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再见了,亲人
14课再见了亲人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 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这样高的代价”是指朝鲜大嫂为了 给志愿军挖野菜付出了血的代价── 被敌人的炮弹炸断了腿。这段话用反 问的语气强调肯定了以大嫂为代表的 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比山高比海深 的情谊。反问句无论是在情感的抒发, 还是在语意的加重上,其表达效果都 胜过了陈述句。
在中朝人民的沉重打击下,美帝国主 义连遭失败,于1953年7月27日,被迫在 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遵 照党中央的指示,分期分批撤出朝鲜回国。 1958年是最后一批。
•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 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 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 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 或精神上的帮助。
雪 炭
困难的情况 帮助 物质:粮食 精神:希望
疑 读 品 结
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 在您家里修养,敌机来了,您丢下 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 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 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 唯一的亲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 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 啊!
“雪中送炭”是指下雪时送炭给别人取暖,比 喻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这里 是说在志愿军战士“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 拼了三天三夜”的危急关头,朝鲜老妈妈带着全 村妇女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战士送来打糕,给 予战士们及时的支持和帮助,使这次战役取得了 胜利。这里的“雪中”是指志愿军战士所面临的 困境。这段话表达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热 爱和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感激之情。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 亲爱的土地!
《再见了,亲人》

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 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 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 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 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
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 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小 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 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背 景
初读要求:1、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 几遍。2、思考:课文中 “亲人”指谁?想想作者写 了他们什么事?
战役 封锁 暂时 硝烟 噩耗 刚强 大嫂 雪中送炭 同归于尽 深情厚谊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 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 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 一起。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 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 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 们在一起。
布置作业 :
1、背诵4---6自然段,熟读1---3自然段。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读一读精彩的句子: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 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 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 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 累得昏倒在路旁 了。
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 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
在朝鲜战场上——(谁)为 了——(谁)浴血奋战,—— (谁)为了(谁)——也付出 了很高的代价。两—。
布置作业:收集有关抗美援朝 中出现的感人小故事,开个英 雄故事会。
14 再见了,亲人

易写错
è
笔画较多,要 注意疏密匀称,将 字写美观。
巧记:“王”家有四“口”, 隔壁不想见。
噩
14 再见了,亲人
sǎo
两横不相连
嫂
巧记:“女”子搀扶一老“叟”。
14 再见了,亲人
词语解释
战役: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 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时间 内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 这位老人,曾经参加过上甘岭战 役,是一位功勋卓著的老兵。
上甘岭战役油画(局部)
14 再见了,亲人
阻击战: 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进 攻的战斗。 噩耗: 指亲人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文中指 小金花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消息。
捣米谣: 朝鲜人民捣米时唱的一种歌谣。
14 再见了,亲人
打糕:朝鲜人民喜欢吃的一 种食物,用糯米做成,与我 国的年糕相似。
14 再见了,亲人
词语积累(表示帮助的词语)
雪中送炭 拔刀相助
锦上添花 解囊相助
助人为乐 慷慨解囊
14 再见了,亲人
救伤员
我们还记得,我们 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 养,敌机来了,您丢下 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 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 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 房子已经炸平了。
说明在危急 时刻,大娘对志 愿军的感情胜过 自己的亲人。
14 再见了,亲人
朝鲜阿妈妮象对待亲生儿 子一样照顾志愿军伤员
朝鲜人民昼夜不停地将弹 药送往前线
图为志愿军战士从战 火中救出朝鲜老大爷。
志愿军帮助朝鲜人民 修水渠,重建家园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14 再见了,亲人
抗美援朝之后,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根 深蒂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无论怎 样我们的心都连在一起。今天我们就来感受 一下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情谊。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五年级语文老师在上《再见了,亲人》这一课前,应该先让同学们了解抗美援朝战争,搜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发生的故事。
店铺在此整理了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原文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
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
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
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
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那一回,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
你妈妈知道了,带着你混进敌占区,偷偷地靠近了关着老王的那所小房子。
你妈妈故意跟哨兵争吵,引出那个班的敌人。
你乘机钻进屋里,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老王。
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妈妈。
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
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就落泪了呢?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
14再见了亲人课件完美

烈 士 毛 岸 英 之 墓
惨 不 忍 睹 的 战 场
惨 不 忍 睹 的 战 场
英 烈 们 的 墓 碑
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先后出兵130余万人。14 万英烈的忠骨永远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 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 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为志愿军“送打糕”,累得昏倒 在路旁。 “救志愿军的伤员”,失去了自己 唯一的小孙孙。
为“救志愿军的侦察嫂
为志愿军“挖野菜”,炸伤了双 腿。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 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 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 在一起。
谢谢观赏!
