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重点题目答案

合集下载

东北财经大学22春“旅游学”《旅游与饭店信息管理》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3

东北财经大学22春“旅游学”《旅游与饭店信息管理》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3

东北财经大学22春“旅游学”《旅游与饭店信息管理》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Crystal Ball软件中“copy data”,复制的是:()A.数值B.概率分布C.数值及概率分布D.格式参考答案:B2.下列哪项不属于输出设备:()A.显示器B.触摸屏C.投影仪D.打印机参考答案:B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提供论文的全文格式有:()A.docB.pdfC.txtD.caj参考答案:BD4.酒店为随机抵达的客人和网上预订的客人设定不同的价格,这属于:()A.划分需求B.提供价格诱因C.促进非高峰期的需求D.使用预订系统5.提供期刊《康奈尔接待研究季刊》(Cornell Hospitality Quarterly)全文下载的数据库是:()A.EBSCOB.JSTORC.ScienceDirectD.Sagepub参考答案:D6.下列哪项不属于旅游地理信息系统使用的硬件?()A.电子罗盘B.海拔仪C.气压计D.绘图仪参考答案:C7.收益管理系统不具有的作用是:()A.顾客分类及需求预测B.超额预订控制C.易动态价格设定D.顾客满意度分析参考答案:D8.结构方程模型的英文简写是:()A.SOMB.SEMC.HLMD.EMS参考答案:B提供期刊《旅行研究学报》(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全文下载的数据库是:()A.EBSCOB.JSTORC.ScienceDirectD.Sagepub参考答案:D10.下列文献管理软件中属于免费软件的是:()A.EndnoteB.RefworksC.ZoteroD.Procite参考答案:C11.“温度”变量(K氏温标)的变量测度等级是:()A.名义测度(nominal measurement)B.序次测度(ordinal measurement)C.间距测度(interval measurement)D.比率测度(ration measurement)参考答案:D12.服务设施布局的基本类型有:()A.固定位置型布局B.流程型布局C.单元型布局D.产品型布局E.矩阵式布局参考答案:ABCDA.服务时间的分布B.顾客抵达时间分布C.服务台的个数D.服务人员数目参考答案:C14.录入多选题数据时,采用二分变量策略,那么多选题变量的数目为:()A.被调查者选择的选项最多的数目B.被调查者选择的选项最多的数目的两倍C.该题目选项的数目D.该题目选项的数目的两倍参考答案:C15.下列哪些类别的软件属于免费软件:()A.评估版软件B.商业版软件C.试用版版软件D.演示版软件参考答案:ACD16.下列哪项不属于google系列产品:()A.GmailB.GoogleNotesC.Google ScholarD.Google Dictionary参考答案:D17.下列哪个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需要首先下载并安装Firefox,因为其是Firefox的一个插件。

《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古代酷爱登山且登山常穿木制钉鞋,人称“谢公屐”的著名诗人是()A.谢灵运 B.谢眺 C李白 D.徐霞客2、1923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旅游组织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后改为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A.陈光甫 B.黄炎培 C.柳亚子 D.章土钊3、世界旅游组织宣布每年的旅游日是()A.5月19日 B.7月15日 C.9月27日 D.11月5日4、我国把《徐霞客游记》开篇日记的日期定为中国旅游日,这一日是()A.5月19日 B.9月27日 C.8月22日 D.10月1日5、世界旅游组织的简称是 ( )A、UFTAAB、WTOC、IHAD、 ICAO6、、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于 1949年11月19日在()成立的华侨服务社。

A 北京B 厦门C 武汉D 上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38分)1、古代中国的旅游形式多种多样,如、、、、、等。

2、 1954年4月旅行社成立。

3、在西方古代旅游史上,曾出现过一大批著名的旅行家,其中有阿拉伯帝国的旅家、,意大利旅行家,葡萄牙航海家和。

4、20世纪初,享誉世界的三大旅行代理公司是指、、。

5、经营旅游业的三大要素是、、。

6、根据联合国《国际产业划分标准》和旅游业务的具体情况分析,旅游业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这三大部分也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7、旅游客流简称为。

