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地铁盾构区间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盾构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采用盾构法进行隧道施工,隧道全长约1027.259双延米,其中左线起止里程为ZDK40400.600~ZDK41407.763,长1012.357m;右线起止里程为YDK40400.600~YDK41407.763,长1007.163m。
隧道埋深在10.3m~18.1m之间,地下线采用两条平行的单洞单线结构形式,线间距为16.2~12m,区间最大纵坡为27.225%,最小曲线半径为450m。
隧道内设有1#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采用矿山法施工。
#### 二、施工方案设计1. 盾构机选择:本工程拟采用1台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该盾构机具备良好的适应性,能够在多种地质条件下稳定掘进。
2. 盾构始发:盾构机将从下村站大里程端头设盾构始发井始发,先掘进一条隧道,然后在公明北小里程端头设盾构井吊出,运回下村站后,再二次始发掘进另一条隧道。
3. 掘进与接收: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将采用信息化施工技术,实时监测地质情况、盾构姿态和隧道结构状态,确保掘进质量。
4. 管片设计:区间所使用管片内径为5500mm,外径6200mm,厚350mm,采用楔形量为40mm的通用环,错缝拼装,管片环向和纵向连接均采用M27、8.8级弯曲螺栓链接。
混凝土采用C50高强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12。
5. 联络通道施工:联络通道采用矿山法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 三、施工组织与安排1. 施工原则:确保施工质量、安全、环保、高效。
2. 施工准备工作:- 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流程、工艺要求及质量控制标准。
- 物资准备:提前采购、储备施工所需的各类材料、设备。
- 劳动组织准备:合理配置施工人员,确保施工队伍素质。
3. 施工流程:- 预制管片、盾构机安装、调试。
- 盾构始发、掘进、接收。
- 管片拼装、联络通道施工。
- 隧道内部装修、设备安装。
#### 四、安全保障措施1. 施工安全: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地铁站点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地铁站点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与目标设定本项目为地铁站点深基坑支护施工工程,位于我国某大城市繁华地段。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铁交通已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途径。
本项目背景分析的目的是确保地铁站点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及地下管线不受影响,提高施工安全,降低施工风险。
施工方案的制定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及成本控制具有重大影响。
本项目目标设定如下:1. 确保施工安全:以零重大事故为目标,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设备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2. 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争创优质工程,为我国地铁建设树立典范。
3. 工期控制: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规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满足地铁建设整体进度要求。
4.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确保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5.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施工。
二、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为确保地铁站点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项目组进行了以下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1. 技术准备:- 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案、进度计划、质量保证措施等;-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掌握相关施工技术及安全操作规程;- 收集和分析地质勘察报告,为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2. 项目管理团队组建:- 选拔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经理,负责整个工程的组织与管理;- 设立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与质量控制;- 招聘安全总监,负责现场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 配备其他相关人员,包括施工员、质量员、材料员等。
3. 采购建筑材料:- 采购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建筑材料,确保工程质量;- 建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对材料进行严格验收,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 加强材料库存管理,确保材料供应充足。
4. 施工机械配置:- 根据工程需要,租赁或购买必要的施工机械,如挖掘机、吊车、泵车等;- 对施工机械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为操作人员提供培训,确保施工机械的安全使用。
