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K 基础介绍

合集下载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
式中,ρYY,min — 翼缘纵筋最小配筋率
解决办法
1、计算参数<区分腹板、翼缘>保持勾选状态 2、根据设计要求修改<翼缘纵筋最小配筋率>
按受力方向设计时,建议不小于0.15% 按非受力方向设计时,建议不小于0.2%×15%=0.03%
计算结果
实配结果
(1964)
(201)
(2945)
(452) (1005)
4、为什么边、角位置柱(墙)冲切不容易满足要求? 计
5、为什么下部纵筋要按腹板、翼缘分别表达?
6、正方形独基要不要验算受剪?
独立基础设计
7、为什么有的两桩承台算不出箍筋面积? 承台设计
8、修改地基承载力计算参数为什么不起作用?地基承载力验算
9、轴心竖向力、偏心竖向力YJK如何考虑? 桩基承载力验算
10、沉降计算如何考虑水浮力的影响?
G — 箍筋面积Asv(cm*cm) FB — 腹板底筋面积 (cm*cm) YY — 翼缘底筋面积 (cm*cm) [*] — 翼缘底垂直梁方向每延米配筋面积 (cm*cm/m)
不区分 区分
按矩形截面计算受弯承载力: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2.10条
计算结果:As=26.9cm2
独基防水板
顶板人防荷载产生桩反力、非土反力 饱和土中,板底有绕射波作用力
顶板人防荷载只在独基下产生土反力 防水板下为垫层,没有土反力 饱和土中,板底有绕射波作用力
解决办法
使用YJK进行底板人防设计时,可以参考下表设置参数。
选项 <不考虑顶板人防>
筏板基础
弹性地基梁板法 倒楼盖法
不勾选
勾选
d0
基础施工后(长期) 历史最低水位(设计用)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课件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课件

计算结果
实配结果
(1964)
(201)
(2945)
(452) (1005)
30
6、正方形独基要不要验算受剪?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8.2.7条、第8.2.9条 条文说明:
核心问题不是“尺寸”,而是“单向受力”!
31
墙下独基
32
尺寸较小的柱下独基 (注:岩石地基较为常见)
0.0
按表4.8.15填 写,也可填 0.0
按第4.8.16条填 写
<分析方法>
非线性, 也可选线性

非线性,
非线性,
不可选线性 不可选线性

注:“—”表示没有要求,无论选择“非线性”还是“线性”,都自动按“线性”计算。
13
实例分析
地下室底板,厚450mm,按核5级设计。 人防荷载:顶板120kPa,外墙100kPa,底板90kPa
2、采用水平、竖向分布筋的配筋形式 3、增加桩数
38
8、修改地基承载力计算参数为什么不起作用?
第1步:定义地基承载力参数
第2步:布置基础
此时,fak=180kPa,与总参数有关联
双击属性栏,
第3步:查看地基承载力 查看参数值
fak=180kPa, 与总参数再无关联
第4步:修改地基承载力,无效 双击查看属性,解除了“构件级”计算参数与总参数的关系!
式中, P0 — 基底附加压力(kPa) P — 准永久组合的基底压力(kPa) γ×d — 基坑开挖的卸载应力(kPa) γ — 基底以上土的自重应力(kPa) d — 开挖深度(m)
要不要减掉水浮力? P F G A
水位以下取饱和重度还是浮重度?

YJK基础设计常见问题9-轴心竖向力、偏心竖向力YJK如何考虑

YJK基础设计常见问题9-轴心竖向力、偏心竖向力YJK如何考虑

决办法
观点1:任意荷载组合,既看作“轴心竖向力”,又看作“偏心竖向力” 处理方法:按默认选项验算 观点2:按是否含风荷载、地震作用区别“轴心”、“偏心” 处理方法:勾选<不含风和地震的标准组合按1.0倍Ra验算单桩承载力>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 9、轴心竖向力、偏心竖向力YJK如何考虑
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Beijing YJK Building Software
9、轴心竖向力、偏心竖向力YJK如何考虑?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2.1条
YJK的验算步骤: 1. 判断非地震/地震组合,以非地震组合为例; 2. 先视为轴心竖向力工况,验算Nk, avg ≤ R; 3. 再视为偏心竖向力工况,验算Nk, max ≤ 1.2R。

