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家的“辟谷”?
辟谷十问

辟谷十问许天阳答近年来,不少道友和网民,通过QQ、电话、短信以及上门等方式,向我询问有关道家辟谷一事,这与眼下社会上流行辟谷养生的风气不无关系。
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开始注重养生,这是好事,但由于缺乏丹道基础,对辟谷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方法,盲目开展辟谷绝食却不是什么好事。
更让人担心的是,近几年居然有人公开办班培训,收人钱财,这种为了辟谷而辟谷的行为,最终只会害人害己,后果相当严重。
因此,贫道总结有关辟谷的十个问题,加以解答,以求当头棒喝,警醒同仁,为丹道正本清源,但由于水平有限,胸有余愿而力不从心,未及之处,拜请高明大德,批评指正。
一、什么是辟谷?答:辟谷,又名绝谷,食气,修粮。
是丹道进入一定境界后自发出现的不用吃饭,但却不觉得饥饿,并任然身轻体健,精力旺盛的一种现象。
二、为什么你说辟谷是个伪命题?答:我在公开场合是说过这句话,因为辟谷不是修道的开始,也不是最终的目的和结束;前面说过,辟谷只是修炼丹道在一定境界时出现的自发现象,是建立在脾气朝元的基础上的,也就是丹经所说的气全不思食。
练功得法,达到一定境界之后,自然真气充沛,不用饮食,此时不但不觉得饥饿,而且还身轻体健,精力旺盛,甚至同时会出现一些潜在的功能。
可是今天,很多人为了辟谷而辟谷,我看这形同绝食,与自杀无异。
这种单以辟谷为练法,清肠空胃,断绝化源,伤身害命,与仙道何益?其实先天道中,根本就没有单练辟谷的方法,也根本不会单纯为了辟谷而去修炼;社会流传的各种练辟谷练法,全是后天有形有为之术,对身体百害无益,所以从理论根本上,我说辟谷是个伪命题。
三、出现辟谷现象前要具备哪些条件?答:一般出现辟谷现象之前,修道的人必须到达玉液还丹的境界,丹经上说:“白云朝上顶,甘露洒须弥”,讲的就是玉液还丹的功夫,指的是当心火下降入坎宫,肾水之气蒸腾上升到离位,嘴中津液满口,芳香甜美,吞入腹中,胜过鸡鸭鱼肉,五谷杂粮万倍;吕祖说:“自饮长生酒”,就是此意。
人一旦有了这个东西下肚,自然就不饥不渴,断绝烟火了。
辟谷的原理与作用_郭德才

也 。 ”晋 代丹 功 养 生家 葛 洪 曾讲 “欲得 长 生 ,肠 中常 清 。”《 太 平经 》 云 “ 少 食 为根 ,真 神好 洁 , 粪 秽气 昏 。” 《 抱朴 子 · 论仙 》中 曰 “仙法 欲止绝 臭 腥 , 休 粮清 肠 。 ”
可 见 排渣 意义 为之 重要 。
大量病原菌 而形成抗体 , 于是人 体就会 提高免疫
讲 “欲学 此 术 , 先须 绝 粒 , 安心 气海 , 存神 丹 田 , 摄 心 静虑 , 气 海若 实 , 自然饱 矣 。 ”以上 这 些 , 都 是人 体 经 过一定 修炼后 所感 受 的真实 写照 。 北宋 文 学 家 苏轼 , 在 《 辟谷说 》 一 文 中写 道 “引 首东望 ,吸初 日光咽之 。”这 是古人 在辟 谷 中摄取 太 阳
老 得返 婴 。 ”
辟 谷 不但 可养生 , 而且还 能使 人健 康长 寿 。因人
体 摄 人 过量 的食 物后 会 大大 增 加消 化 、 转 化 等 功能
的负 荷 , 使肠 胃 、心肺 、 肝 胆 都得 不 到很 好 的休 息 , 影
响 了健 康 和寿命 。另外 在肠 胃中存 有 大量 的渣滓 、 病 菌 , 如 这 些有 害 的东 西 得 不 到 清 除 , 人 体 就 易 生 病 。
力 。 ”美 国耶鲁 大 学 的科 学 家塔 马斯 பைடு நூலகம் 霍 瓦特 和他 的 武当 ·
武当· 总
期
同事研究发现 人通过辟谷可使精神爽快 , 提高记忆
能力 。 因为在 饥饿 时 , 胃勃膜 中就会 产生 出一 种名 为 的物 质 , 这 种 激 素可 刺 激大 脑 海 马 区神经
行者通过一定的手段 , 使人体可采 日月星辰之精华 , 吸天地万物之灵气 , 用古人所说 的 “天粮 ”或 “仙粮 ”
道家辟谷疗法

道家辟谷疗法辟谷,是道教古老养生法。
服气辟谷是在不吃的状态下辅以导引吐纳,以增加功效,提高层次。
断食,是国外特别是西方社会的古老养生法,泛指不吃谷麦的自然疗法。
断食疗法有不吃一切饮食物和可以进食部分瓜果菜蔬两种。
辟谷一词按《辞海》的解释是:亦称“断谷”、“绝谷”,即不吃五谷的意思。
据称中国古代的一种修养方法。
……后为道教承袭,当作“修仙”方法之一。
《宗教词典》载:《辟谷》原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呼吸养生方法,同吐纳相似。
