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外汉硕现代汉语讲解现代汉语的特点--新祥旭
现代汉语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特点。
现代汉语是指当代中国人使用的汉语,它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
现代汉语的特点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描述。
1. 语音特点: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主要表现在声母和韵母的变化上。
相对于古代汉语来说,现代汉语的声母和韵母的数量都减少了,而且声母和韵母的组合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此外,现代汉语的声调也比古代汉语要复杂。
2. 词汇特点:现代汉语的词汇量非常丰富,而且不断在增加。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事物和新的概念不断涌现,这些都需要新的词汇来表达。
3. 语法特点:现代汉语的语法比古代汉语要简单。
现代汉语中的语法规则比较固定,而且语法规则的变化幅度也比较小。
此外,现代汉语中的句子结构也比古代汉语来得更加简单。
4. 语用特点:现代汉语的语用特点主要表现在语言使用的目的和方式上。
现代汉语的语言使用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有效性,而不是追求华丽的词藻或深奥的文化内涵。
5. 语言变化:现代汉语是一个活生生的语言,它不断地在变化和发展。
语言变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社会变革、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等。
这些变化使得现代汉语的词汇、语法、语音和语用等方面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6. 形成历史:现代汉语的形成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以后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文化,也开始有了现代化的思想和观念。
这些新的事物和新的概念需要新的词汇来表达,这就促使了现代汉语的形成。
现代汉语是一个非常丰富、变化和发展的语言。
它的特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和语言变化等方面。
现代汉语的形成历史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对于学习和掌握现代汉语来说,我们需要不断地关注它的变化和发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它。
现代汉语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特点。
现代汉语是指现代化的汉语语言体系,它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语音变化
现代汉语的语音发生了许多变化。
比如,普通话中的“erhua音”在某些地方被淡化或省略;声母和韵母的组合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同时,汉语在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语音差异。
二、词汇丰富
现代汉语的词汇量非常丰富,它不仅吸收了古代汉语的词汇,还吸收了许多外来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词汇层出不穷,汉语词汇库也在不断扩大。
三、语法简化
相比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语法更加简单明了。
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更加统一,语法结构也更加简洁。
同时,汉语中的虚词使用也更加灵活多变。
四、口语化
现代汉语更加注重口语表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因此现代汉语更加口语化,更加符合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达方式。
五、标准化
现代汉语的标准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国家制定了普通话标准,统一了汉语的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规范。
这使得汉语的标准化程度更高,更加便于交流和传播。
现代汉语是一种正在不断发展的语言。
它具有丰富的词汇、简洁明了的语法、口语化的表达方式、高度标准化等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汉语也将不断地适应新的需求和变化,继续发展壮大。
现代汉语的特点.doc

现代汉语的特点印欧语系语言比较,现代应用汉语在结构上有许多显著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音方面 1、没有复辅音现代应用汉语的音节一般可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同时又没有复辅音,像英语boss(老板)那样的辅音连缀现象在汉语中是没有的。
汉语的音节由声母和韵母构成,声母在前,韵母在后,音节结构形式比较整齐,音节界线比较分明,易于分辨。
2、元音占优势现代应用汉语普通话共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
