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的侵略与反抗222
中国近代历史的列强侵略与民族抗争

中国近代历史的列强侵略与民族抗争中国近代历史是一个充满磨难和抗争的时期。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列强联合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然而,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于侵略者,他们展开了坚决的抵抗和民族解放运动。
本文将探讨中国近代历史中列强侵略与民族抗争的关系。
一、列强侵略的背景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欧洲列强开始向世界各地扩张势力。
他们通过不平等条约、武力入侵等手段,逐渐在中国建立殖民地和租借地。
这些列强的侵略行为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二、民族抗争的兴起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开始展开抵抗。
一方面,中国士人精英们提出了"推翻满清、恢复中华"的口号,积极参与反对列强斗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另一方面,中国农民在生计和土地问题上遭受了极大的压迫,他们组织形成了农民起义。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太平天国运动,领导者洪秀全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号召农民奋起反抗。
在中国各地,农民纷纷响应,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
这些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辛亥革命与新中国的诞生20世纪初,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发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辛亥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的开始。
新中国的诞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推动了中国反抗列强侵略的运动。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继续展开抗争。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不断壮大,策动了许多武装起义,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另一方面,中国人民还充分发挥了民主与爱国的力量,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抵制和抗议活动。
这些抗争不仅在中国国内产生广泛影响,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四、民族抗争的胜利与启示经过长期的斗争,中国人民最终打败了列强侵略,取得了民族解放的胜利。
这一历史事件使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团结一致、勇敢抗争的重要性,也让中国人民对自身力量有了更大的信心。
近代列强的侵略与反抗

·新课标
列强侵略的影响: (2)列强侵略的影响:
消极影响: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造成中国贫穷 和落后的根源; 积极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自然经济解体,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列强侵略中国,给我们的启示: (3)列强侵略中国,给我们的启示: 列强侵略中国
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一个国家 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必须凝聚民族 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和平发展是必由之路。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同时也改变了中国政治力量 的对比, 的对比,为解放战争的胜利 奠定了基础, 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华民族 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华民族具有无穷的生命力; 中华民族具有无穷的生命力; 民族团结是维护民族利益的 重要保障
影响
启示
·新课标
3.近代列强侵华中国胜与败的原因、影响、启示。 近代列强侵华中国胜与败的原因、影响、启示。 近代列强侵华中国胜与败的原因 (1)中国战败: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 中国战败:根本原因: 中国战败 内因: 制度无力抵制先进的资本主义的进攻。内因 : 内因 清政府的腐败,经济、武器装备落后,军官无 能指挥不当。外因 :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综合 外因: 外因 国力强大,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具有掠夺 性。 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建立了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近代 列强侵略与人民抗争 侵略与人民抗争史 列强侵略与人民抗争史
专题概要导读
从1840年开始,为打开中国的大门,列强凭借强 大的经济实力和坚船利炮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 动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 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受严重践踏,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 亡的危机之中。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 战争,对此开始了以国共合作抗日为基础的全民族抗 战,并终于在1945年8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维护了 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 伟大胜利。
近代中国的帝国主义侵略与抗争

近代中国的帝国主义侵略与抗争近代中国,是一个备受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
鸦片战争后,中国一蹶不振,逐渐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然而,中国人民并没有甘于被欺辱的命运,他们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反侵略斗争。
这场斗争虽然曲折艰难,但也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
一、侵略的根源近代中国的帝国主义侵略不是偶然的产物,而是由于中国自身的内外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从外部来看,19世纪末的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列强争夺市场和资源日益激烈,中国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
同时,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使得列强在武器装备和交通运输方面占尽优势。
从内部来看,清廷的腐败和劣迹斑斑,以及国力衰落,使得中国丧失了自我保护能力。
二、鸦片战争及其启示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抗侵略斗争的起点,也是中国人民意识到依附于外国列强、迎合帝国主义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一个重要时刻。
中国的传统文化始终强调“忍辱负重”,然而,在战争中,中国人民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家受辱的痛苦和危机。
这一事件使中国民众对自身局势的认识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始了反抗的思考和斗争的探索。
三、义和团与义和团运动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系列民间反侵略组织,而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以其耐心和毅力,在中国各地形成了有组织的抗侵略运动,不仅能有效地打击帝国主义洋务势力,还赢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
然而,在非正规战争的巨大压力下,义和团运动的冲动性过于明显,导致其最终失败。
四、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帝制,宣告中国封建专制的结束。
虽然革命过程曲折,但辛亥革命为中国后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历史教训。
辛亥革命的胜利并没有解决帝国主义侵略的问题,但它为中国的进步铺平了道路,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决心。
五、五四运动与爱国主义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殖民统治的爱国革命运动。
这次运动凝聚了广大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力量,他们用行动表达了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愤怒和反抗。
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解析

