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原理 旅游与旅游者

合集下载

旅游学概论-旅游者

旅游学概论-旅游者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罗马定义的核心体现在三个方 面,即是否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国、访问目的和停留时间。不足之 处在于此定义只提到了国际旅游者的定义,而未涉及国内旅游者。
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WTO)在1981年出版
的《国内与国际旅游统计资料收集与提供方法手册》一书中,使用排
除法,对国际游客的统计口径做了界定,并向全世界推荐。 规定下列人员可以作为国际游客计算: 1.为了娱乐、医疗、宗教、家庭事务、体育活动、会务、学习
或过境进入另一国家者。 2.外国轮船船员或飞机机组成员中途在某国短暂停留者。 3.停留时间不足1年的外国商业或公务旅行者。 4.负有持续时间不足1年使命的国际团体雇员或回国进行短期访
旅游学概论 模块二 旅游者
前言
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媒 介—旅游业。三者构成旅游活动的三大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其中,旅游者 是构成旅游活动的首要条件。旅游活动本身就是旅游者的活动,旅游资源定 义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旅游者有吸引力,如果对于旅游者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 那么就不可能称之为旅游资源。旅游业是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的综合性产业, 也是针对和围绕如何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来进行工作的。因此,旅游者是旅游 学科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模块以旅游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旅游者的概 念,分析旅游者的形成条件,并划分旅游者的类型。
旅游者旅游需求形成的客观因素
从近年来的全球旅游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欧洲、 美洲以及亚太地区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区。这些 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国民收入要远远高于非洲、中东和 南亚地区。因此,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形成与国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旅游者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旅游者

\
TOURISM
(6)空间距离
吴必虎等.中国城市居民旅 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 地理研究,1997(2)
距离(KM)
出游市场所 占比例(%)
<15
37
15-50
24
50-500
21
500-1500
12
>1500
6
整理课件
累计比例 (%)
37 61 82 94 100
\
TOURISM
价格
D

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统 称为(来华)海外游客。海外游客是指来我国 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 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 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按照在我国大陆访问期间停留时间的差别, 海外游客划分为海外旅游者(过夜游客)和海 外一日游游客(不过夜游客)。
初中 高中及中专 大专及以上 受教育水平
西安碑林和华山游客的受教育 程度——吴必虎,1997
上海市民受教育水平与出游率 的关系(潘勇,1998)
整理课件
\
TOURISM
参与率%
(5)家庭结构
游憩活动参与率
70
60 50
61
52
56
40
43
30
31
20
10
0
1
2
3~4
5~6 7或以上
家庭规模:人数
家庭规模对游憩活动参与率的影响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Recreation Service,1990. 整理课件
80 60 40 20 0
职业 观赏风景 出差 度假休养
上海市民职业与出游方式的关系 (吴必虎、徐斌等,1999)

《旅游学概论》第三章:旅游与旅游者

《旅游学概论》第三章:旅游与旅游者

一、旅游者概念性定义
旅游者就是为了某些目的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旅行和 访问的人。
二、国际旅游者技术性定义 (一)国际联盟统计专家委员会的定义
1937年,国际联盟专家统计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tatistics Experts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对“国际 旅游者”或“外国旅游者”定义为:旅游者是“离开自己的 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特别界定下列人员是旅游者: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旅游与旅游者
学习目的与提要
旅游活动是当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 广的人类活动之一。旅游者是旅游活 动的主体,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前提 和源泉。本章主要讨论旅游的本质与 特点、旅游者的界定、旅游者形成的 主客观条件、旅游动机、旅游者的分 类以及特点。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 我国国家统计局对旅游者作出的技术 性定义,掌握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主 客观因素,了解旅游者类型的划分目 的和方法,熟悉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 求特点。本章分四节来学习:
(1)为了消遣、娱乐、家庭事务和健康方面的原因而出国旅 行的人; (2)为参加国际会议或作为各国公务代表而出国旅行的人; (3)为商务目的而出国旅行的人; (4)在海上巡游过程中停靠登岸访问的人员,即使其停留时 间不超过24小时。
(二)罗马会议的定义
1963年,联合国在罗马召开国际性旅行和旅游会议, 会议对上一定义作了修改和补充,就各国对旅游者的统计 口径作了新的规范,并提出了“游客(visitor)”这一总 体概念。在“游客”下分为两类,一类是过夜旅游者,即 称为旅游者(tourist),另一类是不过夜的当日往返者, 称一日游游客或游览者(excursionist)。

