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入则孝 PPT
《弟子规—入则孝》PPT

父 父 母 母 责 教 须 须 順 敬 承 听
孟 母 断 机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回家 里。这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突然把织 布的梭子折断,扔在了地上。孟子很奇怪,就问母 亲为什么发火。母亲说:“织布要一寸寸地织,才 能织成。但如果把梭子折断了,不去织它,还能织 成一匹布吧?你的学业也一样啊,你还没有学成就 厌倦了,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呢!”孟子听 了母亲的教诲,恍然大悟,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 为一代大师。
孝方贤。
jiàn shǐ gēng
亲有过,
yí wú sè
谏使更,
róu wú shēng
怡吾色,
jiàn bú rù
柔吾声。
yuè fù jiàn
谏不入,
háo qì suí
悦复谏,
tà wú yuàn
号泣随,
挞无怨。
苦
心
劝
父
从前,有个叫孙元觉的少年,小时候就十 分懂事,可他的父亲对祖父却非常不孝敬。 有一天,父亲要把病弱的爷爷扔到深山里去。 孙元觉哭着跪倒在父亲面前,恳求他不要这 样做。可是父亲却哄骗他:“爷爷年老了, 年老不死会变成妖怪的。”来到了山里,父 亲把爷爷放下就要离开。这时,孙元觉对父 亲说:“扔了爷爷把筐子拿回去吧。”父亲 不明白他的意思,孙元觉说:“等到你老了, 我好用它来装你,把你扔到山里来呀。”父 亲一听,大吃一惊,最终改变主意,又把爷 爷接回了家。
生命的代价 沉痛的教训 临近暑假,某小学老师通知学生第二天下午放 半天假,并要求学生告知家长。却有两名学生没有 按照老师的要求通知家长,擅自和小伙伴一起到河 边游泳,落入深水中,再也没有上来……由于他们 两个没有做到“出必告,反必面”,所以没有得到 家长的及时照顾,直到晚上家长不见孩子回家才发 现出事了,但为时已晚!这样的人间悲剧每年都有 发生,小朋友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啊!
《弟子规入则孝》ppt课件图文

体会到孝顺父母不仅仅是一种行 为表现,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情
感表达和态度。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有时会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了对父母的关心和 照顾,对此深感内疚。
针对这一问题,计划通过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定期回家探望等方式 来改进自己的不足。
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践行孝道方面还存在一些行为上的不足,比如有 时会对父母的话语不够耐心倾听,需要进一步加强自我反省和改正。
现代孝子故事
田世国捐肾救母
田世国得知母亲患尿毒症后,毅 然决定捐肾救母,用实际行动诠 释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的含义。
张尚昀背母上学
为了照顾患病的母亲,张尚昀背着 母亲边打工边上学,其孝心感动了 无数人。
孟佩杰带母上学
孟佩杰从小便承担起照顾瘫痪养母 的重任,考上大学后,她决定带着 母亲一起上学,继续照顾母亲。
分担家务,勤劳肯干
孩子应该主动分担家务劳动, 勤劳肯干,减轻父母的负担。
珍惜财物,不浪费
孩子要珍惜家庭财物,不浪费 、不挥霍,养成勤俭节约的好
习惯。
在学校生活中实践入则孝
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学生要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与 同学友好相处。
遵守纪律,不违纪
学生要遵守学校纪律和规定,不迟到、不早 退、不旷课。
图文示例
展示一幅孩子因做错事被父母责 备后,虚心接受并改正的图片。
现实意义
教育孩子要勇于承认错误,积极 改正,同时学会理解和体谅父母
的苦心。
03
弟子规入则孝实践应用
在家庭生活中实践入则孝
尊敬父母,听从教导
孩子应当尊敬父母,听从他们 的教导,不顶撞、不抱怨,保
持和颜悦色的态度。
2024《弟子规》ppt优秀课件

《弟子规》ppt优秀课件目录CATALOGUE•弟子规简介与背景•弟子规核心思想与内容•弟子规在家庭教育中应用•弟子规在学校教育中推广实践•弟子规在社会道德建设中作用•当代青少年如何践行《弟子规》精神01CATALOGUE弟子规简介与背景《弟子规》概述及作者介绍《弟子规》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作者介绍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
新绛县城关人,国学注选县丞,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3岁。
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
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
来学者多出其门下。
著有《弟子规》三卷、《次礼》等。
创作背景与历史文化价值创作背景《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为了教育子弟养成良好品行而编写的蒙学教材。
当时社会风气日趋败坏,人们道德观念淡薄,为了挽救这种局面,李毓秀以儒家经典为纲,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了这部浅显易懂的儿童启蒙读物。
历史文化价值《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通过诵读和学习《弟子规》,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良好品行,提高个人修养和文化素质。
同时,《弟子规》还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清朝时期的教育状况和社会风气。
传承情况《弟子规》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传承。
它不仅被用作儿童启蒙教育的教材,还被广泛应用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领域。
许多家长和教师都将其作为培养孩子良好品行的必读书目。
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弟子规》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对《弟子规》进行新的诠释和解读;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弟子规》也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弟子规 - 入则孝-精美讲义PPT

