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庙会

合集下载

农历六月十九日观音庙会开场词

农历六月十九日观音庙会开场词

农历六月十九日观音庙会开场词摘要:一、前言二、观音庙会的起源与意义三、观音信仰在我国的传播与影响四、农历六月十九日观音庙会的庆祝活动五、观音庙会对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发扬六、结语正文:一、前言农历六月十九日,是我国传统的观音庙会开幕之日。

观音信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观音庙会作为信仰的载体,承载着人们对观音菩萨的敬仰与感激之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观音庙会,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与意义。

二、观音庙会的起源与意义观音庙会起源于对观音菩萨的信仰。

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是大乘佛教中的一位著名菩萨,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而著称。

观音庙会是为了纪念观音菩萨的诞辰、成道或涅槃而设立的,具有浓厚的民间信仰色彩。

在庙会上,人们通过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表达自己对观音菩萨的信仰与感激之情。

三、观音信仰在我国的传播与影响观音信仰传入我国后,迅速在我国各地传播开来,成为我国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音菩萨的慈悲形象深入人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观音信仰不仅丰富了我国民间信仰文化,还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

四、农历六月十九日观音庙会的庆祝活动农历六月十九日观音庙会的庆祝活动丰富多样,既有佛教传统的法事活动,如诵经礼佛、讲经说法等,也有民间信仰的庆祝活动,如进香、献供、歌舞表演等。

这些活动旨在弘扬观音菩萨的慈悲精神,传播正能量,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五、观音庙会对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发扬观音庙会作为民间信仰的重要载体,对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发扬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庙会,人们将观音信仰融入日常生活,使之成为民间信仰文化的一部分。

观音庙会的举办,不仅加强了人们对观音菩萨的信仰,还推动了民间信仰的发展与繁荣。

六、结语农历六月十九日观音庙会是我国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对观音菩萨的信仰与感激之情。

白云观庙会作文400字

白云观庙会作文400字

白云观庙会作文400字
白云观庙会,哎哟喂!真是热闹非凡啊!那可不就是我们小县城一年一度的盛事嘛。

从清晨开锣打鼓,直到深夜灯火阑珊,街头巷尾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还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拽着爷爷的手,去庙会上疯玩一整天。

先是去燃放几枚鞭炮,为这场盛大的节日拉开序幕。

接着就往香火旺盛的白云观内走去,给菩萨妈妈上香祈福,祈求一年平安顺利。

出了庙门,就是五彩缤纷的游艺摊档区,真是应有尽有啊!扭蛋机、打气球、老鹰抓小鸡...我和伙伴们就那么挨家挨户地玩个遍。

当然啦,庙会最精彩的还是晚上的舞台演出。

唱神曲的大伯、变戏法的师傅、走钢丝的大姐,个个身怀绝活,将现场的气氛渲染得热火朝天。

而最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那群肚皮舞表演的姑娘,曼妙的舞姿加上靡靡的音乐,当时就把我迷得神魂颠倒啊!
啊,想起白云观庙会,我就止不住心中的喜悦与期盼。

虽然如今已是大人,可那种热爱生活、纯真快乐的心情却永远不会改变。

就让我们一起,为这传统的民俗文化喝彩吧!。

描写逛庙会的场景描写

描写逛庙会的场景描写

阳光明媚的一天,庙会的气氛热闹非凡。

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形成了一股熙熙攘攘的人潮。

庙会的入口处,一座巍峨壮观的牌坊映入眼帘,上面镶嵌着金碧辉煌的琉璃瓦,显得庄重而神秘。

走进庙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琳琅满目的摊位。

摊主们纷纷叫卖着自己的商品,吆喝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有卖糖葫芦的、有卖泥人的、有卖风车玩具的,还有各种美食小吃,香气扑鼻。

人们穿梭在摊位之间,挑选着自己喜欢的东西,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笑容。

庙会的中心区域是一片宽阔的广场,这里聚集了各种各样的表演和游戏。

杂技演员们身手矫健,在空中翻腾飞跃,引来阵阵惊叹;舞狮队伍翩翩起舞,锣鼓喧天,气氛热烈;还有射击、套圈等游戏,吸引了许多游客一试身手。

孩子们兴奋地追逐着飞舞的气球,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

庙会的另一侧则是一片宁静的寺庙区。

香火缭绕,虔诚的信徒们在这里磕头拜佛,祈求平安吉祥。

寺庙内供奉着一尊庄严的佛像,金光闪闪,令人肃然起敬。

求四月十八庙会的律诗

求四月十八庙会的律诗

求四月十八庙会的律诗
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做庙,又由于小商小贩看到烧香拜佛者居多,在庙外摆起来了各种小摊,所以逐级变成了一种定期的娱乐活动,下面是四月十八庙会的律诗。