为了志愿军,大嫂__为__了_挖__野__菜__,__被_敌_ __人__炸__伤__了_双__腿__,__只__能_靠__双__拐__走__路___。
朝鲜人民为什么要像亲人一 样对待我们志愿军战士呢?
舍 身 赌 机 枪 的 黄 继 光
战 火 焚 烧 中 的 邱 少 云
英 勇 就 义 的 杨 根 思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 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请你结合搜集到的资料,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捕 捉信息,仿照课文段式,以大娘、小金花或者大 嫂的身份写一段送别的话。
孩子,我们舍不得你们走……还记得……
叔叔,请再多留一会儿……那一回……
兄弟,让我再送你们一程吧……我不会忘 记……
主要人 物
大娘
小金花
典型事件
在火车站上,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真是有道不 完的离别话,诉不完的离别情。然而就在志愿军 和大娘她们挥泪惜别之际,火车“呜”地启动了, 千言万语涌上心头,都并作一声呼唤——
14再见了,亲人

14、再见了,亲人【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准备】了解抗美援朝战争,搜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发生的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幅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图片,请大家认真观察,注意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用一两句话描述图意。
2.指名学生描述。
3.师小结:这两幅图描绘的就是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
人们挥着手,含着泪,深情地呼唤着──再见了,亲人!(师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指名学生用一两句话介绍。
2.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
八年来,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分别之际,他们无限深情地喊着(师指课题,生齐读)──再见了,亲人!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初读要求。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多读两遍。
(2)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作者写了他们什么事?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反馈、交流。
(1)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妮”、“耗”等生字读音。
(2)学生汇报本课写到的亲人有:大娘、小金花、大嫂,并用课文的语句说出她们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什么事。
4.速读课文。
(1)找出直接体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段落,放声读读。
(2)指名学生读直接体现依依惜别情的段落(4~6)。
五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14再见了,亲人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14再见了,亲人_人教新课标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本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理想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形,表现了理想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友谊,颂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错,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
作者是以理想军对前来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前3个自然段的写法大体相同。
第一,差不多上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理想军对朝鲜人民的关怀体贴之情都饱含在这一声声的恳求中,表达了理想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密不可分的亲情。
同时,这3个自然段还以具有充分确信语意的反问句结尾,如此的表达幸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3个自然段中间叙述的内容又要紧是由送别时的情形和追忆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所组成,把现实的情形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
课文的最后3个自然段以呼吁的方式,抒发了理想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理想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朝鲜人民与理想军送别的情形中,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受到深刻、生动的国际主义教育;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教学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应放在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并在明白得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明白得。
①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差不多几夜没合眼了。
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什么缘故摇头呢?难道您担忧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久可不能。
课文开篇便以理想军战士这段情真意切、淳朴无华的语言渲染离别的气氛。
作者第一以恳求的语气劝慰:“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一句话把理想军战士对朝鲜老妈妈深深的敬意和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直截了当抒发出来。
“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差不多几夜没合眼了。
14-再见了_亲人

同学们,如果你是即将回国志 愿军战士,你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 么呢?
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做了那么 多,志愿军战士有没有为朝鲜人民流 血牺牲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
图为志愿 军战士从 战火中救 出朝鲜老 大爷。
舍身堵枪眼的战斗英雄黄继光
烈火中纹丝不动的战斗英雄邱少云
抢救朝 鲜落水 儿童而 牺牲的 罗盛教。
志愿 军帮助朝 鲜人民修 渠,重建 家园。
同学们,如果你是那位大娘、小 金花或者大嫂,在同志愿军分别的这 一刻,你会对志愿军战士说什么呢?