测定旅游客流的主要指标是旅游客流的和。

8、通常使用的市场营销策略有、、、。

9、国际旅游的发展模式一般有四种,分别是、、、和。

10、中国旅游发展是按照“五个一起上”的方针进行的,所谓“五个一起上”是指、、、、一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帝王巡游2、士人漫游3、旅游者4、旅游资源5、旅游市场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简答旅游业的特点。

2012年自考试题-旅游学概论

2012年自考试题-旅游学概论

2012年自考试题-旅游学概论山东省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6011 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未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1841年7月5日. 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方式组织的大型团体旅游活动的目的地是()。

A. 参加禁酒大会B. 参加宗教活动C. 观光消遣D. 海滨度假2. 在旅游统计中. 旅游接待地计算来访活动人天数的法是:来访旅游人数A. 乘以人均逗留天数B. 乘以总逗留天数C. 除以人均逗留天数D. 除以总逗留天数3. 美国学者斯坦利?帕洛格提出的影响旅游动机的心理类型模式指出,心理类型越是靠近(),外出旅游的可能性就越大。

A. 自我中心型B. 近自我中心型C. 多中心型D. 近多中心型4. 我国的旅游出口市场中,旅游者的流动与旅游收入的流动是()。

A. 同方向流出中国B. 同方向流入中国C. 反方向D. 不确定5. 旅游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主要原因是()。

A. 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B. 投资小而雇用的人员多C. 工资成本在全部营业成本中占据较高比重D. 对普通从业人员的文化修养要求不高6.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总合。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而且不会涉及任何赚钱的活动。

”该定义被称为()。

A. 马尼拉定义B. 艾斯特定义C. 罗马定义D. 兰沙罗特定义7. 闲暇时间中的()往往是家庭外出作短期旅游度假的高峰时间。

A. 带薪假期B. 每日闲暇C. 每周闲暇D. 公共假日8. 我国国务院正式颁布《旅行社管理条例》是在()。

A. 1994年B. 1995年C. 1996年D. 1997年9.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旅游学概论试题二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试题二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试题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在题后的括号内。

1.旅游活动的媒介是( )A.旅游资源B.旅游交通C。

旅游宣传D.旅游业2.现代旅游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被用来作为教育、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形式和手段,这表明了现代旅游的( )A.综合性B.普及性C.群众性D.社会性3.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随从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行形式中的( )A.帝王巡游B.政治游说C.学术考察D.士人漫游4.1927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旅游组织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 ) A.陈光甫B.黄炎培C.柳亚子D.章土钊5.采取由政府机关、工作单位、工会和社会团体提供资助的办法,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度假,这便是所谓的( )A.社会旅游B.公费旅游C.大众旅游D.奖励旅游6.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超过24小时的人,但不包括( ) A.经商贸易的人B.就业移民的人C.短期进修的人D.探亲访友的人7.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根据旅游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理论认为,当居民的经济收入达到旅游临界收入后,经济收入每增加1967,旅游消费便会增加( )A.1.1% B.1.5%C.1.9%D.2.1%8.思想上谨小慎微,行动上表现为喜安逸、好轻松,喜欢在熟悉氛围中活动的旅游者属于旅客心理类型中的( )A.自我中心型B.近自我中心型C.多中心型D.近多中心型9.出游次数较频繁,对旅游价格不太敏感,要求服务水平较高的是( )A.消遣型旅游者B.差旅型旅游者C.家庭事务型旅游者D.自由组合型旅游者10.“无论在城市和乡村,闲暇都是重要的,它为人们提供了基本才能的变化条件-----意向、知识、责任感和创造力的自由发展”。