旅游学概论 第三章 旅游者 第一节 旅游者

旅游学概论 第三章   旅游者 第一节 旅游者

[提问]: 什么是旅游者?同学们大多都是从外地到江门来
念书的,算不算旅游者?为什么?
高 校 新 生报 到
一、国际上关于旅游者的定义
➢ 1.国家联盟统计专家委员会的定义 ➢ 国际旅游者是指离开其惯常居住地,到其它国家旅
行至少24小时以上的人。具体可包括以下人员: ➢ 为了消遣、家庭事务及身体健康方面的目的而出国
准则同样对非游客进行了详细的界定: (1)为了移民或谋求职业的目的而进入其它国家
的人员; (2)以外交官身份或军事人员身份进行访问的人
员; (3)隶属于上述各类人员的随从人员; (4)流亡者、流浪汉或在边境往来的工作人员; (5)逗留时间超过1年的人员。
(二)关于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1.美国对于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美国国家旅游资源评审委员会对国内旅游
第三章 旅游者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者概念的主要 说法,熟悉定义旅游者的基本原则,掌握 旅游者的类型、特点及旅游者形成的主客 观条件,并能运用所学原理对本地区旅游 者的基本类型、形成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念
主讲内容
公司慨况
企业简介 企业历程 组织架构
公司管理
日常管理规范
其它
安全培训知识
进城农民工算旅游者吗?
国内游客应包括在我国境内常住一年以上的 外国人、华侨以及港澳台同胞.
中国国家统计局规定,下列人员不在国内 游客统计范围内:
•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级以上领导; ➢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 ➢调遣的武装人员; ➢到外地学习的学生; ➢到基层锻炼的干部; ➢到境内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 ➢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
旅行的人; ➢ 为了出席国际会议或作为公务代表而出国旅行的人 ➢ 为了工商业务原因而出国旅行的人; ➢ 在海上巡游过程中停靠登岸访问的人员,即使其停

旅游学概论——旅游者(章老师提供)

旅游学概论——旅游者(章老师提供)
江西庐山
宁海温泉
女人街
太古广场
韩国美容游
(4)、身体条件
高原旅游:容易产生 高原反映
思 考:
圆圆和芳芳两个人,他们在同一家公司上 班,有同样的收入(每个月2000元),每年都 有20天可以自由安排的带薪假期。但是,圆圆 经常性到处旅游,而芳芳旅游的愿望却不能实 现,原因可能是什么?
个人条件 社会条件
社会富裕和社Biblioteka 闲暇 人们的旅游权利埃菲尔铁塔
巴黎圣母院
法国三大精品
人们的旅游权利
2003年“非典”时期,中国外交 部禁止中国公民去包括马来西亚、沙 特阿拉伯、爱尔兰;意大利也通知暂 停发出签证。朝鲜、越南也停止让中 国公民入境。
拓展训练
作为未来旅游从业人员,帮助旅 行社针对我们职高学生做一些相应的 策划。结合我们自身的心理特点、所 具有的条件,从食、住、行、线路安 排方面的安排进行讨论。
LOGO
问题:
1、歌手是想去哪里? 2、歌手最后有没有成功到达那里,为什 么?
3、歌手是去那里干什么?以什么身份想 到达哪里?
一、旅游者的概念
旅游者:暂时离开常住地, 通过游览、消遣等活动,以获 得精神上愉快感受为主要目的 的人。
(1)有“钱”
有“钱”:特指有足够用于支付 旅游费用的“可随意支配收入” 。
我每月的收入为2000元
我的基本开销为: 吃300元,交通费150元,买衣服 300元,通讯费100元,还要交税收、交房屋公积金、 退休金……

