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异常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 关键词 】 非酒精 性脂肪肝 ; 代谢综合征 ; 代谢 紊乱
【 中图分类号】 R555 .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36 21 )9 2 1 — 2 02 78 (0 11 — 98 0
女 t8 m; > 0c ②体重指数 ( MI ≥2 . s m ; 高血糖 : B B ) 5 0k ③ / F G≥ 6 1m o L( 1 s d) 和( ) 负荷后 血糖 ≥7 8m o L . m l 10m 1 , 或 糖 / / . m l /
限 公 司提 供 。
酶 ( G ) 特蛋 白及尿酸等增高 ; GT、 ④除外病毒性 肝炎 、 药物性肝 病 、 l n 、 胃肠外营养和 自身 免疫性肝病 等 ; 除原发病 Wio 病 全 s ⑤ 临床表 现外 , 出现乏 力 、 区隐痛 等症状 , 伴肝 脾肿大 ; 可 肝 可 ⑥
15 统计 学分析 . 统计学 意义 。
升高 , 以丙 氨酸氨基转移 酶 ( L ) 主, 并 AT为 可伴 . 谷氨 酰转移
自动生化分析仪 ; 主要试剂 : 总胆 固醇 液体试剂盒 、 三酰 甘油测
定试剂盒 由浙江省 东瓯 生物工 程有 限公 司提供 。葡萄糖 液体
试剂盒 、 L 剂盒 、 S A T试 A T试剂 盒 由上 海金 标生 物科 技股 份有
异 常四项为突出 , 曾被称 为死亡 四重奏 。正常体 检人群 中非 J
酒精性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患病检 出率高 , 且两者关系密切。
I 资料及方法
⑤血脂紊乱 : 空腹 总胆 固醇( c ) 17 o L 10m d) r LC: 或 空 D — 男性 <0 9 m o L ( 5mgd) 女 性 < . m l / 3 / 1 ,
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分析

t e n r l ru te rs o t i e s 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e y 1 7 t 4 1 fl n MS g o p. e ta b st h o ma go p. ik f rf t l rwa ic e s d b 2. o 2 . o d i r u c n r o e i h ay v l y
t b ro 0 7 P y ia x mi ai n,a t g p a ma gu o e s Y m i i — r f e aa i e a n ta sfr s o e f2 0 . h sc l e a n t o fsi l s l c s , e u l d p o l , n n mio r —ea e n p i l n
d t g d o e 0 i h o l u s a e v r2 n t e c mmu i fN r t e , a g u i fSc u n p o i c rm u yt c nt o o t S r t Gu n y a C t o ih a r vn e f y h e n y o J l o O —
[ 中图分类号 ] 5 5 5 R 7 .
[ 摘要] 目的
分析成人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 A L 和代谢综合征 ( s 的关 系。方法 N F D) M)
对
20 07年 6月 ~1 0月广元 市北街社 区 3 8 2 10例 0岁以上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及肝脏 B超检查 , 并检测
脂代谢异常与代谢综合征

脂代谢异常与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它代表着人体代谢出现了异常和失调。
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特点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和内脏脂肪的堆积,还伴有控制肥胖的困难和不良的心血管事件。
然而,这些异常都和脂代谢异常有关。
脂代谢异常主要指血脂水平异常,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的异常。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体内主要的脂类沉积物,HDL则被认为是“好胆固醇”,因为它可以从动脉壁中清除胆固醇。
当这些脂质水平发生改变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也会相应地增加。
高脂血症是脂代谢异常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的水平过高。
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如饮食、遗传、肥胖和缺乏体力活动。
许多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
除了高脂血症以外,低HDL胆固醇水平也是一种重要的脂代谢异常。
HDL胆固醇被认为是一种保护性血脂,因为它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动脉硬化。
如果HDL胆固醇水平太低,会增加患代谢综合征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甘油三酯也是代谢综合征的一大风险因素。
如果甘油三酯水平超过了正常范围,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脂肪肝的风险。
高甘油三酯水平可能是肥胖、饮食和不良生活方式的代表。
脂代谢异常显然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有着密切关系。
当血液中的含脂量过高时,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根据多项研究发现,脂代谢异常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由10-20%提高至约40-50%。
同时,脂代谢异常还会引起糖代谢异常,从而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为了预防代谢综合征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状况和疾病风险,进行个性化的脂代谢异常调整。
首先,要控制饮食。
我们应该遵循低脂肪、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此外,保持体重和运动,也是预防脂代谢异常的重要方法。
心理压力和吸烟也是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因素,需要克制。
总之,脂代谢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致病因素之一。
我们应该注意调整饮食、保持体重、运动和控制不良生活习惯,以预防和控制代谢综合征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代谢综合征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探讨

