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内环境和稳态二轮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统考版)202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该__病_毒__时__,__记_忆__细__胞_能__快__速__识_别__病__毒_,__并__迅__速_增__殖__、_分__化__,__分_化__后__快_速__产__生__大__ __量_抗__体____。
(4)依据图中所示的抗体浓度变化规律,为了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 宜采取的疫苗接种措施是_间__隔_一__定__的_时__间__,__多_次__接__种_相__同__的__疫_苗__________。
_分_化__,__并_分__泌__细__胞_因__子__,_促__进__B_细__胞_增__殖__分__化_为__记__忆_细__胞__和__浆_细__胞__,_浆__细__胞__分_泌__ _抗_体__________。
此外,T细胞在抗病毒感染过程中还参与_细__胞__免_疫____过程。
(2)准确、快速判断个体是否被病毒感染是实现动态清零的前提。目 前除了核酸检测还可以使用抗原检测法,因其方便快捷可作为补充检 测手段,但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据图a分析,抗原检测在 _____乙_____时间段内进行才可能得到阳性结果,判断的依据是此阶段 _含__有_病__毒__抗__原_,__且__病_毒__抗__原__含_量__先__增_加__后__减__少_____。
类型2 地方卷真题体验寻共性 4.[2022·湖南卷]病原体入侵引起机体免疫应答,释放免疫活性物质。 过度免疫应答造成机体炎症损伤,机体可通过一系列反应来降低损伤, 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质可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功 能 B.适度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缓解某些病原体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 C.过度炎症反应引起的免疫抑制会增加机体肿瘤发生风险 D.图中神经递质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分泌CRH有协同促进作 用
(4)依据图中所示的抗体浓度变化规律,为了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 宜采取的疫苗接种措施是_间__隔_一__定__的_时__间__,__多_次__接__种_相__同__的__疫_苗__________。
_分_化__,__并_分__泌__细__胞_因__子__,_促__进__B_细__胞_增__殖__分__化_为__记__忆_细__胞__和__浆_细__胞__,_浆__细__胞__分_泌__ _抗_体__________。
此外,T细胞在抗病毒感染过程中还参与_细__胞__免_疫____过程。
(2)准确、快速判断个体是否被病毒感染是实现动态清零的前提。目 前除了核酸检测还可以使用抗原检测法,因其方便快捷可作为补充检 测手段,但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据图a分析,抗原检测在 _____乙_____时间段内进行才可能得到阳性结果,判断的依据是此阶段 _含__有_病__毒__抗__原_,__且__病_毒__抗__原__含_量__先__增_加__后__减__少_____。
类型2 地方卷真题体验寻共性 4.[2022·湖南卷]病原体入侵引起机体免疫应答,释放免疫活性物质。 过度免疫应答造成机体炎症损伤,机体可通过一系列反应来降低损伤, 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质可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功 能 B.适度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缓解某些病原体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 C.过度炎症反应引起的免疫抑制会增加机体肿瘤发生风险 D.图中神经递质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分泌CRH有协同促进作 用
高三二轮复习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课件

皮肤分泌汗液,泌尿系统形成、
排出尿液
泌尿
呼吸
稳态
消化道、组织液和淋巴
6.一个神经元包括 和 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 和 两种。神经元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 。7.由于 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而是通过 与 相结合的方式将兴奋传递下去。8.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都在 ,但它受 控制。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 ,所以排尿次数 ,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1.考点要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3.人脑的高级功能。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6.稳态的生理意义。7.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8.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9.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0.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反馈调节”的应用
例4.(厦门质检)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是常见产科综合征之一。为探讨IUGR与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 )的关系,分别测定多个正常新生儿和IUGR新生儿的体重及脐带血中相关激素含量,统计结果如下︰
新生儿体重(Kg)
生长激素(㎍/L)
T4(㎎/L)
TSH(mlU/L)
理由
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含量适宜且相对稳定)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含大量水、无机盐离子如NaCl(盐溶液类似孕育生命原始海洋)蛋白质、糖类、脂肪等;激素、维生素等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证据?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排出尿液
泌尿
呼吸
稳态
消化道、组织液和淋巴
6.一个神经元包括 和 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 和 两种。神经元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 。7.由于 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而是通过 与 相结合的方式将兴奋传递下去。8.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都在 ,但它受 控制。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 ,所以排尿次数 ,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1.考点要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3.人脑的高级功能。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6.稳态的生理意义。7.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8.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9.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0.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反馈调节”的应用
例4.(厦门质检)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是常见产科综合征之一。为探讨IUGR与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 )的关系,分别测定多个正常新生儿和IUGR新生儿的体重及脐带血中相关激素含量,统计结果如下︰
新生儿体重(Kg)
生长激素(㎍/L)
T4(㎎/L)
TSH(mlU/L)
理由
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含量适宜且相对稳定)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含大量水、无机盐离子如NaCl(盐溶液类似孕育生命原始海洋)蛋白质、糖类、脂肪等;激素、维生素等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证据?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高三二轮复习内环境稳态与调节PPT课件