就汉语音节的组合情况看,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声母,但决不能没有韵母。
除hm (口音欠)、hng(哼)、m(呒)、n(嗯)等少数音节由辅音构成外,辅音一般不能单独构成音节。
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乐音成分比例大,听起来响亮悦耳。
3、有声调汉语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声调是汉语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不仅有辨别词义的作用,而且声调的抑扬顿挫,使音节分明洪亮,加以双音词又有双声、叠韵、叠音等语音形式,使得现代应用汉语具有独特的音乐美。
读准汉语多音字的五条规律汉语拼音名词解释:调值、调型、调类、调号汉语的定义及汉语简介我与汉语拼音汉语注音符号详细介绍汉语读音音变字词训练二、词汇方面 1、汉语语素以单音为基本形式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它在汉语语素中占绝对优势,这是汉语语素的一个特点。
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现代应用汉语造词方法灵活,其造词方法可以是“词根+词根”的,也可以是“词根+词缀”或“词缀+词根”“词缀+词根+词缀”的,可以是模拟自然声音的,也可以是变化语音的(如轻声、儿化),对外来词语可以是音译的,也可以是意译或音义结合的,而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最为普遍(如“火山”“电视”等,其中“火”“山”“电”“视”分别都是词根)。
3、双音节词占优势双音节化是现代应用汉语词的结构的主要倾向。
上古汉语里就有一些双音节词,中古汉语里,双音节词逐渐增多,到现代应用汉语里,词的双音节化就成为一个明显的特点了。
首先是大量古代单音节词发展成为双音节词,如:目→眼睛、耳→耳朵、鼻→鼻子、谋→谋求。
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特点一、词序灵活性现代汉语的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的位置可以灵活调换。
例如,“我去图书馆”、“去图书馆我”、“图书馆我去”都可以表示相同的意思。
这种词序灵活性在汉语中十分常见,使得现代汉语可以根据需要强调不同的信息。
二、偏重动词现代汉语中,动词是句子的核心成分,承担着副词、介词等其他补充成分的功能。
动词在句子中的位置较为突出,往往处于句子的谓语位置。
这与英语等以形容词为中心的语言有所不同。
三、语序的倾向性现代汉语中,通常遵循主谓宾的基本语序。
这是因为主谓宾语序具有普遍性和自然性,易于理解和表达。
但是,现代汉语中的语序有一定的倾向性,常常通过置前来达到语气、情感等方面的修辞效果。
四、语气的多样性现代汉语中,通过语气的不同变化,句子的语法功能和意义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语气的多样性包括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等。
例如,“你好”可以表示陈述语气,而“你好吗”则表示疑问语气。
五、虚词的重要性虚词是现代汉语中起连接、修饰、限定等作用的词语。
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等。
虚词在句子中起到桥梁的作用,使得句子的结构更加完整和准确。
六、语法的简化相较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具有一定的简化趋势。
例如,现代汉语中的动词时态系统相对简单,使用时态标志较少;句子的疑问、否定等复杂动作也相对减少,使用简单的语法结构进行表达。
七、重音的特殊性现代汉语中并没有明显的重音系统,重音较为平均地分布在词语的不同音节上。
相比于其他语言,现代汉语的重音特点较为特殊,这也是汉语句子的韵律和节奏方面的特点之一总之,现代汉语语法在词序灵活性、偏重动词、语序的倾向性、语气的多样性、虚词的重要性、语法的简化以及重音的特殊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这些特点反映了现代汉语在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上的特殊性,同时也为汉语的学习和使用提供了一定的挑战和机遇。
举例说明现代汉语特点

举例说明现代汉语特点
现代汉语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它具有丰富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
下面将从语音、词汇、语法和表达四个方面举例说明现代汉语的特点。
首先是语音方面。
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主要包括声调和字音。
汉语是
一种声调语言,不同的声调在词义上有区别。
例如,“爸爸”和“八八”
虽然发音相似,但由于声调不同,意思却完全不同。
此外,现代汉语还有
一些特殊的字音,如鼻音、舌尖音和喉音等。
再者是语法方面。
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词序灵活和重意思
轻形式。
汉语的词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不像一些语言有固定的词序。
例如,“他喜欢吃水果”和“吃水果他喜欢”虽然词序不同,但表达的意
思是一样的。
此外,现代汉语注重意思而不是形式,通过上下文可以确定
词语的具体意义。
最后是表达方面。
现代汉语的表达特点主要体现在简练明了和多样灵活。
汉语表达以简洁、明了为特点,尽量避免使用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结构。