肪 肝检 出率分别为2 . 5 3 o %和 2 、 9 MS组脂 肪肝的检 出率 明显高于非 MS组 , 非MS组的 5倍 。②脂肪肝组 中 o 3 %, 是
周 英 , 贺 平 叶 安 霞 ,
( 广西 医科 大 学 第五 附属 医院 a 干部保 健 中心 ; . . b 呼吸 内科 , 广西 柳 州 5 5 0 ) 4 0 1
摘要 :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 ( ) Ms 与脂肪肝 的相关性 。方法 : 对参加健康体检 的 54名处 、 6 厅级干部 , 进行身高 、 体重 、
o a r st k n a t n t eh a t y e a n t n r c i e a u e n ft eb d eg t ,we g t n itcr u fc d e a ig p r h e lh x mi a i e ev d me s r me t h o y h i h s i o o i h sa d was i c m— f r n e W C) b o d p e s r ,t e l v l fb o d l i s l c s ,s r m r t o c n r t n Ty e B l a o i wa e eec ( , l o r s u e h e e lo i d ,g u o e e u u a e c n e t a i . p u t s n c o p o r vs
h g e h n t a fn n f ty l e r u ( i h r t a h to o —a t i r g o p P< O 0 ) .Th r v l n e o a t ie r e t S wa . i s v . 1 e p e a e c f ft y l r me g d wih M s 4 4 tme v
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分析

的以肝脏脂 类 物质蓄 积为病 理 改变 的肝 脏疾病 。在临床上 , 肝细胞 中脂肪 蓄积 量 超 过 肝 湿 重 5 或 者 在 组 织 学 上 肝 实 质 %
脂 肪 变 > 0 时 称 为 脂 肪 肝 。 根 据 是 否 3% 饮 酒 引 起 将 脂 肪 肝 分 为 酒 精 性 脂 肪 肝 ( F ) 非酒精性脂 肪肝 ( A L 。A L AL 和 N F ) F
代跚综 合征 ( ) S 主要 表 现为 肥胖 或
超重 、 糖代谢 异常 、 高血压 、 血脂代谢异常
以及 微 白蛋 白 尿 等 征 候 群 在 个 体 内 的 聚
集和相互影响 , 进而 导致血 管性疾 病 ( 冠 心病 、 中风 ) 2型糖 尿病 等疾 病发 病风 及
险增 大 。
a c h l se l h p i s e n i e Di l o o i lzo e a l S mi L v r c l i s,
肪 瀚浇: n <
±o. 参 囊 5± .3 .2 鬻 2 o5 I 7
注 巍
— 麓i薯 鬻 _ 鏊 ” i _ ¨
中 国社 区医 师 ・ 医学专 业半 月刊 2 1 年 第 1 00 2期 ( 1 卷总 第27 ) 4 第 2 3期 1 l
2 01, : 7—41 0 21 2 . 3 Da y CP.P t o e e i f se o e a i s a h g n ss o l a h p l .Be t l l i s p a t e n r s ao . Cl Ga to n e o , r ci a d e e r h c i n sr e tr l 2 0 1 66 —7 2. 0 2, 6: 3 8
2 20 6 70山东寿光市 中医医院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自然史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200092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第一作者:曾静,女,33岁,医学博士,主治医师㊂E-mail: zjupup@通讯作者:范建高,E-mail:fattyliver2004@ ㊃专家论坛㊃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自然史研究进展曾静,范建高㊀㊀ʌ关键词ɔ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自然史㊀㊀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3.06.001㊀㊀Natural history of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s㊀Zeng Jing,Fan Jiangao.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200092,China ㊀㊀ʌKey wordsɔ㊀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s;Natural history㊀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NAFLD)是由于遗传易感个体营养过剩和代谢功能障碍引起的脂肪性肝病,现被更名为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s,MAFLD,或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s,MASLD)[1-3]㊂超重/肥胖㊁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 T2DM)㊁代谢综合征是NAFLD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且NAFLD与代谢功能障碍互为因果㊂代谢综合征是NAFLD患者全因死亡㊁肝脏相关死亡和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相关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而不伴代谢紊乱的NAFLD患者预后与无肝病患者的普通人群相同[4,5]㊂本文介绍了NAFLD/MAFLD/MASLD患者在自然转归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脂肪性肝病患者的随访㊁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㊂1㊀肝硬化㊁肝癌及其相关死亡风险上升对NAFLD自然史的荟萃分析显示,40.8%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患者再次肝活检时肝纤维化程度加重,每年纤维化平均进展0.09期㊂NAFLD和NASH患者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5.44和25.56/1000人/年)㊁肝病相关死亡率(分别为0.77和11.77/1000人/年)较普通人群分别增加1.05和1.94倍[5]㊂尽管NASH是NAFLD的严重类型,但影响NAFLD患者结局的主要因素并非NASH而是肝纤维化㊂此外,年龄也是影响NAFLD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㊂对美国1773