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初中物理知识结构图》课件_1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下册初中物理知识结构图中考物理复习初中物理图像专题复习PPT

• 3.图像中的线 图像中的一段线往往表示一个物理过程。
图中的线段BC表示冰 的整个熔化过程——吸热 而不升温.
4.斜率 图像中某一点切线的斜率一般对应着一
个新的物理量。
例如物体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s-t 图像中的斜率表示物体在该点时的瞬 时速度v。
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中的 电流的U-I图像中的斜率表示导体 的电阻R。
典例突破
例:从图4的四幅图像得到的下列信息中,不 正确的是( ) 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图乙表示物体正以5m/s的速度作匀速运动 C.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值是固定不变 D.图丁警示我们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 剧增长
典例突破
认识图像发现规律
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
• 例:图甲、乙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__段,表示物 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是____________段.
2.运用函数图像可以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 例如在研究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果我 们把电阻A和电阻B根据实验数据已经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后,从图中明确了无论电阻A还是电阻B,电压增大电流也随 着增大,不管怎么变化,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始终不变,其比 值电等流于跟该电电压阻成的正阻比值。。或R者A=电5Ω阻,一R定B=1时0,Ω,电R流=U之/I即比电等阻于一电定压时之, 比(I1/I2=U1/U2)。
3.认识图像,获取信息,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解该类型的题一般要过图像(坐 标轴)上的点作横轴和纵轴的垂线,通 过比较横坐标或纵坐标的大小,再联 系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使问题得解
认识图像解决问题
例.小明从家里去上学, 如图所示,是他上学过程中 的路程一时间图像,请你判 断小明在哪一段时间内动能 最大( ) A.在t1~t2时间内,小明的动能最大 B.在t2~t3时间内,小明的动能最大 C.在O~t1时间内,小明的动能最大 D.无法判断
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框架图

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框架图Chapter 1: Mechanical nMeasurement of Length and TimeMechanical nn of nRelative Nature of n and Restn: The。
of distance to time is called speedMeasurement of TimeBasic Tool: XXXn: The change in n of an object is called XXXReference point: Assumed to be an immobile objectMain unit of length: meter (m)。
other units: kilometer (km)。
decimeter (dm)。
centimeter (cm)。
millimeter (mm)Measurement of LengthBasic Tool: RulerMain unit of time: second (s)。
other units: hour (h)。
minute (min)XXXMain unit: meter/second (m/s)Units:Common unit: XXX (km/h)XXX: v = s/tn SpeedMeasurement of Average SpeedVariable n: The n in which the speed changes is called variable n。
and the speed is XXXUniform Linear n: The n in which an object moves at a constant speed along a straight lineExperimental Principle: v = s/tExperimental XXX: Ruler。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下册初中物理知识结构图物理之决胜中考PPT

AB
C
D
AB
A
甲 图16
0. 6乙
(6)同组的小越还想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于是将电路中的小灯泡换成阻值分别 为10Ω、8Ω、5Ω、2Ω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选用R1“20Ω 1A”,电流表量程改接为0~3A,其余连接 不变。在实验中,将定值电阻依次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不为零)使定值电阻两端的 电压保持U0不变,为了能够顺利得到4组I、R数据,该电压U0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变式训练
如图甲,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可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 信号,并根据发出信号和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可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乙中 P1、P2是测速仪两次发出超声波的时刻;n1、n2是测速仪接收前后两次汽车 反射回来信号的时刻。已知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0.9s,超声波在空气中 传播的速度是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乙可知,图中每小格表示 的时间是 s,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m/s(第二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目录 CONTENTS PAGE
1 教学分析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过程 4 教学反思
目录 CONTENTS PAGE
1 教学分析 2
1
教教学学分设析计
3 教学过程
4 教学反思
课程性质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物理的重要性
学习物理不仅能学习到物理知识,提高生活的 能力,而且能学到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物理 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6)小晨同学还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于是借助实验电路图15甲,
将甲图中的灯泡换成定值电阻R,电流表改换为“0~3A”接线柱,并使电压表
的示数始终保持4V不变,多次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记录各次电流表的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

学习建议与展望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包括如 何提高物理思维能力、如何进行有效的物理实验等。
对未来的物理学习进行了展望,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物理学 的奥秘,培养科学素养。
THANKS
[ 感谢观看 ]
总结词
磁场是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电磁感应则是磁场变 化时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详细描述
磁场是由磁体产生的,其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施加 作用力。电磁感应是当磁场变化时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的现 象,其本质是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电磁感应的应用非常广 泛,如发电机、变压器、电磁炉等。
CHAPTER 04
电流与电路
总结词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的,电路则是电流的路径。
详细描述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的,其方向与电荷的运动方向相同。电路是电 流的路径,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等组成。电流通过电路会对用电器产生 作用,使其工作。电流的大小可以用电流强度来表示,其单位是安培。
磁场与电磁感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探 索精神和人文素养,理解物理学在 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CHAPTER 02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
总结词
理解力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单位
测量力的大小
使用测力计或天平来测量力的大小。
详细描述
介绍力的定义、性质和单位,以及如何测 量力的大小。
力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牛顿(N),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克力(kgf)、达因( dyn)、磅力(lbf)等。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大小和方 向。
初中的物理-知识结构图(全)

