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2018最新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课件:专题3 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阻的计算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总复习

电压是6V的电源上。这个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2015年中考复习课件
追问(1): 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U1=IR1=0.3A × 5Ω=1.5V
追问(2): R2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U1=1.5V U2=? I=0.3A
R1=5Ω R2=15Ω
U=6V
欧姆定律复习
例2:电阻R1与R2并联接入电路后,两端所加电压为24V, 如果R1为80Ω,通过R2的电流为0.2A,求R2。
2015年中考复习课件
欧姆定律复习
2、一位同学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 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电压U(V)
2.0
电流I(A)
0.15
电阻R(Ω)
13.3
2 4.0 0.20
20.0
3 6.0 0.25
24.0
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阻值最大处 ), 这样做能对电路起(保护 )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 器的另一个作用是( 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
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4____V,当电压降低到0V时,该电阻的阻
值为_2_0__Ω。
3、对由欧姆定律I=U/R变形得到的公式R=U/I的理解,正确的是 ( C)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电阻越小 C.导体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与电压,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欧姆定律
2018年中考复习课件
欧姆定律复习
复 习 目 标
1.学生通过复习构建本章的知识体系,理解欧 姆定律,形成知识网络。
2、熟悉串、并联电路I、U、R 的关系。
3、掌握测电阻的方法 4、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015年中考复习课件
追问(1): 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U1=IR1=0.3A × 5Ω=1.5V
追问(2): R2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U1=1.5V U2=? I=0.3A
R1=5Ω R2=15Ω
U=6V
欧姆定律复习
例2:电阻R1与R2并联接入电路后,两端所加电压为24V, 如果R1为80Ω,通过R2的电流为0.2A,求R2。
2015年中考复习课件
欧姆定律复习
2、一位同学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 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电压U(V)
2.0
电流I(A)
0.15
电阻R(Ω)
13.3
2 4.0 0.20
20.0
3 6.0 0.25
24.0
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阻值最大处 ), 这样做能对电路起(保护 )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 器的另一个作用是( 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
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4____V,当电压降低到0V时,该电阻的阻
值为_2_0__Ω。
3、对由欧姆定律I=U/R变形得到的公式R=U/I的理解,正确的是 ( C)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电阻越小 C.导体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与电压,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欧姆定律
2018年中考复习课件
欧姆定律复习
复 习 目 标
1.学生通过复习构建本章的知识体系,理解欧 姆定律,形成知识网络。
2、熟悉串、并联电路I、U、R 的关系。
3、掌握测电阻的方法 4、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018年九年级物理14.3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课件新版粤教沪版

4.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 压,按表格要求测出灯泡不同情况下对应的电 流值和电压值。
U R 5.利用公式 I
,根据每组数据,分别 算出各次所测的电阻值,并把各项计算结果填 入记录表里。
变化的 从实验中可以看出:灯丝的电阻是__________
思考:灯泡由不亮逐渐变为正常发光,灯泡灯丝 的温度是否在变化?
1.观察实验所用的器材的规格和性能,如电源的 电压值、电表的量程。 2.按设计好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放置在阻值最大位置,瞬时闭合开关进行试触, 分别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指针摆事实动的情况,判 断有无反接和选择恰当的量程。 3.闭合开关,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把待测 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填入记录表 里,然后断开开关。
I=I1+I2=0.6 A+0.6 A=1.2 A
U 12 V R= = = 20 Ω I 1.2 A
求解电路计算题的步骤
(1)根据题意分析各电路状态下电阻之 间的连接方式,画出等效电路图。 (2)通过审题,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 件和未知量,并将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 单位,未知量的符号,在电路图上标明。 (3)每一步求解过程必须包括三步: 写公式——代入数值和单位——得出结果。
2.如图所示,R2=20 Ω ,电流表的示数 为0.6 A,电压表的示数为12 V。求: (1)R1的阻值; (2)并联电路总电流I ; (3)并联电路总电阻R。
R1 R2
V
A
12 V
பைடு நூலகம்
U 12 V 解: R1 = = = 20Ω I1 0.6 A U 12 V I2 = = = 0.6 A R2 20 Ω
会把电流表烧坏!
练一练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 第3讲 欧姆定律 第1课时 达标训练 中考复习专题练习课件