服气辟谷在我国有极其悠久的历史,从最早的《山海经》一书中已记有无骨子食气的事例。
屈原在《楚辞?远游》中也有:“食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兮含朝霞。
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
”应该说,自有了文字记载的朝代开始,已直言此为“古已有之”的古法。
秦汉之后,辟谷已成为每一个朝代必不可少的历史记载内容并出版过大量的著作.可见,这种最为古老的养生法在人类历史上影响的重要与深远。
从庞杂的古今书籍资料记载里,辟谷的意义不外为二:一是可以避荒以求生存,二是可以修道成仙。
时移世易,文明进步。
古老的养生法在今天的世界中显示了极其蓬勃的生命力,科技发达的国家不仅利用断食疗法来攻克现代医学技术医治不了的种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更把其上升到一个提高身体素质、净化人的灵魂和延年益寿的科学和哲学的层次。
反观我们自己,号称文明古国并以辟谷的发源地自居,其实对其认识甚少:全国之中研究辟谷者少,实践辟谷者少,科学实验更是少之又少。
辟谷方法根据辟谷的程度和辟谷的具体情况,辟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全辟:滴米不进、滴水平沾。
2.近全辟:可饮少量水和蜂蜜、少量水果。
3.半辟:除上述食物外,瓜果、花生仁、核桃、红枣、杏仁亦可适量进吃,以不感饿为止(对第一次辟谷或休弱者较为合适)。
4.近半辟:在上述基础上,基本不吃熟食,但可吃些水果、蔬菜甚至稀饭和面条,也可吃一些素菜(对有心理负担和体质特别虚弱者较为合适)。
险些之外,辟谷期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想辟则辟,想吃则吃,顺其自然。
最后的冲刺——365天辟谷最后的15天(中英文对照版)

最后的冲刺——365天辟⾕最后的15天(中英⽂对照版)最后的冲刺——365天辟⾕/最后的15天原创:陈⽲塬⼗堰市武当养⽣堂 2019年2⽉25⽇The final sprint - the last 15 days of 365- days (bigu辟⾕) fastingOriginal: Chen Heyuan(陳⽲塬), Shiyan Wudang Health Hall (⼗堰巿武當養⽣堂) Feb. 25, 2019翻译:李张奥(欧洲)1. 辟⾕是道家的⼀种苦修⾏,英⽂⾥虽然定义为fasting,但是并没有完全准确的诠释辟⾕的真正内涵,因为fasting只是简单的断⾷,即不吃任何的⾷物。
道家的辟⾕并不是简单的不吃⾷物,⽽是有⼀定的内功修⾏和辅助的⽅法,如“餐风饮露”和导引及服⾷外丹(⾦丹或草⽊丹)来配合,以增强辟⾕的效果和安全性,道家的术语叫内丹的修炼。
道家的辟⾕,从易到难也分为若⼲等级,⽐如,半辟⾕(可以吃⼀点蔬菜和⽔果),全辟⾕(不吃任何⾷物),全辟⾕加辟⽔(最后连⼀滴⽔也不能喝);或初关(七⽇)、中关(40⽇)、上关(100⽇以上);或强制性辟⾕(前述均为强制性辟⾕,也叫⼈为辟⾕)、⾃然辟⾕(修炼内丹达到“⽓⾜不思⾷”的状态⾃然出现的辟⾕现象)等。
⽽本⼈此次尝试的,就是道家最严酷的365天强制性辟⾕体验。
Bi gu(辟⾕) is a kind of ascetic practice of Taoism. Although it is defined as fasting in English, the word ‘fasting’ does not completely explain the true meaning of Bi gu, since fasting is simply a behavior that people do not eat any food but can drink water during a period of time. However, Bigu is not only about eating nothing, but also requiring participants to do certain specialized exercise of Qigong, a process that could also be facilitated by some auxiliary techniques, such as taking energy from wind and dew in the nature, and eating some alchemical medicine to