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预防、评估及治疗—适宜的助产技术

合集下载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和分析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和分析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和分析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子宫收缩无力或者子宫出血点未得到有效控制等情况导致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

这是妇产科急诊的一种常见情况,严重时可危及产妇的生命。

产房助产士在护理产后出血时,应采取以下对策和分析:1.预防产后出血。

产房助产士在妊娠期间应重视产妇的产后出血风险评估,并在产前教育中告知产妇出血的危险因素和症状,提高产妇的意识。

此外,产妇产后应躺卧休息1-2小时,避免用力活动,保持产房的整洁和安静,定期检查产妇阴道出血情况,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2.早期识别和评估。

产房助产士应具备早期识别和评估产妇产后出血的能力。

产房助产士应定期检查产妇的阴道流血情况,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测量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评估产妇出血的风险。

一旦发现阴道流血增多或者子宫收缩不良的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

3.采取紧急措施。

一旦产后出血发生,产房助产士应迅速采取措施,以保证产妇的安全。

首先,产房助产士应立即调用医生,同时为产妇留置静脉通道,准备输注血浆或红细胞等输血物品。

其次,助产士应立即进行人工控制子宫收缩,如进行子宫按摩、使用催产素或贝塔受体激动剂等。

还可以使用婴儿卷簧器或填塞器等止血器械来对子宫出血点进行压迫。

在紧急情况下,产房助产士应熟悉并掌握常规止血方法和器械的使用。

4.支持性护理。

产后出血的产妇通常会出现焦虑、恐惧和血容量不足等情况,此时产房助产士应提供有效的支持性护理。

助产士可以耐心倾听产妇的抱怨和恐惧心情,帮助产妇释放压力和恐惧情绪,并提供情绪上的安抚和支持。

此外,产房助产士应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心率和意识等生命体征,确保护理过程中产妇的安全。

如发现产妇意识不清、脉搏快速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5.后续管理。

产妇产后出血过后应予以适当的后续管理,以避免出血复发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产房助产士应密切关注产妇的流血量和子宫收缩等情况,定期观察产妇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和尿量等指标。

5.产后出血防治常规

5.产后出血防治常规

产后出血防治常规【产后出血的预防】1.加强产前保健:产前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充分认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高危孕妇应于分娩前转诊到有输血和抢救条件的医院。

2.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循证医学研究表明,第三产程积极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和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度,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包含3个主要的干预措施:(1)头位胎儿前肩娩出后、胎位异常胎儿全身娩出后、多胎妊娠最后一个胎儿娩出后,预防性应用缩宫素,使用方法为缩宫素10 U肌内注射或5 U 稀释后静脉滴入,也可10 U加入500 ml液体中,以100~150ml/h静脉滴注;(2)胎儿娩出后(45~90 s)及时钳夹并切断脐带,有控制的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3)胎盘娩出后按摩子宫。

产后2 h是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时段,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和出血量变化,应及时排空膀胱。

【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病因治疗是最根本的治疗,检查宫缩情况、胎盘、产道及凝血机制,针对原因进行积极处理。

1.宫缩乏力的处理:(1)子宫按摩或压迫法;(2)应用宫缩剂:①缩宫素;②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③米索前列醇(3)手术治疗:①宫腔填塞;②B-Lynch缝合;③盆腔血管结扎;④经导管动脉栓塞术;⑤子宫切除术2.产道损伤的处理:血肿应切开清除积血,缝扎止血或碘纺纱条填塞血肿压迫止血,24~48 h后取出。

小血肿可密切观察,采用冷敷、压迫等保守治疗。

子宫内翻:如子宫内翻及时发现,产妇无严重性休克或出血,子宫颈环尚未缩紧,可立即将内翻子宫体还纳(必要时可麻醉后还纳),还纳后静脉点滴缩宫素,直至宫缩良好后将手撤出。

如经阴道还纳失败,可改为经腹部子宫还纳术,如果患者血压不稳定,在抗休克同时行还纳术。

子宫破裂:立即开腹行手术修补术或行子宫切除术。

3.胎盘因素的处理:(1)胎盘未娩出活动出血可立即行人工剥离胎盘术。

术前可用镇静剂,手法要正确轻柔,勿强行撕拉,防胎盘残留、子宫损伤或子宫内翻。

(2)胎盘胎膜残留者应用手或器械清理,动作要轻柔,避免子宫穿孔。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伤 患 者 早 期 死 亡 的 最 主 要 原 因 , 过 通 呼 吸 功 能 训 练 、 效 咳 嗽 排 痰 、 胸 运 动 有 扩
j 等 防 止 坠 积 性 肺 炎 的 发 生 。 肢 体 功 能 训
围手术期 的呼吸指导 与护理 1 8例 [ ] 实 4 J.