渗透压 37oC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
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pH值为7.35---7.45
温度
细胞外液的第1温4页度/共3一7页般维持在37摄氏度 左右
渗透压 ——溶液中
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浓度越高 溶液浓度越低
溶液渗透压越( ) 溶液渗透压越( )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 ,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
137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23743720142537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的比较分组讨论637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的比较不同点相同点血浆组织液淋巴737?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是内环境吗
考点一: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
(分小组讨论)
• 体液:机体内以
• 体液分为
• 细胞外液包括
和
等
• 什么是内环境?
针对训练
• 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 括 (A )
• A.线粒体基质中pH的相对稳定 • B.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 • C.组织液温度的相对稳定 • D.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第24页/共37页
体验高考
• (2014课标1)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 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答案:1.内环境 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 代谢产生的
第18页/共37页
废物 2.外界环境 消化、呼吸、循环、泌尿 细胞 内环境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体验高考
• (2010 安微 理5)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 正确的是( ) D
•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 抗利尿激素增加
•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 构成的缓冲体系
[经典例题]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ppt

[答案] D
[实训 2] (2018·河北省沧州市质量监测)下列有关人体内环 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液组成 B.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有关,蛋白质的影响较小 C.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 Na+和 Cl-
第 11 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本讲概述:内环境为体机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细胞通 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的 自动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高考选择题之命题 7
考点 1 内环境及稳态 [核心知识回顾]
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成分的两个“牢记” (1)牢记三类“内环境物质”
第
一 部
专题突破篇
分
专
题
稳态与调节
三பைடு நூலகம்
[大概念模型]
[模型解读·核心素养] 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不断变化的环 境条件下,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每一个动物和人体作 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界不断进行着物质的交换、能量的转换 和信息的传递,体内又有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机体通 过神经—体液—免疫复杂而精细的调节,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 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与高等动物相比,植物的形态结构 要简单得多。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自然就不如 动物灵敏,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遗传和变异以及适应多变的 环境,主要依靠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来实现的。
3.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
[知识迁移] 问题 1: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存在什么相互关系?
答案: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稳态,当外界环境的变 化过于剧烈,超出了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内环境的稳态就 会遭到破坏,同时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也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 的变化。
[实训 2] (2018·河北省沧州市质量监测)下列有关人体内环 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液组成 B.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有关,蛋白质的影响较小 C.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 Na+和 Cl-
第 11 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本讲概述:内环境为体机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细胞通 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的 自动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高考选择题之命题 7
考点 1 内环境及稳态 [核心知识回顾]
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成分的两个“牢记” (1)牢记三类“内环境物质”
第
一 部
专题突破篇
分
专
题
稳态与调节
三பைடு நூலகம்
[大概念模型]
[模型解读·核心素养] 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在不断变化的环 境条件下,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每一个动物和人体作 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界不断进行着物质的交换、能量的转换 和信息的传递,体内又有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机体通 过神经—体液—免疫复杂而精细的调节,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 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与高等动物相比,植物的形态结构 要简单得多。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自然就不如 动物灵敏,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遗传和变异以及适应多变的 环境,主要依靠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来实现的。
3.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
[知识迁移] 问题 1: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存在什么相互关系?
