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单元测评2号角为你长鸣苏教版必修3
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苏教版必修3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原始社会尚不存在成形的监察制度,对氏族首领的监督主要以舆论监督为主,包括谏鼓、谤木等在内的监督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
周朝代商后监察制度逐步发展,通过朝觐、大计等多种方式监督诸侯与官员。
为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与监督,周天子除派驻官员外,继续通过巡狩实施对诸侯国的监督,“八骏日行三万里”巡察诸侯国。
汉朝监察制度进一步发展,中央监察制度仍以御史体系为主,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监察又设置司隶校尉与丞相司直。
为加强地方监察,汉武帝推出刺史监察地方制度,以六百石刺史监察二千石以上官员,“以卑临尊”也成为延续至清末的重要监察原则。
唐代监察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唐玄宗时期正式确立一台三院。
言谏制度进一步发展,唐代直谏名臣辈出。
巡视制度进一步成熟,派黜陟使以察四方。
宋代监察制度为维护皇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谏官从以进谏皇帝为主转变为以监督相权为主,有效限制了宰相权力,宰相被弹劾一般均要辞职。
御史台作用得到发挥的同时,言谏系统进一步发展,逐步呈现台谏合一趋势。
元初极为重视监察制度,大幅提升监察官员职级。
中央御史台主要长官基本为蒙古人,唯一汉人长官还改为蒙古名姓。
监察思想进一步发展,张养浩所著《风宪忠告》集中论述了监察官员应具备的修养以及监察应奉行的原则。
明初设御史台,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
不断扩大监察职能,设立六科给事中有效加强中央监察,设立十三道监察御史努力加强中央与地方监察。
监察官员对维护封建制度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政治斗争中也充当了打手的角色。
清代都察院作为中央监察主要机关,六科给事中、十五道监察御史等监察官员共同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不同时期的重大事件中均有其身影。
雍正时期六科给事中正式并入都察院,言谏系统正式消失。
总体而言监察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健全完善的过程,虽然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不同,但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整纲饬纪、纠慝绳诡的作用,监察制度对维护封建制度的运行不可或缺。
高中语文单元测评2号角为你长鸣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

单元综合测评(二) 号角,为你长鸣(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
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蔬自给。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
懋卿恚甚。
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
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
”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
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帝默然。
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
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
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
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
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下令飙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
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
又裁节邮传冗费。
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
都给事中舒化论瑞迂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
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搢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
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
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
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
十五年,卒官。
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选自《明史·海瑞传》,有删改) 【注】①脱粟:糙米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B.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C.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D.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C[断句时,应注意文言句式的完整。
苏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号角为你长鸣测试附解析

苏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号角,为你长鸣测试(附解析)(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缙绅./抻.面檄.文/曒.然投缳./寰.宇羁縻./望风披靡.B.佯.狂/祥.瑞赠谥./自缢.纾.祸/机杼.缇.骑/醍.醐灌顶C.苦役./芟.除账.单/怅.惘福祚./愧怍.盲.症/病入膏肓.D.攥.紧/编纂.驰骋./聘.任枷.锁/咖.啡搴.旗/命运多蹇.2.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A.扼腕腼腆污诟旌旗招展B.驰骋苗裔逡巡心平气和C.费用取蒂畸形漫不经心D.骐骥通宵诋毁一愁莫展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年以来,央行第三次加息,也是金融危机之后第五次加息。