例如,“小明去北京”就可以表达出小明去了北京的意思。
此外,现
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可以通过比喻、夸张、反问等手法来表达不
同的情感和意义。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是一门富有特色和魅力的语言。
它通过丰富多彩
的声调、灵活多变的词汇、自由多样的语法和简练明了的表达,表达了丰
富的思想和感情。
现代汉语的特点正是中国文化独特的体现,它不仅仅是
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

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
一、语音方面
1.没有复辅音
现代汉语中不存在两个辅音相连的情况,ch、zh、sh、rh、ng不是复辅音,只是两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
2.元音占优势
元音是乐音,所以汉语语音乐音成分比例大。
3.音节整齐简洁
多数音节都是由一个辅音(在前),一个单元音或复元音在后,音节比较整齐的。
4.有声调
现代汉语有四个声调种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声调可以将音节区分开来,使词句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并且声调还具有区别意义。
二、词汇方面
1.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
汉语词汇词形简洁,古时候单音节词多(好多文言文中一个字代表多个字的意思),现代汉语词汇趋向于双音节化。
2.构词广泛采用词根复合法
构成词汇的方法多用词根加词缀。
3.同音语素多
同音语素类似于我们现在小学学习到的音同字不同。
三、语法方面
1.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
英语表达语法意义多用形态,比如主格、宾格等等。
但是汉语中就不大用形态表示语法意义。
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规则基本一致。
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四、文字方面
1.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2.汉字具有超时空性
汉字不仅可以记录古时候的文明,还可以记录现在的文明。
并且今天的我们在去看古时候记录的文字还是可以看明白的。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探析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探析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如下:
1. 没有时态和语态。
现代汉语中,动词没有时态和语态变化。
需要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动作发生的时间和语态的含义。
2. 语序灵活。
现代汉语的语序可以灵活变化,但通常采用“主
谓宾”或“主语谓语补语”的顺序。
3. 无性别和数的变化。
现代汉语中,名词和代词没有性别和数的变化。
4. 动词不分主谓。
现代汉语中,动词不会分为主语和谓语形式,因此需要利用上下文来理解句子的主语和谓语。
5. 无人称变化。
现代汉语中,不需要对动词进行人称的变化。
总体来说,现代汉语语法相对简单,灵活性强,但也存在一些难点,例如词序、语意等方面的理解和表述。
2017北外汉硕现代汉语讲解

第六节音变•音变有历时音变和共时音变两类。
历时音变指语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例如“精”在古代声母为“[ts]”,现代读“[tþ]”,“径”在古代声母为“[k]”,现代也读“[tþ]”,这种由“[ts]→[tþ]”、“[k] →[tþ]”的语音变化就是历时音变。
共时音变是同一时期同一语音系统内部音素或音节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语音变化,共时音变又叫语流音变。
在这我们只介绍共时音变。
(北师大03:语流音变)•普通话中的共时音变中,最常见的是轻声、儿化、变调、“一、七、八、不”和语气词“啊”的音变。
•一、变调•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连在一起时,音节所属调类的调值有时会发生变化,这种语音变化就是音变。
•(一)上声变调•1.上声在上声音节前,前一个上声音节调值一般由[214]变为[35](阳平):•2.在非上声声调之前,上声音节调值由214变为21(半上)。
•3.在轻声音节前,上声有两种变调现象:(1)上声在非上声转化来的轻声前念半上。
(2)上声在上声转化来的轻声前念阳平或念半上。
4.普通话三音节、四音节甚至更多音节连读时,如果其中包括上声音节,一般先分段,结构更紧密的为一段,最后再根据上述规律变调。
例如:“普通话”中,“普通”结合最紧,所以先变为“半上+阴平”,再变为“半上+阴平+去声”。
“买手表”中,“手表”结合最紧密,所以先变为“阳平+上声”,然后与“买”一起变,进一步变为“半上+阳平+上声”。
(二)去声变调两个去声音节相连,前一个去声的调值由[51]变为[53],即由全降变为半降。
去声音节在非去声前不变调。
•(三)“一”和“不”的变调• 1.“一”“不”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读原调,“一”念阴平,“不”读去声。
•2.在去声前,一律变阳平。
•4.“不”和“一”夹在中间念轻声。
