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体会

合集下载

小儿科患儿的心理护理

小儿科患儿的心理护理

小儿科患儿的心理护理首先,建立和患儿的信任关系至关重要。

小孩子对陌生环境和人际关系可能感到害怕和不安,作为护士,我们需要通过友善的语言和温暖的微笑来建立起他们的信任感。

告诉他们,我们是来帮助他们的,让他们感到安全和放心。

其次,我们需要理解小儿患者对疾病和疼痛的认知能力有限。

他们可能无法理解自己身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接受治疗,以及治疗的过程会带来疼痛感。

在与他们交流时,要用简单的语言和直观的方式解释他们的疾病和治疗过程,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

另外,我们需要尊重小儿患者的意愿和感受。

有些孩子可能因为害怕或不舒服而拒绝进行治疗或检查,或者表现出情绪激动和抗拒。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耐心地与他们沟通,尽量缓解他们的恐惧和不安。

如果孩子实在拒绝,我们可以尝试其他方法,比如游戏或故事,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从而顺利完成治疗或检查。

此外,对于住院治疗的小儿患者,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住院治疗可能导致孩子的情绪低落和焦虑,特别是由于长时间分离父母和家庭而引起的孤独感。

我们可以通过陪伴和安慰他们,提供适当的娱乐和活动,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心态。

与家长保持沟通和交流,让他们了解孩子的情况,也能提供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最后,小儿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仅需要护士的关怀,也需要家长的参与。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支持和陪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积极与家长合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照顾孩子。

总结起来,小儿科患儿心理护理需要护士的关注和耐心。

建立信任关系,理解他们的认知能力,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感受,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与家长合作,都是提供有效心理护理的关键。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可以帮助小儿患者度过疾病和治疗过程,促进他们的康复和发展。

儿童患者治疗中心理护理

儿童患者治疗中心理护理

儿童患者治疗中的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04-02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逐渐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而发生着变化。

而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多年的儿科护理工作中发现,儿童的心理护理也不容忽视。

他们的身心正处于发育阶段,身体的变化很容易被忽视。

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各个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当身体受到不良因素影响时会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因此,根据小儿的心理特点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1 心理特点1.1 惶恐不安心理,婴幼儿反应不大,四岁左右的儿童对离开母亲会感到十分不安,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一入院往往会以为被父母抛弃,再加上医院陌生的环境,医护人员白色的隔离衣帽,往往会出现对检查治疗等不合作现象。

而当今社会,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容易着急,也加重了儿童的心理负担。

1.2 逆反心理,有的儿童拒绝住院,对父母让其住院十分不满,对父母不理不睬,不表示亲近,用不愉快的表情表示抗议。

但是他们同时也具有儿童的乐观天性,好玩好新奇,对新事物易于接受和模仿能力强等特点2 护理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针对家属态度对儿童的影响,我们給予以下护理:2.1 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护理婴幼儿情绪反应小,也不能忽视对他们的心理护理,6-8个月的婴儿能够识别人们不同的表情,凡是发怒的样子,他都知道生气,会表现害怕,,他们需要母亲的爱护拥抱,对于小儿患者人们不能吝啬关爱,且要热情直接的表达自己的关爱。

除了语言上表达关心外,还应给予肢体的爱抚,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研究,乳儿从6个月到1周岁是建立“母子联结”的关键期,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母爱。

孩子离开妈妈,大都恐惧、焦虑和不安,经常哭闹、拒食及不服药。

心理护理在儿科整体护理应用论文

心理护理在儿科整体护理应用论文

心理护理在儿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85-01【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科整体护理中应用的方法及体会。

方法:对本院2010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住的患儿198例,按不同年龄段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结果:缓解患儿及家长焦虑的心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增进医患关系,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是新兴的护理模式,在儿科应用时更显出它的价值,他不但缓解患儿及家长焦虑的心情,而且减轻了患儿和家长的心理负担,使医患关系融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心理护理;整体护理;儿科;医患关系“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为新型医疗模式,即整体护理,其核心是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贯穿以病人和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思想,即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服务.整体护理不仅是护理模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护理观念的转变,儿科护士要实现这种观念的转变,首先要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否则要实现这种转变就很困难。

[1]本文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0年12月儿科患者开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取得明显效果,1 一般资料2010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住的患儿198例,年龄均为14岁以下,婴儿期(< 1周岁)65例,幼儿期(1-3岁)58例,学龄前期(3-6岁)75例。