1、《去庙会》
四月十八晨来早,颖河堤岸人如潮。

善难信女脚步疾,求福同赴小顶庙。

2、《庙会》
新春庙会万人遊,老幼簪花笑语稠。

曼舞轻歌留客醉,风和景丽悦心眸。

3、《游庙会》
春风细雨药王山,香客青烟殿庑圜。

老幼虔心朝佛圣,仙真威武去魔顽。

千年手柏森森旺,無價金方熠熠爛。

三谒神医钦至道,愿祈康健少痌瘝。

4、《庙会有感》
青烟绕宝殿,天妃顾还游。

驾临弄潮地,神降信者周。

千秋福禄在,万代祥瑞留。

祈愿子孙泰,平安一方求。

5、《观庙会》
锦里庙会聚乡风,游人沓来兴意浓。

蜀地小吃最解懂,川剧变脸更煽情。

妇相携赏美景,童叟无欺谱和衷。

传统民俗得光大,太平盛世享太平。

农历六月十九日观音庙会开场词

农历六月十九日观音庙会开场词

农历六月十九日观音庙会开场词
摘要:
一、农历六月十九日观音庙会的背景介绍
二、观音信仰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和影响
三、观音庙会的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
四、观音庙会对社区团结和文化传承的意义
五、期望观音庙会能够带来吉祥、平安和繁荣
正文:
今天是农历六月十九日,我们欢聚在这里,共同庆祝观音庙会的开场。

观音信仰在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南方地区,人们对观音的虔诚敬仰更是深厚。

观音庙会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民俗文化内涵。

观音,又称观世音菩萨,是我国佛教信仰中极富慈悲与智慧的菩萨。

观音信仰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使得观音成为了众生心中的“救苦救难”的象征。

农历六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成道日,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以表达对观音菩萨的敬仰之情。

观音庙会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包括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民间艺术表演,还有各种小吃、手工艺品等摊位的设立,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前来参与。

此外,庙会上还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如摸福、挂福牌、祈福等,寓意着吉祥、平安和繁荣。

观音庙会对社区团结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庙会,人们可以加深
彼此的了解,增进友谊,共同度过一个欢乐的节日。

同时,观音庙会也是一个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让年轻一代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在此,我们期望观音庙会能够为大家带来吉祥、平安和繁荣。

让我们共同为家人、朋友和自己祈福,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国家繁荣昌盛。

北京地坛公园庙会行程旅游攻略

北京地坛公园庙会行程旅游攻略

北京地坛公园庙会行程旅游攻略地坛公园,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地坛街,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圜丘神庙遗址,同时也是一个融合了庙会和旅游的热门景点。

每年春节期间,地坛公园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和享受独特的文化体验。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关于北京地坛公园庙会行程的旅游攻略,希望能对您的旅行有所帮助。

第一天:探索地坛公园早上,您可以先来到地坛公园,体验一场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的旅行。

公园内的主要建筑是圜丘坛,这是地坛公园的核心景点。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古代祭祀的场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不仅如此,公园还有其他精美的建筑,如祈年殿、长生殿等,值得您一一探索。

中午,您可以在公园附近品尝地道的北京小吃。

附近有许多小吃摊位和餐馆,您可以尝试北京炸酱面、烤鸭等特色美食,满足您的味蕾。

下午,您可以继续游览地坛公园的其他景点,如环坛一到九等祈年门、改秧官舍等。

还可以在公园内的湖泊休憩,欣赏美丽的景色。

如果时间充裕,您还可以参加一些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中国书法、绘画等。

晚上,您可以选择在附近的餐馆品尝正宗的北京菜。

北京菜以烤鸭和涮羊肉等著名,并且有许多有特色的餐馆可以选择。

第二天:参观庙会活动早上,您可以前往地坛公园的庙会活动区,庙会通常于早晨开始。

在庙会中,您可以尽情享受传统的娱乐项目,如舞狮、舞龙、杂技表演等。

您还可以尝试各种小吃和手工艺品,购买精美的纪念品。

中午,您可以在庙会中品尝各种美食。

庙会上有许多摊位供应传统的北京小吃,如糖葫芦、灌肠、冰糖葫芦等,让您感受到地地道道的北京味道。

下午,您可以参与一些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庙会中通常会有一些展览和表演,如中国传统音乐演奏、民间舞蹈等。