答案: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稳态,当外界环境的变 化过于剧烈,超出了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内环境的稳态就 会遭到破坏,同时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也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 的变化。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0.9%的 NaCl 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所以静脉注射该 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C ) 溶A.液机后体,血血浆浆渗透渗压透降压低不,变排出,相A应、量D的错水后误恢;复静到脉注注射前射水一平定 量 的 0B.9.%机N体aC血l浆溶量液增会加导,致排出血相浆应量量增的加水,后而渗后透经压过恢复机到体注的射调前节水会平将过 多C.的机水体和血N浆a量Cl增排加出,体排外出,相B应错量的误。NaCl 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纲要求]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 用(Ⅱ)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4.人体免疫系 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12/9/2021
-2-
12/9/2021
-3-
1.(2017·全国卷Ⅲ,T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 0.9%NaCl 溶液,
12/9/2021
-21-
解析:(1)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产物是水和二氧化 碳,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肺 部,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如果该过程受阻,则细胞外液中二 氧化碳积累过多,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形成碳酸,会造成 pH 下降。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生成水,血浆中溶质微粒 减少,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 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3)细胞内液与细胞 外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使细 胞吸水或失水,导致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发生变化。 答案12:/9/2(0211)呼吸 下降 (2)降低 增加 (3)会
12/9/2021
解析 答案
-11-
8.(2015·全国卷Ⅱ,T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专题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纲要求]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 用(Ⅱ)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4.人体免疫系 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12/9/2021
-2-
12/9/2021
-3-
1.(2017·全国卷Ⅲ,T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 0.9%NaCl 溶液,
12/9/2021
-21-
解析:(1)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产物是水和二氧化 碳,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肺 部,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如果该过程受阻,则细胞外液中二 氧化碳积累过多,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形成碳酸,会造成 pH 下降。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生成水,血浆中溶质微粒 减少,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 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3)细胞内液与细胞 外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使细 胞吸水或失水,导致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发生变化。 答案12:/9/2(0211)呼吸 下降 (2)降低 增加 (3)会
12/9/2021
解析 答案
-11-
