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乳山金矿区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_周军
胶东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潜力和方向

胶东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潜力和方向摘要:矿床形成后会经历不同形式的变化,区域隆升与剥蚀是影响矿床变化保存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构造-热年代学是目前广泛运用于研究区域隆升剥蚀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以我国最大金矿集中区——胶东西北部金矿及赋矿围岩玲珑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尝试将构造-热年代学引用到矿床成矿后变化与保存研究。
胶东金矿早阶段成矿深度大于10km,中晚期成矿深度4~7km,根据剥蚀速度计算玲珑花岗岩剥蚀量仅为2.0~4.2km,远未达到金矿最大成矿深度。
当前本区金矿勘探和开采深度普遍小于2km,因此深部至少还有1~5km深度空间具有金矿找矿潜力。
关键词:胶东西北部金矿区;玲珑花岗岩;裂变径迹;隆升剥蚀;找矿潜力Abstract: after deposit formed will experience different forms of change, and erosion is the effect of regional uplift deposits changes save the most crucial factor. Structure-hot is the chro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research area denudation of uplift an important means in this paper, the country’s largest area in northwestern jiaodong gold-gold ore and fu surrounding rock and exquisite granit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ry the structure-hot chronology reference to the metallogenic changes after research and preservation. The jiaodong gold mine early metallogenic depth is more than 10 km, metallogenic depth middle-late 4 ~ 7 km, according to erosion speed computing and exquisite granite erosion amount of just 2.0 ~ 4.2 km, far from reaching a maximum depth of gold mineralization. In the current gold exploration and mining depth generally less than 2 km, so deep at least 1 ~ 5 km deep space has gold prospecting potential.Keywords: the jiaodong gold mining area in northwestern; Exquisite granite; Fission diameter mark; Uplift erosion; Prospecting potential一、引言矿床是复杂地质作用的结果,矿床形成后会经历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变化。
胶东金矿幔源成矿流体深部演化与深部找矿

胶东金矿幔源成矿流体深部演化与深部找矿时伟【摘要】目前,胶东金矿成矿流体研究主要集中在成矿流体的来源及其成矿过程研究,但是对于其侵位前的物化状态及分异演化研究尚浅。
该文提出胶东金矿矿集区幔源成矿流体深部演化的一种形成机制,并认为胶东金矿幔源成矿流体在侵位前发生了富集作用。
正是由于幔源成矿流体的富集作用才使得胶东地区形成现在规模、品位的金矿。
胶东金矿幔源成矿流体的侵位机制主要受华北东部构造转折体制制约。
根据胶东地区金矿幔源成矿流体分异演化特征、构造特征及现有深部探测实例表明:胶东地区在1000m以下极有可能存在另一个大型金矿带。