例肝活检确诊的NAFLD队列中位随访4年发现,NAFLD患者全因死亡率随纤维化程度加剧而升高[6]㊂F0~F2期㊁F3期和F4的NAFLD患者每1000人/年分别死亡0.32例㊁0.89例和1.76例,每100人/年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0.00㊁0.06㊁0.70)㊁腹水(0.04㊁0.52㊁1.20)㊁肝性脑病(0.02㊁0.75㊁2.39)和肝细胞癌(HCC)(0.04㊁0.34㊁0.14)发病率亦随肝纤维化加重而升高,肝脏失代偿事件使NAFL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6.8倍,静脉曲张出血㊁腹水㊁肝性脑病发生率与NAFLD患者全因死亡率增加独立相关㊂在一组美国退伍军人NAFLD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在平均9年随访期间,在271906例NAFLD患者中有22794例进展为肝硬化,253例并发HCC[7]㊂NAFLD患者肝病进展风险随着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的增多而升高㊂与无代谢紊乱的NAFLD患者比,高血压和血脂紊乱使肝硬化或HCC风险升高1.8倍,而高血压㊁血脂紊乱㊁肥胖㊁T2DM并存的NAFLD 患者肝硬化或HCC风险升高2.6倍,并且代谢紊乱与新发HCC的关联强于肝硬化,以T2DM与HCC发病风险的关联最强㊂对501例T2DM成人通过MRI -PDFF㊁MRE和VCTE联合检查发现,NAFLD㊁进展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患病率分别为65%,14%和6%,在29例肝硬化患者中发现2例HCC和1例胆囊癌[8]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肥胖(OR2.50,95% CI1.38~4.54)和使用胰岛素(OR2.71,95%CI 1.33~5.50)与T2DM患者进展期肝纤维化风险增加独立相关㊂在一组纳入64项研究累计625984例成人HCC 发病率的荟萃分析显示,NAFLD相关HCC汇总发病率为1.25/1000人/年(95%CI1.01~1.49),合并进展期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NAFLD患者HCC发病率高达14.46/1000人/年(95%CI10.89~18.04)[9]㊂NAFLD肝硬化患者HCC发病率为0.3 ~4.7/100人/年,而非肝硬化的NAFLD患者HCC 发病率仅为0.01~0.13/100人/年,目前全球大约10%(1%~38%)HCC与NAFLD相关[10]㊂2012~ 2017年期间全球肝硬化和HCC死亡人数增加了11.4%,NAFLD分别占肝硬化和HCC死亡病例的9%和8%,研究期间NAFLD相关肝硬化和HCC年龄标化死亡率(age-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ASDR)每年分别增加0.29%和1.42%,并成为全球肝病死亡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11]㊂2㊀心血管疾病及其相关死亡风险上升尽管NAFL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肝病,然而在20~25年的随访期间仅5%NAFLD患者发生肝硬化,1%~2%患者最终需要肝移植或死于肝病,高达97%~99%NAFLD患者死于肝外合并症,动脉硬化性CVD是NAFLD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5]㊂一项包括38篇论著累计67070例NAFLD患者CVD患病率的系统综述显示,NAFLD患者冠心病患病风险增加1.33倍,中重度脂肪肝患者冠心病患病率为37.5%,显著高于轻度脂肪肝患者的29.6%㊂NAFLD患者临床和亚临床冠状动脉疾病汇总患病率分别为38.7%和55.4%[12]㊂有关NAFLD与CVD发病率的荟萃分析显示,5802226例中年人在随访中位6.5年期间99668例新发致命性和非致命性CVD事件㊂NAFLD独立于传统的代谢心血管危险因素与致命性和非致命性CVD事件风险中等度增加相关[集合随机效应(HR)=1.45,95%CI1.31 ~1.61)],并且CVD事件发病风险升高与NAFLD 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相关(HR2.50,95%CI1.68~3.72)[13]㊂然而,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随访中位4年期间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NAFLD患者CVD事件发生风险相似[6]㊂NAFLD还与心力衰竭发病风险中等度增加独立相关(HR1.50,95%CI1.34~1.67)[14]㊂荟萃分析显示,7951例NAFLD患者颈动脉硬化汇总患病率为35.0%,颈动脉硬化风险较普通人群增加3.2倍㊂25839例NAFLD患者脑卒中汇总患病率为5.0%,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汇总患病率分别为6.1%和2.2%,NAFLD使脑卒中风险增加1.9倍㊂超声判断的脂肪肝程度与颈动脉硬化和脑卒中风险增加密切相关[15]㊂因此,NAFLD与CVD 关系密切,两者享有许多共同危险因素,NAFLD是CVD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和预测指标㊂然而, PNPLA3等基因多态性相关NAFLD患者CVD事件和死亡风险并不显著增加,但其全因死亡和肝病相关死亡风险增加[16]㊂并存的代谢心血管危险因素显著增加NAFLD患者CVD风险㊂然而,现有的大多数观察性研究设计并不能证明NAFLD和CVD之间的因果关联㊂3㊀肝脏以外恶性肿瘤发病风险中等度增加NAFLD患者并存的代谢性炎症㊁免疫异常和肠道微生态失衡等也会增加肝外癌肿发病风险㊂开滦的一项前瞻性研究队列累计54187例成年男性(其中32.3%有NAFLD)恶性肿瘤患病率的数据显示, NAFLD与总体癌症(HR1.22,95%CI1.10~ 1.36)㊁甲状腺癌(HR2.79,95%CI1.25~6.21)㊁肺癌(HR1.23,95%CI1.02~1.49)发病风险升高密切相关,并且甲状腺癌风险随NAFLD患者血液ALT水平升高而上升,但是NAFLD仅增加吸烟者结直肠癌(HR1.96,95%CI1.17~3.27)和肺癌(HR 1.38,95%CI1.03~1.84)的患病风险,NAFLD与肾癌的关联(HR1.57,95%CI1.03~2.40)仅见于无糖尿病患者[17]㊂荟萃分析显示,10项队列研究累计182202例中年人(其中24.8%有NAFLD)在随访中位5.8年期间8485例新发各种部位的肝外癌肿[18]㊂NAFLD患者食管癌㊁胃癌㊁胰腺癌和结直肠癌高发,NAFLD使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风险增加1.5~2.0倍㊂NAFLD还使肺癌㊁乳腺癌㊁妇科或泌尿系统癌肿发病风险增加1.2~1.5倍㊂NAFLD相关肝外恶性肿瘤风险上升独立于年龄㊁性别㊁吸烟㊁肥胖㊁糖尿病或其他可能的风险因素㊂基于人口统计学和临床参数评估NAFLD相关恶性肿瘤发病率的64项研究荟萃分析显示,NAFLD患者肝外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0.58/1000人/年(95%CI8.14~ 