4.(2018·乐山)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其电阻值为 R,将
其剪成相等的两段后,再进行并联,则并联后的电阻值
为(
)
A.2R
B.R
R C. 2
R D. 4
【点拨】由题意可知,将导线剪成相等的两段后,每段阻
值为R2 ,再将这两段进行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
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可得R1+R1=R1总,则 R 总=R4。
【点拨】R1 与滑动变阻器 R 串联,电压表测 R 两端的电压, 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移动 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由 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故 A、C 均错误;由 U=IR 可知,R1 两端的电压变大,而 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滑动变阻器 R 两端的电压变小,故 D 错误,B 正确。 【答案】B
【解析】R0与R串联,电流表A测量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电 压表V测量R0两端的电压;烟雾越来越浓时,R0增大,电 路中总电阻增大,电流表示数逐渐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如果要使烟雾浓度较小时,即R0较大时探测器就能发出警 报,则应减小R的阻值。
【答案】减小;减小R的阻值
12.(2018•襄阳)电流表内部电阻很小,当电流表___串___联 接入电路中时,电路的总电阻和电流的变化可忽略。 但是,电流表的接入毕竟使电路有所变化,测量是有 误差的,由此引起电流的测量值比真实值略___小___(填 “大”或“小”)。
(4)某小组的同学分别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为U1、 I1,结果发现他们实验时误将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 联,但也能算出电阻的阻值,其表达式为 _R_=__U__-I_1_U_1___。
【点拨】此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R=U-U1, 所以电阻阻值的表达式为 R=U-I1U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PPT课件

1
2
为
;当S1、S2 都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是
。
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
例 6 . 如 图 所 示 , 电 源 电 压 保 持 不 变 , R1= 1 0 Ω . 闭 合 开 关 S , 滑 动 变 阻 器 滑 片 P 从 a 端 移 到 b端,两电表示数变化关系用图乙线段AB表示。求: (1)电源电压; (2)滑片P滑到ab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
公式:
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
变形式:
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
例1. 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0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A,此导体的电阻是 20 Ω, 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降到1V,导体的电阻是 20 Ω。
导体的电阻值不发生改变
导体中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无关。
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
A.
安培
C.
欧姆
律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R=U 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I
B.从R=U 可知,对于某一导体,通过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I
C.从I=U 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R
D.从R=U 可知,对于某一导体,所加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是个恒量
I
欧姆定律
例3.关于物理定律、规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B.物质的密度和物体的质量、体积有关。 C.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D.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欧姆定律的简单计算
欧欧姆姆定定律律
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I为1.2A。求: (1)电流表A1 的示数I1;
2024年中考物理课件:第20讲+欧姆定律