%At present, studyon the ore forming fluid of Jiaodong gold deposit is focused on the sources and miner⁃alization processes, but the study 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state an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before its emplacementis not enouth. In this paper, a set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mantle ore forming fluid of Jiaodong gold depos⁃it has been put forward.It is regarded that enrichment has happened before emplacement. Enrichment of the mantle ore fluids has formed such scale and degree of Jiaodong gold deposit. Emplacement mechanism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ectonic regime inversion of the North Eastern tectonic of the mantle ore forming fluid of Jiaodong gold deposi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features,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deep exploration of existing examples of mantle ore forming fluid of Jiaodong gold deposit, it is showed that:there is another gold belt under 1000m in Jia⁃odong area.【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5页(P12-16)【关键词】胶东金矿;幔源成矿流体;深部演化;构造转折;深部找矿【作者】时伟【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引文格式:时伟.胶东金矿幔源成矿流体深部演化与深部找矿[J].山东国土资源,2015,31(10):12-15.SHI Wei. The Deep Evolution of the Ore-forming Fluid from Originated Mantle and Deep Prospecting in Jiaodong Gold Deposit in China[J].Shandong Land and Resources, 2015,31(10):12-15.胶东是中国最大金矿生产地,面积占全国0.27%,黄金产量和储量却占全国1/4[1-3]。
胶东地区金矿地质背景及金矿分布特征分析

14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G 地质勘探 eological prospecting
用,可以有效提高胶东地区金矿找矿的效率。 2.2 认识到金矿找矿工作的重要性
今后胶东地区的各大金矿开采单位,要认识到金矿找矿工 作的重要性。一方面,金矿开采单位要加大对金矿找矿的资金投 入力度,金矿开采单位可以加强对金矿勘探工作的宣传力度,吸 引更多的社会投资。另一方面,矿山开采单位组建高素质的金矿 勘探队伍,这样才能保证金矿找矿工作的顺利实施。其次,金矿 开采单位也要进一步完善金矿找矿制度,要提高金矿勘探人员 的责任意识,要建立完善的金矿找矿制度,用制度来规范金矿勘 探工作。
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开采历史悠久,浅部黄金资源储量日渐枯竭,且无好的探矿空间。因此急需不断运用当前
胶东金矿集中区岩石圈结构与深部成矿作用

胶东金矿集中区岩石圈结构与深部成矿作用
胶东金矿集中区,位于中国东北地区胶东半岛南部,因产出丰富的金属矿物资源而广受瞩目。
该区域的地质结构复杂,成矿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岩石圈结构和深部地质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胶东金矿集中区地层沿海地形从南向北依次为新生代沉积岩、太古界与古生界复杂地层。
整个区域经历过琼东南换向带复杂地质环境的演变,地壳厚度较大,但产生了多个金矿区。
地球物理勘查证实,金矿以脉状分布为主,随采深增加矿化程度逐渐降低并向深部逐渐转化为硫化物矿床,这为研究该区域的成矿机制和探索深部矿藏提供了重要依据。
岩石圈结构在胶东金矿集中区的成矿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胶东陆块处于太平洋板块边缘,板块与陆块的相互作用使得本区地形结构复杂。
巨厚的下陆统砂砾岩、深坑岩及其上覆的三叠系沉积岩层支配了该区域的地貌,同时在地球内部,巨大的构造运动也是支配成矿过程的重要力量。
深部地质过程对于胶东金矿集中区的成矿作用影响也是重要的。
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本区域的地壳厚度较大,同时区域内多处存在大规模的岩浆侵入体。
这些地质环境为热液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能量源。
经过长期的地质过程演化和作用,形成了多个大中型金矿床和众多小型金矿床,其中多数属于岩浆热液型矿床,少数为变质热液型矿床,品位较高,是具有广阔前景的金属矿床。