enhance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Bigu.Bigu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levels from easy to difficult. For example, on the entry level (semi- fasting), participants can eat a little vegetables and fruits. On the medium level (complete fasting), participants cannot eat any food. On the advanced level (complete fasting without drinking water), people cannot eat and drink anything at all.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days of the acetic practice, Bigu can be divided into 7 days, 40 days and more than 100 days. In this article, I will introduce my 365 days acetic practice experience of Bigu,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practice in Taoism.2. 今天,是我实修(亲⾝体验,⽽不是光说不练或者只是指导、观摩别⼈修炼)辟⾕上关的第350天。
认识辟谷:什么是辟谷、为什么要辟谷、辟谷有哪些方式

认识辟谷:什么是辟谷、为什么要辟谷、辟谷有哪些方式1、什么是辟谷?辟谷,源于中国古代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和长寿的修行方法,更是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
辟谷,又称断谷、绝谷、却谷、休粮等,但辟谷不是简单的“不食五谷“,需要专业的辟谷老师通过教授一些特定的功法,利用采气、呼吸、导引、意念等多种方式,引导辟谷者在人体功能状态改变、精神状态良好的情况下进行。
通过在一段时间内不吃五谷,达到排除体内积秽,调整和强化人体代谢系统,净化血液,平衡阴阳的目的,从而改善人体内环境。
通过提升自身免疫力和自愈力来调理疾病、排毒减肥以及身心灵全面改善和提升的方法。
辟谷起于先秦,盛行于唐朝,辟谷最早的记载源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中《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更是辟谷最早的理论根据。
由此可鉴,辟谷养术的出现已有数千年历史。
2、为什么要辟谷?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存在有过多的不良习惯,如吃得过多,吃得太杂,运动太少,心理压力大以及环境污染、食品污染、转基因食品、疫苗、病毒、人为感染、农药毒素、西药、食品添加剂、色素等有毒性产品铺天盖地,如影随形地在侵蚀着我们的身体,使得以肥胖、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疾病成为世界医学难题,导致现代医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对策。
根据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梅基尼可夫的《自身中毒学说》和中国传统养生经验“欲长生腹中常清;欲要不死,肠无渣滓”的观点,结合国内外大量研究数据和资料表明,在博大精深的祖先智慧中,在浩如烟海的养生方法中,辟谷对人类疾病是最经济、最安全、最有效、最简单的预防和康复方法。
3、辟谷有哪些方式?一、按辟谷的意识状态分为:意念辟谷(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都可自主设定)和自然辟谷(练功者练功达到一定境界后,生理上自发产生的辟谷)。
浅论辟谷

有相 当的影响和广泛的受众 .但在如何看待 和定位这一古老 的 正因为如此 ,他们才主张停食五谷以避免 伤害。如《黄庭 内景经》
修炼养生方法的问题上 ,人们的看法却多有偏颇 ,或过“左”地将 所云 :“百谷之食 土地精 ,五味外 荧邪魔腥 。臭 乱神明胎气零 .那
