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象征主义
名词解释 象征主义 美术

名词解释象征主义美术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后扩散至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
这一运动在诗歌、绘画、音乐等多个艺术领域内都有所体现。
象征主义者追求通过暗示、隐喻和象征来表达深层的思想和情感,他们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而真正的现实存在于物质世界背后的理念世界。
象征主义作品常常具有音乐性和韵律感,强调个人的感受和内心世界,而不是直接描绘现实。
在文学上,象征主义倾向于使用晦涩难解的语言来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即所谓象征。
美术:
美术是一个广泛术语,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
它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主要门类,同时也可能包括书法、摄影等其他形式。
美术这一概念在17世纪欧洲开始出现,而在中国,这一概念在五四运动前后通过日本传入,逐渐被广泛应用。
美术作品通常目的是为了审美、表达情感或思想、传递信息,或是作为实用物品的一部分。
1。
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解析

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解析象征主义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象征、隐喻和暗示来表达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象征主义常常以一种隐晦而富有启示性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进行解析。
一、象征主义的起源和发展象征主义起源于法国,最早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文学界。
它是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一种反叛,试图通过艺术的方式超越现实,追求内心世界的真实和超越。
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马拉梅、比利时的莫泊桑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象征主义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20世纪文学的重要潮流。
二、象征主义的核心思想象征主义强调人类内心的情感体验和灵魂的追求。
它试图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达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欲望和梦境。
象征主义作品中的符号和意象往往不是直接的描述,而是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方式来传达作者的意图。
这种方式使得作品更加富有启示性和深度,读者需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解读作品。
三、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象征主义作品中常常使用一些特殊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其中最常见的手法是比喻、隐喻和暗示。
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的比较来传达某种意义,如用“花开如火”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隐喻则是通过用一个事物代指另一个事物来传递深层次的含义,如用黑暗来象征死亡和绝望。
暗示则是通过一些细微的线索和暗示来引导读者思考,如在作品中出现一只乌鸦,暗示着不祥的预兆。
四、象征主义在不同文学体裁中的运用象征主义在不同文学体裁中都有广泛的运用。
在诗歌中,象征主义常常通过意象的选择和排列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比如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梅的《秋日的诗》中,他用落叶和凋谢的花朵来象征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在小说中,象征主义通过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的描写来传达作者的意图。
比如莫泊桑的《一个人的生活》中,他通过描述一个庄稼汉的生活来暗示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脆弱。
在戏剧中,象征主义通过舞台布景、服装和表演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象征主义

二、象征主义起源
19世纪末当时欧洲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社会生活和官方沙龙文化不满。他们不 敢正视现实,不愿直接表述自己的意思,往往采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在幻 想中虚构另外的世界,抒发自己的愿望,这样便产生了近代象征性的艺术。 1886年诗人让·莫雷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首先提出这个名称。
