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石台县商贸流通业现状与商业网点规划建议设想

合集下载

关于《石台县融入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电商发展情况的通知

关于《石台县融入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电商发展情况的通知

关于《石台县融入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电商发展情况的通知一、电商发展情况石台县是2014年首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普及老百姓对电子商务的认知,解决农村买卖难的问题,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我县先后建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即“两中心、一站点”)。

“两中心”于2015年开始运营,自建成投入运营以来为我县电子商务发展承接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物流配送由县域公共物流仓储配送中心,通过站点对全县行政村进行免费配送,实现了“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

我县电商以优化“两中心、一站点”(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农村电商服务网点)为抓手,着力培育电商经营主体、加强品牌建设、强化服务指导、夯实基础配套,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产业扶贫中的助推器作用,实现“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动,努力促进便民服务提质增效和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现将电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全县共有73个电商网点,其中便民服务点62个,综合服务点11个。

便民网点主要抓基本服务功能覆盖及辅助农产品上行,综合网点在便民网点的基础上要有带动农产品销售实绩。

二、存在的困难一是我县电商发展过程中物流配送、仓储等基础相对薄弱,特别是物流配送体系还不健全,物流运输耗时长、物流快递运输成本高,导致电商经营主体效益低,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性不高;二是电商专业人才缺乏。

我县地处皖南深山区,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外地人才难以引进,本地有头脑、有干劲的大多都外出创业,导致县域电商实体缺乏网店运营、平台服务、电商管理等方面人才,电商实体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三是我县农产品规模小,产品不够丰富,标准化程度不高,除“三品一标”质量认证的产品外,其他难以在国内大型正规的电商平台销售,产品上行力度不够;三、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探索文旅产业发展新模式。

推行文旅产业专业化、市场化运作,采取合资或委托经营等模式,引入文化旅游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旅游市场发展我县自己的特色的、专属的农产品。

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力实施“商贸活市”战略若干政策及推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

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力实施“商贸活市”战略若干政策及推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

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力实施“商贸活市”战略若干政策及推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6.21•【字号】•【施行日期】2019.06.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正文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力实施“商贸活市”战略若干政策及推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江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各县、区人民政府,九华山风景区、开发区、平天湖风景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大力实施“商贸活市”战略的若干政策》《推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业经2019年6月5日市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9年6月21日大力实施“商贸活市”战略的若干政策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减负增效纾困解难优化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皖发〔2019〕7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2018〕85号)等文件精神,深入实施“商贸活市”发展战略,提升商务经济发展水平,结合池州实际,制定本政策。

一、稳外贸(一)鼓励企业扩大地产品出口。

对较上年出口实绩增量超过50万美元的企业,增量部分每美元奖励0.04元。

对首次年出口额达200万美元、500万美元、1000万美元和3000万美元的,分别一次性给予奖励5万元、8万元、20万元和30万元。

鼓励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按企业实际支付保费的15%给予补助。

(二)鼓励企业扩大进口。

对当年进口商品海关编码为8和9开头的机电设备及关键零部件达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按进口额每美元奖励0.02元,单个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40万元(不含进口旧机电产品)。

对资源类产品进口超过2000万美元,实绩反映在我市的企业,基数(上年进口实绩)部分内每美元奖励0.005元,超基数部分每美元奖励0.01元,单个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100万元。

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建议

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建议

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建议概括来讲,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有三个体系、九大重点任务:一是县、乡、村三级商贸流通体系,包含提升改造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建设改造乡镇商贸中心、建设改造村级便民商店;二是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包含建设改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改造农村快递物流未端网络、发展农村物流共同配送;三是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包含建设县域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培育县域龙头商贸流通企业。

针对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建议:一、实施五个工程(一)打造一个县域商业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建设*个县域商业数字化公共服务中心,合理规划功能区域,具备县域网络交易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培训孵化、产品对接、品牌建设、网络推广、便民服务、农产品上行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功能,为县域内企业、网商、服务商等提供业务咨询、技术服务、运营服务、孵化支撑、电商直播等服务。

二是建立*个县级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中心,整合各类服务资源, 为商贸企业、专业批发市场主体、连锁型企业等提供连锁品牌建设、行业政府政策咨询、电商平台搭建对接、新媒体营销技术支撑、大数据应用、农村消费运营等服务。

三是建立*个团队管理服务中心,将本地产业、商贸企业相关人员、各乡镇(街道)村网点负责人等建档建群,定期举办相关培训、交流、沙龙等活动,共同发展。

四是建设乡村连锁便民消费服务网点。

推动商贸流通企业向乡村下沉管理和服务,通过技术赋能、特许经营、供应链整合等方式,依托乡镇、村现有电子商务服务站点、邮政、供销社网点、益农信息社、“万村千乡” 农家店、便利店、快递等服务站点资源,改造建设连锁便民消费服务网点。