8.(2015·全国卷Ⅱ,T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生物内环境和稳态二轮复习课件

ryi459ops
专题十一 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
1、人体内环境是指人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
淋巴 组织液 血浆
养料、O2
废物、CO2
组织细胞
2、稳态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及体温等指标的 相对稳定。是通过神经及体液的调节来实现的。包括水、无机 盐、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PH值、渗透压、温度等多个方 面的相对稳定。
2、无机盐的平衡 无机盐在体内的含量很小,却有着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种无机盐缺乏或过量,都会导致生命活动不能正 常进行。如:当血液中Ca2+浓度过低时,肌肉就会发生 抽搐,血液中Ca2+浓度过高时肌肉会收缩无力。Na+、K+、 Cl-、HCO3-等,都有其特殊的生理作用。 人体对无机盐的排出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在一定 的范围内,摄入得多则排出的也多,摄入得少则排出 的也少。自动维持体内无机盐的平衡。水和无机盐平 衡的调节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参与下,主要通过肾脏的 重吸收作用来完成的。
四、体温的调节 产热量 = 散热量(动态平衡)
(1)热量的来源:
生理过程、 主要场所、主要器官、能源物质、 主要的能 源物质
(2)激素调节: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人体散热的途径:结构主要是皮肤 a直接散热:辐射、对流、传导等方式
主要是皮肤中的血管
b蒸发散热:汗腺分泌汗液及汗液蒸发 (4)体温的调节方式
+ Na 的平衡 来源:食物中的食盐
去向:随汗排出; 随粪便排出; 经肾脏形成尿排出
平衡:排出量等于摄入 量(多吃多排,少 吃少排) 。
+ K 的平衡
来源:食物中的K+ (2~4g/d)
去向:主要经肾形成尿排出,少量随粪便排出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十二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存在于内环境中的3类物质: (1)小分子物质——CO2、O2、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等。 (2)大分子物质——血浆蛋白、抗体等。 (3)信号分子——淋巴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
5.发生于内环境中的4类反应: (1)酸碱缓冲对参与的缓冲反应。 (2)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 (3)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4)激素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 6.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答题分析: (1)血红蛋白在_红__细__胞__内,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在_消__化__ _道__内,尿液在_尿__道__内,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故A 项、B项、D项错误。 (2)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的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 环境的稳态,C项正确。
【题组过关】 1.(2016·厦门三模)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 分的一组是( ) A.K+、血浆蛋白、淋巴因子 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 C.CO2、解旋酶、Cl-、尿素 D.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
7.根据单、双箭头判断体液组成的方法(如图):
(1)只有单向箭头进出的为淋巴(丁)。 (2)指向淋巴的为组织液(乙)。 (3)淋巴指向的为血浆(丙)。 (4)与组织液双向交换的为细胞内液(甲)和血浆(丙)。
【易错·警示】 1.体液≠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 内液。
2.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1)细胞内的物质,如胞内蛋白。 (2)细胞膜上的物质,如载体、受体。 (3)与外界相通腔内的物质,如消化液、尿液、泪液、 汗液、呼吸道内物质。 (4)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如淀粉、纤维素。
二者均发生在细胞内,故B项错误;血浆pH的稳定与
H
高中生物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4
3、内环境中的“存在与不存在”“发生与不发生”
5
6
下列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①血浆蛋白√ 血红蛋白