后象征主义出现于一次大战后的世界性文学潮流,20年代达到高潮,40年代 接近尾,其创作手法延续到后来的各种写作中。它的主要特点是︰创造病态 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 用音乐性增加冥想效应。
五、分类
A.象征主义文学
B.象征主义戏剧 C.象征主义文论 D.象征主义绘画
象征派在艺术上受英国拉斐尔前派和象征派诗人马拉美、波特莱尔,音乐家
瓦格纳及尼采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象征派主张强调主观、个性,以心 灵的想象创造某种带有暗示和象征性的神奇画面,他们不再把一时所见真实
的表现出来,而通过特定形象的综合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内在的精神世界。
在形式上则追求华丽堆砌和装饰的效果。
三、象征主义运动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产生于法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巴黎的知识界影 响很大,并对20世纪美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运动主要 在法国,欧洲的其他文化中心也有一些追随者,如德国,比利时等。
四、前后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分为前象征主义,和后象征主义。
前象征主义︰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 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 主义“应和”论。
象征主义
与广告招贴
一、象征主义的概念
用外界的物象来隐喻、暗示某种神秘的构成,用新艺术运动中的线性 形式和有机形态来表现神话中的形象和民间流传的现象,象征某一事 物或观念,以彼物来表现此物,形成了早期象征主义神秘,浪漫的特 征。
深入分析文学象征意义象征主义

深入分析文学象征意义象征主义文学象征意义象征主义是文学领域中一个富有深度和魅力的概念,它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创作与解读。
象征主义起源于 19 世纪末期,是对当时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的一种反叛。
象征主义作家们不再满足于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描绘,而是试图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来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意义和精神世界。
象征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象征可以是具体的物体、形象或场景。
比如,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那盏绿灯象征着主人公盖茨比对爱情和梦想的追求,它遥远而虚幻,始终在前方吸引着盖茨比不断努力。
又比如,在诗歌中,月亮常常被用作象征孤独、思念或者永恒的意象。
其次,象征也可以是人物。
人物的性格、行为和命运都可能具有象征意义。
比如,《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他的犹豫和复仇的决心,象征着人类在面对困境和道德抉择时的内心挣扎。
象征主义还体现在作品的结构和情节上。
有些作品的情节发展并非按照传统的线性逻辑,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重复、循环和突变。
这种结构方式旨在打破读者的常规思维,引导他们去探索作品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
那么,文学象征意义象征主义为何如此重要呢?其一,它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
通过象征手法,作家能够将抽象的情感、思想和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其二,象征主义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力。
当读者面对充满象征的作品时,他们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去解读和领悟其中的含义,这种参与感使得阅读成为一种更具创造性的活动。
其三,象征主义有助于传达作品的主题和价值观。
它能够以一种含蓄而深刻的方式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人性等问题的看法,让读者在感悟象征意义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然而,对于读者来说,理解文学象征意义象征主义并非易事。
这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
首先,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因为这些因素往往会影响作者对象征的运用和选择。
其次,要注重细节,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象征的一部分。
简述象征主义

简述象征主义前象征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和”论。
认为自然界万物互为象征,组成“象征的森林”,而人的诸感官之间亦相互应和沟通,最重要的是人的心灵与自然界之间也是互为应合、交流的,诗就是这种象征、应和的产物。