其中小儿支气管炎76例,小儿肺炎58例,心肌炎16例,小儿肾病综合征28例,腹泻20例。

2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特点2.1 患儿心理特点2.1.1害怕以至于恐慌不安由于患儿小,心理承受能力差,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患儿就会惊慌不安,出现吵闹,啼哭,发脾气,拒食等现象。

2.1.2不配合反抗以至于拒绝治疗反抗是儿童的天性,再加上环境的陌生,治疗时带来的疼痛,以及疾病所带来的不舒服都会促使患儿对抗,给治疗上带来了困难。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六 个月 时就会对母亲产生强烈 的依恋感 , 而对陌生人和陌生 的环
境 反应 较 敏 感 。 在 这 个 时 期 , 亲 对 婴 儿 逐 渐 了解 以 满 足 其 需 母
要, 而婴儿也在积极探索如何 被母 亲 了解 , 自己的需要 能够得 使
到 满 足 。生 病 住 院 的婴 儿 最 大 的 心 理 问题 就 是 婴 儿 和 母 亲 正 在
根 据 不 同年 龄 段 的 患 儿 进 行 不 同 的 护 理 , 患 儿 在 使
在积极治疗 的同时, 也需要 根据心理特点给 予科 学的心理护理 。方法
不 同情 况特 点 , 别 对 待 , 心 护 理 , 护 患 间形 成 一 种 相 融 、 信 的 氛 围 。结 果 分 精 使 互
自己的认知 范围 内, 能感到安全 , 能更好 地配合治疗 , 以促进 患儿 的早 日康 复。结论
“ 我就不” 。患 病住 院后会 对 新环 境及 打针 吃 药产 生畏 惧 心 等 理, 害怕 与父母分 离 , 感到在 医院受约束 , 表现 出羞怯 、 疑虑 , 产生 反抗情绪 , 至出现神经 、 甚 心理发育的退步现象。 2 2 护理措施 . ① 向家长了解患 儿在家 中的生 活习惯 , 尽量适 应患儿的生活 习惯和满 足患儿 的需求。②多用 非语言 方式 与患 儿沟通 , 如护士通过亲切 的表情 、 和蔼的态度 、 温柔的爱抚 给患 儿 以安慰 , 轻松缓解 因疾病环境变化等 因素引起 的紧张 和恐惧心 理, 调动其积极 的情绪 。③多采用一些简短 的称赞 , 鼓励的语言 , 如“ ” “ 乖 、 听话 ” “ 、 勇敢 ” , 等 并注意说话 的语气 、 调、 声 态度等 , 从 而使患儿产生一定 的 自豪感 和 自信心。④选择 适 当的机会让 患 儿表 现其 自主性 , 如鼓励 自己吃饭 、 服药。

护士工作总结在儿科护理中的儿童心理支持

护士工作总结在儿科护理中的儿童心理支持

护士工作总结在儿科护理中的儿童心理支持儿科护理是一项特殊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专业的医疗技能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对于儿童患者来说,不仅需要获得医疗上的支持,更需要得到心理上的关怀和支持。

本文将重点总结护士在儿科护理中对儿童心理支持的工作,旨在为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1. 创建安全的环境在儿科病房中,护士的首要任务是创建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为儿童提供稳定的情感依托。

护士应确保病房的清洁、整洁,并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此外,护士还需配备适合儿童年龄的床铺、玩具等,以增添儿童的欢乐和安全感。

2. 建立信任关系儿童对陌生人和医学环境可能感到恐惧和焦虑,护士需要以温和友善的态度接近儿童,建立亲和力,及时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在对待儿童时,护士应采取亲密接触、面带微笑的方式,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与他们交流。

通过与儿童建立信任关系,护士可以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心理支持。

3. 观察倾听护士在儿科护理中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观察和倾听儿童的言语和行为。

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痛苦或不适,护士需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表情和举止,察觉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此外,护士还需倾听儿童的心声,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感受,为他们提供一个宣泄情绪的渠道。

4. 提供情感支持在儿科护理中,护士不仅是医疗角色,也是儿童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

护士应当耐心倾听儿童的痛苦和困扰,并通过亲切的话语和礼仪给予他们温暖的关怀。

同时,护士还要定期与儿童及其家人进行心理沟通,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并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或引导,帮助儿童度过困难时刻。

5. 游戏疗法游戏疗法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支持手段,护士可将游戏作为与儿童交流的桥梁。