您还可以参加一些手工艺品制作的工作坊,亲自体验传统手艺的乐趣。

晚上,您可以继续参观庙会,感受夜晚的热闹氛围。

灯光下的庙会别有一番韵味,您可以品味美食、观看演出,并在娱乐项目中尽情玩乐。

第三天:周边游览如果您在地坛公园游览完成后还有时间,可以考虑周边的其他景点。

描写庙会热闹场景的优美句子

描写庙会热闹场景的优美句子

描写庙会热闹场景的优美句子
远观庙会,林立的彩色灯笼像一片绚烂的彩虹,把夜空裹挟得柔和而明亮。

烟花升腾,把整片天空燃烧得五颜六色,柔和的光芒仿佛把整个庙会包围在一片流光溢彩的穹顶之下,增添一份热闹的气氛。

细看庙会,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擦肩而过时热闹的声音传入耳中:“小吃要买几个?”“这几种游戏玩一下吧!”“买一些小玩艺吧!”叫卖的声音此起彼伏、声音洪亮,穿梭不绝,像是一片海洋中的波涛。

灯火辉煌,热闹非凡,金碧辉煌的庙宇,上演着色彩斑斓的神灯游行。

神灯高大,灯笼盛装,由多个拉着一支大车,灯笼里挂着一排排的彩灯,像枝叶一般,把天空染成一片灿烂的钟塔。

更多的人来到开放的街头,聚集在一起讨论、唱歌、跳舞,庙外的人们挤满了大街小巷,许多穿着华丽丽的服饰和沉重的马车,把这里装饰得格外热闹。

灯火辉煌,热呼呼的烧烤摊没有停息,烤着香喷喷的烤鱼、烤鸡、烤羊肉等,都摆放在桌子上,熊熊火光照耀着庙会。

烟味扑鼻而来,和热气弥漫在整个庙会。

最后,当夜色渐渐深了,烟花渐渐把整个庙会照得五彩斑斓,大家一起欢笑、跳舞、唱歌,夜晚的热闹场景在空中挥洒出一片无限的热情,把整个庙会笼罩在灿烂的宝蓝色之中。

夜深了,庙会依旧热闹朝气,烂漫的光芒就像星辰在夜空中,照亮整片天空。

不时爆发出的烟花灿烂的光芒,也像是一道道美丽的虹,把整个庙会照得灿烂夺目。

年三十的庙会,热闹烂漫,在夜空中闪耀着灿烂的光芒,把整个庙会装扮的热闹而又神圣,令人感到恍惚不可自拔。

北京观音寺庙会游

北京观音寺庙会游

北京观音寺庙会游从古至今,中国庙会一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庙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俗活动,以庙为中心,集观光游览、民俗表演、买卖交易于一体,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民族气息。

作为中国顶级庙会之一,北京观音寺庙会自古以来就备受游客喜爱,它不仅是北京市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观音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北周时期,是北京市的一处古迹和佛教圣地。

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观音寺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盛大庙会,游客们云集其中,欢度春节。

进入庙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五彩斑斓的灯笼。

庙会内置有各式各样的游艺设施,如融会了高科技的射击游戏、猜灯谜等,小朋友们在玩耍中能够感受到节日的喜悦。

同时,庙会上还有一些特色表演,如舞狮、杂耍、马戏等,不仅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也是当地居民欢度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庙会中还有大量的摊位,出售各种各样的商品和特色小吃。

寻常巷陌的小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玩具、饰品、手工艺品和糖果等,给人一种步入童话世界的感觉。

而特色小吃更是庙会的一大亮点,有糖葫芦、灯影牛肉、豆汁、炸糕等传统的北京美食,让游客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京味儿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庙会还设有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如灯笼展览、猜灯谜、剪纸等。

其中,灯笼展览是庙会的亮点之一,各式各样的灯笼造型别致,熠熠生辉,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观赏。