网点应设有线上平台展示销售、线下商品经营、产品存放等场地,具备产品零售、物流配送、技术服务、农产品收储、电子商务普及推广等服务功能。

(二)建设一个县域商业数字化线上服务平台开发建设县域商业数字化线上服务平台,对本地商贸企业、连锁企业、农资行业等进行梳理,具备企业产品展示、金融、设计、孵化、数据、物流管理等服务功能,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县域商业数字化服务生态。

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

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

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第一篇: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关于扶强做大商贸企业的措施及建议(讨论稿)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现代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方向,我县商贸流通业体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构想是:优化布局结构,加快科技进步,推进管理创新,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公司和大集团,建设几个独具特色的能叫得响的大市场,倡导发展几个具有示范作用的商贸流通企业,鼓励吸纳大量中小店铺成为大公司的加盟连锁店,建起我县现代商贸流通业体制的主体框架,建设大型物流中心,专业市,初步建立起一个与清流县情相符的、具有鲜明经营特色的、能够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的商业网络。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要把构筑我县大商贸流通业发展摆上应有地位,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由县政府主管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加的三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作为议事协调职能的三产办和作为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的三产促进局、三产服务中心等专门机构,加强对我县商贸流通业的统一规划布局和协调督导。

各级及相关部门要找准位置、扮好角色,共同为我县大商贸建设献计出力。

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作用,出台相关地方性政策法规,使我县商贸业及网点建设规范有序,在用地、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要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各种手段,保证大商贸大流通发展1规划的实施;有关部门要加强投资方向的信息引导,改善服务,提高效率,加强协调,确保规划实施。

要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完善行业规章,加强对商业网点设置的指导和协调监督,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积极支持商贸流通行业建立行业协会和企业间的非正式网络或战略联盟、经纪事务所、信息咨询、劳动服务等中介组织。

坚持以市场运作为主、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善于利用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和民间资本活力和潜力巨大的优势,大力吸纳民间资本发展现代商贸业,引导有实力的商贸企业发展新型业态,拓展市场空间。

二、调整布局,构建集聚区。

打造五个功能板块,北大路汽车贸易集聚区;雷公布现代城市物流园区;桥下闽西北二手车交易市场;金鼎、雁塔、永顺、北区大型超市区;龙津农贸市场、城关第二农贸市场、北区农产品专业市场集聚区。

企划方案--池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doc 58页).doc

企划方案--池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doc 58页).doc

池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6-2020年)说明上篇:背景分析篇一、规划编制背景(一)两部委的要求2004年初,国家商务部、建设部下发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商务和城乡规划部门制订完成新一轮的商业网点规划,并按法定程序上报市政府批准、发布施行。

2004年4月,国家商务部为了加强对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制订工作的指导,使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工作逐步规范化和标准化,制订与印发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

从上述通知与编制规范来看,新一轮的网点规划应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网点发展规模预测、空间结构布局、业态结构布局。

(二)城市的发展要求“十一五”将是池州市高速发展的五年,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完善的对外立体交通网络即将形成。

贯穿池州、东接上海、西连武汉的沿江高速公路和北连合肥、南通杭州的合黄高速公路即将通车,东接上海、西达重庆的沿江铁路大动脉----铜九铁路安徽段也在建设之中,连接安庆与池州的安庆长江大桥已于2004年底建成通车,加之正在筹建的九华山旅游机场,这些都将使池州市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得到巨大的体现。

除了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CEPA的实施和WTO保护期限的临近,国内外竞争愈加激烈,第三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愈加严峻。

新时代、新形势对池州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对商业网点的布局和发展作出前瞻性的规划。

为此,编制本轮《池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6—2020年)势在必行。

二、池州市域概况(一)地理位置池州市位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北临浩荡长江,南接雄奇黄山,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历史沿革池州市有两千多年的建县史。