通过玩具、绘画、音乐等形式的游戏,护士能够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并通过游戏引导他们放松情绪、减轻痛苦。

同时,游戏疗法也可以增强儿童对治疗的合作性,提高治疗效果。

6. 家庭支持在儿科护理中,护士还需要重视并建立与家庭的良好沟通和合作关系。

浅谈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浅谈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32 对家长恐惧 心理的护理 。 .
321 对因对疾病 预后的担心引起 的恐惧 , 士应针对 患儿 的疾病 对可 .. 护
化为病儿对护 士的愤怒 ; 父母的倾向可以变为儿 童 的倾 向, 如不 要某护 士阿姨 能发生的各种预后进行说 明, 家长对 孩子 在治疗期 间 可能发生 的情况 有所 使 打针等等。在临床 , 我们发现 , 家长与患儿在 许多心理 问题的表现 形式几 乎是 了解和准备。对预后良好的疾病, 在对家长说明时可多用鼓励的语言, 让家长
的不合理要求无条 件满足 , 尢其是一些对 患儿治禁 吃的食物 , 甚至许 多错误 的 护士沟通交流 。
行为如打骂 医护 人员 也不加 管教 ; 别是 一些 绝症 患儿 的家 长对 患儿在 吃 、 5 做好 以上工作必须具 备的素质和能力 特 .
穿、 玩等方 面的不合理的索要和故意毁坏物 品不 加 以制止报 表 , 对工 作人员 并 的制止表示不满。 22 依赖感 : . 家长对患儿 日常生活 上 的照顾也 依赖 于护理 人员 , 对 自 而 己表 现得缺乏信心 , 自己的动作会伤及 孩子。 生怕
I2 恐惧 与缺乏 安全感。 .
13 怀疑 和不信任感 。 .
2患儿 家长其他 心理表现 .
2I 容忍 : 儿不正确行为的容忍和支 持是许 多家长共 同的表 现。他 . 对患
43 要有良好的形象, . 良好的护士形象是与家长交流的前题, 应保持干
们认为孩子 的生病 是 自己照顾不周造成的 , 对孩子 有欠疚感 , 于是对 孩子病 中 净整 洁的仪表 , 和蔼可亲 的态度 , 亲切美好 的语言 , 只有这样 , 家长才 能愿意与
相 同的 , 例如家长 的恐惧 感、 悲哀 感、 焦虑感 等: 预后差 的, 用婉 转的语 言 . 应 安慰 家长 , 以心理支持 , 家 给 使 影 响的; 但家长与患几对疾 病的主体感 受不同 , 又使家 长有一些患儿 没有 的心 长能够正确 面对疾 病。尤其对慢性病应指 出现代科技 进步 , 不要放弃 希望 ; 而

对新生儿病房患儿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

对新生儿病房患儿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

I lme t P yh l ia Nus gi e n tlg / U S a -a / C ieeP i r at a e 2 1 ,2 (0 :7 - 0 mpe ns sc oo c l ri N o aoo y L h o jn / hn s r g n n ma yHe l C r, 产 生 相 应 的 心理 变化 ,此 时对 其 实施 心 理 护 理 有 助 于 新 生 儿 情 绪稳 定 ,有 利 于病 情 好 转 和 其 生 长 发 育 。
关 键 词 新 生 儿 ;心 理 ;护 理
[ 中图 分 类 号 ]R 7 [ 4 文献 标 识 码 ]B [ 文章 编 号 ] 10 — 6 X2 1)0 0 7— 2 0 1 5 8 (0 01— 0 9 0
d p rme t fp d a r s o s re u n u e 2 0 o Ma ,2 0 . o t t e h l sa l h n a e t g , r vd s t e b b u i g e at n e it c b e v s d r g J n , 0 8 t y 0 9 Ad p s h ep e tb i me t r n a e p o i e h a y n r n o i i s p s
中 初级 保 0 年l月 4 第1期 总 9 期 实 用 护 理 国 卫生 健21 0 第2卷 0 ( 第28 ) 0
对新 生儿病房患儿实施 心理护理 的体会
陆 少君 ① 摘 要 目的 为 新 生 儿提 供 正 常 的 感 官刺 激 ,从 而满 足 其 身心 健 康 发 展 的 需要 。 方 法 通 过 对 2 0 0 8年 6月一 2 O O 9年 5月 在
o ius r d t n. CON CLUSI bvo e uci o ON r n h ro o Ne Du nig t e pe d f i wbo b i h s ia r c i t te t n ,b ca e r c i s n r ba y n o p tl e e v he r a me t e us e eve wih t e t h