用 护 理 杂 志 ,03,9 2 :3 20 1 ( )2 .

2 0 m , 均 15 ml初产 妇 6例 ; 产 10 l平 30 ; 二
妇 9例 , 三产 妇 3例 。 阴道 分 娩 1 3例 , 剖
宫产 5例 ; 有人] 流产史 1 , 二 4例 有产科并 发症 4例。
产 后 出 血诊 断标 准 : 妇 在 胎 儿 娩 出 产
后2 4小 时 内 失 血 量 >5 O l 低 m 容 量 0r。 a
5 许蕊凤 . 难复 性寰 枢椎脱 位 患者 的围手术 期护理 [ ] 中华 护理杂 志,0 2 3 ()3 4 J. 2 0 ,75 :4

颈椎 手 术 , 中 解 剖 复 杂 , 术 时 间 术 手 长 , 后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高 , 以 围 手 术 术 所
练 , 最 大 限 度 的保 持 和 提 高 肌 力 , 止 可 防
娩 知 识 的 宣 传 教 育 , 他 们 了解 分 娩 是 一 让
弥散性血管 内凝 血而死 亡 , 其余 的 1 7例
及时抢救治愈出院 。
产 后 出 f 的 原 因 : 宫 收 缩 乏 力 1 f I l 子 1
种顺应 自然的生理现象 , 使其保持稳定 的
情 绪来 避 免产 程 延 长 、 缩 乏 力 等 造 成 的 宫
出血。胎 儿过 大 , 分娩时 阴道手术助产不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一、预防措施
1. 孕期管理:加强孕期保健,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孕妇的各种并发症,如贫血、妊娠高血压等。

2. 分娩期监护:在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正确处理产程各个阶段,避免产程过快或过慢导致的子宫破裂或子宫收缩不足。

3. 合理使用宫缩剂: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宫缩剂,以增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4. 产后观察:产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宫底高度及膀胱充盈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二、护理措施
1. 基本生活护理:保持床单整洁,观察并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体温等。

2. 心理护理:产后出血的病人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
护理人员应给予关心、安慰和鼓励,帮助病人建立信心。

3. 伤口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感染。

如有侧切伤口,应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4. 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鼓励多
饮水,以补充产后的消耗,促进身体恢复。

5. 子宫收缩情况的观察:定时触摸子宫底,了解子宫收缩情况。

如有子宫收缩不良,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处理。

6. 出血量的观察与处理:密切观察并记录阴道出血量,如有大
量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并按医嘱给予止血、输血等处理。

7. 哺乳指导:指导并鼓励产妇进行母乳喂养,以刺激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8. 功能锻炼:鼓励产妇在恢复期间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如散步、深呼吸等,以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通过以上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同时,提高护理质量,为产妇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恢复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综合处理产后出血的护理策略

综合处理产后出血的护理策略

综合处理产后出血的护理策略一、预防措施1. 加强孕期保健,提高孕妇对孕期营养、休息、运动等方面的认识,以降低孕期并发症的发生。

2. 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孕妇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

3. 提高分娩技术,正确处理分娩过程中的第三产程,及时娩出胎盘,减少胎盘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

4. 推广应用宫缩剂,如肌注催产素、静滴催产素等,以加强宫缩,预防产后出血。

二、护理评估1. 评估孕妇的年龄、性别、孕次、孕周、分娩方式等因素,了解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2. 评估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产程进展、宫缩强度、胎盘娩出情况等,为产后出血的预防提供依据。

3. 评估产后出血的量、速度、持续时间等,及时发现并处理严重产后出血。

三、护理措施1. 产程中密切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宫缩强度、胎心率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正确处理分娩过程中的第三产程,及时娩出胎盘,必要时进行手取胎盘术。

3. 产后2小时内,密切观察孕妇的子宫收缩情况、阴道出血量等,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4. 对产后出血的高危孕妇,及时应用宫缩剂,如肌注催产素、静滴催产素等。