其 “迷信化 ”。或 过“右 ”地 将其“神话 化”。正 确地理解 和认识辟 从 反老得还婴 ?”就是这种 思想的直观反映 ;又如<大戴礼记 .易
一 、 辟谷的概念与起源
渐融入 了愈发浓厚的 阴阳五行 神秘 色彩。这一点通过诸如东汉
王逸<楚辞章句》卷五 :“‘凌阳子明经》言 ‘春食朝霞 ,朝霞者.日
辟谷。又可称为“断谷”、“绝谷”、“休粮PP,i|却粒”、“辟粮”等, 始出赤黄气;秋食沦阴,沦阴者,日没以后赤黄气也。冬饮沆瀣。
通俗的讲就是不 吃五谷杂粮 。关 于辟谷术确切 的起源时间 .现在 沆瀣者 ,北方夜半气也 ;夏食正 阳 ,正阳者 ,南方 日中之气是
收稿 日期 :2010—01—18 作者简介 :聂 磊(1985一),男 ,重庆永川人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 院硕士研究生。
一 134-
绝 ,则饥 渴不生 ;饥 渴不 生 ,则三 田 自盛 ,则 髓坚 骨实 ,返 老还 省肴粮之费”;(2)“差少病痛 ,胜于食 谷时”;(3)“若遭荒世 ,隐窜
尚不清楚 ,但其先秦之时便已存在,当是确凿无疑的。《庄子 ·逍 也’。”以及北宋年问编撰的<云笈七签》卷五十七<诸家气法部
遥游》中的“藐姑射之 山,有 神人 居焉 ,肌肤若冰雪 ,淖约若处 子。 二·五牙论第一》:“东方青牙,服食青牙,饮以朝华……;南方朱
不食五谷 ,吸风饮露 ,乘云气 ,御 飞龙 ,而游乎 四海之外”与《淮南 丹 ,服食朱丹 ,饮 以丹池 …… ;中央戊 己,昂昂太山 ,服食精气 。饮
道论辟谷

道论辟谷何谓人?古哲认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抟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本神第八》。
古哲已经告诉我们,性命的营养一为天之五德、一为地之五味,每个人性命的精、气、神是否健康的关键是你是否平衡地摄取天德与地气。
辟谷是一种理想的养生术、美容术、开智术,也是净化身心,打开人体能量仓库,沟通人体与宇宙内外能量的修真之道。
辟谷时人体的能量何处来?人体有两套能量系统,一套是后天食物链营养系统;一套是先天元神传输系统,这就是“内通自然外融,均是元神作用”的真正含义。
辟谷是一种理想的养生术 辟谷可以治病去疾,去风湿、清浊气、消肿块、通经脉,调理内分泌,净化血液,开通肠道,使内在脏腑得到一定的“体息”和调整,以及促进伤口的愈合再生力等等,这样,许多疾病就可以辟谷而治,更可进修丹道。
有的人通过辟谷而击肿瘤、化淤血、清肠胃、除浊气、复真阳、得健康,福缘聚汇,白入玄门,立志修真,必有所成。
辟谷还可以促进生理上的一些良性的变化,比如辟谷期间,口里唾液会增加,渐渐地变稠、变甜,这在丹道功夫中讲,是采药的信号,说明“精气神”的精比较足了,这个“精”包括了后天的生殖之精,更指先天的构成生命的最基本的精微物质,并不完全指人体的激素,内分泌系统的一些重要物质都可以包括其中,只是在质的层次上还有不同。
辟谷时,有时会感到身体发凉、发寒、发温、发热、发涩、发滑、发光,这是体内渐渐地热了起来,精气神渐生渐长,真阳渐足,身体有了变化。
先是小腹热,后来两肾热,最后全身都热。
《仙佛合宗》中讲,这就是大药生时的药景:丹田火炽,两肾烫煎,所以古代许多能辟谷的真人能“寒暑不侵”,体有光辉。
能得到人体的“内药”,那么,许多疾病就可以不服用中药西药就可以治好,这就是辟谷养生的道理,元气之妙,生化无穷,得元气者生,失元气者伤。
辟谷是一种理想的美容术辟谷可使人容颜更美好,还可以减肥。
辟谷的原理与作用

的负荷 , 使肠 胃、 心肺 、 肝胆都得不到很好的休息 , 影 “ 三虫即亡 , 永无思虑。” 《 黄庭内景经》 云: “ 百谷之食 响了健康和寿命 。另外在肠 胃中存有大量的渣滓 、 病 土地精 , 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 , 那从返 菌, 如这些有 害的东西得不到清除 , 人体就易生病 。 老 得返 婴 。”
中说 : “ 夫求仙道, 绝粒为宗。绝粒之门, 服气为本。” 人体健康的邪魔。它们在人体中靠谷气而生, 如果人 以上这些经典论述 , 指的都是食气辟谷。 不食五谷 ,断其谷气 ,那么三虫在体 内也就无法生 辟谷不但可养生 , 而且还能使人健康长寿。因人 存 。《 太清 中黄 真经 》 曰: “ 一者上 虫居 脑室 , 二者 中虫
清除 , 在《 易经》 中叫损。《 易・ 损卦 ・ 象》 日: “ 损益 , 盈
东汉名医张仲景 日: “ 嗜食积壅 , 寡欲去疾 。” 日