载体蛋白
②胰蛋白酶 唾液淀粉酶 呼吸酶
受体蛋白
③维生素D√ Na+√ HCO3—√
④淀粉 纤维素 蔗糖
尿素√
⑤淋巴因子√ 神经递质√ 抗体√ 胰岛素√ ⑥肺泡腔中的氧气 血浆中的氧√气 红细胞中的氧气
甲 细胞内液
血浆 乙
丙 淋巴
3
2、组织水肿
原因: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更多的水进入组织液
营养不良 肾小球肾炎 过敏反应 淋巴循环受阻
血浆蛋白减少 组织液蛋白增多
组织细胞代谢旺盛 代谢产物增多
(2)患者血管通透性增大,致使病人的血浆蛋白外渗,引起组织水肿,该过程导致组 织水肿的原因是_血__浆__蛋__白__进__入__组__织__液__,__使__组__织__液__渗__透__压__增__大__,__更__多_的__水;进组入织组水织肿液也会 压迫神经,兴奋传至大脑皮层形成痛觉。
10
1.(2020·山东卷)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减少,检查 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 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O2含量偏高 B.体温维持在38 ℃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 D.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
13
2021广州一模18(3)脑脊液是脑部细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据此推测,脑脊液 属于 (填“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 理由是脑脊液是脑细胞周围的液体,是脑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因此,脑脊液是内
3、内环境中的“存在与不存在”“发生与不发生”
5
6
下列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①血浆蛋白√ 血红蛋白
载体蛋白
②胰蛋白酶 唾液淀粉酶 呼吸酶
受体蛋白
③维生素D√ Na+√ HCO3—√
④淀粉 纤维素 蔗糖
尿素√
⑤淋巴因子√ 神经递质√ 抗体√ 胰岛素√ ⑥肺泡腔中的氧气 血浆中的氧√气 红细胞中的氧气
甲 细胞内液
血浆 乙
丙 淋巴
3
2、组织水肿
原因: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更多的水进入组织液
营养不良 肾小球肾炎 过敏反应 淋巴循环受阻
血浆蛋白减少 组织液蛋白增多
组织细胞代谢旺盛 代谢产物增多
(2)患者血管通透性增大,致使病人的血浆蛋白外渗,引起组织水肿,该过程导致组 织水肿的原因是_血__浆__蛋__白__进__入__组__织__液__,__使__组__织__液__渗__透__压__增__大__,__更__多_的__水;进组入织组水织肿液也会 压迫神经,兴奋传至大脑皮层形成痛觉。
10
1.(2020·山东卷)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减少,检查 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 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O2含量偏高 B.体温维持在38 ℃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 D.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
13
2021广州一模18(3)脑脊液是脑部细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据此推测,脑脊液 属于 (填“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 理由是脑脊液是脑细胞周围的液体,是脑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因此,脑脊液是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sh61zvb
主殿下恕罪……”慕容凌娢很麻溜的跪下了,毕竟膝盖什么的,能有命重要?宫斗大戏里的套路就是一言不合就掌嘴,一点不爽就一丈红,还 是小心为好。“奴婢并非有意冒犯公主殿下,还望公主殿下开恩。”“哼!”傲娇的小公主得意的哼了一声,把头扬地更高了,“说,你是哪 个宫的。”“……”还问我的工作单位?这是要告状告到顶头上司那儿的节奏啊。慕容凌娢很郁闷,她抬起头来想要继续用主角的嘴炮技能, 却发现那位公主根本就没有再正眼看她,她的嘴炮就是再厉害,对着别人的鼻孔也说不出什么好词好句,所以她又把头低了下去。“亦清这是 怎么了,居然因为一个下人这么生气?”皇宫之中能还能听到这种平和的语调实数难能可贵。韩哲轩!慕容凌娢激动的眼睛放光,感觉自己有 救了。“八哥~”韩亦清很不满的跺跺脚,指着慕容凌娢说道,“不知道这是哪个宫的奴婢,没规矩没教养,见到我居然装作没看见!还鬼鬼 祟祟的,指不定是偷了什么东西……”韩亦清喋喋不休的说着慕容凌娢犯下的滔天大罪,慕容凌娢却脑洞大开。八哥……是那种“少年老成” 满脸皱纹眼睛又大又圆还闪烁着天真光芒的狗狗,还是那种会学人说话的小黑鸟?韩哲轩虽然有的时候眼神很像呆萌的八哥狗,但实际上,他 绝对没有八哥狗那么老实。所以说,他还是更像八哥鸟。“晓白是我那儿的人。今天早上我的玉佩丢在这附近了,所以才让她来帮我找。”韩 哲轩冲着慕容凌娢使了个眼色。“玉佩找到了吗?”尼玛,居然给我乱起外号!而且怎么听都像是宠物的名字。慕容凌娢虽然心里不爽,但口 头上也回答的很好。“回殿下……还没有找到。”