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 精品
最新课标语文S版 六年级语文 下册第二学期 第二单元 第8课《出色的老师》拓展阅读-赞美老师的成语

最新课标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学期备课素材第二单元第8课《出色的老师》
赞美老师的成语
良师益友:能给人以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春风化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及与深入。
亦用以称颂师长潜移默化的谆谆教诲。
诲人不倦:教导人时耐心而不知疲倦。
兢兢业业:形容做事小心谨慎,勤勤恳恳。
尽心尽力:犹“尽心竭力”,谓费尽心力。
尽心竭力:用尽心思,使出全力。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系毫不马虎。
和蔼可亲:谓态度谦温和气,容易接近。
亦作“和蔼近人”
无微不至: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
形容关怀备至。
勤勤恳恳:勤劳而踏实。
桃李满天下:比喻优秀人才遍天下。
为到处都有。
亦作“桃李遍天下”,桃李:亦比喻学生。
第1 页共1 页。
最新课标语文S版 六年级语文 下册第二学期 备课素材 第四单元 第16课《穷人》列夫· 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伟大而孤独的作家11月20日,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逝世95周年的日子。
1910年11月10日,托尔斯泰从自己的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秘密出走。
途中,他不幸患上了肺炎。
10天后,托尔斯泰在阿斯塔波沃车站的站长室逝世,走完了自己辉煌而又孤独的一生。
“俄罗斯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大师”1828年9月9日,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出生于距莫斯科不远的雅斯纳亚-波良纳的贵族庄园。
他出身名门,是彼得大帝时代承袭下来的贵族,世袭伯爵。
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逝父,从小由姑妈照料长大。
由于家境殷实,童年起就有家庭教师精心照管他的生活和学习。
16岁时,托尔斯泰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系。
三年后,他中断学业,回家经营庄园。
1851年,托尔斯泰到他哥哥所在的军队当了一名下级军官,在高加索地区参加了沙俄与土耳其的克里米亚战争。
1855年,他参加了著名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
此役中,托尔斯泰英勇善战,屡建战功。
从1852年开始,《现代人》杂志上发表了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中篇小说《童年》,这是他步入文坛的处女作。
在《童年》中,托尔斯泰通过对小主人公单纯而又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的细微描写,展示了一个出身贵族家庭、聪颖、敏感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
到出版4卷本选集的1864年,托尔斯泰已经发表了20多篇中、短篇小说,其中包括研究“心灵辩证法”的自传体三步曲《童年》、《少年》和《青年》,反映高加索军旅生活的《袭击》、《伐木》等,以及描绘战争条件下军人思想感情的《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3篇,体现俄国农奴制下农村生活的《一个地主的早晨》、以寻求道德思想为主题的《哥萨克》等。
尽管托尔斯泰个人认为上述这些作品不过是“小试牛刀”,但事实上仅凭此就足以让他有资格置身于俄罗斯一流作家的行列。
如果说19世纪60年代还仅仅是俄罗斯伟大作家的话,随着《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两篇长篇巨著的先后问世,托尔斯泰开始赢得了世界声誉,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2020年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2020年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核心提示:本学期将迎来小学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学期,对学生、老师来说都是一个大的挑战。
两个班的学生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本学期将迎来小学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学期,对学生、老师来说都是一个大的挑战。
两个班的学生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
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习与复习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教材分析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神话与传说,人间天平,科学与发现,情暖人间,中华文化,校园畅想曲。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1篇。
这六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语文百花园”三部分组成。
课例包括4—5篇课文。
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后也有思考题。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学习链接”,全册安排“安排“学习链接”五次,分别在11课《飞天梦圆》、16课《穷人》、21课《青花》、22课《陆羽与<茶经>》、23课《敦煌壁画》。
“语文百花园”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由“温故知新”、“口语交际”或“语文大课堂”、“习作”三个栏目组成。
其中,“温故知新”安排了六次,“口语交际”和“语文大课堂”分别安排了四次和两次,“习作”安排了六次。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册课文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勇于探索和革命前辈献身革命的崇高品质,了解劳动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了人类作出贡献,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启蒙教育。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语文百花园六-语文S版(共24张PPT)