虚, 与时偕行 。” 《 易・ 杂 卦》 也说 : “ 损益 , 盛衰之始 本大阪医科大学外科部长桥乐冶郎说 : “ 辟谷第一周 也 。” 晋代丹功养生家葛洪曾讲 : “ 欲得长生 , 肠中常 白细胞没增加 ,到 了第 7至第 l 0天 白血细胞量渐 清。 ” 《 太平经》 云: “ 少食为根 , 真神好洁 , 粪秽气昏。 ” 增, 第 1 0 天后 急剧增多 。由于白细胞的增多会吞噬
出入 的感觉 , 这实质上就是人在与自然界间交换能
自道教创立后, 修习辟谷者 , 代不乏人 。 据《 汉武 量。随着 自 动交换能力的提高 , 人体摄取能量的另一 帝外传》 载, 东 汉方士王真 “ 断谷二百余 日, 肉色光 种 功 能就被 开 发 了 出来 , 这 时 我们 就进 入 了 “ 气 足 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辟谷,又称避谷、去谷、断谷、绝谷、绝粒、休粮、清肠等,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去谷食气篇》,其中有“去谷者食石韦……首重、足轻、体轸”的叙述,意思是说辟谷者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表明至少在汉代之前就已经有辟谷法流行。
秦以后,有关辟谷食饵和辟谷食饵方的描述与记载散见于各代中医学著作中,第一部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开创了有关辟谷食饵养生的先河,特别是道教的兴起更加推动了辟谷术的发展,认为人体可以通过辟谷达到“不饥轻身,益寿延年”的目的,并创立独特的道教服食术。
有关道教服食方,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屡见于各种史籍。
古人是如何看待辟谷的呢?成书于汉代的礼仪论著《大戴礼记·易本命》中记载:“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这可能是辟谷术的最早理论根据。
晋代的道家、医学家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内篇》称:“欲得长生,肠中当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意思是说如果希望益寿延年的话,就要肠胃中清洁,没有粪便残渣。
辟谷术专著《庄周气诀解》中也有一段话:“其天下之人,不达其要者,但以味适口充腹饱胃,以养其性命,恐隔滋味而已;然其脏腑,长欲蒸心乱神,反资百疾,以至夭殂”,说明不懂得饮食养生的人过多地摄取食物,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甚至引起早亡。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特别是一些社会上层人物,开始追求衣食住行方面的享受,喜欢吃那些“膏粱厚味”的食品,并纵酒为乐,损伤健康。
针对这种时弊,人们受道家“返璞归真”思想的影响,称那些肥甘厚味食物为“烂肠之食”,而转向天然的植物类食品,并提出辟谷的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说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辟谷真相:是“限食”而非“绝食”现代人通常以为,辟谷就是“绝食”,与现在流行的断食疗法如出一辙。
实际上,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误会。
据张国玺教授考证,辟谷并不是指完全的不吃任何食物,而是少食或食用“特殊食物”。
《淮南子·人间》称:春秋时鲁国人单豹避世尘居深山,“不衣丝麻,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颜色”。
这是史籍所载最早之辟谷实践,书中只是说他不食五谷,并不代表他不吃其他东西。
又如古书中记载道门名士于章在辟谷时“饵黄精、茯苓、山地黄”,可见他是用药食来代替五谷。
古人称辟谷为“一食为适,再食为增,三食为下,四食为肠张,五食饥大起,六食人凶恶,百疾从此而生”,并强调“全不食亦凶,肠胃不通”。
也就是说,辟谷过程中只是减少进食,并不是不食,否则“亦凶”(指损害健康)。
可见辟谷并不是什么都不吃,而是慢慢节食,少食;或者不吃日常的五谷食物,只吃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药物,或服食高营养而较难消化的加工品。
如常说的“服药辟谷”,即是采取服食药物以代替谷食的方法。
