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实验要求

合集下载

有限元实验报告

有限元实验报告

有限元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有限元方法对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从而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效率。

二、实验原理有限元方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的数值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连续的求解域离散化为由有限个单元组成的集合,从而将复杂的偏微分方程转化为一系列线性方程组进行求解。

本实验将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一个具体的工程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

三、实验步骤1、问题建模:首先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和简化,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本实验将以一个简化的桥梁结构为例,分析其在承受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2、划分网格:将连续的求解域离散化为由有限个单元组成的集合。

本实验将采用三维四面体单元对桥梁结构进行划分,以获得更精确的数值解。

3、施加载荷:根据实际工况,对模型施加相应的载荷,包括重力、风载、地震等。

本实验将模拟桥梁在车辆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4、求解方程:利用有限元方法,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线性方程组进行求解。

本实验将采用商业软件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

5、结果后处理:对求解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和分析。

本实验将采用ANSYS的图形界面展示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应力分布:通过有限元分析,我们得到了桥梁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

如图1所示,桥梁的最大应力出现在支撑部位,这与理论模型预测的结果相符。

同时,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我们可以发现,随着载荷的增加,最大应力值逐渐增大。

2、变形情况:有限元分析还给出了桥梁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形情况。

如图2所示,桥梁的最大变形发生在桥面中央部位。

与理论模型相比,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更为精确,因为在实际工程中,结构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材料属性、边界条件等。

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的变形情况,我们可以发现,随着载荷的增加,最大变形量逐渐增大。

3、结果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我们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得到了更精确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

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

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引言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数值计算方法,它可以通过将复杂的结构划分为许多小的有限元单元,通过计算每个单元的力学特性,来模拟和预测结构的行为。

本实验旨在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某一结构进行力学性能的分析和评估。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某一结构进行应力和变形的分析,了解该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为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实验原理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基于弹性力学原理的数值计算方法。

它将结构划分为许多小的有限元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力学特性和节点,通过计算每个单元的应力和变形,再将其组合起来得到整个结构的力学行为。

实验步骤1. 建立有限元模型:根据实际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2. 网格划分:将结构划分为许多小的有限元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节点和单元材料特性。

3. 材料参数设置:根据实际材料的力学特性,设置每个单元的材料参数,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4. 载荷和边界条件设置:根据实际工况,设置结构的载荷和边界条件,如受力方向、大小等。

5. 求解有限元方程:根据有限元方法,求解结构的位移和应力。

6. 结果分析:根据求解结果,分析结构的应力分布、变形情况等。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我们得到了结构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结构的应力分布:通过色彩图和云图等方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结构中各个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

通过对应力分布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结构的强度分布情况,判断结构是否存在应力集中的问题。

2. 结构的变形情况:通过对结构的位移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结构在受力下的变形情况。

通过对变形情况的分析,可以判断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并为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实验结论通过有限元分析,我们对某一结构的应力和变形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并为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总16页)

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总16页)

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总16页)
一、实验介绍
《有限元分析实验》是一门介绍有限元(Finite Element,FE)分析技术和其应用的
实验课程。

本实验关注有限元分析的模拟原理和方法。

实验的主要内容是用有限元的概念
在ANSYS软件中进行结构力学分析。

主要涉及载荷分析、屈曲、几何非线性及拓扑优化等
内容。

二、实验仪器及软件
1.仪器设备:绘图仪、计算机、网络线缆
2.软件:ANSYS 、AutoCAM
三、设计要求
1.以ANSYS软件进行结构力学分析。

2.针对给定结构,设计并进行一维载荷分析,并对多自由度系统非线性载荷进行考虑,考虑实验/实测材料材料屈曲与应变的变形行为。

3.由于结构的复杂性,需要进行拓扑优化,提高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并最终获得合理
的设计。

四、实验结果
通过软件模拟的过程,获得了结构的建模、载荷变形、板材截面结构的优化和变形分
析等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得到了大幅增强,可以很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在材料变形分析方面,不论是应变还是屈曲方面,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明确的表示,用于进一步对其进行后续实验处理。

五、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能够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通过有限元(Finite Element,FE)分析的模拟,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求解复杂的结
构力学问题,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有限元分析不仅可以识别结构的局部变形行为,还可以用于优化结构,提高其刚度
和强度。

3.有限元可以用于几何非线性及拓扑优化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有限元分析报告(1)

有限元分析报告(1)

