碱胁迫。
棉花抗盐碱的原理主要包括生理适应性、盐碱物质排泄、耐盐碱基因表达和菌根共生等多个方面。
这些机制相互作用,使棉花能够在盐碱胁迫下存活和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0 l 2 C ) ( J O 5 3 ;2 01 2 C X J 0 5 5 ) 。
‘
3 6。
《 棉 花科学 》 投稿 邮箱 : m h k x 1 9 7 9 @I 6 3 . ¨ l I l 1 或 i x m h @c h i n a i o / , , , h a 1 . 1 t e 1 . ¨ 1
棉花 科 学 v 0 1 . 3 5 ,N o . 6
1 . 2 试 验 设 计
收 稿 日期 :2 0 1 3— 0 9— 3 0
基 金 项 目 : 国家农 业现 代 产 业技 术 体 系 岗位 专 家项 目 ( C A R S 一1 8 —2 0 ) ; 国家 自然科 学基 金 ( 3 l 1 7 1 4 7 9 ) ; 高等 学校 博 士 学
科 点 专 项科 研 基 金 ( 2 0 1 1 3 2 5 0 1 1 0 0 0 1 ) ;江 苏省 高校 优 势 学 科 建设 工 程 资 助 项 目; 江 苏 省 重 点 实验 室 重 大 项 目
刘 燕 ,等 :高垄与 覆膜 方式 对盐 碱地 棉花生 长发 育的影 响
2 0 1 3 年 l 2月
试 验于 5月 4日播 种 ,设 置 6个 处理 :①处 理 1( 以s l 表示 ,后 同)为高 垄 + 覆 膜 ,即做成 与小 区长 度等
长 、宽 2 0 c m、高 2 0 c m 的高 垄 ,垄 间距 8 0 c m,在两 行高 垄 间开 播种 沟 ,按 预定 株 距 人工 点 种 ,每 穴播 6粒 ,
第3 5卷
Vo 1 . 3 5,
・
第 6期
No. 6
棉
花
科
学
2 0 1 3年 l 2月
De c. ,2 01 3
C o t t o n S c i e n c e s
试 验 研 究 ・
高垄 与 覆膜 方 式 对 盐 碱 地 棉 花生 长 发 育 的影 响
刘 燕 ,韩 勇 ,顾超 ,许 映 飞 ,花 明 明 ,
1 材 料 与方 法
1 . 1 试 验 材 料
试验于 2 0 1 2 年 在江苏 省大 丰市稻麦 原种 场滨海 盐碱 地棉 田进行 。该 地棉 田土 壤全 盐含 量 均 在 0 . 2 % 以上 , 2 0 c a 耕层 土壤含 有机质 1 . 8 7 % ,速效 氮 4 2 . 1 5 m g , k g ,速效 磷 7 4 . 2 2 m e / k s 。速效钾 1 5 7 . 3 3 m g , k g 。供 试 品 种 为 中棉所 7 9 ,盐碱地 土壤 改 良剂 ( 以下 简称 改 良剂 )为 “ 康地 宝” ,由北 京康 地 宝生 物技 术有 限公 司提供 ,用量 为1 5 k g / h m 2 ,于播 种前 随水灌 入 。
作 者 简 介 :刘 燕 ( 1 9 8 1 一) ,女 ,江 苏 大 丰人 ,硕 士 ,农 艺 师 ,从 事棉 花 栽培 研 究 工 作 ,E—m a i l :h a n y t , n g 2 0 1 3 3 @1 6 3 ‘ ) n 1 。
通 讯 作 者 :陈 德 华 ( 1 9 6 4 一) , 男 ,教授 ,从 事 棉 花 栽 培 与 生理 研 究 工 作 ,E—m a i l :c d h @y Z l 1 . e d u . t i n
0 引 言
中 国棉 区 内约 有 1 3 3 3 3 3 3 . 3 h I I l 2的滨 海旱 碱地… ,主要分 布在沿 海地 区 ,该 区无 霜期长 ,大 于 0 ℃有效 积 温
为4 1 0 0  ̄ C~ 4 3 0 0  ̄ C, 1 3照充足 ,特别 是秋季 温度 高 ,具 有生产 优质棉 的气候 条件 。棉 花 的耐 盐性较 强 ,被 认 为 是 开发 盐碱 地的先锋 作物 ,利用 棉 花耐 盐性 强 的特 点 ,发 展 旱碱 地植 棉 ,对 于 稳定 棉 花 生产 十 分重 要 】 , 因此 ,作者 利用 高垄 、覆 膜 、施 土壤 改 良剂 三项栽 培措 施来探 讨盐碱地 棉 花生长 发育及 产量 的影 响 ,从 而找 出 有 利 于盐碱 地棉 花栽培 的方式 ,为开 发盐碱 地棉 花种植 提供理 论指导 。
中图分类号 :¥ 5 6 2 . 0 4 4 文 献标志 码 : A 文章编 号 :2 0 9 5— 3 1 4 3( 2 0 1 3 )0 6 —0 0 3 6 —0 4
D OI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3 1 4 3 . 2 0 1 3 . 0 6. 0 0 7
王 俊 , 陈源 ,张祥 ,陈德 华
( 1 . 江 苏省 大丰市农业技 术推广 中心 ,江苏 大 丰 2 2 4 1 0 0 ;2 . 扬 州 大 学农 学 院作 物 遗传 与 生理 国家重 点 实
验室 ,江 苏 扬 州 2 2 5 0 0 9 ) 摘要 : 以中棉所 7 9为材料 探讨 了高垄 、覆 膜 、喷 洒 盐碱 地土壤 改 良剂三 项 栽培 措 施对 盐碱 地 棉 花干 物质积 累及 氮、磷 、钾养分 吸收 分 配的影 响。结果 表 明:三项措 施均 可在 一定程度 上提 高产 量 ,其 中以喷洒 盐碱 地 土壤 改 良剂和 三项措 施 结合应 用 两处理 的籽棉 产量 显著 高 于对照 ( 正 常直 播 覆膜 ) 。进一 步分析表 明 ,三 项措施 对 盐碱 地 均 可改善 棉 花 纤 维品 质 、提 高棉 花前 期 株 高、增 加真 叶数量 、促 进棉花早 发 ,从 而提 高后期 现 蕾和成铃 强度获 得 高产。 关键 词 :棉花 ;盐碱 地 ;高垄 ;覆 膜 ;土壤 改 良剂 ;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