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病药物治疗综述
耐药肺结核的病因及药物研究(综述)

以眼 外肌 麻痹 为 首发 表现 , 也可 表现 为延髓 麻 痹 , 症
状逐渐向四肢发展f 】 1 。大约 3 % 8 %晚期 MG患者会
出现 呼 吸衰竭 , 可 伴有 肌 无力 危 象【 2 J 。 国外 也 有 以呼 吸 衰 竭 为首 发症 状 的病 例 被 报道 出来 , 约 1 4 %~ 1 8 % 的患者 可伴有 呼吸衰竭 为 首发症 状 l 3 l 。 但 大部 分 患者 表 现为 眼肌及 延髓 受 累[ 4 1 。 我们 纳人 研究 的 5例 患者
中国城 乡企 业卫 生 2 0 1 4年 2月第 1 期( 总第 1 5 9 期)
呼吸 衰 竭 , 肌 电 图具有 明确 的 MG神 经 电生理 表 现 ,
分 流 或者 充血 性 心力 衰 竭 。 因此 我 们考 虑 急性 通气
出院后随访 中眼肌麻痹症状逐渐出现。 3 例 以单纯呼 吸衰竭人院 ,住院期间出现眼睑下垂和饮水呛咳 , 1
例 人 院后 呼 吸衰竭 和呼 吸肌 无 力症 状 迅速 进 展 而死
功能障碍 , 药物或创伤导致的通气功能障碍被排除。 血 电解 质 在正 常 范 围 , 基 于这 些结 果 , 我 们考 虑 神经 肌 肉疾病 , 特别是格林 巴利综合征 和重症肌无力 , 这 两 种最 常见 的神 经肌 肉疾病 。 脑 脊液 检查 是正 常 的 ,
p a t i e n t w i t h g e n e r a l i z e d my a s t h e n i a g r a v i s [ J ] . C h e s t ,2 0 0 5,1 2 8:
1 5 2 4 —1 5 3 0 .
结核病药物治疗新进展研究

结核病药物治疗新进展研究理想的抗结核药物具有杀菌灭菌或较强的抑菌作用,毒性低、不良反应少、价廉使用方便、药源充足;经口服或注射后药物能在血液中达到有效浓度并能渗入吞噬细胞腹膜腔或脑脊液内疗效迅速而持久。
肺结核治疗中常用的药物有:1、异烟肼(Isoniazid,INH,H)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是全效杀菌药。
对其他细菌、病毒无作用。
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02~0.05μg/ml,可杀灭细胞内或细胞外的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分子量小,口服后几乎完全吸收。
生物利用度达90%,口服300 mg 的剂量,1~2 小时达高峰浓度,1~4 小时血浓度0.6~3.4μg/ml。
主要不良反应①周围神经炎:四肢感觉异常,肌肉痉挛等。
②中枢症状:欣快感,兴奋,记忆力减退,抑郁,中毒性脑病,癫痫发作等。
⑧肝脏损害:转氨酶升高,极少有黄疸出现,发生急性肝坏死或肝萎缩者更为罕见。
④内分泌失调:男性乳房增大,柯兴氏综合征,月经不调,阳痿等。
⑤血液系统: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
⑥过敏反应:皮疹,药物热。
⑦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2、利福平(Rifampicin,RFP,R)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对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39~1.56μg/ml。
最低杀菌浓度(MBC)0.78~3.125μg/ml,血浓度比MIC 高75 倍,对细胞内、细胞外、任何生长环境、生长状态的结核分枝杆菌均有杀菌作用,是一种完全杀菌药。
作用机制:利福平与细菌的RNA 聚合酶β亚基结合,干扰信息核糖核酸(mRNA)的合成,进而阻碍其DNA 的合成,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繁殖,导致细菌死亡。
主要不良反应①肝损害:多为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可出现黄疸,亦可引起急性坏死性肝炎。
③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③过敏反应:用于间歇疗法或治疗间断后再用药时易发生过敏反应。
难治性肺结核病因及治疗综述

难治性肺结核病因及治疗综述
高助芬;方强
【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
【年(卷),期】1999(000)002
【摘要】临床上常遇到一些难治性肺结核(下称难治者)病例,这些病例都有共同的特征:痰菌长期持续或断续反复阳性,并对大部分抗结核药物耐药;X胸片示:两肺广泛纤维干酪增殖性结核病变,其中伴有厚壁空洞,病肺向上收缩,且并发两肺严重气肿,使心脏呈滴状;症状为长期咳嗽、多痰、反复咯血或血痰、气短;由于肺血流阻塞逐年增大使心脏负荷超载,导致肺心病,心肺功能不断恶化,致慢性衰竭。
常年不规则抗结核用药,以致细菌对多种药物耐药,并发多脏器疾病,给治疗带来
【总页数】2页(P91-92)
【作者】高助芬;方强
【作者单位】安徽省绩溪县人民医院;安徽省绩溪县人民医院 245300;2453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21