《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有山药、蜂蜜、茯苓、莲子、芡实、苍(白)术、天门冬、麦门冬、泽泻等代替谷食的药物。
实际上山药、蜂蜜等既是药品,也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可以代替谷物为人体提供营养。
后世的一些辟谷术中,也有用大豆、大枣、胡麻(芝麻)、栗子、酥油、茯苓、黄精、天门冬、白术、人参、蜂蜜等配伍,制成丸膏,以代谷食的方法。
还有用含丰富植物油的松子仁、柏子仁、火麻仁等,再加入麦门冬、地黄、茯苓、山药、黄芪、人参等富含营养物质中药,制成营养高、消化慢、质地较硬的食物,以供食用;还有服用一些流质的胡麻汤、酥汤等。
可见,历代的辟谷术修炼者,并非不吃任何东西,只是不吃或少吃五谷杂粮罢了。
如果采取什么都不吃的所谓“辟谷”,只会损害自己的健康甚至危害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给辟谷这一传统养生方法蒙上一层阴影。
一、辟谷方法断谷三天以上定为辟谷,不满三天作为节食。
断谷3-7天为短期辟谷,8-14天为中期辟谷,15天以上为长期辟谷。
辟谷层次:1.低层次断谷:可食用少量瓜、果、药物,除开水和药物外不吃人间烟火之食。
2.中层次断食:只喝水或稍加果汁,蜂蜜等饮料。
3.高层次断水:不食任何食物,亦不饮水,但需有人护法。
初练辟谷的,可从短期、低层次开始,随着服气功夫的提高和辟谷经验的积累,再逐步延长辟谷时间和提高辟谷层次。
二、辟谷时间为治病而辟谷者,并非辟谷时间越长、辟谷层次愈高愈好。
病重、体弱者辟谷时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宁愿增加辟谷次数,不要一次辟谷时间太长。
根据经验,一般辟谷3-5天即有疗效。
为实用而练辟谷者(如野外作业突然断粮或为渡灾荒或为练服所辟谷功夫)可以延长辟谷时间,提高辟谷层次,但必须以身体健康为前提,即辟谷期间不感饥饿,体力、精神如常。
三、服气辟谷功其功法由服气辟谷盘坐功、步行功、站桩功和卧功四部分组成。
(功法略)四、辟谷进程辟谷可以循序渐进,如练功17天辟谷3天,练功10天辟谷5天,练功5天辟谷5天。
辟谷大致有三种形式:1.经长期练功而出现主动辟谷。
2.经气功师催化而出现辟谷。
3.为了某种目的的修练而主动辟谷。
值得提倡的是主动辟谷,说辟谷,马上辟谷,说复食,马上复食。
整个辟谷期间可按日常生活如常进行,工作、学习仍照以往。
五、注意事项1.服气是辟谷的前提,练辟谷者必须先练服气。
2.辟谷层次要逐渐提高,确定辟谷时间要量力而行。
3.低层次的辟谷可吃点水果。
4.辟谷时要尽量避免不蹲,如下蹲后应慢慢立起,睡在床上也要慢慢的起来,不要急速爬起,过分剧烈的动作也要避免。
5.辟谷后舌苔变厚,口中吐臭气,皮肤也会有酸臭味,小便变黄变浊,无大便或拉稀便如便似酱油状、柏油状,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是身体排毒的表现。
如原来便秘者可服点泻药以求把宿疾泻掉,一般的辟谷腹泻是不必用药调治的,毒气泻光腹泻就会停止。
6.辟谷时会有气冲病灶反应,在正邪相博之时病会有加生或把隐病激发出来,出现这种现象时要正确理解,不要害怕有此反应是身体好,气感强、祛病快的表现。
7.最好在晚上10时正结束辟谷,同时进食少量稀粥,然后立即打坐。
这时练功只是放松入静,没有运用意念,时间愈长愈好。
这时打坐效果显著,有的人辟谷时还无气感,此时才有气感。
8.恢复饮食后不要马上进补,要有三五天的缓慢恢复期后才正常饮食。
10.辟谷者要乐观豁达,心平气和,整个辟谷期间都要保持心情乐观和情绪稳定。
六、关于辟谷的看法和观点所功辟谷,古今都极为重视。
从实践中,体会到中国的气功辟谷具有西方绝食疗法的优点而避免了它的缺点。
在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的配合下,对辟谷者进行了检测生理生化指标,通过对670人的辟谷实践观察和53名实验对象的科学检测,综合分析如下:1.现代医学表明,短期断食可能引起一些机体代谢紊乱,而53名辟谷实验者的体液生化表明,短期辟谷对机体无明显损害,也无后遗症。
2.辟谷可降低三酸甘油酯和担固醇、对高血指症和心血管系统病症有治疗作用。
3.对HDL(高密度脂蛋白)两批观察表明,辟谷可提高HDL,这对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更有积极意义。
但辟谷时间长短可能有不同效应,今后应增加观察人数,特别要进行跟踪观察。
4.对糖尿病人,在实验观察中和其他单独检测中均提示辟谷具有降低血糖之作用,但对血糖正常者可维持血糖的稳定。
5.辟谷可使人健美,胖瘦可双向调节。