想一想
❖马文博有可随意支配的收入5000元, 虞凯波有500元,他们在参加旅游过程 中会有哪些区别?
区别:
旅游目的地远、近 旅行方式(飞机、火车、轮船、汽车) 逗留时间长、短 消费水平高、低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者PPT课件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者PPT课件

旅游者希望通过旅行建立美好的回忆,留 下深刻的印象。
旅游者的期望
安全保障
旅游者期望在旅行中能够得到安全保障,包括人身安全 和财产安全。
良好环境
旅游者期望旅行目的地有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够 让他们享受美好的旅行体验。
ABCD
优质服务
旅游者期望得到优质的服务,包括酒店、餐饮、交通等 方面的服务。
文化体验
80%
提高当地居民素质
旅游者的到来能够给当地居民带 来新的知识和观念,促进当地居 民素质的提高。
对目的地环境的影响
生态破坏
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可能会对目 的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 过度开发和垃圾污染。
资源消耗
旅游者的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 自然资源,如水、电等,对目 的地的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噪音和空气污染
旅游者体验的类型
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动机,可以将旅 游者体验分为自然探索、文化探索、 休闲度假等多种类型。
旅游者满意度
旅游者满意度的概念
旅游者满意度是指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感知和评价,是衡 量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旅游者满意度的测量
测量旅游者满意度的常用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在线 评价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期望,以 及他们对旅游服务的评价和意见。
探险旅游者
喜欢挑战和刺激,追求新奇和 不同寻常的旅游体验的旅游者 。
旅游者的特点
多样性
旅游者的需求、动机和行为各不相同,呈现多样 性特点。
消费性
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会进行各种消费活动,如餐 饮、住宿、交通和购物等。
流动性
旅游者经常在不同的目的地之间流动,跨越地理 、文化和经济界限。
季节性
旅游者的活动受到季节和节假日的影响,呈现一 定的季节性特点。

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三章旅游者 第三节 旅游者类型及需求特点

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三章旅游者 第三节 旅游者类型及需求特点

第三节旅游者类型及需求特点一、旅游者类型划分按照不同的标准,旅游者有不同的分类一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年龄划分:少年(6~16岁)、青年旅游者(16~40)、中年旅游者(40~60)、老年旅游者(60岁以上)。

据调查,中青年旅游者在旅游者总数的50%以上。

2.按性别划分:男性旅游者、女性旅游者根据调查,男性旅游者出行的概率要大于女性。

中国男性旅游者可占整个国内旅游者总数的70%。

3.按收入划分:豪华型、大众型、经济型4.按职业划分:商人、学生、公司员工。

5.按照旅游目的划分:可分为观光型旅游者、娱乐消遣型旅游者、公务型(差旅型)旅游者、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宗教朝圣型旅游者、购物型旅游者。

6.按照地理范围划分:可分为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洲际旅游者、环球旅游者;7.按照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团体旅游者、散客旅游者;8.按照计价方式划分:可分为全包价旅游者、半包价旅游者、非包价旅游者;9.按照费用来源划分:可分为自费旅游者、公费旅游者、社会旅游者、奖励旅游者;10.按照旅游交通方式划分:可分为航空旅游者、铁路旅游者、公路旅游者、水上旅游者、徒步旅游者;11.按照旅行距离划分:可分为短程旅游者、远程旅游者;12.按照旅游活动内容划分:可分为文化旅游者、人文旅游者、观光旅游者、访古旅游者、会议旅游者、疗养旅游者以及形形色色的专项旅游者等。

