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设备及运行4

合集下载

汽轮机运行

汽轮机运行

汽轮机运行第一章汽轮机的工作原理一、汽轮机:是一种以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水蒸气为工质,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回转式原动机。

.二、单级气轮机结构:喷嘴,动叶片,叶轮和轴等基本部件组成。

类型:纯冲动式:只在喷嘴中膨胀,动叶片仅受蒸汽的冲动力。

反动式:一半在喷嘴中膨胀,一半在动叶片中膨胀。

焓降相等。

冲动式:大部分在喷嘴中膨胀,还有少部分在动叶片中膨胀。

带有反动度的冲动式气轮机。

三、.气轮机的分类:1.按工作原理:纯冲动式:反动式,冲动反动联合式气轮机。

2.按热力过程:凝汽式,背压式,调整抽汽式,中间在热式。

(背压式,调整抽汽式)统称供热式汽轮机。

3.按蒸汽参数:低压:新蒸汽的压力为1.176—1.47MPa 中压:1.96—3.92MPa高压:5.88—9.8MPa 超高压:11.76—13.72MPa 亚临界:15.68—17.642MPa 超临界:22.06MPa以上。

4.按蒸汽流动方向:周流式,轴流式,辐流式气轮机。

5.另外如单缸,双缸,多缸。

单轴,双轴气轮机等。

四、级的反动度等于蒸汽在动叶片中的理想焓降与整个级的滞止理想焓降之比。

根据级的反动度的大小,可把级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纯冲动级:ρm=02.反动级:反动度ρm≈0.5.P1 〉P23.带反动度的冲动级:反动度0〈ρm〈0.5 一般取ρm=0.05~0.2 P1〉P24.喷嘴出口理想速度可写成:如果是实际的速度还要乘上速度系数。

c1t=1.414 Δh n* u=πd b n/60(圆周速度)5.当喷嘴工作在过热蒸汽区域时,其流量系数一般可取0.97。

当喷嘴在湿蒸汽区域工作时,其流量系数却大于1◎蒸汽在喷嘴中的流动是绝热的、稳定的,它遵守连续流动方程q mυ=Ac 或q m=Ac 或A=q mυυ c◎因q m是一个常数,会出现四种情况:(1)比容及流速都在增大,如果比容和流速增加的速率相等,这是一个等截面喷嘴。

(2)如果比容增长的速率小于流速增加的速率,这是一个渐缩喷嘴。

汽轮机运行

汽轮机运行

汽轮机运行
汽轮机是一种热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在汽轮机内部的叶片上产生动力,并转化为机械能(转动能)。

汽轮机的运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燃料燃烧:燃料(通常是石油、天然气或煤炭)在锅炉或燃烧室中燃烧产生热能。

2. 产生蒸汽: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锅炉中通过传热作用使水变为高温高压蒸汽。

3. 蒸汽进入汽轮机:高温高压蒸汽经过调节阀或控制阀进入汽轮机的进气部分。

4. 蒸汽在汽轮机叶片上膨胀:蒸汽进入汽轮机后,在叶片上膨胀,产生动力并使汽轮机转动。

5. 动力转换:汽轮机转动产生的机械能通过轴传动装置传递给其他设备,如发电机或压缩机等。

6. 蒸汽排出:膨胀完毕后,蒸汽排出汽轮机,并进入再循环系统或冷凝器中进行冷凝。

以上是汽轮机的基本运行原理,不同类型的汽轮机运行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原理是相似的。

火电厂汽轮机设备及运行(整理笔记)

火电厂汽轮机设备及运行(整理笔记)

火电厂汽轮机设备及运行0-1 火电厂朗肯循环示意图1-2 蒸汽在汽轮机中膨胀做功,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2-3 蒸汽在凝汽器中凝结成水;3-4 给水在给水泵中升压;4-1 工质在锅炉中定压加热。

(4’-1’+2’-1 为一次再热式汽轮机在锅炉内的吸热过程)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汽轮机的分类和国产型号一、汽轮机分类(一)按工作原理分(1)冲动式汽轮机(2)反动式汽轮机冲动式汽轮机与反动式汽轮机比较1. 反动级的汽流特点和结构特点• 反动级的反动度• 反动级的汽流特点级的速度三角形左右对称,蒸汽在两种叶栅通道中流动情况基本(动叶栅用相对坐标系)。