【相关文献】
1.获得性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和治疗综述 [J], 乔青
2.跑者膝的病因机制及治疗现状研究综述 [J], 王沛珣;戴剑松
3.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病因病理与临床治疗文献综述 [J], 陈海燕
4.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病因机制与治疗综述 [J], 杨杰霖;李鹤展
5.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治疗综述 [J], 李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结核用药总结汇报

肺结核用药总结汇报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侵犯肺组织,但也可累及其他器官。
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药物是治疗肺结核的主要方法之一。
因此,对肺结核用药的总结汇报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肺结核常用药物进行总结,分为一线药和二线药,以及联合用药、副作用和药物耐药性的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一线药物的使用1.异烟肼:是一种最常用的抗结核药,通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它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肝毒性和神经毒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肝脏功能和神经系统的状况。
2.利福平:是一种强力的抗结核药,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它可用于治疗耐药结核病和结核病合并HIV感染的患者。
然而,利福平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
3.吡嗪酰胺:是一种抗肺结核药,对结核病菌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它主要通过抑制菌体内的核酸合成来发挥作用。
但是,长期使用吡嗪酰胺容易导致菌株的耐药性,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适当的药物联合治疗和合理的使用方法。
二、二线药物的使用1.乙胺丁醇:是一种强效的抗结核药,可用于治疗多药耐药性肺结核。
它主要通过干扰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然而,乙胺丁醇也有一定的毒性,患者在使用时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视力。
2.卡那霉素:是一种用于治疗多药耐药性结核病的抗菌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然而,卡那霉素的毒性较大,尤其是对耳蜗和肾脏的损害较为明显,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听力和肾功能。
3.环丙沙星:是一种广谱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和结核感染等。
然而,环丙沙星对肝功能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肝功能。
三、联合用药和副作用处理联合用药是治疗肺结核的重要策略之一。
一般采用多药联合用药,以减轻病菌对单个药物的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
在使用药物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药性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和调整。
在使用肺结核药物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抗结核病药物治疗综述

乙胺丁醇:特点是对异烟肼或链霉素耐药的结核菌仍
然有效,与其他抗结核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不受食物的 影响,除脑脊液外,全身各个组织和体液均有分布。 4吡嗪酰胺:口服易吸收,分布广泛,细胞内和脑脊液内
与血药浓度相等。对结核菌有抑制或杀菌作用,在酸性环境
下作用强,与其他抗结核病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常用于其他抗 结核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
作者单位:430023湖北武汉,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
万方数据
