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分类专题复习9

合集下载

201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201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201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考纲要求】表达应用(E):压缩语段主要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

【考情回顾】(2010年江苏卷)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4分)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

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

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转辗奔向江河湖海。

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

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与水生植物体内。

参考答案:吸碳;“略施魔法”;光合作用。

(2009年江苏卷)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

(4分)学科网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

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

谁的环境好,“洼池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就快,发展就快。

学科网“洼池效应”指:▲.网参考答案: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2008年江苏卷)4.下面是英国学者里基·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性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

(不超过15个字)(3分)战略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之中。

战略环境评价:▲、▲、▲。

参考答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或“书面报告”)应用于决策(或“应用”、“应用于决策之中”)(2007年江苏卷)18.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

2011届高三专题复习---成语中的多音字、通假异读、难读字

2011届高三专题复习---成语中的多音字、通假异读、难读字

2011届高三专题复习---成语中的多音字、通假异读、难读字螳臂当(dāng)车安步当(dàng)车大腹便便(pián)便(biàn)宜行事箪食(sǐ)壶浆饮食(shí)起居载歌载(zài)舞千载(zǎi)难逢安土重(zhîng)迁重(chïng)峦叠障亲密无间(jiàn)间(jiān)不容发斗转参(shēn)横参(cēn)差不齐自怨自艾(yì)方兴未艾(ài)穷形尽相(xiàng)相(xiāng)得益彰为(wâi)虎作伥为(wãi)恶不悛屡见不鲜(xiān)鲜(xiǎn)为人知横(hãng)行霸道飞来横(hâng)祸前仆(pū)后继风尘仆仆(pú)形单影只(zhī)只(zhǐ)争朝夕窗明几(jī)净几(jǐ)次三翻曲高和(hâ)寡和(hã)衷共济宁(nìng)缺毋滥息事宁(níng)人刀耕火种(zhîng)种(zhîng)瓜得豆一哄(hîng)而散哄(hōng)堂大笑牵强(qiǎng)附会强(qiáng)弩之末称(chân)心如意称(chēng)兄道弟引吭(háng)高歌一声不吭(kēng)忍俊不禁(jīn)禁(jìn)网疏阔差(chā)强人意参差(cī)不齐乳臭(xiù)未干臭(chîu)味相投热情伺(cì)候伺(sì)机下手度(dù)日如年度(duï)德量力危如累(lěi)卵果实累累(lãi)奢靡(mí)之风靡靡(mǐ)之音寡廉鲜(xiǎn)耻屡见不鲜(xiān)量(liàng)体裁衣仔细打量(liàng)退避三舍(shâ)舍(shě)本逐末一脉(mài)相承含情脉脉(mî)心广体胖(pán)呱呱(gū)坠地呼天抢(qiāng)地茅塞(sâ)顿开处(chǔ)心积虑荷(hâ)枪实弹顺蔓(wàn)摸瓜犯而不校(jiào)反躬自省(xǐng)兵不血(xuâ)刃未雨绸缪(mïu)人才济济(jǐ)如法炮(páo)制泥(nì)古不化归心似(sì)箭丢三落(là)四供(gōng)不应求数(shǔ)典忘祖一曝(pù)十寒余勇可贾(gǔ)博闻强识(zhì)图穷匕见(xiàn)暴虎冯(píng)河虚与委蛇(wēi yí)臧否(zāng pǐ)人物病入膏肓(huāng)封妻荫(yìn)子休戚(qī)相关卑鄙龌龊(wîchuî)负隅(yú)顽抗步履蹒(pán)跚戛(jiá)然而止不容置喙(huì)功亏一篑(kuì)长吁(xū)短叹股肱(gōng)之臣光风霁(jì)月鬼鬼祟祟(suì)官运亨(hēng)通敛声屏(bǐng)息绚(xuàn)丽多姿含英咀(jǔ)华擘(bî)肌分理插科打诨(hùn)怙(hù)恶不悛(quān)吹毛求疵(cī)汗流浃(jiā)背大笔如椽(chuán)莘莘(shēn)学子舐(shì)犊情深身陷囹圄(líng yǔ)犄(jī)角之势麻痹(bì)大意噤(jìn)若寒蝉推本溯(sù)源喟(kuì)然长叹烜(xuǎn)赫一时赧(nǎn)颜苟活怏怏(yàng)不乐一丘之貉(hã)秣(mî)马厉兵奴颜婢(bì)膝一蹴(cù)而就皮开肉绽(zhàn)沆瀣(hàng xiâ)一气沁(qìn)人心脾针砭(biān)时弊杀一儆(jǐng)百惴惴(zhuì)不安歃(shà)血为盟振聋发聩(kuì)稗(bài)官野史纵横捭阖(bǎi hã)瞠(chēng)目结舌暴殄(tiǎn)天物别出机杼(zhù)揠(yà)苗助长邂逅(xiâhîu)相遇炙(zhì)手可热缠绵悱(fěi)恻良莠(yǒu)不齐焚膏继晷(guǐ)蚍蜉(pífú)撼树刚愎(bì)自用风声鹤唳(lì)蛊(gǔ)惑人心罄(qìng)竹难书户枢不蠹(dù)不胫(jìng)而走老骥(jì)伏枥疾首蹙(cù)眉咄咄(duō)逼人扪(mãn)心自问鳞次栉(zhì)比命运多舛(chuǎn)前倨(jù)后恭繁文缛(rù)节茕茕(qiïng)孑立飞扬跋扈(hù)穷兵黩(dú)武众口铄(shuî)金相形见绌(chù)暴戾(lì)恣睢(suī)时乖命蹇(jiǎn)鞭辟(pì)入里睚眦(yázì)必报并行不悖(bâi)越俎(zǔ)代庖饮鸩(zhân)止渴不落窠(kē)臼卖官鬻(yù)爵风驰电掣(châ)忧心忡忡(chōng)亘(gân)古未有羽扇纶(guān)巾浑(hún)水摸鱼渐臻(zhēn)佳境佶(jí)屈聱牙草菅(jiān)人命矫(jiǎo)枉过正脍(kuài)炙人口管窥蠡(lí)测廖(liáo)若晨星面面相觑(qù)色厉内荏(rěn)提纲挈(qiâ)领锲(qiâ)而不舍咫(zhǐ)尺天涯卷帙(zhì)浩繁韬(tāo)光养晦恬(tián)不知耻如火如荼(tú)弦(xián)外之音徇(xùn)私枉法杳(yǎo)如黄鹤无耻谰(lán)言相形见绌(chù)因噎(yē)废食甘之如饴(yí)魂牵梦萦(yíng)鹬(yù)蚌相争一蹶(juã)不振同仇敌忾(kài)拈(niān)轻怕重呕(ǒu)心沥血通衢(qú)广陌垂涎(xián)三尺万象更(gēng)新高考语文多音多义字专题复习1、单:单(shàn,姓)老师说,单(chán匈奴族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ān)车。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知识点: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知识点: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01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人教版)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最令人焦灼的莫过于腐败的大肆蔓延,时刻都在消蚀着社会公正的根基,蚕食着人的良知,使人陷进对是非善恶的无休止的冷漠和麻木之中。