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解析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涵盖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近百年间的历史事件。
在这段时间内,中国面临了来自多个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但中国人民从不屈服,展示出了顽强的抗争精神和追求独立自主的意志。
一、鸦片战争与近代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标志着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这场战争爆发于19世纪40年代初。
鸦片战争中,英国以鸦片贸易之名对中国发动了战争,进而获得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等。
这些条约剥夺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使中国深受侵略压迫。
二、列强势力的扩张和中国人民的抗争鸦片战争后,其他列强纷纷加入对中国的侵略行动,包括法国、俄国、德国、日本等国家。
这些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武力进攻等手段,使中国的领土不断缩小,并且掠夺了大量的资源。
面对这样的侵略,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抗争。
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抗击列强侵略的两个重要组织。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9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尽管最终失败,但它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反对侵略的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义和团运动发生于19世纪末,主要是农民群众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的反抗行动,但最终也未能取得胜利。
四、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标志着近代中国的彻底变革,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的王朝制度。
辛亥革命不仅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产生了强烈反应,而且为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最终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五、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近代列强的侵略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中国人民从不屈服。
他们坚持反抗,保卫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人民有着顽强的抗争精神,追求独立自主的精神一直是他们的信念。
结论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
这段历史既是痛苦和屈辱的,又是充满斗争和希望的。
中国近代史综合复习提纲:侵略与反抗

中国近代史综合复习提纲:侵略与反抗一、鸦片战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变中国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林则徐禁烟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鸦片走私,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中国的贫弱;鸦片摧残吸食者体质。
措施:派人暗记密查,缉拿烟贩;强迫外商交出鸦片;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虎门销烟及意义:1839.6.3,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鸦片战争的史实: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8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侵略者:英法联军帮凶:美、俄两国火烧圆明园: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
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
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烧毁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58,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60,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60,中俄《北京条约》——1864,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升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895年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在祖国遭受蹂躏、国土被 宰割的背景下,谭嗣同写下了这首诗: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
资本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 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 表现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 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 人民,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 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
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客观作用 (1)“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首先,不平等条约将 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其次,使中国外交 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方式符合了国际惯 例;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 (2)不平等条约将中国推入近代化进程中,将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政治理 念、经济习惯和文化思想带到了中国,也扩展了中国人的视野。
没。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
条约内容
主要危害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 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
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遭受严重损失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 人民的负担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
商埠
内地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 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展开了多
种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义和团运动 (1)背景
①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直接原因:山东外国教会势力的猖狂。
中国近代史上的侵略与反抗