为难的法官
这件事情里面谁有过错?实际上谁都没有大过错。你当然不能说老人家错, 老人家就这点信念:我这几根毛留了几十年了,留着我不生病,我会长寿,你给 我一刀就处理了?那不行。小伙子也没大错,但错就错在没有按照《弟子规》中 “事虽小,勿擅为”?做,你问一下老人家:您这几根很漂亮的毛毛是不是需要 我帮您给剃了啊?如果老人家说需要,那就一刀;不需要,就给留着。如果这位 工作态度非常积极的小师傅读过《弟子规》,知道这个话,多问一句,那么就是 皆大欢喜的事了。
怀橘遗亲
陆绩不是等闲之辈,也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三国志》里面有这个人的记载, 他是今天江苏苏州一带的人,大概公元187年出生,公元219年去世,活了三十出头, 很年轻就去世了。东汉末年,他是孙权手下的一个官吏,年纪轻轻就做到了郁林 太守。他这个怀橘遗亲的故事非常有名,《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 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有一个人跳出来跟诸葛亮辩论,诸葛亮一看,陆绩啊? 就看着他笑笑说:“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郎乎?”意思是:你就是那个在袁术 面前往兜里藏起两个橘子的陆绩啊?由此看出,陆绩给诸葛亮的第一印象就是: 你就是小时候藏橘子的那个人。
毛义捧檄慰母心
然而几年以后,毛义的母亲去世,他马上辞官回乡,守着母亲的墓再也不出来。 朝廷几次三番以更高的官位请他出山,都被毛义拒绝。这个时候,那位南阳太守 和曾经误解毛义的人才明白,毛义之所以在当时欢天喜地,活蹦乱跳,向母亲报 喜,就是想让妈妈知道自己的儿子也有为社会服务的一天,有得到朝廷重用的一 天,这都是为了让妈妈高兴而已,并不是说他内心真的多想当官,如果他官迷心 窍,怎么后来朝廷几次三番征召,他都不出来呢?这一下大家才知道,毛义真正 是“亲所好,力为具”,因为妈妈希望看到儿子有出息,所以我要努力去做
《弟子规入则孝》课件

通过孝敬父母,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使家族传统得以延续。
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弘扬传统美德
01
践行“入则孝”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升社会道
德水平。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通过践行“
入则孝”,促进社会和谐。
培养公民意识
03
通过孝敬父母,培养公民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和担当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财富,是家庭 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家风,让家庭更 加和谐、幸福。
关心父母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父母的身体和心理 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 时也要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多陪伴 父母聊天、散步等。
03
如何实践“入则孝”
家庭中的“入则孝”
尊敬父母
在日常生活中,要尊敬父 母,听从父母的教导,关 心父母的健康和心情。
关心家庭
要主动承担家务,关心家 庭成员,营造和谐的家庭 氛围。
勤俭节约
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不浪费食物和物品,珍惜 家庭的财富。
学校中的“入则孝”
尊敬师长
要尊敬师长,认真听讲,按时完 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团结同学
要与同学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 同进步,不欺负弱小。
爱护公物
要爱护学校的设施和物品,不随意 损坏或浪费公共资源。
02
《弟子规》中的“入则孝 ”
“入则孝”的含义
01
02
03
尊敬父母
表示子女应当尊敬父母, 对父母保持恭敬的态度。
顺从父母
表示子女应当顺从父母的 意愿和决定,不得违背父 母的意愿。
爱护自己
表示子女应当爱护自己的 身体和生命,不得做出伤 害自己的行为。
《弟子规—入则孝》PPT