猜灯谜则是一项富有趣味性和智力性的游戏,通过猜谜语,既能锻炼智力,又能增加游客们的乐趣。

参加观音寺庙会的游客非常多,但庙会组织者为游客们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服务和安全的保障措施,确保游客们能够安全、快捷地参观庙会。

此外,为了更好地展示庙会的民俗文化和特色,庙会组织者还举办了一系列的展览和讲解活动,使游客们更加了解庙会的背后文化内涵。

北京观音寺庙会不仅是一场盛大的民俗活动,也是人们感受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习俗的一个窗口。

通过参观庙会,游客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传统节日气息,品尝到地道的京味小吃,观赏到精彩的文艺表演,还能参与到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民俗活动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约千年古庙会——追寻遗失的远古风韵片头:江河浩浩,华夏煌煌。

溯维开元,肇自羲皇。

血脉所系,皓首相望。

万姓同根,根在羲皇。

时光,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历史长河里激荡着无数浪花。

寻梦,撑一支长篙,在这长河里打捞丢失的记忆:我们来自何方,根在何处?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到淮阳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

这里有“人文始祖”伏羲氏长眠的陵寝,将悠悠几千年的历史浓缩成一幅静止的画卷,只等人们慢慢的打开,发现,探索。

“二月二,龙抬头;万人来,拜伏羲”,为了能够给人祖爷敬上第一柱香,很多人提前一天赶到了伏羲的陵寝——太昊陵,静静地做着准备。

随着凌晨12点的钟声响起,人们把带来的元宝、香烛纷纷在伏羲墓前点燃,将自己最恭敬的心意献给祖先,袅袅的香烟升腾着他们的赤诚之心,跳跃的火苗传递着他们的恳切之情。

人们对于人祖爷这种崇敬之情可以追溯到久远的6000多年前,据史书记载,由于气候剧变,生活在西北高原的伏羲氏率领部众走出山洞,穿过深林,越过渭水,沿着黄河南岸东下追逐太阳,经过艰苦跋涉,来到了气候适宜,水草丰茂的黄淮大平原腹地定居,并建都于“宛丘”(今河南省淮阳)。

他在这里制婚嫁,定姓氏,画八卦,养牺牲,兴庖厨,结网罟创始了华夏文明,使人类摆脱了群居时代的蒙昧;他饰武功,造干戈,统一四海,并结合各个部落图腾的特点,创造了龙的图腾,从此华夏子孙被称为“龙的传人”。

为了纪念伏羲的功德,后人在他的长眠之地淮阳建造陵庙,并举行庙会,多年以来形成定俗。

清晨,天刚蒙蒙亮,太昊陵门口贩卖香烛纸钱的小摊就迎来了前来购买香裱的客人。

买齐备了祭祀物品,香客们纷纷涌入太昊陵。

盛大的祭祖大典在这里举行,在统天殿的门口,人们面向人祖爷的圣象,弯腰,鞠躬。

这些人中有很多来自港澳台的同胞,为了参加祭祖大典,他们特意从远方赶来,只为了给祖先献上至诚的香,传达自己对“根”的思念。

香烟缭绕,缱绻着中华儿女对骨子里流淌的血脉之源的亲近。

对于根的诉求,是人类文明的共性,淮阳庙会上摩肩接踵的人流印证了这一点。

太昊陵门口的十里长街聚集满了来自各地赶庙会的人,熙熙攘攘的会场上,不仅能品尝到来自各地的特色风味小吃,还能看到各种做工精致的小玩意儿。

这无疑是小孩子们的天堂,随着爸妈来逛庙会的小朋友可以吃到平日里难见到的小食品,买个棉花糖,拿着个彩色小风筝都够乐半天的了。

庙会选在农闲时节举行,平日里各自忙碌的百姓,可以在这里放松一下,在热闹中体会悠闲的心境,重温祖祖辈辈讲述的古老传说。

相传,在远古一次巨大的洪灾中,世上只剩下了伏羲女娲兄妹二人。

为了繁衍人类,二人就各自去寻找配偶。

因遍寻无人,便以滚磨为媒。

女娲羞于见兄,遂扮成老虎,以草帽遮面,与其兄成婚,生育儿女。

但伏羲女娲认为这样繁衍人类的速度太慢,于是他们开始抟土造人,制作出来大量的人类使得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生生不息。