儿科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分析

儿科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分析

儿科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分析摘要:由于儿科患者对象的特殊性,各种穿刺治疗,检查等医疗程序给患儿及家长带来了焦虑、恐惧的情绪,因此,加强住院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来看,人的需要分五层,有生理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五种需要在儿童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为了满足这些需要,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儿科患者对象的特殊性,面对陌生的环境,各种穿刺治疗,检查等医疗程序给患儿及家长带来了焦虑、恐惧的情绪,极易引发护患纠纷。

因此,加强住院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本科两年来从未实施心理护理到实施心理护理总结情况如下。

1一般资料本科室每月随机发放10份满意度调查表,一年共120份。

第一年的满意度为80%,护患纠纷25起,第二年我科实施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问卷调查的满意度为92%,护患纠纷12起。

2患儿及家长主要心理压力的来源及表现2.1患儿的心理问题2.1.1陌生环境及对其缺乏安全感[1] 患儿离开众多的亲人及舒适的家庭生活,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各种器械声、吵杂声、消毒水的异味等使患儿缺乏安全感,还要被迫接受各种检查和治疗,较大患儿还要被迫中断学习,担心学业上跟不上。

2.1.2恐惧感治疗限制了日常活动及对各种治疗的恐惧[2],例如,抽血前不能进食,因输液而不能下地自由活动,这些问题使患儿丧失了住院前的自由。

各种治疗(如抽血、打针、吸痰等)对患儿的威胁,使患儿产生恐惧。

2.2家长的心理问题2.2.1急躁和焦虑由于现在大多数患儿都是独生子女,小孩一患病,家长就格外的紧张,对各项治疗过程及效果要求得过于急切,例如尽早为患儿输液,尽快看到各种检查结果,在诊断暂时不能明确的情况下,不停追问医生到底是什么病,有没有生命危险,医生有没有把握之类的。