总之,胶东金矿集中区的岩石圈结构和深部地质过程的演化提供了支配成矿作用的重要因素,同时在科学研究和矿产资源开发中,也对勘查人员起着重要指导作用,对于深层次认识和掌握胶东金矿集中区的成矿机制和矿床及其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胶东乳山脉状金矿床成矿流体性质与演化

胶东乳山脉状金矿床成矿流体性质与演化胡芳芳;范宏瑞;沈昆;翟明国;金成伟;陈绪松【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05(021)005【摘要】位于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中部的乳山金矿(原称金青顶金矿)是目前我国单脉金储量最大的矿床,金主要产于黄铁矿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细脉中.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乳山金矿不同蚀变带岩石和各成矿阶段金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有两种类型:CO2-H2O包裹体和水溶液包裹体.钾长石化蚀变岩、黄铁绢英岩和弱蚀变花岗岩的石英中含有丰富的CO2-H2O包裹体,而黄铁矿石英脉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中CO2-H2O包裹体数量逐渐减少,以富水的CO2-H2O两相包裹体和水溶液包裹体为主.显微测温结果显示,弱蚀变花岗岩、钾长石化岩石和黄铁绢英岩石英中的CO2-H2O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为236~377℃;而黄铁矿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70~324℃.成矿早期流体为富含挥发份(XCO2高达0.53)、中低盐度(3.33~10.48 wt% NaCl)的流体,到主成矿期逐渐演化为以含较低的CO2的富水流体(XCO2 为0.01~0.05)和水溶液流体,盐度为1.23~12.55wt%NaCl.金和硫化物(尤其是黄铁矿)紧密共生,说明金主要以金硫络合物形式被搬运,CO2包裹体的广泛存在则表明其对成矿流体的pH变化起着重要的抑制作用.水/岩反应、温度下降和压力降低引起的流体不混溶可能是乳山金矿金沉淀成矿的主要原因.【总页数】10页(P1329-1338)【作者】胡芳芳;范宏瑞;沈昆;翟明国;金成伟;陈绪松【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济南,25001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山东金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乳山,2645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相关文献】1.胶东牟乳成矿带金矿床石英热释光特征及意义 [J], 薛建玲;李胜荣;崔举超2.胶东台上金矿床成矿流体演化:载金黄铁矿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约束 [J], 陈炳翰;王中亮;李海林;李金奎;李京濂;王国强3.甘肃寨上金矿床成矿流体性质与成矿作用探讨 [J], 马星华;刘家军;李立兴;毛光剑;郭玉乾4.胶东半岛大磨曲家金矿床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演化 [J], 郭春影;高帮飞;张静;王庆飞;龚庆杰;于海军5.胶东大尹格庄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演化 [J], 魏瑜吉;邱昆峰;郭林楠;刘向东;汤磊;史启发;高学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乳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55
维普资讯
总第 4 5 5 期
矿业 快报
20 年 3月第 3期 07
的 N 2 、a a C O大量淋失; 0 稀土元素在钾化带相对富
状或条带状分 布的 中粗粒 黄铁矿为特 征; 在深部
中图分类 号 :58 1 P 7 . 1
1 矿床地质 特征
文 献标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0 958 {07 0.0 50 10 .6 320 }30 5.4
都是稀土富集型; ②都没有 亏损。该岩体 E u的 88 l O为 1.5 S8 8S 初 始 比值 为07 9 -07 2 15 , r / r 76 .0 5 .14 ( 算值, I 计 据 =( r / S ) 铅 同位 素 组 成 为 Ss 8 r , 6
表 1 矿物含量 ( %)
1 4 控矿构造 .
该金矿脉主要受 N 6。 F (0/ E 5) E 5的 1 5。S 7。和 N E 1。 F (5 N 的 ’1。 5 8 。两组压扭性断裂复合 0) 控制,F 隐伏于深部) (1 复合部位具有张扭性质。在 浅部矿 体主要受 F 控制 , 2 其产状走 向1。倾 向北 5、 西、 倾角8 。而在深部( 5m 0, 一15 标高) 矿体主要受 F 1 控制, 其产状走向5。倾向南东、 0、 倾角7 。矿体仍未 5( 尖灭 ) 一 8m以下倾角变陡, 。 35 局部反倾。
达 2 ×1 ~。 0 0
区 内出露上 太古 界胶 东 群 的鲁 家组 、 马格 庄组