一、活动策划 1.分小组讨论、拟定告别母校活动计划(计
划包括活动的形式、内容、时间、地点以及本组参 加展示的学习成果等)。
2.全班交流各小组的活动计划,讨论、制订 全班的最佳活动方案。
16
二、实施准备: 1.拟定出席活动的老师、家长、学校领导的名单,
采取打电话、当面邀请或者发请柬的方式通知其参加活 动。写请柬要注意格式,要写清楚活动的时间、地点和 活动的主要内容。
7
古时候,一位秀才到朋友家混饭吃,不一会儿,
天上飘起了雨,主人写了一张纸条“下雨天留客天留
我不留”。穷秀才看了纸条,知道主人在下逐客令了,
于是灵机一动,提笔在纸条上加了标点,逐客令就变
成了留客词。
下雨天,留
下雨天留 客,天留我
客天,留我 不?留。
不留。
标点符号很重要,要灵活使用。
8
学校是我们成长的乐园,书籍是我们 亲密的伙伴。同学们读完本单元课文,心 中一定会点燃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憧 憬。本单元的课文各有特点,大家都是用 什么方法读懂的呢,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母校,每当夜深人静之际,这思念的海涛,这记忆的浪花,总在敲 击着我的心……就让这美丽的孤独和甜蜜的惆怅留在我们的心中,到分 别之后,我们也只能借此回忆、思索、期盼、等待一段蓝色的记忆,一 份绿色的思念……
24
●书名号前后两部分都标在空格中央,引号的两部分 都标空格的上方。这两标点符号的前部分不能写在一行的 末尾,后部分不能写在一行的开头。
5
练一练
1.你知道中国的“ 四大名绣 ”吗 ?那就是江苏的苏绣 、 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和四川的蜀绣 。
2.中国菜有五味、五色和五香之说 。“五味 ”指甜、
加 酸 、苦、辣、咸; “五色”指红、黄、绿、白、黑 ;“五 标 香 ”指茴香、花椒 、大料、桂皮 、丁香 。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穷人课文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穷人课文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穷人》课文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
你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店铺在此整理了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穷人》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穷人》课文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气一阵阵浪花。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
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
没什么可抱怨的。
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睡觉还早。
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提着马灯走出门去。
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
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
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小屋的门。
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邻居。
“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
她侧着耳朵听,没有人答应。
“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
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
“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她猛地推开门。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20、故宫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作业超市
1.搜集更多的故宫资料阅读。 2.制作一张有关故宫的手抄报。 3.写一份关于保护文化古迹的建议书。
谢谢
175
◆ 每组 1 号同学讲述“画龙点睛”故事。 ◆ 每组 2 号同学展示本组摘抄的歇后语,比一比哪组的数量多, 并背
诵 5 个歇后语。 ◆ 每组 3 号同学讲一个成语故事或歇后语典故。 ◆ 每组 4 号同学用积累到的成语和歇后语各说一句话或一段话。 b. 组织比赛:每组 1 号同学先来参加比赛。 c. 总结比赛情况及结果。 4.拓展练习。 继续收集成语故事和歇后语典故。
180
注意倾听的要求;“习作”暗含了写作方法的导引,如抓特点写、按 一定顺序写,充分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日积月累”中的量词填空 是夯实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基础的举措之一(其他组还有类似的安排); “宽带网”
列举中外名家的精彩描写,并要求学生经常积累,能增强 学生的语言感受能
力。
第二组
围绕爱护周围环境组元。单元主题内容比较宽泛,有很
176
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 词语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 大自然的美 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 的儿童生活,可贵 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 神话故事、传说。每个 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 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要求认识 200 个字,会写 300 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 字在精读 课文后标出。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二、五、六、七还归类 安排了一些要认 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前四个是固定的栏目,第五个 栏目是机动 栏目。 全册教材生字注音方法和三年级上册基本相同。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种瓜得豆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A