对医生给予的解释充耳不闻,过分担心小孩的病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 心理医生
2 0 1 5 年 5月第 5 期
F a mi I Y p s y c h oI o gi c aI d o c t or
护理研 究
通过 明确 的职责 , 减少治疗护理环节 , 提醒护理人员什 么时间应该 做什么 、 如何
做 ,减少 了其行为的随意性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了医疗护理 中的差错 。 同时,患者还掌握 了更多 的疾病 预防、 保 健 、自我护理等知识 。提高 了患者 自我 保健 的意识 和水平。 l I 缶 床护理路径保证 了将健康教育贯穿 到病人从 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 。 使病 人 在整个住 院期间均受到护理人员热情 的服务、 精心的治疗和护理 , 增 加了病人 的信任感 ,融洽 了护患关系 ,提高 了病人 的满意度 。
59
综上所述 ,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先进 的现代 医学管理模式 应用 于子宫肌瘤 手术中 , 集 中体 现了 “ 以患者 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 能提高护理质量 , 并 以优质 、 高效、低成本的模式来为患者 服务 。符合 中国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的总 目标 , 即减少住院天数 、降低 医疗 费用 、 提高患者满意率 。 在临床实践 中切 实可行 , 值 得推广。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7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8 6 0 2 ( 2 0 1 5 ) 0 5 - 0 4 8 1 - 0 2
随着生物一 心理—社 会医学模式 和现代 整体护理模式 的不 断推进, 护理服务 的内涵发生 了深 刻的变化 。在护理工作 中既要重视疾病, 又要重视心 理。儿童是 祖 国的未来 , 也是 家中 的小皇帝 , 当其生病住 院时, 父母 格外紧张焦虑 , 往往 会对医 护人员提出较高 的要求 。 而z J , J L 由于疾病本身及不 同年龄 阶段 的原因心理特点各 不相同, 又会表现出不 同的心理反应 。护 士既要 配合医生治疗/ J  ̄ J L 疾病, 又要考虑 t J , J L 的心理需求, 并要顾及家长 的情感需求, 给予恰 当的心理护理 。 在儿科护理 中, 坚持做好心理护理, 不仅是 医学模式转变 、丰富整体护理内涵的需要, 也是树立 良 好 形象 、促进 医院发 展的保证 。现根据 多年的临床经验, 浅谈心理护理 在儿科中 的应用体会 。 1掌握患儿的心理状况 ,做好 心理 护理 作为一个儿科护理工作者 ,良好的语言修养 、 精湛 的技术 操作及 心理学知识 的掌握 , 对患儿的康复起着重要 的作用 。 患儿来 到陌生的医院 , 首先接触的是医 护人员 , 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群 , 对住 院环境及 医护人 员的生疏 , 加之病痛的折 磨, 往往产生 紧张恐惧 心理。因此 ,必须给患J D  ̄ J  ̄ 造一个安静 、安全 、 舒适 、整 洁的环境。由于患儿年龄层次 的不 同, 对各种事 物的认识 不同 , 年龄较大者躲在 家 长背后 。 年龄较小者则会哭 闹。因此 , 对不 同年 龄层次 的患儿必须采取不同的 心理护理。 婴儿期 患儿 的心理护理 , 可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 患儿 的反应来 了解其 病情 ,找出原 因给予解决 。婴儿烦哭不止可能 由于饥饿 、衣裤过紧 、 疼痛 、尿湿 等 引起。 要求儿科护理工作 者具 备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坚实的理论知识 , 耐心 地 观察病 情 , 并给年轻 的父母传 授有关 的卫生知识。 幼儿期 和学龄期 患儿的心理 护理 , 可采取 和蔼 亲切的态度 , 以及带有表扬的语调和言语 , 分散患儿 的注意力 , 消除其恐惧 心理 , 与他们交知心朋友 , 诱导相互信任 , 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 2给患儿创造一个 良好 的环境 及印象 患儿人 院对住院环境产生恐惧心理 , 病房需要清新 、 整 洁, 设施符合 患J L , L , 理, 可 以在病 房或楼道的墙壁上 画一些卡通人物 , 贴些别致 的动画片及图片。护 理站 或病房 墙面涂成鲜艳的颜色 , 患儿 的用物及生活用品可选用鲜艳 的颜色 , 如 红色 、黄色等。这样 ,可以消除患儿对医院的恐惧感 。 对待患儿要像 大姐姐 一样 处处关心爱 护他们 , 主动地多亲近他们 , 耐心地和患儿沟通 。在给患儿做 第一次 操作 时要动作 轻柔 , 并且尽量做到一次成功 , 给患儿 留下很好 的印象 , 否则 易使
5 3 5 6 .
心 理 护 理 在 儿 科 中的应 用体 会
朱玲 仪
( 无锡市第二人 民医院 Fra bibliotek 1 4 0 0 0 )
摘要 :目的:探讨 心理 护理在儿科 中应用的临床意 义。方 法:设 置病 房环境 ,采用符合患儿 理特点的服务模式 ,做好 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结果:患儿及 家长 能 以积极的心 态配合 治疗,增强医患关 系、促进患儿早 日康复 。结论 :心理护理在 儿科 中的应 用,是 医学模式转变、丰富整体护理 内涵的需要 。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儿科
[ 3 ] 齐德广 ,秦银河,李书章,等. 临床路径在 医疗质量管理 中的应用. 中国医院 管理,2 0 0 2 ,1 0 ( 1 0 ) :1 1 [ 4 ] 耿云瑞. 健康 教育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 的应用. 中国民康 医学 , 2 0 0 4 ,1 2 : 7 4 [ 5 】 张水立 ,时红梅. 压疮的护理进展. 实用护理杂志 ,2 0 0 2 ,1 8 ( 1 1 ) :1 6 — 6 1 . [ 6 ] 滑志娟 ,赵桂香 ,刘玉英,等. 临床路径在 阑尾炎诊治 与护理 中的应用. 河北 职工医学院学报 ,2 0 0 8 ,4 ( 2 5 ) :6 7 . [ 7 ] 骆海燕 . 临床路径在我 国的应用及其进展 [ J ] . 家庭护 士 ,2 0 0 7 , 5 ( 8 ) :
4 结论
参 考 文 献 [ 1 ] 肖正安 ,梅艳芳 ,贾晓宇. 临床路径在子 宫肌瘤手术患者健康教 育中的应用 [ J ] . 国际护理学杂志 ,2 0 0 6 ,2 5( 8 ) :6 6 0 [ 2 ] 李明子 ,临床路径 的基本概念及其 应用 [ J ] 中华护理杂志 ,2 0 1 0 ,4 5( 1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