13.02),发病率依次为子宫内膜癌㊁乳腺癌㊁前列腺癌㊁结直肠癌和肺癌[9]㊂NAFLD患者肝外恶性肿瘤发病风险是HCC的8倍多,但是合并进展期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NAFLD患者肝外恶性肿瘤发病率并不显著增加,NAFLD患者10年内肝外恶性肿瘤发病风险独立于肝纤维化分期呈中等程度的上升[9,18]㊂进一步的研究需要破译NAFLD与癌症发病之间的复杂联系㊂4㊀T2DM使慢性肾脏疾病发病风险增加33项队列研究累计501022成人(30.8%为NAFLD)随访中位5年期间27953例新发T2DM, NAFLD患者T2DM发病率较对照群体显著升高(HR 2.19,95%CI1.93~2.48),并且T2DM发病风险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升高(HR3.42,95% CI2.29~5.11)[19]㊂NAFLD患者T2DM风险增加独立于年龄㊁性别㊁肥胖和其他常见代谢心血管危险因素㊂这项研究提示NAFLD使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2.2倍,并且发病风险与NAFLD潜在的严重程度相关㊂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也是NAFLD患者常见的合并症,CKD的诊断主要依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伴或不伴显性蛋白尿㊂在13项研究累计1222032例成人(28.1%为NAFLD),随访中位9.7年期间33840例新发CKD[20]㊂在调整了年龄㊁性别㊁肥胖㊁高血压㊁糖尿病和其他传统风险因素后,NAFLD与CKD 发病风险中度增加相关(HR1.43,95%CI1.33~ 1.54)㊂与F0~F2期NAFLD患者比,F4期患者有更高的T2DM(7.53对4.45/100人/年)和肾功能恶化(2.98对0.97/100人/年)发病率㊂基线50岁及以上的NAFLD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慢性肾脏疾病发病风险高于肝硬化和HCC发病风险㊂T2DM与NAFLD并存时慢性肾脏疾病发病风险显著高于单纯的NAFLD或T2DM患者[21]㊂5㊀MAFLD比NAFLD患者预后更差在过去的几十年里,NAFLD的诊断必须建立在排除可能引起脂肪肝的其他病因,尤其是过量饮酒㊂然而,随着NAFLD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结合NAFLD患者的临床特征,临床医生和患者自身应该不仅关注 非酒精性 或其他肝脏疾病,还应关注关键的代谢紊乱,包括胰岛素抵抗和其他代谢综合征组分㊂因此,更名的MAFLD的诊断标准更重视代谢紊乱的存在,并且可与其他肝病共存㊂在一组纳入17项研究累计9808677例成人队列,对MAFLD+/ NAFLD+㊁MAFLD+/NAFLD-㊁MAFLD-/NAFLD+等亚组患者汇总分析发现,大约80%脂肪肝患者同时满足NAFLD和MAFLD诊断标准,15%和5%左右脂肪肝患者分别仅满足MAFLD或NAFLD诊断标准[22]㊂为了阐明NAFLD更名为MAFLD的临床意义, Younossi et al[23]报道美国在第3次全民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超声诊断的12878名脂肪肝患者,随访中位访23年后30%患者死亡㊂除了酒精滥用以外,NAFLD患者和MAFLD患者的临床特征相似,NAFLD和MAFLD患者完全调整模型后的死亡率亦无显著差异,导致NAFLD患者死亡风险上升的原因是其并存的代谢功能障碍而非脂肪肝㊂满足MAFLD但不满足NAFLD标准的脂肪肝患者随访中死亡率显著高于无脂肪肝的对照人群(风险比为1.22),而在对酒精性肝病进行了额外的调整后, MAFLD不再是脂肪肝患者肝病相关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并存的酒精性肝病是MAFLD患者肝病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㊂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ȡ2.67(提示可能存在进展期肝纤维化)是MAFLD(风险比为17.2)和NAFLD患者(风险比为9.3)肝病相关死亡的重要预测因素,并且MAFLD 患者肝病相关死亡率较NAFLD患者升高近50%㊂在美国第三次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脂肪肝队列研究随访中位23年的数据,MAFLD患者全因死亡率升高17%(风险比1.17),以心血管死亡率升高最显著[24]㊂MAFLD+/NAFL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升高最为显著(风险比1.66),而MAFLD/NAFLD+患者死亡率甚至显著低于无脂肪肝的对照组(风险比0.6),可能的原因是该类脂肪肝患者缺乏代谢功能障碍㊂在1076名肝活检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296例(27.5%)有MAFLD[25]㊂在随访中位9.8年期间,MAFLD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无HCC时间㊁无肝移植时间及无HCC和无肝移植生存率的显著降低密切相关,MAFLD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病不良结局的预测因素[25]㊂总之,NAFLD/MAFLD/MASLD是一种累及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慢性进展性肝病,MAFLD与T2DM和代谢综合征互为因果,共同促进肝硬化㊁CVD㊁CKD㊁以及肝脏和肝外恶性肿瘤的发病[3]㊂NAFLD/ MAFLD/MASLD患者肝外不良结局发生风险大于肝脏不良结局,遗传和表观遗传㊁胰岛素抵抗㊁代谢综合征和T2DM是影响NAFLD/MAFLD/MASLD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MAFLD患者比NAFLD患者肝脏和肝外结局发生不良风险更高㊂CVD和恶性肿瘤是不同纤维化分期的NAFLD/MAFLD/MASLD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而肝病并发症和死亡风险主要随肝纤维化程度加剧而升高㊂无进展期肝纤维化的NAFLD/MAFLD/MASLD患者主要不良结局是CVD 和非肝脏恶性肿瘤,肝硬化㊁HCC及其相关死亡主要发生在合并进展期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患者㊂然而,至今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都仍未将NAFLD/ MAFLD/MASLD纳入慢病管理清单㊂当前,亟需加强对NAFLD/MAFLD/MASLD的规范化管理,在社区㊁基层医院和三级医院的健康管理学科推进对NAFLD/MAFLD/MASLD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分层管理工作十分重要㊂建议对NAFLD/MAFLD/MASLD 患者常规筛查代谢综合征组分,特别是T2DM,常规评估进展期肝纤维化和CVD风险,并根据相关指南坚持参加基于年龄分层的非肝脏肿瘤的筛查,肝硬化患者还需要常规监测HCC㊁食管静脉曲张和肝脏功能失代偿,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26-28]㊂ʌ参考文献ɔ[1]Eslam M,Newsome PN,Sarin SK,et al.A new definition for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An international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J Hepatol,2020,73(1):202-209.