唐代以来多为州、军、路、府治之地(府治称池州)。

公元前109年设石城县,三国名将黄盖曾任石城长。

公元599年易名为秋浦县。

安徽池州市温州商贸城商业的项目推广的方案2019年61PPT-文档资料

安徽池州市温州商贸城商业的项目推广的方案2019年61PPT-文档资料
第二部分 项目发展定位 ………………………………………………29 一、 发展商定位 … …………………………………………………29 二、 市场定位 …………… …………………………………………30 三、 产品定位 …………… …………………………………………34 四、 价格定位 … ………………………………… …………………36
3
“十一五期间”,池州市将坚持以“加快追赶,奋力崛起,实现跨越”为主题, 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努力建设一个名山秀水、名城宜居、民富市强、民和政 通的新池州。
4
2、政策法规分析
2019年9月《池州市主城区划行规市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其中指出 要规范行业经营行为,将同类经营行业相对集中,组成专业市场或特 色街市,以充分发挥其规模效应,推动“商贸活市”战略的深入实施。
13
池州市商业网规划人为地引导市场地域化、专业化,温州商 贸 城应打造为具备差异性和专业性的综合性批发市场。
14
二、区域市场分析
池州市2019年1-9月总成交额为 223,481.1 万元,总成交面积为 70.12 万平 方米,各类商品房总成交均价为:3,017.23 元/平方米,成交面积为:32.08万 平方米。其中住宅类成交均价为:2,440.22 元/平方米,成交面积为:19.65 万平方米。商业类成交均价为:4,410.39元/平方米,成交面积为:8.13 万 平方米。其它各类房屋成交均价为3,019.83 元/平方米。成交面积为:4.3 万平方米。
7
充分发挥、利用池州市的资源优势、支柱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培育建 设专业批发市场,搞活商品市场的流通,充分发挥专业批发市场在商品流通 中的主渠道和大龙头的作用。规划通过对现有专业批发市场采取改造、整合、 迁移等方式进行布局优化调整和市场改造升级;同时结合新城区的拓展,合 理布局新的专业批发市场。规划采取集中布局的手法,重点建设站前区专业 批发市场群。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建设梅里、流坡水果/蔬菜和副食品批 发市场以及杏花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同时结合站前区专业市场群建设农副 产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主要结合站前区专业批发市场群进行集中 建设,此外,结合江口港建设木材交易专业市场,结合西门汽车站建设二手 车交易市场,改造台州大市场。

池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商贸活市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的意见-

池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商贸活市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的意见-

池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商贸活市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的意见正文:----------------------------------------------------------------------------------------------------------------------------------------------------池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商贸活市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的意见市人民政府:4月28日至29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桂林所作的《关于全市“商贸活市”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

审议认为,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实施商贸活市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施商贸活市战略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商贸流通市场建设逐步完善,城市核心商圈初具规模,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基本建成,民生商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商务经济快速发展,国内贸易、外资外贸、口岸建设、新兴服务业等都有了长足发展。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情况,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商贸活市战略实施,提出如下审议意见:一、进一步营造实施商贸活市战略的良好氛围。

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实施商贸活市战略的重要性,围绕推进我市“三区”发展目标,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民营商务经济。

在市场建设和商贸流通领域营造重商、亲商、爱商的氛围,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

二、进一步提升实施商贸活市战略的水平。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和商业文化建设,完善规划,优化布局,避免重复,提升档次,建设好各类专业市场和特色商业街区。

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促进产销衔接。

加快发展物流、电商、会展经济,加快旅游业和商贸业的对接和融合,改造提升住宿餐饮业。

大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和自主品牌。

完善扶持、激励和引导商务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外资外贸水平和经济外向度,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现代流通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

浅谈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

浅谈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

浅谈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摘要: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驱动力,促进城市有机和合理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宁国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布局存在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物流配送业严重滞后的问题,宁国市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商业网点规划,有效引导商业建设。

关键词: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宁国市;建设思路Abstract: city Commercial outlets planning in city plann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ity, to strengthen the centralization and radiation driving force, stimulative city organic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to have the vital role. Ningguo city Commercial outlets layout there is a lack of unified planning, layout unreasonable,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industry is serious lag problem, Ningguo should establish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mmercial outlets planning, effective guide commercial construction.Key words: city Commercial outlets planning; Ningguo city; construction idea 城市应当制定包括发展目标、区域布局、业态结构以及建设规模等内容的商业网点规划,经依法批准的商业网点规划,是指导城市商业网点建设发展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州市石台县商贸流通业现状与商业网点规划建议设想2008-06-02 11:44 文章来源:池州市商务局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商贸流通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被人们所认识, 它不仅能够多方面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而且还以其特有的服务职能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

正确认识我县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是确定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目标、制定商品流通行业发展的战略前提。

根据商务部商建字109号文件《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县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现有商业网点的规模、分布、业态、就业等情况进行了商业网点现状的专项调查,并未来规划做出初步的建议设想。

