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1000三菱核电半速汽轮发电机组固定基础与弹簧基础动刚度的探讨
AP1000型汽轮发电机性能和结构特点述评及优化方向

s
3 0.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额定转速 ( r / a r i n ) 额定 励 磁 电压/ 、 ,
1 5 0 0
51 O
从以上数据表明发电机具有较高 的短路 比、效率 和负序承载能力 。
1 I %
50
轴 向
静止
F级 ,B级考 核
8 5
1 2 6 6
1 2 7 0
0. 6 08 9 9
额定功率 因数
额定 电脚 额定电流/ A 额定频率/ H z
0 . 9( 滞后 )
2 4 3 3 8 4 7
5 0
8
0 t | s
1 性能参数
额定容量/ MV A 额定功率/ MW 最大连续功-  ̄/ MW
1 40 7
氢冷却器进水温度/ * C 定子绕组进水温度/ ℃ 通 风方 式 励 磁方 式 绝 缘 等级 噪声水平 ( 距机座 l m, 高 1 . 5 m处 ) / d B ( A ) 短路 比 效率/ %
相数 定子绕组连接方式
出线 端子 数
YY
6
定子线圈冷却方式 定子铁心冷却方式 转子线圈冷却方式 额定 氢 压/ MP a ( g ) 发 电机 漏氢量 ( m3 / d)
发 电机进 风 温度/ * C
水 内冷
氢 冷 氢 内冷
0. 55
1 4 45 38
Ab s t r a c t : T h j s p a p e r d i s c u s s e s p e r f o r ma nc e s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f e a t u r e s o f t h e t u r b i n e g e n e r a t o r f o r t h e
核电半速机组与弹性基座

柱III’—III’’
柱IV’—IV’’
193.4
207.2
103.5
117.1
柱V’—V’’
190.1
103.4
2
半速机组为什么要配弹性基础
由机器与台板的总重量:
弹簧隔振器的总刚度: 得弹簧垂向压缩量:
43688.0kN
1618.6kN/mm
43688.0/1618.6=26.99mm 所以系统垂向固有频率:
通过开口,排汽口必须向两侧扩张。如果是大 立柱,排汽口向两侧扩张不了,凝汽器就无法 布置。
2
半速机组为什么要配弹性基础
图4 台板上阿尔斯通机型与西屋机型排汽缸开口尺寸的比较(600MW机组)
2
半速机组为什么要配弹性基础
大质量行不通,只能用弹性基础。
弹性基础将顶台板与立柱间的刚性连接去 掉,在顶台板与立柱间加弹簧隔振器,使系统 (机器加基础)的垂向一阶振动频率从常规固 定基础的18.621Hz减小到3.04Hz,
2
半速机组为什么要配弹性基础
图1 弹性基础结构示意图
2
半速机组为什么要配弹性基础
2
半速机组为什么要配弹性基础
图4 立柱与弹簧隔振器布置图
2
半速机组为什么要配弹性基础 名称 重量 (kN)
5456.6(810.0) 4167.6(830.0) 4800.0(660.0)
高中压缸包括转子(高中压转子) 970.7(440.0) 低压缸1包括转子(低压转子1) 低压缸2包括转子(低压转子2) 发电机包括转子(发电机转子)
2
半速机组为什么要配弹性基础
其它固有频率,一直到25Hz,X3都很小。
基础频率3.04Hz与激振力频率(机器转
第三代核电机组AP1000在停堆大修方面的优势应用

第三代核电机组AP1000在停堆大修方面的优势应用摘要:AP1000第三代核电机组的先进性体现在使用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在设计上采用了非能动的安全系统,加强了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的措施,提高了电站的安全性;同时,由于非能动技术的使用,使得电站的辅助设备大大减少,减少了故障的概率,提高了安全性;另外,由于核级设备的减少,对核电机组大修安排方面的制约降低,更加灵活的安排核电机组的换料停堆大修,将大幅缩减大修工期。
关键词:AP1000;非能动;换料停堆大修1.前言AP1000为第三代非能动核电站,是目前应用非能动理念的代表者。
鉴于AP1000机组的非能动特性,在设计及电站运营上,必然与第二代核电机组存在较大差异;非能动技术的引入,大幅度简化了系统设备。