地铁基坑支护施工施工方案(3篇)

第1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建设已成为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举措。
地铁基坑支护施工是地铁建设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地铁线路的安全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本方案针对地铁基坑支护施工,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地铁基坑支护施工2. 工程地点:XX市XX区XX路3. 工程规模:XX米×XX米×XX米4. 工程内容:基坑支护、降水、土方开挖、基坑监测等5. 施工周期:XX个月三、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组织准备成立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项目经理部下设技术部、施工部、质量部、安全部等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技术准备1)查阅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支护方案。
2)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3)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术。
(3)材料准备1)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
2)购置施工机械设备,如挖掘机、搅拌机、泵车等。
(4)人员准备1)招聘具备相关资质的施工人员。
2)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2. 施工工艺(1)基坑支护1)土钉墙支护:采用土钉墙支护,土钉采用钢筋,间距为XX米×XX米,倾角为XX度。
2)喷射混凝土支护:在土钉墙的基础上,喷射混凝土厚度为XX厘米,强度等级为XX级。
3)锚杆支护:在喷射混凝土的基础上,采用锚杆支护,锚杆长度为XX米,间距为XX米×XX米。
(2)降水1)采用井点降水,井点间距为XX米×XX米。
2)井点深度为XX米,井点管采用PVC管。
3)采用潜水泵进行降水,确保基坑内水位降至地下水位以下。
(3)土方开挖1)采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分层开挖,每层厚度为XX厘米。
2)开挖过程中,注意保护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
3)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土方回填,确保基坑稳定。
地铁基坑支护方案

地铁基坑支护方案1. 方案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为地铁基坑施工提供一种支护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高效。
2. 方案概述本方案采用以下支护措施来实现对地铁基坑的支护:- 土钉墙支护:在基坑周围的土体中安装土钉,以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喷射混凝土支护:在土钉墙外面喷射混凝土,形成坚固的支护墙体;- 钢支撑支护:使用钢支撑来支撑土体,防止塌方和控制变形;- 地下连续墙支护:在基坑周围设置地下连续墙,增强土体的整体稳定性。
3. 方案实施步骤本方案的实施步骤如下:1. 土钉墙支护:根据基坑深度和土壤条件确定土钉的布置方案,进行土钉的钻孔和锚固。
2. 喷射混凝土支护:在土钉墙外喷射混凝土,形成支护墙体。
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和施工技术。
3. 钢支撑支护:根据基坑的尺寸和土体的强度确定钢支撑的数量和间距,进行钢支撑的安装和调整。
4. 地下连续墙支护:根据基坑的形状和土体条件,设置地下连续墙以增强基坑的整体稳定性。
5. 监测和调整: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地下水位和土体变形等参数的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固。
4.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工人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等;-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指示禁止入内和注意安全;- 施工期间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其安全运行;- 应配备专业的监测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 预计效果和经济性评估本方案预计能够实现以下效果:- 提供稳定的支护,在地铁基坑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安全;- 减少土体的变形和裂缝,保护附近建筑物的安全;- 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方案的经济性评估将考虑支护措施的成本、施工效率的提高以及对周边建筑物安全造成的影响等因素。
以上是地铁基坑支护方案的概述,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设计和施工。
地铁车站土建施工方案(盾构法施工)精选3篇

《地铁车站土建施工方案(盾构法施工)》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居民出行效率,我市决定建设一条新的地铁线路。
本次施工的地铁车站是该线路上的重要节点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以确保工程的高效、安全和质量。
该地铁车站位于城市繁华地段,周边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复杂。
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和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二、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1)场地平整: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清理障碍物,为盾构机的进场和组装创造条件。