一、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全县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商贸流通业呈现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对繁荣城乡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前,我县各类商业经营网点遍布城乡各地,商贸企业个数迅速增多,规模日趋扩大,零售业经营业态逐渐合理,精品服饰、珠宝、通讯器材、家用电器、天方茶叶,皖春、七井七宝等专卖店、特色店、专业店以及东柱商贸、秋浦购物中心、金穗、金祥、今日等超市门店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购物。

主城区曙光路、陵园路商业街的建设己初具规模,街道两侧商店林立,招牌鲜艳,街上店内人群涌动,透露出浓浓的城市气息。

1、商业网点与从业人数。

目前我县城乡商业经营网点共有2773个,其中:批发零售贸易经营网点有1686个;餐饮业经营网点286个;宾馆业127个。

全县商贸业从业人数为3929人,其中贸易业为3040人,餐饮业548人,宾馆等服务业341人。

全县城镇以上的商业经营网点共有1376个,其中:批发零售贸易经营网点有1080个;餐饮业经营网点225个;宾馆业71个。

全县商贸业从业人数为2159人,其中贸易业为2159人,餐饮业460人,宾馆等服务业235人。

2、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007年末,我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6338.3万元,比上年增长16.02%,其中:县本级零售额21575,9万元,增长16.32%;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4758.4万元,增长15.59%。

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平稳增长,实现消费品零售额为30321万元和5596万元,分别增长14.96%和22.98%。

2005年以来,通过实施的“万村千乡”农村市场工程建设和社区连锁经营工程,培育壮大了东柱商贸、秋浦购物中心两个上规模的综合超市,以两大商贸企业为龙头,开展全县消费品连锁经营,推动了农村、社区市场建设,促进了城乡流通业的健康发展。

3、零售贸易业态。

主要分三大类:一是超市市场:全县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超级市场有东柱商贸、秋浦购物中心和太平洋超市3家,即将开业的还有嘉华联超市。

二是专业(卖)店:近年来我县专业、专卖店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经营品牌服装、皮鞋、音像、首饰、中西药品、通讯器材、家用电器、空调等,经营规模普遍较小,营业面积大多不宽敞。

三是便利店、杂货店、经营的商品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满足了群众的基本生活消费需求。

四是连锁店主要是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社区连锁经营工程发展的连锁店或加盟连锁店,其中,消费品农连锁店156家、农资连锁店4家、社区消费品连锁店2家,此外还有连锁药店3家。

4、商贸流通业的环境日益改善。

我县在改善城区商业硬件设施上加大了投资力度,进行了对老城区街道的改造,打通了曙光遂道,使城东和城西联成一片,对城东新区的发展做出了规划,完成了东柱超市及物流配送中心和步行街建设,城东半月街、秋浦半边街、秋浦市场、城区农贸市场、茶叶市场、七都商贸城等商业项目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之中。

通过招商引资,一批工业、旅游、商贸等项目座落我县,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得到了较快的提高,2007年城市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16529元,增长22.76%,农民人均纯收入2101元,增长21.8%,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达6980元,增长7.5%,购买力大幅度增加。

随着旅游业快速增长,2007年接待外地游客106万人次,现已成为我县商品消费的又一庞大群体。

5、物流产业较快发展。

我县随着交通、通信等基础建设的改善,以及城乡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我县物流产业的发展,商店进货基本是通过第三方物流来实现,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开始整合企业内部物流资源,为企业开展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等物流服务。

县东柱商贸有限公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共改造农家店155家,销售额1085万元。

并建成日用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一个,拥有8台不同需要的配送货物车,初步形成了以公司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新型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初步发展成为我县集批发、零售和物流配送多种业态的综合性商贸龙头企业。

6、市场建设概况。

我县建有两个专业市场,其中县农贸市场位于石台县仁里镇和平北路,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从事鲜活农产品交易,满足县城居民的“菜蓝子”需求,2007年交易额接近6000万元,今年二月开始原址重建改造,总投资350万元,新建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年交易额达1亿元的新型农贸市场。

秋浦市场位于石台县仁里镇人民南路,主要从事茶叶交易,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但其市场容量与我县茶叶交易规模相比太小,起不到专业市场的作用,与2007年由县秋浦商贸有限公司并购进行重新改造。

总投资1250万元,占地面积6亩,建筑面积为8400平方米,并设2600平方米地下停车场一座,主要从事以特色农产品为主旅游特色商品交易。

二、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问题1、商贸流通企业规模偏小,我县商贸流通业中以个体经营户为主,由于资金有限,企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而且经营设施十分简陋,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物流产业仍是传统方式,营运性运输工具主要集中在个体运输户中,组织化程度低,现有物流企业和物流设施规模都比较小,基本还处于零散、量小、无序状态,缺乏功能齐全、竞争力强的物流骨干企业,第三方物流主要依靠县外物流企业。