根据AP1000机组设计大修时间为17天或更短,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AP1000非能动核电机组较传统二代压水堆核电机组(本文以M310为例)在机组停运大修方面的优势。
2.AP1000机组在大修中的优势应用2.1总体设备数量减少AP1000的设计理念简单,厂房规模缩小,系统设置简化,工艺布置简化,管道交叉减少。
相应使设计工作量减少,设计接口更易于控制和管理。
很多动力设备被取消,取消了应急动力电源。
AP1000的简化非能动设计大幅度减少了安全系统的设备和部件,与正在运行的M310电站设备相比,阀门、泵、安全级管道、电缆、抗震厂房容积分别减少了约50%,36%,83%,87%和56%,同样在大修期间的检修项目将大幅度减少;同时便于采购、运行和维护。
2.2 低低水位阀门M310机组低低水位阀门约230个左右,平均每次大修低低水位阀门检修数量为20-30个左右,且即使通过中长期优化某次大修无低低水位,但因阀门、管道等新增缺陷可能性大,所以无低低水位大修在二代核电机组里实现难度较大。
AP1000机组因采用非能动设计理念,阀门数量大幅度减少,其中低低水位阀门数量在60个左右,平均每次大修低低水位阀门检修量为5-7个左右;同时因管道排布、阀门数量少,可以通过冰塞的方式进行低低水位阀门的隔离检修,从而取消堆芯全卸料后的排水到低低水位、低低水位检修和检修后一回路充水的工作。
AP1000--哈汽、三菱重工AP1000核电汽轮机的结构与系统

哈汽、三菱重工AP1000核电汽轮机的结构与系统关键词:核电汽轮机;系统;结构;湿度摘要:对核电汽轮机的技术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有助于让读者全面了解核电汽轮机的设计特点。
本文全面介绍了由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与三菱重工设计制造的与AP1000核岛相匹配的核电汽轮机结构和主要系统。
0 概述HN1251-5.38型核电汽轮机是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公司与三门核电有限公司签订的世界首台AP1000核电站常规岛用汽轮机。
该机组是一台单轴、四缸六排汽带中间汽水分离再热器的反动式凝汽式汽轮机。
高压缸是2×10级对称双分流结构,3个低压缸采用相同设计,同样是2×10级对称双分流结构。
下面将针对该型核电汽轮机的技术特点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1 汽轮机总体配置1.1蒸汽流程HN1251-5.38型核电汽轮机由一个高压缸和三个低压缸组成,两个(每侧2个,共4个)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布置在高压缸两侧,由核岛来的2根主蒸汽管道经主蒸汽联箱后分成4根主蒸汽管道分别与4个主汽阀进口相连。
蒸汽由主汽阀进入调节阀,从调节阀出来的主蒸汽分别从高压缸中部上半和下半进入高压缸。
高压缸为对称双分流布置,经高压缸做工后的蒸汽分别经调端和电端各3个排汽口排出,通过6个导汽管分别进入布置在汽轮机两侧的MSR壳体下半蒸汽进口。
蒸汽在MSR通过分离器后分离出大概97.8%的水分,汽水分离后的蒸汽向上通过MSR一级和二级再热器加热变成过热蒸汽,每个MSR 壳体上部共有3个排汽口,再热后的蒸汽经低压进汽管由低压缸中部进入低压缸。
蒸汽由中部经对称双分流的汽道部分做功后经排汽口排入冷凝器。
1.2汽轮机热力系统回热系统为7级配置,由2个高压加热器、4个低压加热器和1个除氧器组成,汽水分离系统采用一级分离和二级再热。
回热加热器的疏水除4号低压加热器配有疏水泵外,其它加热器采用逐级自流方式,高压加热器疏水按逐级自流至除氧器,1、2号低压加热器逐级自流至冷凝器,系统补水至冷凝器。
AP1000核电机组冷端设计优化研究

AP1000核电机组冷端设计优化研究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大批核电项目开工在即,与常规火电不同,核电站具有带基本负荷的特点,因此为了使核反应堆热功率最大限度转换为电站的有用功率,提高机组经济性,要求核电站常规岛汽轮发电机能得到最大输出功率。