故该诗被誉为“象征主义的宪章”。
前期象征主义随着1898年马拉美的逝世而告终。
瓦莱里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主义诗论保尔·瓦莱里(1871-1945),法国人,1912年出版《旧诗集存》,1912年发表长诗《年轻的命运女神》,1922年出版诗集《幻美集》,其中《海滨墓园》标志着其诗歌创作的顶点。
主要理论著作有《尤帕利诺斯》、《灵魂与舞蹈》、《文学杂集》和三本续集。
象征主义的现实存在第一,象征主义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心灵世界及其内在生命力。
象征主义诗人视现实世界为可鄙的、不真实的,他们力图超越现实而进入超验的心灵世界和“内在生命的实体”,他们感到真切存在的只是“大自然和生命的某些面貌以及人类的某些作品”所赋予的激情,使人能从中汲取“珍贵的感觉、无限丰富的思想以及思想、情感、严谨的幻想的奇妙组合,还有与神秘相连的快感和活力”,并孕育出“应合”的象征主义诗作。
第二,象征主义追求一种“创造读者”的自由的艺术创新。
象征主义诗歌要选择趣味高雅的读者作为对话人,同时要通过形式的探索和实验,打破读者旧的审美习俗和惰性,培养和“创造”出有创造性的新读者。
第三,象征主义诗人虽有文笔、手法、见解、感觉和写作方式及美学理想等许多方面的差异,但他们之间在精神上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与强大的凝聚力,即他们反对只写人类的共相与普遍性,而高度重视个性、个体的内心活动与反应,人之为人的独特性,力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
象征主义的界定:音乐化首先,音乐化是指诗的语词关系在读者欣赏时引起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感觉效果,也即语词与人的整体感觉情绪领域的某种和谐合拍的关系。
深入解析作品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深入解析作品中的象征主义手法象征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手法,它通过使用象征来传达深层次的思想和主题。
在文学作品中,象征主义可以通过隐喻、符号和暗示等方式来实现。
本文将深入探讨作品中的象征主义手法,揭示其在作品中的意义和效果。
1. 象征主义的基本概念象征主义起源于法国文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文艺思潮。
它试图通过表面的象征来传达更深的含义,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奥秘。
在作品中,象征主义常常使用一些特定的符号、形象或情节,以隐喻的方式传达作者的思想和主题。
2. 符号的象征意义作品中的符号是象征主义最常见的手法之一。
它可以是一个具体的物体、一个动作、或者一个抽象的概念。
符号的象征意义通常需要读者进行解读,因为它们不是直接表达所代表的意义,而是通过结合具体情境和文学环境来传递深层次的思想。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子一直佩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这个黑色的帽子象征着他的悲伤和失落。
3. 象征的隐喻隐喻是象征主义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
它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以传达更深层次的含义。
在作品中,隐喻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动作、一句话或者一个情节。
例如,奥尔韦德·艾伦·坦美吉的小说《鹿鼎记》中,韦小宝的一声长叹“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就是一种隐喻,通过对时间和爱情的比喻,传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痴迷和执着。
4. 暗示的象征意义暗示也是象征主义常用的手法之一。
作品中的暗示可以是一种氛围、一种描述方式或者一个情节的线索。
它们通过间接而微妙的方式暗示着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例如,在夏洛特·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主人公简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相遇是一种暗示,它暗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追求。
5. 象征主义的意义和效果通过使用象征主义手法,作品可以超越表面的意义,深入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奥秘。
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情感和思想。
同时,象征主义还可以丰富作品的艺术形式,增加作品的复杂性和深度,让读者在阅读时获得更多的思考和体验。
文学作品的象征主义分析

文学作品的象征主义分析象征主义是一种文学流派,兴起于19世纪末的法国,并迅速传播到整个欧洲。
它强调通过象征和隐喻来传达深层意义,超越表面的字面含义。
在文学作品中,象征主义被广泛应用,帮助作家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本文将分析几个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象征主义元素,探讨它们所传达的深层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