因此,静叶片和动叶片可采用同一叶型,简化了叶片制造工艺,且余速利用系数较高,提高了汽机的相对内效率。

这样的静叶片和动叶片互称镜内映射叶片。

• 结构特点由于叶栅前后压差较大,为了减小轴向推力,不采用叶轮,而是将动叶装在转鼓的外缘上。

与此相对应的隔板,也没有大幅面的隔板题,而是一个径向尺寸不大的内环,称之为持环。

反动级动静间的轴向间隙可取得大一些(一般为8—12mm),轴向间隙增大使动叶进口处汽流趋于均匀,降低了汽流对叶片的激振力;且允许较大的胀差,对机组变负荷有利。

而冲动式汽轮机由于动叶入口速度高,一般级内的间隙均取得较小(如5—7mm )。

2. 反动级与冲动级的效率比较• 叶栅损失反动级动叶入口蒸汽速度低,蒸汽在动叶栅中为增速流动,且转向角度小,使附面层增厚S T趋势变小,既降低了叶型损失,也减小了端部损失。

因此反动级的叶栅损失明显小于冲动级,这是反动级的最大优点。

•漏汽损失由于反动级采用转鼓式结构,隔板内径较冲动级大,增大了隔板漏汽面积和漏汽量;同时由于动叶前后压差大,所以叶顶漏汽损失也增加。

3.整机的特点•喷嘴调节的反动式汽轮机调节级通常采用冲动级,以避免“死区”弧段漏汽损失太大;•采用平衡活塞来平衡部分轴向推力,增加了轴封漏汽损失,这是反动式汽机的主要问题;•在同样的初终参数下,反动式汽轮机的级数比冲动式多。

火电厂汽轮机设备及运行(整理笔记)

火电厂汽轮机设备及运行(整理笔记)

火电厂汽轮机设备及运行0-1 火电厂朗肯循环示意图1-2 蒸汽在汽轮机中膨胀做功,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2-3 蒸汽在凝汽器中凝结成水;3-4 给水在给水泵中升压;4-1 工质在锅炉中定压加热。

(4’-1’+2’-1 为一次再热式汽轮机在锅炉内的吸热过程)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汽轮机的分类和国产型号一、汽轮机分类(一)按工作原理分(1)冲动式汽轮机(2)反动式汽轮机冲动式汽轮机与反动式汽轮机比较1. 反动级的汽流特点和结构特点• 反动级的反动度• 反动级的汽流特点级的速度三角形左右对称,蒸汽在两种叶栅通道中流动情况基本(动叶栅用相对坐标系)。

因此,静叶片和动叶片可采用同一叶型,简化了叶片制造工艺,且余速利用系数较高,提高了汽机的相对内效率。

这样的静叶片和动叶片互称镜内映射叶片。

• 结构特点由于叶栅前后压差较大,为了减小轴向推力,不采用叶轮,而是将动叶装在转鼓的外缘上。

与此相对应的隔板,也没有大幅面的隔板题,而是一个径向尺寸不大的内环,称之为持环。

反动级动静间的轴向间隙可取得大一些(一般为8—12mm),轴向间隙增大使动叶进口处汽流趋于均匀,降低了汽流对叶片的激振力;且允许较大的胀差,对机组变负荷有利。

而冲动式汽轮机由于动叶入口速度高,一般级内的间隙均取得较小(如5—7mm )。

2. 反动级与冲动级的效率比较• 叶栅损失反动级动叶入口蒸汽速度低,蒸汽在动叶栅中为增速流动,且转向角度小,使附面层增厚S T趋势变小,既降低了叶型损失,也减小了端部损失。

因此反动级的叶栅损失明显小于冲动级,这是反动级的最大优点。

•漏汽损失由于反动级采用转鼓式结构,隔板内径较冲动级大,增大了隔板漏汽面积和漏汽量;同时由于动叶前后压差大,所以叶顶漏汽损失也增加。

3.整机的特点•喷嘴调节的反动式汽轮机调节级通常采用冲动级,以避免“死区”弧段漏汽损失太大;•采用平衡活塞来平衡部分轴向推力,增加了轴封漏汽损失,这是反动式汽机的主要问题;•在同样的初终参数下,反动式汽轮机的级数比冲动式多。