冷端系统在核电厂的整个热力循环中起着冷源作用,并对核电厂整体经济性影响很大,因此对冷端系统进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分析研究核电站冷端系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别对汽轮机低压缸、凝汽器以及冷却塔的性能计算进行了研究;在综合考虑机组投资、运行费用及收益等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年费用最小法,针对某滨海核电厂址条件,在不考虑冷却水温升限制、冷却水温升不大于8℃和不大于7℃时,对三缸四排汽单背压、双背压和四缸六排汽单背压、三背压机组进行了冷端设计优化计算,分析了不同冷却水温升限制对不同型式机组经济性的影响。
针对某南方内陆核电厂址条件,分别对三缸四排汽单背压、双背压和四缸六排汽单背压、三背压机组进行了冷端设计优化计算,并对年费用最小的四缸六排汽三背压机组冷端配置方案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到了最佳冷端配置方案。
上述结果可为滨海及内陆核电站确定冷端最优方案提供参考。
针对AP1000审评的技术见解-汇总

针对AP1000审评的技术见解-汇总国家核安全局针对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安全审评的技术见解一、背景1. AP1000的设计特点与以往传统的压水堆设计相比,AP1000的主要特点在于采用了非能动的安全理念,包括非能动的余热排出系统、非能动的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包括堆芯补水箱、安注箱和内置换料水箱)、自动降压系统、非能动的安全壳冷却系统和非能动的主控室可居留性系统。
这些非能动安全系统仅依靠重力、自然循环和蓄压工作,非能动安全系统投运时只要相关阀门的一次性切换,不需要机械设备的连续运转,不需要外部动力供应,也不需要支持系统。
期望通过这些非能动系统设计的使用,提高安全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同时,AP1000的主泵采用屏蔽泵,没有反应堆冷却剂泵轴封系统,消除了全厂断电状态下主泵轴封破口的风险;屏蔽泵与蒸汽发生器直接连接,没有蒸汽发生器与主泵之间的中间管段。
此外,AP1000采取了多项严重事故缓解措施,包括:非能动的氢气复合器系统和堆芯熔融物在压力容器内的保持能力(IVR)。
2. 美国核管会有关AP1000的审评情况美国西屋电力公司(WEC)于2002年3月28日根据联邦法规10CFR52向美国核管会(NRC)提交了AP1000标准设计认证申请。
在AP1000标准设计审评过程中,WEC为解决NRC提出的审评问题,多次对设计控制文件进行了升版,至2021年9月7日WEC提交了设计控制文件的第15版。
NRC于2021年9月13日发布了针对AP1000(设计控制文件第14版)的最终安全评价报告NUREG-1793,于2021年12月发布NUREG-1793补充1(这是针对AP1000设计修改DCD15版修改内容的评价意见)。
NRC于2021年1月27日在71FR4464中发布最终的AP1000标准设计证书。
美国联邦法规10CFR52附录D记载了AP1000标准设计证书,其中明确目前认可的AP1000设计控制文件版本是第15版。
AP1000第三代核电半速汽轮机技术特点和安装工艺

AP1000第三代核电半速汽轮机技术特点和安装工艺摘要:海阳核电#2常规岛汽轮机采用的是哈动-三菱重工联合设计、供货的额定功率为1250MW、1500r/min、单轴、中间汽水分离再热、四缸、六排汽、反动式凝汽式汽轮机。
本文从高低压缸、轴承等主要汽轮机设备的技术特点和汽轮机的安装工艺对该汽轮机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AP1000核电;汽轮机;高低压缸;施工工艺引言山东海阳核电厂一期工程机组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AP1000设计,其常规岛汽轮机采用的是哈动-三菱重工联合设计的设计半速汽轮机。
与全速汽轮机相比,半速汽轮机可以降低转动部件的应力,减少汽轮机的余速损失,降低汽轮机级间蒸汽泄漏量,增加轴系稳定性,降低厂房建设成本,将会成为未来核电的标准配备。
但是由于半速汽轮机部件几何尺寸、重量均比常规汽轮机部件大得多,且汽轮机结构也与常规不同,这就使AP1000核电半速汽轮发电机的安装工艺与常规汽轮机有所不同。
1汽轮机安装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3 汽轮机发电机地脚螺栓安装首先在楼板上和汽轮机基础布置立柱,待预埋件浇筑后进行立柱安装,汽轮发电机地脚螺栓模块化安装装置的布置如图2所示,其中纵向、横向主辅梁均采用H型钢制成。