这段话出自( )A.《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宣言》B.《消遣宪章》C.《马尼拉宣言》D.《世界旅游组织章程》11.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 )A.吸引力因素B.多样性因素C.变化性因素D.季节性因素12.任何旅游地都会经历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旅游专用概念称其为旅游地的( ) A.生命周期B.发展周期C.历史周期D.循环周期13.就某项具体的旅游资源而言,它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吸引力很强,而对另外一些旅游者无多大吸引力,甚至根本没有吸引力,这体现了旅游资源吸引力的( ) A.定量性B.定向性C.自然性D.变化性14.利用交通为旅游者设计并串联若干旅游点和旅游城市的合理走向,旅游界称之为( )A.旅游项目B.旅游区C.旅游区域O.旅游路线15.微笑服务,热情周到,耐心细致,面对面进行服务,体现了旅游服务的( )A.直接性B.规范性C.应变性D.艺术性16.在我国涉外饭店的星级评定工作中,三星级饭店的评定是由( )A.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评定B.国家旅游局星级评定机构评定C.省市旅游局或国家旅游局评定均可D.由省市旅游局初评后,报国家旅游局确认17.潜在旅游需求向现实旅游需求转化的基本条件是( )A.旅游动机的产生B.外部环境的刺激C.文化教育的普及D.个人收入的增多18.旅游业供求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其中旅游产品可供量与社会购买力相适应是( ) A.供需效应上的平衡B.供需质量上的平衡C.供需数量上的平衡D.供需可比量的平衡19.旅游经营者必须采取有效的经营策略,促使旅游者向特定的旅游供给流动,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供给。

旅游学试题02

旅游学试题02

第一份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旅游理论研究中,通过对旅游发展的常规道路和非常规道路的成功经验的分析,寻找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属于[ ]A.观察法B.个案法C.模式分析法D.社会统计法E.归纳法2.古波斯帝国修建的第一条公路称为[ ]A.驰道B.御道C.直道D.神道E.国道3.中国最早开办的旅行社的名称是[ ]A.华侨服务社B.中国旅行社C.现代旅行团D.踪萍旅行社E.友声旅行团4.探亲访友在各类旅游动机应属于_____方面的动机[ ]A.身心B.文化C.社会D.经济E.休闲5.现代旅游与古代旅游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有无专业化生产与经营的旅游[ ]A.服务B.技术C.设施D.知识E.资源6.我国规定,国际旅行社应交纳的质量保证金不得少于[ ]A.30万元B.60万元C.90万元D.120万元E.150万元7.现代旅游活动所利用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安全性最差的是[ ]A.轮船B.飞机C.火车D.汽车E.缆车8.住宿业的本质产品是[ ]A.客房B.生活环境C.设施设备D.场地E.服务9.20世纪60年代,“分时住宅”首先兴起于[ ]A.法国B.英国C.美国D.瑞士E.西班牙10.旅游市场竞争的主要对象是[ ]A.旅游价格B.宣传方法C.客源D.服务质量E.旅游资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旅游三要素中的主体可包括[ ]A.旅游者B.访问者C.旅游对象D.旅游交通E.旅行社12.下列人中属于我国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国际来华旅游者有[ ]A.驻华使馆人员B.来华登山的日本运动员C.驻华新闻记者D.参加广交会的外国商人E.回大陆探亲的台湾同胞13.属于余暇的时间包括[ ]A.看电视时间B.自学外语时间C.上下班坐车时间D.郊游时间E.家务劳动时间14.旅游资源的变化性主要指[ ]A.生态环境的变化B.管理体制C.资源体的自然损耗D.旅游地的扩建E.资源吸引力的变化15.旅游区点的可进入性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 ]A.交通B.管理体制C.政策D.社会安定程度E.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16.人们习惯上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标准所包括的四个方面是[ ]A.服务态度B.服务技能C.服务项目D.消费档次E.价格低廉17.在非主要交通工具中,缆车的主要优点有[ ]A.运载能力大B.减少环境污染C.占地面积小D.消费价格低廉E.减少植被破坏18.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接待能力强弱的主要因素包括[ ]A.机场吞吐量B.住宿业建设水平C.旅游资源数量D.服务质量E.当地人的好客程度19.住宿业建设在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方面需要注意解决的矛盾是[ ]A.民族化与现代化B.便利性和低价位C.高档次和艺术性D.简朴性和多样性E.实用性与艺术性20.国际旅游者首先选择近距离地区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比较经济花费较少B.能当日往返C.连续假日较短时也可出游D.交通便利,易于掌握旅游时间E.民族习惯和文化传统上比较接近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上填上正确答案。