汽轮机设备

汽轮机设备

汽轮机设备汽轮机设备包括汽轮机本体、调速系统、油系统及附属设备(凝汽设备、回热系统设备等)。

(一)汽轮机的容量和种类汽轮机的容量是以它的发电能力来表示的,单位是kW。

由于蒸汽流经管道产生压降和热损失,汽轮机的蒸汽参数(进口的汽压和汽温)比锅炉出口处的低一些。

发电厂用的汽轮机主要有凝汽式和供热式两种。

供热式汽轮机又分为抽汽式和背压式两种。

凝汽式汽轮机是专门用来发电的,做完功的蒸汽全部排入凝汽器凝结成水,重新打回锅炉。

供热式汽轮机既发电又供热,效率较高。

在抽汽式汽轮机中,部分膨胀做功后的蒸汽被抽出来向外供热。

在背压式汽轮机中,全部排汽都供给工厂生产用,不需要凝汽设备。

我国目前系列生产的高温高压及以上参数的汽轮机见表1。

电力系统已不再采用中温中压凝汽式小火电机组。

按引进技术制造的300MW和60OMW汽轮机,汽压(绝对压力)为16.7MPa(169绝对大气压),汽温为537/537℃,均为凝汽式机组。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轮机是美国的1300MW机组。

(二)汽轮机的原理和结构1.原理汽轮机中能量转换的主要部件是喷嘴(静叶片)和叶片(动叶片)。

蒸汽流过固定的喷嘴(见图1),压力、温度降低,体积膨胀,流速增高,热能转变为动能;高速蒸汽冲动装在叶轮上的叶片,使转子转动,蒸汽流速降低,动能又变成机械能。

这就是冲动式汽轮机的基本原理。

图1冲动式汽轮机原理还有一种汽轮机称为反动式汽轮机,它的能量转换部件也是静叶片和动叶片。

在这种汽轮机中蒸汽既在静叶片中又在动叶片中降低压力和温度,将热能变为动能,依靠汽流喷出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叶轮旋转,与喷气式飞机的原理相似,如图2所示。

图2反动式汽轮机原理除了容量很小、蒸汽参数较低的汽轮机只有一级喷嘴和叶片外,一般汽轮机都是多级式的,有许多级喷嘴和叶片。

例如,国产高温高压50MW汽轮机有18级喷嘴和叶片。

蒸汽逐级流过喷嘴和叶片,从每级喷嘴喷出来的高速蒸汽都冲动叶片使转子转动,最后一级叶片出口处的蒸汽压力、温度、流速均很低。

《汽轮机设备与运行》

《汽轮机设备与运行》

《汽轮机设备与运行》
佚名
【期刊名称】《热能动力工程》
【年(卷),期】2008(23)2
【总页数】1页(P152-152)
【关键词】汽轮机设备;山东邹县发电厂;运行;超超临界机组;供油系统;实践经验;技术参数;材料焊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242;TF083.1
【相关文献】
1.高职院校"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J], 屈紫懿; 姚昌模; 陈颖; 涂雪芹; 鲁冠军
2.基于教学诊改的电厂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改革与实践 [J], 屈紫懿; 熊隽迪; 吕红缨; 高丽玲; 姚昌模
3.关于汽轮机的运行与设备维护分析 [J], 裴晓峰
4.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思政"三寓三式"改革实践 [J], 徐静;闫凤鸣;陶文辉;朱志鑫;李波;滕跃民
5.《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思政改革融入点分析 [J], 米兰;石磊;卜溪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汽轮机运行