在朝鲜这片沃土上,不仅洒下 了朝鲜人民的鲜血,也洒下了无数 志愿军官兵的鲜血。中朝人民的友 谊是鲜血凝成的。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 __________(谁) 朝鲜人民 (谁)浴血奋战, 为了__________ 朝鲜人民 (谁)为了__________ 志愿军战士(谁) __________ 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两国人民用 鲜血和生命 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__________ 凝成了_______ ___ 的情谊,因此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 亲人 。 _______
• • •
自由读课文第二段,讨论: 1 .小金花做了一件什么事? 2 .小金花做的这件事,表现她什么性 格? • 3.小金花失去妈妈后,为什么不哭一 声,现在为什么又哭了,小金花坚强吗? 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那一回,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 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 鬼子看守着。你妈妈知道了,带着你混进敌占 区,偷偷地靠近了关着老王的那所小房子。你 妈妈故意跟哨兵争吵,引出那个班的敌人。你 乘机钻进屋里,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 老王。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 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 尽了。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 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 要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志愿军“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
“救志愿军的伤员”,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小孙 孙。
小金花 (妈妈)
大嫂
为“救志愿军的侦察员”,与敌人同归于尽。
胜不 似是 亲亲 人人
为志愿军“挖野菜”,炸伤了双腿。
合作探究
2、列车将要载着志愿军回国,此时此刻,志愿军 会说些什么?阅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大嫂,请回去吧! 看,您的孩子在 您的背上睡熟了。 山路这样崎岖, 您架着双拐,已 经送了几十里。 就是您一步不送, 我们只要想起您 的双拐,也永远 不会忘怀您对我 们的深情厚谊。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 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 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 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志愿军战士与朝鲜这片土地及共同战斗过的朝 鲜人民深情道别。
再见了,亲人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课文中的生字,能正确读写课 文的词语并理解词语的含义。
2、学习用具体事例表达中心的写作方 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离别时说的话 感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
suǒ
zàn
gāo
zǔ
封 锁 暂时 打糕 阻击战
yì dǎo yáo zhēn
友谊
hùn è
捣米谣
chǎo duò
回忆她 们为志 愿军做 的事 赞扬她
总结
选词填空。
连续 持续 继续 陆续 1、志愿军同敌人在阵地上( 连续 )作战三天三夜。 2、春天来了,花儿( 陆续 )地开放了。 3、高温( 持续 )了十多天,热得大家受不了。 4、我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还要( 继续 )努力。 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怎么能忘怀?
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 指下雪天很冷, 大娘是在志愿军空 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 着肚子在阵地上跟 送炭去给别人 取暖,比喻在别 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 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的时候 ,送去打糕的, 人下急需的时 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 所以说是雪中送炭 候,给发支持和 . 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 帮助.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唆使南朝鲜李承晚集团 进攻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9月15日又纠集15个国家的 雇佣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在朝鲜仁川登陆,不顾中 国人民的一再警告,把战火引向中国的边境,轰炸中国 的安东(今丹东)等地。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同志发出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 由彭德怀出任志愿军总司令。于10月25日开赴朝鲜前 线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军。在中朝人民 的沉重打击下,美帝国主义连遭失败,于1953年7月27 日,被迫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遵照 党中央的指示,分期分批撤出朝鲜回国。1958年是最 后一批。
自主学习
1.课文选取了哪几个亲人做为代表向她们 告别? 2.课文中讲了她们的哪些故事?用自己的 话概括地说一说?
合作探究
1、细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哪一部分或哪一 个人物最令你感动?为什么?有感情地读给 大家听。 2、可亲可敬的朝鲜人民,为什么要 像亲人一样对待我们志愿军战士呢? 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饥饿的无名英雄
在艰苦的环境中,志愿军“一把炒面一把 雪”,有时以土豆充饥。
冰天雪地里前进
在西线作战的同时,东线部队第9兵团冒着 大雪,在零下摄氏30度的恶劣气候条件下发扬英 勇顽强、刻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完成了预定的作 战任务。图为志愿军挺进长津湖途中。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 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 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 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 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 爱的人!
