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练习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练习题(新)

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练习题(新)

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练习题(新)一、看拼音写词语。

jiǎo zi biān pào nián gāo jiǎo bàn fēng zhengtān fàn luòtuo zhǎyǎn chén cùrán fàng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燕.山(yān yàn)鱼钩.(gōu diào)郑燮.(xièshuǎng)坚劲.(jìn jìng)青.山(qīng qin)粉骨碎.身(suìshuì)三、辨字组词。

蹄(_________)毯(_________)裳(_________)虹(_________)啼(_________)毽(_________)赏(_________)红(_________)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视死如(____)(____)苗助长拾金不(____)愁眉(____)脸口(____)悬河大惊失(____)狐(____)虎威不屈不(____)垂头(____)气亡羊补(____)头头是(____)对答如(____)五、选词填空。

壮观壮丽1.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______)。

2.我们要用理想作纸,用勤奋作笔,抒写(______)的青春。

毁坏损坏3.机器需要经常维护,这样不容易(______)。

4.人类随意(______)自然资源,造成了一系列灾难。

六、根据课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1.《寒食》这首诗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______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了讽刺。

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______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我们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甶昼,后两句则是写______。

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______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部编版)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押a韵,韵脚分别是“鸦”“花”“家”
(4)“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类似的诗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寒食》一诗是代诗人写的,描写了(地点)(时间)的景象。诗由白天写到,重点写,以古喻今,流露出诗人的情感。
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借神话传说中、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之情,写出了人间的悲哀。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3.《十五夜望月》一诗中描写了、、、、、、等(季节)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分层训练】第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基础巩固篇】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ò mòqīxītiáo tiáo jiǎo jié
kūqìwánghóuwūyāchōngyíng
二、选字填空。
1.侯 候 喉 咽( ) 诸( ) 时( ) 王( )将相
2.泣 拉 粒 颗( ) ( )手 哭( ) ( )不成声
3.栖 洒 晒 晾( ) ( )息 ( )水 挥( )自如
七、小试牛刀。
1. 说说诗歌《寒食》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2.你知道寒食节与哪位古人有关吗?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篇】
一、脉脉 栖息 迢迢 皎洁哭泣 王侯 乌鸦 充盈
二、1.喉 侯 候 侯 2.粒 拉 泣 泣 3.晒 栖 洒 洒
三、D
四、1.寒食东风御柳斜 轻烟散入五侯家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3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3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3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六年级下册语文3古诗三首练题含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航空王侯。

蒲苏文战鼓气棋棋兴影屋鸦二、用“√”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脉搏(mài bó)皎皎河汉女(jiǎo jiǎo)擢素手(zhuó zuó)XXX(zhá zhá)机杼(zhù zhù)含情脉脉(mò mài)五侯(hóu)栖息(qī xī)千里迢迢(zāo tiáo)三、填空1.《迢迢牵牛星》选自《诗经》。

此诗借民间传说中XXX、XXX被XXX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思念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遗憾。

2.《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XXX的诗作。

全诗前两句描写月亮的美丽,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

3.《寒食》是一首唐诗,诗中的名句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家家户户都祭祖。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望君王家来,细雨如愁。

6.秋夜月明湿桂花,露凉不语梦华发。

四、写出下面诗句中划线的字的意思。

1)春城无处不飞花(到处都飞花)(2)寒食东风御柳斜(斜着生长)(3)盈盈一水间(满满一水之间)(4)泣涕零如雨(眼泪像雨一样落下)(5)脉脉不得语(眼神含情而无法言说)(6)纤纤濯素手(纤细的手洗洁白的衣服)五、品析句子。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这两句诗使我想起牛郎织女的故事,类似的诗句还有“银汉迢迢两岸柳”。

2.纤纤擢素手,XXX弄机杼。

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对比,描写了女子勤劳的场景。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两句诗写出了人们对思乡之情的共鸣,表达了思乡的无奈和苦涩。

六、课内阅读。

一)寒食唐]XXX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XXX家。

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春天的景象,第三、四句写寒食节日的气氛,日暮汉宫传蜡烛则是转折。

(完整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练习题附答案

(完整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练习题附答案

第3课《古诗三首》一、默写诗歌。

1.春城无处不飞花,。

日暮汉宫传蜡烛, .2.,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终日不成章,。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许。

,。

3。

中庭地白树栖鸦, .今夜月明人尽望, .二.关于《迢迢牵牛星》阅读训练1.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

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2.“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3.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4.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5.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写一写《迢迢牵牛星》中叠词运用的妙处。

7.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8.赏析“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9.赏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参考答案一、1.寒食东风御柳斜轻烟散入五侯家2. 迢迢牵牛星札扎弄机杼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3。

冷露无声湿桂花不知秋思落谁家二、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

2.“迢迢”是诗人从地面仰视星空的视角感受,而“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是从织女看牛郎的视角感受而来,所以一远一近,各不相同。

3.既是织女,也是思妇(诗人)。

抒发了虽近在咫尺而衷情难诉的愁苦。

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遭受各种束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现实。

4.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5.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

“盈盈”不是形容水,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6.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叠词的使用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完整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练习题附答案

(完整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练习题附答案

第3课《古诗三首》一、默写诗歌。

1.春城无处不飞花,。

日暮汉宫传蜡烛,。

2.,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终日不成章,。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许。