写,教师 巡 视 指
导,注意
提醒学生
板书设计 19
写
字姿
我想知道
势要端正。
哪里是云儿的家 鸟儿的力量有多大 4. 展示优秀 太阳妈妈有什么奇妙的办法 善于观察
的写 字
勤于思考
作品,评
作业设计 : 价。 写生字组词 仿写一个小节
5. 扩词,巩 固记 忆。
20
维维的画儿
教学目标: 1采用拼读、比较、组词等方法认读“红、圆、圈、弟”等十二个生字;会 写生字“笔、条、 右、左”,做到笔顺正确,认识“竹字头”和“折文 儿”。 2通过画一画、读一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维维丰富的想象力。 3通过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 教学设计
法。
三、感情朗读, 理解诗歌内容 以读代讲,让学生在 生先概括 然后读文 读中理解、感悟,提 边 读 边 想 :再读文 高课堂实效。 文中的小朋
1.再读课文,
友都想知道些 什么?
2.文中的小朋
引导学生体会文 中的 “我”是一个善 于观 察、勤于思考、 爱提
问题的小朋友。 生展示读 友给 你留下 了怎样的印 象? 相机评价指导 , 3.课堂上最美 谈话激励:课文 妙的声 音就 是你们朗朗的 中的小朋友细心观 察, 读 书声,想 生 1 我想知道哪里是乐于思考,在他 小小 不想展示你 风儿的家,为什么不 们美妙的声音? 的心灵里有许许 多多 管在什么地方,都能 把你 最喜欢 的小问号,你们 有没 感觉到它? 的小节给同学 生 2 我想知道小草的 们读一读 有想知道的问 题? 力量有多大,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 凭 着 小 小 的 身 躯 , 就(注意对照课文的句 能把石头顶翻? 式进行仿说) 提出自己 先在小组交流, 再在班里提出 问题。
六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册修改病句专项精选练习

六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册修改病句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下面是某位主持人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几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饮食卫生工作是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
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从事肠道疾病研究多年,在国内医学界小有名气的王健教授。
他将用生动的案例告诉大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做法并非没有问题,只要及时纠正,才能获得健康。
(1)文中有一处重复累赘,应删去“_____”一词。
(2)文中有一处语言不得体,应将“_____ ”改为“_____”。
(3)文中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改为“_____ ”。
2. 下面语段中有3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最近,有市民打电话反映有些城市雕塑被人为破坏得面目全非。
①记者在人民东路调查发现,很多城市雕塑都处于这样难堪的窘境,②不但被贴了一身的小广告,而且表面污迹斑斑。
更有甚者,已经是缺胳膊少腿了。
③对此很多市民表示,这些美化城市形象的雕塑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市相关部门也应该做好积极养护的义务。
第①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②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③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下面加序号的句子中有三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目前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②社会各界和广大公民要积极响应植树造林、造福子孙的号召,踊跃投身到绿化家乡、美化环境中去。
③人人从植一棵树、种一株草做起,自觉实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④要勇做绿色卫士,敢于制止破坏绿化的行为。
让我们用汗水浇灌绿树,共建美好家园。
A、第___________________句成分残缺,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第___________________句搭配不当,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第___________________句语序不当,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修改病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神话与传说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编排的五篇课文为中外神话和传说。
期中《鲧禹治水》《大卫》《夸父逐日》是精读课文,《天上偷来的火种》《女娲造人》是略读课文。
本单元课文既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又有外国著名的传说。
学生阅读这些优秀作品,能深刻地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大胆、丰富的想象中,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还能感受到神话与传说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一”包括”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和”习作“三个栏目。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神话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从而体会远古先民是怎样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
教学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欣赏神话与传说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品味生动灵活的故事语言。