YJK建筑结构设计软件工程应用-基础工程应用

YJK建筑结构设计软件工程应用-基础工程应用

桩筏和筏板有限元网格自动划分的效果(局部)
为了使桩筏下的土不承担荷载,将桩筏下土的基床反力系数设置为0
下面重点操作
承载力验算(桩/土承载力验算、各工况及组合下的桩反 力和土反力,等值线查看) 冲剪验算(柱冲筏板,柱墩冲切、桩冲切、墙冲切、单个 构件冲剪计算书,柱冲桩筏不满足要求时调整桩距扩大冲 跨比) 弯矩结果(多种表达方式) 配筋结果(多种表达方式) 优化桩的数量(采用承载力布桩菜单重新布桩,然后计算 并验算是否满足)
不考虑
考虑1层
考虑3层
考虑5层
考虑全楼
பைடு நூலகம்
四、几个典型应用
43
设计院按承台桩设计,业主 要求按照筏板(800厚)+ 柱墩设计。 承载力不高(160),但埋 深12米,考虑深度修正系 数后承载力达390。
根据业主要求: 给出筏板承载力验算结果。
传统软件筏板有限元划分结 果。 计算不出筏板承载力
YJK在计算后的醒目位置放置地基土/桩承载力验算菜单
16
说明柱下桩应布置在柱下大于75度或小于45范围内 即冲切破坏锥体内或45度以外
柱冲切筏板时根据柱和桩的位置自动找出冲切破坏椎体
原每塔楼下布置225根桩,删去原布置的桩,试用“承载力布桩” 减少桩的数量,执行菜单后变为183根,各项验算均满足要求
小结特点
操作流程清晰、简便,快捷计算速度快,单元划 分质量好 计算前、后处理内容全面 计算过程及计算书完整 给优化设计明确的指导
全新的基础设计软件
1
一、桩筏和筏板柱帽联合基础 的设计过程
2
5#地块
桩筏与筏板联合基础的设计要点
筏板参数勾选“复合桩基(桩土共同分担)”,因为选择 常规桩基将不考虑土分担荷载 注意桩刚度和土基床反力系数是自动生成还是人工赋值 由于塔楼下一般由桩承担全部荷载,生成计算数据后,为 使桩筏下的土不承担反力,可将桩筏部分基床系数设置为 0 本例考虑上部刚度3层,地下水位较高(-6m),需进行底 板抗浮验算,还设置了后浇带

盈建科YJK计算参数详解—风荷载信息

盈建科YJK计算参数详解—风荷载信息

风荷载执行规范:选择最新的。

地面粗糙度类别:《荷规》8.2.1.修正后的基本风压:指沿海、强风地区及规范特殊规定等可能在基本风压基础上,对基本风压进行修正后的风压。

对于一般工程,可按照《荷规》的规定采用。

《高规》4.2.2条规定,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

对于该条规定,软件通过“荷载组合”选项卡的“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用放大系数”来考虑,不需且不能在修正后的基本风压上乘以放大系数。

风荷载计算用阻尼比:《荷规》8.4.4。

结构X、Y项基本周期:初始默认,设计人员应将计算后的结构基本周期重新填入,重新计算以得到更准确的风荷载计算结果。

承载力…放大系数:《高规》4.2.2,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

风压:取值与风荷载计算时采用的“基本风压”可能不同(10或50年),因此单独列出,仅用于舒适度验算。

结构阻尼比:《高规》3.7.6,宜取0.01~0.02,高度不小于150m才考虑风振舒适度。

精细计算……风荷加载:以前是对柱按柱顶的节点荷载加载,即把作用在整个柱上的风荷载作为柱顶节点集中力加载,这样计算的内力位移偏大。

风荷载按柱间均布风荷载加载更符合钢结构门式刚架等设计的需要。

精细风情况可操作,默认勾选。

考虑顺风向风振:《荷规》8.4.1:对于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房屋,以及基本自振周期T1大于0.25s的各种高耸结构,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产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

其他风向角度:软件自动计算的风工况为+X,-X,+Y,-Y四个工况,即0,90,180,270度方向。

若需要考虑其他方向的风工况,可在“其他风向”参数中指定。

此处设置后,设计时将增加相应的一组风工况效应并自动组合。

体型分段数:该参数用来确定风荷载计算时沿高度的体型分段数,目前最多为3段。

最高层号:该参数用来确定当前分段所对应的最高结构层号,起始层号为前一段最高层号+1X、Y挡风:软件在计算迎风面宽度时,按该方向最大宽度计算,未考虑中通、独立柱等情况,使得计算风荷载偏大。

