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全国新高三化学精品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讲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醋酸、一水合氨、水
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C )
A.①②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解析] 石灰石不能用作干燥剂,故①错误;不锈钢、青
铜和生铁都是合金,故②正确;浓硫酸、烧碱和硝酸都具有很
强的腐蚀性,故③正确;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④错
误;醋酸、一水合氨和水都存在电离平衡,故⑤正确。
常见的混合物 (1)气体混合物:空气、水煤气(CO 和 H2)、爆鸣气(H2 和 O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CH4)、焦炉气(主要成分是 H2 和 CH4)、 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 (2)液体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 水玻璃、福尔马林、浓硫酸、盐酸、汽油、植物油、胶体。 (3)固体混合物:大理石、碱石灰、漂白粉、高分子化合物、 玻璃、水泥、合金、铝热剂。
(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若某物质是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 气体就是混合物。
(3)由同位素的不同原子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纯净物, 如H2和D2、H2O和D2O,由12C和13C组成的石墨也是纯净物。
(4)冰水混合物、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属于纯净物 而不是混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 CH2—CH2 )属于混 合物而不是纯净物。
(5)确定分子式的有机物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如C4H10的结构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二者组成混合物。
(6)确定某酸是几元酸,不能依据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 如CH3COOH不是四元酸,而是一元酸。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冰 水 混 合 物 属 于 化 合 物 , 高 分 子 化 合 物 属 于 纯 净 物 (× ) (2)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属于混合物 (× ) (3)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 ) (4)纯碱属于碱、甘油属于油脂( × ) (5)NaHSO4,NaHCO3 都属于酸式盐,溶液都呈酸性( × ) (6)SiO2 既能和 NaOH 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 两性氧化物( × )
2021年化学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点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2021年化学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二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点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法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命题角度1 结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考查物质的分类及性质(热点角度)1 [2018天津,1,6分]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谷物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主要包括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乙醇被氧化为乙酸,因此酿造过程中涉及水解反应和氧化反应,A项错误。
后(司)母戊鼎为商代后期的青铜器,属于铜合金制品,B项正确。
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为黏土,C 项正确。
青蒿素易溶于乙醚,而不易溶于水,因此,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包括萃取操作,D项正确。
A1.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7,6分]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命题角度2 结合生产、生活考查物质的性质和应用(热点角度)2 [2018全国卷Ⅲ,7,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泡沫灭火器的作用原理是碳酸氢钠与硫酸铝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产生氢氧化铝沉淀、硫酸钠和二氧化碳,可用于一般的灭火,但因喷出的泡沫中含有大量水分,H 2O 能导电,且H 2O 也易损坏电器,因此泡沫灭火器不适用于电器起火,A 项错误。
第一章 2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转化-2021届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课件

注意:①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
生成。如 147N+10n→146C+11H
(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的特点:在原子核组成不变的情况下,发生了分子组成或原子、
离子等结合方式的质变。不属于这个范围的质变就不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
变化
比较 特征
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与转化
一. 物质的组成
物质组成
宏观组成:元素 微观组成:粒子
游离态
化合态 分子 原子 离子
单质 化合物
1. 化学是在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化学变化中的最小 粒子是原子或离子。
2.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同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游离态是指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时的状态,化合态是指 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时的状态。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例如:CO、NO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碱。例:SiO2、CuO
例:用树状分类法对HCl,CO2 ,CaO ,NaOH, Na2SO4 , CaCO3 , Ca(OH)2 ,H2SO4进行分类
化合物
酸
HCl H2SO4
碱
盐
NaOH Ca(OH)2
易错提醒: 1.普通玻璃、合金、天然矿物原料、高分子聚合物、熔化后的结 晶水合物、半导体元件材料、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不是纯净物。 石英材料、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 2.具有特殊化学性质的部分原子或原子团,不带电荷的称作基, 带电荷的称作根(或离子)。 3.酸式盐:酸中的部分氢被中和的产物。如NaHCO3等。 4.碱式盐:碱中的OH-部分被中和的产物。如Cu2(OH)2CO3等。
