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文言文失分会诊
201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教育文档

201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201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文言文阅读设客观题(3个选择题)和主观题(2个翻译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内容包括考查文言实词的掌握、相关信息的筛选、对文意的概括分析、翻译等。
材料节选自《宋史?萧燧传》,设题的角度和形式都比较传统,难度适中。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
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
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
授平江府观察推官。
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果中前列。
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
淳熙二年,进起居郎。
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
时宦官甘?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之族叔?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
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上曰:“忠言也。
”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
上皆嘉纳。
出知严州。
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
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
父老遮道。
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
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
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
”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
事多施行。
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
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注]①主文:主持考试。
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集锦

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文言文汇编【2012江苏】伯父墓表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
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
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
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
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
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
起为开封士曹。
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
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
及公往,遂直其冤。
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
通判阆州。
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
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
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
选知祥符。
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
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
‛宗素事权贵,诉于府。
府为符县,公杖之。
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
‛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
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
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
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
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
‛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
出游于途,行中规矩。
入居室,无惰容。
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
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
(选自《苏辙集》,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多:称赞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益:有利C.公复以循吏许.之许:期望D.杖矫.命者,逐之矫.:假传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3分)①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②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③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④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⑤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⑥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A.①②⑥B.①③④C. ②④⑤D. ③⑤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
201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果 中前 列 。 孝 宗初 。 除诸 王 官 大小 学教授 。 轮对, 论“ 官当 择人 , 不 当为人 择 官” 。 上喜 , 制《 用人 论 》 赐 大 臣。 淳 熙二 年, 进起 居 郎。 先是 , 察 官阙 , 朝 论 多属 燧 , 以 未历 县 , 遂 除 左 司谏 。 时 宦官 甘 弄之 客 胡 与可 、 都 承 旨王拧 之 族 叔
廊
知 严 州 。 严地 狭 财 匮 。 始至。 官镪 不 满 三 千 , 燧 俭 以足
用。 二年之间, 以其 羡补 积逋 , 诸 邑皆宽 。 上方 靳 职 名 , 非
来启 发 学 生 思 维 . 孔 子更是直接提 出“ 不愤 不启 . 不 悱 不发 ” 的启发式原则 , 《 诗经》 中也 有 “ 如切如磋 , 如 琢 如
人生, 提升道 德境界 。例如 , 教《 大堰河 , 我 的保姆》 一
文 .我 并 未 停 留 于 普 通 人 生 活 的 苦 难 以 及 他 们 身 上 的 高贵 灵 魂 。 这 样 浅 表 的 解读 。而 是 引 用惠 特 曼 的名 言 : 金 世 界 的 母 亲 是 多么 相 像 ! 她 们 的 心 始终 一 样 , 每 一 个 母亲 都 有 一 颗 极 为 纯 真 的赤 子 之 心 !接 着 幻 灯 出 示 并 深 情 诵读 : 哀哀父母 , 生我瘁 劳……欲报之德 , 吴 天 罔 极 。在 当今 人文 缺 失 , 道 德 失 范 的 背景 下 , 珍视亲情 , 感 怀母 爱 的 教 育 , 远 胜 公 式化 的任 何 解 读 。其 余如 , 读《 包 身工 》 而学会倾听民间疾苦, 学《 奥斯维 辛》 而 懂 得 铭 记
功不予, 诏燧治郡有劳, 除 敷 文 阁待 制 , 移 知 婺 州 。 父老
201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详解 有详细的解题分析、文言文翻译、作文指导

201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详解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
“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
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
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高考文言文失分原因例题分析

