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春福师《哲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二
南开17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2

南开17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217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50道试题,共50分)1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适合于()A.任何历史时代B.奴隶社会以后C.资本主义社会以后D.当代新科技革命以后满分:1分正确答案:D7.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劳动者的分工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商品的交换方式满分:1分正确答案:A1.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的是()A.血缘亲族关系B.政治思想关系C.阶级压迫关系D.社会生产关系满分:1分正确谜底:D4.社会改革实质上是()A.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B.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C.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D.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满分:1分正确答案:C12.唯物辩证法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是()A.不可改变的B.可以改动的C.可以任人创造的D.完全与人无关的满分:1分正确谜底:B6.人脑是()A.思维的机器B.思维的源泉C.思维的物资器官D.思维的物质外表满分:1分正确答案:CA.间接经验B.社会实践C.人的意识D.客观事物满分:1分正确答案:B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的普遍联系B.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C.事物的活动、变化、发展D.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满分:1分正确谜底:B5.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是()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创造物质B.意识决意物资,物资对意识有反作用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D.物资决意意识,意识决意人脑满分:1分正确答案:C10.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满分:1分正确答案:D11.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A.国度政权的性质决意的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决意的C.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D.生产力的性质直接决定的满分:1分正确谜底:C12.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B.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C.真理是相对的,谬误是绝对的D.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满分:1分正确谜底:D36.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A.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转为现实的生产力B.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C.科学技术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结合起来构成现实的生产力D.科学技术是间接现实的生产力满分:1分正确答案:A14.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是否显著、激烈B.是否迅速明显C.是否超出度的界限D.是否引起事物变化满分:1分正确答案:C15.矛盾是反映()A.事物之间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关系的范畴B.主体和客体之间互相对立的范畴C.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峙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围D.对峙面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关系的范围满分:1分正确答案:C16.假象是指()A.正面地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B.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C.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D.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满分:1分正确答案:B17.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归根到底是()A.生产劳动发展史B.阶级斗争发展史C.国家政权更迭史D.宗教变迁史满分:1分正确答案:A18.哲学的基本家数是()A.古希腊哲学和古印度哲学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C.历史主义和机会主义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满分:1分正确答案:D19.一切以条件为转移,这是()A.否认客观能动性的观点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C.形而上学绝对主义的观点D.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满分:1分正确答案:D3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现象表现本质的规律满分:1分正确答案:A21.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前提是()A.社会存在决意社会意识B.社会历史是不断进步的C.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社会历史是人们的活动创造的满分:1分正确答案:A31.根据社会意识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A.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B.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C.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满分:1分正确答案:C32.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的一般变化B.运动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量变满分:1分正确谜底:C49.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共性和本性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满分:1分正确谜底:A25.下列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A.自然科学B.哲学和宗教C.政治思想D.道德和艺术满分:1分正确答案:A26.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生产方式B.人口因素C.天文环境D.社会风气满分:1分正确答案:A2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满分:1分正确答案:D21.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
福建师范大学17年8月课程考试《哲学原理原著》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一、简答(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答:思维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⑴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为第一性。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属于唯物主义,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属同一性属于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属于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属于可知论。
2、为什么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答: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什么是运动2、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①物质世界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②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3、意识的本质是什么答: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在脑量、功能、结构等方面都与猿脑有本质的区别2、人脑产生意识,是通过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实现的;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1、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答: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与发展。
一、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和发展1、联系和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二、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答: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一、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能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2、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吸取对自身有利的因素,使矛盾双方得到发展;3、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二、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斗争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它推动矛盾双方力量想对的变化;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在于突破特定事物存在的限度,促使矛盾转化。
三、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1、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主要是指它的有条件性,2、矛盾斗争的绝对性,主要是指它的无条件性;3、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6、辩证否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首先,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福师(2021-202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3)-辅导资料(答案)

福师[2021-202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注:本科目作业有多套随机试卷,请核实是否与您的试卷顺序相一致!!!一、单选题(共46题,92分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特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式[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正确答案是]:[B]2、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这个命题的哲学思想是[A]辩证法的[B]承认事物的内在联系的[C]否认事物差别的相对主义观点[D].将事物差别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点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正确答案是]:[C]3、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B]是否承认事物是运动的[C].是否承认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正确答案是]:[A]4、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深入实际,了解情况[B].认真思考,形成理论[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正确答案是]:[D]5、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这个命题表现的哲学思想是[A]承认事物是变化的[B]承认事物的变化是灵活多样的[C]是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观点[D]是辩证法的运动观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17秋福师《哲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二

17秋福师《哲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1、D2、D3、A4、A5、D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社会制度的优越和党的领导,新事物能够茁壮成长,它的发展是()A. 一帆风顺的B. 不受规律制约的C. 受到社会全体成员支持的D. 仍然要同旧事物斗争的正确答案:D2.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表明____。
A.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 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D. 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正确答案:D3. 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A. 国家政权B. 政党组织C. 司法机构D. 武装力量正确答案:A4.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是()A. 相对稳定的因素B. 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C. 决定生产力性质的因素D. 以生产力为物质基础的精神因素正确答案:A5. 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分歧是()A. 统一于实践还是认识B. 统一于运动还是静止C. 统一于存在还是非存在D. 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正确答案:D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B.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正确答案:A7. 在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上,根本对立的观点有()A. 一元论与二元论。
东师《哲学概论》17春在线作业2