这一行为凸显出央行抑制..通胀的决心。
B.每年除夕之夜,中央电视台的“春晚”都给全国观众献上了一道独特的“年夜饭”。
“春晚”虽然是一种新民俗,但还不能进入年俗的序列..。
C.你要问电信部门的服务热线接线生每天最厌烦的是什么,他们一定会说是“接电话”,因为除了正常的求助咨询电话外,还有无数个骚扰电话,令人不厌其烦....。
D.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江河日下....。
如今各国都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现在看来,我国高铁技术是在需求驱动下以自主创新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了对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掌握,很可能实现对欧美技术的超越。
B.利用当过派出所协管员,能通过熟识的民警登录公安内部网查询户籍信息,一名男子利用查出来的真实户籍资料伪造套牌户口,并通过伪造准予迁入证明等方式大肆贩卖北京户口。
C.该记者没有按照报社领导的要求,如实报道地方政府治理污染不力、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问题,受到了停职处分。
D.为了消除富豪们的误解,盖茨和巴菲特将会尽快发来亲笔信,说明此次活动只为结交朋友、寻找伙伴,不会给中国富豪们带来劝捐的压力。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质量检测(二)号角、为你长鸣苏教版必修3

号角,为你长鸣一、基础知识训练(24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纾:解除 B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微:稍微 C .且矫.诏纷出 矫:假托,诈称 D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詈:斥骂解析:选B 微:无,没有。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B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C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D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解析:选C “湮没”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都表示“埋没”。
A 项,“无聊”古义为“没有依靠”;今义为“由于清闲而烦闷;(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
B 项,“寄托”古义为“藏身”;今义为“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D 项,“首领”古义为“头颅,借指性命”;今义为“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间.以诗记所遭 ②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③敛赀财以送其行. ④其辱人贱行.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选D ①句中,“间”是“间或,有时”的意思;②句中,“间”是“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的意思。
二者不同。
③句中,“行”是动词,“上路”;④句中,“行”是名词,“德行,品行”。
二者也不同。
故选D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B.⎩⎪⎨⎪⎧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其.可怪也欤C.⎩⎪⎨⎪⎧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钩党之捕遍于.天下D.⎩⎪⎨⎪⎧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解析:选C 两个“于”都是介词,在。
A 项,代词,它/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B 项,代词,他们的/语气词,表反问,难道。
高中语文 专题质量检测(二)号角、为你长鸣 苏教版必修3

号角,为你长鸣一、基础知识训练(24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纾:解除 B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微:稍微 C .且矫.诏纷出 矫:假托,诈称 D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詈:斥骂解析:选B 微:无,没有。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B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C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D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解析:选C “湮没”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都表示“埋没”。
A 项,“无聊”古义为“没有依靠”;今义为“由于清闲而烦闷;(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
B 项,“寄托”古义为“藏身”;今义为“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D 项,“首领”古义为“头颅,借指性命”;今义为“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间.以诗记所遭 ②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③敛赀财以送其行. ④其辱人贱行.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选D ①句中,“间”是“间或,有时”的意思;②句中,“间”是“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的意思。
二者不同。
③句中,“行”是动词,“上路”;④句中,“行”是名词,“德行,品行”。
二者也不同。
故选D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B.⎩⎪⎨⎪⎧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其.可怪也欤C.⎩⎪⎨⎪⎧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钩党之捕遍于.天下D.⎩⎪⎨⎪⎧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解析:选C 两个“于”都是介词,在。