第二章 课时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课件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共50张PPT)

解析:金属单质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氢气;碱性氧化
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单质和金属单质化合可得
到盐;酸性氧化物或酸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可生成盐。
答案:D
知识点三 分散系 胶体
考必备•清单
1.分散系 (1)概念:把__一__种__(_或__多__种__)_物__质__分__散__在__另__一__种__(或___多__种__)物__质__中__所
[名师点拨] ①不能用自来水制备 Fe(OH)3 胶体,因为自来水 中有电解质,会使胶体发生聚沉,应用蒸馏水。 ②不能过度加热,否则 Fe(OH)3 胶体聚沉生成 Fe(OH)3 沉淀。 ③书写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的胶体不加沉淀符号 “↓”,应注明“胶体”二字。
夯基础•小题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为混合物
(× )
(6)纯碱属于碱,硫酸氢钠、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 ( × )
(7)已知 NaH2PO2 是正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则 H3PO2 属于二
元弱酸
(× )
2.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
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
解质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
胶体
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
复分解、置换”四类
解析:强、弱电解质分类标准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 B 错误;溶液、浊液和胶体的分类标准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C 错误;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只能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 应和吸热反应,D 错误。 答案:A
2021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山东专用):2-1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

2.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B )
A
B
C
D
C919 发动机 及起落架材 料:钛合金
航天服 材料:涤纶
战国初期的 曾侯乙编钟:
青铜
日常生活中的 餐具:陶瓷
解析:钛合金和青铜都属于合金,A、C 不符合题意;涤纶 的主要成分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符合题意;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 不符合题意。
2.同一种物质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分类,可属于不同的类别。 如 Na2SO4 既是钠盐,又是硫酸盐。
3.化学物质有“名不符实”的现象:冰水混合物实际上是 纯净物;纯净的盐酸是混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纯碱属 于盐类,石炭酸属于酚类。
1.化学中有“五同”,根据“五同”的概念,下列物质间关系正
确的是( A )
知识点二 课时作业
知识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物质组成的基本概念
(3)元素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
元素以_____单__质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
元素以____化__合__物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4)同素异形体
(5)混合物和纯净物
①____纯__净________物
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A
盐酸
NaOH
B
空气
Fe(OH)3 胶体
C CuSO4·5H2O
CaCl2
D
氯水
KNO3 晶体
单质 石墨
铁 水银 O3
电解质 K2SO4 溶液
Na2CO3 铜
NaCl
解析:K2SO4 溶液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A 项错误; Fe(OH)3 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B 项错误;CuSO4·5H2O 属于化合物,不是混合物,铜属于单质,不是电解质,C 项错误; 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KNO3 晶体属于化合物,为 纯净物,O3 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属于单质,NaCl 熔 融状态下导电,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也导电,所以 NaCl 属于电 解质,D 项正确。
2021高考化学课标全国版一轮课件:第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栏
目
导 航
考点一 考点二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微专题3 分类思想在物质转化中的应用
考点三 分散系 胶体
探究高考·明确考向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 1.元素、微粒及物质间关系图
•原子构成物质的方式
2.同素异形体 →定义:同种元素形成的___不__同__单__质_______
同素 →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填一填]
• 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 ①石油的分馏 ②煤的干馏 ③钠的焰色反应 ④碘的升华 ⑤氯化 铵分解 ⑥蛋白质的变性 ⑦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⑧电解食盐水 ⑨ C⑬aC蛋l2的白潮质解的盐⑩析冰的⑭熔食化物的⑪缓F慢eC氧l3的化水解⑮同⑫素石异油形的体裂间化的、转裂化解⑯ 232Th转化成233U
体异形—→ →性 转质 化差 :异 属: 于主__要 _化__体学__现__在_____变_物_化_理_______性质上
• [填一填] • 有下列物质: • ①氧气 ②二氧化碳 ③臭氧(O3) ④盐酸 ⑤铁 • ⑥碳酸钠 ⑦空气 ⑧氢氧化钠 ⑨冰、水混合物 • 其中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①__②__③__⑨______; •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⑤_____; •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⑥_⑧______; •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①_和__③_____; • 属于单质的有:__①__③__⑤____; • 属于化合物的有:__②_⑥__⑧__⑨_____; • 属于混合物的有:__④__⑦____。