B.四川省汶川八级特大地震过去了,一些地质学家经过现场勘查,再次对龙门山地震带上岷江上游修建众多水电站置疑,同时也怀疑紫坪铺水坝是诱发大地震的导火线。

C.这是一块创新的热土,创业的福地,7 000年的悠久文明养育了勤劳善良的宁波人民,辉煌的历史文化,发祥了经世致用的东方哲学。

坚韧不拔、务实创新,成就了今天的辉煌。

D.温家宝总理以即将在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为蓝本,敬请大家在危机时刻不失信心,共赴时坚。

解析A项“消蚀”应为“销蚀”。

B项“置疑”应为“质疑”。

D项“时坚”应为“时艰”。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作者将每一块雨花石都画得十分精彩,七大八小的雨花石,块块都有不同的颜色、纹路、机理,仿佛引人进入一个奇妙的色彩世界。

B.中青年平均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患高血压的几率比睡眠充足的高一倍多,即便考虑肥胖与糖尿病等因素,睡眠不足与高血压仍有重要联系。

C.当层层迭迭的葱绿涌入胸怀的时候,雪山突然从缥缈的云雾中显现,神秘如幻影,圣洁如处子,庄严而慈蔼地望着你,使你止不住地怦怦心跳。

D.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国内多数拍卖公司对拍卖的规模和拍品的质量都作了相应的调整,以轨避急剧萎缩的成交量带来的风险。