这部小说通过描绘主人公道林·格雷的画像来表达人性的黑暗面和道德败坏的主题。
画像象征着格雷内心的罪恶和堕落,而他自己的外貌却始终保持年轻和美丽。
这种象征意味着罪恶和道德败坏对人的内心产生的腐蚀作用,即使外表看起来完美无暇。
通过画像的变化,王尔德警示读者要警惕人性的阴暗面,并追求道德和精神的纯洁。
接下来,我们转向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这部小说以巴黎圣母院为背景,通过描绘钟楼魔鬼般的吕西安和美丽的埃斯梅拉尔达之间的爱情故事,探讨了人类的善恶和对爱的追求。
在小说中,圣母院象征着宗教和精神的力量,而钟楼则象征着人性的黑暗和罪恶。
埃斯梅拉尔达则代表着纯洁和无私的爱,与吕西安的黑暗对立。
通过这些象征意象,雨果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并呼吁人们追求纯洁和善良。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一下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这部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通过描绘主人公盖茨比对失去的爱情的执着追求,探讨了美国梦的虚幻和空洞。
在小说中,绿灯象征着盖茨比对黛西的追求和他对过去的执着。
绿色象征着希望和追求,但也代表着虚幻和欺骗。
通过这个象征意象,菲茨杰拉德揭示了美国梦的虚假性,并探讨了对过去的执着与现实的冲突。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这部小说通过描绘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探讨了时间、孤独和命运的主题。
在小说中,黄蝴蝶象征着命运的循环和无法逃避的宿命。
象征主义_精品文档

象征主义引言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文学和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其影响力跨越了多个领域,包括文学、绘画、音乐和哲学等。
它与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形成鲜明对比,象征主义强调的是内在的情感和超越物质世界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象征主义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对文学和艺术领域的影响。
一、象征主义的定义象征主义这个术语最早是由法国诗人让·莫雷亚斯(Jean Moréas)于1886年提出的。
在他的《象征主义之宣言》中,他将象征主义描述为一种追求表达内心情感和个体观念的诗歌形式。
他强调象征主义是对现实的超越,通过符号和隐喻来表达无法直接或明确表达的概念和情感。
二、象征主义的特点1. 重视感知和情感象征主义注重激发读者的感官和情感体验。
它试图通过使用符号和隐喻来触发读者的内心反应,并引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
与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强调客观描述和事实不同,象征主义更倾向于抽象和主观的表达方式。
2. 追求超验的现实象征主义主张现实世界是有限和表面的,隐藏着更深层次和更真实的意义。
象征主义作品通常通过使用象征和隐喻来探索超越物质世界的真实性和存在。
它通过暗示和暗示来揭示隐藏在现实背后的深刻意义。
3. 探索内心世界象征主义作品通常关注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它试图表达个人的情感、欲望和梦想,以及潜意识中的冲突和苦闷。
这些作品常常是个人的心灵独白,通过象征和隐喻来传达作者的内心状态。
4. 使用符号和隐喻象征主义通过使用符号和隐喻来传递更深层次的意义。
符号和隐喻可以是任何物体、动作、形象或场景,它们超越了表面上的字面含义,代表着更广阔而抽象的概念。
这使得象征主义作品更具多义性和开放性,读者需要通过对符号的解读和理解来探索其意义。
三、象征主义的影响象征主义对文学和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文学表达的自由和创造力,从而打开了文学的新的可能性。
具体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学和诗歌象征主义在文学和诗歌领域的影响尤为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说象征主义
物极必反。
古典主义过分讲究文艺的标准化,引出反对一切标准、追求自由放任的浪漫主义来反对它;自然主义把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引向极端,醉心于表面、琐碎逼真描写,接着就出现了根本不要形似,否认外表真实性的现代文艺流派。
现代主义文学一般是指产生于十九世纪末、衰落于二十世纪中叶的种文学思潮,其中包括了多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理论。
包括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和超现实主义等文学流派或文学现象。
下面我将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象征主义入手,简单地谈谈我对象征主义的认识。
象征本是一种常见的艺术手法,自古以来就在文学和其它艺术中广泛使用,其最一般的意义“就是某一事物代表、表示别的事物”。
按照韦勒克的解释,“在文学理论上,这一术语较为确当的含义应该是,甲事物暗示了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也要给予充分的注意”。
作为一种表现方式,象征最主要的特点就在于它是通过暗示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意义的。