• ③弱氧化剂制取强氧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通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2021年全国高考化学人教新版特色专题: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讲义教师版)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集结知识元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讲解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①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②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③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④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如同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①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4个。
②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大于4个。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2、同素异形体(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混合物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有一定的熔、沸点无一定的熔、沸点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常见混合物: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②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③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等。
二、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可以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1、简单分类法概述(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标准”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2、分类法常用的两种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同时用多个标准对同一物质进行分类;3、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注意: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2.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测)(含解析)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测)(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河北省邯郸市xx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A.盐酸、空气、醋酸、干冰B.冰醋酸、海水、硫酸钠、乙醇C.蛋白质、油脂、烧碱、石灰石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硫酸钡2.【福建省莆田24中xx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钾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钾离子和氯离子B.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故二氧化硫是电解质C.硫酸钡难溶于水,所以硫酸钡属弱电解质D.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可能导电【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氯化钾在水中的电离不需通电,错误;B、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电离产生离子,使溶液导电,所以亚硫酸是电解质,而二氧化硫不是电解质,错误;C、硫酸钡虽然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所以是强电解质,错误;D、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可能导电,如离子化合物,在熔融时均能导电,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对电解质的有关概念的判断3.【山东省桓台县第二中学xx届高三1月检测】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B.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C.以NO和NO2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4.【湖南省六校xx届高三1月联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渗析的方法精制氢氧化铁胶体B.SiO2、NaCl、I2、C2H6O均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C.“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10-9米)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冰醋酸、铝热剂、硫酸钡、SO2分别属于酸、混合物、强电解质、非电解质5.【河北冀州中学xx届高三第三次月考】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 酸性氧化物:SO2、NO、CO2、SiO2 ② 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③ 明矾、小苏打、硫酸钡、HClO均为电解质④ 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⑤ 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A.①和③B.②和③ C.③和④D.②和⑤6.【福建省莆田一中、漳州一中、泉州五中xx届高三三校联考】下列有关物质分类说法正确的是()A.钠、镁、铁对应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食醋、纯碱、食盐分别属于酸、碱、盐C.生铁、不锈钢、青铜都属于合金D.明矾、小苏打、水玻璃、次氯酸均为电解质7.【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xx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下表中所示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右图的是X Y ZA.钠元素主族元素短周期元素B.非电解质化合物纯净物C.氯化铁胶体分散系D.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8.【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xx 届高三1月期末考前模拟】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B .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C .SiO 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其性质稳定,不溶于强酸、强碱D .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的展现9.【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xx 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不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漂白粉、福尔马林、水玻璃 ②化合物:CaCl 2、烧碱、HD③电解质:明矾、盐酸、硫酸钡 ④纯净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红宝石⑤同位素:126C 、13 6C 、14 6C ⑥同系物:C 2H 4、C 3H 6、C 4H 8A .只有② B.①②③④ C.只有③④ D.②③④⑥10.【吉林省东北附中xx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