13.按受教育程度划分,可将旅游者划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学历的旅游者。

一般来说,学历越高,旅游者出行的概率越大。

二、旅游者消费的特点(一)观光型旅游者其消费特点主要有:1.历史最悠久,最普遍的类型该类型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常见、最为普及、最基本的旅游者类型,无论是什么样的文化程度、生活阅历和价值取向,几乎所有的旅游者都不会排斥这种旅游活动。

2.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自由度较大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时,既要看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的大小,又要看旅游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要考虑旅游活动中的安全因素。

自考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考试科目

自考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考试科目

自考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考试科目一、旅游学原理旅游学原理是自考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科目。

旅游学原理主要研究旅游的定义、特征、分类等基本理论,以及旅游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等内容。

旅游学原理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前往外界空间期间,休闲娱乐并探索新环境的一种活动。

旅游具有时间性、空间性、自愿性、非正式性和消费性等特征,是一种群体性的社会经济活动。

在旅游学原理的学习中,还会涉及到旅游的分类。

旅游可以按旅游目的地的区域分为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可以按照旅游者的特征分为商务旅游、休闲旅游、体育旅游等。

掌握旅游的分类有助于了解不同类型的旅游方式和市场需求。

此外,在旅游学原理的学习中,也会接触到旅游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旅游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学习旅游的历史和现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变革和发展趋势,从而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是自考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另一门重要科目。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主要研究旅游目的地的规划、设计、开发、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管理能力。

在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学习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潜力,制定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策略,并进行规划和设计。

此外,还会学习到如何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管理,包括市场调研、产品设计、推广营销等。

在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会学习到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和管理,包括旅游目的地的评估、品质管理、环境保护等。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如何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全面的评估,以及如何合理规划和管理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此外,还需要了解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方法。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长期发展的基石,通过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在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格尔曲线
收 入
生活必需品支出
奢侈品支出
恩格尔定律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来购 买食物(生活必需品)的部分所占比例将会下 降;收入中用来购买奢侈品的部分所占比例将 会上升。

恩格尔系数
购买食物支出 恩格尔系数=-------×100% 恩格尔系数=-------×100% 收入
收入水平对旅游的影响
三、国内旅游者技术性定义
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跨国界, 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跨国界, 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差异。 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差异。对国内游客的界定一般参 照罗马定义,以求国际间统计数字的可比性。 照罗马定义,以求国际间统计数字的可比性。
(一)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四)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定义
国际游客(入境游客)指来我国探亲访友、观光、度假、 国际游客(入境游客)指来我国探亲访友、观光、度假、 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 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 教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教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根据游客在我国停留的时间不同,分为国际旅游者( 根据游客在我国停留的时间不同,分为国际旅游者(入 境旅游者)和国际一日游游客(入境一日游游客) 境旅游者)和国际一日游游客(入境一日游游客)。 凡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人、华 凡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人、 港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外国人、华侨、 侨、港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称为国际一日游游客或入境一日游游客。其中, 称为国际一日游游客或入境一日游游客。其中,国际一日 游游客包括乘坐游船、游艇、火车、汽车来华旅游在车( 游游客包括乘坐游船、游艇、火车、汽车来华旅游在车(船) 上过夜的游客和机、 船上的乘务人员, 上过夜的游客和机、车、船上的乘务人员,但不包括在境 居住而在境内( 工作, 外(内)居住而在境内(外)工作,当天往返的港澳台同胞和 周边国家的居民。 周边国家的居民。
第二节
一、收入水平

稅收
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
(一)关于个人可自由支配的实际收入
收入分解示意图
个人总收入 必须支配收入
日常生活消费( 日常生活消费(衣、食、住、行等) 行等) 社会消费(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 社会消费(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 一般的家庭耐用消费品
可自由支配的实际收入