侦察员
hào sǎo qí qū
混进 争吵 噩耗
噩耗 大嫂 崎岖
跺脚
雪中送炭 同归于尽 深情厚谊
自主学习
亲属,有血 缘或夫妻关 系的
既可理解为志愿军 对朝鲜大娘、小金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花、大嫂说的话, 又可理解为朝鲜人 民为志愿军送行时 说的话 1、“亲人”一般指哪些人?
2、“再见了,亲人”这句话 是谁对谁说的?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14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我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 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 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 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 起。 (图为志愿军总部官兵告别平壤,平壤30 万人举行盛大的欢送仪式。 )
再见!
合作探究
1、细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哪一部 分或哪一个人物最令你感动?为什 么?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
洗 补 衣 服
闭上眼睛, 大娘,停住您送别 一定是志愿军劝大 指睡觉. 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 娘回家休息,大娘摇 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 头了,她坚持一定要 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 送 纪,能支持得住吗? 快 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 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 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 忘怀?不,永远不会。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 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 少慈母般的温暖!
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 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 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 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 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 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 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
“救助伤员,失去 孙孙”这一部分, 你读懂了什么?从 哪个词体会出来? 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 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 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被炸平了。您为 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1、小组讨论:课文中说到典型事件用小标题概括, 然后说一说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从中你体会 到什么样的情感?(可以用表格的形式理解)
先用小标题概括典型事件,然后说一说事件的 起因、经过、结果。
主要人物 典型事件
大娘
“洗补衣服” “送打糕” “救伤员”
小金花 (妈妈) 大嫂
“救侦察员” “挖野菜”
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 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 你怎么就落泪了呢?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 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第二天传来噩 耗,你妈妈拉响手 榴弹跟敌人同归于 尽了。同志们伤心 的痛哭起来,你却 把脚一跺,嘴角抽 动着狠狠地说: “妈妈,这个仇我 一定要报!”小金 花,你是多么刚强 呀!
志愿军 话别时,对她 说: 回忆她们为志 愿军做的事 赞扬她 总结(体会) 大娘 小金花 大嫂
2、列车将要载着志愿军回国,此时此刻,志愿军 会说些什么?阅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志愿军 大娘 小金花 大嫂 话别时,大娘,停住你送 对她说: 别的脚步吧! 不要哭了,擦 请回去吧! 干眼泪,再给 我们唱个《捣 米谣》吧! 1.缝补衣服 救出老王 挖野菜 2.送打糕(昏倒) (失去妈妈) (失去双腿) 3.救伤员(失去 小孙孙) 对我们的情谊 刚强 为我们付出 血的代价 比山还高比水 还深 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
合作探究
2、可亲可敬的朝鲜人民,为什么 要像亲人一样对待我们志愿军战 士呢?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达标测评
1、《再见了亲人》一课,分别叙述了同朝鲜 人民 ________ 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 朝鲜人民 的深情。 ___________ 亲人 2、再见了_____________ !再见了 亲爱的土地 _________________ !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 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 ____________ 让 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______________ 。从 这些语句中,我体会到 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热爱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的事迹?
达 标 测 评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不能忘怀。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 中国人民的友谊?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 中国人民的友谊。
3.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再见了,亲人
抗美援朝
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战斗英雄邱少云
志愿军在铁原东北391高地反击作战中, 邱少云为维护战场纪律忍受烈火烧身光荣 牺牲。志愿军领导机关给邱少云追记特等 功,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舍身堵枪眼的战斗英雄黄继光
在上甘岭597.9高地反击战斗,黄继光挺身 而出,在身负重伤情况下,一跃而起扑向敌人火 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机枪的射击,为反击 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 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 参战。
入朝参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 落、摘录自己感动的句子体会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句,理解志愿军战 士和朝鲜人民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思想感 情,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体会课文重 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先用小标题概括典型事件,然后说一说事件的 起因、经过、结果。
主要人物 大娘 典型事件
为志愿军“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 为志愿军“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 为“救志愿军的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
小金花 (妈妈) 大嫂
为“救志愿军的侦察员”,与敌人同归于尽。 为志愿军“挖野菜”,炸伤了双腿。
先用小标题概括典型事件,然后说一说事件的 起因、经过、结果。
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课文中说到典型事件用小标题概括, 然后说一说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从中你体会到 什么样的情感? 2、列车将要载着志愿军回国,此时此刻,志愿军会 说些什么?阅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