解析A项机理—肌理。

C项层层迭迭—层层叠叠。

D项轨避—规避。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 A.啰嗦百叶窗立杆见影卑躬屈膝B.蛰居辩证法歪门斜道雍容华贵C.糟蹋杀风景婉转悠扬筚路蓝缕D.璀璨荧光屏知书达礼暗度陈仓解析A项杆—竿。

B项斜—邪。

D项礼—理。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 A.观摩闭门羹首屈一指真人不露像B.屏障拌脚石作壁上观朽木不可雕C.遨翔穷折腾真知灼见物以稀为贵D.厮杀出洋相川流不息高义薄云天解析A项像—相。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2-1-1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2-1-1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

但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我们应进行创造性转化 和创新性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不是范畴、概念、术语的 简单转换,不是把物质变成气,矛盾变成阴阳,规律变成道,类比变 成格义,共产主义社会变成大同社会,等等。语言同样具有历史性、 时代性,我们既不能操着一口“纯洁”的西方话语来表达中国的时代 精神,也不能说着一口“地道”的古代汉语来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以哲学的方式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1.本专题考点不再固定,重点训练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检索挑选能力、 核心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2.备考重点是概括的全面性和学生表述的准确性。针对典型题型, 拓展训练宽度,查找学生薄弱点,强化答题规范。
[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 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 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 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 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 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 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 了两倍。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降 落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 升。
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担忧的事件讲述了 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 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 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在这个例子中,新闻工 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他们由衷地为一个 贫困群体感到担忧,畏惧狂暴的全球贸易风潮会危及这一群体的利益。 我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个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 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不过,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 者提供了多大的灵活性。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 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 称为“竞争性真相”。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
成的 7、经过……下--经过……;在……下 8、出于……决定的--是出于……; 是由……决
定的
9、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 10、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原因 11、有……组成--有……;由……组成 12、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 13、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于……;……
课堂练习
3、老人那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 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主语是“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 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谓语是“感染”。 “思路”是不好“感染的,主谓搭配不当。并 列短语充当句子的主语时,常常会和谓 语、宾 语不搭配。
搭配不当的类别
归纳小结
主谓搭配不当
• 1、这其中、这其间: • 2、付诸于、见诸于: • 3、出自于、来自于: • 4、差距悬殊、悬殊很大 • 5、涉及到 • 6、又再度: • 7、过分溺爱: • 8、可以堪称: • 9、极少罕见: • 10、互相厮打: • 11、凯旋而归: • 12、提出质疑:
• 13、报刊杂志: • 14、我的愚见: • 15、卫冕桂冠: • 16、多年夙愿: • 17、付梓印刷: • 18、如果一旦: • 19、原始初衷: • 20、不幸的噩运: • 21、用过的垃圾: • 22、优秀的美德: • 23、一旦有一天: • 24、无数莘莘学子:
点。这三种语病类型各地试题都有涉及。 • 3 结构上以辨析语病的综合考查为主,单一考查
某种语病较少,除了表意不明外。 • 4 材料上多为当前社会关注的政治、经济、军事
、外交 、科技等方面热点题材。预测今后高考会 沿着这一特点命题。
知识方法
病句:违反语法结构规律、客观 事理或人们的表述习惯的句子。

2011高考复习

2011高考复习

24
文言文阅读复习目标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筛选文中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5
教学建议
1、重视朗读,提高整体感知语言的能力, 消除陌生感,增加亲切感。知道得越多, 朗读得就越快;反之,朗读得越快,知道 得就越多。 2、重视叙述类(不限于史传)课文的复习, 以此为基础,循序渐进,熟悉常用词语; 选取若干典型例句作为翻译的开端,训练 组词造句的基本能力。尤其重视名句名篇 默写篇目的运用,以期达到一石二鸟、一 26 箭双雕的目的。
33
高考作文本质:
炫 示
34
应试作文特点:
写作方式不同:个性——限制 阅读对象不同:多元——唯三 写作目的不同:灵魂——分数 写作状态不同:灵感——仓促
35
作文三大关键:
一、审题立意 圆心——半径——圆周 二、材料的选择和剪辑 自然——社会——人生 三、写作技巧 仿写:竹影横斜水清浅, 桂香浮动月黄昏。
6
建议:
回归婉约 回归细腻
7
看舞:安徽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浅析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曹植《洛神赋》
8
古诗文阅读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是(3分) A.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 家:定居 B.远近蛮夷,莫不款附 款:款待 C.是岁,大有年 年:收成 D.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 总:统领
28
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目标 (包括古典诗歌鉴赏)
文体知识 主旨内容 篇章结构 艺术手法
29
教学建议:
1、加强诵读,“音可通心”。通过诵读, 增加对诗文细微之处的理解、感悟,更深 更细领略诗文的内涵和意趣。 2、加强结构分析:“美文”恰如“美人”, 首要明晓“身材”。诗歌可从“起承转合” 着手,小说可从“序幕——开端——发 展——高潮——结局——尾声”着手,散 文则千变万化。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分类专题: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分类专题: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

