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课导学案

三、全课总结:
本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什么知识?谈谈对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学习体会。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数学
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教学反思:
课题:生活中的数学
导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备注:
导学重难点:
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课前准备:直尺、米尺、卷尺等
导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先讨论,再填表
长度单位的应用
长度单位
测量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名称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质量单位的应用
质量单位
称量的物体名称
吨
千克
克
(二)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三)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三年级数学上一单元导学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课时认识秒学习内容:1.教材第2,3页。
2.课本第4页“做一做”的第1、2 题。
学习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初步感知和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3.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通过体验活动,从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
学习难点: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
学具准备:一个钟面。
一、自主预习1.填空。
(1)有的钟面上有3根针,最细最长的、走得最快的那根针是( )针。
(2)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通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
(3)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秒,走1圈的时间是( )秒。
(4)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 )圈,是( )秒,所以1分=( )秒(5)一个电子表显示为目7:4535,显示的时间是( )时( )分( )秒。
(6)钟表滴答一声是1( )。
二、自主学习:1.教材第2,3页。
(1)认识秒针。
(2)知道1分=60秒。
(3)参与活动,做出时间长1秒,15秒的动作。
三、课堂学习1.课本第4页“做一做”的第1、2 题。
四、过关检测1.课本第6页的第1,2题。
第一单元时、分、秒第2课时-时间单位的换算学习内容:1.教材第4页例1。
2.课本第4页例1 的“做一做”。
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
2. 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 使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学习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学习难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学具准备:一个钟面。
一、自主预习1.想一想,填一填。
(1) 4时=( )分,想:1时=( )分,4时就 1分 30秒,是4个( )分相加,即( )分。
(2)1分30秒=( )秒,想:1分=( )秒,()+30=()秒。
、二、自主学习:1.教材第4页例1。
明确 1时=60分,1分=60秒,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课堂学习1.课本第4页例1 的“做一做”。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一、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
思考:
(1)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
你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呢?
1厘米呢?1米呢?
(2)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反馈交流。
二、合作学习:
◆独立钻研: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说一说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同桌互助。
◆小组讨论
2、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知道1吨=1000千克。
3、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备注:
导学重难点:建立“吨”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
课前准备:几种常见物品和挂图
导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1、出示例6主题图。
2、思考:(1)仔细观察上图,你知道了什么?
(2)吨是什么单位?1吨有多少千克?
3米=()分米900厘米=()米
5米=()分米=()厘米=()毫米
7000毫米=()厘米=()分米=()米
3、做一做:
量一量课桌的宽:分米厘米。
4、辨一辨
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一般用来量哪些物品?
四、拓展应用
在我们的周围测量哪些物品的长度要用分米作单位?
板书设计:
认识长度单位——分米
1米的长度里有10个格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
2、我知道1米=()厘米
3、我能填:3米=()厘米200厘米=()米
(一)认识毫米:
1、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厚大约是()厘米。
2、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厚是()厘米。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 动物趣闻(吨的初步认识)

学习内容吨的初步认识,以及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重难点及突破措施重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突破措施:在千克、克的基础上,由学生对质量单位应填什么的置疑,引出吨的学习。
通过由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方法,结合同学的体重让学生感知吨有多重,从而认识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预习学案1.你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2.填空.1千克=()克3千克=()克1000克=()千克5000克=()千克自主乐学合作交流1.教学吨的认识.(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3)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4)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5)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6)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7)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1)出示: 3吨=()千克8000千克=()吨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2)师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3)练习质疑① 3吨=()千克 5000千克=()吨② 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检测反馈1、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写出几种来.2、2吨=()千克5千克=()克7000千克=()吨9000克=()千克3、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吨?课外拓展P7 自主练习第6、7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3、4课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温故知新。
7×5= 3×2= 4×6= 9×9= 2×8= 5×5= 4×7= 7×8=
2、△△△
□□□□□□□□□
△有()个,□有()个()。
2.○○
●●●●●●●●
○有()个,●有()个()。
3、出示学习目标: 1、2、3
4、齐读目标。
二、围绕目标,有效教学。
1、适应练习第5页想想做做第1题。(口答)
2.第5页想想做做第2题。
先摆一摆、分一分,再填空。
3.第5页想想做做第3题。
四、创编练习数一数,填一填。
△△△()个
○○○()个
□□□□□□()个
☆☆☆☆☆☆☆☆☆☆☆☆()个
()是()的()倍。
()是()的()倍。
()是()的()倍。
()是()的()倍。
(二)自学例一(15分钟左右)
1.出示:教材例二情境图;
2.引入(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比一比这三种花的朵数吗?
(2)比如黄花和蓝花还可以这样比。
蓝花有2朵,把黄花两朵两朵地圈一圈,黄花里有几个2朵?黄花有这样的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朵数的3倍。(学生跟着读一读)
3.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全班交流
交流内容
1.那么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你是怎样想的呢?
2.为什么列除法算式?
3.红花增加2朵,红花的朵数又是蓝花的几倍?
(四)小组展示,强化练习。
师:点拨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要用除法算。
(五)补充遗漏,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知道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Word版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主备:钟芳远三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课前预习:一棵大树高约10()一个健球高约10()一张床长约2()课中学习: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如何表示)1分米=()厘米 1米=()分米达标检测:1、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2)一张床长5分米()(3)小明高14分米()(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2、填空: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40毫米=()厘米=()分米 2米=()厘米3、用一根2米长的木枓,锯成同样长的四根,用来做凳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三年级数学导学案三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当堂检测题课前预习:1千米= ()米1米=()厘米1米= ()分米1分米=()毫米课中学习: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2、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体验1000米有多远。
达标检测:1、比较大小9千米()1000米 4千米()4060米30分米()3米 4400米()4千米400米2、算一算200米+800米=()千米 30分米=()米700米+800米=()千米()米3、小汽车每小时行95千米,大卡车每小时行45千米,小汽车每小时快多少千米?三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第5课时当堂检测题达标检测:1、判断(1)一辆汽车第小时行驶60米。
(2)一个人每分钟走20千米。
(3)长江全长6300米。
一座电视塔高143千米。
2、填空13千米-9千米=()米 28厘米+72厘米=()分米7千米-7000米=()米 5000米-4千米=()千米3、公园里的一个荷花池周长为100米,10个这样的花式荷花池周长共多少米?合多少千米?4、小明家离学校2000米,他早上上学,中午在学校吃饭,下午放学回家,他一天要走多少千米?三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第6课时当堂检测题课前预习:1、学过哪些质量单位?2、调查卡车的载重量用什么作单位?课中学习:1吨=()千克1个同学约重25千克,4个同学约重多少千克?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也就是1吨达标检测:1.计算。
第一单元第2课时《“千克”的认识》【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青岛版