待建筑专业将汽轮机基础底层钢筋绑扎完毕后,安装螺钉框架纵向主梁,与立柱顶部铁板焊接牢固后再安装横向主梁。
将地脚螺栓参照如图3形式组合安装。
其中地脚螺栓上部螺母与定位钢支撑之间安装一定位环,定位环内径大于螺栓外径0.5mm。
连接完成后分时间段进行测量,复测三次测量数据一致后将钢支撑焊接牢固,并将螺母点焊。
4 台板安装根据图纸布置各垫板和可调垫铁,在垫板四周焊接三个M8六角螺母,穿上M8螺栓,将各圆形垫板就位。
通过旋转螺栓调整垫板标高及水平度。
垫板标高需考虑轴系扬度。
低压缸两侧台板的可调垫铁根据低压缸台板定位后进行标高调整。
各轴承座的可调垫铁需严格按照图纸设计的角度位置放置,标高需在轴承座台板就位前调整好,各调整垫铁需考虑轴系抬高量,各轴承座调整垫铁轴系抬高量参照其横向附近的地脚螺栓的轴系抬高量。
核电站的半速汽轮发电机组与弹性基础_尹学军

有频率 。它们的参振质量与参振系数如表 1所示 。 表 1中 , 最前面 2 个固有频率为受立柱挠性影
响的水平摇摆振动 , 接着的 4 个固有频率为相对于 垂向轴的摇摆振动与转动 。第 7频率 18. 621 H z为 基础的垂向固有频率 。 除了第 7频率外 , 从第 9频 率至第 13频率的参振系数都很大 。 这些频率靠近 半速汽轮机的运行频率 25 H z, 因此基础的动力放大 系数将变大 。 这些频率激发的振动与第 7频率激发 的振动叠加 , 总振动更大 。
3 754. 2 /
3 371. 3 11 300. 9
/
15 491. 5
/
2 331. 2
/
9 870. 1
/
20 474. 2
/
4 811. 5
/
4 033. 2
参振质量乘参振系数的平方 /kg2 固定 X 1 弹性 X 1 固定 X 2 弹性 X2 固定 X 3 弹性 X 3
1 大容量核电机组用半速机组的原因
与常规燃煤电站不同 , 核电站核岛产生的蒸汽 是饱和蒸汽 , 而不是过热蒸汽 , 更不是超临界 、超超 临界蒸汽 , 所以核电站单位蒸汽的做功能力不及常 规燃煤电站 。为了输出同样的功率 , 核电站汽轮机 中的蒸汽流量比常规电站大得多 , 即核电站汽轮机 的通流面积比常规电站大得多 , 如配置相同数量的
13. 883
25. 102 /
14. 639 16. 499
/
18. 539
/
19. 836
/
20. 545
/
21. 615
/
24. 02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3卷增刊2010年8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Engineeri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Vol.43Sup.Aug.2010作者简介:尹学军(1962-),男,山东青州市人,德国工学博士,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噪声与振动控制委员会常务委员.文章编号:1671-8844(2010)S1-0244-04AP1000三菱核电半速汽轮发电机组固定基础与弹簧基础动刚度的探讨尹学军1,周建章2,邵晓岩1,王建立1,房俊喜1(1.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108;2.华东电力设计院,上海 200063)摘要:AP1000三菱核电半速汽轮发电机组采用弹簧基础后,会不会影响机组的轴系临界转速?这是汽轮机工程师希望回答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计算机组轴系临界转速时,轴系支承刚度是轴承油膜刚度(包括轴承座刚度)与基础支承刚度的串联和.对固定基础,往往会给人基础的支承刚度为无穷大的感觉.其实这个概念不确切,因为振动是动态问题,牵涉到固有频率(特征值)与模态振型(特征向量)等动态概念,不能用静态概念解决.确切的概念应该用基础的动刚度,而不是静刚度,所以固定基础的支承刚度并不是无穷大.为此,在对弹簧基础进行优化设计后,进行了10~50Hz范围内AP1000三菱机组固定基础与弹簧基础的动刚度的对比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弹簧基础与固定基础的动刚度都是有限值,频域曲线相互交错,数量级相同,最小值都容易做到大于2×106kN/m,符合Siemens与Alstom公司的要求.由此可以期望弹簧基础基本不会改变机组的轴系临界转速.