(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确定盾构机的始发位置和隧道轴线。
(3)临时设施建设:搭建临时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堆场等设施,满足施工人员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4)设备采购与调试:采购盾构机及配套设备,并进行调试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2. 盾构始发(1)始发井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始发井的施工,包括围护结构、土方开挖、主体结构等。
(2)盾构机组装:在始发井内,将盾构机的各个部件进行组装,并进行调试和验收。
(3)始发准备:安装反力架、始发托架等设备,进行洞门密封处理,为盾构机始发做好准备。
(4)盾构始发:启动盾构机,缓慢推进,进入隧道。
在始发阶段,要密切关注盾构机的各项参数,及时调整推进速度和土压力,确保盾构机平稳始发。
3. 盾构掘进(1)土压平衡控制: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埋深,合理控制土仓压力,保持土压平衡,防止地面沉降和坍塌。
(2)推进速度控制:根据盾构机的性能和地质条件,合理控制推进速度,一般控制在 20~40mm/min 之间。
(3)管片安装:在盾构机推进的同时,进行管片的安装。
管片安装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管片的连接质量和防水性能。
(4)同步注浆:在管片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同步注浆,填充管片与土体之间的空隙,防止地面沉降。
(5)二次注浆:根据地面沉降监测情况,适时进行二次注浆,进一步控制地面沉降。
地铁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本项目为地铁车站主体基坑开挖专项施工,主要内容包括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土方开挖、支撑施工等。
基坑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周边环境复杂,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特制定以下专项施工方案。
二、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技术1. 基坑围护结构施工(1)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墙体厚度为1.0m,采用C30混凝土。
(2)地下连续墙施工采用跳幅法,每幅墙长度为6m,幅间连接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3)地下连续墙施工前,应进行施工测量,确保墙体位置准确。
2. 土方开挖(1)土方开挖采用分层开挖,每层厚度为1.5m,确保开挖过程中土体稳定性。
(2)开挖过程中,应采用挖掘机、自卸汽车等设备进行运输,避免土方运输过程中的扬尘和污染。
(3)开挖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周边环境,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 支撑施工(1)支撑采用钢支撑,支撑间距为2.0m,支撑高度为2.5m。
(2)钢支撑安装前,应进行测量和定位,确保支撑位置准确。
(3)钢支撑安装后,应进行强度检测,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四、安全措施1. 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3.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现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五、环境保护措施1. 施工单位应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降低扬尘污染。
3.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垃圾分类处理,确保垃圾得到妥善处置。
六、施工进度安排1. 基坑围护结构施工:预计工期为30天。
2. 土方开挖:预计工期为20天。
地铁盾构区间施工方案,方法,工艺,要点、技术措施

1.1.1.1盾构区间总体施工方案1)盾构区间工程概况本工程共20个盾构区间。
全线盾构区间共设联络通道22座(其中,联络通道兼泵房11座)。
根据招标文件、地质勘查情况及设计资料,拟投入24台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对盾构区间进行施工。
2)盾构区间总体施工流程详见下图。
图1.1.1-1 盾构区间总体施工流程盾构施工在场地内安装龙门吊等配套设备,布置浆液拌和、运输、供电、通风、冷却等系统,安排集土、加工、材料堆放场地以及值班、库房等设施。
盾构隧道施工的水平运输采用钢轨铺设单线、变频电瓶车牵引重载编组列车运输,每两列车编组可满足一环掘进的出土与进料。
垂直运输由一台龙门吊调运渣土,一台龙门吊吊放管片和其他材料。
碴土外运至弃土场。
施工全过程坚持监控量测跟踪,实施信息化施工,以控制地层变形和确保施工安全。
1.1.1.2端头加固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1)设计概况为确保盾构安全始发、安全到达,本工程对盾构始发、接收端头进行土体加固,从而提高端头处土体强度,增强整体性,控制地表沉降,防止端头坍塌。
提高重型机械作用时端头土体的承载力。
止水,防止涌水、涌砂等风险的出现。
2)施工流程(1)旋喷桩施工流程详见下图。
图1.1.1-2 旋喷桩施工流程(2)冻结加固施工流程详见下图。
图1.1.1-3 冻结加固施工流程(3)搅拌桩施工流程详见下图。
图1.1.1-4 搅拌桩施工流程(4)注浆加固施工流程详见下图。
图1.1.1-5 注浆加固施工流程3)施工方法及要点(1)旋喷桩施工方法及要点详见下表。
表1.1.1-1 旋喷桩施工方法及要点)根据测量所定位置,安装打桩机后移至指定桩位并对采用地质钻机钻孔,钻头在预定桩位钻孔至设计标高(预钻孔和插管二道工序可合二为一,启动钻机,同时开启高压泥浆泵低压输送水泥浆,使钻杆沿导向架振动、射流成)喷浆管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停止钻进,旋转不停,后,边喷浆,边旋转,同时严格按照设计确)在达到设计深度后,接通高压水管、空压管,开动高压清水泵、泥浆泵、空压机和钻机进行旋转,并用仪表控制压力、流量和风量,分别达到预定数值时开始提升,继向浆液罐中注入适量清水,开启高压泵,清洗全部管路中(1)旋喷桩施工易出现断桩、缩颈等质量通病,其主要预防技术措施详见下表。