5. 一旦发生产后出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医生进行止血、输血、抗休克等处理。

6. 做好心理护理,安慰孕妇及家属,减轻他们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7. 加强孕期、分娩期、产后的健康教育,提高孕妇及家属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四、护理评价1. 评价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观察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

2. 评价孕妇对孕期、分娩期、产后的认识程度,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 评价孕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通过以上综合处理产后出血的护理策略,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孕产妇的生存质量。

希望本文档能为护理人员在处理产后出血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措施评价

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措施评价

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措施评价2014-10-16刘兴会,杨慧霞中国助产士联盟作者:刘兴会,杨慧霞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全世界也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全世界每7分钟就有1例孕产妇因PPH死亡。

经过多年、多方面的努力以及《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的推广,我国孕产妇死亡率2012年已降至30/10万,但与多数发达国家(10~15)/10万的孕产妇死亡率相比仍有不少差距。

我国1/3的孕产妇死亡是由PPH引起的,在孕产妇死亡评审中,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中有一半是PPH导致的。

由此可见,我国PPH的诊治还存在一些问题。

现就PPH预防及处理相关方法及措施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以指导临床实践。

一、PPH的定义PPH的定义并不统一,我国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出的传统定义,即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500 ml,美国和英国的产后出血指南也采用该定义。

产后出血量≥1000 ml通常称为严重产后出血(severe postpartum hemorrhage,sPPH)。

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而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称为难治性产后出血(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iPPH)。

二、PPH的实际发生率被低估国内教科书中描述我国PPH发生率为1.6%~6.4%,国内前瞻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报道,阴道分娩PPH的发生率为9.6%。

然而,国外文献报道全世界PPH 的发生率为10.8%,若采用客观的出血量测量方法,则其发生率将达到14.2%;sPPH的发生率为2.8%,采用客观的出血量测量方法时则为4.2%,iPPH发生率为0.06%~0.4%。

可见,我国报道的PPH发生率远低于国外,回顾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报道的PPH发生率也均低于实际PPH发生率。

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及预防

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及预防

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及预防【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预防胎儿娩出后,2h内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仍然是现代产科的要紧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的最要紧缘故,成功地操纵产后出血,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及早预防和制定适时正确的医治、护理方案,由于产妇的内在因素致使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仍为重要缘故,第二为胎盘粘连,软产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为了保障产妇的生命平安,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率的发生,增强临床护理,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平安。

1缘故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多见的缘故,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75%。

在正常情形下,胎儿娩出后,胎盘就与子宫分离,使血窦开放而出血,这时要依托子宫肌肉的强烈收缩,使子宫壁上的血窦因受压而关闭,并使血流慢慢缓慢,而形成血栓,使出血停止。

若是由于某种缘故使产程延长,或因难产,产妇体力衰竭,麻醉过深,羊水过量或双胎,子宫膨胀过大,或因临盆次数过量、过密,使子宫的结缔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和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壁有肌瘤等,都可使子宫肌肉收缩性能不良,而发生产后出血。

由于胎查问题而引发的出血,在第三产程,若是胎盘剥离不全,一部份与子宫壁分离,其他部份尚未剥离或大部份排出,还有一小部份未排出而滞留在宫腔内,都可阻碍宫缩而出血不止。

有时部份胎盘和子宫壁粘连或植入子宫壁内,不能自然分离,而从其他已剥离部份出血,这种出血量往往专门大。

临盆进程中产道撕裂,也可发生大量出血,常见于胎儿过大、急产或手术产时,都可使产道发生不同程度的撕裂,裂伤重时可发生大出血。

如实施会阴切开后,不注意止血,也可造成出血过量。

产妇本人的凝血功能障碍。

若是产妇患有全身出血偏向性疾病,都可引发产后出血。

重症病毒性肝炎,也可引发产后出血。

产科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亦可引发产后大出血,常发生于胎盘早剥、妊高征、子宫内死胎滞留、羊水栓塞等疾病中。

2护理协助医生执行止血方法。

①宫缩乏力性出血当即按摩子宫,同时注射宫缩剂以增强子宫收缩。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策略(2023)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策略(2023)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策略(2023)产后出血是妇女在分娩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后果。

为了确保母婴的安全,必须采取预防与处理策略。

预防策略1. 高风险检测:在分娩前,细致评估孕妇的风险因素,包括存在疾病、多胎妊娠、先兆早产等情况。

及早发现高风险患者,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2. 血红蛋白监测:在产前和产后定期检测孕妇的血红蛋白水平,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3. 分娩方式选择:对于高风险的产妇,应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的分娩方式。