B.正确
正确答案:
17.中国哲学是源于生命忧患的对生命之道的寻求。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8.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9.中西哲学的比较需要超越狭隘视野的“人类性”理念。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0.在后现代哲学看来,现代性所承诺的人的自由与解放的价值理想都得到了实现。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9.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分别在不同的向度上表征了人的超越的生命本性。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0.黑格尔认为,思维与存在首先是自在的统一的,然后才能实现自为的统一。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哲学概论17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意识和价值旨趣在于()。
C.实践就是人生成、确证和表现自身本质的活动
D.实践活动就是纯粹抽象的精神活动
正确答案:
6.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的内涵是()。
A.从本体上说,知即行
B.知与行是统一的
C.知等于行
D.“知行合一”即“致良知”
正确答案:
7.与动物的生命相比,人的生命具有()。
A.单一性
B.超越性
C.自在性
D.能动性
正确答案:
D.反对相对主义
正确答案:
4.下列关于历史的观点,正确的是()。
A.历史就是绝对精神外化的产物
B.历史就是君子与小人的斗争史
C.历史就是人类自我否定的生成性过程
D.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
正确答案:
福师(2020-202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2)答案

福师(2020-202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二
注:本科有多套试卷,请核实是否为您所需要资料,本资料只做参考学习使用!!!
一、单选题(共46题,92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
A. 18世纪末
B20世纪初
C19世纪末
D19世纪40年代中期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D
2、唯物辩证法认为
A只有内因推动事物发展
B只有外因推动事物发展
C内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D
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A俱全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各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C
4、科学证明,人脑是()
A思维的源泉
B思维的产物
C思维的器官
D思维的对象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C
5、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下列命题中未能表达马克思这句话的含义的有
A意识就是物质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D意识对物质的反映不会与物质本身完全一致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福师《哲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一

福师《哲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一福师《哲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一二试卷13春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多选题14 、单选题秋(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 事物的普遍联系B.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C.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D. 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满分:2 分2.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A.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B. 向社会实践学习C. 理论联系实际D. 向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专家学习满分:2 分3. 原子是“宇宙之砖”的观点属于()A. 主观唯心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C. 庸俗唯物主义D. 机械唯物主义满分:2 分4. 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A. 社会性劳动B. 直立行走C. 人脑的形成D. 语言的产生满分:2 分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 反映论的观点B. 主体性的观点C. 客观实在性的观点D. 实践的观点满分:2 分6. 经济基础是()A. 一个社会中各种生产力的总和B. 一个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 一个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D. 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满分:2 分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A. 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C. 马克思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满分:2 分8. 在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上,根本对立的观点有()A. 一元论与二元论B. 唯物论和唯心论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 唯理论和经验论满分:2 分9. 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益;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有害.这说明()A.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绝对的C. 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有条件的D.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满分:2 分10. 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态度是A. 绝对信仰B. 根本怀疑C. 坚持和发展D. 一切照办满分:2 分11. 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 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B. 共产主义道德和理想C.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D. 先进的指导思想满分:2 分12. 从认识的全过程来看,认识的起点是()A. 实践B. 概念C. 经验D. 感觉满分:2 分13. 把世界历史看作是一部在地球上建功立业的伟人的历史,认为伟人的活动是“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
春季福师《哲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二

春季福师《哲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二————————————————————————————————作者:————————————————————————————————日期:福师《哲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 现代西方哲学的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实质是().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正确答案:2. 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血缘亲族关系. 社会生产关系. 政治思想关系. 阶级压迫关系正确答案:3. 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是(). 量. 度. 质. 关节点正确答案:4. 在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上,根本对立的观点有(). 一元论与二元论. 唯物论和唯心论.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唯理论和经验论正确答案:5. 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事物发展的顺序和形式正确答案:6. 国家在实质上代表____。
. 统治阶级的利益. 被剥削阶级的利益. 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正确答案:7. 真理是指().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对人们有用的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不依赖于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 社会上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正确答案:8.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 向社会实践学习. 理论联系实际. 向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专家学习正确答案:9. 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 人们的主观努力. 社会实践. 科学活动. 思想斗争正确答案:10.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 人的自然属性. 人的道德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 人的精神属性正确答案:11. 哲学基本问题中最为根本的方面是().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是否有矛盾的问题. 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正确答案:12. 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以“科学预测学”的形式招摇过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春福师《哲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D
2、B
3、D
4、C
5、A
一、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
A. 人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B. 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C. 人的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D. 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正确答案:D
2. 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 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 事物量的变化是不超出度的范围
C. 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 事物的变化是不顺利和显著
正确答案:B
3. 构成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指()
A. 矛盾的同一性
B. 矛盾的斗争性
C. 矛盾的普遍性
D. 矛盾的特殊性
正确答案:D
4. 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区别新生事物与旧事物只能____。
A. 以出现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
B. 以外在形式和现象上是否新奇为依据
C. 以是否符合历史前进方向为依据
D. 以暂时的力量强弱为依据
正确答案:C
5. “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A. 唯意志主义观点
B.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A
6.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是()
A. 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B. 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C. 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D. 是否承认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正确答案:D
7.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句话是一种()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