《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古代酷爱登山且登山常穿木制钉鞋,人称“谢公屐”的著名诗人是()A.谢灵运B.谢眺C李白D.徐霞客2、1923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旅游组织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后改为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A.陈光甫B.黄炎培C.柳亚子D.章土钊3、世界旅游组织宣布每年的旅游日是()A.5月19日B.7月15日C.9月27日D.11月5日4、我国把《徐霞客游记》开篇日记的日期定为中国旅游日,这一日是()A.5月19日B.9月27日C.8月22日D.10月1日5、世界旅游组织的简称是( )A、UFTAAB、WTOC、IHAD、ICAO6、、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于1949年11月19日在()成立的华侨服务社。

A 北京B 厦门C 武汉D 上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38分)1、古代中国的旅游形式多种多样,如、、、、、等。

2、1954年4月旅行社成立。

3、在西方古代旅游史上,曾出现过一大批著名的旅行家,其中有阿拉伯帝国的旅家、,意大利旅行家,葡萄牙航海家和。

4、20世纪初,享誉世界的三大旅行代理公司是指、、。

5、经营旅游业的三大要素是、、。

6、根据联合国《国际产业划分标准》和旅游业务的具体情况分析,旅游业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这三大部分也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7、旅游客流简称为。

测定旅游客流的主要指标是旅游客流的和。

8、通常使用的市场营销策略有、、、。

9、国际旅游的发展模式一般有四种,分别是、、、和。

10、中国旅游发展是按照“五个一起上”的方针进行的,所谓“五个一起上”是指、、、、一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帝王巡游2、士人漫游3、旅游者4、旅游资源5、旅游市场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简答旅游业的特点。

《旅游学概论》试题

《旅游学概论》试题

《旅游学概论》试题旅游学概论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旅游业中,人们对______的需求属于根本性需求。

( )A.交通运输产品B.景点产品C.饭店产品D.导游服务2.在旅游研究中,现代旅游是指二战结束后,特别是______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 )A.19世纪初期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3.具体负责我国五星级饭店的评定与复核工作的是( )A.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B.地(市)级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局C.县级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局D.国家旅游局4.在国际旅游研究中,一个国家的国际旅游收入统计数字中,一般不包括( )A.旅游购物收入B.国际间交通客运收入C.饭店住宿收入D.景区门票收入5.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是( )A.身体条件B.闲暇时间C.家庭负担状况D.旅游动机6.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 )A.吸引力因素B.垄断性C.可创新性D.永恒性7.第一次提出包价旅游概念的是( )A.托马斯·库克B.英国的“劳动者旅行协会”C.英国的地平线假日旅游公司D.美国的运通旅游公司8.对于低收入的贫困家庭,有些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或户主所属的其他组织团体提供资助或补助的办法,帮助他们实现外出旅游。

这便是所谓的( )A.大众旅游B.社会旅游C.奖励旅游D.包价旅游9.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在规模上占支配地位的是( )A.公务旅行B.宗教旅行C.科学考察旅行D.贸易经商旅行10.在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判定一个人在国内开展的外出旅行是否应纳入国内旅游统计之中,所使用的主要标准是( )A.外出旅行的距离B.旅游购物的数额C.是否在外逗留过夜D.外出旅行的目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空1分,共22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就全世界远程国际旅游而言,其主要客流发生于欧洲、美洲以及______三者之间。