YJK全参数设置详细解析汇报

YJK全参数设置详细解析汇报

结构总体信息1、结构体系:按实际情况填写。

2、结构材料信息:按实际情况填写。

3、结构所在地区:一般选择“全国”。

分为全国、上海、广东,分别采用中国国家规范、上海地区规程和广东地区规程。

B类建筑和A类建筑选项只在坚定加固版本中才可选择。

4、地下室层数:定义与上部结构整体分析的地下室层数,根据实际情况输入,无则填0。

5、嵌固端所在层号:(P219~224)抗规6.1.14条: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

如果地下室首层的侧向刚度大于其上一层侧向刚度的2倍,可将地下一层顶板作为嵌固部位;如果不大于2倍,可将嵌固端逐层下移到符合要求的部位,直到嵌固端所在层侧向刚度大于上部结构一层的2倍。

由于剪切刚度比的计算只与建筑结构本身的特性有关,与外界条件(如回填土的影响、是否为地下室等)无关,所以在计算侧向刚度比是宜选用剪切刚度比。

在YJK中的结果文件wmass.out中,剪切刚度是RJX1、RJY1,可从地下一层逐层计算与地上一层的剪切刚度比,出现大于2或四舍五入大于2的,该层顶板即可作为嵌固端。

如果地下室各层都不满足嵌固条件,应将嵌固部位设定在基础顶板处,嵌固端所在层号填0。

6、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7、裙房层数: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裙房层数,需要人工指定。

应从结构最底层起算(包括地下室),例如:地下室3层,地上裙房4层时,裙房层数应填入7。

8、转换层所在层号:应按楼层组装中的自然层号填写,例如:地下室3层,转换层位于地上2层时,转换层所在层号应填入5。

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转换层,需要人工指定。

对于高位转换的判断,转换层位置以嵌固端起算,即以(转换层所在层号-嵌固端所在层号+1)进行判断,是否为3层或3层以上转换。

9、加强层所在层号:人工指定。

根据《高规》10.3、《抗规》6.1.10条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填写。

10、底框层数:用于框支剪力墙结构。

高规10.211、施工模拟加载层步长:一般默认1.12、恒活荷载计算信息:(P66)1)一般不允许不计算恒活荷载,也较少选一次性加载模型;2)模拟施工加载一模式:采用的是整体刚度分层加载模型,该模型应用与各种类型的下传荷载的结构,但不使用与有吊柱的情况;3)按模拟施工二:计算时程序将竖向构件的轴向刚度放大十倍,削弱了竖向荷载按刚度的重分配,柱墙上分得的轴力比较均匀,传给基础的荷载更为合理。

YJK基础设计常见问题讲解

YJK基础设计常见问题讲解
11
基床系数、桩刚度基本模型与沉降模型的区别
沉降模型基床系数、桩刚度
➢ 沉降模型的基床系数、桩刚度用于基础的沉降计算。通过多次迭代 按地质资料反算的过程确定。
➢ 由于大部分情况下基础与桩土未脱离,迭代的目标是有限元位移值 和沉降值趋于一致。
➢ 迭代得到的沉降模型的基床系数、桩刚度不做平均处理,各个单元 基床系数会出现不同的数值。
➢ 沉降计算时用的附加应力由最终确定的基床系数和桩刚度确定。
程序提供参数可以选择在基本模型下采用沉降模型的桩土刚度
12
基床系数、桩刚度基本模型与沉降模型的区别
沉降迭代计算的实例模型
13
基床系数、桩刚度基本模型与沉降模型的区别
沉降迭代计算的实例模型
14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非线性计 算,需要注意什么?
3
建模相关问题
建模相关问题
基础高 版本转 低版本
问题
基础重 新读取 崩溃或 提示异 常问题
上部荷 载与基 础计算 用荷载 产生差 异原因
4
基础高版本转低版本
基础高版本转低版本
➢ 模型储存基础建模数据的文件名为Jccad_0,将模型文件 加下的该文件放入即可完成基础模型模型由高版本转为低 版本。
➢ 基础模块仅将模型数据形成数据库,桩刚度修改、板面荷 载修改等内容不会进行转换,所以需重新进行设置。
➢ 当建模中的柱墙底标高与基础底标高不一致时, 由于墙柱下探,柱底剪力会在下探的力臂作用 下产生附加弯矩。
➢ 按刚体假定计算的独立基础和桩基承台,自动 考虑;按变形体假定计算的筏板、地基梁,多 柱墙独立基础、桩基承台,受选项控制,建议 考虑。
9
基床系数、桩刚度基本模型与 沉降模型有何不同?