苟 擅 为 子 道 亏
事 虽 小 勿 擅 为
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 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 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 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 心是不孝的行为。
刘
备
教
子
三国的时候,刘备临终时对儿子刘禅不放心,除了把他 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还给刘禅留下了一封信来教育他。信中 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 于人。”这就是说,不要认为小的坏事就可以胡作非为,不 要认为小的好事就可以不做;只有品德良好才能让人信服。 后来,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国没有出现大的失误。诸 葛亮死后,刘禅开始宠信宦官,逐渐放纵自己,最终蜀国被 曹魏灭掉,刘禅也成了俘虏。
qīn ài wǒ
xiào hé nán
亲爱我,
qīn zēng wǒ
孝何难?
xiào fāng xián
亲憎我,
qīn yǒu guò
孝方贤。
jiàn shǐ gēng
亲有过,
yí wú sè
谏使更,
róu wú shēng
怡吾色,
jiàn bú rù
柔吾声。
yuè fù jiàn
谏不入,
háo qì suí
物 苟 虽 私 小 藏 勿 亲 私 心 藏 伤
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 藏占为己有。如果是私藏品德就 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
心。
陶 母 封 鱼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 且注意人品的修养,这一切都是与他母亲的严格教 育分不开的。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 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母亲却把 鱼封好让人退回去,并且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 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母亲呢? 这是为政不廉啊!”此事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 母亲教子严格。陶侃始终不忘母亲的教诲,最终成 为晋朝著名的清官。
2024版年度国学(弟子规入则孝篇)课件

23
东西方文化差异比较
价值观差异
东方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 家庭观念,而西方文化则 更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
2024/2/2
社会结构差异
东方社会注重等级和秩序, 而西方社会则更强调平等 和自由。
沟通方式差异
东方文化倾向于委婉和含 蓄的表达方式,而西方文 化则更直接和坦率。
24
弟子规在跨文化交流中作用
促进文化交流
11
案例分析:孝道行为典范
01
02
03
案例一
某年轻人长期照顾患病父 母,不离不弃,成为当地 有名的孝子。
2024/2/2
案例二
某企业家在事业成功后, 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积极 回馈家庭和社会。
案例三
某社区开展“孝道文化进 社区”活动,通过讲座、 演出等形式宣传孝道思想, 取得了良好效果。
12
03 弟子规其他篇章 简介
养。
学习弟子规可以培养儿童的品 德和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
发展。
学习弟子规可以弘扬中华民族 传统美德,传承优秀文化遗产。
学习弟子规还可以帮助人们更 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2024/2/2
7
02 入则孝篇核心内 容
2024/2/2
8
孝道思想及其重要性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 值观,强调尊敬、关爱父母及长
辈。
孝道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的重要基石。
孝道思想对于培养个人的感恩之 心、责任感以及传承家族文化具
有重要意义。
2024/2/2
9
弟子规中孝道行为规范
弟子规中详细阐述了孝道的行为 规范,如“父母呼,应勿缓;父
弟子规全文版PPT课件