另外,介绍怎样对弹簧基础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动刚度在10~50Hz频域范围内都大于2×106kN/m.关键词:AP1000三菱核电半速汽轮发电机组;常规固定基础;弹簧基础;动刚度中图分类号:TU 476.1 文献标志码:AStudy of dynamic stiffnesses of conventional and spring foundationsfor AP1000Mitsubishi nuclear half speed turbo-generator setYIN Xuejun1,ZHOU Jianzhang2,SHAO Xiaoyan1,WANG Jianli 1,FANG Junxi 1(1.GERB(Qingdao)Vibration Control Co.Ltd.,Qingdao 266108,China;2.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Shanghai 200063,China)Abstract:If a spring foundation is used for AP1000Mitsubishi nuclear half speed turbo-generator(T/G)set,a key question needs to be answered for turbine engineers:if the critical speed of the shaft system ofthe T/G set will be highly changed?Sum of the stiffness in series by oil film’s,including the pedestal’s,and the foundation’s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critical speed.Infinity seems to be usually taken as thestiffness for the conventional foundation.It is incorrect,because vibration,including eigenvalues andeigenvectors,can only be resolved dynamically,not statically;so that a dynamic stiffness,not static oneshould be used as the foundation one.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stiffness in the area within10~50Hz for both the conventional one and an optimized spring one is performed.The result showsthat the dynamic stiffness for both foundations is of a limited value with the same in order of magnitude,inter-sected within10~50Hz and the minimum easily to be higher than 2×106kN/m.It is requested by Siemens andAlstom to ensure not to change the critical speed,when the foundation is changed from a conventional to springone.In addition,how to optimize the spring foundation to ensure the minimum dynamic stiffness for the springfoundation to be higher than 2×106kN/m will be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增刊尹学军,等:AP1000三菱核电半速汽轮发电机组固定基础与弹簧基础动刚度的探讨Key words:AP1000Mitsubishi nuclear half speed T/G set;conventional foundation;spring foundation;dynamic stiffness1 概述在计算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各段转子的临界转速时,各个轴承的支承刚度为该轴承的油膜刚度与基础支承刚度的串联和.