[3]郑筱萸,邵立明,张文周主编.《药学专业知识)[M].北京:中
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71.
[4]
杨绍基主编.‘传染病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65.
[收稿日期:2009-01-01]
OFLX联合,巩固期TH+OFLX联合,强化期为3个月,巩固
ppp≯≯p≯pppppp心pppppppppp吣—、pppp、p心p心pp≯p、pq—、—、一qpppppp、p
穿刺的不正确理解。患者常产生恐惧心理而拒绝。针对结核
性脑膜炎患者对手术存在较强烈的恐惧感,心理状态复杂,顾 虑太多,考虑问题细致的特点。护士首先要耐心倾听患者对 自己心情和病情的叙述,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感和安 全感。然后对患者及其家属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尤其要讲明 手术的目的、效果及注意事项,使患者消除顾虑,情绪稳定。
第15卷第8期
完成抗痨治疗的全过程,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2)对
期至少18个月,总疗程21个月,获得药敏试验结果后,可在 上述方案基础上酌情调整,保证3种以上敏感药物,对于病变 范围局限,化疗4个月痰菌不转阴,或只对2—3种效果较差 的药物敏感,有手术适应症者应手术治疗为佳。 参考文献 [1]赵春杰,付守廷,贾丽娜.主编.<药射是结核性脑膜
浅谈抗结核药物的进展情况

医 药l I I I 与保健
浅谈抗结核药 物 的进展情 况
张丽 君 江 治武
药 集 团制 药 总厂 , 龙 江 哈 尔 滨 10 4) 黑 5 06
摘 要: 抗结核 药物是结核病化学治疗( 简称化疗) 的基础 , 而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 。 结核病化疗的出现使结核病的
一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6 8 ~
控制有了划时代的改变. 全球结核病 疫情 由此得 以迅速 下降。而随着科技 的不断进步, 抗结核 药物的研究获得 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 其中最引人注 目
的主要是利福霉素和 氟喹诺酮这两大类 药物, 尤以后 者更为 突出。 关键词 : 结核病 ; 化学治疗; 药物
1. d cl s ac u c .A l d cl — 在过去 的几十年当中, 肺结核( 痨病) 被认为 抑菌浓度。感染部位 的组织浓度对血药浓度的 『1Me ia Ree rh Co n i Me ia Re e rh u c ivs g t :Tr l i o at n 0 I_ I 是顽症 、不治之症, 然而, 随着近年 来科 学技术 比值较正常组织 中高, 在痰 、支气管粘膜 、肺 sac Co n i n et ain e me t f pl n r u eo e s n s i h te tmyi n 的不断进 步, 抗结核药物 的研究 得 到了迅 猛发 等组织的药浓度 / 血清浓度为 2 或更高, 显示了 mo ay tb r l i w t srpo cn a d aa a n sl l c c c d J . 展 。抗结核药物 也是 结核病化学 治疗f 简称 化 对肺结核的强大治疗作用。其代表性药物有氧 p r— mioaiyi a i. Br 9 0 1 7 —1 8 . 疗) 的基础, 而结核病 的化学治疗是人类 控制结 氟沙星 、环丙沙星 、司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等 。 1 5 .O 3 0 5 2. ia Ree rh o n i Me l e l t l 0 " e 核病的主要手段 。 其 中氧氟 沙星的临床应 用 已有若干 报道. 尽管 f1 dc l sac C u c .Th l ameR f u mo a y u e o o i w t s a i n h n n ne - 但不论 p l n r t b r lss i ia iz a it r 结核病 化疗的 出现使 结核病 的控制有 了 人体耐受量 仅有 中等程度抗 结核作用 , l dc l sac Co n i I l v 划时代的改变, 全球结 核病疫情 由此得 以迅速 对 鼠实验结 核或人结核病 治疗均有 肯定疗 效, i rp r t te m e ot o l Me ia Reer h u c I l i u ruoi e tea y T il o l b t - 下降。最早出现的有效抗 结核药物是链 霉素, 有报道称将氧氟沙星与其它可供使用 的配伍药 terTl ec lss Ch moh rp ras C mmi e .B d J1 5 .3 — 46 而对氨基水杨酸被应用 于临床后发 现, 链霉素 起, 可常规用 于少数耐 多药的慢性肺结 核病 te r Me 。9 27 5 7 . F Mi s h c n hn o re 加对氨基水杨酸 的治疗效果 优于单一用 药, 而 人。司氟沙星和洛美沙星是现行氟喹诺酮类中 『1 o W。 t ia DA. S D c u¥ 3. x c 且 可以防止结核分支杆菌产生 耐药性Ⅲ 。发现 抗结 核分支 杆菌活性较高的品种。 