慕容凌娢装出一副十分紧张的样子。“那就继续去找。”“是。”慕容凌娢起身行了个礼, 拔腿就走。“八哥~”韩亦清拽着韩哲轩的衣袖,用她常用的方式高声埋怨道,“这奴婢实在是没大没小,你这样纵容她,指不定哪天她就不 把你放在眼里了!”“亦清。”韩哲轩摸摸韩亦清的头,笑道,“晓白不守规矩是我管教的不好,八哥在这里给你赔罪,回去之后我一定替你 好好惩罚她。我们亦清公主大人有大量,就别为一个奴婢的事而生气了。”“那好吧,八哥你一定要好好罚她。”……快步走了一会儿,到了 安全地带,慕容凌娢才敢放慢速度往宫外走。她不紧不慢,也可以说是闲散的晃悠着,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在叫自己。“晓白——”“干嘛啊? 搞事情啊!”慕容凌娢愤怒的回头,如果她手里有板砖的话,一定直接就扔上去了。“没人教过你表随便给人起外号吗?最主要的是如果外号 多到一定程度,我就记不住了!”“并没有。”韩哲轩扬唇一笑,说道“不过老师教过我要见义勇为。”“那好吧,非常非常感谢你救了我。” 慕容凌娢转
+ Na 的平衡
来源:食物中的食盐
去向:随汗排出; 随粪便排出; 经肾脏形成尿排出 平衡:排出量等于摄入 量(多吃多排,少 吃少排) 。
+ K 的平衡
来源:食物中的K+
(2~4g/d)
去向:主要经肾形成尿排出,少量随粪便排出
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三、血糖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来源
四、体温的调节 产热量 = 散热量(动态平衡)
(1)热量的来源:
生理过程、 主要场所、主要器官、能源物质、 主要的能 源物质
(2)激素调节: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人体散热的途径:结构主要是皮肤
a直接散热:辐射、对流、传导等方式
主要是皮肤中的血管
b蒸发散热:汗腺分泌汗液及汗液蒸发 (4)体温的调节方式
下丘脑 某区域
血糖浓度降低
3、糖尿病及其预防
(1)诊断:血糖高且有糖尿 如何检测患者的尿中有糖?利用已学过的鉴定可溶性 还原糖的知识,通过设计实验加以解决。 (2)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或是胰岛素受体受损 (3)症状:三多一少 产生“三多一少”的根本原因是血糖浓度升高,加深 对糖代谢、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4)防治:基因治疗,药物治疗,饮食习惯,加强锻炼。
专题十一 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
1、人体内环境是指人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
淋巴
组织液 养料、O2 废物、CO2
组织细胞
血浆
2、稳态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及体温等指标的 相对稳定。是通过神经及体液的调节来实现的。包括水、无机 盐、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PH值、渗透压、温度等多个方 面的相对稳定。
①淀粉的消化吸收
血糖浓度
去路
①氧化供能 ②合成糖元 ③转变为脂肪和某些氨基
②肝糖元水解
③肝内非糖物质转化
0.1%
酸 ④转变为糖的衍生物 ⑤随尿排出
④其他单糖转变
2、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升高
下丘脑 一区域
胰岛 B细胞
(—)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分泌增加
胰岛素 分泌增加
(+) 胰岛 A细胞
肾上 腺髓质
寒冷环境 (+) 冷觉感受器 (+) (+)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立毛肌收缩 骨骼肌战栗 皮肤血管收缩 (+) 产热
炎热环境 (+) 热觉感受器 (+)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 皮肤血管舒张 汗液分泌增加 (—)
(+)
两者相对平衡 体温相对恒定
散热
;
/xycp ; /xycp ;
2、无机盐的平衡 无机盐在体内的含量很小,却有着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种无机盐缺乏或过量,都会导致生命活动不能正 常进行。如:当血液中Ca2+浓度过低时,肌肉就会发生 抽搐,血液中Ca2+浓度过高时肌肉会收缩无力。Na+、K+、 Cl-、HCO3-等,都有其特殊的生理作用。 人体对无机盐的排出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在一定 的范围内,摄入得多则排出的也多,摄入得少则排出 的也少。自动维持体内无机盐的平衡。水和无机盐平 衡的调节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参与下,主要通过肾脏的 重吸收作用来完成的。
二、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1、水的平衡
摄入量/mL 排出量/mL
来自饮水 1300 来自食物 900 来自物质代谢 300
由肾排出 1500 由皮肤排出 500 由肺排出 400 由大肠排出 100
共计
2500
共计
2500
排出量中除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动调节外,其 余途径都不能自动调节;摄入中食物水和代谢水都是 基本固定的。人对水平衡的调节主要通过饮水来实现。 摄入量=排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