6.辟谷可治疗多种疾病,包括癌症、乙肝等难治之症。
7.辟谷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细胞功能,对人体血清蛋白的比例有较好的调节,因此辟谷具有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养生学意义。
8.短期辟谷使血清总蛋白提高,提示辟谷存在一种特殊之蛋白质合成途径,其机理有特探讨。
9.古气功所说“气足不思食”本意指高功夫气功师内气充足方可辟谷。
670名学员辟谷之成功和53名实验者的科学检测表明,无练功史的学员经过短期特殊训练,也能掌握辟谷功夫,达到辟谷目的。
这说明在有经验的气功师指导下,气功辟谷可在一般群体包括病员中推广,也说明气功辟谷在应用上有极大的可能性。
气功辟谷具有西方饥饿疗法的优点而避免了它的副作用,与一般气功相比也有它独特的效应,其为治疗现代文明找到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辟谷:不吃五谷,方士道家当做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
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等。
道教从为,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
《黄庭内景经》云:“百谷之食土地精,五味外羙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反老得还婴?”①同时,人体中有三虫(三尸),专靠得此谷气而生存,有了它的存在,使人产生邪欲而无法成仙。
因此为了清除肠中秽气积除掉三尸虫,必须辟谷。
为此道士们模仿《庄子·逍遥游》所描写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仙人行径,企求达到不死的目的。
辟谷术起于先秦,大约与行气术同时。
集秦汉前礼仪论著的《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②是为辟谷术最早的理论根据。
《淮南子·地形》也有类似的记载。
而《人间》还载有实例,如记述春秋时鲁国人单豹避世居深山,喝溪水,“不衣丝麻,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颜色。
”③是为史籍所载最早之辟谷实践者。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去(却)谷食气篇》,则是现存汉前辟谷服气术最早的著作。
有云:“去(却)谷者食石韦。
……首重、足轻、体轸,则昫(呴)炊(吹)之,视利止。
”意谓初行辟谷时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须用“吹呴”食气法加以克服。
这里将辟谷与行气联在一起,和《庄子·刻意》将行气与导引联在一起一样,似皆表明此三术在先秦时最初存在的状态,即表明它们之出现是大体同时的。
道教创立后,承袭此术,修习辟谷者,代不乏人。
《汉武帝外传》载,东汉方士王真“断谷二百余年(当为“日”之误——引者注),肉色光美,徐行及马,力兼数人”。
④《后汉书·方术传》载:“(郝)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
”⑤曹植《辩道论》载郗俭善辟谷事,谓曾“躬与之寝处”以试之,“绝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也”。
⑥曹操招致的方士群中,甘始、左慈、封君达、鲁女生等皆行辟谷术。
东晋道士葛洪反对单行辟谷可致仙的观点(主张择仙术之善者而兼习之,尤其必修金丹),认为单行辟谷可成仙是行气家“一家之偏说”,但并不怀疑辟谷术的健身延年效果。
他在《抱朴子内篇·杂应》中说:“余数见断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轻色好。
”⑦并举出具体例子以证之:三国吴道士石春,在行气为人治病时,常一月或百日不食,吴景帝闻而疑之,“乃召取鏁闭,令人备守之。
春但求三二升水,如此一年余,春颜色更鲜悦,气力如故。
”⑧又“有冯生者,但单吞气,断谷已三年,观其步陟登山,担一斛许重,终日不倦。
”⑨《魏书·释老志》载,北魏道士寇谦之托言太上老君授以导引辟谷口诀,弟子十余人皆得其术。
又谓东莱道士王道翼隐居韩信山,断谷四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