[2]Rinella ME,Lazarus JV,Ratziu V,et al.A multi-society Delphiconsensus statement on new fatty liver disease nomenclature.J Hep-atol,2023,S0168-8278(23)00418-X.[3]范建高,李小英.NAFLD更名MAFLD㊁MASLD:背景㊁异同㊁对策.中华肝脏病杂志,2023,31(8):789-792.[4]Younossi ZM,Otgonsuren M,Venkatesan C,Mishra A.In patients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metabolically abnormal indi-viduals are at a higher risk for mortality while metabolically normal individuals are not.Metabolism,2013,62(3):352-360. [5]Younossi ZM,Koenig AB,Abdelatif D,et al.Global epidemiology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Meta-analytic assessment of prev-alence,incidence,and outcomes.Hepatology,2016,64(1): 73-84.[6]Sanyal AJ,Van Natta ML,Clark J,et al.Prospective study of out-comes in adul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 Engl J Med, 2021,385(17):1559-1569.[7]Kanwal F,Kramer JR,Li L,et al.Effect of metabolic traits on therisk of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ncer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Hepatology,2020,71(3):808-819.[8]Ajmera V,Cepin S,Tesfai K,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n theprevalence of NAFLD,advanced fibrosis,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people with type2diabetes.J Hepatol, 2023,78(3):471-478.[9]Thomas JA,Kendall BJ,Dalais C,et al.Hepatocellular and extra-hepatic cancers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Eur J Cancer,2022,173:250-262.[10]MännistöVT,Salomaa V,FärkkiläM,et al.Incidence of liver-re-lat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a population cohor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Liver Int,2021,41(11):2590-2600. [11]Paik JM,Golabi P,Younossi Y,et al.Changes in the global bur-den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s from2012to2017:The growing impact of NAFLD.Hepatology,2020,72(5):1605-1616. [12]Toh JZK,Pan XH,Tay PWL,et al.A Meta-analysis on the globalprevalence,risk factors and screening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22, 20(11):2462-2473,e10.[13]Mantovani A,Csermely A,Petracca G,et al.Non-alcoholic fattyliver disease and risk of fatal and non-fatal cardiovascular events: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2021,6(11):903-913.[14]Mantovani A,Petracca G,Csermely A,et al.Non-alcoholic fattyliver disease and risk of new-onset heart failure:an updated meta-analysis of about11million individuals.Gut,2022,2022-327672.[15]Tang ASP,Chan KE,Quek J,et al.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creases risk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ischemic stroke: An updated meta-analysis with135,602individuals.Clin Mol Hepatol,2022,28(3):483-496.[16]Zhang RN,Fan JG.Editorial:opposite effects of genetic polymor-phisms known to induce NAFLD on hepatic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Chinese population.Aliment Pharmacol Ther,2022,55(7):876-877.[17]Wang Z,Zhao X,Chen S,et al.Associations between nonalcoholicfatty liver disease and cancers in a large cohort in China.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21,19(4):788-796,e4.