第一单元第2课时《“千克”的认识》(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青岛版一、课前热身1.请你说一个和质量有关的词汇。
2.你知道“质量”是什么吗?如何用自己的话简单解释?3.请你列举出你身边有哪些东西需要称重?二、新课导入1.根据图片与提示,口述升学电梯中人的体重大约多少,为什么?(提示:电梯显示的数字是多少?)2.你知道“千克”是什么吗?为什么人们用“千克”来表示物品的重量?3.请你找到一件物品的标签或包装上的“净重”,说一下它的含义。
三、新课讲解根据学生的热身活动和导入,老师对“千克”的基本认识进行讲解,包括以下内容:1.“千克”是用来表示物体重量的单位,属于国际标准单位制(SI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之一。
2.常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计算,也是科学研究、工业制造等领域中的重要单位。
3.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测量工具来测量物品的重量,比如读数是 3.5 千克,就表示这个物品的重量为 3.5 千克。
4.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使用其他重量单位的情况,比如:克、斤、吨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场合下,重量单位的使用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转换。
四、课堂练习1.根据图片和提示,判断这件物品的重量大约多少。
提示:绿色数字是几位数?要把数字和单位写上哦~2.根据提示,选择正确的重量单位。
提示:一张卡片的重量大约是 1 ______。
A. 千克B. 克C. 斤D. 吨3.根据提示,计算出物品的重量。
提示:瓶装水的标签上写着“净重 2 千克”,请计算出这瓶水大约有多少克。
五、课堂拓展1.根据提示,估算出自己的重量。
(提示:平衡木显示的数字是多少?)2.请你到附近的超市或商场,找到五个物品的价格和净重,计算它们的单价。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中的作业。
2.寻找5个不同于课堂拓展中的重量相关的日常生活例子并记录下来。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质量的基本概念和重量单位“千克”的使用方法和应用场合。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小组讨论:在计算名数和单位换算时要注意gt;”“<”或“=”
5千米○5000米6厘米○500毫米
200厘米○2分米7000米○1000米+5千米
6吨○60千克1千克○999克
2、把下列各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4米4毫米4分米4千米4厘米
长度单位:
重量单位:
2、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反馈交流:
你是根据什么分类的?
◆尝试练习:
100毫米=( )厘米3分米=( )毫米
4000米=( )千米6吨=( )千克
5000千克=( )吨2千克=( )克
思考: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应该依据什么进行?
二、合作学习
◆独立钻研: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1枝铅笔长约2( )。
(2)我国的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的总长约6000( )。
(3)一卡车西瓜大约重1( )。
2、40分米=( )米20米( )分米
800米+200米=( )1千米-400=( )米
7000千克=( )吨3吨=( )千克
2000千克+9000千克=( )吨
1吨-500千克=( )千克
课 题:单元综合训练
导学目标:
1、通过对所学的长度、质量单位进行分类整理,使知识系统化。
2、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备注:
导学重难点:
通过分类整理,掌握长度、质量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课前准备:小黑板等
导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思考:1、我们学过的单位按从大到小排,可归纳为:
(2)2吨50千克350千克3吨8000克
3、一辆卡车载重量是8吨,现有8台机器,每台机器重600千克,把这8台机器全部装载上卡车,卡车超载了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科第二单元学案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