10月浙江自考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浙江自考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旅游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601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欧美国家,人们通常根据旅行社行业中的自然分工状况,将旅行社企业划分为( )A.一类旅行社、二类旅行社和三类旅行社B.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C.旅游服务公司和旅游咨询公司D.旅游批发经营商和旅游零售商2.政府干预旅游发展时,常用的供给管理手段中不包括( )A.控制土地的用途B.对建筑物行使管制C.目的地的宣传与促销D.投资鼓励政策3.在交通运输工具方面,对近代旅游活动发展影响最大的是______的出现。

( )A.轮船B.汽车C.火车D.飞机4.以下属于我国旅游业远程市场的是( )A.韩国B.英国C.俄罗斯D.澳大利亚5.接待国在经济上自给的程度越高,旅游乘数效应就( )A.越低B.越高C.不变D.两者没有关系6.对拟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时,国际上通行的评价标准是( )A.市场标准B.美学标准C.历史标准D.社会标准7.旅游活动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A.国内旅游活动的发展先于国际旅游活动的发展1B.国际旅游活动的发展先于国内旅游活动的发展C.国内旅游活动与国际旅游活动同时发展D.两者之间并没有先后的关系8.对汽车旅行的缺点描述有误的是( )A.不适合用于长途旅行,否则会使人感到疲惫和不适B.能源消耗大C.安全性相对较差D.只能完成从点到点之间的旅行,对于面上的旅行无法展开9.托马斯·库克首次出于商业性目的组织团体消遣旅游活动是在( )A.1841年B.1845年C.1855年D.1872年10.以下对国内旅游市场的基本特点描述有误的是( )A.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足B.短程旅游所占比重大C.旅游活动的开展形式以团队为主D.旅游消费增长速度快,但消费水平仍显较低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空1分,共22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学重点题目答案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4、Q:试分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A:①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导致工人实际购买力的提高;②培育了一个巨大的商务旅行市场;③极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量;④推动了新式交通工具的产生,使较大围、较远距离的旅行成为可能。

5、Q:为什么人们将Thomas Cook尊称为旅游业的先驱?A:a第一次团体火车旅游(1841年参加禁酒游行集会)b第一次商业性团体消遣旅游(1845年从莱斯特到利物浦)c第一次包价出国游(1845年到巴黎参观博览会)d最早的旅行支票e第一次环球旅游(1872年)Thomas Cook创办旅行社的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6、Q:试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A:(1)原因:①从需求方面看:a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b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c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d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e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f二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发展教育事业。

②从供给方面看:a廉价团体包价旅游产品的提供;b政府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

(2)意义:①通过认识这些因素,并结合回顾此前各个历史时期影响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发展的客观因素,可使我们清楚地发现和了解这些活动的兴衰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之间的联系;②通过分析和预测这些因素的变化方向和发展速度,人们便可据以判断和预知旅游活动的未来的发展。

第二章旅游活动的概念1、名词解释:旅游: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大众旅游:首先是指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另外指旅游活动开展形式中的大众型模式。

(在国际旅游文献中,该词由用于指以有组织的包价旅行团方式开展旅游活动的这一大众型旅游形式。

)奖励旅游:指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构在的各种组织为了表彰和奖励那些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和工作人员,而特别为其组织的免费旅游和度假活动。

社会旅游:亦称补贴旅游,对于收入过低的社会阶层,有些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或家庭户主所隶属的其他组织提供补贴或资助的办法,以帮助他们能够参加到旅游或度假活动中来。

4、Q: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哪些主要特点?认识这些特点有何意义?A:(1)特点:普及性、综合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2)意义:①对于普及性:a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意味着旅游市场的规模及其存在和发展的持续性,因而也预示着旅游业光明的市场前景;b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不仅意味着旅游活动参加者的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更反映着其参加者围的广泛性。