和枣园组。岩性主要为黑 云斜长片麻岩、 黑云斜 长 角闪岩 、 云变 粒岩 夹 大理 岩 透镜 体。其 片 麻 理走 黑
胶东金矿幔源成矿流体深部演化与深部找矿

C h i n a [ J ] . S h a n d o n g L a n d a n d R e s o u r c e s , 2 0 1 5 , 3 1 ( 1 o ) : 1 2—1 5 .
0 引言
胶东是 中 国 最 大 金 矿 生 产 地. 面 积 占 全 国 0 . 2 7 %, 黄 金产量 和储 量却 占全 国 1 / 4 [ 卜 。 目前 , 胶
及分异演化研究 尚浅 。该文提 出胶东金矿矿集区幔源成矿流体深部演化的一种形成机制 , 并认 为胶 东金矿幔源 成 矿 流体在侵位前发生 了富集作用 。正是 由于幔源 成矿 流体 的富集作 用才使 得胶 东地 区形成 现在规模 、 品位 的金 矿 。胶东金矿幔源成矿流体 的侵位机制主要受华北东 部构造转 折体制制 约。根据胶 东地 区金 矿幔源成 矿流体 分 异演化特征 、 构造特征及现有深部探测实例表明 : 胶东地 区在 1 0 0 0 m 以下极有可能存在 另一个大型金矿带 。 关键词 : 胶东金矿 ; 幔源成 矿流体 ; 深部演化 ; 构造转折 ; 深部找矿
・
1 2・
第3 1 卷第 1 0 期
山 东 国 土 资 源
2 0 1 5 年1 0 月
个 或多 个 次级 岩 浆 体 , 类 似 于地 慢 柱 的 多 级 演 化 。
次 级岩 浆体整 体呈 圆状 或椭 圆状分 布于原 始岩 浆体
东金矿 的研 究 已达到 比较 全 面的 阶段并 取得 了丰硕
的成果 。
太 平洋 成矿 带西 部 , 中一 新 生代 大陆边缘 活 动带 内 ,
南 以五莲一 荣 城断 裂与 大别苏 鲁超 高压变 质带 相邻 ,
北 为龙 口一 蓬莱断裂和黄海盆地[ 3 . 5 ] 。 区域 内 出 露
胶东地区金矿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胶东地区金矿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胶东地区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是中国金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金矿类型以热液型为主,同时还包括砂岩型、碳酸岩型等几种类型。
本文将针对胶东地区的金矿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热液型金矿热液型金矿是胶东地区最常见的金矿类型,这与胶东地区的成矿岩浆是由大量岛弧岩浆带的混合融合作用形成。
而在岩浆活动过程中,热液流体被注入到地质剪切带、断裂带和褶皱带中,与壳幔物质反应形成金矿床。
热液型金矿在胶东地区发育于花岗岩体周围、土壤破碎带中、辉长岩体和辉绿岩体中。
胶东地区的热液型金矿,包括了普通热液型金矿和脉状热液型金矿。
其中,普通热液型金矿主要分布于高岭花岗岩和凝灰岩等岩体,矿床呈层状或者块状分布;而脉状热液型金矿主要集中于岩浆侵入体的边缘位置,以岩浆侵入伴随热液作用形成的矿脉为主,矿脉分为单矿脉和复式矿脉,矿脉节理发育较好。
二、砂岩型金矿砂岩型金矿在胶东地区的分布也相对广泛。
这种型式在地质构造上和热液型金矿往往有密切的联系。
主要成矿期是古生代晚期到中新世晚期,矿化的主要层位是中四系上部至新地系下部砂岩中的灰色泥岩和灰绿色砂岩。
砂岩型金矿在砂岩中形成,又分为风化型和硫化型两种类型。
风化型砂岩型金矿在矿床形成的初期由于矿物的风化变质,赋存状态为蚀变黄铁矿嵌布于砂岩层内。
而硫化型砂岩型金矿属于比较新的金矿类型,其赋存状态是黄铁矿、斑铁矿和黄铜矿等硫化物,矿体呈花岗斑点状或龙眼状。
碳酸岩型金矿在胶东地区较少见,但是也有一定的分布。
该型金矿主要形成于古生代、中生代和第三纪时期的有机质碳酸盐岩、白垩系砂岩-泥岩层和海相火山岩等中。
碳酸岩型金矿的成矿作用是由于深部热液流体的逆渗透作用、生物沉积作用、热液流体侵入等而形成。
这种类型的矿体呈层状和脉状的分布,呈现出不规则的纵向延伸形态。
矿石品位较低,但成矿量较大,主要矿物有自然金、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等。
综上所述,胶东地区的金矿类型以热液型为主,同时还包括了砂岩型、碳酸岩型等几种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第4期西安工程学院学报Vol.23No.4 2001年12月 JOU RNA L OF XI AN EN GIN EERI NG U N IV ERSIT Y Dec.2001胶东乳山金矿区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周 军1,刘建朝1,杨正华1,王瑞腾2,张洪山2,张振开2,张可海2(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2.山东省乳山市金洲集团,山东乳山264500)[摘要] 英格庄金矿以相对富As、Co、N i而三甲和铜锡山金矿则以相对富Cu、Pb、Zn、Ag为特征。
聚类分析显示,英格庄金矿具Bi+Hg、A s+Sb+Co与Pb+Zn组合,三甲金矿具Bi+Hg+A s+Sb+Co、Pb+Zn与A g+Cu+Au组合,而铜锡山金矿则显示Bi+Hg+Sb+Pb+Ag、Cu+Au+Zn+As及Mo+N i组合。
结合N i、Co、M o与A g、Hg、As、Sb等的相关特征,认为上述三个金矿均有成矿头尾晕叠加现象。