[18]Mantovani A,Petracca G,Beatrice G,et al.Non-alcoholic fattyliver disease and increased risk of incident extrahepatic cancers:a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ies.Gut,2022,71(4): 778-788.[19]Mantovani A,Petracca G,Beatrice G,et al.Non-alcoholic fattyliver disease and risk of incident diabetes mellitus:an updated meta -analysis of501022adult individuals.Gut,2021,70(5): 962-969.[20]Mantovani A,Petracca G,Beatrice G,et al.Non-alcoholic fattyliver disease and risk of incident chronic kidney disease:an updated meta-analysis.Gut,2022,71(1):156-162.[21]Zou ZY,Fan JG.Incid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patients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 Hepatol,2020,73(1):214 -216.[22]Ayada I,van Kleef LA,Alferink LJM,et al.Systematically compa-ring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MAFLD and NAFLD by meta-analysis:Focusing on the non-overlap groups.Liver Int, 2022,42(2):277-287.[23]Younossi ZM,Paik JM,Al Shabeeb R,et al.Are there outcomedifferences between NAFLD and 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Hepatology,2022,76(5):1423-1437.[24]Kim D,Konyn P,Sandhu KK,et al.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all-cause mor-t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J Hepatol,2021,75(6):1284-1291.[25]van Kleef LA,Choi HSJ,Brouwer WP,et al.Metabolic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increases risk of adverse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JHEP Rep,2021,3(5):100350.[26]顾棨,芮法娟,倪文婧,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规范化管理.实用肝脏病杂志,2023,26(4):457-459.[27]张淮,郑明华.MAFLD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分层管理.实用肝脏病杂志,2023,26(4):463-466.[28]何方平.我国NAFLD慢病管理实践现状和建议.实用肝脏病杂志,2023,26(4):460-462.(收稿:2023-09-20)(本文编辑:陈从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非 酒 精 性 脂 肪性 肝 病 ( A L 是 一 种 常 见 慢 性 N F D) 肝 脏 疾病 , 呈 逐年 上 升 趋 势 。N F D往 往 与肥 胖 、 并 AL
血糖异常 、 脂代谢紊乱 、 高血压病等胰岛素抵抗相关 性疾病并存 。而代谢综合征 ( S 是伴有胰 岛素抵抗 M) 的一组疾病 的集聚。 本研究通过观察体检人群中发现 的 N F D患 者 的代 谢异 常 状况 ,探 讨 N F D 与 MS AL AL 的相关 性 。 . 1 资料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料 2 0 . 0 7年 7 1 在 青 岛大 学 医学 院 — 2月 附 属 青 岛 市市 立 医 院体 检 中心 进 行 健 康 体 检 的 资料 齐全者 2 4 例 , 已排 除病毒性肝 炎 ( 8 并 2 乙型肝炎 和 丙 型 肝 炎 ) 药 物 性 肝 病 、 l n病 、 胃肠 外 营 养 、 Wio s 全 和 自身 免 疫 性 肝 病 , 及 每 周 饮 酒 >4 以 0g者 。其 中 2 结 果 男 160例 , 6 8例 ( 孕 妇 )年 龄 1 0 女 4 无 , 8~8 5岁 , 平 21 N F D组 与对 照组各 指 标 异常 的 比较 N F D . AL AL 均 (64 3 .6±1.3 岁 。按 B超 检 查 结 果 分 为 N F D 19 ) A L 组 中肥胖 、 中心性肥胖 、 血脂异常 、 高血压 、 糖代谢异 组和对照组。N F D组男 57例 , 3 1 , AL 6 女 0 例 平均年 常 、 尿 酸血 症 的检 出率 明显 高于 对 照组 ( 高 P<00 ) .1 , 龄(8 2 0 5 岁。对照组男 77例 , 5 3 , 3 . ±1. ) 3 0 8 女 9 例 平 见表 1 。 均年 龄 (59 41 .1岁 。 分析 两 组 间年 龄 、 3 . - 23 ) 经 7- 性别 差 22 N F D组 和 对 照 组 各 指 标 检 测 结 果 N F D . A L A L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有 可 比性 。 具 组 B 、 围 、 油 三酯 、 固醇 、 臀 比 、 MI腰 甘 胆 腰 空腹 血 糖 、 12 研 究 方 法 上 述 来 院 体 检 人 员 均 在 禁 食 1 收缩 压 、 张 压 、 酸 均 显 著 高 于 对 照组 ( . 2h 舒 尿 P<00 ) .1 , 后, 于次 日 7时详细询问病史和饮酒史 , 晨 测量身高 、 见表 2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 src] 0be t e To iv siaet e p e ae c fn n ac h l a t ie ies NAF Ab ta t jci v n e t t h rv ln eo o — lo oi fty l rdsa e( g c v ID)a d mea oi n tb l c
酸氨基转氨酶、 酸 、 脂 、 尿 血 空腹 血 糖 ( B 等指 标 , 析 NAF F G) 分 I D和 MS的 患 病 率 及 MS相 关 组 分 与 N I 的 关 系 。 AF D 结 果 共 52人 诊 断 为 NAF NAF 患 病 率 2. , 性 高 于 5. , 对 0 I D, I D 1 1 男 5 FD 04 较 照组明显升高( P=0 0 1 。L gsi . 0 ) o i c回归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 t NAF I D危 险 因素 前 三 位 分 别 是 甘 油 三 脂 、 B B 。结 论 F G、 MI