象征主义文论家对“象征”的理解,不同于修辞学家对象征的理解。
他们认为象征主义强调整部作品的象征性。
作为修辞手段的象征只存在于一部作品的部分环节之中,而作为象征主义理论所理解的则是指整部作品都是充满着象征。
鲁迅的《药》的结尾处,在死者的墓上“平添”了一些花圈。
这些花圈作为一个局部的存在,象征着光明和对光明的渴求。
但是,我们没有说鲁迅的《药》是象征主义的作品。
这是因为局部的修辞不能替代作品的整体特色,现实主义小说中运用某些象征手法,并不就因而改变其现实主义作品的性质。
林和靖的诗:“疏影横斜
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体现了作者陶醉在大自然之中,内心的感受与自然的运动融为一体;在澄彻和迷茫的境观中,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隔绝尘世的理想。
虽然有时象征主义的作品中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等成分,但是,它们只是局部的存在,而象征主义作品的象征性却表现在作品的最主要成分和各个环节中。
象征主义追求的是从有限到无限的意念,而修辞的象征手法是把象征作为服从于作品的主题思想的理念。
任何修辞手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作品的只要意义紧密相连。
鲁迅之所以在《药》的尾部描写具有象征意味的“花圈”,是因为他想为这部作品增加一些“亮色”,服务于作品中揭示黑暗面而又对黑暗寄予希望的主题。
勃莱克有一首诗表示了他对永恒的理性的追求:“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诗中的沙粒、野花、手掌、一刹那无疑都是有限的,一个世界、一个天堂,无限、永恒都是在说明对无限的追求。
象征主义正是这样把无限的意念寓于有限的形式之中,使全部作品充满着对有限的超越,对无限的神往。
象征主义的一种面貌,即可称为个人方面的东西;第二种面貌,即被描述为“超验象征主义”,其中具体意象用如一个广大而普遍的理想世界﹝现实世界只是它不完善的表现﹞的象征,而诗人内心特定思想与感情的象征。
有关人事的象征主义在波德莱尔的诗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但也许更重要的角色是有关超验的象征主义。
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两者都是交迭的,如《黄昏的和谐》这首诗,可以说不仅引起幸福美满的感觉,而且至少通过暗示还引生一种天堂的图景。
其他诗歌更强调象征主义的的超验方面,力图探索现实之外的理想世界。
也就是象征主义追求的从有限到无限的意念,又或者说是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探求而表现出对彼岸世界的向往和渴望。
象征主义也注重诗歌的音乐性﹝瓦莱里实际上把这种性质说成是“在声音和意义之间的永无休止的徘徊”﹞,而且由于希望更灵活些,他们抛弃了正规的格律﹝如十二音节的亚历山大体﹞和俗套的循环压韵的形式。
魏尔仑的贡献在于“打碎了作诗法的残酷的枷锁”,但魏尔仑从来没有足够的胆量与传统诗歌的形式决裂,认为诗总是韵文等,尽管完全放弃了十四行体,也几乎完全放弃了十二音节的亚历山大体,赞扬并实际运用破格的“非对称诗句”﹙音节数不规则﹚。
借用莫里亚斯称赞魏尔仑的话来说,兰波以惊人的速度“打碎了作诗法的残酷的枷锁”。
兰波不仅像魏尔仑那样运用音节不均的诗句,而且更近一步,把几种长度不等的诗句缀合成篇,韵脚也不着意推敲,甚至放弃了最后的韵脚标志,写成了无韵诗。
兰波正是以这类诗作,完成了象征主义对传统作诗法的反叛,并赋予一种诗歌新的力量和新的直率。
正如瓦莱里所说:在声音和意义间的永无休止的徘徊,也许他们的诗歌的音乐性在于声音和意义的暗合上。
象征主义高度重视艺术形式在文学创作中的巨大作用。
象征主义文论家从形式入手来展开形式与内容的论述。
他们从形式入手研究内容,内容应该“化”在美的形式之中,而不是表现主义的要形式“化”在内容之中,从而根本否认形式的重要性.从象征主义中,我们可以得出文艺是纯美的内容与形式统一体的结论。
象征主义提出开放的纯诗论,主张不要把文学作为理论作品来写,要保持文艺的特殊性。
纯诗论的核心在于坚持文艺的独特性,在于使文艺具有永久的艺术生命力,在于文艺永远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因此,象征主义不论在内容中,并在内容中体现出的内涵意念中;还是在艺术上,对音乐美的追求,对形式的注重;又或者在他们所提出的纯诗论中,都非常明显地体现出对十九世纪那种把文艺附从于自然、历史或某种观念形态的风气的抗
争。
文艺不是过去生活的历史纪录,也不是社会测动仪与“晴雨表”,文艺与思想更接近。
西方主流学术界认为象征主义文学的诞生是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水岭。
我认为,象征主义开创了一个文学创作的新纪元,如果说,这样说太过火,那么至少它也给上世纪初的西方文坛带来了新鲜的空气。
参考书目:
1.﹙英﹚查尔斯·查德威克著,周发祥译;《象征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3
2.吴中杰著;《文艺学导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4,第五编第三章第三节《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3.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
4.10,第三章《象征研究法》
4.王先霈、孙问宪主编;《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5.6,第三章第四节《现代主义文学》
汉教一班 20050502781
陈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