Au、A g、Cu、Pb、Zn、As、Sb、Bi、Hg、M o等元素垂向变化规律显示,英格庄金矿在-200m标高以下、三甲金矿在-500m标高以下尚有成矿富集段存在。
其中,所确定的英格庄金矿的靶位在16勘探线附近,三甲金矿的靶位则在16~20勘探线间。
[关键词] 胶东半岛;金矿;原生晕;成矿预测;靶区;乳山金矿区[中图分类号] P6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955(2001)04-0016-12[作者简介] 周军(1957-),男,副教授,从事结晶学及矿物学、大地构造与区域成矿、GIS在地质中的应用等教学与科研工作。
乳山金矿区位于胶东半岛东部乳山县境内,属牟(平) 乳(山)近南北向金矿成矿带的南半部。
区内主要有金青顶、唐家沟、英格庄、初家沟、胡八庄、铜锡山、三甲、东峒岭等金矿,金矿点星罗棋布(图1)。
研究工作主要限于乳山市金洲集团所辖金矿(未包括唐家沟与东峒岭)及其周边区域。
1 矿区地质工作区出露岩性有两大类,其一为中深变质程度变质岩(新太古代胶东群、古元古代荆山群)[2,3],其二为花岗岩(昆嵛山与三佛山岩体,多倾向于燕山期)[1,3];此外尚有数量众多的基性、中酸性脉岩。
唐家沟金矿产于古老变质岩中(荆山群),围岩岩性为钠长浅粒岩[3]。
初家沟、英格庄金矿位于古老变质岩与昆嵛山花岗岩接触带附近,围岩以不规则状变质岩残余体为主,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条带状混合岩、片麻状花岗岩、大理岩等,另有较多煌斑岩和少量花岗伟晶岩、闪长玢岩。
[收稿日期] 2001-01-04金青顶、铜锡山金矿围岩以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为主(昆嵛山岩体),亦见煌斑岩脉和少量阴影状变质地层。
三甲金矿区脉岩最为发育,其中煌斑岩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皆有,花岗斑岩则以成矿期为主,沿矿脉广泛分布有强蚀变的次安山岩、次闪长玢岩等,显示该区长期处于或邻近一热中心。
三甲金矿的围岩主要有煌斑岩、花岗斑岩、次火山岩、花岗岩及老变质岩残余体。
胡八庄金矿围岩大体介于英格庄金矿和三甲金矿之间,煌斑岩仍为主要围岩之一,但老变质岩残余体明显增多。
东峒岭金矿产于三佛山似斑状花岗岩中。
牟平-乳山成矿带内有6条主干容矿断裂构造(图1)[4] ,走向约NNE10 ,倾角80 左右,以东倾为主、局部反倾,由西向东依次为青虎山-唐家沟断裂、石沟-巫山断裂、岔河-三甲断裂、将军石-曲河庄断裂、马家庄断裂和老虎窝-合子村断裂。
断裂带一般宽数米至10余米,容矿部位多处于膨大开张地段,矿体沿走向、倾向变化较大或呈尖灭再现,李惠,等.山东乳山金矿及其外围某些石英脉深部含矿性预测.1998;李惠,等.山东乳山金矿、初家沟金矿等12个矿床(点)深部含矿性预测,1999.1-金矿及金铜矿点;2-公路;3-实测断裂;4-推测断裂;5-矿化蚀变点;6.大理岩;7.第四系;燕山期花岗岩:8-昆嵛山花岗岩;9-三佛山花岗岩;胶东群及荆山群变质岩:10-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11-斜长角闪岩夹片麻岩、片岩、大理岩;12-水库;13-成矿有利地段;(1)青虎山、唐家沟断裂;(2)石沟、巫山断裂;(3)岔河三甲断裂;(4)将军石、曲河庄断裂;(5)老虎窝、合子村断裂(马家庄断裂出图)图1 山东乳山矿产分布简图常见早期形成矿脉破碎成角砾又被后期矿化胶结,推测成矿期以张性活动为主。
金青顶金矿受控于将军石-曲河庄断裂 ,初家沟、英格庄、胡八庄金矿沿石沟-巫山断裂带由北向南分布,铜锡山、三甲金乳山市地质队、冶金工业部第一地质勘查局515队.山东省乳山市金青顶金矿床 号矿体深部详查报告.1999.矿则位于岔河-三甲断裂一线。
2 原生晕地球化学研究笔者利用已有探采工程对英格庄、三甲和铜锡山金矿系统取样,研究Au、Ag、Cu、Pb、Zn、As、Sb、17第4期 周军等:胶东乳山金矿区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Bi、Hg、Mo等元素垂向变化规律,寻找深部探矿靶区。
同时在金青顶、初家沟、胡八庄等金矿采取少量样品,进行不同金矿间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区域成矿规律。
基于本次工作分析数据分别对英格庄、三甲和铜锡山金矿做了大量图件,限于篇幅下面仅采用部分图件介绍研究成果。
2.1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由表1~3可知,英格庄金矿与三甲、铜锡山金矿相比相对富As、Co和Ni元素,后两者则以富贱金属(Cu、Pb、Zn)和Ag为特征,铜锡山金矿尤为显著。
这显然与它们的围岩条件不同有关。
上述特点也在前人研究数据(李惠等,1998,1999)中得到反映,即三甲和铜锡山金矿的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金青顶金矿比较接近,本次研究所做的两个有关金青顶金矿的数据亦基本反映出这一点(表4)。
此外,初家沟、胡八庄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英格庄金矿较为接近,从而支持了一些学者(李惠等,1998, 1999)从区域上通常对控矿构造之延伸所做的推测与连接。