YJK参数设置详细解析

YJK参数设置详细解析

结构总体信息1、结构体系:按实际情况填写。

2、结构材料信息:按实际情况填写。

3、结构所在地区:一般选择“全国”。

分为全国、上海、广东,分别采用中国国家规范、上海地区规程和广东地区规程。

B类建筑和A类建筑选项只在坚定加固版本中才可选择。

4、地下室层数:定义与上部结构整体分析的地下室层数,根据实际情况输入,无则填0。

5、嵌固端所在层号:(P219~224)抗规6.1.14条: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

如果地下室首层的侧向刚度大于其上一层侧向刚度的2倍,可将地下一层顶板作为嵌固部位;如果不大于2倍,可将嵌固端逐层下移到符合要求的部位,直到嵌固端所在层侧向刚度大于上部结构一层的2倍。

由于剪切刚度比的计算只与建筑结构本身的特性有关,与外界条件(如回填土的影响、是否为地下室等)无关,所以在计算侧向刚度比是宜选用剪切刚度比。

在YJK中的结果文件wmass.out中,剪切刚度是RJX1、RJY1,可从地下一层逐层计算与地上一层的剪切刚度比,出现大于2或四舍五入大于2的,该层顶板即可作为嵌固端。

如果地下室各层都不满足嵌固条件,应将嵌固部位设定在基础顶板处,嵌固端所在层号填0。

6、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7、裙房层数: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裙房层数,需要人工指定。