A 项,代词,它/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B 项,代词,他们的/语气词,表反问,难道。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练习(3)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练习(3)单元检测一、基础知识(30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朕.(zhèn)傫.(lēi)然惮.(dān)殃B. 败绩.(jí)菌.(jǖn)桂朝搴.(jiǎn)C. 赀.(zī)财窘.(jiǒnɡ)步佯.(yánɡ)狂D. 皇舆.(yú)蹙.(zū)眉桀.(jié)纣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绯.闻斐.然缠绵悱.恻蜚.短流长B.休憩.收讫.无处栖.身锲.而不舍C.馈.赠溃.败喟.然长叹不积跬.步D.寂寞.蓦.然厉兵秣.马相濡以沫.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謇謇..:聚集的样子揆.:揣度..:忠贞的样子株.治:牵连傫然B.踵.武:脚后跟肇.:开始扈.:披弃秽..:指弊政C.纫.:编骐骥..:.骏马名.余曰:名字荃.:香草名D.汩.:水急流貌惮.:害怕灵修..:经冬不凋的草..:神明宿莽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安详傫然人才倍出良莠不齐B. 取缔脉膊钩心斗角条分缕析C. 竟争忌惮革故鼎新金碧辉煌D. 赊欠荒僻矫揉造作插科打诨5、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目前国内高校唯一的,专门的,独立的出版科学教育研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今天成立。
B.《三国演义》,结构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众多,“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语言简练、生动。
C.屈原打破了诗经四言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容丰富的《骚体诗》。
D.好书,静中见生气;妙书,轻松间出风情;奇书,奔突之间现神采。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由于海峡阻隔,兄弟分别半个多世纪,如今相见,恍如隔世,虽然都已是年愈古稀之人,也__________百感交集,唏嘘不已。
②中学生读诗,可以学到运用语言的技巧,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可以发展想象能力,可以__________高尚的情操,可以激发爱国热情。
高中语文单元导学与检测专题二《号角,为你长鸣》(含答案) 苏教版必修三

必修三语文单元导学与检测专题二号角,为你长鸣烈士的抉择【总体导读】一、阅读《〈指南录〉后序》,概括每段的大意(为方便概括,第2和3自然段并为一段),了解本文的大意。
第1段:第2段:第3段:第4段:第5段:第6段:第7段:二、认真阅读《五人墓碑记》,思考下列问题。
1、开篇第一句不像一般传记那样指出人物的籍贯、表字或职位等,而是以“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来概括五义士牺牲的原因。
这样开头,对全文有什么作用?2、课文第三、四段叙述五人死难的过程,假如删去“即今之累然在墓者也”这句话,将两段合为一段好不好?为什么?3、本文的一大特色是运用对比,请你从文中找出来,并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4、文章结尾落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之社稷也”,与全文的中心是否一致,试作说明。
【积累整合】《指南录后序》古今异义除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这里是授官,任命官职的意思。
今:一般作去掉解)可以意北尚可以口舌动也(这里是可以用、可以凭借的意思,是两个词。
今:一般表示可能或能够的意思)无聊穷饿无聊,追购又急(这里是没有依靠的意思。
今:一般作由于清闲而烦闷解)购追购又急(古: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今:买的意思)物色为巡船所物色(这里是盘查的意思。
今:寻找。
)以至于以至于永嘉(古:到达。
今:表示退一步的副词。
)慷慨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古:意气昂扬。
今:大方。
)彷徨几彷徨死(这里是走投无路的意思。
今: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
)通假字陵为巡徼所陵迫死(通“凌”,这里是欺侮的意思)具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
全,都,作副词。
)见层见错出(通“现”,出现)僇主辱,臣死有余僇(通“戮”,这里是罪的意思)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意北尚可以口舌动也(这里是估计的意思)道道海安、如皋(取道)序文天祥自序其诗(为……写序)前则直前诟虏帅失信(走上前)使动用法诡变姓名,诡踪迹(使……诡秘可作隐蔽解)名词作状语草、露草行露宿(在草间、在露天)貌北虽貌敬(表面上)分予分当引决(按名份)日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一词多义[间]A名词jiān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缝隙《庖丁解牛》)扁鹊立有间(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出没于长淮间(之间)得间奔真州(机会)B动词jiàn中间崩倒之声(夹杂《口技》)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C量词jiān安得广夏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副词jiàn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悄悄地,秘密地《陈涉世家》)[靡]A动词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倒下《曹刿论战》)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廉颇蔺相如列传》)B动词徒靡弹药,无益吾事(浪费《冯婉贞》)C形容词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奢侈《训俭示康》)D副词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无,不。