初中物理知识结构示意图力运动能量物质惯性定律重要属性一般属性尺度状态比热质量密度硬度导电性透明度延展性弹性磁性光现象声现象热现象电路磁场电磁现象机械运动能量守恒定律转移转化重力浮力压力支持力摩擦力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压强电磁(光)传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热机做功)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做功)电能转化为其它能(电器、电机做功)其他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做功)声传播热传递电传输传导对流辐射能源燃料电磁波新材料即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液、气。
(真空不能传声)V固>V液>V气: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影响弦音调的因素即弦越短越紧越细则音调越高。
: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
:由声源的结构、材料的决定。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___上_______的托力。
2、浮力产生原因:物体受到液体对它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阿基米德原理:(1)探究过程及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公式:_ F浮=ρ液gV排由公式可知,浮力只与__液体的密度__和__排开液体的体积___有关,而与放入液体中的物体的重力、密度、体积、形状、所处位置和全部浸没时的深度均无关。
4、浮沉条件漂浮:_________ F浮=G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悬浮:__________ F浮=G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浮:__________ F浮>G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沉:__________ F浮<G物_____________________5、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密度计浮力1.称重法:F浮=G-F拉2.压力差法:F浮=F上-F下6、计算浮力的方法例: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速是不变的红、绿、蓝(RGB)例: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光的反射现象注: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规律(或特点):1、像与物等大 2、正立 3、虚像 4、物距等于像距例:装水杯中的勺子弯曲、河中叉鱼(真鱼在观察到的正下方):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如放大镜在太阳光下可以形成亮点)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焦点)、经过焦点的光线(平行射出)规律:①物进像退,像变大;②2F是成放大缩小像的分界点、1F是成虚实像的分界点、实像均倒立、虚像均正立。
物理九年级知识点框架图

物理九年级知识点框架图第一部分:力学基础1.1 运动与力1.1.1 运动的描述与描绘- 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与计算 1.1.2 力的作用与效果- 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的概念与应用1.1.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与计算1.2 动力学1.2.1 质量与重力- 质量与重力的概念与计算1.2.2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与应用1.2.3 动量与动量守恒- 动量与冲量的概念与计算第二部分:力学实践2.1 力的测量与应用2.1.1 弹力的测定与应用2.1.2 摩擦力的测定与应用2.1.3 平衡与不平衡力的测定与应用2.2 简单机械2.2.1 杠杆原理与应用2.2.2 滑轮原理与应用2.2.3 斜面原理与应用第三部分:光学基础3.1 光的传播与反射3.1.1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与阴影的形成3.1.2 光的反射定律- 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关系3.2 光的折射与色散3.2.1 光的折射现象- 折射定律的概念与计算 3.2.2 光的色散现象- 白光分光与折射角的关系第四部分:电学基础4.1 静电学4.1.1 静电荷的产生与性质 - 静电荷的携带与分布4.1.2 静电力- 库仑定律的概念与应用4.2 电流与电路4.2.1 电流的概念与计算- 电流的定义与测量方法4.2.2 电阻与欧姆定律- 电阻的概念与计算- 欧姆定律的概念与应用第五部分:电学实践5.1 串联与并联电路5.1.1 串联与并联电路的概念与特性 5.1.2 等效电阻的计算与应用5.2 电功与电能5.2.1 电功的概念与计算5.2.2 电能与电功率的关系第六部分:热学基础6.1 热能与热量6.1.1 热能与能量转化- 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6.1.2 热量的传递与测量- 热传导、热对流与热辐射的特性6.2 温度与热量计量6.2.1 温度的概念与测量6.2.2 定容与定压比热- 定容比热与定压比热的计算与应用第七部分:宇宙与地球科学基础7.1 星系与宇宙起源7.1.1 星系的结构与分类7.1.2 天体起源与演化的基本过程7.2 地球的运动与变化7.2.1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7.2.2 季节变化与日照时间的计算以上为物理九年级知识点的大致框架图。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结构图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机械运动1.长度的单位二.运动的描述2.长度的测量3.时间的测量4.误差1.机械运动2.参照物(1)长度国际主单位_______(符号_______);(2)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3)换算:千进率:1Km=______m;1m=______mm;1mm=_____μm;1μm=______nm;十进率:1m=____dm;1dm=______cm;1cm=______mm.(4)1dm=_____m;1cm=______m;1mm=_____m;1μm=_________m;1nm=_______m。
(大化小乘以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________,生活中测量长度的工具还有________________,更为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用刻度尺前观察:(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都要观察_____、_______)①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②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_________;(刻度尺测量范围)③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_________。
(分度值:刻度尺相邻两根刻度线之前表示的值,分度值越__小___表示该刻度尺越______)(3)正确使用刻度尺:①会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_______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______,不能倾斜;②会读: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_________读数时要估读到______________;(完成右下角测量读数)③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4)一些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如测一张纸厚度)、化曲为直(曲线长)、组合法(硬币直径)(1)时间主单位_______(符号_______);(2)常用单位:时(符号_____)、分(符号______);(3)换算:1h=_____min;1min=_____s;1h=_____s。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下册初中物理知识结构图中考专题——电路故障PPT