伏羲女娲作为人类的父母,是人们心目中的庇护神。

因此,太昊陵里一草一木乃至一通石碑都是有灵性的。

太昊陵的树木年龄少则百年,寿则千年,有人将红布系在上面祈求神树赐予福报,还有人在石碑上“按字贴钱”祈福的,据说石碑上的字,如果可以不用黏胶就可将钱币粘上,就会给贴钱者带来福气;女娲殿东侧的子孙石上有一个圆孔被称为子孙窑,来这里的女性都要摸一下这个窑,祈求多子多福,子孙健康聪颖。

感念于祖先的恩德,善男信女们虔诚地向伏羲巨大的陵墓跪拜,焚香祭祖,祈福纳祥。

除此之外,百姓们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祭祀祖先,如在太昊陵前表演花篮戏,抬花轿,仙姑骑毛驴等。

在会场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群舞者,她们且舞且唱,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浅吟低唱,唱词多与伏羲女娲有关,这便是流传了千年的舞蹈担经挑。

依据远古留下的规矩,担经挑传女不传男,舞者多为年长女性。

舞蹈最后,舞者走到中间背靠背,使背后下垂的黑纱相互缠绕交合,象征伏羲女娲相交之状,这种集祭祖、娱神、求子为一体的舞蹈祭拜形式,是淮阳独有的祭祀伏羲的原始巫舞。

神秘的舞蹈传递出庄重而又欢乐的气氛,使人不禁想要深入了解这片人祖圣地,那么,切莫错过会场上色彩斑斓的泥泥狗和憨态可掬的布老虎,这是人们了解伏羲时代生活记忆的窗口。

“三月的泥泥狗二月卖”,艺人们每年三月农闲时节做泥泥狗,到来年二月庙会上去卖,这说明有着远古伏羲记忆“活化石”之称的泥泥狗,作为祭祀的产物,带着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的记忆,是与二月二庙会相伴始终的。

泥泥狗身上的每一个元素都是对伏羲时代社会习俗的反映,带有伏羲文化的特色。

它的造型古朴,风格粗犷,有的夸张、有的简约,有的又如抽象的八卦符号,于变形中显示出图腾的威严。

赶庙会的人们归去时,定会带些代表人祖崇拜的泥泥狗回去以求辟邪趋吉,这已经成为千古不变的习俗。

作为太昊陵庙会上特有的民间工艺品,泥泥狗的饰绘秉承了中国传统的色彩哲学观念。

它以黑为基调,再饰以红、青、黄、白,统称“五色”。

“五色”是万物之本色,起源于周易的“五行说”,代表自然界的五种基本物质:金、木、水、火、土。

这质朴的五色,在久经风霜的老艺人手中点画出各种图案,线条稚拙而生动,色彩绚丽而又不失沉稳,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泥泥狗古老的风格和形象。

庙会上随处可见的另一种工艺品布老虎,透着敦厚的拟人化表情,不似老虎凶猛,造型简洁,神态可爱。

它们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装饰品和玩具,而是后人对人祖伏羲、女娲的怀念与敬仰,是早期人类繁衍崇拜的物化和象征。

逛庙会的人总会买个布老虎回去,希望可以保佑儿女不受邪恶侵犯,健康成长。

各种小摊前人头攒动,大家欣赏着各种工艺品,小贩们乐呵呵的招呼着,一派欣然景象。

人祖伏羲虽已沉睡多年,依然造福着后世子民,依托庙会,许多手艺人也可以养家糊口,促进一方经济发展。

为了使与伏羲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更多的人所知晓,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自2010年始,淮阳每年在庙会期间都会举办非遗展演。

羲皇广场上,泥泥狗表演让人赞叹,来自其他地区的特色节目也纷纷呈现:花鼓灯,蒙古长调,武舞……为中原古韵添上华美一笔。

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文化表演汇集于此,人们用自己独有的歌声、舞姿向始祖伏羲氏致敬,同时也让逛庙会的游客享受一场难得的视听盛宴。

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跨越地域彼此交流互动,在观众的喝彩声中被铭记与传扬。

不愧是“天下第一庙会”,徜徉于热闹的会场,不知不觉天色已晚,艺人们抑扬顿挫的歌声把思绪带到久远的从前,每个人都好像与千年前的人物风情进行了一场难忘的邂逅。

太昊陵里依然摇曳着兴旺的火光,虔诚的香客们埋头为人祖爷烧着纸钱。

陵前十几米香池,香灰堆积如山。

不用说,祭拜是为了人祖伏羲,也是人们为了追寻华夏民族人文的原点,记取祖宗恩德,重温古老往事的一种情怀。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太昊陵依旧,朝圣的人们却是祖祖辈辈的更替。