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基础支承刚度应该是动刚度.在线性系统中,结构的振幅与激振力成正比,而与结构的动刚度成反比:A=P/Kd(1)式中:A表示结构振幅;P表示激振力;Kd表示结构动刚度,Kd=KC/u(2)其中:KC表示结构静刚度;u表示结构动力放大系数.由公式(1)、(2)可见,结构的动刚度除与静刚度有关外,还与结构动力放大系数有关,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固定基础的动刚度一定比弹簧基础的动刚度大.为说明这个问题,本文以国内某电厂AP1000三菱核电半速机组为例,对已知固定基础,专门设计了一个弹簧基础,然后对两种基础的动刚度进行比较,得出一些结论,供以后设计参考.2 基础动刚度分析2.1 输入数据已知的数据为AP1000三菱核电半速机组固定基础的原始资料,其中材料数据如下: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混凝土弹性模量:E=31 500N/mm2,混凝土密度:D=2.5t/m3,混凝土泊松比:0.2.取弹簧基础台座的尺寸,相同于固定基础台座的尺寸.根据机器与台座的静重载荷分布,计算每个柱顶上的静重载荷,再由每个柱顶上的静重载荷,选择该柱顶上应该布置的合适型号的弹簧隔振器的组合.每个柱顶上选定的弹簧隔振器型号及其刚度见表1.由于弹簧基础隔离了机器动载荷到下部基础的传递,所以各个立柱不再承受动载荷,而只承受静载荷,AP1000三菱核电半速机组弹簧基础立柱的尺寸便可以比固定基础的尺寸大大缩小,初步选择的弹簧基础的各个立柱截面的长、宽尺寸(B×H)分别为1.6m×1.6m、2.0m×2.0m、2.0m×2.5m、2.0m×3.5m不等,具体见表2.表1 柱顶弹簧隔振器选型及刚度柱号节点号弹簧隔振器刚度/(kN·mm-1)垂向水平向C1 1001 108.7 16.5C2 1002 108.7 16.5C3 1003 241.2 36.3C4 1004 241.2 36.3C5 1005 365.3 54.0C6 1006 365.3 54.0C7 1007 523.7 77.4C8 1008 523.7 77.4C9 1009 523.7 77.4C10 1010 523.7 77.4C11 1011 375.2 55.5C12 1012 375.2 55.5C13 1013 127.6 19.0C14 1014 127.6 19.0表2 中间立柱截面尺寸柱号截面尺寸(B×H)/m柱计算高度/m柱垂向刚度/(kN·mm-1)弹簧垂向刚度/(kN·mm-1)刚度比C1 1.6×1.6 21.75 3 707.6 108.7 34.1C2 1.6×1.6 21.75 3 707.6 108.65 34.1C3 2.0×2.0 21.75 5 793.1 241.2 24.0C4 2.0×2.0 21.75 5 793.1 241.2 24.0C5 2.0×2.5 21.05 7 482.2 365.3 20.5C6 2.0×2.5 21.05 7 482.2 365.3 20.5C7 2.0×3.5 20.35 10 475.1 523.7 20.0C8 2.0×3.5 20.35 10 475.1 523.7 20.0C9 2.0×3.5 20.35 10 475.1 523.7 20.0C10 2.0×3.5 20.35 10 475.1 523.7 20.0C11 2.0×2.0 20.85 6 043.2 375.2 16.1C12 2.0×2.0 20.85 6 043.2 375.2 16.1C13 1.6×1.6 21.35 3 777.0 127.6 29.6C14 1.6×1.6 21.35 3 777.0 127.6 29.6 根据德国标准DIN 4024,如果台座脱离立柱单独建模进行静力与动力分析,则必须立柱相对于该柱顶上布置的弹簧隔振器为刚性,即立柱的垂向刚度必须至少10倍大于该立柱顶上布置的弹簧隔振器的总垂向刚度.核算的刚度比见表2.2.2 动刚度分析根据三菱机组基础设计准则,需要计算工作转542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第43卷速25Hz±20%范围内的振动响应.