有限元分析报告(1)有限元仿真分析实验⼀、实验⽬的通过刚性球与薄板的碰撞仿真实验,学习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与建模仿真的实现过程,并以此实践相关有限元软件的使⽤⽅法。

本实验使⽤HyperMesh 软件进⾏建模、⽹格划分和建⽴约束及载荷条件,然后使⽤LS-DYNA软件进⾏求解计算和结果后处理,计算出钢球与⾦属板相撞时的运动和受⼒情况,并对结果进⾏可视化。

⼆、实验软件HyperMesh、LS-DYNA三、实验基本原理本实验模拟刚性球撞击薄板的运动和受⼒情况。

仿真分析主要可分为数据前处理、求解计算和结果后处理三个过程。

前处理阶段任务包括:建⽴分析结构的⼏何模型,划分⽹格、建⽴计算模型,确定并施加边界条件。

四、实验步骤1、按照点-线-⾯的顺序创建球和板的⼏何模型(1)建⽴球的模型:在坐标(0,0,0)建⽴临时节点,以临时节点为圆⼼,画半径为5mm的球体。

(2)建⽴板的模型:在tool-translate⾯板下node选择临时节点,选择Y-axis,magnitude输⼊,然后点击translate+,return;再在2D-planes-square ⾯板上选择Y-axis,B选择上⼀步移下来的那个节点,surface only ,size=30。

2、画⽹格(1)画球的⽹格:以球模型为当前part,在2D-atuomesh⾯板下,surfs 选择前⾯建好的球⾯,element size设为,mesh type选择quads,选择elems to current comp,first order,interactive。

(2)画板的⽹格:做法和设置同上。

3、对球和板赋材料和截⾯属性(1)给球赋材料属性:在materials⾯板内选择20号刚体,设置Rho为,E为200000,NU为。

(2)给球赋截⾯属性:属性选择SectShll,thickness设置为,QR设为0。

(3)给板赋材料属性:材料选择MATL1,其他参数:Rho为,E为100000,Nu 为,选择Do Not Export。

有限元实验1-杆单元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实验1-杆单元有限元分析
四、实验提示
1、各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 ;
2、用集成法求总体刚度矩阵[K];
3、建立节点位移和节点力的平衡方程 ,利用边界条件求出节点位移
4、由节点位移可求出各单元的应变、应力以及节点1处的支反力R1。
实验三:杆单元的有限元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有限元法中单元和节点等相关概念的理解;
2、掌握位移法求解杆单元有限元问题的基步骤。
二、实验要求
1、明确单元刚度矩阵、整体刚度矩阵的含义和求法;
2、根据题目要求,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3、编制相应的matlab计算程序并调试运行。
三、实验内容
用有限元法求图示受拉阶梯杆的位移和应力。已知杆截面面积A(1)=4×10-4m2,A(2)=2×10-4m2,,A(3)=1×10-4m2各段杆长l(1)=l(2)=l(3)=0.1m;材料弹性模量E(1)=E(2)=E(3)=2×107Pa,作用于杆端的拉力F4=10N。试建立图示结构的有限元方程,并基于matlab平台求解该结构的节点位移、单元应力和应变以及支反力R1。

abaqus有限元实验报告

abaqus有限元实验报告

abaqus有限元实验报告Abaqus有限元实验报告引言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工程分析方法,它通过将复杂的结构分割成许多小的有限元素,利用数值方法来模拟结构的行为。

Abaqus是一款常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本实验报告旨在通过使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实验,分析结构的力学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构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和变形情况,探讨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实验步骤1. 确定实验模型:选择适当的结构模型,包括几何形状、材料性质等。

2. 建立有限元模型:使用Abaqus软件建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包括网格划分、边界条件等。

3. 施加载荷:根据实验要求,施加不同的载荷条件,如静载荷、动载荷等。

4. 进行分析:通过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结构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和变形情况。

5.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实验结果通过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了结构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和变形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在静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应力分布均匀,变形较小;在动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存在局部应力集中现象。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评估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结论本实验通过Abaqus软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结构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和变形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结构的力学性能存在差异,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合理设计。

本实验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Abaqus软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

总结通过本次有限元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Abaqus软件在工程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了结构在不同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分析方法,通过模拟结构的行为,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希望通过本实验报告的分享,能够对工程领域的同行们有所帮助。

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

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

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引言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工程设计和分析的常用方法。