本单元随课文会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1 鲧禹治水教材简析:这篇课文取材于我国先秦时期主要记录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内容的古籍《山海经*海内经》。
课文讲的是在上古时代,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那时,大地一片汪洋,民不聊生。
一位叫鲧的天神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帮助人们治理洪水,于是他偷出了天帝的宝物——息壤,赶退了洪水。
天帝知道鲧偷走息壤后,派火神杀死了鲧。
鲧死后,尸体三年都没腐烂。
一天,从鲧的肚子里钻出了他的儿子大禹。
大禹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拯救人类的事业。
经过十三年的苦战,大禹终于将洪水彻底治服。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使学生了解我国远古先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体会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设计理念: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内容并不深奥,学生容易读懂。
可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时既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语段进行朗读、品读;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感受古代神话的魅力。
教学时不仅让学生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还要让学生体会到神话故事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讲这个故事。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鲧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情感与价值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鲧禹父子分别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教学难点: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揭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相关资料。
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交流,导入课文1、让学生说说读过哪些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说说读后的感受。
2、总结学生的感受。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5、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说说鲧禹治水的相关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介绍《山海经》(这篇课文取材于我国先秦时期主要记录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内容的古籍《山海经*海内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
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山海经》原来是有图的,叫《山海图经》,魏晋以后已失传。
《山海经》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
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对《山海经》的了解,如果学生说的不全,老师出示资料补充。
】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认识生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3、认读生字①出示生字“壤”(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②比较字形:壤嚷攘4、理解词语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哀求——苦苦请求。
祈求——请求;恳切地希望得到。
斥逐——排斥,驱逐。
息壤——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
拯救——挽救;救济。
滚烫——滚热。
遗志——死者生前的志愿。
后多指生前没有实现的志愿。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泛滥成灾——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形成灾难。
汗流浃背——浃,湿透,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
形容汗出得很多。
【根据学生的要求理解词语,注意不要孤立得解释,要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5、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课文较长,要多找几个学生来读,注意读后的评价与反馈,养成认真读书,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6、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要点,语言简练、完整。
应多找几个学生来概括,最后教师总结。
】三、再读课文,加深了解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鲧和禹是怎么治水的,找到相关的内容认真的读一读。
四、积累词语,布置作业1、让学生找找喜欢的词语,抄写在词语积累卡上。
2、作业:通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认读词语(课件)一片汪洋苦苦哀求斥逐洪水毫不理会悲惨遭遇大发雷霆山南海北成千上万挖渠开山四处横溢泛滥成灾不畏艰险汗流浃背毫不在乎冬去春来欢呼雀跃兴奋不已天寒地冻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1、自学提示(课件)。
默读课文,思考:①鲧禹父子为什么要治理洪水?②鲧禹父子治理洪水的办法有什么不同?边读边画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并把自己的体会做出批注。