【 要 】 目 的 了解 普 通 人 群 中非 酒 精性 脂 肪性 肝 病 ( AF D) 代谢 综 合 征 ( ) 摘 N L 及 MS 的患 病 率 , 讨 M S N I 探 与 AF D 发 生 的 关 系 。方 法 选 择 我 院 体 检 的 普 通 人 群 共 23 4例 , 7 B超 检查 诊 断 脂 肪 肝 , 检测 腰 围 、 重 指 数 ( MI 、 压 、 氨 体 B )血 丙
s nd o e ( S) i n r l opu a in, a t c r lton be we n M S nd AFID .M e ho s U 1r s no a y rm M n ge e a p lto nd he or ea i t e a N t d ta o gr phy wa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肝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异常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作者:韩晖高艳阙挺来源:《上海医药》2016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与代谢综合征(MS)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自2015年1月—12月参加本院健康中心体检人员(n=52 092)中,抽取腹部B超提示脂肪肝并接受全套检查者(n=6 508)的体检结果,其中ALT指标异常者806例纳入病例组,ALT指标正常者5 702例纳入对照组。
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体格检查、ALT、FPG、血脂全套、SUA、腹部超声等。
结果:病例组的BMI、TC、FPG、SUA、S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脂肪性肝病丙氨酸转氨酶代谢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589; R5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11-0044-03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vated ALT and metabolic syndrome in the patients with fatty liver disease *HAN Hui**, GAO Yan, QUE Ting***(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Shanghai Postal and Telecommunication Hospital,Shanghai 20004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vated alanine aminiotransferase (ALT) and metabolic syndrome in the patients with fatty liver disease. Methods: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from 6 508 cases with fatty liver prompted by an abdominal B ultrasound examination and receiving a full set of examination were extracted, in which 806 cases with ALT abnormality and the other 5 702 cases with ALT normality were divided into a case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data includ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ALT, FPG, serum lipid-profile, SUA and ultrasonographic examination of liver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The levels of BMI, FPG, TC, SUA and SB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case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KEY WORDS fatty liver disease; ALT; metabolic syndrome作为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脂肪性肝病现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全球第一大肝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异常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肝酶指标之一,监测肝酶、控制肝酶指标对于脂肪肝患者意义重大,影响疾病转归和预后。
大多数学者已经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作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组分之一,或MS在肝脏的表现[1]。
本研究旨在探讨脂肪肝患者ALT异常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寻找导致脂肪肝患者ALT 异常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15年1月—12月参加本院健康中心体检人员共52 092人,男性28 567人,女性23 525人,60岁以下41 007人,60岁以上11 085人,与一般体检人群结构相似[2]。
抽取其中接受全套检查项目并经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脂肪肝的患者6 508例,其中男性4 804例,女性1 704例,平均年龄(45.86±12.49)岁。
1.2 诊断标准NAFLD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2010年修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