当“一”嵌在重叠式的动词之间,“不”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即夹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轻读,属于“次轻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的特点
•同印欧语系语言相比较,现汉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语音方面
•1、没有复辅音。
无论在一个音节的开头或末尾都没有几个辅音连结在一起的现象。
而英语辅音连缀现象就比较普遍。
如:白居易--花非花,雾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2、元音占优势
•汉语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没有元音。
一个音节可以由一个单元音或者一个复元音构成,同时,由复元音构成的音节也比较多。
因此汉语语音乐音成分比例大。
如:顾城-我的幻想
•我在幻想着,
幻想在破灭着;
幻想总把破灭宽恕,
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
•一九六九年北京
•3、有声调
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声调,声调可以使一个个的音节界限分明,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声调既可区别意义,又可形成汉语音乐性强烈特殊风格。
(印欧语没声调)如顾城--消逝
•你默默地看着我
看着遥远的天空
仿佛已熟知一切
仿佛又陌生
•你无声地告诉我
不必过多询问
社会就是这样
谁也不是超人
•既然总有一天
却又何必匆匆
这会使人想起
还未消散的不幸
•十字涂满鲜血
便成为仁慈的象征
在生活的路口
总有命运的哨兵
•没有泪,没有叹息
没有电,没有暴风
静静逝去的
是一片白云
•一九七九年九月
•二、词汇方面
•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汉语构词单位--语素,有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三种形工式,但最基本的是单音节形式。
如:
文字;逻辑学;乌鲁木齐
•2、双音节词占优势
双音节词占多数是现代汉语词形上的一个特点。
从词汇的发展历史看,汉语的词有一种很明显的双音化的趋势,即把单音节的扩充为双音节的,把超过两个音节的压缩为双音节的。
这是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
桌--桌子;落花生--花生;空气调节器--空调
在现汉语中,三音节也有增加的趋势,但双音词的仍占多数。
•3、在构词法上主要使用词根复合法
现代汉语能运用词根复合,附加和重叠、轻声、儿化(儿化实际上也是一种附加)等方式构成无限多的新词。
如:
群众(复合);老师(附加);妈妈(重叠);对头(duitou,正确,形容词)--对头(duitou,冤家,名词)(轻声);盖(动)--盖儿(名,儿化)
但主要时还是使用词根复合语,词根多合形式多样。
•三、语法方面
1、汉语无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两种重要的语法手段。
印欧语言词形变化很复杂,有性、数、格、时、体、式等等变化。
这些就是所谓形态
变化。
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其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这些形态变化来表示。
而汉语是缺少形态变化的,因此它的语法关系,语法意义主要通过语序和虚词来表示。
语序不同,虚词的有无,语法意义,语法关系往往也就不同。
•2、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
汉语各个语言单位的结构方式之间有比较统一的共同点,这是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汉语不论语意组成词,词组成短语,或者短语组成句子,其语法结构关系大体一致。
如汉语基本结构关系有五种:联合、主谓、动宾、偏正、补充关系。
词(合成词)、短语、句子都有。
汉语词法和句法之间存在的这种一致性,像联系词法与句法之间的桥梁,既体现汉语语法结构方式的简易明确的特点,又有助于学习者触类旁通地掌握语法的规律。
•3、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在印欧语里,由于有形态,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可以有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拿英语来说,大致名词跟主、宾语对应,动词跟谓语对应,形容词跟定语对应,副词跟状语对应。
汉语的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词类与句法成化是一对多对应,而不是一对一对应。
•汉语名、动、形的多功能现象,正是由于汉语缺乏形态造成的。
如:动词"游泳":(1)
他在游泳(谓语中心,谓语)。
(2)游泳对身体有好处。
(主语)。
(3)他喜欢游泳(宾语)。
(4)我国游泳健儿正在奋力拼搏。
(定语)
•4、有丰富的量词,有语气词
印欧语言,像英、俄语数词可以和名词直接组合,如three books,而现汉数名词组合中间一般要中一个量词,如"三本书"。
现汉量词很丰富,不同的事物常用不同的量词来指点。
•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马建忠,1898)首次给汉字设“助字”这一词类。
“助字”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语气词。
"跟印欧系语言比较,有语气词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