2011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分类专题——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广东惠州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会思想的芦苇赵丽宏最近回到我曾经“插队落户”的故乡,一下船,就看到了在江堤上迎风摇曳的芦苇。

久违了,朋友!芦苇,曾经被人认为是荒凉的象征。

然而在我的心目中,这些随处可见的植物,却代表着美丽自由的生命,它们伴随我度过了艰辛的岁月。

从前,芦苇是崇明岛上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芦苇的一身都有经济价值。

埋在地下的嫩芦根可解渴充饥,也可入药。

芦叶可以包粽子,芦叶和糯米合成的气味,就是粽子的清香。

芦花能扎成芦花扫帚,这样的扫帚,城里人至今还在用。

用途最广的,是芦苇秆,农民用灵巧的手,将它们编织成苇帘、苇席、芦篚、箩筐、簸箕,盖房子的时候,芦苇可以编苇墙,织屋顶。

很多乡民曾经以编织芦苇为生,生生不息的芦苇使故乡人多了一条活路。

我在崇明“插队”时,曾经和农民一起研究利用地下的沼气来做饭。

打沼气灶,也用得上芦苇。

我们先在地上挖洞,再将芦苇集束成捆,一段一段接起来,扎成长十数米的芦把,慢慢地插入洞中,深藏地下的沼气,会沿着芦把的空隙升上地面,积蓄于土灶中,只要划一根火柴,就能在灶口燃起一簇蓝色的火苗,为贫困的生活增添些许温馨。

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一件无比奇妙的事情。

在艰苦的“插队”生涯中,芦苇给我的抚慰旁人难以想象。

我是一个迷恋自然的人,而芦苇,正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美妙礼物。

在被人类精心耕作的田野中,几乎很少有野生的植物连片成块,只有芦苇例外。

没有人播种栽培,它们自生自长,繁衍生息,哪里有泥土,有流水,它们就在哪里传播绿色,描绘生命的坚韧和多姿多彩。

春天和夏天,它们像一群绿衣人,伫立在河畔江边,我喜欢看它们在风中摇动的姿态,喜欢听它们应和江涛的簌簌絮语。

和农民一起挑着担子从它们中间走过时,青青的芦叶掸我衣,拂我脸,那是自然对人的亲近。

最难忘的是它们开花的景象,酷暑过去,金秋来临,风一天凉似一天,这时,江边的芦苇纷纷开花了,那是一大片皎洁的银色,在风中,芦苇摇动着它们银色的脑袋,在江堤两边发出深沉的喧哗,远远看去,犹如起伏的浪涛,也像浮动的积雪。

2011届语文高考复习: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2011届语文高考复习: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仄起平落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现代汉语的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一)平仄要求1、扫千年旧习,______ 。

祖国江山好,________。

2、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__________。

树时代新风做时代新人树一代新风动词+数量词+名词性偏正短语国家气象新山河风光美大地气象新名名+形容词(动宾结构)(主谓结构)月落日出万里江河映日红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名动+名动数量+名名+动+名+形国国山山日日例、04年全国卷二: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分上下联同字词性不相对下联内同字(二)、评点考题,巩固知识 1、门前碧水环绕下联: 2、静聆雨润绿草下联:水――碧水――碧水环绕――门前碧水环绕――山青山青山巍峨屋后青山巍峨花红花风拂红花笑看风拂红花草――绿草――雨润绿草――静聆雨润绿草――“五讲” 1、字数讲相等 2、词性讲相同 3、结构讲相应4、字音讲平仄 5、内容讲相关“二忌” 1.忌“同字” 2.忌“合掌”“三注意” 1、注意思想性2、注意针对性3、注意文学性“二用” 1、运用联想 2、化用诗句和成语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