如需要剖宫产,应避免不必要的延迟。

4. 快速分娩:尽量缩短分娩过程的时间,减少产程对产妇身体的负担。

5. 维持适当体温:保持孕妇体温稳定,避免受寒或过热。

处理策略1. 及早识别:产后出血应及早发现,尽早采取处理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2. 给予氧气:对于严重出血的产妇,应及时给予氧气,提高氧合能力。

3. 快速输液:迅速补充失血后的液体,维持血容量。

4. 输血:如患者失血过多,应及时进行输血,恢复血液循环。

5. 抗凝血药物应用: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产妇,根据医生指导使用适当的抗凝血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6. 紧急手术: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手术,如子宫切除术等。

每位参与分娩过程的医务人员都应了解这些预防和处理策略,并在必要时快速、准确地采取措施。

通过有效的预防与处理,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保护母婴的安全与健康。

参考文献:- 张琦, 李梅, 姚贤旭.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处理策略[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 48(7): 843-844.- 吴雪梅, 谢伟忠. 产后早期出血预防与处理措施[J]. 中国实用医药, 2022, 27(24): 372-37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缝合肛门外括约肌
➢ 艾丽斯钳夹,端端缝合,12、3、6、9四个 象限对合,间断贯穿缝合
➢ 重叠缝合,分离外括约肌,从上到下缝合 重叠部分三针,打结不能太紧
2020/6/11
22
2020/6/11
23
缝 合 肛 门
外 括 约 肌
2020/6/11
24
会阴III度撕裂修补术
术中手指在肛门指引 术后肛门检查粘膜对合是否平整,肛门
在顶端上方0.5cm缝合第一针,如果顶 端很深无法达到,则先在可见的最远处 缝合一针,用缝线牵引以暴露阴道顶端
缝合阴道粘膜直至对合处女膜缘,在后 联合“黑白交界处”缝合一针后打结
2020/6/11
14
会阴切开/撕裂缝合术要点
3-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会阴体筋膜和肌肉
彻底止血,活动出血点必须结扎
9
会阴切开术的选择
会阴侧切术,常用
➢ 可以避免损伤肛门括约肌 ➢ 但会剪开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
肛提肌
会阴正中切开术,有把握不会出现 撕裂时选择
➢ 切口两侧解剖学对称,易于手术修补 ➢ 出血量少 ➢ 缺点在于切口容易延伸进入直肠
2020/6/1110020/6/1111会阴切开/撕裂缝合手术修补的原则
2020/6/11
12
会阴切开/撕裂缝合术
器械的准备
– 无菌纱布和手套
– 消毒冲洗液体
– 持针器,组织剪,线剪
– 有齿卵圆钳,艾丽斯,阴道拉勾
– 1%利多卡因
– 2-0 、 3-0 、4-0 可吸收线
2020/6/11
13
会阴切开/撕裂缝合术要点
带尾纱布上推宫颈,阻止血液流出
2-0可吸收线缝合阴道粘膜及粘膜下层, 直至浅筋膜
可疑胎儿缺氧状态
➢ 羊水异常、胎心监护可疑
母胎相对指征
➢ 相对头盆不称,胎位异常(OT/OP),先露异常
2020/6/11
26
阴道助产的禁忌症
巨大儿
➢ 明显头盆不称,胎儿未入盆
产妇及家属不签字或不配合 可疑胎儿疾病
➢ 血液系统疾病:血友病、免疫性血小板减 低等
➢ 骨骼脆性异常:成骨不全
2020/6/11
有无收缩感, 术后保持会阴部清洁、止痛 给予肠蠕动抑制剂或大便软化剂,无渣
饮食 术后35天拆线