灯均不亮,他用一只电流表去检测电路故障。当电流表接A、B两点时两灯均
不亮;当电流表接B、C两点时,有一只灯亮了,且电流表有示数,产生这一现
象的原因可能是( C )
A.L1断路 C.L2断路
B.L1短路 D.L2短路
对应训练
3、(2019·攀枝花)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甲、乙、丙三灯泡均正常发光,两电表
A1的示数将_不__变__,A2的示数将 变大 。
对应训练
1、 (2019·巴中)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 器滑片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电路总功率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D.电流表示数变大
对应训练 2、 (2019·成都)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把滑片P向右移动, 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将__变__大_,电压表示数将___变__小_。(均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都不亮 都不亮 都不亮
实质为电源短路,用电器都不工作
对应训练
1、 如图所示电路中,小灯泡L1、L2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后,发现L1不亮,L2 发光。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C )
A.灯泡L1短路 C.灯泡L1断路
B.灯泡L2短路 D.开关S接触不良
对应训练
2、如图所示电路中,小明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实验中,闭合开关后,两
对应训练 4、压敏电阻的阻值是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小聪同学想设计一个 通过电表示数反映压敏电阻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要求压力增大时电表示 数增大。以下电路不符合要求的是( D )
走进成都中考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
后,发现两个电表示数都变大,则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之,我认为中考物理的复习,最关
键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是要把握方法、突出 重点。只要我们及时掌握中考信息,认真 研究中考命题趋势,通过精选、精讲和精 练,促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要点、用活解 题方法,以不变应万变,一定能取得辉煌 的成绩。
中考物理的思考:
1、认清考点内容和知识技能目标要求。 首先,明确考试内容在物理《新课标》、
中考《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内。 物理学科考试内容包括:科学内容、科学
探究两部分。其中:①科学内容包括:力 学、电学、热学、光学、其它(包括原子、 原子核、材料、信息、能源)105个考点。 ②科学探究主要涉及31个实验探究。
首先、中考《考试说明》中规定各板 块的比例:力学:40℅;电学:38℅; 热学:9℅;光学:7℅;其它:6℅。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 每年中考物理 怎么考,要以每年中考《考试说明》 为准。具体每年中考物理的深度广度 要在中考《考试说明》要求中体现出 来,希望每位老师下来认真研读每年 的成都市中考《考试说明》。
对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的 思考
我主要谈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以《新课标》为指南,紧扣中考 《考试说明》,准确把握中考方向。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准确 把握成都市中考脉搏。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初中物理知识结构图》PPT课件_1.
一、以《新课标》为指南,紧扣中考 《考试说明》,准确把握中考方向。
①科学内容包括:力学、电学、热学、 光学、等共计105个考点
②科学探究主要涉及31个实验探究。
物理学科能力要求包括:知识技能目标和
体验性要求两部分。其中:①知识技能目 标分为:Ⅰ级(了解)、Ⅱ(认识)、Ⅲ (理解)和独立操作,四个层次。②体验 性要求:经历、认同、领悟,三个层次。
2、明确各板块内容考试的分值比例。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准确 把握成都市中考脉搏。
本学科一般制定三轮复习计划: 第一轮:回归课本,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根据历年成都市中考命题组是以物理教材为
命题依据,所以我们教师也应该以课本教材 为第一轮复习线索。
今年我校九年级选用七中育才编著:《育 才金典》作为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资料。
思考:做一名留心的教师; 留心的家长!
谢谢大家!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初中物理知识结构图》PPT课件_1.
例如:2017年眉山市物理中考试题
第二在这轮复习中可以根据中考物理《考试说 明》中重难点知识考点、同类型相关问题 集中起来或者根据不同题型进行归纳总结 形成一个一个的专题训练讲解(比如:作 图专题训练、实验专题训练、计算题专题 训练;或者动态电路专题训练、故障电路 专题训练、受力分析专题训练、等等)。
受力分析专题训练
第三轮:强化模拟练习和综合训练,开 展“讲、练、评”综合性复习。
适应性强化训练是我们综合训练阶段, 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这一轮复习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 力和解题能力,更能让学生了解和熟悉 中考物理试题,适应中考试题,通过学 生反复的做和老师的讲评,可以让“讲、 练、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及时发现 问题,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