浓度克拉克值显示(表1~3,5),英格庄、三甲、表1 英格庄金矿矿体微量元素特征分析项目微量元素特征/10-6浓度克拉克值算术均值几何均值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标准差算术均值几何均值中位数Ag 1.340.650.710.079.30 2.1216.698.138.81 M o7.71 5.98 5.70 1.8026.00 5.52 5.93 4.60 4.38 Cu565.2324.9110.0010.0013880.002526.268.970.400.16 Pb30.4721.7821.0010.00158.0029.50 2.54 1.82 1.75 Zn27.7016.8915.0010.00265.0046.490.290.180.16 As208.5789.43136.50 1.47739.00203.6894.8140.6562.05 Sb9.40 5.758.360.2125.307.4715.669.5813.93 Bi 2.59 1.36 1.810.1212.10 2.88646.58339.12451.25 Hg0.150.090.110.010.530.14 1.83 1.17 1.40 Au 1.550.940.940.12 5.06 1.47388.37234.14235.00 Ni39.5023.8827.5010.00170.0040.240.440.270.31 Co70.1038.0845.00-200.0058.54 2.80 1.52 1.80 样品取自14勘探线附近+42m标高沿脉、16勘探线ZK1~4钻孔、Q1及近邻上部之盲矿体;长安大学测试中心分析;浓度克拉克值据黎彤(1976)计算;-,低于检出下限;样品数n=30。
表2 三甲金矿矿体微量元素特征分析项目微量元素特征/10-6浓度克拉克值算术均值几何均值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标准差算术均值几何均值中位数Ag19.807.1110.500.2680.0022.09247.5188.85131.25 M o 4.06 3.52 3.300.738.50 2.13 3.12 2.71 2.54 Cu2634.55731.69902.0022.0016600.003906.5441.8211.6114.32 Pb3735.90267.51217.0059.0069200.0015411.7311.3322.2918.08 Zn5400.50289.12202.5042.00101600.022647.457.45 3.08 2.15 As108.8946.6642.75 4.60827.00188.0449.5021.2119.43 Sb 6.15 2.90 3.640.2627.107.1910.25 4.84 6.07 Bi 3.17 2.36 2.500.628.20 2.34793.12589.01625.00 Hg0.160.120.150.030.360.11 1.98 1.50 1.87 Au 4.28 1.82 2.650.0418.71 4.771070.75455.22662.50 Ni32.9019.7410.0010.00150.0040.540.370.220.11 Co34.5522.1120.00-100.0032.79 1.380.880.80 V19.6513.8810.00-70.0017.730.140.100.07 Ti1762.00788.54800.0020.005000.001958.090.280.120.13样品取自-186~-426m标高沿脉;长安大学测试中心分析;浓度克拉克值据黎彤(1976)计算;-,低于检出下限;样品数n=20。
18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第23卷表3 铜锡山金矿矿体微量元素特征分析项目微量元素特征/10-6浓度克拉克值算术均值几何均值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标准差算术均值几何均值中位数Ag72.7438.5846.000.52365.0090.96909.21482.29575.00 M o14.9010.0913.000.7343.0012.0611.467.7610.00 Cu1428.53728.251457.0047.004400.001250.2322.6811.5623.13 Pb37131.063296.902030.0081.00525400.01260863094.25274.74169.17 Zn7193.29954.76900.0042.0088400.0021140.576.5210.169.57 As103.2646.8180.90 2.67471.00116.1746.9421.2836.77 Sb11.90 5.337.640.2666.0015.6519.838.8912.73 Bi13.62 6.93 5.470.6275.0018.913403.821732.261367.50 Hg0.530.370.360.03 2.000.48 6.68 4.63 4.53 Au 6.96 2.44 4.240.0129.537.811739.87608.971060.00 Ni12.7110.1110.00-40.009.290.140.110.11 Co20.4711.5910.00-120.0027.640.820.460.40样品取自地表矿体到-48m标高沿脉;长安大学测试中心分析;浓度克拉克值据黎彤(1976)计算;-,低于检出下限;样品数n=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