2020/6/11
25
阴道助产的指征
二程延长(经/初产妇无/有镇痛1//2/2/3小时)
➢ 产妇衰竭、产间镇痛、软产道阻力 ➢ 胎头不下降
母亲原因需缩短第二产程
➢ 产妇疾病(心、肺、颅内病变) ➢ 大出血
➢ 确定断裂的直肠粘膜的顶端 ➢ 3-0或4-0可吸收线间断或连续缝合肛门直肠
粘膜下层和肌层 ➢ 不得穿透直肠粘膜而进入肛管内,以免肠
瘘形成 ➢ 连续缝合直至距肛门皮肤0.5cm处
2020/6/11
21
会阴III度撕裂修补术
识别缝合肛门内括约肌
➢ 珠白色、在直肠粘膜和外括约肌之间 ➢ 对控制排便的功能至关重要 ➢ 艾丽斯钳夹,0或2-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
2020/6/11
7
2020/6/11
8
会阴正中切开技术要点
使用侧切剪刀,钝头在阴道内 避免操作时损伤阴道组织及儿头 左手食指、中指深入阴道后壁撑起会阴体 自会阴后联合中点向下剪切 侧切剪应与切面保持垂直 不宜过大过深,勿损伤肛门 皮肤与粘膜切口长度一致 在宫缩时一次剪开
2020/6/11
缝合 ➢ 预防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2020/6/11
16
2020/6/11
会阴的解剖
球海绵 体肌
会阴浅 横肌
肛提肌
肛门外 括约肌
17
缝 合 阴 道 粘 膜
和 肌 层
2020/6/11
18
2020/6/11
缝 合 肌 层
19
2020/6/11
缝 合 皮 肤
20
会阴III度撕裂修补术
良好的麻醉效果和照明设施 直肠粘膜
产后出血预防、评估及治疗 ——适宜的助产技术
2020/6/11
1
适宜的助产技术
会阴切开/撕裂修补术 产钳助产术 胎头吸引术
2020/6/11
2
外阴局部浸润麻醉的要点
1%利多卡因20ml 在坐骨结节与肛门连线外1/21/3处进针 进针处打皮丘 刺向坐骨棘方向,在坐骨棘处注入药物 并在其内侧、后侧分别注射 然后抽回在皮下及皮肤行扇形浸润麻醉 每次注射之前都要回吸,以避免刺入血管 510分钟后麻醉起效
2020/6/11
3
2020/6/11
4
2020/6/11
5
会阴切开时机
产妇会阴体弹性差 需要缩短第二产程 阴道助产前辅助手术 减轻早产儿、低体重儿压迫,防止
颅内出血
不建议常规会阴侧切
2020/6/11
6
会阴侧斜切开技术要点
使用侧切剪刀,钝头在阴道内 避免操作时损伤阴道组织及儿头 左手食指、中指深入阴道后壁撑起会阴体 自会阴后联合中点向左倾斜4560剪切 侧切剪应与切面保持垂直 不宜过大过深 在宫缩时一次剪开
➢ 胎头骨性部分达到盆底
➢ 胎位为OA或OP
➢ 胎头达或到会阴体水平
➢ 旋转不超过45°
低位产钳(吸引器)
➢ 胎头骨性部分达到或低于S+2水平,但未达盆底
➢ 旋转45°或45 °
皮肤切口以皮内缝合(推荐)或丝线缝合, 72小时后拆线
术毕取出阴道填塞用的纱布
肛查确认有无缝线穿过直肠粘膜并记录
裂伤如累及子宫下段时,缝合时应注意避 免损伤膀胱、输尿管及直肠,必要时应经 腹修补
2020/6/11
15
会阴切开/撕裂缝合术要点
注意事项
➢ 缝合时进针和出针方向要与切面垂直 ➢ 肌层缝合不宜过紧过密 ➢ 每针缝合都要兜底,避免遗留死腔 ➢ 缝合粘膜、肌肉时避免缝扎直肠粘膜 ➢ 常规肛查并记录,如穿透应拆除重新
27
阴道助产的先决条件
胎头已衔接,最好是低位(S+3) 胎儿顶先露 宫口已开全,胎膜已破 无头盆不称 如果进展仍不顺利,愿意放弃助产
吸引器CS,产钳-->CS X 吸引器产钳 CS 胎头吸引器只用于大于34周的胎儿
2020/6/11
28
阴道助产的分类
出口产钳(吸引器)
➢ 不分开会阴体可见胎头
血管丰富、容易愈合,组织对合应牢固、 无张力,否则继发水肿导致坏死
连续缝合限制针数和打结数目,减少组织 的异物反应
使用可吸收的缝线,如Vicryl,Vicryl rapide,Dexon,优于肠线,疼痛轻、伤口 裂开少
钳夹、结扎可辨别的出血点,连续缝合、 纱布压迫控制渗血
清点纱布和缝针,避免遗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