故动刚度分析时,在每个轴承点位置施加单位扰力,然后计算该点在20~30Hz频率范围内的振动幅值,即可得出动刚度:Ki,dyn=Fi,fyn/ui(3)式中:Ki,dyn表示轴承点i处的动刚度;Fi,fyn表示输入的动态扰力,此处为单位力;ui表示轴承点i处的振动位移幅值.计算所得固定基础动刚度的最值如表3所示.弹簧基础的动刚度最值如表4所示.表3 固定基础动刚度最值轴承垂向动刚度最值/(1.0×106 kN/m)水平向动刚度最值/(1.0×106 kN/m)最大/kV频率/Hz最小/kV频率/Hz最大/kV频率/Hz最小/kV频率/Hz1 22.23 28.9 7.56 24.67 37.58 29.88 13.44 20.172 15.73 26.41 9.29 20.15 44.37 25.83 11.2 20.173 13.80 23.47 5.25 29.88 28.89 25.83 11.02 20.174 24.28 23.03 14.46 20.15 58.42 26.72 31.80 23.475 25.98 23.47 15.94 20.96 50.10 26.59 26.7 23.126 28.44 24.07 14.66 20.80 53.03 29.60 25.42 23.127 27.52 23.76 12.06 20.96 53.55 20.15 24.76 23.038 21.22 20.96 8.21 29.88 23.10 26.41 16.23 20.159 57.17 29.88 4.03 20.15 30.83 27.12 4.21 20.1510 112.22 27.87 2.88 20.15 50.03 29.88 2.44 20.15表4 弹簧基础动刚度最值轴承垂向动刚度最值/(1.0×106 kN/m)水平向动刚度最值/(1.0×106 kN/m)最大/kV频率/Hz最小/kV频率/Hz最大/kV频率/Hz最小/kV频率/Hz1 53.44 28.1 12.75 20.0 14.53 24.4 2.72 20.02 22.72 20.0 2.63 30.0 127.50 21.8 6.96 25.83 14.6 20.0 2.56 30.0 155.30 22.6 11.63 25.94 11.46 20.0 1.62 30.0 84.01 24.7 21.14 20.05 12.35 20.0 1.68 30.0 137.60 28.9 23.26 20.06 12.59 20.0 1.63 30.0 225.40 23.2 27.58 25.87 11.57 20.0 1.62 30.0 191.40 23.2 20.00 25.98 106.9 29.2 33.37 22.1 98.86 23.4 12.31 25.99 126.3 29.5 50.93 20.0 125.90 23.0 12.88 25.910 57.35 30.0 18.59 20.0 68.48 30.0 14.02 20.02.3 两种基础动刚度比较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出,固定基础垂向动刚度最小值为2.88×106 kN/m,位于轴承点10处的发电机侧.水平动刚度最小值为2.44×106 kN/m,也是位于轴承点10处的发电机侧.而对于弹簧基础,垂向动刚度最小值为1.62×106 kN/m,位于低压缸中间的轴承点4、5、6、7处.水平动刚度最小值为2.72×106 kN/m,位于高压缸处的轴承点1处.由固定基础到弹簧基础,汽机基础动刚度的薄弱部位由发电机侧变为低压缸处,原因是采用弹簧基础后,低压缸位置处的两道横向剪力墙被删剪,下部结构为通过一根横梁相联的梁柱框架结构,直接导致基础顶板低压缸位置动刚度减小,而成了薄弱环节.根据欧洲制造厂家的弹簧基础设计准则,只有当各个轴承处基础动刚度都大于2.0×106 kN/m(对于本机组,应为2.44×106 kN/m,即保证弹簧基础动刚度不小于固定基础的动刚度)时,才能保证基础支承刚度与油膜刚度串联后,不影响各段转子的临界转速.因此,需要对该弹簧基础的尺寸进行调整,加强薄弱部位的静刚度,使其动刚度满足临界转速的要求.3 弹簧基础尺寸的优化3.1 下部结构(立柱)截面长、宽尺寸的优化由弹簧基础台座的动力分析发现,振动模式中前3阶模态振型下部结构与上部基础顶板一起参与水平变形及振动.这表明,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没有完全解耦,个别立柱的水平刚度偏小,需要加642 增刊尹学军,等:AP1000三菱核电半速汽轮发电机组固定基础与弹簧基础动刚度的探讨大柱截面尺寸.