汽轮机运行

19
3
3.2
汽轮机停机
正常停机及强迫冷却停机前的准备工作
(1) 汽机降负荷停机过程中,应与锅炉、发电机的停止 密切配合; (2) 进行交直流润滑油泵、交直流密封油泵、顶轴油泵、 盘车马达空转的启动试验,确认可靠,可随时投入运行。 在正常情况下,上述设备要求投入联锁自动; (3) 作好汽封、除氧器加热等备用汽源的暖管工作; (4) 活动高中压主汽阀、调节阀,确认无卡涩现象; (5) 各辅机系统停止按各辅机调试措施或电厂运行规程 进行; (6) 停机后若需排氢应备足二氧化碳气体; (7) 作好启动电动给水泵的准备工作;
31
4
汽轮机正常运行及维护
● 在排汽温度高时,对胀差、振动、轴承温度变化等 要严加注意,并及时投入低压缸喷水冷却装置,或提高 真空度,或增加负荷等方法来降低排汽温度。 ● 必须保证汽轮机本体疏水门及主蒸汽管和抽汽管的 疏水门在启动、停机时畅通。 ● 除了在紧急状态下自动跳闸或手打停机,需在主汽 阀关闭后立即破坏真空外,一般的跳闸或手打停机后仍 应维持真空,直到机组惰走至额定转速的10%左右为止。 ● 喷油试验后应间隔二小时以上再作超速试验,以便 准确反映危急遮断器动作转速的真实值。 ● 在各运行工况均应保证油箱及轴承箱内为微负压, 以免轴承箱往外冒油烟。
8
2
2.1.5 汽轮机启动时控制操作方式
汽轮机启动
汽轮机启动的操作方式有三种: 自启动方式(HITASS AUTO)——DEH控制系统的ATS处于 “控制状态”。ATS根据汽轮机组的状况,控制汽轮机,自 动完成冲转、升速、带负荷等启动过程。 操作员自动方式(HITASS MONITOR)——DEH控制系统的 ATS 参与控制并处于“监视状态”。运行人员手动给出转 速和负荷目标值以及变化率,由DEH的基本控制系统按照设 定值自动完成冲转、升速、并网和带负荷操作。DEH系统自 动监视启动参数,超过限制值时发出报警或遮断讯号,指 导运行人员操作。 手动方式(HITASS OFF)——所有的操作均由运行人员完 成,机组由运行人员通过操作盘上的控制按钮控制机组。

燃气轮机设备及运行

燃气轮机设备及运行

燃 一、燃气轮机简单循环 P41






运 简单循环热力过程: 理想:1-2s:等熵压缩过程

2s-3s:等压燃烧过程
3s-4´s 等熵膨胀过程
4´s-1 等压放热过程
实际:1-2 2-3 3-4 4-1
燃 简单循环主要性能指标
气 1、热效率
P41



——工质经过工作循环,把加入到循环中的 热量转变为输出功的百分数
轮 静叶出气边小孔排至主燃气流中。另一部分经一级护环去

冷却二级静叶,其中一部分再经二级护环去冷却三级静叶, 流入二级静叶的空气,一部分冷却叶片后从出气边排至主
设 燃气流中,另一部分从内环前端的孔流出,冷却一级叶轮

出气侧和二级叶轮进气侧。第二股冷却空气从压气机第5 级引来,经气缸上均布的一圈孔道冷却气缸后,进入排气



we wimg wT wc mg
及 运
we
Ne G

G——空气流量,kg/s
燃 3、压比
——压气机出口压力与进口压力之比
气 轮
p2
p1
p2 p1
机 4、温比
设 ——工质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比,它代表工质被加热
备 的程度.

T3

Ta
行 Ta——大气温度,K
T3*——透平进口燃气滞止温度,K





燃 4、透平的绝热膨胀有效效率 T (或 T )

透平实际绝热膨胀功与等熵膨胀功与之比

机 设
T*
i3* i4* i3* i4*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动时使凝汽器迅速建立真空 正常运行时不断抽出空气,维持高度真空
二、抽气器的分类: 机械式 单级:启动抽气器
射汽式
喷射式 双级:主抽气器
射水式

1

· · · · · ·

5 3
2

4

6

短喉部射水抽气器结构 示意图 1 工作水室 2 喷嘴 3 混合物 4 扩压 管5逆止阀6排水管
图5
第四章 汽轮机的凝汽设备
凝汽设备的任务 表面式凝汽器 蒸汽在凝汽器内的凝结过程 凝汽器内压力的确定 凝汽器变工况特性
汽轮机真空下降