它通过将结构或物体分割为有限数量的单元,利用数值方法计算每个单元的行为,最终得出整体结构的行为。

本实验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来研究一个特定的结构或物体。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一个给定的结构或物体。

通过实验,我们将探索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变形等性能,评估其设计的合理性,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实验步骤实验的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收集和整理所需的材料和数据,包括结构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和加载条件等。

确保所收集的数据准确无误。

2.建立有限元模型:将结构的几何形状转化为有限元模型。

根据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和网格密度。

使用有限元软件,如ANSYS、ABAQUS等,建立有限元模型。

3.定义边界条件: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定义结构的边界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约束边界条件和加载边界条件。

约束边界条件用于限制结构的自由度,加载边界条件用于施加外部载荷。

4.分析结构的行为:使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变形等分析。

根据加载和边界条件,计算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位移和应变等结果。

5.结果分析和讨论:评估结构的性能,比较不同工况下的结果,分析结构的弱点和改进的空间。

提出改进的建议,并讨论其可能的影响和成本。

6.撰写实验报告: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撰写实验报告。

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确保报告的结构清晰,表达准确。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的结果和讨论,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结构的强度:分析结果显示,结构在给定的加载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预期的载荷。

然而,在某些关键部位,应力集中现象可能会导致局部的应力超过材料的极限强度。

2.结构的刚度:结构的刚度是指结构在受力下的变形情况。

分析结果显示,结构在加载后会发生一定的变形,但变形量较小,不会对结构的正常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3.结构的优化:根据分析结果和讨论,我们提出了改进结构的建议。

有限元方法实训教学大纲

有限元方法实训教学大纲

有限元方法实训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有限元方法实训二、课程目标:1.掌握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骤;2.理解有限元方法在工程领域的应用;3.能够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型建立和分析。

三、教学内容:1.有限元方法基本原理1.1有限元分析的概念和目标1.2有限元离散化的基本原则1.3有限元基函数的选取2.有限元软件介绍2.1常见有限元软件的比较和选择2.2有限元软件的界面和功能介绍2.3有限元软件的安装和配置3.有限元模型建立3.2材料和截面的定义与分配4.有限元分析4.1负荷和边界条件的定义和施加4.2权重系数的确定和控制4.3解算控制参数的设置和调整5.结果后处理与分析5.1分析结果的输出和查看5.2后处理功能的应用和分析5.3结果图表的绘制和导出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ppt讲解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有限元方法的应用;3.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使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模型建立和分析;4.讨论与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加深对有限元方法的理解。

五、考核方式:1.实训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评分;2.课程结束后,考核学生对有限元方法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3.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实际工程案例的模型建立和分析报告。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1.教材:《有限元分析基础》《有限元方法原理与应用》2.参考资料:《工程有限元分析基础》《有限元分析及其应用》《有限元方法及其应用》七、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1.计算机实验室:配备有限元软件和相应的计算机设备;2.多媒体教室:用于理论授课和案例分析。

八、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有限元方法基本原理(2学时)2.第二周:有限元软件介绍(2学时)3.第三周:有限元模型建立(2学时)4.第四周:有限元分析(2学时)5.第五周:结果后处理与分析(2学时)6.第六周:案例分析与实操(4学时)7.第七周:复习及考核(2学时)以上是有限元方法实训教学大纲,共计1200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物理有限元法数值模拟实验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本门实验课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的发挥;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把地球物理摸型转化为数学摸型的建摸过程,掌握地球物理正演问题的求解方法和数值摸拟技术。

本实验属于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利用相应的软件独立完成计算并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内容:
利用已有的单元分析子程序、求半带宽子程序、定带宽储存总体系数矩阵子程序、解方程子程序,计算第一类边界条件、三角元剖分、线性插值的位场延拓问题。

在进行实验之前,根据学过的知识列出计算框图,给出实际模型及参数,实现位场延拓计算。

1、给出有限元法程序框图及区域剖分图

107页图3.3.7,109页图3.3.8。

2、列出输入参数(见108页)
x
节点数ND=15;
单元数NE=16;
单元节点编号数组[数组I3(3,NE)];
节点坐标[数组XY(2,ND)];
第一类边界节点数ND1=12
第一类边界节点号[数组NB1(ND1)和场值[数组U1(ND1)].
节点的场值
3、运行程序计算
4、输出结果
三实验报告要求
1、有限元法正演计算原理
2、模型计算
3、结果分析
4、体会及结论
5、参考文献
四附件:
1、程序框图
2、源程序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