(1)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 × ) (2)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 √ )
解析 MnO4-、AlO- 2 均为阴离子。 (3)用于环境消毒的漂白粉是混合物( √)
(4)胆矾(CuSO4·5H2O)属于混合物( × ) (5)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反之是物理变化 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只有化 学键断裂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熔化
归纳总结
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无机化合物
氢化物:HCl、H2S、H2O、NH3等
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 碱性氧化物:Na2O、CaO等
成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CO2、P2O5等 两性氧化物:Al2O3等
过氧化物:Na2O2、H2O2等
无机化合物 酸
按电离出的H+数
一元酸:HCl、HNO3等 二元酸:H2SO4、H2S等 三元酸:H3PO4等
碱
KOH等 按碱性强弱 弱碱:NH3·H2O等
正盐:BaSO4、KNO3、NaCl等
盐 酸式盐:NaHCO3、KHSO4等 碱式盐:Cu2(OH)2CO3等
复盐:KAl(SO4)2·12H2O等
解题能力提升
题组一 物质的组成
1.(2019·湖南益阳调研)《神农本草经》说:“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
解析 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能与氢氟酸反应。
(6)已知NaH2PO2是正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则H3PO2属于三元弱酸( × )
解析 H3PO2为一元酸。
易错警示
1.正确理解几个“一定”“不一定”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 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 SiO2、Fe2O3。 2.确定某酸是几元酸,不能依据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如CH3COOH不是 四元酸,而是一元酸。
⑦漂白粉 ⑧TNT ⑨H2SO4 ⑩含氧40%的氧化镁 ⑪花生油 ⑫福尔马林
⑬密封保存的NO2气体 ⑭CuSO4·5H2O ⑮液氯 ⑯王水 ⑰KAl(SO4)2·12H2O
⑱分子式为C5H10的烃 ⑲分子式为C7H8的芳香烃
其中一定为纯净物的是 ①⑧⑨⑩⑭⑮⑰⑲
(填序号,下同);一定为混合物的
是 ②③④⑤⑥⑦⑪⑫⑬⑯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的是 ⑱ 。
C.NH3·H2O是弱碱,所以NH4NO3为弱电解质 D.磁性氧化铁、水玻璃、液氨均为混合物
3.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福尔马林、聚乙烯 ②电解质:明
矾、冰醋酸、石膏、纯碱 ③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Na2O、
Mn2O7为碱性氧化物 ④同位素:1H+、2H2、3H ⑤同素异形体:C60、C80、
1.交叉分类法
二、物质的分类
同时用多个标准对同一物质进行分类。
如:
2.树状分类法 每次用一个标准对物质进行再分类。
混合物(如空气、漂白粉)
物质
金属单质(如钠、汞) 单质 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氯气)
纯净物
化合物
氧化物(如CaO、CO2、NO) 酸(如H2SO4、HNO3、CH3COOH) 碱[如Ba(OH)2、NH3·H2O] 盐[如CaCO3、Ca(HCO3)2、Cu2(OH)2CO3]
《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釡中加热Hg制得的。这
里的“丹”是指
A.合金
√B.氧化物
C.氯化物
D.硫化物
题组二 明确标准,对物质正确分类
2.(2020·南京质检)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2、P2O5、NO均为酸性氧化物
√B.NaH、NaBH4、NaClO均为离子化合物
核心知识梳理
一、物质的组成 1.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 原子是 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的最小微粒,一 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离子是带电荷的 原子或原子团。 2.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 分子 、 原子 或 离子 构成的。 (2)元素:具有 相同核电荷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金刚石、石墨 ⑥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
⑦化合物:CaCl2、NaOH、HCl、HD ⑧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
子化合物
√A.②⑤⑧
B.①②⑤⑦⑧
C.②⑤⑥⑦⑧
D.全部正确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02
核心知识梳理
1.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宏观 微观
4.纯净物与混合物 (1)纯净物:由同种 单质 或 化合物 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一定的熔、沸点
无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应用体验
现有下列物质:
①冰水混合物 ②爆鸣气 ③铝热剂 ④普通玻璃 ⑤水玻璃 ⑥有机玻璃
按酸根是否含氧 无氧酸:HCl、H2S等 含氧酸:HClO4、H2SO4等
按酸性强弱 强酸:HCl、H2SO4、HNO3等 弱酸:CH3COOH、HF等
按有无挥发性 挥发性酸:HNO3、HCl等 难挥发性酸:H2SO4、H3PO4等
按水溶性 可溶性碱:NaOH、KOH、Ba(OH)2等 难溶性碱:Mg(OH)2、Cu(OH)2等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组―――成→ 单质: 同种元素组成 的纯净物 化合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 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 单质 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 化合物 形式存在的状态。
(5)原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3.同素异形体 (1)概念: 同种元素 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 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 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 物理 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