苏教版-语文-高一-语文苏教必修三专题二《号角为你长鸣》单元测试A卷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测试A卷·基础知识测控·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潜.藏(qiǎn)苗裔.(yì)鬈.曲(quán)赊.账(shē)B.骐骥.(jì) 花束.(sù) 下锚.(máo) 傫.然(lěi)C.趿.拉(jí) 废祠.(cí) 愧怍.(zhà) 缇.骑(tí)D.詈.骂(lì) 伛.偻(yǔ) 蹙.眉(cù) 扼.腕(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A.苍穹脉膊时髦沁人心脾B.蹙眉抱歉步履慢不经心C.脚趾含糊滞笨心平气和D.慷慨赊帐怜悯心满意得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1)那座店房有某种朴素安静的特色,门面上没有注明任何为王室服务的标记,只有______他自己日耳曼姓氏的“格斯拉兄弟”的招牌。
(2)______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而不及时报告,实际是一种犯罪行为。
(3)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______,但仍属于虚构的形象。
A.包含袒护原形B.包涵庇护原形C.包含庇护原型D.包涵袒护原型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3分)A.听完老者的故事我会心地笑了,我做的虽然微乎其微....,但对被帮助的人来说,却是天大的事情。
B.2008年年初,那些对中国市场信心百倍的商家恐怕不会想到,这一年将是中国的笔记本市场风雨飘摇....、举步维艰的一年。
C.那些思想贫乏的所谓的作家,想靠猎奇、包装和刻意炒作来赢得读者,终究只是三.心二意...。
D.旅居纽约的侨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得到切实落实,中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所做的一切让我们海外华人心悦诚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综合测评(二) 号角,为你长鸣(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
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蔬自给。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
懋卿恚甚。
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
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
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
”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
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帝默然。
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
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
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
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
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下令飙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
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
又裁节邮传冗费。
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
都给事中舒化论瑞迂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
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搢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
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
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
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
十五年,卒官。
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选自《明史·海瑞传》,有删改) 【注】①脱粟:糙米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B.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C.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D.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C[断句时,应注意文言句式的完整。
首句“闻”是动词“听说”,“其上疏时”作时间状语,其后应断开,排除B、D两项;“市一棺”“诀妻子”均为省略主语的主谓宾句式,动宾之间不断开,因此排除A项。
答案选C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试又称“秋闱”,是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会元”。
B.织造是明清时于苏杭等地设立的负责织造衣料等以供宫廷之用的专局。
C.搢绅原本是指古代朝会时将记事的笏板插于腰带间,后来成为士大夫的代称。
D.谥是帝王或官员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等意义的称号,海瑞谥为“忠介”,是表扬他忠诚耿直。
A[乡试第一名称“解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瑞为政清廉,都御史鄢懋卿从淳安县经过,海瑞招待简陋,让鄢懋卿非常愤恨,但也只能收敛威风离开。
B.明世宗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却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
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抓起来。
C.海瑞推行政令雷厉风行,有些奸民乘机告状,朝中官员上疏陈述他的罪状,皇帝还是下诏书褒奖海瑞。
D.高拱在海瑞视察南京粮储时掌管吏部,他一向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当中,海瑞于是告病还乡。
D[“海瑞视察南京粮储时”错,是要去赴任此职时(原文为“将履新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
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下属的官吏害怕他的威严,贪污的人很多自动离职而去。
有显赫的权贵把大门漆成红色,听说海瑞来了,改漆成黑色。
(得分点:“惮”1分,“墨者”1分,“朱丹”1分,“黝之”1分,句意1分)(2)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想先发制人,给事中钟宇淳又从中怂恿,房寰两次上疏诽谤诬蔑海瑞。