2024年中考物理课件
第一部分 课程培优
第20讲 欧姆定律
基础知识梳理
重难点突破
陕西中考链接
核心素养培优
基础知识梳理
01
知识点1 导体与绝缘体
1.导体:__________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铅笔芯)、食盐水、雨水等。
2.绝缘体:____________的物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食盐晶体、食用油、干燥的空气等。
重点4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命题要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路图和实物图
_
命题要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路连接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且电路中导线不允许交叉(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滑到阻值最大处,且滑动变阻器接线柱要“一上一下”地接入电路中(3)电压表要与被测元件并联,电流表要与被测元件串联(4)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电流都要“正进负出”(5)电流表和电压表要根据具体实验选择合适的量程
3.转换法的应用 实验时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反映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4.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时,控制导体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只改变导体的长度。
(2)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控制导体材料和长度不变,只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
(2)析图:根据图像的形状确定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甲元件的 图像为直线,乙元件的 图像为曲线,通过甲、乙元件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增大均增大)。
(3)用图:分析图像上特殊点的含义(甲、乙图像的交点 的含义为当电压为 时,通过甲、乙元件的电流均为 ,即此时甲、乙元件的电阻相等)。
第一部分 课程培优
第20讲 欧姆定律
基础知识梳理
重难点突破
陕西中考链接
核心素养培优
基础知识梳理
01
知识点1 导体与绝缘体
1.导体:__________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铅笔芯)、食盐水、雨水等。
2.绝缘体:____________的物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食盐晶体、食用油、干燥的空气等。
重点4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命题要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路图和实物图
_
命题要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路连接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且电路中导线不允许交叉(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滑到阻值最大处,且滑动变阻器接线柱要“一上一下”地接入电路中(3)电压表要与被测元件并联,电流表要与被测元件串联(4)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电流都要“正进负出”(5)电流表和电压表要根据具体实验选择合适的量程
3.转换法的应用 实验时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反映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4.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时,控制导体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只改变导体的长度。
(2)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控制导体材料和长度不变,只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
(2)析图:根据图像的形状确定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甲元件的 图像为直线,乙元件的 图像为曲线,通过甲、乙元件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增大均增大)。
(3)用图:分析图像上特殊点的含义(甲、乙图像的交点 的含义为当电压为 时,通过甲、乙元件的电流均为 ,即此时甲、乙元件的电阻相等)。
九年级物理:第05章《欧姆定律》第05章.第3节.第2课时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Βιβλιοθήκη 础过关◎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反馈演练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电阻.
课堂精练
考点一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如图12所示,能正确描述电阻一定时,电流随 电压变化的图像是( A )
2.小刚同学用如图13所示的电路探究“一段电 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此实验过程中, 当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 题,他接下来应该采取的操作是( B ) A.将电池的个数增加 B.适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 C.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 D.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成正比
,跟导体反的比电阻成
.
2. 数学表达式: I=U/R ,变形公式:
U= IR ,R= U/I .
3.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电阻的串联:
①等效电路:
②理解:电阻串联起来之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 的 长度 ,所以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 大 .
③规律:R串=R1+R2+……Rn.
(2)电阻的并联:
③导体的电阻大小只与导体本身因素(长度、横 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与通过的电流和两 端的电压无关,凡是说导体电阻与电流或电压有 关或成比例关系,都是错误的.
变式拓展1:从欧姆定律可导出公式R=U/I,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B ) A.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决 定 B.导体的电阻可以由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 流的比值来测量 C.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它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 它的电流成反比
变式拓展4:(2016·广东节选)物理课外兴趣小 组利用如图8中所示的电路图进行一些电学实验, 其中电阻R有20Ω、15Ω、10Ω、5Ω、1Ω五个供 选择,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Ω 1A”,电源电 压5V保持不变.
课堂精练
考点一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如图12所示,能正确描述电阻一定时,电流随 电压变化的图像是( A )
2.小刚同学用如图13所示的电路探究“一段电 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此实验过程中, 当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 题,他接下来应该采取的操作是( B ) A.将电池的个数增加 B.适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 C.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 D.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成正比
,跟导体反的比电阻成
.
2. 数学表达式: I=U/R ,变形公式:
U= IR ,R= U/I .
3.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电阻的串联:
①等效电路:
②理解:电阻串联起来之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 的 长度 ,所以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 大 .
③规律:R串=R1+R2+……Rn.
(2)电阻的并联:
③导体的电阻大小只与导体本身因素(长度、横 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与通过的电流和两 端的电压无关,凡是说导体电阻与电流或电压有 关或成比例关系,都是错误的.
变式拓展1:从欧姆定律可导出公式R=U/I,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B ) A.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决 定 B.导体的电阻可以由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 流的比值来测量 C.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它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 它的电流成反比
变式拓展4:(2016·广东节选)物理课外兴趣小 组利用如图8中所示的电路图进行一些电学实验, 其中电阻R有20Ω、15Ω、10Ω、5Ω、1Ω五个供 选择,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Ω 1A”,电源电 压5V保持不变.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专题八变式法测电阻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5.为测量电阻Rx的阻值,老师提供了以下器材:待测电阻Rx、已知阻值的定 值电阻R0、一个电压不变但电压值未知的电源一个、电流表一只、。 小明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小华设计的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1)分别写出实验步骤。 (2)利用测得数据写出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 小明的方案 (1)实验步骤:
格内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闭合S、断开S1,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U1。
闭合开③请关②写S、_出_S_用1__测__量__值__U_、__U_1_及,R用0来电表压示表R测x的出表电达源式U的U:-1电RRU0x压1=U_。___。
2.(绥化中考)甲图是实验小组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x的实物电路,电源电 压未知但恒定,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电阻均不受温度影响)
替电压表,然后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间接测出电压。 4.等效替代法:用阻值相等的电阻箱去代替待测电阻,以保证电流或电压
相同,再通过电阻箱的读数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
类型一 伏阻(滑)法 1.(海南中考)在测未知电阻的实验中,若实验中只有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 知电阻R0,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同样可以测量未知电阻Rx,请在空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专题八 变式法测电阻
1.除了伏安法测电阻以外,还有在缺少某电表情况下,可以采用一些特殊 方法测电阻。常用的方法有伏阻(滑)法、安阻(滑)法、等效替代法。其中伏
阻法和安阻法中考常考。 2.伏阻法:在缺少电流表情况下,用电压表和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并
联代替电流表,然后串联在待测电阻的电路中,间接测出电流。 3.安阻法:在缺少电压表情况下,用电流表和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串联代
(1)在甲图中找出连接错误的一根导线,并在导线上画“×”,用笔画线代 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正确。(所画的导线要用实线,不可用虚线,导线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