对于大多数旅游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有必要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

②对于综合性:a有助于我们关注中转旅游市场的开拓,特别是针对已经到访的游客进行深层次的市场开拓;b有助于我们认清在满足旅游者需要、提高目的地旅游产品质量方面,各有关行业之间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③对于地理集中性:a有助于优化旅游企业和旅游设施的选址;b有助于指导目的地的旅游规划工作,避免旅游接待量超过该地旅游承载力问题的出现,从而有利于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现。

④对于季节性:a有助于认清季节性危害旅游业经营的严重性;b有必要建设和宣传适合全年来访的旅游目的地;c有必要注重旅游产品线的策划与开发,尤其是策划和开发具有卖点的淡季产品。

5、Q: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A:旅行与逗留、异地性、暂时性、非移民或就业性6、Q:试述你对旅游活动要素的认识。

A: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中介体——旅游业。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主体1、名词解释:可自由支配收入:亦称可随意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按社会规定应由个人负担的养老金、失业保险、健康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的缴纳,通常在发放工资时由发放单位代扣代缴)、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后,所剩余的收入部分。

闲暇时间:扣除法定的就业工作时间、必须的附加工作时间、用于满足生理需要的生活时间和必须的社会活动时间之后的剩余部分,表现为可由个人随意支配的时间。

旅游动机:激发人们外出旅游的在驱动力,即促使一个人有意于外出旅游以及选择到何处去、开展何种旅游活动的心理动因。

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食物、饮水、氧气等;(2)安全需要:治安、稳定、秩序和受保护;(3)爱的需要(社交需要):群体归属感、(亲友间的)感情联系;(4)受尊重的需要:自尊、声望、成功、成就;(5)自我实现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

5、Q:一个人要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应具备哪些条件?认识这些条件有何实际意义?A:(1)条件:个人方面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2)意义:对于旅游业的经营工作,特别是对于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都有现实的知道意义。

7、:影响旅游动机的个人因素主要有哪些?这些因素如何起作用?A:(1)个人因素:个人心理类型、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支付能力;(2)①个人心理类型:不同心理类型的人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不一样;②年龄:a年龄的不同往往决定了人们所处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不尽相同;b年龄的不同往往会影响到人们的体力差异;③性别:a性别差异意味着男女生理特点的不同;b性别差异导致了男女在家庭生活中扮演角色的不同;④教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了解外界信息的能力;⑤支付能力:支付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8、Q:试分析消遣型旅游者以及差旅型旅游者群体的基本特点。

A:特点:(1)消遣型:a在全部外出旅游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最大;b季节性很强;c在对出游目的地、旅行方式,以及对具体出游时间的选择方面,拥有较大程度的选择自由;d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一般比较长;e大多对价格较为敏感。

(2)差旅型:a在绝对数量上虽然人数较少,但出行次数频繁;b出行活动没有季节性;c对于出游目的地基本上没有选择自由;d在对旅游服务的要求方面,强调舒适和方便,因而消费较高;e对价格一般不太敏感。

9、Q:简述心理类型的种类以及不同心理类型者的思想和行为特点。

A:①自我中心型:思想谨小慎微,多忧多虑,不愿冒险;喜安逸、好轻松,不主动与陌生人交往,喜欢熟悉的氛围和活动,因此,在外出旅游时,往往倾向于选择去那些距离比较近、自己对该地情况比较熟悉的旅游目的地,特别倾向于选择去那些传统的旅游热点地区;②近自我中心型:(过渡型)③中间型:特点不明显的混合型,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通常没有什么苛求,但一般都会避免选择传统的旅游热点或风险很大的待开发地区;④近多中心型:(过渡型)⑤多中心型:思想开朗,兴趣广泛,富有胆量;求新奇、喜刺激、好冒险、善主动,不愿随大流,喜欢与不同文化背景的陌生人接触,因此在外出旅游时,往往倾向于选择那些地处遥远、文化差异大,甚至不为人知的目的地,特别不愿意随大流去那些流行的旅游热点。