1

4

3

2

图2 最简单的凝汽设备示意图 1凝汽器 2循环水泵 3凝结水泵 4抽气器

凝汽设备的任务
一、工作原理: 用较低温度的冷却水把汽机排汽(乏汽) 凝结成水,使其体积骤然缩小,从而形成 高度真空。 二、任务:
b)
3. 传热端差 t
定义式:
t t s t w2

tw2——冷却水出口温度
减小方法:
a) b) c)
采用传热效果好的铜管 运行中要把空气及时抽出 定时清洗铜管,防止结垢
四、表面式凝汽器汽流形式
汽流向下;汽流向上;汽流向心;汽流向侧
五、凝汽器管束的布置方式
六、凝汽器管束在管板上的布置方式
二、真空急剧下降原因 :
1. 循环水中断 a) 厂用电中断 b) 循环水泵电动机跳闸
2. 后轴封供汽中断
a) b) c)
汽封压力调整器失灵 汽封系统供汽汽源中断 汽封系统进水 凝汽器冷却水管泄漏 水调整器失灵 凝结水泵故障
3. 凝汽器满水
a) b) c)
4. 真空系统大量漏气
三、真空缓慢下降原因 : 1. 真空系统不严密漏入空气

p ——凝汽器进口压力 " pc ——抽汽口处压力
pc t
凝结水过冷度 ,含氧量
p
传热效果
a)
减小 p 的方法: 开设深入的足够宽度的但不穿通的通道, 增加蒸汽进汽截面,使流速降低(如采 用幅向排列) 蒸汽空气混合物所走的路程应短些 管束中的汽流速度在不影响传热效果下, 应力求小些
tw tw2 tw1
其中: m ——冷却倍率
520 m
m
m
DW ——冷却水流量 DC ——凝汽流量
tw ts pc 经济性 T
DW 冷却水量 循环水泵耗功 p
最佳运行真空
T P max时所对应的真空
t w 是判断循环水系统是否 在运行中, 正常的重要依据
七、凝汽器管束在管板上的固定方式
八、凝汽器的中间隔板
凝汽器内压力的确定
凝汽器压力与蒸汽饱和温度是一一对应关系
pc ts
ts tw1 tw t
一、冷却水进口水温 t w1 :
大小取决于供水方式、季节及地区的不同,
由自然条件决定
tw1夏季 tw1冬季
二、冷却水温升 t w

7
1

a

d


2
6 5

3

4

b

c

图8 水环式真空泵结构原理 1吃气管2泵壳3空腔4水环 5叶轮6叶片7吸汽管
t w
a)
增大的原因:
蒸汽流量增加(循环水量不变的情况下) b) 冷却水量减小(如铜管堵塞或结垢、循环 水系统故障等) c) 铜管清扫后较干净
三、传热端差 t
t 增大的原因:
a) b) c)
凝汽器铜管水侧结垢 凝汽器铜管汽侧结垢 汽侧漏空气
凝汽器真空下降
一、真空下降表征 : 排汽温度升高、真空表指示降低、 凝汽器传热端差增大、在调门开度 不变时汽机负荷降低
b)
c)
2. 过冷度
t
ts——凝汽器进口蒸汽温度 tc——热井凝结水温度
定义式:
t t s tc

a) b)
c)
d) e)
产生原因: 凝汽器结构上存在缺陷 凝汽器水位过高 凝汽器漏空气或抽空气系统运行不良 凝汽器铜管破裂,漏入冷却水 凝汽器冷却水量过多或水温过低
a)
减小 t 的方法: 开设一条中央通道,以保证有一部分排汽直 接通向热井加热凝结水(称回热式凝汽器) 凝结水集水箱位置应远离空气冷却区
2. 凝汽器水位高 a) 凝结水泵工作不正常 b) 凝汽器或加热器管破裂 c) 凝结水短路循环
3. 循环水量不足 a) 循环水泵工作不正常 b) 进口滤网堵塞 c) 循环水出口虹吸被破坏
4. 抽气器工作不正常 5. 凝汽器冷却水管结垢 6. 闭式循环冷却设备异常
抽气器
一、抽气器的任务:
a) b)
a)
b)
在汽机排汽口建立并维持高度真空, 提高效率。 将乏汽凝结成水,作为锅炉给水进行 循环,回收工质。
表面式凝汽器
一、表面式凝汽器: 蒸汽和冷却水各行其道,互不接触,通过 金属管壁传热。
二、结构:
三、几个概念
1. 汽阻 p
定义:蒸汽空气混合物由凝汽器进口向 抽汽口流动时产生的阻力 定义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