2、业态单调,经营理念陈旧,我县商贸经营业态以小型杂货店、便民店为主,经营的商品大部分是档次较低的大众化商品,少量综合性百货商场及专卖店、专业店也显得经营规模小,经营的商品少,规格、型号、花色不全,消费者挑选余地也不大。

连锁超市近年虽然得到一定发展,但在全县商贸业中所占的份额还不高,而且在规模上也只能称中小型超市,缺少大超市及商贸中心。

我县商贸业的经营观念显得陈旧,采用的大部分是传统模式,缺少先进的经营理念、先进的管理技术、良好的质量信誉保证与售后服务。

3、商贸流通业市场先导性作用发挥的不明显,规模型企业数量少,承担不了主导作用,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不成规模。

4、市场网络建设落后,各种类型的商业网点布局复杂,成衣、副食、日杂用品、建材等各种类型的商业网点交叉分布,这在整体上显得我县商业网点比较混乱,缺乏总体布局。

由于我县没有专业性强,能够引导和刺激产业发展的专业市场,地方特色不突出,设施落后,聚集辐射功能差,以市场引导产业发展,以产业支撑市场的格局还未形成。

城区中缺乏标志性商业设施,如市场(茶叶、高山辣椒)、商场、宾馆等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

5、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缓慢,一是部分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消费的购买力与可供量之间差距拉大,二是居民消费观念比较落后,受存钱防老、防病的传统思想的影响,限制了即期消费的增长。

6、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不很落实,特别是在贷款等方面反映较为突出,限制了民营商业的快速发展。

三、我县商业网点规划的目标设想和基本思路1、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绿色石台、皖南茶乡”总体战略目标,体现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商品市场体系的总方针;反映优化市场布局,调整市场结构,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主导思想;体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新消费方式,改善产业服务功能,提升商业竞争力,服务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体现绿色生态和旅游商贸的地方特色。

2、规划期限、规划范围和内容。

规划期限:规划基期年为2007年,近期:2008-2012年,远期划2012-2020年,参照《石台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的规划方案,本次商业网点规划县城的城市人口;规划县域人口近期为11.5万人,远期为12万人。

规划范围:石台县城所在地仁里镇。

根据国家商务部、建设部的编制规范及相关要求,本次规划的内容为:规划范围内一定规模以上的商业网点,包括零售商店、商品交易市场、物流中心、餐饮、饭店等各级商业中心和特色街区。

规划重点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商业发展、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充分反映城市商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城市商业网点的功能与结构,并做出空间布局,预测城市商业网点的建设规模等。

3、目标设想和总体布局。

通过规划形成总量平衡、布局合理、业态先进、结构适当、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的商业网点体系。

规划2020年总营业面积为25。

39平方米,人均占有商业服务网点营业面积5.64平方米。

构建1个县级商业中心(老城区商业地段),1个区域商业中心(城东新区),2个居住区商业中心(城西南和沿秋浦河畔),完成6条商业特色街(曙光路、人民路、仙寓路、和平路、曙光东路半月街、滨河路半边街)、三个特色商贸市场(秋浦旅游商品市场、茶叶市场、农产品批零市场),一个大型综合批零市场,一个物流配送中心,并相应配套完善饭店、餐饮服务设施。

规划县级商业中心位于老城区,由人民路,秋浦路、和平路、黎明路所围成的区域。

商业中心的商业网点主要分布在曙光路、和平路、人民路、仙寓路、黎明路等,该商业中心服务于石台县整个县域范围。

业态导向:鼓励设置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设置业态强调精品化、差别化;适度设置大型综合超市、超市、旅游商品市场,农产品集贸市场。

规划金钱山新区为石台县区域商业中心。

核心区商业中心位于金钱山大桥以北、金钱山以东南的秋浦河沿岸区域。

到2020年新区商业网点将重点建设步行街、一个大型综合超市、一个大型综合批零市场、一个茶业专业市场,一个物流配送中心。

业态导向:鼓励设置购物中心、百货店、综合超市、大型综合批零市场、物流配送中心、专业店、专卖店、餐饮店等。

其中大型综合超市面积宜为2000平方米以上。

商业街规划:曙光路以经营中、高档商品为主,积极发展专业店、专卖店,打造服装一条街;同时适当配置化妆品商店。

人民路以经营特色小百货,食品及餐饮业为主,建小商品特色市场一座。

仙寓路以经营小餐饮、小五金、钟表眼镜、中档的服装专业店为主,和平路以经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宜发展便利店、特色副食品商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