因光毒性, c e tea y o p l n r tb ruoi. Am 但 h moh rp fr umo ay u e lss R v Repr Di. 1 7 1 :2 - 5 . e s i s 9 5.l 3 5 3 3 1 异烟肼 后。 有人单用异烟肼 和联用异烟肼 加对 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 氨基水杨 酸或链 霉索进行对 比治疗试验, 再一 尽管上述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结 [】 o 4. x W.Whte sotc岫 e ce o eay F i r hr 0 hm t rp ? h h e 次证 明了联合用药 的优 势日 0世纪 7 。2 O年代 核作用, 但无论如何仍 不能和利福霉相提并论, BLl I t Un o b r , 9 1 6 3 4 3 5 5 . d n i n Tu e 1 8 ,5 : - .2 —3 3 随着利福平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对吡嗪酰胺 的 由于氟喹诺 酮类 药物影 响 年幼动物 的软骨发 『1 meia h rcc S cey T e t e t o u 5. r n T oaJ o i . ram n ft— A c t ec iss n tb rue s net i s o dh 重新认识, 在经过大量的实验后, 短程化疗成为 育, 对儿童和孕妇 的安全 性至今尚无定论, 原则 b ruoi a d u ec l i ifcin n a u s a d c i rn. A J Repr n hl e m d s i Ct C r Me , i ae t d 结核病治疗 的最大热点 , 并取得 了令人瞩 目的 上暂不考虑用于这二类人群 。 9 41 91 5 . 成就i。当人类迈入 2 世纪 的今天, x 4 1 l 抗结核药 此外, 有氨基糖苷类抗结核药物 , 中的 1 9 , 4 :3 9 还 其 物的研究 已经获得 了更进一 步的发展 , 中最 阿米卡星在试管中对结核分支杆菌是一种高效 其 引人注 目的主要是利福霉素 和氟喹诺酮这两大 杀菌药, 阿米 卡星对年 老患 者的 肾脏和第八 但 类药物, 尤以后者更为突出。 对听神经的毒性较 大; 多肽类 中有结核放线 菌 利福霉素类: 在结核病的化疗史上, 利福霉 素 一 ; N氨硫脲 衍生物 中较引人 注 目的是 2 一乙 素类药物的研究一直十分活跃。随着利福霉的 酰喹啉 N 吡咯烷氨硫脲; 4 吩嗪类是一类用于麻 发现, 世界各国出现 了研制本 类新 衍生物 的浪 风病 的药物 , 近年来 也开始试用于耐药结核病; 潮, 相继 产生了数个具有抗结核 活性 的利福霉 B一内酰胺 酶抗 生素 和 B一内酰胺 酶抑制 剂 素衍生物, 但杀菌效果都不如利福平, 利福平仍 中, 核分 支杆菌也产生 p 结 一内酰胺酶, p 但 一 是利福霉素类药物 中最经典 的抗结核药物。其 内酰胺 酶抑制剂如克拉 维酸 、舒巴坦在单用时 衍生物有利福布丁, 它的亲脂性 、透 过细胞壁 并不能抑制结核 分支杆菌 的生 长。 而是通过 抑 和干扰 D A生物合成的能力高于利福霉, N 使之 制 B一内酰胺, 8一内酰胺 酶类抗生 素免遭 使 能够集 中分 布在巨噬细 胞 内而具 有较强 的活 破 坏, B一内酰胺 酶抑制剂 与不耐酶 的广谱 当 性; 但其也有不 足之处, 利福布 丁的早 期杀菌作 半合 成青霉素联合使 用时, 大大增 强这类青 能 用不如利福平 可能与其血浆浓度低有关 。其 霉素 的抗结核 分支杆 菌作用 ; 大环内酯类, 新 本 它 的衍 生物 还 有 苯并 嚅嗪 利 福霉 素 、利 福 喷 丁 类抗结核分支杆菌作用最强 的是罗红霉素 、甲 等, 其中利福喷丁是一种高效 、长效抗结核药 红霉 素和阿奇霉素, 主要 用于非结核 分支杆菌 物。 病的治疗 。 氟喹诺 酮类: 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 中有 第 以上仅仅是罗列 了部分药物在抗结核研究 不少具有较强的抗结 核分 支杆菌活性 , 对非结 方面的进展, 但应 该认识 到这 些只不过是抗结 核分支杆菌( 一胞内分支杆菌复合群除外) 鸟 亦 核药物研究重新开始 的序幕。因为开发一种新 有作 用. 为临床 治疗开 拓 了更 为广 阔的前景 。 的抗结核药物既需要 财力和 时问, 还要评估其 由于结核分支杆菌对氟喹诺酮产生 自 发突变率 在临床 使用的效果, 非~件 容易的事 。由于 并 很低, 与其他抗结核 药之 间无交叉 耐药性 , 目前 目前伴有 HI V感染 的结 核病发病率增 加和耐 这类 药物 已成为耐药结核病的主要选用对象 。 多 药结 核分支杆菌 的出现 , 以及预料今 后耐利 氟 喹 诺 酮 类 药 物 的 主 要 优 点 是 胃 肠 道 易 吸 收 . 福霉菌株 的发生率将会增 高, 以导致 急需迅 所 消除半衰期较长, 组织穿透性好, 分布容积大, 毒 速开发新的抗结核药物。抗结核药物研究除直 剐作 用相对较小, 合于长程给 约。这类化合 接开发新药外 , 适 还要认识 到随着靶 向释 药系统 物抗菌 机制独特, 通过抑制结核 分支杆菌旋转 的发展, 利用脂质体或单克隆抗体作 载体, 使药 酶而使其 D NA复制受 阻, 导致 D A降 解及细 物选择作用于靶位 , N 增加药物 在病变局部或细 菌死亡。氟喹诺酮在肺组 { 、呼吸道 粘膜组织 胞内的浓度, 以改进疗效 。 参考 文献 巾有蓄积性, 浓度均 超过 结核分支杆 菌的最 小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随着全球结核病的发病率逐渐下降,研究抗结核药物的贡献也越来越重要。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结核病的治疗效果,还能为开发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目前抗结核药物研究领域的进展。