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请拟一条以“注意交通安全”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20个字以内)(例)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司机一杯酒,带上平安行路,亲人两行泪。

载着幸福回家。

试一试 2008年福建省质检语文试卷第16题:请根据提供的上联,对出下联。

3分上联:智勇毛遂真名士下联:勤奋祖逖好少年、忠义关羽大丈夫、文武曹操大英豪、阴狠秦桧假忠臣、骄傲赵括假才学1长存鸿鹄志永具松竹心 2走遍天下路读尽世间书3有志肝胆壮无私天地宽4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 5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青年时自题6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清末林则徐一励志类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宋代苏轼作 8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赶少年 9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清代李渔作 10不可强鼓血气勇未宜轻屈平生膝 11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书破万卷神交古人――清代左宗棠作 12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就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清代吴敬梓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分类专题——文言文阅读广东培英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综合测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11小题。

拙效传(明)袁宏道①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

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鹳不如鸠。

古记之矣。

作《拙效传》。

家有四钝仆:一名冬,一名东,一名戚,一名奎。

冬即余仆也。

掀鼻削面,蓝睛虬须,色若锈铁。

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

时年已四十余。

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

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

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

冬伛偻突②间,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

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喜,挈瓶沸汤中,俟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

尝令开门,门枢稍紧,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

今年随至燕邸,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

少役于伯修③。

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

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

日晡不至,家严同伯修门外望。

至夕,见一荷担从柳堤来者,东也。

家严大喜,急引至舍。

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

问饼何在,东曰:“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

饼价贵,未可市也。

”时约以明纳礼,竟不得行。

戚.奎皆三弟仆。

戚尝刈薪,跪而缚之,力过绳断,拳及其胸,闷绝仆地,半日始苏。

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

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加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

一日至比舍,犬逐之,即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竟啮其指。

其痴绝皆此类。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

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

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

噫!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注】①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

②突:烟囱。

③伯修,宏道兄宗道之字。

5.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过:经过B.一日至比舍,犬逐之比:邻近C.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坐:因为D.主者谅其无他谅:原谅6.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而四拙以无过B.其狡狯者,相继逐去唯恐其失所也C.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戚尝刈薪,跪而缚之D.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与诸门隶嬉游半载7.从文中下列事件的前因后果看,能体现作者或其家人对拙仆们关爱的事件是(3分)①冬仆迷路②冬仆饮酒③冬仆推门④东仆市饼⑤戚仆缚薪⑥奎仆市帽A.③⑤B.②⑥C.①②④D.①⑤⑥8.下列对这篇文章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冬这个仆人很健忘,他随作者到燕京,与门隶们玩耍,有时人们问他的姓名他都回答不上来。

B.文章详略得当,共写了四仆,其中冬是自己的仆人,记了四件事,最详;其余三仆,则较略,奎仆记了两件事,戚仆和东仆各只记了一件事。

C.作者说:狡兔和乌贼善于趋避和藏身,却仍然难逃杀身之祸,意在说明巧不如拙。

D.作者赞仆之拙,认为拙者有福,与老庄的大拙胜巧.巧伪不如拙诚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9.断句和翻译。

(10分)(1)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②少役于伯修。

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

(2)用“/”给下面的语段断句。

(4分)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参考答案:参考译文:石公说:天下在趋利避害方面最狡猾的是兔子,但猎人却捉到了它。

乌贼鱼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吐出墨色一样的汁液来隐藏自己,这却成为了招来杀身之祸的原因。