③想一想鲧禹父子共同的精神是什么?【给学生充分读书思考的时间,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学习小组指导。
】2、交流体会。
●交流一:鲧禹治水的理由(上古时代的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人们受尽了洪水的折磨,便苦苦的哀求天帝驱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
鲧禹父子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帮助人们治理洪水。
)①读第一自然段。
说一说洪水会给人们带来哪些灾难。
播放洪水的资料片。
②理解“哀求”“祈求”的含义,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③读出人们的苦难。
●交流二:鲧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①指名读课文的3—4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息壤”是怎样宝物,神奇在什么地方?③天帝为什么要大发雷霆?你对天帝有什么看法?④你怎么评价鲧?【对于鲧的评价,鼓励学生多元的理解,既要看到他的善良,不惧危险,又要看到他投机取巧的错误。
】●交流三: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①指名读5-10自然段。
②说说课文是怎么写禹治理洪水过程的?(板书:治洪前——治洪开始——治洪过程——治洪后)③依据描写的顺序,让学生说说最感动的地方。
a治洪前:句子:大禹走遍.......了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况,决定用引洪水入大..了山南海北,摸清海.的方法来消除水灾。
【抓住“走遍”“摸清”“引洪水入大海”等词语,理解禹治水讲究方法,非常有头脑。
】b治水开始::句子:大禹亲自..拿着镐头,率领成千上万的人挖渠开山,疏通河道。
【体会“亲自”一词,说明大禹以身作则,不畏艰难,才赢得人们的相应,因此也感动了神龟和应龙。
】c治水过程:A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让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以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B参考资料:三过家门而不入古时候,洪水泛滥,为了让人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舜帝派大禹去整治洪水。
大禹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是在四年后的一个早晨。
大禹走近家门,听见母亲的骂声和儿子的哭声,大禹想进去劝解,又怕更惹恼了母亲,唠叨起来没完,耽搁了治水的时辰,于是就悄悄地走开了。
治水六七年后,大禹第二次经过家门。
那天中午,大禹刚登上家门口的小丘,就看见家里烟囱冒出的袅袅炊烟,又听见母亲与儿子的笑声,大禹放心了。
为了治水大业,他还是饶过家门,赶紧向工地奔去。
又过了三四年,一天傍晚,大禹因治水来到家的附近。
突然天下起了滂沱大雨,大禹来到自己家的屋檐下避雨,只听见屋里母亲在对儿子说:“你爹爹治平了洪水就回家。
”大禹听得非常感动,更坚定了治水的决心,立刻又转身上路了。
C指导朗读,读出大禹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d治水后:句子: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疏通...的苦战,终于了河道,治服了洪水。
【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体会,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由南到北”“由东到西”说明大禹带领人们治水的地域广。
“十三年”说明治理水灾的时间长,从“终于”一词可以看出疏通河道、治服洪水是多么的不易,多么艰辛。
】D,齐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④小结: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公而忘私、把个人的一切献身于为人民造福的事业之中的崇高精神。
尤其可贵的是,大禹在治水中积极组织大家去治理洪水,一心一意地降服水患,这种执着的精神,坚定的信念是伟大的,人民在大禹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战胜了灾难。
●交流四:讨论鲧禹治水的共同精神。
(善良,同情人们的遭遇,都有帮助人们治理洪水的决心。
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有勇敢、奉献的崇高的精神。
)三、拓展升华1、你想对鲧禹父子说点什么?2、总结:这个传说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民族精神。
第三课时一、领悟写法1、引言:这是一篇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故事情节是它的主要特点。
那么课文中哪些情节使你感受到是离奇的想象?2、交流。
(让学生抓住主要情节谈出感受,例如:像“鲧的出现”“神龟和神鸟帮助鲧偷取息壤”“息壤的神奇”“大禹出事”神龟运送土石“应龙在地上划出深沟”等)3、小结:神话是古代人民驰骋他们奇特想像和幻想所创作,具有神奇、丰富、多样化的特色。
表面看起来很荒诞,实质朴素、真实、生动。
二、讲述故事。
分小组进行讲故事比赛。
【先让学生说说怎样才能讲好故事,然后学生自己练习,在小组推荐代表讲述,注意讲述后的评价与鼓励。
】三、课外作业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鲧王治水》《禹王锁蛟》《三过家门》的故事。
板书设计:鲧禹治水鲧偷宝物治水前:走遍摸清禹治水开始:亲自率领治水过程:大山横当烈日当空毒虫猛兽天寒地冻治水后:安定幸福智慧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万众一心课后记:————————————————————————————————————————————————————————————————————————————————————————————————————————————————————————————————————————————————————————————-2 大卫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是根据美国作家亨里德*房龙《圣经的故事》改写的。
课文讲的是在三千年前的以色列,有一名叫大卫的牧羊少年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正直勇敢。
在非利士人入侵以色列的紧急关头,大卫拿弹弓和卵石杀死了非利士巨人歌利亚,帮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大卫成拯救民族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