抗结核药物的分类目前,抗结核药物主要分为:1.第一线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环丙沙星和乙胺丁醇。
2.第二线药物:包括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环酰脲类和多胺类药物等。
3.抗结核新药:主要包括利福平的新型衍生物、以及新型氟喹诺酮类、新型磷酸</sub>二酯酶抑制剂等。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1.利福平的新型衍生物利福平是目前治疗结核病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治疗不当等原因,对利福平具有耐药性的菌株越来越多。
因此,利福平的新型衍生物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目前,利福平的新型衍生物主要有:(1)TBI-166:该化合物通过抑制细胞内的酰基载体蛋白A (AcpM)及其同源物(AcpS)来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
TBI-166的抗菌活性几乎与利福平相当,但其毒性却远远小于利福平。
(2)LJ-000591:该化合物是利福平的氟化衍生物。
它能够有效地与结核分枝杆菌内胆酚类蛋白结合,从而导致该菌死亡。
与利福平相比,LJ-000591的疗效略有改善,并且耐药性低。
2.以及新型氟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针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的广谱抗菌药物,目前已被证实可以抑制结核分枝杆菌。
新型氟喹诺酮类的出现,使抗结核药物的治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例如,BTZ043是一种新型氟喹诺酮类的化合物,它通过靶向结核分枝杆菌的ATP合成酶来杀死细菌。
不仅如此,BTZ043还可以杀死已经对利福平和异烟肼产生了耐药性的菌株。
3.新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磷酸二酯酶是一个广泛存在于细胞中的家族酶,它与多种生物学过程有关,如细胞凋亡、细胞周期控制、DNA复制等。
结核分枝杆菌的磷酸二酯酶IV(Pde4)在细菌代谢和生物学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抗结核化学治疗药物简述

(1)异烟肼(isoniazid,INH):具有强杀菌作⽤、价格低廉、副反应少、可⼝服等特点,是治疗肺结核病的基本药物之⼀。
INH是肼化的异烟酸,能抑制结核菌叶酸合成。
其作⽤包括三个环节:①INH被结核菌摄取;②INH被结核菌内触酶⼀过氧化酶活化;③活化的INH⼲扰结核菌叶酸合成。
INH对于胞内、外代谢活跃持续繁殖或近乎静⽌的结核菌均有杀菌作⽤。
⼩分⼦的INH可渗⼈全⾝各组织中,可通过⾎脑屏障,胸腔积液、⼲酪样病灶中药物浓度很⾼。
成⼈剂量每⽇300mg(或每⽇4~8mg/kg),⼀次⼝服;⼉童每⽇5~10mg/kg(每⽇不超过300mg)。
急性⾎⾏播散型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剂量可以加倍。
如果患者神志不清时,INH可经胃管、肌注和静脉给药。
本药常规剂量时毒副作⽤发⽣率低,主要包括周围神经炎、中枢神经系统中毒,采⽤Vit B6能缓解或消除中毒症状。
但Vit B6可影响INH疗效,故⼀般剂量INH时⽆需服⽤Vit B6.肝脏损害(⾎清ALT升⾼等)与药物的代谢毒性有关,如果A1T⾼于正常值上限3倍则需停药。
通常每⽉随访⼀次肝功能,对于肝功能已有异常者应增加随访次数,且需与病毒性肝炎相鉴别。
(2)利福平(rifampin,RFP):对胞内和胞外代谢旺盛和偶尔繁殖的结核菌均有杀菌作⽤。
它属于利福霉素的半合成衍⽣物,通过抑制RNA聚合酶,阻⽌RNA合成发挥杀菌活性。
RFP主要在肝脏代谢,胆汁排泄。
仅有30%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损害⼀般不需减量。
RFP能穿透⼲酪样病灶和进⼊巨噬细胞内。
在正常情况下不通过⾎脑屏障,⽽脑膜炎症可增加其渗透能⼒。
RFP在组织中浓度⾼,在尿、泪、汗和其他体液中均可检测到。
神志不清者可采⽤⿐饲和静脉途径给药。
成⼈剂量空腹450~600mg,每⽇⼀次。
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肝功能损害(A1T升⾼、黄疸)、⽪疹和发热等。
应⽤⾼剂量、间歇疗法(600⼀1200mg/d)易产⽣免疫介导的流感样反应、溶⾎性贫⾎、进⾏肾功能衰竭和⾎⼩板减少症,⼀旦发⽣,应予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