玩弄技巧又有什么作用呢?藏身的计策,麻雀赶不上燕子;谋生的方法,鹞子赶不上斑鸠。

古代已有记载。

我现在写作《拙效传》。

我家有四个仆人:一个名叫冬,一个名叫东,一个名叫戚,一个名叫奎。

冬就是我的仆人。

(冬)两鼻朝天,面孔瘦削,蓝色眼睛,满脸虬须,面色像锈铁。

(他)曾经跟我到武昌,一次我命他去拜访不远处一位朋友,他回来时迷了路,来来往往走了数十回,看见其他仆人经过,(他)也不打听。

当时他的年龄已经四十多了。

我恰好出去,看见他悲伤地四处张望的样子,便呼喊他,(他感到似乎遇到了救星)特别高兴。

(冬仆)好喝酒,一天,家里正酿酒,(他)求得一碗,恰好有其他差事,将酒忘在案上,被一个婢女偷着喝掉了。

酿酒的人同情他,便又像前面那样给了他一碗。

他弯着身子到灶间去烫酒,酒被熊熊燃烧的火焰点着了,“烘”的一下,几乎烧掉了他的眉毛。

家里人大笑,便又给他一瓶酒,冬仆非常高兴,将酒瓶放到滚烫的热水中,准备等到酒热了再喝,不料(手)又被溅起的热水烫了一下,失手将酒瓶掉入热水中,最后没有喝到一口酒。

(他只好)瞪着眼睛出来了。

曾经要他开门,门的枢纽很紧,(他)用力一推,身随门开,头颅触到地上,脚弯过了头顶,惹得全家人大笑不止。

今年(他)随我到燕京的住所,(他)与那些仆人们玩耍了半年,问他与他玩耍的那些仆人的姓名,他一个也答不上来。

东仆的相貌也很奇特,但稍微有些诙谐的意味。

他年轻时在大哥宗道家做事。

在大哥想再娶而给续娶之妻家下聘礼的时候,就叫他到城里去买饼。

家里离城有百来里,佳期已经迫近,便要他在三日内赶回来。

到了第三天下午申牌时分还不见他回来,我父亲便和我哥哥到门外张望。

到了傍晚,看见一个从柳堤方向挑着担子来的人,那就是仆人东。

父亲喜出望外,赶快迎接他到家里,放下担子一看,仅看到一瓮蜂蜜。

问他饼在哪里,他说:“昨天到城里,见到蜂蜜的价格低廉,于是就买了。

饼的价格比较贵,不值得买。

”当时的风气要用饼作为下聘的礼物,(因为没买到饼)最后没有办法行聘礼。

戚和奎都是三弟的仆人。

仆人戚曾经去砍柴,(他)跪下来捆柴,用力过猛,绳子断了,拳头打到胸部,晕倒在地,半天才苏醒过来。

奎的相貌像野獐,年已三十,还没有行冠礼,头发在脑后扭成一个高高的发髻,像很粗的绳子扭在一起一样。

我弟弟给他钱去买帽子,仆人奎在试帽子时忘了自己头上扭成的高高的发髻,等到回来,解开发髻,束发戴帽,结果帽子太大,戴下来把鼻子眼睛全遮掉了,(他)惊叹了一整天。

一天,(他)到邻居家去,一只狗追他,(他)便摆开双拳与狗厮打,就好像与人比武较艺一般,最后被狗咬了手指头。

他们的痴愚都像这样。

但是我家的狡猾的仆人,常常犯过错,只有这四个笨拙的仆人很能守规矩。

那些狡猾的仆人,相继被赶走了,没有办法养活自己,大多不到一两年,难免受冻挨饿。

但这四个拙仆,因为没有过错,不用操心就有衣有食,主人体谅他们没有其他(谋生办法),(便)根据他们的人口而给他们粮食,唯恐他们失去立身之地。

唉!(这)也足以看出愚拙的好处啊。

广东珠海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

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

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

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

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

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

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曒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

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

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

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

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

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

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

入为尚书仆射。

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

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

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

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

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

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

”书奏不省。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节选自《后汉书·乐恢传》)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恢谢不与通谢:感谢B.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矜:怜悯C.诸公多其行,连辟之多:称赞D.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收:拘禁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请托无所容鱼,我所欲也B.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C.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D.后永以事被考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7、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乐恢“耿介”性格的一组()( 3分)①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曒然不污于法②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③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④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⑤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⑥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乐恢为人至孝。

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让县令动了恻隐之心,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B.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C.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窦宪兄弟放纵,乐恢恨他们不依附自己,故不与他们交往。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

乐恢还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2)翻译下面句子。

(6分)①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

(3分)②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

(3分)参考答案:参考译文:乐恢字伯奇,京城长陵人。

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小吏,得罪了县令,(县令)拘禁了他并要把他杀死。

乐恢当时十一岁,常常伏在官署门前昼夜不停地放声大哭。

县令听到之后,非常同情他,就放出了他的父亲。

长大后,乐恢喜好经学,跟随博士焦永学习。

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物交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