,。

3.中庭地白树栖鸦,。

今夜月明人尽望,。

二.关于《迢迢牵牛星》阅读训练1.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

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2.“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3.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4.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

5.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写一写《迢迢牵牛星》中叠词运用的妙处。

7.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8.赏析“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9.赏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参考答案一、1.寒食东风御柳斜轻烟散入五侯家2. 迢迢牵牛星札扎弄机杼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3. 冷露无声湿桂花不知秋思落谁家二、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

2.“迢迢”是诗人从地面仰视星空的视角感受,而“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是从织女看牛郎的视角感受而来,所以一远一近,各不相同。

3.既是织女,也是思妇(诗人)。

抒发了虽近在咫尺而衷情难诉的愁苦。

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遭受各种束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现实。

4.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5.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

“盈盈”不是形容水,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

“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6.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

叠词的使用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

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练习题一、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

pí juàn duò jiǎo tuí rán jǔ sàng gē dagāo shàng qīng xiédǐ yùbān diǎn jiǎn cè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缥.缈(piāo piǎo)急速.(sù jù)华侨.(jiào qiáo)揉.动(róu ròu)绞.住(jiǎo jiāo)徘徊.(huí huái)三、给下面汉字组词,组成的词语要体现事物的美好。

诀(_________)锐(_________)邪(_________)亏(_________)决(_________)悦(_________)邦(_________)专(_________)四、先补充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然大物(____)夺天工余音绕(____)(____)(____)吞枣(____)雀无声(____)耳欲聋斩钉(____)铁画龙点(____)以上词语中,互为反义的一对词语是(____)——(____);含义是“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的词语是(____)。

五、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入下列句子中。

虽然……但……既然……就……既……又……除了……还有……因为……所以……尽管……还是……1.第二天,我们背着书包在东河边聚齐了,________我和二牛,________二兰和石花。

2.________尼尔斯想回家,________已经完全不可能了。

3.我________腼腆________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4.________如此,鲁本________穿着用面粉改做的衬衫和洗的发白的裤子,推开商店的门走了进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每课一练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每课一练及答案

3 《古诗三首》每课一练及答案时间:_____月 ____日等级:__________【课前先学】1.熟读三首古诗。

2.借助注释,理解三首古诗的意思。

3.搜集两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

【课中促学】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候(wánɡ hóu)哭泣(kū qì)B.文章(wén zhānɡ)栖息(qī xī)C.轻盈(qīnɡ yínɡ)乌鸦(wū yā)D.机杼(jī zhù)迢迢(tiáo tiáo)2.下面情景与“寒食节禁火”不相符的一项是()。

①无处不飞花②东风御柳斜③汉宫传蜡烛④轻烟入侯家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下列诗句停顿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C.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4.《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哪个神话传说?()A.嫦娥奔月B.牛郎织女C.后羿射日D.精卫填海5.《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三首古诗分别描写了、、三个传统节日。

6.《寒食》一诗中描写寒食节长安城迷人风光的句子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7.《迢迢牵牛星》中最能表达人间痴情男女的离恨与相思之苦的诗句是“,。

”8.《十五夜望月》中“,。

”两句诗写出了庭院中的月色之美,给人以积水明明、澄净素洁之感。

【课后延学】一、单项选择题。

1.“翃”字是一个形声字,读作"hónɡ",它的本义最可能与下列哪一项有关?()A.性别B.飞舞C.雄伟D.广大2.《迢迢牵牛星》中使用了“迢迢”“皎皎”“纤纤”等叠字,这样写有哪些好处?()①更能体现出诗人的文学素养。

②使诗歌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

③更易于读者理解诗歌的意思④使诗歌节奏鲜明且韵律优美。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下列诗词句中不是表达思念之情的是哪一句?()A.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卷一、基础积累。

1.默写古诗《寒食》。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脉脉不得语。

(2)《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织女美丽而勤劳的诗句是:“,。

”(3)《十五夜望月》中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描绘月光皎洁的诗句是:“,。

”(4)《寒食》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描写全城皆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诗句是:,。

3.看拼音写词语。

wén zhāng pǔsùhàn gōng kūqìqīng yíng wūyā选择4.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5.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春城..无处不飞花。

()A.昆明市B.长春C.春天的京城D.普洱市6.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皎皎..河汉女。

()A.明亮而皎洁B.明白,清楚C.分明D.河的名称7.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终日不成章.。

()A.文章B.章程C.指花纹D.章节二、阅读8.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一句中的“地白”、“树栖鸦”分别从觉和觉的角度来写景的,“树栖鸦”巧妙地烘托了月夜的。

(2)“冷落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了诗人的心境;“桂花”既指庭中的桂花,又让人联想到。

(3)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改成“在”,行不行?为什么?9.课外阅读。

清明[唐]杜牧清明①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②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③.【注释】①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

②酒家:酒店。

③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三首》练习(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中,“朝”和“舍”分别读()。

A.zhāo shè
B.cháo shě
C.cháo shè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的意思是()。

A.代词,表示他
B.去,到
C.的
3.《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采用()手法表达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A.拟人
B.比喻
C.对偶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情同()()同()共()携()并()
鱼水()()朝()相()()()与共
三、翻译下列诗句。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送元二使安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送别朋友时令人舒畅的自然环境。

2.《赋得古原草送别》中表达诗人对老朋友依依惜别情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完成练习。

1.连线。

王维诗魔青莲居士
李白诗佛香山居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