“龙根始祖”在这里,源根而行,我们可以找到我们民族源头的所在。

附录人们为什么争烧头香?头香,表示对神灵的至高敬意,也祈求神灵多多护佑,保得家人幸福平安,人旺财顺。

所以,能在新春佳节之际,亲自点燃头炷香敬神,已成为香客的一份寄托托、一份荣耀、一种归宿感和成就感。

伏羲“结网罟”,结束了中国远古的狩猎采集时代,开辟了中国远古的畜牧时代,而且其晚期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

他从蜘蛛网中得到启发,发明了网,降服鸟兽,并教民渔猎畜牧。

伏羲“画八卦”,结束了人类的野蛮与蒙味时代,升起了人类远古文明的第一道文明曙光,打开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大门。

传说是伏羲氏从蔡河捕得一只白龟,在此处凿池放养,昼夜观察,受白龟身上纹理的启发,画出了八卦。

伏羲“养牺牲,兴六畜(牛、马、羊、鸡、犬、豕)”,结束了中国远古的游牧不定居时代,开辟了远古定居时代,出现了部落村。

开始圈养牲畜,是我国畜牧业形成的雏形。

伏羲“制嫁娶、正姓氏”,结束了中国远古的乱婚、杂婚时代,开辟了“一夫一妻制”对偶婚的人类文明时代。

当时群婚,乱配较为严重,因此,他提出了“男女”以俪皮为礼,正姓氏、制嫁娶、以重人伦之本,实行男女对偶婚,从而使远古先民婚姻实现了从愚昧向文明的跨越。

他为自己定“风”姓,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姓。

太昊伏羲又为当时社会还存在的母系家族定了姓,也为当时已经出现的以男子为传承中心的父系家族定了氏。

接着他又用当时最灵活、简便的方法,为天下小的氏族部落定了氏。

有的是用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来作氏,比如姬氏、姜氏、姚氏;有的是用驯养的动物来作氏,比如牛氏、马氏、猪氏;有的是用周围常见的植物来作氏,比如李氏、杨氏、柳氏;有的是用自然现象和居住的方位来作氏,比如雷氏、云氏、高氏等等。

伏羲“兴庖厨”,结束了中国古人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始了中国的烹调熟食时代。

伏羲“以龙纪官”,以龙为图腾崇拜。

自此,在中国历史长河里,历代皇帝自称“真龙天子”,各兄弟民族都自称“龙的子孙”。

饰武功,造干戈,统一四海,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融合。

关于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完整版:伏羲和女娲是兄妹。

他们住的小村前面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

这座桥很特别,它是一个很大很大的白龟变的。

人们砍柴、狩猎、收粮、采果,每天都在桥上过。

脚踩着如石头一般雪白、坚硬的龟背,常常感受到一股鲜活的灵气,好象那龟是活着的。

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砍柴、洗衣每天都从上面经过,每次经过,他们都忍不住伸出手,在龟背上轻轻地抚摸。

这天,伏羲女娲去砍柴。

来到河边,刚要上桥,他忽然发现白龟的眼睛里有泪水流出,心里一惊:“这白龟果然是活的?”他蹲下身,抚摸着白龟的头:“你怎么啦?”白龟默默地流着泪,看也不看他一眼。

之后,白龟严肃地对他们说:“你们可来了,快钻到我肚子里来吧,大难马上就要临头了。

天要塌了,地要陷了,一场扑天盖地的大洪水马上就到了……”顷刻间,涛天的洪水已经翻卷着压了过来,兄妹俩只好钻进了白龟的肚子里。

过了七七四十九天,远方的天际出现了山影。

白龟将他们放下告诉他们世上只剩下他们二人,为了繁衍人类需要他们结为夫妻,但二人为兄妹羞于此事只好依据神的指示在昆仑山上滚下一对石磨,如果石磨能够合在一起,他们就结为夫妻。

结果,石磨合在一起,他们遵照天意结为夫妻,但伏羲羞于见妹妹,于是化身成虎,以草扇遮面结合,繁衍后代。

但是女娲觉得这样造人太慢,于是二人想出抟土造人的方法,于是有了华夏子孙绵延四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