高考文言文失分原因例题分析高考文言文失分原因例题分析文言文翻译考查学生的主观译释能力,即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要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
从文言文翻译句子赋分来看,一般是10分,从高考阅卷情况来看,翻译题得分普遍较低,平均分甚至到不了一半,属于难点题型。
从考生答题来看,文言文翻翻译失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缺乏关键实词意识“关键词语”就是指对文段或文句的意思有直接影响的词语。
1.古今异义,以今释古。
☆☆☆☆☆例:(2010上海卷)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错误译文:陈尧咨讽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正确译文: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
警示:关键词“讽”,古今异义词,现代汉语是“讽刺”义,古代是“委婉劝谏”、“暗示”等义,结合语境,此处为“暗示”。
2.词类活用,不能明辨。
☆☆☆☆例:(2010安徽卷)至是重往,百姓安之。
错误译文:到这次重新前往,老百姓都很安定。
正确译文:到这次重新前往,老百姓因他到来感到安心。
警示:关键词“安”,意动用法,感到安心。
而学生漏译了“之”,没有看出是意动。
3.通假现象,暗藏玄机。
☆☆☆☆例:(2010全国卷2)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错误译文: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用没了之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正确译文: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警示:关键词“没”,通假字,通“殁”,死亡。
而有的学生错误地理解为“没有”。
二.缺乏特殊句式意识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判断句,要正确翻译这些句子就必须让这些句子符合现代汉语规范。
1.倒装句式,该调不调。
☆☆☆☆☆例:(2010年浙江卷)吾为德请,财何为也?错误译文:我为德行而请命,为什么拿钱财?正确译文: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警示: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何”作宾语,前置,“为”是动词,“干”“做”的意思。
扬州中学2012年高考语文复习高中必修文言文诊断测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年高考复习高中必修文言文诊断测试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45分钟按括号内要求填空。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句式:】;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句式:】。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句式:】,其曲中规,虽.【义:】有槁暴.【通假:】,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义:】砺.【义:】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活用:】参省..【义:】乎己,则知.【通假:】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义:】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义:】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义:】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活用:】也,而绝.【义:】江河。
君子生.【通假: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义:】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句式:】,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义:】者,用心躁也。
2.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义:】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活用:】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义:】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义:】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句式:】。
是故圣.【活用:】益圣,愚.【活用:】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012届高三语文文言文测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2012届高三语文文言文测试卷(附答案与解析)陕西省2011-2012学年高三专题复习试卷文言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高祖得政,素知�G(jiǒng)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
遣邗国公杨惠谕意,�G 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
纵令公事不成,�G亦不辞灭族。
”于是为相府司录。
时长史郑译、司马刘�P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意于�G,委以心膂。
尉迥之起兵也,遣子��率步骑八万,进屯武陟。
高祖令韦孝宽击之,军至河阳,莫敢先进。
高祖以诸将不一,令崔仲方监之,仲方辞父在山东。
时�G又见刘�P、郑译并无去意,遂自请行,深合上旨,遂遣�G。
�G受命便发,遣人辞母,云忠孝不可两兼,唏嘘就路。
至军,为桥于沁水。
贼于上流纵火筏,�G预为土狗以御之。
既渡,焚桥而战,大破之。
遂至邺下,与迥交战。
仍共宇文忻、李询等设策,因平尉迥。
军还,侍宴于卧内,上撤御帷以赐之。
高祖受禅,拜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莫与为比,上每呼为独孤[注]而不名也。
�G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
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
数日,上曰:“苏威高蹈前朝,�G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于是命�G复位,俄拜左卫大将军,本官如故。
�G每坐朝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其树不依行列,有司将伐之。
上特命勿去,以示后人,其见重如此。
又拜左领大将军,余官如故。
母忧去职,二旬起令视事,�G流涕辞让,优诏不许。
会议伐辽东,�G固谏不可。
上不从,以�G为元帅长史,从汉王征辽东。
遇霖潦疾疫,不利而还。
后言于上曰:“�G初不欲行,陛下强遣之,妾固知其无功矣。
”又上以汉王谅年少,专委军于�G。
�G以任寄隆重,每怀至公,无自疑之意。
谅所言多不从,甚衔之,及还,谅泣言于母后曰:“儿幸免高�G所杀。
”上闻之,弥不平。
俄而上柱国王世积以罪诛,当推核之际,乃有宫禁中事,云于�G处得知。
上欲成�G之罪,闻此大惊。
时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宇文弓、刑部尚书薛胃等明�G无罪,上逾怒,皆以之属吏。
2012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详解详析(二)(含文言文译文)