第四章旅游活动的客体1、名词解释:旅游资源: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潜在旅游资源:在目前尚不具备开发条件或不被确认为旅游资源的事物,但将来很有可能被开发成为旅游资源。

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通常是指那些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保留至今并用作旅游资源的自然遗存和文化遗存。

可进入性: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地同外界交通往来的通畅和便利程度。

旅游基础设施:是指那些其主要使用者为当地居民,但也必须向旅游者提供或者来访旅游者也必须依赖的设施。

2、Q:试归纳旅游资源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A:(1)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水文景观类、气候生物类;(2)人文旅游资源:历史遗产、现代人文吸引物、抽象人文吸引物;(3)旅游服务型旅游资源:旅游住宿设施景型、旅游餐饮场所性、旅行社景型、旅游交通设施/机构景型、旅游教育/科研机构景型、旅游管理机构景型、特种劳务/服务场所景型。

3、Q:列举并解释旅游资源的特点。

A:多样性、吸引力的定向性、不可移动性、易损性、可创新性、地域性、季节性、观赏性。

4、Q:决定旅游资源价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A:①该旅游资源本身的固有质量;②其坐落地点。

6、Q:简述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基本容。

A:①景区景点的开发与建设;②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③建设和完善配套设施。

7、Q:试述并解释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A:⑴突出独特性:①尽可能保持自然和历史形成的原始风貌;②尽量挖掘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③努力反映当地的文化特点;⑵讲求经济的原则;①必须服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②当一个地方发展旅游业时,也许要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对有关开发项目的投资效益进行预测,分期分批和有重点地优先开发某些项目,而不宜无计划地盲目开发;③在项目开发和建设工作中,应注意尽可能利用当地的原材料,使用当地的人工和技术力量;⑶注重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原则。

9、Q:讨论保护旅游资源的可行性措施。

A:①针对自然作用所带来的危害,主要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加以预防;②针对因游客方面的原因而对旅游资源可能带来的危害,应加强本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充分估计当地的旅游接待力,正视超负荷接待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影响;③针对旅游旺季有可能出现的“人满为患“的情况,应有计划地及时采取可能的手段,④对于重要的文物建筑及珍稀动植物区域等应架设隔离装置,避免游客触摸攀爬或进入其中,对违反有关规定者要予以制止,并视情节轻重给以批评、课以罚款,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⑤对其他认为原因造成的破坏,除应加强保护旅游资源的宣传外,还应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⑥应重视科学研究,合理编制开发规划,避免在风景区及其周围区域建设与该地景观不和谐的建筑,维护景区的整体环境。

第五章旅游业3、Q:同制造业相比,旅游业有哪些基本特点?A:综合性、关联性、涉外性、脆弱性、季节性5、Q:简述团体包价旅游迅速普及的原因。

A:(1)从旅游者需求方面看:①它所提供的全程活动安排使旅游者感到方便安全,可以免除旅游的费心劳神之苦;②由于组织这种旅游产品的旅行社是成批量地购买住宿设施的床位、交通客票及其他旅游供应产品,因而在价格上享有折扣优惠;(2)从旅行社供给方面看:由于包价旅游产品便于实行批量生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旅行社扩大经营。

7、Q:同独立自营的单体饭店相比,饭店连锁集团何以会有竞争优势?A:资本优势、技术经济优势、市场营销优势、物资采购优势、管理方面的优势、风险扩散优势。

9、Q:列举并解释旅游产品的特点。

A:①无形性:旅游产品属于非物质的无形产品;②不可转移性:a指旅游产品在地点上不可转移;b指同服务相关的设施和用品在所有权上的不可转移;③不可储存性:不可耐久④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同一时间发生的,并且是在同一地点发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