分析前3阶模态振型,发现发电机侧的立柱1、2和3、4以及高压缸侧端部的柱13、14存在二阶弯曲变形,说明这6根立柱较其他立柱柔,需要优化,加大尺寸.优化后立柱的长、宽尺寸(B×H),柱1、2、13与14由1.6m×1.6m加大到2.2m×2.2m;柱3、4、11与12由2.0m×2.0m加大到2.0m×2.5m.这里将柱11与12的宽尺寸(H)也同时加大了.3.2 基础台座(横梁)厚度的优化由弹簧基础台座的动力分析还发现,低压缸部位基础台座的垂向动刚度偏小,说明此处横梁截面的高度偏小,需要加高横梁尺寸.固定基础时,这根横梁的下面是一道连续的剪力墙,这里不可能布置任何管道与机器零件,所以允许弹簧基础沿横向通长加高横梁.这样,会使弹簧隔振器顶面的标高下降,从而降低了相应立柱的高度,并同时提高了立柱的动刚度.优化后,两个低压缸之间的横梁截面高度通常加高了800mm,相应的立柱顶面标高也降低了800mm.由于高压缸位置处的水平动刚度也偏小,此处横梁高度加大了300mm.对优化后的基础台座再次进行动刚度分析,结果比较理想.在20~30Hz范围内,基础台座的垂向最小动刚度为4.3×106 kN/m>2.0×106 kN/m,水平最小动刚度为3.8×106 kN/m>2.0×106kN/m,均能满足要求.因为发电机转子的临界转速小于20Hz,如将动刚度的分析计算范围扩大到10~50Hz范围,分析计算发现,在扩大了的频率范围内,固定基础的最小动刚度略大于2.0×106 kN/m,弹簧基础的最小动刚度也略大于2.0×106 kN/m.4 讨论4.1 10个轴承、10条动刚度频域曲线忽高忽低、相互缠绕、波浪起伏的含义 无论固定基础还是弹簧基础,10个轴承、10条动刚度频域曲线都是一样的忽高忽低、相互缠绕、波浪起伏地变化,说明动刚度不是定值.无论固定基础或是弹簧基础,从0到半速机组额定转速的25Hz,每个轴承都有很多个固有频率会响应振动.如果激振频率远离响应的固有频率,动刚度就将很大;反之,动刚度就很小.前面已经分析,检查动力分析得到的模态振型,就可以找到动刚度的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可以通过修改立柱、台座有关的尺寸,提高台座与立柱的动刚度,满足德国汽轮发电机组基础的设计标准DIN 4024与制造厂家对最小动刚度的限制要求.4.2 弹簧基础与固定基础的动刚度频域曲线在相同数值范围的含义 将弹簧基础与固定基础的动刚度频域曲线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两者处于相同的数值范围内.这意味着弹簧基础不会影响到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各段转子的临界转速.如果有影响可通过对立柱与台座的局部尺寸进行修改,可以将台座的动刚度与机组的临界转速修改到许可值范围内.将AP1000三菱核电半速机组的基础从固定基础改为弹簧基础,可将系统的固有频率从19.63Hz减小到3.0Hz,极大地远离了共振区域;由于解除了立柱对台座的牵连作用,大大改善了台座的受力;可以极大地减小混凝土的土方量,从而节省了核电站一次投资;可以在台座下面腾出将近160m2的空间,用来布置管道与设备.而弹簧基础不会影响机组轴系的临界转速,或影响极小.2004年12月,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与隔而固公司合作,曾对一台美国西屋型600MW机组原有的固定基础与隔而固专门设计的弹簧基础完成了轴系各段转子临界转速的对比计算,变化在±1.7%范围以内,其余各项指标都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5 结论通过固定基础与弹簧基础动刚度的对比计算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如下:1)两种基础的动刚度频域曲线互有高低,曲线之间相互缠绕、波浪起伏,但在相同的数值范围内,没有任何根据可以得出“固定基础的动刚度在任何频率下都比弹簧基础的高”的结论.2)弹簧基础的动刚度是可以调整的,因此,如果初步设计的布置方案经动力分析后发现局部动刚度偏小,可以通过修改立柱与台座某些部位的尺寸给予提高.3)相对于固定基础,弹簧基础对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各段转子临界转速的影响,可以肯定控制在2%~3%范围内.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