主要的侵华战争
• 1、鸦片战争(道光帝时)目的──英国为了改变中英贸易中的不 利地位 • • 禁烟运动──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 烟 • • 结果: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签订《南京条 约》 • •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二、签订的主要条约 • • 条约名称签订时间战争双方内容影响 1《南京条约》 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马关条约》1895年甲午中 日战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 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 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增辟通商口岸。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3 《辛丑条约》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赔偿白银 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做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 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 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 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 • • 经过: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疆,仅 半年时间就收复了北疆;1878年,收复了除 “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9世纪80年代 通过外交努力,中、俄两国签订条约,收回伊犁;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 • • 意义:左宗棠收复新疆,巩固了中国的西北边疆。 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及主权
• 五、洋务运动(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 •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 • 代表人物:中央是奕訢,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 洞 • • 内容:1、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 • 2、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 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等。 • • 3、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 支海军。 • • 4、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 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中国近代史之入侵与反抗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之入侵与反抗是什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近代史之入侵与反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历史复习知识点-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九一八事变1.爆发:1931年9月18日,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城。
2.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①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②日本将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③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④蒋介石积极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3.结果: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二、一二·九运动1.原因: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2.时间:1935年12月9日3.过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
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过程铁的青年学生4.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5.意义: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三.西安事变1.时间:1936年12月12日2.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3.经过: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4.结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停止内战、接受联共抗日等条件。
5.和平解决的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初中历史复习知识点-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1.时间:1937年7月7日2.过程:日军以军事演习中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绝后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反击,七七事变爆发,这一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3.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4.结果:1937年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5.爱国将领: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二.第二次国共合作1.共产党部队改编: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2.形成标志: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三.淞沪会战1.时间:1937年8 -11月2.爆发: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中国守军击毙,在上海挑起事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 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条约的主要内客是:清政府赔款白银 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 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 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 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 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2、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3、制造大屠杀: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4、签定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 割 地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 赔 《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 款 《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
(2011年铜仁). 1、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有 这样的表述:“它是我见到的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 的外交文件。”这句话中“最要命的外交文件”应 该是 A.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B
(2011· 四川南充) 8.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经 济危害最大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元 C.开五口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D
(2011· 江西南昌) 9、下图所示遗址是中国近代屈辱的见证,它 曾经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 大灾难。其中“火劫”发生在 A.中英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两条主线: 两次农民运动:
侵略史、 抗争史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两次严重侵华罪行: 英法火烧圆明园、 八国洗劫北京
三大条约: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悲哀三步曲)
四次战争: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位民族英雄: 林则徐、关天培、左宗棠、邓世昌
3、下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 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武昌首义 D.五四爱国运动
[参考答案]A[06年随州中考]第2题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 须同英国商定。”此项规定最早出自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 A[09南京中考]第8题
[12年青海中考]第11题 .(1)英国(1分)《南京条约》(1分)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2分) (2)李鸿章(1分)资本主义国家(1分)允许日本在中国开 设工厂(1分)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 《辛丑条约》(1分) 清 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 帝活动(1分)
26、【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 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 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 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 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材料二】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 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 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 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 而不买”,拒纥付款。
第二次鸦片战 争 英、俄侵略西 北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
《辛丑条约》
反抗
事件 鸦片战争 代表人物 代表事件 林则徐广东积极防 御抵抗、关天培虎 门之战壮烈牺牲 领导太平天国将士 抗击英法联军洋枪 队 收复新疆 黄海大战抗击日军 精神体现
林则徐 关天培 洪秀全 李秀成 左宗棠 邓世昌
第二次鸦片战争
侵略
事件 鸦片战争 时间 主要条约 主要影响 1840.6— 1842.8 1856.10— 1860.10 19世纪60 -70年代 1894— 1895 1900— 1901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 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西北边疆面临危机 《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完全形成
C
(2010· 浙江湖州) 21、在中国近代,下列哪一条约签订 以后出现了右图局面?(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D
(2011年湖南衡阳市). 22、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 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 的是: 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英、俄侵略西北
①为了国家民 族利益不怕牺 牲. ②反侵略的爱 国主义精神. ③维护国家主 权和领土完整 的爱国精神.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列强侵华罪行
1、两次洗劫北京: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1)材料一是清政府与哪国签订的什么条约?有什么影 响?(4分) (2)材料二是清政府派谁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此时, 日本社会制度已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条约中危害最大的 是哪一条款?(3分) (3)材料三是什么战争之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什么 条约?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 了清政府已完全成为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3分)
5、图1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使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B.使中国开始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C.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参考答案] D[09恩施中考]第6题
6、《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 重影响是: ①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 ②封建经济消亡 ③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 产地 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2、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珍爱生 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在 中国近代史上曾因毒品引发了一场战争,这 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参考答案]A[06年宿迁中考]第19题
D
(2011年鄂州市) 17、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 的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 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A、割地赔款 B、开埠扬州) 18、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左宗棠收复新疆 ②邓世昌抗击日军 ③林则徐虎门销烟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B
(2011年江苏省宿迁市). 23、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A
24、写出《南京条约》、《马关条 约》、《辛丑条约》签订后对中国 社会的影响。
[参考答案]B
[08成都学业]第7题
(2010· 江西) 7、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 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 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 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 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13、1851年,领导金田起义的农民领袖 是 A.杨秀清 B.李秀成 C.洪秀全 D.萧朝桂
[参考答案] C[09揭阳中考]第20题
(2010· 广东汕头) 14.左宗棠为维护国家主权作出了巨大的贡 献。下列有关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率三路大军入疆,击败阿古柏侵略军 B.出使俄国,通过外交途径收回伊犁 C.出兵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主张加强海防,放缓西北塞防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 的?(1分)劫掠者是谁?(1分) (3)写出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条约名称?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2分)
B
10、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 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 (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 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参考答案]D[08南京中考]第8题
(2010· 贵州贵阳) 1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 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日《马关条约》
鸦片战争
1840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1919
1949
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性质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个形态 : 两个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