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推动
01
推动传统文化的传 承
弟子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 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02
促进文化的创新发 展
在学习和传承弟子规的过程中, 可以不断挖掘其新的时代内涵, 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
03
增强文化自信
03
弟子规的原文解读
总叙部分解读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解读
弟子规是圣人教导我们的行为规范。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谨慎小心, 诚实守信。要广泛爱护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有多余的精力,就应该学习文化知识 。
入则孝部分解读
01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解读
无论是什么人,我们都应该关爱他们。因为我们都生活在 同一片天空下、同一块土地上。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 受到别人的尊重和敬仰。人们所看重的并不是一个人的外 貌是否出众而是他的品德是否高尚。
余力学文部分解读
不力行,但学文
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
任己见,昧理真
解读
如果只知道学习文化知识而不去实践那么就会变得浮华不实成为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 果只懂得卖力去做事而不去学习文化知识那么就会固执己见无法明白真正的道理。
促进家庭教育
弟子规可以作为家庭教 育的重要内容,帮助家 长正确引导孩子的成长 。
对社会道德建设的贡献
1 2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弟子规承载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于传承和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引领良好社会风尚
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 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义廉耻
中 华 传 统 教 育 必 读
弟 子 规
天 天 落 实 多 多 收 益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李毓秀,生 于清朝顺治年间,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卒于清朝 雍正六年,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其内容采用《论 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 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的 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五个部 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 人、接物、求学上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 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 编成360句、1080个字的《弟子规》。清中叶 以后,此书最为流行,一度成为私塾的必读课本, 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谨守本分、防邪存诚,养成 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父 父 母 母 命 呼 入 則 行 应 孝 勿 勿 懒 缓
解: “孝” 字,孝的上半是 老字的一部分,而下半部分 是子字,意思就是孩子背着 父母,也就是我们做子女的 要能感恩自己的爸妈,并且 能顺从爸妈。也就是 “ 善 事父母者”,就是孝。
犊吞刀
有位屠夫要杀牛(牛妈妈),牛宝宝趁屠夫不注意时 把刀子衔走,用牛角敲屠夫邻居孙先生的门,孙先 生看小牛衔着刀,屠夫在后追赶,而小牛在情急之 下竟把刀吞下。孙先生知道事情原委后,感动小牛 为了救妈妈把刀吞下,出2倍价钱向屠夫把两只牛 买下。牛妈妈与牛宝宝为了报恩,非常辛勤的帮孙 先生耕田,小牛吞刀后平安无事一直到老死。 看了这个故事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做人要知道孝顺父母,否则就连动物都不如。
苟 擅 为 子 道 亏
事 虽 小 勿 擅 为
刘
备
教
子
三国的时候,刘备临终时对儿子刘禅不放心,除了把他 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还给刘禅留下了一封信来教育他。信中 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 于人。”这就是说,不要认为小的坏事就可以胡作非为,不 要认为小的好事就可以不做;只有品德良好才能让人信服。 后来,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国没有出现大的失误。诸 葛亮死后,刘禅开始宠信宦官,逐渐放纵自己,最终蜀国被 曹魏灭掉,刘禅也成了俘虏。
物 苟 虽 私 小 藏 勿 亲 私 心 藏 伤
陶 母 封 鱼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 且注意人品的修养,这一切都是与他母亲的严格教 育分不开的。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 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母亲却把 鱼封好让人退回去,并且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 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母亲呢? 这是为政不廉啊!”此事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 母亲教子严格。陶侃始终不忘母亲的教诲,最终成 为晋朝著名的清官。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 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 心谨慎,要讲信用。 《弟子规》中的“弟子”所指的就是学生, 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广泛来讲,“弟子”可以 说是每一个人。人“活到老,学到老”,可以说 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理所当然就是 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圣贤人的学生。“规” 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 规范。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本书的用 意就是: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 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国学“弟子规”教学大纲
《弟子规》的 6 个中心部分
1:入则孝 2:出则悌 3:谨 4:信 5:泛爱众
------〈感恩〉 ------〈友爱〉 ------〈规范〉 ------〈诚信〉 ------〈善待〉
6:余力学文------〈勤奋〉
有 泛 首 弟 余 爱 孝 子 力 众 悌 规 则 而 次 圣 学 亲 谨 人 文 仁 信 训
父 父 母 母 责 教 须 须 順 敬 承 听
孟 母 断 机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回家 里。这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突然把织 布的梭子折断,扔在了地上。孟子很奇怪,就问母 亲为什么发火。母亲说:“织布要一寸寸地织,才 能织成。但如果把梭子折断了,不去织它,还能织 成一匹布吧?你的学业也一样啊,你还没有学成就 厌倦了,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呢!”孟子听 了母亲的教诲,恍然大悟,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 为一代大师。
故事:
书读百遍 其意自见 东汉时有一个叫董遇的人,从小家里就很穷, 靠上山砍柴为生,整日为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 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他的哥哥讥笑 他,他却不在乎。天长日久,他的知识很渊博,并 写出两本书,引起了轰动,人们很佩服他。董遇的 名声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学 习的窍门。他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人家 说:“可是没有时间呀!”他又说:“学习要利用 ‘三余’,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为一年之余、 晚上为一天之余、雨天为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才 恍然大悟,原来董遇是通过利用空闲时间的学习, 才来提高自己水平的。
dōng zé wēn
chén zé xǐng chū bì gào
xià zé qìng
hūn zé dìng făn bì miàn wú biàn
冬 则 温, 夏Biblioteka 则 凊,晨 则 省, 昏 则 定。 出 必 告, 反 必 面,
jū yǒu cháng yè
居 有 常, 业 无 变。
生命的代价 沉痛的教训 临近暑假,某小学老师通知学生第二天下午放 半天假,并要求学生告知家长。却有两名学生没有 按照老师的要求通知家长,擅自和小伙伴一起到河 边游泳,落入深水中,再也没有上来……由于他们 两个没有做到“出必告,反必面”,所以没有得到 家长的及时照顾,直到晚上家长不见孩子回家才发 现出事了,但为时已晚!这样的人间悲剧每年都有 发生,同学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啊!
一个玩笑
抱憾终身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学校课间休息的时候,一个 同学在他的同桌要坐下的时候,把椅子挪开了,结果这个同 学坐在地上,脊椎摔断,终身瘫痪。一个玩笑导致这样的后 果,双方家庭都抱憾终身!受伤的同学将在床上躺一辈子, 很苦。他的父母就更苦,孩子养了这么大,突然变成残废, 父母比他还难受,还要伺候他,每天看到他都要偷偷地流泪。 我们想一想关心你的人往往何止父母双亲,所以一个人的过 失,有时会给多少人带来痛苦!造成大错无法弥补,而开玩 笑同学的家庭也要承担沉重的经济负担和良心的谴责。所以, 任何对人身安全有损害和危害到社会的不良行为,我们是绝 对不能做的,见到时也要极力劝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