(得分点:“纠擿”1分,“先发”1分,“再”1分,“丑诋”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考中乡试,代理南平教谕,调任淳安知县。
他穿布袍,吃粗饭,让老仆人种菜自给。
总督胡宗宪曾经对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买了两斤肉。
”都御史鄢懋卿巡察经过,海瑞对他们的招待很简陋,(海瑞)直言淳安县地方太小容不下车马。
鄢懋卿非常愤恨。
但是他平时听说过海瑞的名声,因此收敛威风离开了。
当时,明世宗在位时间长了,不上朝处理政务,深居在西苑,专心致志地斋戒祈祷。
总督、巡抚等高官争着向皇帝贡献祥瑞之物,礼官总是上表致贺。
朝廷大臣中没有敢说时政的,海瑞独自上疏。
皇帝拿到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回头对身边的人说:“快把他抓起来,不要让他跑掉。
”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向来有痴名。
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该死,买了一口棺材,和妻子儿女诀别,在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逃散没有留下来的,这样(的人)是不会逃跑的。
”皇帝听了默默无言。
过了一会儿又拿起来读海瑞的奏章,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为之感动叹息。
(隆庆)三年夏天,(海瑞)凭着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视安抚应天十府。
下属的官吏害怕他的威严,贪污的人很多自动离职而去。
有显赫的权贵把大门漆成红色,听说海瑞来了,改漆成黑色。
监管织造的宦官,因海瑞来减少了车马随从。
(海瑞)向来憎恨大户兼并土地,极力打击豪强势力,安抚穷弱百姓。
贫苦百姓被豪富兼并的土地,海瑞全部夺回来交还原主。
他下达命令像暴风发作一样气势猛烈,主管官吏战战兢兢,奉行不悖,有权势的豪强甚至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
而奸民多乘机告状,所以世家大族中不时有被诬陷受冤枉的。
海瑞又削减驿站系统多余的费用。
士大夫路过海瑞的辖区一概不许设宴款待,因此怨言很多。
都给事中舒化告发海瑞迂腐固执,不通晓施政的要领,应当用南京清闲的职务安置他,皇帝还是用嘉许的诏书褒奖海瑞。
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迫害士大夫,沽名钓誉破坏政事,于是海瑞被调去视察南京粮储。
海瑞要到新任上去,正遇高拱掌管吏部,他一向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当中,海瑞于是告病还乡。
皇帝屡次要召用海瑞,主持朝政的人暗中阻止,于是任命海瑞为南京右都御史。
各主管官员向来苟且怠惰,海瑞以身作则矫正弊端。
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想先发制人,给事中钟宇淳又从中怂恿,房寰两次上疏诽谤诬蔑海瑞。
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职,皇帝劝慰挽留,不同意。
万历十五年,海瑞死于任上。
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9分)金忠,鄞人。
少读书,善易卜..。
兄戍通州亡,忠补戍,贫不能行,相者袁珙资之。
既至,编卒伍。
卖卜北平市,多中。
市人传以为神。
僧道衍称于成祖。
成祖将起兵,托疾召忠卜,得铸印乘轩之卦。
曰:“此象贵不可言。
”自是出入燕府中,常以所占劝举大事。
成祖深信之。
燕兵起,自署官属,授忠王府纪善,守通州。
南兵数攻城不克。
已,召置左右,有疑辄问,术益验,且时进谋画。
遂拜右长史,赞戎务,为谋臣矣。
成祖称帝,论佐命功,擢工部右侍郎,赞世子..守北京。
寻召还,进兵部尚书。
帝起兵时,次子高煦从战有功,许以为太子。
至是淇国公丘福等党高煦,劝帝立之。
独忠以为不可,在帝前历数古嫡孽事。
帝不能夺,密以告解缙、黄淮、尹昌隆。
缙等皆以忠言为是。
于是立世子为皇太子,而忠为东宫辅导官,以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
六年命兼辅皇太孙。
帝北征,留忠与蹇义、黄淮、杨士奇辅太子监国。
是时高煦夺嫡谋愈急,蜚语谮太子。
十二年北征还,悉征东宫官属下狱。
以忠勋旧不问,而密令审察太子事。
忠言无有。
帝怒。
忠免冠顿首流涕,愿连坐..以保之。
以故太子得无废,而宫僚黄淮、杨溥等亦以是获全。
忠起卒伍至大位甚见亲倚每承顾问知无不言然慎密不泄处僚友不持两端退恒推让之明年四月卒。
给驿归葬,命有司治祠墓,复其家...。
洪熙元年,追赠荣禄大夫少师,谥忠襄。
官子达翰林检讨。
(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八,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忠起卒伍/至大位甚/见亲倚/每承顾问/知无不言/然慎密不泄处/僚友不持两端/退恒推让之/B.忠起卒伍至大位/甚见亲倚/每承顾/问知无不言/然慎密不泄/处僚友不持/两端退恒推让之/C.忠起卒伍至大位/甚见亲倚/每承顾问/知无不言/然慎密不泄/处僚友不持两端/退恒推让之/D.忠起卒/伍至大位/甚见亲倚/每承顾问/知无不言/然慎密不泄处/僚友不持/两端退恒推让之/C[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断句“处僚友”是个动宾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
“顾问”是一个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
]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易卜”指占卜,此处的“易”指《周易》,古人根据《周易》所记录的卦象进行占卜。
B.“世子”是帝王和诸侯的嫡长子,后来特指王爷、诸侯爵位的继承者的正式封号,继承者仍须为嫡长子。
C.“连坐”指中国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
D.“复其家”指免除他家的赋税徭役,“复”在古代有免除兵役或徭赋的意思。
B[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项,“继承者仍须为嫡长子”说法有误。
王爷、诸侯爵位的继承者一般为长子,但也有立少子为世子的情况。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忠深得成祖信任。
成祖举事前,金忠就能自由出入燕王府;成祖举事后,金忠更是被委以重任,还做了谋臣。
B.金忠恪守礼法。
成祖称帝后,想要立跟随自己征战的次子高煦为太子,金忠引述古代庶嫡相争的事加以劝阻。
C.金忠辅佐太子十分忠心。
太子被高煦陷害,金忠脱去帽子磕头痛哭,为太子辩解,最终保住了太子及其僚属。
D.金忠死后依然受到优待。
金忠去世后,皇上赐驿车护送他的灵柩回乡下葬,并且封他的儿子金达为翰林检讨。
B[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想要立跟随自己征战的次子高煦为太子”,错误,成祖是曾经许诺过,但称帝后有大臣劝立高煦,成祖无法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