2012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详解详析(二)(含文言文译文)二、文言文阅读(22分。
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自戒郑思肖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
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
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
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
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
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
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
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作者介绍】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
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
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
南宋灭亡后,郑思肖不臣服蒙元的统治,自称“孤臣”。
每逢岁时伏腊,望南野哭而再拜。
因肖是繁体赵字(赵是宋的国姓)的构成部分,所以改名思肖,号忆翁,都包含有怀念赵宋的意思。
郑思肖把居室题额为“本穴世家”,如将“本”下的“十”字移入“穴”字中间,便成“大宋世家”,以示对宋的忠诚。
郑思肖原与宋宗室、著名画家赵孟頫交往较多。
后赵降元并任官。
郑思肖即与之绝交。
郑思肖擅画兰,宋亡后,所画兰均无土和根,表示土地已沦丧于异族,无从扎根。
当时一些权贵向他所要画兰,皆不与。
庸人孺子颇契其意者,则反与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言文失分会诊——文言翻译⊙福建武平一中石修银⊙江苏滨海中学沈莎莎失分归纳文言文翻译时要遵循“信、达、雅”原则:“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文风格;“达”,就是文句要通顺,表达要准确;“雅”,就是文字简明、优美。
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同学们在考试时常犯如下错误:1.专有名词,强行翻译。
因为历史的原因,古文的官职、地名等有其特定的称谓。
部分同学参照现代的说法强行翻译,影响了对句子真实的理解。
2.该译不译,文白混杂。
有的同学未将活用的词语和单音词等翻译彻底,而保留这些文言现象或语意,以致翻译出来的句子,文言文和白话文混杂,不伦不类。
如:2008年湖南高考题“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有司百计捕之甚急,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
”考生译:并且大力悬赏捉拿盗贼,都不能捕获,有司苦叹之。
“苦之”,是为动用法,我们翻译时要准确清晰翻译出来:为这件事情苦恼。
3.脱离语境,孤立翻译。
文言实词、虚词均有一词多义或一词多项作用的现象。
有些同学往往没有根据语言环境,判断其特定的意义。
4.该补不补,语意错误。
文言文中有主语、谓语、介词、宾语等成分省略现象,以凸显句子的节奏性。
有的同学翻译时未结合上下文补出省略成分,使句子翻译不准确。
5.该调不调,不合规范。
古文中常出现句式倒装的现象,如果未将这特殊的文言句式翻译调换成现代规范的语言,句子就会拗口难懂。
如2008年全国卷Ⅱ:翻译“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断,故罪人斯戮。
”考生译:近日事情,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罪人杀了。
“罪人杀了”,这是没正确判断宾语前置而犯的错误,译时要将宾语调换过来:杀(或惩罚)了罪人。
6.要点遗漏,未字字落实。
文言翻译的“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文风格,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有些同学未将文言文的实词、形容词、副词等翻译到位,致使未能准确表达语意。
应对策略1.保留。
文言文专有名词主要有:国名、地名、年号、谥号、封号、官职。
遇到后,可不翻译,将之保留,因为这些名词有其固定特定的指称意义,现代词难以准确表达。
2.彻底。
一是彻底翻译文言的词类活用意义,二是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如“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孝友”是两个单音词,翻译时要换成双音词: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整句话的意思:忠勤公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颖川公的二儿子,刚换牙时母亲沈安人就去世了。
3.推断。
一是根据对称句式来推断。
如“贤俊者自可赏爱,玩鲁者亦当矜怜”,“玩鲁”何意?此与“贤俊”对应,由此可推断其意:愚笨丑陋。
二是根据上下文推断:如“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约”是何意?而“不可以久处约”与“不可以长处乐”对应,可知,“乐”与“约”相反对应,“乐”是“安乐、快乐”;“约”就应是“穷困、困窘”之意。
4.补顺。
文言省略现象包括:主语、动词、宾语、介词(以、于、与)等的省略。
同学们在翻译时要从前句中推断省略何种成分,使语意准确连贯。
如2008年广东中山一中等四校联考题:(王韶病卒,高祖言甚凄怆)。
使有司为之立宅,曰:“往者何用宅为,但以表我深心耳。
”“但以表我深心耳”,“以”后少了一个“此”,翻译时要补上:只是以此表达我的深切哀悼之情罢了。
5.调整。
文言倒装现象主要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主谓倒装。
翻译时要把这些倒装调整过来,使之合乎现代语法规范与现代语言习惯。
如2007年湖南高考题:“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
”古代常把数量词放在中心词的后面,这是定语后置句的一种,我们翻译时要加以调整:让七十个穿着华丽衣服的侍女跟随。
6.对应。
直译也就要从原句中寻找到对应字,除了表达舒缓语气的语气词,取消独立性或倒装标志的结构助词外,都要字字翻译。
大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词或句式的落实:(1)动词、形容词、副词;(2)固定句式(如:无乃……乎,孰与,得无,如……何);(3)特殊句式;(4)表揣测、反问,祈使语气的语气词等。
这些是常命题者设定的踩分点。
金题精练阅读下面几段短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 戎夷违齐如鲁。
天大寒,而后门。
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
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
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1)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
子与我子之衣。
”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曰:“嗟乎!道其不济夫!”(2)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
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时大雪,积地丈余。
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
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人户见安僵卧。
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
(1)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1)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
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夜往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
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
”异日与君游于果园,(2)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
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4.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1)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
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5.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1)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2)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3)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6.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1)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2)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7.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1)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而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2)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3)遂烹彘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8. 庞葱与太子将质于邯郸。
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
”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
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参考答案1.(1)我是国内有名的学者,为了国家而舍不得死。
(2)唉!我的理想大概无法实行了!2.(1)天下大雪,人们都在挨饿,不应该再求别人。
(2)洛阳令认为袁安是一个贤明的人,推荐(他)做了孝廉。
3. (1)弥子瑕曾经被卫国国君宠爱。
(2)有一天,弥子瑕与卫君在果园里游玩。
(3)不顾自己口味的满足却想着我。
4. (1)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2)天下将要大乱,没有经世之才的人是不能定国安邦的,能够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先生吧。
5. (1)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
(2)我昨天来,道路中有呼喊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那里。
(3)我失去了平常的环境,我没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下去。
6. (1)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
”(2)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3)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7. (1)你回去,我返回来后给你杀猪。
(2)妻子阻拦他说:“只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
” (3)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信任他的母亲,(孩子)不是用这种方式能教育成的。
8. 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清楚的,然而三个人一说而成为有虎了。
现在邯郸离大梁,比到市场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大王能够明察他人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