应从结构最底层起算(包括地下室),例如:地下室3层,地上裙房4层时,裙房层数应填入7。

8、转换层所在层号:应按楼层组装中的自然层号填写,例如:地下室3层,转换层位于地上2层时,转换层所在层号应填入5。

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转换层,需要人工指定。

对于高位转换的判断,转换层位置以嵌固端起算,即以(转换层所在层号-嵌固端所在层号+1)进行判断,是否为3层或3层以上转换。

9、加强层所在层号:人工指定。

根据《高规》10.3、《抗规》6.1.10条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填写。

10、底框层数:用于框支剪力墙结构。

高规10.211、施工模拟加载层步长:一般默认1.12、恒活荷载计算信息:(P66)1)一般不允许不计算恒活荷载,也较少选一次性加载模型;2)模拟施工加载一模式:采用的是整体刚度分层加载模型,该模型应用与各种类型的下传荷载的结构,但不使用与有吊柱的情况;3)按模拟施工二:计算时程序将竖向构件的轴向刚度放大十倍,削弱了竖向荷载按刚度的重分配,柱墙上分得的轴力比较均匀,传给基础的荷载更为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善的冲切、抗剪计算等技术特点
一、软件界面
3
二、基础建模
筏板:围区布置 任意形状 自动合并 不规则区域编辑
5
6
桩布置:群桩布置 桩复制 筏板自动布桩 变刚度调平布桩
8
变刚度调平布桩
桩基规范变刚度调平概念 筏板与内部核心筒区域分成弱化区与强化区 考虑不同区域的承载力、桩长、平均沉降 进行变刚度不均匀布桩
国内传统基础软件沉降计算普遍采用有限元分析前的沉降试算结果。(不 妥!!)
沉降二次计算图示
将地基梁离散成Winkler地基上的梁单元,将筏板离 散成板单元,将桩、土对基础的支承作用等效成弹簧。等效弹 簧的刚度来自桩的刚度和基床反力系数。
上部荷载 上部刚度
将地基梁离散成 Winkler地基上的梁单元 将筏板离散成板单元 将桩、土对基础的支 承作用等效成弹簧
• 内力计算:应不考虑基础自重与覆土重; • 地基承载力与桩承载力:应考虑基础自重与覆土重。 • 传统基础软件计算不区分,覆土重与基础自重由用户控制输入,不
管是否输入覆土重与基础自重,一种计算组合不能得到两个正确的 结果。
• YJK-F基础软件自动区分以上计算,与规范统一。
传统软件—筏板自重与覆土重
于基底反力,既有各个位置最大结果的输出,又可输出根据用户选择 的单工况荷载或某种组合的荷载工况的结果。
25
计算结果
有限元计算后进行冲切、剪切计算。 墙柱冲切 桩冲切 内筒冲切 剪切 图文并茂的计算书
27
计算结果—地质资料立面图
计算结果—地质资料剖面图
五、技术特点—沉降二次计算
分离式基础:包括独基、条基、单柱承台等,基底附加压力和 桩顶附加荷载由规范相关公式直接计算沉降;
整体式基础:如筏板、桩筏、地基梁、复杂承台等,YJK-F基础 软件沉降采用有限元计算后二次计算法,特别适合于不均匀沉降基 础的计算,且考虑不同基础互相影响。
1、沉降试算->确定初始桩刚度和基床反力系数; 2、总刚度方程有限元求解; 3、节点位移换算成桩、土等效弹簧的变形量,得到桩顶荷载(桩反力)和基底 压力; 4、已知桩顶附加荷载和基底附加压力,计算沉降。 5、用桩顶沉降和桩顶附加荷载 ,重新计算桩竖向刚度,再代入第2-4步计算最 终沉降。
盈建科基础设计软件 YJK-F
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Beijing YJK Building Software
Co., Ltd.)
全新的基础设计软件
一、Ribbon 风格操作界面 二、基础建模流畅,操作风格统一,编辑功能强大 三、高质量计算单元划分与有限元计算 四、集中统一的计算结果管理 五、沉降二次计算、基础拉梁设计计算、变刚度调平布桩、
YJK-F 沉降计算
YJK-F基础软件计算如下: 没有输入左下角的10000kN, 沉降比较均匀,左下角桩沉降5.3mm。
YJK-F 计算结果
输入左下角柱10000kN的附加荷载沉降计算结果如下:左 下桩沉降比较大,沉降62.8mm。
36
五、技术特点—筏板自重与覆土重
按照《地基规范》8.4.10要求:
Pi
桩顶附加荷载Pi作用下,桩 顶产生沉降si。根据Pi和si 可以反算桩的刚度Ki
沉降计算对比
传统基础软件采用计算整个筏板沉降和桩沉降(沉降试算), 并且将此值作为最终沉降。算例:左下角增加10,000kN
传统基础软件结果
沉降计算结果如下:计算依然是均匀沉降,左下角的 10,000kN集中荷载被均匀分配,没有得到体现。
传统基础软件覆土重0kPa,板M图如下:
传统基础软件覆土重100kPa,板M图如下:
结论:传统基础软 件将输入覆土重
转为板的恒荷载 进行计算,对沉 降和M同时起作 用,没有贯彻规 范要求。
YJK-F基础软件—筏板自重与覆土重
YJK_F软件覆土重0kPa,板M图如下:
YJK_F软件覆土重100kPa,板M图如下:
原则:总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值平衡 核心筒强化指数 1.05~1.15 外围区域桩基弱化指数 0.90~0.70
10
承台布置: 柱、墙自动布置 任意形状承台 围桩承台
12
功能统一: 删除 属性修改(厚度、标高、承载力) 基础底标高修改 地基承载力参数修改
14
15
16
三、计算核心—有限元计算
当qw>(qs+qa)时,防水板在水浮力作用下,将净水浮 力qw-(qs+qa)传递给独立基础,并加大了独立基础的弯矩。
传统基础软件不计算, YJK_F基础软件自动计算防水板对独立 基础的弯矩和剪力计算影响。
独基+防水板算例
计算核心采用与上部结构计算同样的通用有限元计算。 自动处理筏板、地基梁、多柱独基础、复杂承台等,及其 任意组合的混合基础形式,无需用户干预。
复杂的混合基础计算一次完成。 求解器先进,计算速度快,例如计算10万个单元,20 万个自由度,耗时20分钟。 每个单元2m*2m,大约可以计算600m*600m的筏板。
计算结果集中统一,改变原来不同类型基础的计算结果要在不同菜 单查找,且表示方式复杂、不统一的状况。输出内容主要有:
上部荷载、覆土重、自重; 基底反力,基底附加压力; 基础刚度系数和桩刚度; 弯矩、剪力、配筋图; 文本显示荷载总量(如各类荷载竖向力、水平力总值)、单基础布置 与计算信息汇总; 基础沉降、等值线、沉降差、三维动态沉降模拟; 三维地质资料分层显示。 对于很多输出结果,程序提供了多种荷载工况的显示结果,如对
有限元计算算例
3块筏板 5个加厚区 150m*150m 单元5500 计算时间45s
技术特点—单元划分
单元划分以墙柱地基梁为参照,单元均匀,有限元求 解效果理想,减少内力突变。
技术特点—单元划分
技术特点—单元划分
大 工 程 单 元 划 分
单元划 分:多承
台、 筏板单 体一次完

23
四、计算结果集中统一
结论: YJK_F基础 软件自动处理是否 考虑覆土重与基础 自重,与规范完美 自重; 而内力与配钢筋计 算的基本组合,不 考虑覆土重与基础 自重的净反力。
技术特点—独基+防水板
当qw<qs+qa时,防水板及其上部重量直接传递给地基 土,独立基础对其不起支承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