盾构施工的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涉及多个盾构区间,包括锦绣大道站~丹霞站区间、丹霞站~繁华大道站区间和繁华大道站~芙蓉路站区间。
其中,锦绣大道站~丹霞站区间全长952.8米,丹霞站~繁华大道站区间全长366.4米,繁华大道站~芙蓉路站区间全长658.2米。
所有区间均采用盾构法施工,其中锦绣大道站~丹霞站区间和繁华大道站~芙蓉路站区间各设置一座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
二、施工整体筹划1. 总体施工部署根据现场情况和合同工期要求,本项目计划投入2台土压平衡盾构机及其配套设备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锦绣大道站、丹霞路站、繁华大道站车站主体同步平行施工,并优先完成锦绣大道站始发井、丹霞路站与繁华大道站始发井及接收井的施工。
2. 人员配置项目将组建专业的施工团队,包括盾构机操作手、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全员等,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 施工场地布置施工场地布置应充分考虑施工设备的进出、施工材料的堆放、施工人员的活动空间等因素。
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设施,如施工办公室、材料仓库、施工人员宿舍等。
4. 临水、临电布置施工现场应满足施工用水、用电需求。
合理规划临时供水、供电线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水电供应稳定。
5. 设备落实确保盾构机、配套设备、施工机械等设备的完好、齐全,并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三、施工方法1. 盾构始发盾构机在锦绣大道站始发,掘进至丹霞站区间,然后继续掘进至繁华大道站区间。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隧道结构安全。
2. 盾构掘进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密切关注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合理调整掘进参数,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 盾构接收盾构机到达接收井后,进行接收作业。
确保隧道结构完整,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4. 联络通道施工在锦绣大道站~丹霞站区间和繁华大道站~芙蓉路站区间各设置一座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
联络通道采用矿山法施工,确保联络通道结构安全。
四、安全保证措施1. 施工安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盾构区间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延长线盾构1标段【江泰路站~南洲站盾构区间】土建工程承包合同(合同编号:J2-8JZ003);
(2)**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延长线工程盾构1标段【江泰路站~南洲站盾构区间】土建工程相关设计资料、合同文件、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
(3)本标段工程地质勘测资料、现场调查资料及我公司在深基坑施工方面的丰富经验;
(4)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地区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本标段为**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延长线工程二号线东晓南路站~江泰路站,南洲站~东晓南路站两个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
工程。
本工程盾构始发井(兼做轨排井)及明洞段位于江泰路站南边渡线交叉处,其里程位置为ZCK12+362.199~ZCK12+462.399,包括围护结构其外包长度为100.2m,该部分采用明挖法施工。
盾构始发井(兼做轨排井)及明洞段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墙底位于微风化地层;插入基底深度为设计深度。
支撑型式采用混凝土环框梁、钢管内支撑、可回收式锚索等多种方式。
盾构井外包长18.1米,宽27.7米,深21.23米,结构为双层双跨框架结构;轨排井及明洞段外包总长为82.1米,宽23.2米,轨排井深20.973米、明洞段深21.14米,结构采用大跨度马蹄形断面。
盾构始发井兼做轨排井及明洞段共46幅连续墙,平均深度16m 左右,其中“一”型40幅,“L”型4幅,“Z”型2幅,计250.1延米。
地下连续墙标准幅段长度为6m,槽段间采用工字钢接头连接,拟定采取“跳二挖一”的原则进行连续墙的成槽施工。
基坑支撑体系主要采用锚索+钢管内支撑的方式。
①盾构始发井段基坑从上到下使用5道支撑:第一道利用顶层钢筋混凝土环框梁,作为第一道支撑;第二、三道钢支撑采用Φ600钢管;第四道为预应力可回收式锚索;第五道为吊脚下的预应力可回收式锚索。
②盾构轨排井段基坑从上到下使用6道可回收预应力锚索支撑,最后一道在吊脚下。
③盾构普通段基坑从上到下使用6道支撑:第一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三道支撑采用Φ600钢管支撑;第四、五道采用可回收预应力锚索支撑,第六道为吊脚下的预应力可回收式锚索。
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明挖结构采用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与外包式全封闭柔性防水层相结合的防水模式。
2、地质情况
(1)工程地质
根据业主所提供的工程勘测资料,本场区结合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资料,按成因、岩性、状态划分,将场地岩土分层简略描述如下表。
地质纵剖面图详见地质详勘报告。
表1 岩土分层及其特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