MS诊断采用改良的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标准,符合以下5项条件中3项者诊断为代谢综合征:①肥胖症,腰围>90 cm(男性),>80 cm(女性),和(或)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②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增高,血清TG≥1.7 mmol/L,或已诊断为高TG血症;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降低,HDL-C1.3 检查记录内容检查记录内容包括:①个人资料:包括单位、一般情况、既往病史;②基本情况: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③血液生化指标:空腹抽血化验包括FPG、血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ALT、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④B超检查结果。
1.4 研究方法血清或血浆ALT测定采用美国BECKMAN公司的UniCel 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 超由2名影像学主治医生采用Aloka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 MHz进行。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符合NAFLD诊断标准的患者中,ALT指标异常者(男性)>63IU/L、女性>54 IU/L 806例纳入病例组,ALT指标正常者(男性≤63 IU/L,女性≤54 IU/L)5 702例纳入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MS、SUA方面的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AS 9.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u检验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项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P2 结果2.1 脂肪肝患者ALT异常检出率结果显示,ALT异常者806例,检出率为12.38%,各年龄组间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4.698,P2.2 不同性别脂肪肝患者ALT异常检出率本研究中,男性4 804例,其中ALT异常者655例,检出率为13.63%,女性1 704例,ALT异常者151例,检出率8.86%,χ2=26.408,男女脂肪肝患者ALT异常检出率存在差异(P2.3 代谢综合征指标比较结果发现,病例组在年龄、SBP、DBP、BMI、FPG、TC、TG、HDL-C、SUA方面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2)。
2.4 男性脂肪肝患者ALT异常危险因素男性脂肪肝患者ALT异常组在年龄、BMI、DBP、SUA、TC、TG、HDL-C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表3)。
2.5 女性脂肪肝患者ALT异常危险因素女性脂肪肝患者ALT异常组在年龄、BMI、SBP、DBP、PFG、SUA、TG、HDL-C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表4)。
2.6 脂肪肝患病率多因素分析采用二项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DBP、TG、LDL-C 3个因素与脂肪肝患者ALT异常均无明显关联(P>0.05);性别、BMI、TC、FPG、SUA、SBP 这些因素均为脂肪肝患者ALT异常的危险因素(P3 讨论根据病因分类,脂肪性肝病分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国外相比,我国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现状并不严重[3]。
范建高[4]等查上海市3 175名成人中,NAFLD占92.44%,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仅3.48%,提示上海市成人脂肪肝主要为NAFLD。
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因此无法进一步探讨乙醇在研究人群脂肪肝中的作用。
结合我国脂肪肝流行病学现状,本研究对象是NAFLD患者中ALT异常者。
本研究结果显示,脂肪肝患者ALT异常检出率为12.38%,与有关报道相似[5],男性脂肪肝患者ALT异常检出率为13.63%,女性为8.86%,男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20~30岁患者ALT异常检出率最高,达26.24%,此后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在60岁以后达到最低,这可能与年轻患者工作忙碌、不重视检后随访诊治、不注意改良不健康的饮食、少动等生活习惯,而大部分患者退休以后注意健康保健、饮食清淡、适当锻炼、及时就医等因素有关。
本研究显示脂肪肝患者ALT异常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故分别将他们与对照组的MS组分进行比较。
男性脂肪肝患者中,SBP、FPG、LDL-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脂肪肝患者中,TC、LDL-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性别不同,脂肪肝患者ALT异常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
本研究多因素分析显示,在FPG、TC、SBP、BMI、SUA、HDL-C、性别、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PG、TC、SBP、BMI、SUA是NALFD患者ALT异常的危险因素,HDL-C、年龄为保护因素。
以上研究结果证实脂肪肝患者ALT异常与MS中大部分组分密切相关。
本研究多因素分析提示SUA异常是脂肪肝患者ALT异常的危险因素,虽然SUA异常尚未列入MS,仍值得引起关注。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高尿酸血症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研究发现,MS患者SUA水平常较高[6]。
尿酸可引起炎性因子增加,可诱导氧化应激和凋亡,在加重肝脏损伤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一项美国人群研究发现NAFLD的患病率随着SUA水平的升高而增加,高尿酸血症患者更易出现血清肝酶升高[7]。
另有研究发现,在T2DM合并NAFLD的人群中,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UA是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独立风险因素,并且SUA水平与肝酶显著相关[8]。
增加的SUA本身,也可能产生促炎和促氧化应激的效应。
Ruggiero等[9]发现,在意大利男性人群中SUA和许多炎症标志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