收 入
四、旅游者的统计标准
旅游者数量的统计是旅游统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工作,这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旅游规划、制定旅游政 工作,这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旅游规划、 实施管理措施、 策、实施管理措施、开展旅游经营活动和配套建设旅游设 施都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施都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基本上是依据罗马会议提出的 旅游者定义,但在实际应用中围绕着人们外出的时间、 旅游者定义,但在实际应用中围绕着人们外出的时间、距 各国的规定却又不完全一致, 离,各国的规定却又不完全一致,对旅游者统计的标准存 在着差异。 在着差异。 对旅游者统计的标准在统计上的差异可归纳为两大类: 对旅游者统计的标准在统计上的差异可归纳为两大类: 一类是以海关边防对有关入境者的统计为标准,如西班牙、 一类是以海关边防对有关入境者的统计为标准,如西班牙、 中国等; 中国等;另一类是以饭店等旅游接待设施的有关统计为标 例如英国、法国等。 准,例如英国、法国等。但由于入境者和饭店等接待的人 员的情况错综复杂, 员的情况错综复杂,由此产生的统计数字往往不符合实际 情况。因此,一些国家又采用综合计算方法, 情况。因此,一些国家又采用综合计算方法,即将海关的 入境统计、饭店设施的接待统计、 入境统计、饭店设施的接待统计、主要旅游区的接待统计 综合考虑,最后计算出区域旅游者的数量。 综合考虑,最后计算出区域旅游者的数量。
(二)罗马会议的定义
1963年 联合国在罗马召开国际性旅行和旅游会议, 1963年,联合国在罗马召开国际性旅行和旅游会议, 会议对上一定义作了修改和补充, 会议对上一定义作了修改和补充,就各国对旅游者的统计 口径作了新的规范,并提出了“游客(visitor)” (visitor)”这一总 口径作了新的规范,并提出了“游客(visitor)”这一总 体概念。 游客”下分为两类,一类是过夜旅游者, 体概念。在“游客”下分为两类,一类是过夜旅游者,即 称为旅游者(tourist) 另一类是不过夜的当日往返者, (tourist), 称为旅游者(tourist),另一类是不过夜的当日往返者, 称一日游游客或游览者(excursionist) (excursionist)。 称一日游游客或游览者(excursionist)。
• • • • •
影响到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 影响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及旅游活动范围的选择 影响到旅游者对旅行方式、旅游活动内容的选择 影响到旅游者外出逗留的时间长短 影响到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二、闲暇时间
• 人的活动时间构成示意图
谋生活动时间(工作时间) 谋生活动时间(工作时间) 满足生理需要时间( 吃饭、 满足生理需要时间 ( 吃饭 、 睡觉 等) 人的活动时间 处理家务时间 社会活动时间 平时工作后的闲暇 闲暇时间 周末闲暇时间 公共节假日时间 带薪假期
(三)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规定下列人员可以作为国际游客计算: 规定下列人员可以作为国际游客计算: (1)为了娱乐 医疗、宗教、家庭事务、体育活动、 为了娱乐、 (1)为了娱乐、医疗、宗教、家庭事务、体育活动、会 学习或过境进入另一国家者; 务、学习或过境进入另一国家者; (2)外国轮船船员或飞机机组成员中途在某国短暂停留 (2)外国轮船船员或飞机机组成员中途在某国短暂停留 者; (3)停留时间不足 年的外国商业或公务旅行者; 停留时间不足1 (3)停留时间不足1年的外国商业或公务旅行者; (4)负有持续时间不足 负有持续时间不足1 (4)负有持续时间不足1年使命的国际团体雇员或回国进 行短期访问的旅行侨民。 行短期访问的旅行侨民。
(二)有关国家的定义
一些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和理解, 一些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和理解,作出了有关国内旅 游者的定义,下面列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定义 游者的定义, 1. 美国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旅游者是指为了出差、消遣、个人事务或者出于工作 旅游者是指为了出差、消遣、 上下班之外的其他任何原因而离家外出旅行至少50英里(1 50英里 上下班之外的其他任何原因而离家外出旅行至少50英里(1 英里=1.609千米)的人,而不管其在外过夜还是当日返回。 =1.609千米 英里=1.609千米)的人,而不管其在外过夜还是当日返回。 2. 加拿大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旅游者是指到距离其所居住地边界至少50英里(1 50英里(1英里 旅游者是指到距离其所居住地边界至少50英里(1英里 =1.609千米 以外的地方去旅行的人。 千米) =1.609千米)以外的地方去旅行的人。 3. 英国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基于上下班以外的任何原因, 基于上下班以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居住地外出旅行过 夜至少一次的人。 夜至少一次的人。 4. 法国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旅游学原理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第三章 旅游与旅游者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旅游者的概念 性定义和统计标准定义;认识旅游者产生的客观 条件和主观条件;认识旅游动机的形成过程、分 类及影响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
本章教学重点
• 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 • 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即旅游动机
时间
• 闲暇时间对旅游的影响
– – – – 平时工作后的闲暇时间:只能用于就地或家中休息 周末闲暇时间:只能用于短距离旅游活动 公共节假日时间:只能用于短距离旅游活动 带薪假期:可产生大量的中、长距离旅游者
欧洲部分国家的带薪假期和公共节假日
公共节 带薪假 国家 假日 期(周) (天)
奥地利 丹麦 法国 希腊 意大利 挪威 西班牙 瑞士 5 5 5-6 4 4-6 4 4-5 4-5 13 10 11 12 10 10 14 6
1984年世界旅游组织对国内旅游者做了规定: 1984年世界旅游组织对国内旅游者做了规定:“任何 年世界旅游组织对国内旅游者做了规定 以消闲娱乐、度假、体育活动、商务、公务、会议、疗养、 以消闲娱乐、度假、体育活动、商务、公务、会议、疗养、 学习和宗教为目的,而在自己定居的国家内, 学习和宗教为目的,而在自己定居的国家内,不论国籍如 对某个目的地所进行24小时以上, 年以内旅行的人, 24小时以上 何,对某个目的地所进行24小时以上,1年以内旅行的人, 均视为国内旅行者。 均视为国内旅行者。” 国内旅游者也被分成了国内旅游者(domestic 国内旅游者也被分成了国内旅游者(domestic tourist) 和国内不过夜游览者(domestic excursionist), 和国内不过夜游览者(domestic excursionist),后者指在 目的地逗留不足24小时的人。 24小时的人 目的地逗留不足24小时的人。
第一节 旅游者的定义
一、旅游者概念性定义
一、旅游者概念性定义 二、国际旅游者技术性定义 三、国内旅游者技术性定义 四、旅游者的统计标准
旅游者就是为了某些目的 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旅 行和访问的人。 行和访问的人。
二、国际旅游者技术性定义 (一)国际联盟统计专家委员会的定义
1937年 国际联盟专家统计委员会(the 1937年,国际联盟专家统计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Nations)对 Statistics Experts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对“国际 旅游者” 外国旅游者”定义为:旅游者是“ 旅游者”或“外国旅游者”定义为:旅游者是“离开自己的 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24小时的人 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特别界定下列人员是旅游者: 特别界定下列人员是旅游者: (1)为了消遣、娱乐、 (1)为了消遣、娱乐、家庭事务和健康方面的原因而出国旅 为了消遣 行的人; 行的人; (2)为参加国际会议或作为各国公务代表而出国旅行的人 为参加国际会议或作为各国公务代表而出国旅行的人; (2)为参加国际会议或作为各国公务代表而出国旅行的人; (3)为商务目的而出国旅行的人 为商务目的而出国旅行的人; (3)为商务目的而出国旅行的人; (4)在海上巡游过程中停靠登岸访问的人员 在海上巡游过程中停靠登岸访问的人员, (4)在海上巡游过程中停靠登岸访问的人员,即使其停留时 间不超过24小时。 24小时 间不超过24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